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4981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10098
发表:2015/4/28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7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伍太太:“那感情好——就让他去故宫里和那些古董作伴吧,省得他一回到家里就折腾他那些玩意儿。”
余进振笑着说:“那就这么讲定,我就把他带走了!”
伍太太:“讲定了!去吧去吧——你看他乐得像个老小孩!”
余进振和伍敬源都开怀的笑起来。
第 五 集
(清室善后委员会)
1 、清室善后委员会门前(外/晨)
神武门内东耳房——原清廷军机处门口挂出一块“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的牌扁。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门前军警士兵来来往往。冷清多日的故宫出现了新的生机。
2 、醇王府门前(外/晨)
王府大门紧闭。门旁站有持枪的国民军士兵。
郑孝胥乘着马车来到王府前,下车后看见门口的士兵,踟蹰一阵,依然夹着皮包向王府走去。
“站住!”士兵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来王府干什么?”
郑孝胥摘下礼帽,欠欠身,点点头,笑笑回答:“我是王府的客人,来探望王爷,请行个方便。”
士兵:“出示你的证件!”
郑孝胥掏出一个蓝皮本子递上去:“请查验!”
士兵验过证件后还给郑孝胥,说:“只许会见一个时辰,不许谈论与生活无关的事情!”
郑孝胥再次点头哈腰地笑笑回答:“知道了,只许会见一个时辰,不许谈论与生活无关的事情。”
士兵:“进去吧。”
3 、醇王府小客厅(内/晨)
郡王、载涛、耆龄、宝熙、荣源、绍英、庄士敦等人聚在一起争论着。郑孝胥走进来。
载沣:“郑大人,你怎么才来啊?”
郑孝胥:“被府前士兵跘住了。”
耆龄:“我们都是从后门进来的。以后你也走后门,别让官兵发现!”
载涛:“好了好了,说正事吧”
荣源:“说正事说正事!我说,他们搞那个‘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马上就要接手宫禁的管理。你们还是赶快想想办法阻止一下吧!”
绍英:“怎么阻止得了,连皇上都被控制了!”
耆龄:“老太妃不是还在宫里吗?只要老太妃坚持不出宫,点查就没法进行。诺大年纪的两个老人赖在那里,谅他国民政府也不敢怎么样!”
载沣:“是啊!老太妃出宫了也不好安排啊!”
罗振玉:“就怕官府不答应啊!”
载涛:“坚持!坚持不出宫!我就不相信国府能把老太妃咋的!”
宝熙:“别争了。还是考虑实际一点好。我看只有见机行事——老太妃先在宫里撑着,也能给咱们争取点儿时间。要紧地是容后还是得拿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才行!”
载沣:“只好如此。”
郑孝胥:“皇上的事咱也议一议吧——别老让冯玉祥那家伙把皇上控制着。我和日本公使谈好了,他们都希望皇上能避进日本公使馆,有他们保护,皇上会很安全的。”
庄士敦:“不不不!还是把皇上送进我们英国的公使馆好,我们也有能力保护皇上的安全。况且,皇上本来也有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愿望,我们还是不要违背皇上本人的意思为好。”
大吃一惊的众人异口同声地:“去英国?!”
4 、清室善后委员会·会议室(内/晨)
屋里正在开会。座席前的小牌子上表明了委员、监察员、顾问、助理、警察……约有七、八十人。
理事长林世曾正在讲话:
“……民国优待清室条件,本已载明溥仪暂居宫中,不料我国人民素性宽大,竟任其延长十三年之久。况且民国六年闹复辟,清室显已违反优待条件。此次摄政府代表大多数国民意见修改优待条件,并令溥仪出宫,实属极正常、极自然之事。在敦促清室出宫后,政府组建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现在,鄙人代表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向在座公布《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如下 :
“第一条、国务院依据国务会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议决案,组织办理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分别清理清室公产、私产及一切善后事宜;
“第二条、委员会之组织,委员长一人、由国务总理聘任,委员十四人,由委员长商承国务总理聘任,但得由清室指定五人……”
伍敬源低声问:“鹿司令,不是说指定清室出两人参加吗,怎么变成五人了?”
鹿钟麟说:“原计划给清室两个名额,但是清室方面提出名额太少,显得不公平,于是就给他们增加到五人了。”
赵玉恒低声插话说:“政府组建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清室争着多要名额,今天正式讨论事情,他们却一个也不来了——怪事!”
