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2347
成片时长:每集约39分钟
阅读:7845
发表:2019/4/30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乡恋》第1-5集
1-5
6-10
11-15
16-20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妇女丙:“我就不爱听你瞎白话。”
王快嘴;“那我也没请你听,真是‘尿盆子生豆芽——你还张嘴了’。”
妇女丙[站起身,恼怒地]:“你骂谁?”
王快嘴:“骂你,咋的?”
妇女丙[上前一把抓住王快嘴的衣领]:“叫你骂人,走,咱找老支书评理去。”
王快嘴闻言面露怯色,可嘴里却不肯服软。她身体用力向后挣扎着:“找就找,我怕你呀。老宋头是你啥呀,他跟你睡觉了咋的?”
妇女丙[抓住王快嘴的手用力朝前一推]:“叫你损!”
王快嘴猝不提防,趔趄着跌坐在地上。她就势坐在地上撒泼大哭起来,同时双脚不停地乱蹬着,口中不停地说着什么。
忽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老支书来了!”
王快嘴[忽地从地上站起来,拣起蹬掉的一只鞋转身就跑]:“小骚贷,你等着,老娘有空再跟你算帐!”
20.日 内 省城农大的教学楼内
贺兰在前,赵龙、齐珍珍跟在她的身后,在通往学校礼堂的走廊走着。
礼堂中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1.日 内 赵福顺的家中
赵福顺双手抱头,弯着腰坐在炕边上,嘴里不住地叹气。
朱兰英坐在炕边的另一头儿,听于春萍边哭边讲述那天赵龙父子的事。
宋健和李玉宝分别坐在沙发上。
宋健:“春萍啊,别哭了,后悔有啥用?事出了,咱得赶紧想个办法找到这两个孩子。亲戚家都问了?”
赵福顺[抬起头来,话音低低的]:“唉,都问了,没有。”
宋健:“叫我看,你们也用不着太担心,他们俩都这么大了,肯定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儿。另外,我这个当支书的可得批评你们几句了。这小龙是多好的孩子呀,大学没考上,要是换了别人的孩子,早不知窝囊成啥样了。可小龙和珍珍,不光帮家里干活儿,还一心学大棚技术,他们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呢。别人说三道四的咱就不说了,他们是看着这两个孩子要干点事儿眼气,可你们也给孩子设绊脚石,这对吗?小龙和珍珍要建绿色基地是我同意的,你们凭啥反对?我告诉你们吧,这两个孩子比咱们强,他们心里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往小了说是为咱村早一天富起来,往大了说,那是为了咱们早日进入小康社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道不?可你们都干了些啥?自己个儿都好好寻思寻思吧。”
李玉宝听罢宋健的话频频点头。
于春萍[啜泣着]:“可这事儿好说不好听啊。”
李玉宝[清了清嗓子]:“宋书记说完了,我也来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说得对与否,还请福顺夫妇鉴谅,请老支书多多地批评指正,还请……”
朱兰英[打断李玉宝]:“有话快说,有屁就放,磨叽啥呀?”
李玉宝[乜斜了朱兰英一眼]:“这女同志呀就是头……头脑简单,当然了,我这话没有说春萍弟妹的意思。”
朱兰英[忽地站起身来]:“好哇李玉宝,这屋就俩女的,你把屁放在明处,你没说她,那你说谁呢?你说呀。”
李玉宝:“没文化,这都火烧眉毛了,她还来劲儿了,有话回家说行不?”
朱兰英:“回就回,我还怕你呀,我告诉你李玉宝,今儿个你要不把这事整明白,我跟你没完!”
宋健[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们这是干啥呀?当是在你们自个儿家呀?这说正经事呢,闹啥呀?”
朱兰英气呼呼地向门外走去。
李玉宝:“老娘们儿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没文化。”
宋健:“得了,玉宝,你也别老把那句话挂在嘴边儿,你说谁谁爱听啊?”
李玉宝[满面堆笑地连连点头]:“宋书记批评得对,我今后一定改正。”
于春萍:“其实呀,我也知道兰英嫂子为啥发火。你家小刚和珍珍,我家小龙和秋华,全村上下都知道他们的事,可你说……”
李玉宝:“春萍妹子,你就不要多想了,咱这几个孩子,他们是有思想的,是有文化的,他们做的事情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老支书,您说我说的对不?”
