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637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914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3-15集
1-3
…
10-12
13-15
16-18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7】
“这今天才开过朝会,明天不是朝会的日子啊?”田延年提醒道。
“这我知道。你就让杨丞相今晚连夜派人去通知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明日一定要上朝。如果有谁起疑,问起上朝的原因,你就说我要亲自出马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的修改。这件事你要盯着杨丞相落实了。办完这件事之后,就与他一起来我府上起草给太后的上书。”霍光吩咐道。
“好,主子。我这就去杨丞相那儿了。”田延年应道。
第二天,刘贺一点也没有发觉有什么异常,带着身边的一帮奴仆又驾着九游车,一大早就逛街去了。
文武大臣们得到通知,也是早早地聚集到了未央宫的大殿上。
霍光一看人来得差不多了,便首先站出来发言道:“诸位大人,请大家静一静。今天我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想和大家一起商议商议。大家这些天来,也是有目共睹的了。这昌邑王刘贺行径昏乱,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帝王应有的礼义。他在位二十七日以来,使者往来不断,拿着旄节下命令给各官署征调并索取物资,共一千一百二十次。他的这些行径,恐将危及社稷,你们认为该怎么办?”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原本以为是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的,如今却听霍光说出这种以下犯上的大事来,那不是明显的要造反的节奏吗?大汉朝成立以来,又有几个造反成功的?不都是一个个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的吗?顿时一个个吓得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倘大的未央宫中鸦雀无声,就是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也都听得见。有几个胆小鬼,竟然吓得尿裤子了。
这时,侍御史严延年站了出来。严延年,东海下邳人。父为丞相掾,少学法律于丞相府。只见他大声喝道:“大将军,您这是想要干什么?!你私自召集大臣参加朝会,说是让我们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实则以下犯上,想擅自废立,这难道是一个臣子所应当做的吗?”
他这一大声喝道,顿时让昌邑王刘贺一派的人有了主心骨,纷纷站出来指责霍光。“是啊,你是不是想谋逆?”
局面一度很是混乱,毕竟擅自废立是一件很大的罪名,跟谋反罪并无多大的区别。所以,有些本来站在霍光一边的人也犹豫不决起来,不知道要不要站出来挺霍光。因为这一旦失败,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大将军,你不是让我们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何必讨论这些题外的话呢?那些不是我们做臣子的该讨论的,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议题,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吧。”也有大臣从中打起了圆场。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袖手旁观,等待哪一派获胜。因为毕竟这个昌邑王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失体统,侍候一个这样的昏君,迟早有一天脑袋瓜子是怎么掉的都不清楚。他们也巴不得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公道。
田延年打量了一下大殿里的情况,顿时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该出面支持霍光了。
只见他站起来,向前跨了一大步,手按剑柄,冲着霍光厉声喝道:“大司马,我也来跟你理论理论!孝武皇帝驾崩前,把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了大司马,那是因为孝武皇帝相信大司马忠正贤良,能够保障刘氏大汉江山的安全。但现在先帝离去,新任的皇上行径昏乱,以至群下鼎沸,社稷将倾,大司马您的责任到哪里去了?!而且,汉朝皇帝的谥号,常带一个‘孝’字,就是要让后世子孙,长久地保有天下,使宗庙血食延续不断。如果因为皇帝不贤,而令大汉宗庙绝祀,大司马您死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当年托孤于您的先帝?今天您既然带了个头,把这事说开了,那很好。我们想知道您的打算。因为这事绝对不能够再拖延下去了!如果群臣当中有胆敢不踊跃支持者,请让我用这把剑斩了他!”说完,他就拔出那把闪着寒光的宝剑来。
田延年的这番慷慨陈辞,表面上是指责霍光,其实是在支持霍光的行动,同时也恫吓群臣,谁要不听霍光的,马上就将被斩首。
昌邑王带来的长乐卫尉安乐,已经闻讯赶来。他一见情况不妙,连忙拔出手中的剑,大声喊道:“大胆!你们这是以下犯上,想要谋反!来人啦,把他们两个给我拿下!”
