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956
成片时长:约195分钟
阅读:10680
发表:2015/4/16
主旋律
电影剧本
春蕾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楼上摔东西的声音不绝于耳。
屋里
陈玉娟摔了瓶瓶罐罐还不解气,推开窗子,把马晓敏拎来的礼品盒,从窗户扔了出去。
楼下
马青云冷冷地看着扔下了的礼品盒,一动不动。马晓敏从楼里冲了出来。李兴读捂着小腹,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楼门口。
马晓敏:妈,我们走,简直不可理喻。
楼上的窗户
伸出李强的头。
李 强:爸快上来,我妈把那瓶安眠药给吃了。你快上来。
马晓敏:死了活该,泼妇。
马青云:住嘴。小敏,你上去说了些什么?把她气成这样。
马晓敏:(手指天)老天可以做证,我马晓敏一个字都没说。不信你问他。(手直指李兴读)
李强拿了把菜刀冲下楼来。
李 强:是哪来的狐狸精,我砍了她。
李兴读:(扫脸给李强一个大嘴巴)浑帐,快把你妈背下楼,送医院。
李强恶狠狠地看了一眼马青云,转身上楼。
李兴读:(无可奈何地说)青云,你带晓敏回去吧,你看这日子让你给搅的。
马青云,一脸无辜地笑了笑,刚要开口说话,李兴读向她们俩摆了摆手。
李兴读: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你别再来烦我了。
马青云:(愤怒地说)李兴读,这是你说的,你记住了,我马青云这辈子再也不会来烦你了。小敏,我们走。
切回医院病房
马青云:你爸那样,肯定是不对的。他事后不是专门来我们家给你道歉了吗。其实,那次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陈玉娟要死要活的,你爸也不至于说那种话。
马晓敏:妈,你别提他了,你这辈子被他伤害的还不够吗。因为他,你怀上孩子去蹲大狱,因为他……
马青云:(打断马晓敏的话)噢,小敏,蹲大狱,这说法得纠正,你,还有家里的其他人,一说到你的出生,都会说你是在大牢里出生的,记得有一次,(绉起眉在考虑)你小姨与一朋友说到你,说你像《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一样,是狱中之花。
马晓敏:(蛮不在乎地说)是呀,我有时也会这样说自己。
马青云:这两天我反复思考了我的这辈子,晓敏,今后,不许再这么说。
马晓敏:怎么啦?
马青云:(严肃地说)首先,这么说不客观,你,是我在姥姥家生的;第二,妈妈只是被政府误判,去接受劳教,知道吗,劳教是劳动教育,不是判刑,判刑才会去坐牢;第三,妈妈是不能与《红岩》中的“江姐”相提并论的,她是革命英雄,是妈妈敬仰的榜样。
马晓敏:妈妈,你今天怎么啦?
马青云:没什么,过去我听到有人这么说,总觉得怪怪的,我认真的考虑过,今后,别再这样说了。这样说不合适。
怎么说到这儿了?我们还是来说你爸。
马晓敏:妈妈,你忘了,从我记事起,你和家里所有的人都告诉我,我没有爸爸,我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这辈子都不会回来陪我们了。
马青云:(眼里满是泪水)小敏,你也是过来的人了,你应该知道每个女人的心底都会有一个她一辈子钟情的男人,那个男人的怀抱是她心灵的归宿。你爸爸抛弃了我们是他的不对,但我们不应该永远地怨恨下去,我是跟你说过你爸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了,但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马青云:(抬起右手放在自己心胸的位置,接着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告诉他,但我,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他,当我遇上高兴开心的事情时,我也不会告诉他,但我第一个想告诉的人还是他,当我不舒服、生病或是一个人躺在这儿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意,就是想让他来陪着我,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对爱是怎么理解的,我觉得,真正的爱,真的是刻骨铭心的。当初,我也恨过他,也不止一次地想过,这辈子再也不理他。自从那次,你的手被压伤住院后,他出现在医院,我对他的怨恨一下子消失了,宽容是一缕阳光,从那之后,我就觉得生活明亮了许多。