伍敬源说:“想必他们以为多占名额就可以多分东西,后来知道没戏了就不愿意来淘神了吧!”
——两人对笑了笑。
林世曾继续宣布:
“下面,我宣布委员、监察员、助理员之审查规则及议事细则……”
5 、清室善后委员会门前(外/日)
——会议室外,庄重急急忙忙地走来,对故宫保卫队队长姜福海说:“请通报鹿司令一声,我有要事禀报。”
姜福海:“你等着。”说完转身进了会议室。继而,尾随鹿钟麟走出来。
[叠影字幕]
故宫保卫队队长——姜福海
庄重:“报告鹿司令,住在太极殿的敬懿太妃和住在重华宫的荣惠太妃不肯搬出来,闹得不可开交,据说已经绝食了,林副官差我来请司令去处理。”
鹿钟麟想了想,说:“走吧,去看看。”
6 、西长街上(外/日)
西长街上,鹿钟麟和庄重在快步行走,后面跟着几个卫兵。
鹿钟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庄重:“今早上我们出班到了太极殿,反复向太监主管说明必须搬迁,太监主管说不敢做主,要等王府来人再做定夺。就这么僵持着——”
鹿钟麟:“王府来人了吗?”
庄重:“绍英来了——他一来,敬懿太妃反倒闹得更起劲了!”
7 、太极殿外(外/日)
一班卫兵护卫着鹿钟麟跟着庄重向太极殿走来。
太极殿前,几个军警在严阵以待。院子里乱哄哄的,几个太监、宫女惶惶然不知所措!
林副官:“报告司令,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死活不肯搬出……”正说着,绍英连滚带爬地从殿里奔出来,隔老远就喊着:
“鹿司令啊,您可来了,这可怎生是好啊!我们愿意听从政府的安排,可是老太妃不听劝说,鹿司令你就开开恩,就让两位老太妃住下去吧。”
鹿钟麟:“收回故宫是国府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更改,两位老太妃必须搬出去。”
这时,殿内传出敬懿太妃的哭喊声:“老天爷啊,你叫我老婆子怎么活啊!你怎么不给我一条路走啊!我活到六十九岁却无家可归了!他们要把我赶到哪儿去?我就是不走!我死也要死在这里,谁敢再逼我我就跳井死了算了……”
绍英急的抓耳搔腮:“你看看你看看,要出人命了!”
鹿钟麟:“我们反复交代过,凡属私人财产、包括金银珠宝都可以带走,但是,故宫现在是民国的公产,太极殿、重华宫也是民国的公产,连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民国的公产!她要跳井别处跳去——林副官!”
林副官:“到!”
鹿钟麟:“准备封门!”
林副官对军警们发号施令:“准备封门!”
绍英:“慢,慢,鹿司令,容我再劝劝太妃吧。”
鹿钟麟:“好吧。不许故意拖延时间!”
绍英偃旗息鼓地向殿内走去。顿时,殿内的哭喊声没有了。
少顷,绍英耷拉着脑袋从殿内复出,对太监宫女们挥挥手,说:“收拾东西,小心不要拉下啥的——”
太监宫女们忙碌起来——
8 、清室善后委员会里(内/日)
会议仍在继续。
鹿钟麟回到原位上坐下来。
林世曾:“……自溥仪出宫以来,自有先者代劳,查封既告完竣。我清室善后委员会,从明日起即行理事,执行点查——点查规则和细节业已交代清楚。点查工作分五个组按指定的地点分别进行。监察委员会六位、除由国务院总理兼任的委员长不能到场外,其余五名委员分别跟点查组实施监察。天气虽说寒冷,然宫内决不能生火取暖,拜托各位克服。没有到会的清室委员由我会后转告。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9 、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内/夜)
溥仪有气无力地躺在躺椅上,闭着两眼一声不吭。身边几位前清大臣王公在心急火燎地议论着——
绍英:“委员会明天即着手点查,我们不能再瞪着眼看了!赶快想个办法吧!”
载沣:“不……不行!决不能让他们动宫宫里的东西!”
陈宝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委员会要点查,岂能奈何得了!”
耆龄:“硬碰乃下策,我们要想其他办法对付才行!”
郡王:“依愚人之见,咱们来个针锋相对!马上把六朝玉玺运到天津(细语)……这样,他们迟早也会滚出紫禁城!”
陈宝琛:“此计尚好,老朽以为可行!老朽亦当全力配合!”
