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2775
成片时长:约138分钟
阅读:10926
发表:2018/5/19 修改:2018/6/1
话剧舞台剧剧本
越剧《大明忠孤》全本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大明忠孤(全本)
编剧:虞溪
第一场 鞭马遇兰
【幕后合唱】
姚江如画碧水长,
钟毓灵秀贤士乡,
筚路蓝缕铸鸿儒,
忠臣孤子美名扬。
时间地点:明末天启六年,春夏之交,绍兴蕺山。
幕启。背景:江岸,远山,柳树,凉亭。
黄宗羲一身书生打扮,离船登岸,兴冲冲前往蕺山书院。
【黄宗羲】(唱)
群峦葱郁映倒影,
喜看江岸客舍新,
翠鸟声声渚上落,
白帆点点画中行。
春光无限景怡人,
宗羲探父上苏城,
昨日扬帆黄竹浦,
今朝已至蕺山门。
告别船家登岸行,
柳丝拂面暖风生,
两侧青山凝黛色,
一江渔舟逐涛声。
一路香,一路闻,
山阴道上美如锦。
你看那,路边栀子发新花,
乡野田间香气沁,
千层麦穗堆成浪,
万点嫩黄蕴丰景。
一路看,一路忖,
农桑百事总酬勤,
但见那,夏日炎阳无遮阴,
农夫劳作汗透襟,
放眼四围无闲田,
一粒一粟皆艰辛。
(白)此次奉母命苏州探父,半路前往嶯山书院看望家父好友刘宗周刘先生,但不知先生有否外出讲学?也罢,走了一路有些疲惫,见前面路边有一凉亭,我且歇息片刻,再行赶路。
路边凉亭,一农家老妪背身而坐,正掩面低声哭泣。
【黄宗羲】(白)凉亭里好像有哭声传来,待我上前看个分明。哦,原来是一位老妈妈,正在凉亭内哭的悲伤,我且上前问她一问。
老妪见有人前来,站起身来,神情凄凉。
【黄宗羲】(唱)
只见她,
衣衫破旧沾污泥,
面目憔悴神情凄,
几条鞭痕凝血丝,
哭声伤心又悲戚。
(白)啊,这位老妈妈,你为何事哭得如此伤心?
【老妪】(白)这位公子,一言难尽啊!
【老妪】(唱)
老身家住斗门村,
丈夫早亡家道贫,
儿有腿疾不忍弃,
多年守寡度光阴。
租下店王两亩田,
种些大麦和豆梗,
风里归来雨里去,
娘俩靠它暂安生。
眼看今年光景好,
麦穗沉甸有收成,
一亩田且还店王租,
另一亩母子保活命。
谁知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天不降祸人祸临,
不知哪家高头马,
把我麦田糟蹋尽,
半年辛劳化成灰,
老身怎能不伤心?
【黄宗羲】(白)啊!有这等事情?老妈妈,你可与那看马之人讨个公道。
【老妪】(白)那马倒是有人看管,只是那人凶神恶煞,我与他理论,他便挥鞭打我,然后管自骑马走了。可怜老身年老体弱,哪里追的上他?!
【黄宗羲】(白)真是岂有此理!
【老妪】(白)这乡下地方本无马匹,想必一定是大户人家所有,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如何敢招惹?若是报官,也只是官官相护了事。只是如此一来,叫我们母子怎样度日?苦哇!
【黄宗羲】(唱)
听罢言,怒气生。
看老人,伤心欲绝泪满襟,
不由我,满腔怒火化悲愤。
你看那,富人夜夜赏笙歌,
酒池肉林舞升平,
不养蚕桑裹锦被,
不沾点泥居豪门。
农耕自古社稷本,
最苦莫过种田人,
狂风吹,烈日晒,暴雨淋,
蚂蟥蚊蝇叮脚跟。
禾苗青青结麦穗,
多少血汗来凝成。
眼看快到收割时,
如此糟践神人愤,
还要挥鞭将人打,
目无王法太可恨!
(白)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难道没有王法了吗?啊,老妈妈,可知那马是谁家的?
【老妪】(白)老身不知。哦,前几日倒是有快马经过这里,前往书院而去。
【黄宗羲】(白)这书院乃是清静之地,怎么会有快马落脚?这倒有些蹊跷。老妈妈,若真是书院的马就好办了,书院执事刘宗周乃是家父的好友,待我见到先生,秉明情况,一定还你一个公道。倘若不是,但请老妈妈你且等我一两个时辰,待小生向先生请安后,即刻与你一同前往衙门报官,叫官家来查个水落石出。我倒不信,这天下就没有说理的地方。
【老妪】(白)如此,多谢公子了,老身在此谢过。
老妪向黄宗羲深深道个万福。
【黄宗羲】(白)老妈妈不必多礼,我这里有纹银五两,你且拿去,万一查不到作恶的元凶,你可也以买药疗伤,补贴家用。
【老妪】(白)公子万万不可,老身怎能无故拿你的银两。你如此热心已经让老身感激万分了。
【黄宗羲】(白)老妈妈,你且拿着。与你相比,小生家道还算殷实,你就不必推辞了。权当我相借与你,日后还我便是。
见黄宗羲如此恳切,老妪伸出手,颤巍巍地接过银两。
【老妪】(唱)
手捧银两心里热,
公子啊,你大恩大德老身领,
都说道,世态炎凉人心冷,
犹有你,古道热肠读书人。
我们是,既非眷来又非亲,
你却比亲眷还要亲。
老身虽非读书人,
却知道,知书达礼有古训,
路见不平来相助,
扶危济困见性情,
如此品德实难得,
你定然,前程似锦拜官卿。
(白)但不知公子的姓名,日后我可到书院刘先生那里奉还银两。
【黄宗羲】(白)老妈妈,我乃是余姚县童生黄宗羲。
【老妪】(白)哦,黄东西。哎,你的名字好生奇怪?
