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1717
成片时长:约104分钟
阅读:5011
发表:2022/4/15 修改:2024/4/12
悬疑,犯罪
电影剧本
无痛之证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人物简介:
简要梗概:
一位刑辩律师在犯罪心理学女教授的指引下,试图找出零口供连环杀人犯行动的真正动机,因为这样幕后的真正凶手才会浮出水面,经过一系列心理较量,刑辩律师惊讶地发现,心理学女教授竟然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而刑辩律师最终将心理学女教授送进了法庭。
详细梗概:(2942字)
起:刑辩律师凌远出于对连环杀手的兴趣,带着女朋友秦澜旁听犯罪心理学课程。课堂上,教授白华让学生讨论世界上是否存在“纯粹的恶”。
第一个层面“纯粹的恶”是犯罪动机上的,就是犯罪动机超出钱财情仇,甚至超出变态心理的杀戮欲和破坏欲,罪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收获,纯粹为了作恶而作恶。
白华认为这种“纯粹的恶”只存在于理论或影视中,她的理由是人做任何复杂的事都需要动机,但同时她也认为,在现实中,为了满足好奇欲而犯罪,这种情形最接近第一个层面“纯粹的恶”。
课堂上,凌远与白华互动良好,白华也欣赏凌远在犯罪心理上的天赋。课后交流中,秦澜隐约感受到凌远对白华的崇拜,而高洞察力的白华也看出凌远对秦澜的感情并不牢靠。
凌远与秦澜的婚期将近,但由于和父母不合,凌远始终不肯接受家里的资助,因此在金钱方面比较紧张。
回到律所,凌远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既不复杂又能赚钱的经济刑事系列案,和一个既费精力又赔车马费的法律援助案子,但他却对接哪个案子非常犹豫,因为那个法律援助的案子是关于连环杀手王道的。王道非常特别,被捕后始终一言不发,检查机关最终将案子以“零口供”提交法院,请求判处死刑。
一方面,由于兴趣所在,凌远很想接连环杀手的案子,另一方面,他又想给秦澜办一个体面的婚礼。凌远的纠结被秦澜看出,她表示两人只要相爱,婚礼什么的都可以从简,受到鼓励的凌远最终接下王道的案子。
承:凌远拿到王道案子的材料后,看到虽然零口供,但整个案子的证据链清晰完整,毫无瑕疵,显然侦查和检查两大机关在舆论压力下,想把案子办成经得起考验的铁案。
对于这样的案子,援助律师几乎没有什么辩护空间,走过场即可,但凌远还是决定在开庭前去看守所见一下王道。可会见时,无论凌远怎样申明自己代表王道利益,王道都跟被审讯时一样,一言不发。
凌远无奈,想着去请教白华,顺便听听第二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然而白华却没有讲。课后,凌远把自己做王道援助律师的情况告诉了白华,白华稍显惊讶,但却没有过多表现。当凌远问怎样能让王道说话时,忙于去开会的白华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想一想我上堂课说的。”
回家后,凌远想起白华在课堂上讲过一切复杂行为都有其动机,那么一个必死囚犯零口供的动机是什么呢?肯定是隐瞒。那隐瞒的信息中有没有为他辩护的突破口呢?想到这里,凌远开始更细致地查阅王道的资料,渐渐发现他的童年有很多不同于常人之处。
第二次会见王道时,凌远将调查到的信息说给王道,包括王道童年缺失母爱,成长阶段被小朋友孤立,成人之后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王道虽然不说话,但显然听了进去。
可眼看会面时间就要结束,王道还是一声不吭。凌远赌气说如果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援助律师也要放弃,那么死刑无法避免,这时王道却突然开口问凌远死刑是枪毙还是注射,喃喃几句似乎对枪毙的疼痛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并隐隐有一种期待。
凌远觉得王道的表现很奇怪,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对枪毙带来的疼痛那么期待,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市中级法院庭审开始,白华和秦澜也列席旁听。凌远找不到合理的辩护策略,只能以王道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要求检查,但检方以坚实的证据反驳了凌远,认为王道精神没有问题,最终法院判处王道死刑,而王道依然一言不发,也没有提出上诉,显然一心赴死。