金梁:“这样好!我马上到天津去准备。你们抓紧把东西送过来。”
10 、交泰殿外(外/晨)
初冬的早晨,寒风凛冽。交泰殿更显得阴森冷落,正向征着“天禄永终”之象……
11、交泰殿里(内/晨)
交泰殿里,点查组正在接受移交。
清室的代表耆龄正在唱宝:
“……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之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制誥之宝,皇帝信宝,皇帝亲亲之宝,讨罪安民之宝……”
书记、写票、贴票等司员们各司其职,都在忙碌着。
12 、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内/日)
几个王公大臣正在指挥家奴装箱。
绍英:“快快快,磨磨唧唧的像个做事的样吗?一群狗奴才!”
载沣翻弄着一枚传国玉玺,爱不释手地说:“这……宝贝啊,早……晚还……会用……的上的。”
绍英:“别看了王爷,先办眼前的正事吧。哎哎!天津那边安排妥当了吗?可别让委员会那伙人看出破绽。”
郡王:“放心,已着金梁先去筹办,一切都安排妥了,三天后准能展出。管叫那帮家伙吃不了兜着走。”
载沣:“要……叫他们滚……滚出紫……紫禁城。”
13 、交泰殿里(内/日)
耆龄仍在高声唱宝:
“……敕正万方之宝、巡守天下之宝、皇帝行宝、广运之宝……钦文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御制六师之宝……”
耆龄降低了调子,接着说:“还有:皇后册宝四颗——如数、请查点。”
[特写]书记如数开票登记。
伍敬源查看着一本资料,说:“这个数应该是乾隆以前的数!难道说乾隆以后六朝一颗也没有?”
顿时,在场的人一惊!
耆龄张口结舌,一言不发。
鹿钟麟问耆龄:“你能告诉我们后清六朝的玉玺都到哪去了吗?”
耆龄:“老夫一向在马兰峪清东陵出勤,全不知道后清六朝玉玺的情况——是啊,这后清六朝的玉玺都到哪去了呢?”
14 、清室善后委员会旁偏房·夏林和住所(外/日)
偏房外,伍敬源同赵玉恒、陈维钧踏着融融的雪地走来,掸了掸落在身上的雪花。
赵玉恒上前敲了敲门——
赵玉恒:“夏师傅在吗?”
15 、夏林和住所(内/日)
余进振笑着说:“那就这么讲定,我就把他带走了!”
伍太太:“讲定了!去吧去吧——你看他乐得像个老小孩!”
余进振和伍敬源都开怀的笑起来。
第 五 集
(清室善后委员会)
1 、清室善后委员会门前(外/晨)
神武门内东耳房——原清廷军机处门口挂出一块“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的牌扁。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门前军警士兵来来往往。冷清多日的故宫出现了新的生机。
2 、醇王府门前(外/晨)
王府大门紧闭。门旁站有持枪的国民军士兵。
郑孝胥乘着马车来到王府前,下车后看见门口的士兵,踟蹰一阵,依然夹着皮包向王府走去。
“站住!”士兵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来王府干什么?”
郑孝胥摘下礼帽,欠欠身,点点头,笑笑回答:“我是王府的客人,来探望王爷,请行个方便。”
士兵:“出示你的证件!”
郑孝胥掏出一个蓝皮本子递上去:“请查验!”
士兵验过证件后还给郑孝胥,说:“只许会见一个时辰,不许谈论与生活无关的事情!”
郑孝胥再次点头哈腰地笑笑回答:“知道了,只许会见一个时辰,不许谈论与生活无关的事情。”
士兵:“进去吧。”
3 、醇王府小客厅(内/晨)
郡王、载涛、耆龄、宝熙、荣源、绍英、庄士敦等人聚在一起争论着。郑孝胥走进来。
载沣:“郑大人,你怎么才来啊?”
郑孝胥:“被府前士兵跘住了。”
耆龄:“我们都是从后门进来的。以后你也走后门,别让官兵发现!”
载涛:“好了好了,说正事吧”
荣源:“说正事说正事!我说,他们搞那个‘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马上就要接手宫禁的管理。你们还是赶快想想办法阻止一下吧!”
绍英:“怎么阻止得了,连皇上都被控制了!”
耆龄:“老太妃不是还在宫里吗?只要老太妃坚持不出宫,点查就没法进行。诺大年纪的两个老人赖在那里,谅他国民政府也不敢怎么样!”
载沣:“是啊!老太妃出宫了也不好安排啊!”