宋健[点点头]:“玉宝说得对呀!孩子们大了,脚下的路就让他们自己走吧。”
李玉宝:“那可不,宋书记说的对,有一位文化名人说过,走自己的路,叫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很有道理呀。现在这新闻里天天都在讲中央的号召,要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问题,咱们自己还说啥呀,连你自己都不关注你自己,那别人还咋关注呢?”
宋健:“玉宝这话在理呀。孩子们在往高处走哇,咱们应当给他们当块铺路石才对呀,可不能扯他们的后腿儿呀。”
赵福顺[抬起头]:“话是这么说,可是凭他一个小毛孩子,能办成这么大的事儿?再说那么容易呀?不说别的,就说去年村上改选,就因为后街老徐家没投他们的票,柴禾垛都叫人给点着了,你说我能不担心吗?再说了,啥绿色基地呀?我都种一辈子地了,哪块地不是绿色?不就是种啥也不上化肥吗?黄瓜长得不够一扎长,土豆长得象驴粪蛋似的,都这么干,咱还不得都喝西北风去呀?”
宋健[摆摆手]:“福顺呀,你的脑筋都太旧了,这绿色食品可是将来咱农业发展的方向啊。现在为啥城里人把菜买回家洗了又洗泡了又泡哇?为啥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绿色农产品呢?那是为了叫咱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菜,少得病,那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咱种菜也得讲科学呀,要不,以后大家伙都不敢吃咱农民种的东西了那还了得。”
李玉宝:“老支书说的是呀。”
赵福顺:“可是……”
宋健:“好了,好了,这些事以后咱再说吧,现在咱得想办法快点儿找着孩子。”
22.日 内 省城农业大学的礼堂中
礼堂内坐满了人,舞台蓝色天幕上贴着一行字:“《青春与理想主题演讲会》。”
李小刚[正站在台上演讲]:“……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青春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这些学子们有幸走进了这座每一位青年人都向往的高等学府,我们可以在这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憧憬着我们美好的未来。然而,不知大家想过没有,那些没能考入大学的和我们一样的年青人,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呢?他们的青春将怎样度过,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呢?……”
贺兰领着赵龙、齐珍珍走进了礼堂。
贺兰用手指了指最后面的一排椅子,三个人坐了下来。
李小刚的演讲继续着:“……我来自辽北贺家的农村,我的家乡很穷。刚入校的时候,当我看到城里的同学西装革履、出手阔绰,花钱如流水,我一度很自卑,然而,每当这时,我都会想到我的两位高中同学。他们虽然没能考上大学,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没有灰心,坚持自学,并准备在家乡创办绿色食品基地,要让我们的家乡从贫穷走向富庶,让乡亲们都过上小康生活。这样的理想有谁不为之喝彩、有谁不为之而动情呢?……”
礼堂内响起了不绝于耳的掌声。
贺兰热烈地鼓着掌。
赵龙望着台上的李小刚,用力鼓起掌来。
齐珍珍偷偷地抹着流下来的泪水。
礼堂中的演讲和掌声继续着……
23.日 内 省城一家临街的小餐馆内
贺兰、赵龙、齐珍珍、李小刚、孙秋华围坐在一张圆桌前,桌上摆放着几样小菜,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碗热汽腾腾的米饭。
贺兰[站起身拿起可乐给每个人都倒上了一杯,然后她端起杯]:“首先欢迎两位远道而来的赵龙和齐珍珍,并且为祝贺李小刚同学的精彩演讲,干杯。”
五位年轻人的杯子碰在一起,他们开心地笑着,将可乐一饮而尽。
贺兰:“各位请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就点,今天我请客,但是我可不是花钱如流水哟。”
大家都笑了起来。
齐珍珍:“谢谢贺姐。”
贺兰[赶紧摆手笑笑]:“可别这样叫,大家都是同龄人,就直呼其名吧。”
孙秋华:“贺兰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们学生会的主席,谁有事儿都愿意对她说,她对人特别好,你们就不用客气了。”
赵龙:“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五位年青人边吃边谈着。
李小刚:“你俩这次出来为是要去山东吗?”
赵龙:“对。”
贺兰:“去年我去过一次,那儿的一切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另外那里我还有一位熟人,他叫高峰,是那的技术主管,是位硕士,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人特别好,你们到那可以去找找他。”
孙秋华:“你们的路费带够了吗?”
赵龙:“我和珍珍一共带了三百块钱,够不?”