马青云:(从枕下取出手机)前两天,收到一条短信,挺有意思,你看:云生雨,土生田,时光生流年,挚爱生明眸,宽厚生笑颜。瞧,宽厚生笑颜,小敏,做人一定要心胸宽阔。是哪个诗人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我要是怨天怨地,斤斤计较的话,根本活不到现在。政府、组织都有可能犯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共产党的英明,就在于它,知错改错,你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哪一个政党的发展过程中,都难免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共产党也不例外。我小的时候,我很想读书,你外公不让我上学,我气得要命,后来他把我嫁给了婷婷爸爸,病得快死的一个国民党官,再后来,他又把我嫁给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然而,我无法去恨他,因为他是我爹。我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成为党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即使是在逆境时,我也始终相信,总有一天,党会纠正对我的错误处分。现在政府为我平了反,还补发了我的工资,恢复了我的名誉,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的埋怨。
手机响了。
马青云:(拿起手机)您好,刘书记,您好,我在7号病房。
马青云:(合上手机,高兴地说)是街道的刘书记,她来为我主持入党宣誓仪式。
马晓敏:妈,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街道刘书记带领街道王阿姨等五人进入病房,马青云要起床,刘书记劝阻。
刘书记:马青云同志,我们特事特办,今天的仪式你坐在床上就行。
马青云:不,小敏,你扶我一下,我要站起来。
马晓敏扶起虚弱的马青云,挪步到党旗前,马青云坚毅地举起左手,庄严宣誓。
马青云: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切回马青云的经历画面。
马青云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
马青云与李兴读教大家唱“夫妇识字”、
马青云背着黄布包在乡间小路上、
马青云与小学教师交谈、
马青云伏案疾书、
马青云为街道五好家庭颁奖
李兴读家里
李兴读正在看报,桌上的手机响了。
李兴读:喂,您好,哪位?
合肥房屋交易所门口。
马晓敏从房屋交易所走出,手持手机。
马晓敏:我是小敏,妈妈,妈妈胃癌晚期,快不行了,她想见你。
说完把手机挂了。
病房里
护士正在给马青云输液。门被推开了,李兴读手捧鲜花走了进来,直奔马青云的病床前。马晓敏接过那捧鲜花,要放在床头的柜子上,马青云却伸手把花接了过去,微微合上双眼深深地闻着鲜花中的百合。
李兴读:青云。
李兴读握着马青云如柴的手,哽咽了。四眼对视。
马青云:兴读,你还好吧?
李兴读含泪点了点头。
李兴读:青云,原谅我,这辈子让你受了这么多的苦。我没有尽到我应尽的责任,没能好好地照顾你,真的对不起。你骂我吧,痛痛快快地骂我一顿。我心里会舒服点的。
马青云:兴读,都过去了,我们不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马青云:(转脸对看着床头柜上的鲜花说)小敏,你今年多大了?
马晓敏:(不解地说)四十一了。
马青云:已经四十多年没有闻到这百合的花香了,小敏,百合花清香淡雅,我最喜欢,过去你爸经常会买些百合花插在花瓶里,家里总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马青云看两人都愣着便换了话题。
马青云:兴读,我的病情小敏跟你说了吧,属于我的日子不多了。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到了七十之年了,老丧便是喜,你们没必要难过。我让小敏把你叫来,是想和你谈两件事。一件是大事,一件是小事。但我都希望你能让我如愿。
李兴读、马晓敏都专注地听着。
马青云:先说大事,我是读到初中辍学的。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念书后,有半年的时间我都觉得天昏地暗,后来就认命了,谁让自己是个女人呢?解放后,男女平等了,女人有了做人的尊严,我提出的全社会关心农村学龄女童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妇联和全社会的关注。1989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造成辍学或面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教育的“春蕾计划”,我当时给自己订了个目标,要在生之年捐助1000名“春蕾女童”。现在我已经完成了970名,还有30名。我们以前压面条时买的那个旧门面房,昨天我让小敏去处理了,现在我名下有20多万元,兴读,我想,你再为我筹集一些善款,我们在九安的山区建一座“春蕾小学”。如果善款落实不到位,那就在一所小学内,开一个“春蕾班”这就是我说的大事。
李兴读看了一眼马晓敏。
马晓敏:这事妈妈和我议过,我支持妈妈的善举,我与爱人商量过了,建“春蕾小学”我们捐5万元。我现在公司的事情脱不了身,你刚好退休在家,所以……
李兴读:青云,小敏,你们放心,我保证,“春蕾小学”一年之内一定办成。
马青云:还有,兴读,明年,你替我在我们的“春蕾小学”里选出30位特困生,作为我的指定“春蕾”帮扶对象,我已经为她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有我的签名。帮我落实名单。
李兴读:(有些不解)青云,我们将来的“春蕾小学”学生不都是你的帮扶对象吗?为什么还要……