罗振玉:“就怕官府不答应啊!”
载涛:“坚持!坚持不出宫!我就不相信国府能把老太妃咋的!”
宝熙:“别争了。还是考虑实际一点好。我看只有见机行事——老太妃先在宫里撑着,也能给咱们争取点儿时间。要紧地是容后还是得拿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才行!”
载沣:“只好如此。”
郑孝胥:“皇上的事咱也议一议吧——别老让冯玉祥那家伙把皇上控制着。我和日本公使谈好了,他们都希望皇上能避进日本公使馆,有他们保护,皇上会很安全的。”
庄士敦:“不不不!还是把皇上送进我们英国的公使馆好,我们也有能力保护皇上的安全。况且,皇上本来也有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愿望,我们还是不要违背皇上本人的意思为好。”
大吃一惊的众人异口同声地:“去英国?!”
4 、清室善后委员会·会议室(内/晨)
屋里正在开会。座席前的小牌子上表明了委员、监察员、顾问、助理、警察……约有七、八十人。
理事长林世曾正在讲话:
“……民国优待清室条件,本已载明溥仪暂居宫中,不料我国人民素性宽大,竟任其延长十三年之久。况且民国六年闹复辟,清室显已违反优待条件。此次摄政府代表大多数国民意见修改优待条件,并令溥仪出宫,实属极正常、极自然之事。在敦促清室出宫后,政府组建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现在,鄙人代表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向在座公布《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如下 :
“第一条、国务院依据国务会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议决案,组织办理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分别清理清室公产、私产及一切善后事宜;
“第二条、委员会之组织,委员长一人、由国务总理聘任,委员十四人,由委员长商承国务总理聘任,但得由清室指定五人……”
伍敬源低声问:“鹿司令,不是说指定清室出两人参加吗,怎么变成五人了?”
鹿钟麟说:“原计划给清室两个名额,但是清室方面提出名额太少,显得不公平,于是就给他们增加到五人了。”
赵玉恒低声插话说:“政府组建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清室争着多要名额,今天正式讨论事情,他们却一个也不来了——怪事!”
伍敬源说:“想必他们以为多占名额就可以多分东西,后来知道没戏了就不愿意来淘神了吧!”
——两人对笑了笑。
林世曾继续宣布:
“下面,我宣布委员、监察员、助理员之审查规则及议事细则……”
5 、清室善后委员会门前(外/日)
——会议室外,庄重急急忙忙地走来,对故宫保卫队队长姜福海说:“请通报鹿司令一声,我有要事禀报。”
姜福海:“你等着。”说完转身进了会议室。继而,尾随鹿钟麟走出来。
[叠影字幕]
故宫保卫队队长——姜福海
庄重:“报告鹿司令,住在太极殿的敬懿太妃和住在重华宫的荣惠太妃不肯搬出来,闹得不可开交,据说已经绝食了,林副官差我来请司令去处理。”
鹿钟麟想了想,说:“走吧,去看看。”
6 、西长街上(外/日)
西长街上,鹿钟麟和庄重在快步行走,后面跟着几个卫兵。
鹿钟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庄重:“今早上我们出班到了太极殿,反复向太监主管说明必须搬迁,太监主管说不敢做主,要等王府来人再做定夺。就这么僵持着——”
鹿钟麟:“王府来人了吗?”
庄重:“绍英来了——他一来,敬懿太妃反倒闹得更起劲了!”
7 、太极殿外(外/日)
一班卫兵护卫着鹿钟麟跟着庄重向太极殿走来。
太极殿前,几个军警在严阵以待。院子里乱哄哄的,几个太监、宫女惶惶然不知所措!
林副官:“报告司令,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死活不肯搬出……”正说着,绍英连滚带爬地从殿里奔出来,隔老远就喊着:
“鹿司令啊,您可来了,这可怎生是好啊!我们愿意听从政府的安排,可是老太妃不听劝说,鹿司令你就开开恩,就让两位老太妃住下去吧。”
鹿钟麟:“收回故宫是国府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更改,两位老太妃必须搬出去。”
这时,殿内传出敬懿太妃的哭喊声:“老天爷啊,你叫我老婆子怎么活啊!你怎么不给我一条路走啊!我活到六十九岁却无家可归了!他们要把我赶到哪儿去?我就是不走!我死也要死在这里,谁敢再逼我我就跳井死了算了……”
绍英急的抓耳搔腮:“你看看你看看,要出人命了!”
