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7350
成片时长:每集约38分钟
阅读:11179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20-23集
秋实先生 [贵州贵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战争  爱国  近代

  第 二 十 集
  
  (守望国宝)
  
  
  
  1 、西路护运队·贵阳·毛公馆护运队寝室(内/夜)
  陶林坐在桌前一边看书一边记录。
  一群青年在围着王教授听故事。
  王教授:“……黔灵童子和大力魔王激战了三天三夜,黔灵童子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战了,又不甘心绿宝石落到大力魔王手上,就一口把绿宝石吞到肚子里,顿时,黔灵童子的身体一个劲地膨大,最后化作现在这座满目葱绿的黔灵山。大力魔王望着眼前这座大山,无可奈何地走了——”
  “太感人了!”
  “难怪黔灵山这么秀美,原来是黔灵童子和绿宝石的化身。”
  “王教授,再讲一个吧!”大家都七嘴八舌的附和:“再讲一个!再讲一个!”
  王教授:“好吧,再讲一个黔灵山宏福寺的来历——”
  青年们一阵欢迎的掌声!陶林旁若无人地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看书、记录。
  王教授:“好——那就再讲一个。据说在明朝的时候,贵州有个十分吝啬的都使司。有一年,他的女儿得了无人能治的重病。都使司只好张榜,悬赏两千两黄金求医。可是,十天过去了,没有人敢来揭榜。到了第十一天,有个披着袈裟的老和尚揭下了榜文。老和尚被带到了都使司的大堂前。都使司问:‘你这和尚叫什么名字?’和尚答道:‘法号赤松,人们都叫我赤松子。’ 都使司又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和尚答:‘白云深处来,高高蓝天去。’都使司接着又问:‘你这一来一去,为了什么?’和尚答:‘云游四海,普渡众生。’都使司一听,知道这个老和尚不是一般人,就忙请他给女儿治病。老和尚看完病后开出了三付药并对都使司说:‘吃了第一付药,要大泻,不要怕;吃了第二付药,要大吐,也不要怕;吃第三付药,就是补药了。以后还要继续治病,病才会好。’“果然,都使司的女儿吃了第一付药,泻了二十次,吃了第二付药,吐了二十次。开始时,把都使司吓坏了。后来,看到女儿吃了第三付药后几乎和好人一样了,才高兴起来。
  
  “这时,赤松和尚来向都使司要那两千两黄金了。不料,都使司翻脸不认帐,说赤松和尚害得他女儿又泻又吐,是想谋害他的女儿,让手下人棒打赤松和尚。谁知两千大板打完了,打手们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可赤松和尚一点儿事都没有。他大笑着站起来说:‘都使司啊,可惜你的板子不如我的屁股硬啊!贫僧走了,我到黔灵山上去了,你不去请我,我就不来了。’都使司一听,还挺高兴,他以为赖掉了两千两黄金呢。没想到,有家丁来报告:小姐的病又犯了,昏过去了。都使司只好派人抬着两千两黄金到黔灵山去了。赤松和尚轻轻地举起了装黄金的大木箱子,只见他的手往上一扬并吹了一口气,那些黄金便像雪花似的飞到城里穷人的口袋里了。都使司说:‘现在可以下山去治病了吧?’赤松和尚转过脸对都使司说:‘嘿嘿,你还欠我另一笔债呢。’都使司急忙说:‘两千两黄金不是一钱都不少吗?’赤松和尚大笑说:‘你不是打了我两千大板吗?现在也该还了吧!’都使司无奈,只好问怎么还法。赤松和尚说:‘我要一袈裟之地。’
  都使司想:‘一件袈裟能盖住多少点儿地盘呢?’就连忙答应了。只见赤松和尚脱下身上的袈裟,将那袈裟往空中一抛,那袈裟在空中一下子变得像天上的云朵那么大,落下来一下罩住了整个黔灵山。从此,黔灵山就归赤松子了。赤松和尚就在山上修起了宏福寺。”
  
  “好!”又是一遍欢呼声。“王教授,再讲一个!”
  一青年:“陶林,你怎么不来听故事——多动人的民间传奇啊!”
  王教授走到桃林身后:“小陶,你在干什么?”
  陶林回过头来:“王教授,我在看书。”
  王教授接过陶林手上的书,是一本《书画鉴定教学讲座》。桌上还放着《古董鉴定教程》、《瓷器鉴定教学》和《中国玉器鉴定》——王教授沉默片刻,转身向青年们深鞠一躬:“对不起大家。我不该浪费你们宝贵的学习时间——”
  青年们都愣住了!
  
  2 、中路护运队·重庆·南岸狮子山·安达森洋行库房(内/日)
  傅文杰在带领员工们开箱清点文物——
  闫肃在带领文员们登记、造册——
  库房里很安静!
  
  3 、北路护运队·公路上(外/晨)
  夏日的太阳从东边的山梁上探出半个脑袋,把橘红色的光芒撒向天府大地。
  公路上,车队在疾奔。清新的晨风呼呼吹着,汽车跑的特别起劲!
  
  4 、中路护运队·渡口(外/日)
  渡口:车队停了一长排,在等着逐个摆渡。
  一张颇大的木筏停靠在岸边,卡车谨慎地开上木筏。几十个纤夫背着纤绳,喊着嘹亮的川江号子,把木筏拉向上游,然后,船工吃力地撑着竹篙,木筏顺流斜飘向对岸。卡车上岸后等候在公路边,木筏再撑过来接着摆渡下一辆车……
  庄重掏出怀表看了看,皱着眉头说:“这样的摆渡法要拖到什么时候?!”
  纤夫:“长官,给政府说说修座桥吧。那样对谁都好!”
  庄重:“等赶走了日本鬼子,政府一定给你们修座桥!”
  