马晓敏: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妈妈并不是一定要刻求那个数字,妈妈是想做一项研究,把1000名“春蕾”学生做为一组数据,跟踪了解这些学生的发展变化,有多少人进入了高中,有多少人考上了大学,有多少人成了社会的精英,这些人对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妈妈说,这些研究数据对“春蕾计划”的实施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李兴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妈说的有道理,这项工作真的很有意义,社会研究会推动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小敏,明天我联系安徽日报社的记者,做篇报道,号召更多的人向你妈妈学习。
马青云:好了好了,你这鬼主意,小敏前几天就想过了,关心、支持“春蕾计划”的人太多了,捐款上百万的大有人在,还有上千万的。我做的这点工作,微不足道。
马晓敏:(对李兴读说)前两天,她跟我念道,在合肥读大学的几个春蕾学生,我说你想她们了,我给她们打电话,让她们来看她,你猜她怎么说?她说(学着马青云的语调):不要,千万不要,她们学习都很忙,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你肯定想不到,她,她还给我定了一个规定,她走了,不要开追悼会,更不要通知任何一个春蕾学生,这些学生经济上都极为困难,她们知道了肯定要有破费,没必要。以后,有学生来信或是打电话来,简单地告诉她们一下就可以了。
马青云:好了,小敏,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我该说说那件小事了,与“春蕾小学”相比,这是件小事,但是,对你们两人来说,也是件大事。
李兴读望着马晓敏,一只手拉着马青云的手,另一只手伸向了马晓敏。马青云一只手紧握着李兴读的手,另一只手也伸向了马晓敏。马晓敏看了一眼李兴读,又看了一眼马青云,李兴读和马青云的眼里写满了期盼,马晓敏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流落下来,她伸出了双手,六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马青云:小敏,我们俩,是这个世上你最亲的亲人,他是你的生父
你体内流动的是他的血。
马晓敏:爸爸,四十年了,我妈说我小的时候经常在梦里喊爸爸。爸,这不是在梦里吧。(泪水夺眶而出。)
李兴读:孩子,这是真的。青云,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来,我的内心真得是很孤独。
马青云:内“心”孤“独”,兴读,你到是挺有创意呀,给“兴读”一个新的内涵。
李兴读:以后内心不会再孤独了,我又有了你和小敏,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春蕾”学生。
马青云、李兴读和马晓敏开心地笑着。突然,马青云剧烈地咳了起来。马晓敏抬手按下床头的按钮。
护士值班室
屋里
陈玉娟摔了瓶瓶罐罐还不解气,推开窗子,把马晓敏拎来的礼品盒,从窗户扔了出去。
楼下
马青云冷冷地看着扔下了的礼品盒,一动不动。马晓敏从楼里冲了出来。李兴读捂着小腹,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楼门口。
马晓敏:妈,我们走,简直不可理喻。
楼上的窗户
伸出李强的头。
李 强:爸快上来,我妈把那瓶安眠药给吃了。你快上来。
马晓敏:死了活该,泼妇。
马青云:住嘴。小敏,你上去说了些什么?把她气成这样。
马晓敏:(手指天)老天可以做证,我马晓敏一个字都没说。不信你问他。(手直指李兴读)
李强拿了把菜刀冲下楼来。
李 强:是哪来的狐狸精,我砍了她。
李兴读:(扫脸给李强一个大嘴巴)浑帐,快把你妈背下楼,送医院。
李强恶狠狠地看了一眼马青云,转身上楼。
李兴读:(无可奈何地说)青云,你带晓敏回去吧,你看这日子让你给搅的。
马青云,一脸无辜地笑了笑,刚要开口说话,李兴读向她们俩摆了摆手。
李兴读: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你别再来烦我了。
马青云:(愤怒地说)李兴读,这是你说的,你记住了,我马青云这辈子再也不会来烦你了。小敏,我们走。
切回医院病房
马青云:你爸那样,肯定是不对的。他事后不是专门来我们家给你道歉了吗。其实,那次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陈玉娟要死要活的,你爸也不至于说那种话。
马晓敏:妈,你别提他了,你这辈子被他伤害的还不够吗。因为他,你怀上孩子去蹲大狱,因为他……
马青云:(打断马晓敏的话)噢,小敏,蹲大狱,这说法得纠正,你,还有家里的其他人,一说到你的出生,都会说你是在大牢里出生的,记得有一次,(绉起眉在考虑)你小姨与一朋友说到你,说你像《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一样,是狱中之花。
马晓敏:(蛮不在乎地说)是呀,我有时也会这样说自己。
马青云:这两天我反复思考了我的这辈子,晓敏,今后,不许再这么说。
马晓敏:怎么啦?