不甘心的凌远上门拜访白华,白华在家接待了他。凌远认为是王道童年的不幸遭遇导致其心理畸形,然后报复社会,王道一直不开口只是因为不想提及悲惨前史。白华却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对于王道为什么零口供,凌远显然还没找到真正原因。
凌远在与白华的讨论过程中,得知白华的丈夫几年前失踪,至今了无音讯,同时凌远越发被白华的专业性和高智商所折服,对她有些想入非非,而白华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临走前,凌远问起第二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白华说是犯罪心理上的,就是犯罪分子是否百分百认可自己的行为。凌远相信这种纯粹的恶是存在的,因为有非常多罪犯做下罪行后,没有表现出过一丁点悔恨和愧疚,甚至得意洋洋。可白华说,这种纯粹的恶虽然存在,但却无法证明,因为我们没法进入犯罪者的内心,也许最恶劣的罪犯也会在夜半无人之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亿分之一的忏悔”,但我们却无从得知。凌远问白华第三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白华却说这个需要凌远自己找到答案。
虽然已判处死刑,但最高法还要执行死刑复核程序,所以凌远继续担任王道的援助律师。但此时,凌远也觉得让王道免于死刑毫无可能,而且对于这样一个杀害多人的凶手,凌远也没有为他奔走的理由。但是,凌远的好奇欲却被提了起来,他想探究王道“零口供”以及“对疼痛很期待”的真正原因。
凌远实地走访调查。他得知王道从小频繁转校,便去几个学校找以前老师对王道的评语,凌远不时看到王道似乎对疼痛不敏感的字样。凌远于是又找到王道小时候的同学和邻居求证,在凌远的引导下,这些人都回忆到王道确实有不怕疼这个特点。
凌远让秦澜帮自己查询关于疼痛的文献,秦澜查到一种疾病叫做无痛症Analgesia,有这种病的人完全没有痛觉。
凌远将自己的猜测告诉白华,说王道从小因患有无痛症,其母得知后抛弃了王道,而王道因与其他小朋友在痛觉上有很大差异,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孤立,变得孤僻,同时他体会不到常人的痛觉,也造成他没有共情心理,缺少怜悯心和同情心,最终沦为连环杀人犯。白华赞赏凌远的分析方向是正确的,但依然不够深刻,连环杀人犯确实大多缺乏同情心、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这大多只是他们施行犯罪的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凌远在与白华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被白华洗过澡的样子深深吸引。回家后,他抑制不住对白华的性幻想,去跟秦澜做爱,脑子里却全是和白华在一起的画面,甚至在神魂迷乱之际误喊出白华的名字,秦澜知道凌远被白华吸引了,但却没有说破。
凌远第三次会见王道,凌远直接问王道是不是患有无痛症,王道默认了。可凌远问王道的杀人动机,王道还是不说。凌远想到白华说过,也许最恶劣的犯人也会愧疚。而王道虽然零口供,但却对审讯和律师会见等流程非常配合,对狱警也很有礼貌。凌远觉得王道并不是纯粹邪恶之人,于是就故意把被害人和他们家属的悲惨说给王道听,凌远越说越多,王道突然开口请凌远停下,问凌远到底想要什么,凌远说要真相,王道留下一句,“我的生命已经完整,这就是真相”,便结束了会面。
凌远感觉真相就在王道的话里,但却始终一头雾水,只得再次请求白华帮助。然而这次却被拒绝,白华说自己感受到了凌远的感情,她不想破坏凌远和秦澜的关系,以后不要再见面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凌远依然毫无头绪,秦澜无意一句“人缺什么就会要什么”击中了他的灵感。凌远大胆假设,王道说自己的生命已经完整,是不是他已经获得了疼痛的感觉呢?可无痛症是先天的,那怎样获得疼痛呢?难道有人能给王道提供疼痛?就像提供毒品一样?那么这个人是不是就能够控制王道?