  5、西路护运队·贵阳·毛公馆·护运队会议室(内/夜)
  墙壁上挂着一块黑板,王教授在黑板上写下“青铜器”三个字。然后回过身来对在座的青年们说:“大家好!今晚我给大家讲讲青铜器——”
  青年们在认真地听课和记录。
  王教授:“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下面,我们看两件实物——”
  
  6、中路护运队·重庆·安达森洋行(内/日)
  办公室里。
  陈维钧:“……清点的情况怎么样?”
  傅文杰:“正在进行。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有受损的情况。但是,开箱清点发现装箱比较混乱——”
  陈维钧:“那是可以理解的。南迁前,迫于日寇进逼,时间上也不允许我们精挑细选,难免出现混装,所以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清点。”
  傅文杰:“工作量虽说很大,大家还是很细心的。陈主任尽可放心!”
  陈维钧:“很好!继续吧——”
  
  7、北路护运队·成都·大悲寺(外/黄昏)
  黄昏时分,车队到了成都大悲寺。庄重刚跳下车,陈谦就迎过来握手拥抱——
  庄重:“久等了吧?”
  陈谦:“那是——几十个民工从中午就等在这里了——哦!快卸车!快卸车!”
  民工们一拥而上——
  姜福海过来与陈谦握过手又忙着去招呼民工:“都小心点啊!这可不是棉花包哦!”
  
  搬运文物箱的民工们穿梭来往——
  
  8、北路护运队·成都·大悲寺殿堂(内/日)
  殿堂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文物集装箱。
  工作人员在巡回查看着。
  
  9 、中路护运队·重庆·安达森洋行(内/日)
  闫肃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在库房巡查着——
  一名工作员突然惊呼起来:“闫助理,这里发现白蚁!”
  闫肃:“什么?白蚁?!”
  大家急忙跑过去——文物箱下面的地面上有一个小小的洞口,一长溜白蚁从洞里爬出来,排着队向前伸延,绕过一根柱子,钻进柱子下面的一个石缝里去了。
  闫肃:“快去向主任报告!另外,带一些热的炉灰过来。其他人再各处重新仔细查看一遍……”
  
  10 、西路护运队·贵阳·毛公馆·护运队会议室(内/夜)
  会议桌上放着一份电报纸——
  
  【电文特写加画外音】
  径启者:
  故宫古物系国家之重宝,望各驻外办事处务必加强保管。在做好
  保密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防空、防特、防匪、防盗、防潮、防鼠
  患、防白蚁、防虫蚀等事项,杜绝损坏现象发生。凡出现各种异象即时
  上报不得有误!
  
  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
  
  冯冰说:“我们使用的是专制的铁箱,应该没有问题。”
  赵玉恒:“不能大意!全部仔细地检查一遍——马上行动!”
  
  11 、北路护运队·川陕公路上·剑阁(外/日)
  车队在万树丛中穿行。秀山丽水林荫间,到处都是古迹。一条古栈道在溪畔、林间、悬崖峭壁上时隐时现……。陈谦望着望着,不禁轻声吟诵出:“……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两握不曾干,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司机一边驾车,一边操着四川话着说:“长官还是个秀才啊。可惜我没读过好多书,更不会作诗。要不然,走这一条线,不晓得要做出好多诗来。”
  陈谦笑了笑:“我这是古诗。”
  司机羡慕地:“是古诗?长官还读古书啊?得空了摆点古典给我听听。”
  陈谦:“好啊——有空了我讲给你听。”
  车队挟着沟谷里的凉风,呼呼地往前窜——
  
  12 、北路护运队·成都·大悲寺(内/日)
  修葺整洁的大悲寺没有了袅袅的香火,也缺少了“梆梆……”的木鱼声。寺院四周遍布荷枪实弹的军警,院内分列着持枪的故宫博物院卫队队员。
  殿堂里,整整齐齐的堆放着盛装古物的木箱。工作人员们正在例行点查记录……
  庄重同几位职员在逐殿巡视——
  
  姜福海走来报告:“庄科长,重庆总办急电,重庆存放点发现白蚁现象,特告诫各办事处务必做好防空、防特、防匪、防盗、防潮、防鼠患、防虫蚀、防白蚁等事项,杜绝损坏现象发生。”
  
  庄重命令道:“立即展开全面检查!”
  队员们立即四散开去——
  
  13 、西路护运队·贵阳·六广门·毛公馆库房(内/日)
  库房里,冯冰在带领保管人员开箱检查——
  库房里,陶林等人在仔细地查看壁缝——
  
  14 、北路护运队·成都·大悲寺殿堂(内/日)
  库房里,庄重打着手电筒顺着墙根查看——
  库房里,保管人员在仔细地检查箱底、箱面——
  
  15 、中路护运队·重庆·南岸狮子山·安达森洋行库房(内/日)
  库房外,几个工役正在加工搁置文物箱的支架——
  库房里,付文杰和保管人员正在安放支架——文物箱放在被固定了的支架上,离地有一尺多的空间。防疫人员在用喷雾器向支架下的地面上喷洒灭蚁药物——
  陈维钧:“这样好!使文物箱离开了地面,既防鼠防潮又便于灭蚁。这一经验,应该向院里汇报,向其它队推广。还建议订立完善的‘八防’制度,长期执行。”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奉天承运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5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中华浪人(主旋律)
医院风云(主旋律, 商战)
乡村警务室(主旋律)
我们进城啦!(主旋律, 爱情, 农村)
村委干部(主旋律)
为了和平(主旋律)
麻花镯子(主旋律, 爱情, 都市)
命脉(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