李小刚[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纸币]:“昨天我家刚给我寄来五百,你们带着。”
孙秋华[也把手伸向衣兜]:“我这还有三百。”
贺兰:“还有我,一千元。”
赵龙[急忙站起身]:“不,贺姐,这可不可以。”
齐珍珍[急得满脸通红]:“贺姐,我们……我们怎能要你的钱呢?”
贺兰[微笑地]:“好了,就不要客气了,拿着吧。说实话,我真的是让你们感动了。你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那份追求,有这么大的勇气,我只不过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嘛。”
李小刚:“那你们就别客气了,再说了,贺兰的老妈是位大作家,这点钱穷不了她。”
几位年轻人又都笑了起来。
齐珍珍:“贺姐,那就谢谢你了。”
贺兰笑着摆了摆手。
李小刚[深情地望着齐珍珍]:“珍珍,你比前些日子瘦了……”
赵龙端着米饭闻了闻:“我说,这米饭好像有点酸呢。”
此时,一位上菜的饭店服务员恰巧从他们身边经过,于是疑惑道:“不能吧,这饭是刚做好的。”
几位年轻人会心地大笑起来。
24.日 内 齐盼富的家中
齐盼富正坐在炕边上低着头吸烟。
齐盼富的妻子王红和毛利顺分别坐在桌边的椅子上。
毛利顺[圆瞪着双眼]:“三姨,你看这事咋办吧,这不是明摆着熊咱吗?”
王红:“顺子,你可别惹事呀,我和你三姨夫够闹心的了。”
毛利顺:“那不行,珍珍说让他领走就领走了?他是谁呀,整到哥们头上来了,我他妈想找他的事还找不着呢。三姨,你说句话,我他妈要不把他家给平了,我就不姓毛!”
王红:“顺子,三姨求求你了,你要是再惹出事儿来我和你姨夫就活不了啦。”
毛利顺:“不怕,他叫咱不好受,咱也不能叫他舒服了。”
齐眼富还在闷头吸烟。
王红:“她爸,你倒是说句话呀。”
齐盼富:“说啥呀说,这也太欺负人……”
毛利顺:“就是的嘛,要不好好整整他们往后还不定有啥事儿呢。”
齐盼富:“这事不用你管,你要真心疼你三姨呀,就帮着找找珍珍。”
毛利顺:“找,上那找呀?咱就管老赵家要人,他要不把珍珍送回来,咱就跟他干,反正打到啥地方咱也有理。”
齐盼富突然咳嗽起来,王红赶紧过来给他捶打着后背。
毛利顺:“你看你看,都把你气成啥样了,咋还忍着呢?骂他一顿也出出气呀。你们就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怕啥呀?咱还整不过他们?不行咱就找李镇长去。”
王红:“顺子,快别说了。”
王红[说着又摸了摸齐盼富的头]:“妈呀,咋这热呀?你快上炕躺一会吧。”
齐盼富摆了摆手。
王红:“顺子,你先回家吧啊,有事儿三姨再叫你。”
毛利顺[站了起来]:“行,你们说啥时候干,就喊我一声,我立马就来。”
毛利顺说完向外走去。
王红上炕从柜子上拿下一个枕头,齐盼富躺在炕上,王红又拉下一条被子盖在他的身上。然后,王红长长地叹了口气。
25.傍晚 内 贺思洁的家中
[镜头慢慢从客厅推向书房]书房内的摆设既豪华又淡雅,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一只大书柜里摆满各种书籍;白色的窗纱轻轻垂落,紧靠窗边放着一张大写字台,写字台上亮着一盏乳白色的台灯。一张已经有些褪了色的贺思洁下乡插队时的照片放在写字台的一角。
贺兰的母亲贺思洁正坐在灯前写作。
贺思洁轻轻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出神地望着那褪色的照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过了良久,她下意识地将写满字迹的那页稿纸撕了下来,然后将身体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慢慢闭上双眼,两行晶莹的泪水从眼角上滚落下来。
贺思洁摘下眼镜,从写字台上取下一张面巾纸在眼角处擦拭着。然后,她站直身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子,久久地凝视着远方……
[贺思洁的背影]微风轻轻吹拂着她的长发,淡绿色的绣花长纱裙在风中飘动着……
[贺思洁的内心独白]……在那片荒凉的原野上,她独自一人走在落满积雪的小路上。那条小路是那样漫长,寒风吹拂着围在她脖子上的那条红纱巾……她怀孕了,可那个人却走了,也许她就不该再回来。这里有她的思恋吗?有她的寄托吗?没有!有的只是漫天的大雪和那荒凉的原野……
王快嘴;“那我也没请你听,真是‘尿盆子生豆芽——你还张嘴了’。”
妇女丙[站起身,恼怒地]:“你骂谁?”