“我看谁敢!”张安世一声怒喝。“来人啦,把昌邑王的人全部给我拿下!”原来张安世悄悄地连夜把驻守霸上的重兵都调了进来,加上南北二军原本就是范明友、邓广汉部属,所以霍光早已轻易地解除了昌邑王带来的警卫人马,掌握了宫内的警卫。
安乐一看大势不妙,只好把手中的剑一扔,乖乖就擒。与龚遂等人一起关入了监狱。
群臣们一看就架式,霍光一派明显占据了上风,马上见风使舵,立即表示支持霍光。
邴吉站了出来说道:“愿意听从大司马的吩咐。”
霍光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道:“吩咐倒是不敢。不过,当年孝武皇帝将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了我,我就不能不尽这一份心,而让大汉的江山在我的手上丢掉。这昌邑王行径昏乱,危及社稷的安全,完全丧失了一个帝王的资格,我建议将此事禀告孝昭皇后,废掉刘贺让他返回昌邑国。诸位觉得如何?”
这孝昭皇后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这一层关系谁都明白。与其说是禀告孝昭皇后,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群臣中虽然有人觉得不妥,但谁也不敢冒着被田延年砍头的危险站出来。霍氏势力在朝廷中已经是如日中天了,连皇帝都敢说废就废,再加上执掌京城兵权的张安世也站到了他那一边,我们就都一切顺其自然吧,反正江山又不是咱家的。大家都抱着这种心态,此事就好办了。
杨敞这时拿出来早已写好的上书,道:“大司马是当年孝武皇帝指定的托孤大臣,理当对大汉的江山负责。这昌邑王行径昏乱,危及社稷的安全,完全丧失了一个帝王的资格,我等也是有目共睹。我已草拟一份给太后的上书,如果大家有附议的,就在后面签字署名吧。”
这就是要拿实际行动表决心了,那些表过态的官员们纷纷走了过来,在杨敞的上书后面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霍光一看朝廷中的绝大部分官员都站了过来排队署名,顿时满意地笑了。
杨敞待众大臣一一署完名之后,马上持上书禀告孝昭皇后。
孝昭皇后上官氏早就接到自己外公送进来的消息,这会儿看了杨敞呈上来的奏书后,岂有不依之理?马上来到了未央宫的大殿上,静候昌邑王刘贺的归来。
昌邑王刘贺带着那一帮奴仆驾着九游车,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未央宫。一踏进宫门,就发觉有点异常。守卫宫门的卫兵不再象以前那样行礼,反而在他们一伙进入宫门的时候立刻就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昌邑王刘贺大惊,呼道:“大胆!你们要造反吗?”
话音未落,黄门令大声喊道:“皇太后有懿旨,宣昌邑王刘贺觐见!”
“这我知道。你就让杨丞相今晚连夜派人去通知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明日一定要上朝。如果有谁起疑,问起上朝的原因,你就说我要亲自出马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的修改。这件事你要盯着杨丞相落实了。办完这件事之后,就与他一起来我府上起草给太后的上书。”霍光吩咐道。
“好,主子。我这就去杨丞相那儿了。”田延年应道。
第二天,刘贺一点也没有发觉有什么异常,带着身边的一帮奴仆又驾着九游车,一大早就逛街去了。
文武大臣们得到通知,也是早早地聚集到了未央宫的大殿上。
霍光一看人来得差不多了,便首先站出来发言道:“诸位大人,请大家静一静。今天我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想和大家一起商议商议。大家这些天来,也是有目共睹的了。这昌邑王刘贺行径昏乱,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帝王应有的礼义。他在位二十七日以来,使者往来不断,拿着旄节下命令给各官署征调并索取物资,共一千一百二十次。他的这些行径,恐将危及社稷,你们认为该怎么办?”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原本以为是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的,如今却听霍光说出这种以下犯上的大事来,那不是明显的要造反的节奏吗?大汉朝成立以来,又有几个造反成功的?不都是一个个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的吗?顿时一个个吓得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倘大的未央宫中鸦雀无声,就是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也都听得见。有几个胆小鬼,竟然吓得尿裤子了。
这时,侍御史严延年站了出来。严延年,东海下邳人。父为丞相掾,少学法律于丞相府。只见他大声喝道:“大将军,您这是想要干什么?!你私自召集大臣参加朝会,说是让我们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实则以下犯上,想擅自废立,这难道是一个臣子所应当做的吗?”
他这一大声喝道,顿时让昌邑王刘贺一派的人有了主心骨,纷纷站出来指责霍光。“是啊,你是不是想谋逆?”