但这些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死刑复核结果就要公布,凌远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无奈之下,只得向媒体透露王道患有无痛症,以及王道可能被人操纵犯下罪行。在这种情况下,最高法出于慎重,王道的死刑复核程序果然延长了,可受害者家属却找上律所跟凌远大吵大闹,同事也对凌远的行为表示不解。
凌远承受不住压力,他的精神有些支撑不住,求见白华也不得。当他得知是秦澜给白华打电话,要求不要见自己时,凌远对秦澜大发了一通脾气。
一位刑辩律师在犯罪心理学女教授的指引下,试图找出零口供连环杀人犯行动的真正动机,因为这样幕后的真正凶手才会浮出水面,经过一系列心理较量,刑辩律师惊讶地发现,心理学女教授竟然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而刑辩律师最终将心理学女教授送进了法庭。
详细梗概:(2942字)
起:刑辩律师凌远出于对连环杀手的兴趣,带着女朋友秦澜旁听犯罪心理学课程。课堂上,教授白华让学生讨论世界上是否存在“纯粹的恶”。
第一个层面“纯粹的恶”是犯罪动机上的,就是犯罪动机超出钱财情仇,甚至超出变态心理的杀戮欲和破坏欲,罪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收获,纯粹为了作恶而作恶。
白华认为这种“纯粹的恶”只存在于理论或影视中,她的理由是人做任何复杂的事都需要动机,但同时她也认为,在现实中,为了满足好奇欲而犯罪,这种情形最接近第一个层面“纯粹的恶”。
课堂上,凌远与白华互动良好,白华也欣赏凌远在犯罪心理上的天赋。课后交流中,秦澜隐约感受到凌远对白华的崇拜,而高洞察力的白华也看出凌远对秦澜的感情并不牢靠。
凌远与秦澜的婚期将近,但由于和父母不合,凌远始终不肯接受家里的资助,因此在金钱方面比较紧张。
回到律所,凌远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既不复杂又能赚钱的经济刑事系列案,和一个既费精力又赔车马费的法律援助案子,但他却对接哪个案子非常犹豫,因为那个法律援助的案子是关于连环杀手王道的。王道非常特别,被捕后始终一言不发,检查机关最终将案子以“零口供”提交法院,请求判处死刑。
一方面,由于兴趣所在,凌远很想接连环杀手的案子,另一方面,他又想给秦澜办一个体面的婚礼。凌远的纠结被秦澜看出,她表示两人只要相爱,婚礼什么的都可以从简,受到鼓励的凌远最终接下王道的案子。
承:凌远拿到王道案子的材料后,看到虽然零口供,但整个案子的证据链清晰完整,毫无瑕疵,显然侦查和检查两大机关在舆论压力下,想把案子办成经得起考验的铁案。
对于这样的案子,援助律师几乎没有什么辩护空间,走过场即可,但凌远还是决定在开庭前去看守所见一下王道。可会见时,无论凌远怎样申明自己代表王道利益,王道都跟被审讯时一样,一言不发。
凌远无奈,想着去请教白华,顺便听听第二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然而白华却没有讲。课后,凌远把自己做王道援助律师的情况告诉了白华,白华稍显惊讶,但却没有过多表现。当凌远问怎样能让王道说话时,忙于去开会的白华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想一想我上堂课说的。”
回家后,凌远想起白华在课堂上讲过一切复杂行为都有其动机,那么一个必死囚犯零口供的动机是什么呢?肯定是隐瞒。那隐瞒的信息中有没有为他辩护的突破口呢?想到这里,凌远开始更细致地查阅王道的资料,渐渐发现他的童年有很多不同于常人之处。
第二次会见王道时,凌远将调查到的信息说给王道,包括王道童年缺失母爱,成长阶段被小朋友孤立,成人之后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王道虽然不说话,但显然听了进去。
可眼看会面时间就要结束,王道还是一声不吭。凌远赌气说如果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援助律师也要放弃,那么死刑无法避免,这时王道却突然开口问凌远死刑是枪毙还是注射,喃喃几句似乎对枪毙的疼痛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并隐隐有一种期待。
凌远觉得王道的表现很奇怪,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对枪毙带来的疼痛那么期待,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市中级法院庭审开始,白华和秦澜也列席旁听。凌远找不到合理的辩护策略,只能以王道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要求检查,但检方以坚实的证据反驳了凌远,认为王道精神没有问题,最终法院判处王道死刑,而王道依然一言不发,也没有提出上诉,显然一心赴死。