马青云:(严肃地说)首先,这么说不客观,你,是我在姥姥家生的;第二,妈妈只是被政府误判,去接受劳教,知道吗,劳教是劳动教育,不是判刑,判刑才会去坐牢;第三,妈妈是不能与《红岩》中的“江姐”相提并论的,她是革命英雄,是妈妈敬仰的榜样。
马晓敏:妈妈,你今天怎么啦?
马青云:没什么,过去我听到有人这么说,总觉得怪怪的,我认真的考虑过,今后,别再这样说了。这样说不合适。
怎么说到这儿了?我们还是来说你爸。
马晓敏:妈妈,你忘了,从我记事起,你和家里所有的人都告诉我,我没有爸爸,我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这辈子都不会回来陪我们了。
马青云:(眼里满是泪水)小敏,你也是过来的人了,你应该知道每个女人的心底都会有一个她一辈子钟情的男人,那个男人的怀抱是她心灵的归宿。你爸爸抛弃了我们是他的不对,但我们不应该永远地怨恨下去,我是跟你说过你爸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了,但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马青云:(抬起右手放在自己心胸的位置,接着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告诉他,但我,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他,当我遇上高兴开心的事情时,我也不会告诉他,但我第一个想告诉的人还是他,当我不舒服、生病或是一个人躺在这儿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意,就是想让他来陪着我,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对爱是怎么理解的,我觉得,真正的爱,真的是刻骨铭心的。当初,我也恨过他,也不止一次地想过,这辈子再也不理他。自从那次,你的手被压伤住院后,他出现在医院,我对他的怨恨一下子消失了,宽容是一缕阳光,从那之后,我就觉得生活明亮了许多。
马青云:(从枕下取出手机)前两天,收到一条短信,挺有意思,你看:云生雨,土生田,时光生流年,挚爱生明眸,宽厚生笑颜。瞧,宽厚生笑颜,小敏,做人一定要心胸宽阔。是哪个诗人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我要是怨天怨地,斤斤计较的话,根本活不到现在。政府、组织都有可能犯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共产党的英明,就在于它,知错改错,你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哪一个政党的发展过程中,都难免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共产党也不例外。我小的时候,我很想读书,你外公不让我上学,我气得要命,后来他把我嫁给了婷婷爸爸,病得快死的一个国民党官,再后来,他又把我嫁给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然而,我无法去恨他,因为他是我爹。我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成为党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即使是在逆境时,我也始终相信,总有一天,党会纠正对我的错误处分。现在政府为我平了反,还补发了我的工资,恢复了我的名誉,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的埋怨。
手机响了。
马青云:(拿起手机)您好,刘书记,您好,我在7号病房。
马青云:(合上手机,高兴地说)是街道的刘书记,她来为我主持入党宣誓仪式。
马晓敏:妈,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街道刘书记带领街道王阿姨等五人进入病房,马青云要起床,刘书记劝阻。
刘书记:马青云同志,我们特事特办,今天的仪式你坐在床上就行。
马青云:不,小敏,你扶我一下,我要站起来。
马晓敏扶起虚弱的马青云,挪步到党旗前,马青云坚毅地举起左手,庄严宣誓。
马青云: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切回马青云的经历画面。
马青云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
马青云与李兴读教大家唱“夫妇识字”、
马青云背着黄布包在乡间小路上、
马青云与小学教师交谈、
马青云伏案疾书、
马青云为街道五好家庭颁奖
李兴读家里
李兴读正在看报,桌上的手机响了。
李兴读:喂,您好,哪位?
合肥房屋交易所门口。
马晓敏从房屋交易所走出,手持手机。
马晓敏:我是小敏,妈妈,妈妈胃癌晚期,快不行了,她想见你。
说完把手机挂了。
病房里
护士正在给马青云输液。门被推开了,李兴读手捧鲜花走了进来,直奔马青云的病床前。马晓敏接过那捧鲜花,要放在床头的柜子上,马青云却伸手把花接了过去,微微合上双眼深深地闻着鲜花中的百合。
李兴读:青云。
李兴读握着马青云如柴的手,哽咽了。四眼对视。
马青云:兴读,你还好吧?
李兴读含泪点了点头。
李兴读:青云,原谅我,这辈子让你受了这么多的苦。我没有尽到我应尽的责任,没能好好地照顾你,真的对不起。你骂我吧,痛痛快快地骂我一顿。我心里会舒服点的。
马青云:兴读,都过去了,我们不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马青云:(转脸对看着床头柜上的鲜花说)小敏,你今年多大了?