【黄宗羲】(白)老妈妈你听错了,我不是东西,是宗羲。溯源之宗,顺阳之羲。
【老妪】(白)哦,原来不是东西,是种西。大概是种点东西的意思吧?都怪老身耳背,又不识字,还请黄公子见谅。
【黄宗羲】(白)老妈妈,没有关系。你且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即刻前往书院。
【老妪】(白)多谢黄公子!
幕闭。黄宗羲出场,急匆匆赶路。
【黄宗羲】(唱)
急匆匆赶路往书院,
耳畔传来马嘶声。
只见那,
蕺山书院围墙外,
一匹骏马拴树荫,
马蹄踢的石栏震,
昂头仰首长嘶鸣。
幕启。蕺山书院,古色古香,四周苍松翠柏。书院门口的大树下拴着一匹骏马,黄宗羲上前打量。
(白)奇怪,书院里怎会有军马?糟蹋麦田的难道就是这匹军马?事情刚刚过去,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待我上前看个仔细。果然,这马尾巴上还留有未熟的麦粒。啊,这地上也有麦穗!果真是这恶马做的孽!
【黄宗羲】(喊)这是谁的马?这是谁的马?
黄宗羲连喊几声,无人应答。
【黄宗羲】(唱)
高声喊叫无人应,
气死我,
爱管不平读书人。
蹬上解下牛皮鞭,
主人不管我来管,
抽它几鞭方解恨。
书院大门口。袁慧兰一身书生打扮走了出来。
【袁慧兰】(唱)
辞别父帅下江南,
至今已有一月零,
四处游学访名山,
蕺山先生有高名。
原和父帅曾相识,
同在朝堂做官卿,
道德文章人皆敬,
治国安邦有本领。
编剧:虞溪
第一场 鞭马遇兰
【幕后合唱】
姚江如画碧水长,
钟毓灵秀贤士乡,
筚路蓝缕铸鸿儒,
忠臣孤子美名扬。
时间地点:明末天启六年,春夏之交,绍兴蕺山。
幕启。背景:江岸,远山,柳树,凉亭。
黄宗羲一身书生打扮,离船登岸,兴冲冲前往蕺山书院。
【黄宗羲】(唱)
群峦葱郁映倒影,
喜看江岸客舍新,
翠鸟声声渚上落,
白帆点点画中行。
春光无限景怡人,
宗羲探父上苏城,
昨日扬帆黄竹浦,
今朝已至蕺山门。
告别船家登岸行,
柳丝拂面暖风生,
两侧青山凝黛色,
一江渔舟逐涛声。
一路香,一路闻,
山阴道上美如锦。
你看那,路边栀子发新花,
乡野田间香气沁,
千层麦穗堆成浪,
万点嫩黄蕴丰景。
一路看,一路忖,
农桑百事总酬勤,
但见那,夏日炎阳无遮阴,
农夫劳作汗透襟,
放眼四围无闲田,
一粒一粟皆艰辛。
(白)此次奉母命苏州探父,半路前往嶯山书院看望家父好友刘宗周刘先生,但不知先生有否外出讲学?也罢,走了一路有些疲惫,见前面路边有一凉亭,我且歇息片刻,再行赶路。
路边凉亭,一农家老妪背身而坐,正掩面低声哭泣。
【黄宗羲】(白)凉亭里好像有哭声传来,待我上前看个分明。哦,原来是一位老妈妈,正在凉亭内哭的悲伤,我且上前问她一问。
老妪见有人前来,站起身来,神情凄凉。
【黄宗羲】(唱)
只见她,
衣衫破旧沾污泥,
面目憔悴神情凄,
几条鞭痕凝血丝,
哭声伤心又悲戚。
(白)啊,这位老妈妈,你为何事哭得如此伤心?
【老妪】(白)这位公子,一言难尽啊!
【老妪】(唱)
老身家住斗门村,
丈夫早亡家道贫,
儿有腿疾不忍弃,
多年守寡度光阴。
租下店王两亩田,
种些大麦和豆梗,
风里归来雨里去,
娘俩靠它暂安生。
眼看今年光景好,
麦穗沉甸有收成,
一亩田且还店王租,
另一亩母子保活命。
谁知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天不降祸人祸临,
不知哪家高头马,
把我麦田糟蹋尽,
半年辛劳化成灰,
老身怎能不伤心?