不甘心的凌远上门拜访白华,白华在家接待了他。凌远认为是王道童年的不幸遭遇导致其心理畸形,然后报复社会,王道一直不开口只是因为不想提及悲惨前史。白华却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对于王道为什么零口供,凌远显然还没找到真正原因。
凌远在与白华的讨论过程中,得知白华的丈夫几年前失踪,至今了无音讯,同时凌远越发被白华的专业性和高智商所折服,对她有些想入非非,而白华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临走前,凌远问起第二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白华说是犯罪心理上的,就是犯罪分子是否百分百认可自己的行为。凌远相信这种纯粹的恶是存在的,因为有非常多罪犯做下罪行后,没有表现出过一丁点悔恨和愧疚,甚至得意洋洋。可白华说,这种纯粹的恶虽然存在,但却无法证明,因为我们没法进入犯罪者的内心,也许最恶劣的罪犯也会在夜半无人之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亿分之一的忏悔”,但我们却无从得知。凌远问白华第三个层面“纯粹的恶”是什么,白华却说这个需要凌远自己找到答案。
虽然已判处死刑,但最高法还要执行死刑复核程序,所以凌远继续担任王道的援助律师。但此时,凌远也觉得让王道免于死刑毫无可能,而且对于这样一个杀害多人的凶手,凌远也没有为他奔走的理由。但是,凌远的好奇欲却被提了起来,他想探究王道“零口供”以及“对疼痛很期待”的真正原因。
凌远实地走访调查。他得知王道从小频繁转校,便去几个学校找以前老师对王道的评语,凌远不时看到王道似乎对疼痛不敏感的字样。凌远于是又找到王道小时候的同学和邻居求证,在凌远的引导下,这些人都回忆到王道确实有不怕疼这个特点。
凌远让秦澜帮自己查询关于疼痛的文献,秦澜查到一种疾病叫做无痛症Analgesia,有这种病的人完全没有痛觉。
凌远将自己的猜测告诉白华,说王道从小因患有无痛症,其母得知后抛弃了王道,而王道因与其他小朋友在痛觉上有很大差异,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孤立,变得孤僻,同时他体会不到常人的痛觉,也造成他没有共情心理,缺少怜悯心和同情心,最终沦为连环杀人犯。白华赞赏凌远的分析方向是正确的,但依然不够深刻,连环杀人犯确实大多缺乏同情心、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这大多只是他们施行犯罪的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凌远在与白华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被白华洗过澡的样子深深吸引。回家后,他抑制不住对白华的性幻想,去跟秦澜做爱,脑子里却全是和白华在一起的画面,甚至在神魂迷乱之际误喊出白华的名字,秦澜知道凌远被白华吸引了,但却没有说破。
凌远第三次会见王道,凌远直接问王道是不是患有无痛症,王道默认了。可凌远问王道的杀人动机,王道还是不说。凌远想到白华说过,也许最恶劣的犯人也会愧疚。而王道虽然零口供,但却对审讯和律师会见等流程非常配合,对狱警也很有礼貌。凌远觉得王道并不是纯粹邪恶之人,于是就故意把被害人和他们家属的悲惨说给王道听,凌远越说越多,王道突然开口请凌远停下,问凌远到底想要什么,凌远说要真相,王道留下一句,“我的生命已经完整,这就是真相”,便结束了会面。
凌远感觉真相就在王道的话里,但却始终一头雾水,只得再次请求白华帮助。然而这次却被拒绝,白华说自己感受到了凌远的感情,她不想破坏凌远和秦澜的关系,以后不要再见面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凌远依然毫无头绪,秦澜无意一句“人缺什么就会要什么”击中了他的灵感。凌远大胆假设,王道说自己的生命已经完整,是不是他已经获得了疼痛的感觉呢?可无痛症是先天的,那怎样获得疼痛呢?难道有人能给王道提供疼痛?就像提供毒品一样?那么这个人是不是就能够控制王道?
但这些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死刑复核结果就要公布,凌远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无奈之下,只得向媒体透露王道患有无痛症,以及王道可能被人操纵犯下罪行。在这种情况下,最高法出于慎重,王道的死刑复核程序果然延长了,可受害者家属却找上律所跟凌远大吵大闹,同事也对凌远的行为表示不解。
凌远承受不住压力,他的精神有些支撑不住,求见白华也不得。当他得知是秦澜给白华打电话,要求不要见自己时,凌远对秦澜大发了一通脾气。
阅读剧本正文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剧本比较成熟,且有巨大开发潜力;编剧技术娴熟,台词不错,逻辑思维能力强,并且有导演思维;剧本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