王快嘴:“骂你,咋的?”
妇女丙[上前一把抓住王快嘴的衣领]:“叫你骂人,走,咱找老支书评理去。”
王快嘴闻言面露怯色,可嘴里却不肯服软。她身体用力向后挣扎着:“找就找,我怕你呀。老宋头是你啥呀,他跟你睡觉了咋的?”
妇女丙[抓住王快嘴的手用力朝前一推]:“叫你损!”
王快嘴猝不提防,趔趄着跌坐在地上。她就势坐在地上撒泼大哭起来,同时双脚不停地乱蹬着,口中不停地说着什么。
忽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老支书来了!”
王快嘴[忽地从地上站起来,拣起蹬掉的一只鞋转身就跑]:“小骚贷,你等着,老娘有空再跟你算帐!”
20.日 内 省城农大的教学楼内
贺兰在前,赵龙、齐珍珍跟在她的身后,在通往学校礼堂的走廊走着。
礼堂中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1.日 内 赵福顺的家中
赵福顺双手抱头,弯着腰坐在炕边上,嘴里不住地叹气。
朱兰英坐在炕边的另一头儿,听于春萍边哭边讲述那天赵龙父子的事。
宋健和李玉宝分别坐在沙发上。
宋健:“春萍啊,别哭了,后悔有啥用?事出了,咱得赶紧想个办法找到这两个孩子。亲戚家都问了?”
赵福顺[抬起头来,话音低低的]:“唉,都问了,没有。”
宋健:“叫我看,你们也用不着太担心,他们俩都这么大了,肯定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儿。另外,我这个当支书的可得批评你们几句了。这小龙是多好的孩子呀,大学没考上,要是换了别人的孩子,早不知窝囊成啥样了。可小龙和珍珍,不光帮家里干活儿,还一心学大棚技术,他们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呢。别人说三道四的咱就不说了,他们是看着这两个孩子要干点事儿眼气,可你们也给孩子设绊脚石,这对吗?小龙和珍珍要建绿色基地是我同意的,你们凭啥反对?我告诉你们吧,这两个孩子比咱们强,他们心里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往小了说是为咱村早一天富起来,往大了说,那是为了咱们早日进入小康社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道不?可你们都干了些啥?自己个儿都好好寻思寻思吧。”
李玉宝听罢宋健的话频频点头。
于春萍[啜泣着]:“可这事儿好说不好听啊。”
李玉宝[清了清嗓子]:“宋书记说完了,我也来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说得对与否,还请福顺夫妇鉴谅,请老支书多多地批评指正,还请……”
朱兰英[打断李玉宝]:“有话快说,有屁就放,磨叽啥呀?”
李玉宝[乜斜了朱兰英一眼]:“这女同志呀就是头……头脑简单,当然了,我这话没有说春萍弟妹的意思。”
朱兰英[忽地站起身来]:“好哇李玉宝,这屋就俩女的,你把屁放在明处,你没说她,那你说谁呢?你说呀。”
李玉宝:“没文化,这都火烧眉毛了,她还来劲儿了,有话回家说行不?”
朱兰英:“回就回,我还怕你呀,我告诉你李玉宝,今儿个你要不把这事整明白,我跟你没完!”
宋健[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们这是干啥呀?当是在你们自个儿家呀?这说正经事呢,闹啥呀?”
朱兰英气呼呼地向门外走去。
李玉宝:“老娘们儿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没文化。”
宋健:“得了,玉宝,你也别老把那句话挂在嘴边儿,你说谁谁爱听啊?”
李玉宝[满面堆笑地连连点头]:“宋书记批评得对,我今后一定改正。”
于春萍:“其实呀,我也知道兰英嫂子为啥发火。你家小刚和珍珍,我家小龙和秋华,全村上下都知道他们的事,可你说……”
李玉宝:“春萍妹子,你就不要多想了,咱这几个孩子,他们是有思想的,是有文化的,他们做的事情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老支书,您说我说的对不?”
宋健[点点头]:“玉宝说得对呀!孩子们大了,脚下的路就让他们自己走吧。”
李玉宝:“那可不,宋书记说的对,有一位文化名人说过,走自己的路,叫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很有道理呀。现在这新闻里天天都在讲中央的号召,要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问题,咱们自己还说啥呀,连你自己都不关注你自己,那别人还咋关注呢?”