局面一度很是混乱,毕竟擅自废立是一件很大的罪名,跟谋反罪并无多大的区别。所以,有些本来站在霍光一边的人也犹豫不决起来,不知道要不要站出来挺霍光。因为这一旦失败,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大将军,你不是让我们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何必讨论这些题外的话呢?那些不是我们做臣子的该讨论的,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议题,来讨论今年的盐铁政策修改一事吧。”也有大臣从中打起了圆场。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袖手旁观,等待哪一派获胜。因为毕竟这个昌邑王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失体统,侍候一个这样的昏君,迟早有一天脑袋瓜子是怎么掉的都不清楚。他们也巴不得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公道。
田延年打量了一下大殿里的情况,顿时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该出面支持霍光了。
只见他站起来,向前跨了一大步,手按剑柄,冲着霍光厉声喝道:“大司马,我也来跟你理论理论!孝武皇帝驾崩前,把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了大司马,那是因为孝武皇帝相信大司马忠正贤良,能够保障刘氏大汉江山的安全。但现在先帝离去,新任的皇上行径昏乱,以至群下鼎沸,社稷将倾,大司马您的责任到哪里去了?!而且,汉朝皇帝的谥号,常带一个‘孝’字,就是要让后世子孙,长久地保有天下,使宗庙血食延续不断。如果因为皇帝不贤,而令大汉宗庙绝祀,大司马您死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当年托孤于您的先帝?今天您既然带了个头,把这事说开了,那很好。我们想知道您的打算。因为这事绝对不能够再拖延下去了!如果群臣当中有胆敢不踊跃支持者,请让我用这把剑斩了他!”说完,他就拔出那把闪着寒光的宝剑来。
田延年的这番慷慨陈辞,表面上是指责霍光,其实是在支持霍光的行动,同时也恫吓群臣,谁要不听霍光的,马上就将被斩首。
昌邑王带来的长乐卫尉安乐,已经闻讯赶来。他一见情况不妙,连忙拔出手中的剑,大声喊道:“大胆!你们这是以下犯上,想要谋反!来人啦,把他们两个给我拿下!”
“我看谁敢!”张安世一声怒喝。“来人啦,把昌邑王的人全部给我拿下!”原来张安世悄悄地连夜把驻守霸上的重兵都调了进来,加上南北二军原本就是范明友、邓广汉部属,所以霍光早已轻易地解除了昌邑王带来的警卫人马,掌握了宫内的警卫。
安乐一看大势不妙,只好把手中的剑一扔,乖乖就擒。与龚遂等人一起关入了监狱。
群臣们一看就架式,霍光一派明显占据了上风,马上见风使舵,立即表示支持霍光。
邴吉站了出来说道:“愿意听从大司马的吩咐。”
霍光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道:“吩咐倒是不敢。不过,当年孝武皇帝将孤儿和天下一并托付给了我,我就不能不尽这一份心,而让大汉的江山在我的手上丢掉。这昌邑王行径昏乱,危及社稷的安全,完全丧失了一个帝王的资格,我建议将此事禀告孝昭皇后,废掉刘贺让他返回昌邑国。诸位觉得如何?”
这孝昭皇后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这一层关系谁都明白。与其说是禀告孝昭皇后,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群臣中虽然有人觉得不妥,但谁也不敢冒着被田延年砍头的危险站出来。霍氏势力在朝廷中已经是如日中天了,连皇帝都敢说废就废,再加上执掌京城兵权的张安世也站到了他那一边,我们就都一切顺其自然吧,反正江山又不是咱家的。大家都抱着这种心态,此事就好办了。
杨敞这时拿出来早已写好的上书,道:“大司马是当年孝武皇帝指定的托孤大臣,理当对大汉的江山负责。这昌邑王行径昏乱,危及社稷的安全,完全丧失了一个帝王的资格,我等也是有目共睹。我已草拟一份给太后的上书,如果大家有附议的,就在后面签字署名吧。”
这就是要拿实际行动表决心了,那些表过态的官员们纷纷走了过来,在杨敞的上书后面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霍光一看朝廷中的绝大部分官员都站了过来排队署名,顿时满意地笑了。
杨敞待众大臣一一署完名之后,马上持上书禀告孝昭皇后。
孝昭皇后上官氏早就接到自己外公送进来的消息,这会儿看了杨敞呈上来的奏书后,岂有不依之理?马上来到了未央宫的大殿上,静候昌邑王刘贺的归来。
昌邑王刘贺带着那一帮奴仆驾着九游车,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未央宫。一踏进宫门,就发觉有点异常。守卫宫门的卫兵不再象以前那样行礼,反而在他们一伙进入宫门的时候立刻就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昌邑王刘贺大惊,呼道:“大胆!你们要造反吗?”
话音未落,黄门令大声喊道:“皇太后有懿旨,宣昌邑王刘贺觐见!”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