马晓敏:(不解地说)四十一了。
马青云:已经四十多年没有闻到这百合的花香了,小敏,百合花清香淡雅,我最喜欢,过去你爸经常会买些百合花插在花瓶里,家里总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马青云看两人都愣着便换了话题。
马青云:兴读,我的病情小敏跟你说了吧,属于我的日子不多了。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到了七十之年了,老丧便是喜,你们没必要难过。我让小敏把你叫来,是想和你谈两件事。一件是大事,一件是小事。但我都希望你能让我如愿。
李兴读、马晓敏都专注地听着。
马青云:先说大事,我是读到初中辍学的。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念书后,有半年的时间我都觉得天昏地暗,后来就认命了,谁让自己是个女人呢?解放后,男女平等了,女人有了做人的尊严,我提出的全社会关心农村学龄女童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妇联和全社会的关注。1989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造成辍学或面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教育的“春蕾计划”,我当时给自己订了个目标,要在生之年捐助1000名“春蕾女童”。现在我已经完成了970名,还有30名。我们以前压面条时买的那个旧门面房,昨天我让小敏去处理了,现在我名下有20多万元,兴读,我想,你再为我筹集一些善款,我们在九安的山区建一座“春蕾小学”。如果善款落实不到位,那就在一所小学内,开一个“春蕾班”这就是我说的大事。
李兴读看了一眼马晓敏。
马晓敏:这事妈妈和我议过,我支持妈妈的善举,我与爱人商量过了,建“春蕾小学”我们捐5万元。我现在公司的事情脱不了身,你刚好退休在家,所以……
李兴读:青云,小敏,你们放心,我保证,“春蕾小学”一年之内一定办成。
马青云:还有,兴读,明年,你替我在我们的“春蕾小学”里选出30位特困生,作为我的指定“春蕾”帮扶对象,我已经为她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有我的签名。帮我落实名单。
李兴读:(有些不解)青云,我们将来的“春蕾小学”学生不都是你的帮扶对象吗?为什么还要……
马晓敏: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妈妈并不是一定要刻求那个数字,妈妈是想做一项研究,把1000名“春蕾”学生做为一组数据,跟踪了解这些学生的发展变化,有多少人进入了高中,有多少人考上了大学,有多少人成了社会的精英,这些人对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妈妈说,这些研究数据对“春蕾计划”的实施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李兴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妈说的有道理,这项工作真的很有意义,社会研究会推动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小敏,明天我联系安徽日报社的记者,做篇报道,号召更多的人向你妈妈学习。
马青云:好了好了,你这鬼主意,小敏前几天就想过了,关心、支持“春蕾计划”的人太多了,捐款上百万的大有人在,还有上千万的。我做的这点工作,微不足道。
马晓敏:(对李兴读说)前两天,她跟我念道,在合肥读大学的几个春蕾学生,我说你想她们了,我给她们打电话,让她们来看她,你猜她怎么说?她说(学着马青云的语调):不要,千万不要,她们学习都很忙,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你肯定想不到,她,她还给我定了一个规定,她走了,不要开追悼会,更不要通知任何一个春蕾学生,这些学生经济上都极为困难,她们知道了肯定要有破费,没必要。以后,有学生来信或是打电话来,简单地告诉她们一下就可以了。
马青云:好了,小敏,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我该说说那件小事了,与“春蕾小学”相比,这是件小事,但是,对你们两人来说,也是件大事。
李兴读望着马晓敏,一只手拉着马青云的手,另一只手伸向了马晓敏。马青云一只手紧握着李兴读的手,另一只手也伸向了马晓敏。马晓敏看了一眼李兴读,又看了一眼马青云,李兴读和马青云的眼里写满了期盼,马晓敏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流落下来,她伸出了双手,六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马青云:小敏,我们俩,是这个世上你最亲的亲人,他是你的生父
你体内流动的是他的血。
马晓敏:爸爸,四十年了,我妈说我小的时候经常在梦里喊爸爸。爸,这不是在梦里吧。(泪水夺眶而出。)
李兴读:孩子,这是真的。青云,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来,我的内心真得是很孤独。
马青云:内“心”孤“独”,兴读,你到是挺有创意呀,给“兴读”一个新的内涵。
李兴读:以后内心不会再孤独了,我又有了你和小敏,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春蕾”学生。
马青云、李兴读和马晓敏开心地笑着。突然,马青云剧烈地咳了起来。马晓敏抬手按下床头的按钮。
护士值班室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