宋健:“玉宝这话在理呀。孩子们在往高处走哇,咱们应当给他们当块铺路石才对呀,可不能扯他们的后腿儿呀。”
赵福顺[抬起头]:“话是这么说,可是凭他一个小毛孩子,能办成这么大的事儿?再说那么容易呀?不说别的,就说去年村上改选,就因为后街老徐家没投他们的票,柴禾垛都叫人给点着了,你说我能不担心吗?再说了,啥绿色基地呀?我都种一辈子地了,哪块地不是绿色?不就是种啥也不上化肥吗?黄瓜长得不够一扎长,土豆长得象驴粪蛋似的,都这么干,咱还不得都喝西北风去呀?”
宋健[摆摆手]:“福顺呀,你的脑筋都太旧了,这绿色食品可是将来咱农业发展的方向啊。现在为啥城里人把菜买回家洗了又洗泡了又泡哇?为啥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绿色农产品呢?那是为了叫咱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菜,少得病,那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咱种菜也得讲科学呀,要不,以后大家伙都不敢吃咱农民种的东西了那还了得。”
李玉宝:“老支书说的是呀。”
赵福顺:“可是……”
宋健:“好了,好了,这些事以后咱再说吧,现在咱得想办法快点儿找着孩子。”
22.日 内 省城农业大学的礼堂中
礼堂内坐满了人,舞台蓝色天幕上贴着一行字:“《青春与理想主题演讲会》。”
李小刚[正站在台上演讲]:“……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青春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这些学子们有幸走进了这座每一位青年人都向往的高等学府,我们可以在这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憧憬着我们美好的未来。然而,不知大家想过没有,那些没能考入大学的和我们一样的年青人,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呢?他们的青春将怎样度过,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呢?……”
贺兰领着赵龙、齐珍珍走进了礼堂。
贺兰用手指了指最后面的一排椅子,三个人坐了下来。
李小刚的演讲继续着:“……我来自辽北贺家的农村,我的家乡很穷。刚入校的时候,当我看到城里的同学西装革履、出手阔绰,花钱如流水,我一度很自卑,然而,每当这时,我都会想到我的两位高中同学。他们虽然没能考上大学,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没有灰心,坚持自学,并准备在家乡创办绿色食品基地,要让我们的家乡从贫穷走向富庶,让乡亲们都过上小康生活。这样的理想有谁不为之喝彩、有谁不为之而动情呢?……”
礼堂内响起了不绝于耳的掌声。
贺兰热烈地鼓着掌。
赵龙望着台上的李小刚,用力鼓起掌来。
齐珍珍偷偷地抹着流下来的泪水。
礼堂中的演讲和掌声继续着……
23.日 内 省城一家临街的小餐馆内
贺兰、赵龙、齐珍珍、李小刚、孙秋华围坐在一张圆桌前,桌上摆放着几样小菜,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碗热汽腾腾的米饭。
贺兰[站起身拿起可乐给每个人都倒上了一杯,然后她端起杯]:“首先欢迎两位远道而来的赵龙和齐珍珍,并且为祝贺李小刚同学的精彩演讲,干杯。”
五位年轻人的杯子碰在一起,他们开心地笑着,将可乐一饮而尽。
贺兰:“各位请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就点,今天我请客,但是我可不是花钱如流水哟。”
大家都笑了起来。
齐珍珍:“谢谢贺姐。”
贺兰[赶紧摆手笑笑]:“可别这样叫,大家都是同龄人,就直呼其名吧。”
孙秋华:“贺兰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们学生会的主席,谁有事儿都愿意对她说,她对人特别好,你们就不用客气了。”
赵龙:“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五位年青人边吃边谈着。
李小刚:“你俩这次出来为是要去山东吗?”
赵龙:“对。”
贺兰:“去年我去过一次,那儿的一切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另外那里我还有一位熟人,他叫高峰,是那的技术主管,是位硕士,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人特别好,你们到那可以去找找他。”
孙秋华:“你们的路费带够了吗?”
赵龙:“我和珍珍一共带了三百块钱,够不?”
李小刚[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纸币]:“昨天我家刚给我寄来五百,你们带着。”
孙秋华[也把手伸向衣兜]:“我这还有三百。”
贺兰:“还有我,一千元。”
赵龙[急忙站起身]:“不,贺姐,这可不可以。”
齐珍珍[急得满脸通红]:“贺姐,我们……我们怎能要你的钱呢?”