鹿钟麟:“我们反复交代过,凡属私人财产、包括金银珠宝都可以带走,但是,故宫现在是民国的公产,太极殿、重华宫也是民国的公产,连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民国的公产!她要跳井别处跳去——林副官!”
林副官:“到!”
鹿钟麟:“准备封门!”
林副官对军警们发号施令:“准备封门!”
绍英:“慢,慢,鹿司令,容我再劝劝太妃吧。”
鹿钟麟:“好吧。不许故意拖延时间!”
绍英偃旗息鼓地向殿内走去。顿时,殿内的哭喊声没有了。
少顷,绍英耷拉着脑袋从殿内复出,对太监宫女们挥挥手,说:“收拾东西,小心不要拉下啥的——”
太监宫女们忙碌起来——
8 、清室善后委员会里(内/日)
会议仍在继续。
鹿钟麟回到原位上坐下来。
林世曾:“……自溥仪出宫以来,自有先者代劳,查封既告完竣。我清室善后委员会,从明日起即行理事,执行点查——点查规则和细节业已交代清楚。点查工作分五个组按指定的地点分别进行。监察委员会六位、除由国务院总理兼任的委员长不能到场外,其余五名委员分别跟点查组实施监察。天气虽说寒冷,然宫内决不能生火取暖,拜托各位克服。没有到会的清室委员由我会后转告。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9 、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内/夜)
溥仪有气无力地躺在躺椅上,闭着两眼一声不吭。身边几位前清大臣王公在心急火燎地议论着——
绍英:“委员会明天即着手点查,我们不能再瞪着眼看了!赶快想个办法吧!”
载沣:“不……不行!决不能让他们动宫宫里的东西!”
陈宝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委员会要点查,岂能奈何得了!”
耆龄:“硬碰乃下策,我们要想其他办法对付才行!”
郡王:“依愚人之见,咱们来个针锋相对!马上把六朝玉玺运到天津(细语)……这样,他们迟早也会滚出紫禁城!”
陈宝琛:“此计尚好,老朽以为可行!老朽亦当全力配合!”
金梁:“这样好!我马上到天津去准备。你们抓紧把东西送过来。”
10 、交泰殿外(外/晨)
初冬的早晨,寒风凛冽。交泰殿更显得阴森冷落,正向征着“天禄永终”之象……
11、交泰殿里(内/晨)
交泰殿里,点查组正在接受移交。
清室的代表耆龄正在唱宝:
“……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之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制誥之宝,皇帝信宝,皇帝亲亲之宝,讨罪安民之宝……”
书记、写票、贴票等司员们各司其职,都在忙碌着。
12 、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内/日)
几个王公大臣正在指挥家奴装箱。
绍英:“快快快,磨磨唧唧的像个做事的样吗?一群狗奴才!”
载沣翻弄着一枚传国玉玺,爱不释手地说:“这……宝贝啊,早……晚还……会用……的上的。”
绍英:“别看了王爷,先办眼前的正事吧。哎哎!天津那边安排妥当了吗?可别让委员会那伙人看出破绽。”
郡王:“放心,已着金梁先去筹办,一切都安排妥了,三天后准能展出。管叫那帮家伙吃不了兜着走。”
载沣:“要……叫他们滚……滚出紫……紫禁城。”
13 、交泰殿里(内/日)
耆龄仍在高声唱宝:
“……敕正万方之宝、巡守天下之宝、皇帝行宝、广运之宝……钦文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御制六师之宝……”
耆龄降低了调子,接着说:“还有:皇后册宝四颗——如数、请查点。”
[特写]书记如数开票登记。
伍敬源查看着一本资料,说:“这个数应该是乾隆以前的数!难道说乾隆以后六朝一颗也没有?”
顿时,在场的人一惊!
耆龄张口结舌,一言不发。
鹿钟麟问耆龄:“你能告诉我们后清六朝的玉玺都到哪去了吗?”
耆龄:“老夫一向在马兰峪清东陵出勤,全不知道后清六朝玉玺的情况——是啊,这后清六朝的玉玺都到哪去了呢?”
14 、清室善后委员会旁偏房·夏林和住所(外/日)
偏房外,伍敬源同赵玉恒、陈维钧踏着融融的雪地走来,掸了掸落在身上的雪花。
赵玉恒上前敲了敲门——
赵玉恒:“夏师傅在吗?”
15 、夏林和住所(内/日)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