【黄宗羲】(白)啊!有这等事情?老妈妈,你可与那看马之人讨个公道。
【老妪】(白)那马倒是有人看管,只是那人凶神恶煞,我与他理论,他便挥鞭打我,然后管自骑马走了。可怜老身年老体弱,哪里追的上他?!
【黄宗羲】(白)真是岂有此理!
【老妪】(白)这乡下地方本无马匹,想必一定是大户人家所有,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如何敢招惹?若是报官,也只是官官相护了事。只是如此一来,叫我们母子怎样度日?苦哇!
【黄宗羲】(唱)
听罢言,怒气生。
看老人,伤心欲绝泪满襟,
不由我,满腔怒火化悲愤。
你看那,富人夜夜赏笙歌,
酒池肉林舞升平,
不养蚕桑裹锦被,
不沾点泥居豪门。
农耕自古社稷本,
最苦莫过种田人,
狂风吹,烈日晒,暴雨淋,
蚂蟥蚊蝇叮脚跟。
禾苗青青结麦穗,
多少血汗来凝成。
眼看快到收割时,
如此糟践神人愤,
还要挥鞭将人打,
目无王法太可恨!
(白)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难道没有王法了吗?啊,老妈妈,可知那马是谁家的?
【老妪】(白)老身不知。哦,前几日倒是有快马经过这里,前往书院而去。
【黄宗羲】(白)这书院乃是清静之地,怎么会有快马落脚?这倒有些蹊跷。老妈妈,若真是书院的马就好办了,书院执事刘宗周乃是家父的好友,待我见到先生,秉明情况,一定还你一个公道。倘若不是,但请老妈妈你且等我一两个时辰,待小生向先生请安后,即刻与你一同前往衙门报官,叫官家来查个水落石出。我倒不信,这天下就没有说理的地方。
【老妪】(白)如此,多谢公子了,老身在此谢过。
老妪向黄宗羲深深道个万福。
【黄宗羲】(白)老妈妈不必多礼,我这里有纹银五两,你且拿去,万一查不到作恶的元凶,你可也以买药疗伤,补贴家用。
【老妪】(白)公子万万不可,老身怎能无故拿你的银两。你如此热心已经让老身感激万分了。
【黄宗羲】(白)老妈妈,你且拿着。与你相比,小生家道还算殷实,你就不必推辞了。权当我相借与你,日后还我便是。
见黄宗羲如此恳切,老妪伸出手,颤巍巍地接过银两。
【老妪】(唱)
手捧银两心里热,
公子啊,你大恩大德老身领,
都说道,世态炎凉人心冷,
犹有你,古道热肠读书人。
我们是,既非眷来又非亲,
你却比亲眷还要亲。
老身虽非读书人,
却知道,知书达礼有古训,
路见不平来相助,
扶危济困见性情,
如此品德实难得,
你定然,前程似锦拜官卿。
(白)但不知公子的姓名,日后我可到书院刘先生那里奉还银两。
【黄宗羲】(白)老妈妈,我乃是余姚县童生黄宗羲。
【老妪】(白)哦,黄东西。哎,你的名字好生奇怪?
【黄宗羲】(白)老妈妈你听错了,我不是东西,是宗羲。溯源之宗,顺阳之羲。
【老妪】(白)哦,原来不是东西,是种西。大概是种点东西的意思吧?都怪老身耳背,又不识字,还请黄公子见谅。
【黄宗羲】(白)老妈妈,没有关系。你且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即刻前往书院。
【老妪】(白)多谢黄公子!
幕闭。黄宗羲出场,急匆匆赶路。
【黄宗羲】(唱)
急匆匆赶路往书院,
耳畔传来马嘶声。
只见那,
蕺山书院围墙外,
一匹骏马拴树荫,
马蹄踢的石栏震,
昂头仰首长嘶鸣。
幕启。蕺山书院,古色古香,四周苍松翠柏。书院门口的大树下拴着一匹骏马,黄宗羲上前打量。
(白)奇怪,书院里怎会有军马?糟蹋麦田的难道就是这匹军马?事情刚刚过去,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待我上前看个仔细。果然,这马尾巴上还留有未熟的麦粒。啊,这地上也有麦穗!果真是这恶马做的孽!
【黄宗羲】(喊)这是谁的马?这是谁的马?
黄宗羲连喊几声,无人应答。
【黄宗羲】(唱)
高声喊叫无人应,
气死我,
爱管不平读书人。
蹬上解下牛皮鞭,
主人不管我来管,
抽它几鞭方解恨。
书院大门口。袁慧兰一身书生打扮走了出来。
【袁慧兰】(唱)
辞别父帅下江南,
至今已有一月零,
四处游学访名山,
蕺山先生有高名。
原和父帅曾相识,
同在朝堂做官卿,
道德文章人皆敬,
治国安邦有本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