贺兰[微笑地]:“好了,就不要客气了,拿着吧。说实话,我真的是让你们感动了。你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那份追求,有这么大的勇气,我只不过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嘛。”
李小刚:“那你们就别客气了,再说了,贺兰的老妈是位大作家,这点钱穷不了她。”
几位年轻人又都笑了起来。
齐珍珍:“贺姐,那就谢谢你了。”
贺兰笑着摆了摆手。
李小刚[深情地望着齐珍珍]:“珍珍,你比前些日子瘦了……”
赵龙端着米饭闻了闻:“我说,这米饭好像有点酸呢。”
此时,一位上菜的饭店服务员恰巧从他们身边经过,于是疑惑道:“不能吧,这饭是刚做好的。”
几位年轻人会心地大笑起来。
24.日 内 齐盼富的家中
齐盼富正坐在炕边上低着头吸烟。
齐盼富的妻子王红和毛利顺分别坐在桌边的椅子上。
毛利顺[圆瞪着双眼]:“三姨,你看这事咋办吧,这不是明摆着熊咱吗?”
王红:“顺子,你可别惹事呀,我和你三姨夫够闹心的了。”
毛利顺:“那不行,珍珍说让他领走就领走了?他是谁呀,整到哥们头上来了,我他妈想找他的事还找不着呢。三姨,你说句话,我他妈要不把他家给平了,我就不姓毛!”
王红:“顺子,三姨求求你了,你要是再惹出事儿来我和你姨夫就活不了啦。”
毛利顺:“不怕,他叫咱不好受,咱也不能叫他舒服了。”
齐眼富还在闷头吸烟。
王红:“她爸,你倒是说句话呀。”
齐盼富:“说啥呀说,这也太欺负人……”
毛利顺:“就是的嘛,要不好好整整他们往后还不定有啥事儿呢。”
齐盼富:“这事不用你管,你要真心疼你三姨呀,就帮着找找珍珍。”
毛利顺:“找,上那找呀?咱就管老赵家要人,他要不把珍珍送回来,咱就跟他干,反正打到啥地方咱也有理。”
齐盼富突然咳嗽起来,王红赶紧过来给他捶打着后背。
毛利顺:“你看你看,都把你气成啥样了,咋还忍着呢?骂他一顿也出出气呀。你们就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怕啥呀?咱还整不过他们?不行咱就找李镇长去。”
王红:“顺子,快别说了。”
王红[说着又摸了摸齐盼富的头]:“妈呀,咋这热呀?你快上炕躺一会吧。”
齐盼富摆了摆手。
王红:“顺子,你先回家吧啊,有事儿三姨再叫你。”
毛利顺[站了起来]:“行,你们说啥时候干,就喊我一声,我立马就来。”
毛利顺说完向外走去。
王红上炕从柜子上拿下一个枕头,齐盼富躺在炕上,王红又拉下一条被子盖在他的身上。然后,王红长长地叹了口气。
25.傍晚 内 贺思洁的家中
[镜头慢慢从客厅推向书房]书房内的摆设既豪华又淡雅,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一只大书柜里摆满各种书籍;白色的窗纱轻轻垂落,紧靠窗边放着一张大写字台,写字台上亮着一盏乳白色的台灯。一张已经有些褪了色的贺思洁下乡插队时的照片放在写字台的一角。
贺兰的母亲贺思洁正坐在灯前写作。
贺思洁轻轻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出神地望着那褪色的照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过了良久,她下意识地将写满字迹的那页稿纸撕了下来,然后将身体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慢慢闭上双眼,两行晶莹的泪水从眼角上滚落下来。
贺思洁摘下眼镜,从写字台上取下一张面巾纸在眼角处擦拭着。然后,她站直身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子,久久地凝视着远方……
[贺思洁的背影]微风轻轻吹拂着她的长发,淡绿色的绣花长纱裙在风中飘动着……
[贺思洁的内心独白]……在那片荒凉的原野上,她独自一人走在落满积雪的小路上。那条小路是那样漫长,寒风吹拂着围在她脖子上的那条红纱巾……她怀孕了,可那个人却走了,也许她就不该再回来。这里有她的思恋吗?有她的寄托吗?没有!有的只是漫天的大雪和那荒凉的原野……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