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2775
成片时长:约138分钟
阅读:10899
发表:2018/5/19 修改:2018/6/1
话剧舞台剧剧本
越剧《大明忠孤》全本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丁贵一听,连忙摆手
【丁贵】(白)麦穗?这…这…这…小姐,马踏麦田之事跟我无关的,跟我无……关的。
【袁慧兰】(白)哼哼,好你个丁贵,我并未说马踏麦田,你倒自己先说出来了,真正的不打自招。丁贵你好大胆子!还不与我快快从实招来。否则,待我上报官衙,治你个毁田伤农之罪,关入大牢。
见事情败露,丁贵吓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丁贵】(白)这下完了!我讲,我讲。
【袁慧兰】(白)快快讲来。
【丁贵】(白)小姐息怒,今早我下山遛马,哪知道马儿见麦穗嫩绿,便窜进麦田啃吃,我千拉万拉拉不住,只好随它去了。后来来了一位老妇,拉住我衣袖不放,要我赔偿。小的一看事情要闹大,便挥鞭将她打开,后来嘛……我就回书院了。小姐,都怪小的一时糊涂,请小姐放小的一马。
【袁慧兰】(白)那你为何隐瞒不报?
【丁贵】(白)这……小的以为这是小事一桩,所以没有禀报小姐。
【黄宗羲】(唱)
听罢言,怒气生。
丁贵做事太过分,
惊马踏田本可谅,
挥鞭打人实不应。
你可知,天下万民众苍生,
若无农耕岂可活?
社稷百业林林总,
最苦莫过种田人。
我看你,虽为家丁侍显主,
出身也是穷苦人,
纵马毁田做坏事,
还要巧言令色来蒙混。
你可知,嫩黄麦穗一两亩,
却是农家活命根,
母子风雨勤劳作,
大半还要缴租金,
半年血汗被糟践,
众人皆怒神人愤。
你可曾,心有愧疚难下食,
夜晚入睡噩梦惊,
人在做天在看,
举头三尺有神明,
今日里,人赃俱获难狡辩,
要拉你,见官按律定罪行。
(白)走,与我一道见官去!
【丁贵】(白)小姐饶命,你与这位公子说说,饶过小人这一回,下次再不敢了。
【袁慧兰】(白)好你个丁贵,做出这等事情,竟然隐瞒不报,害我在人前出丑!真正可气可恼也!
【袁慧兰】(唱)
骂声丁贵无德行,
糟蹋良田把祸生,
想你原自贫家门,
体恤农家乃本性,
谁知烂泥难上墙,
败我袁家好名声。
父帅领军数十万,
爱民如子谁不敬?!
此事我若跟他讲,
定叫你,牢底坐穿受大刑。
手拿鞭子将你打,
还要你,见官领罪去充军!
【丁贵】(白)小姐饶命,休要动怒,丁贵知罪了。刘先生,你且跟小姐与这位公子美言几句,饶了我这一回吧!
【刘宗周】(白)慧兰且慢。事情还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丁贵虽然闯祸,但念他是初犯,挥鞭打人固然有错,只要找到农家,前往赔礼道歉,此事便可迎刃而解。如果将丁贵见官领罪,不但坏了袁帅的名声,也将本书院置于附庸作恶的境地。麟儿,你看如何?
【丁贵】(白)公子,求你饶过小人吧!
【黄宗羲】(白)这……既然先生求情,麟儿悉听尊便。想我越地民风淳朴,乡情厚道,只要赔偿了损失,也不会太多计较。只是那老妈妈还在乡间凉亭等我,你可叫丁贵速速前往,赔罪道歉,此事便不再追究了。
【刘宗周】(白)贤侄果然有君子风度,胸怀若谷。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丁贵】(白)多谢公子,多谢先生!
【黄宗羲】(白)不过,先生,丁贵做事实在过分,总得有所惩戒。
【刘宗周】(白)嗯,说得有理。这样吧,我且罚丁贵在书院伙房挑柴担水一月。你看怎样?
【黄宗羲】(白)这样也好。
【刘宗周】(白)丁贵,我罚你在伙房挑柴担水一月,你可愿意?
【丁贵】(白)我愿意,我愿意!
【刘宗周】(白)那好,慧兰,你去书院账房拿二十两纹银,叫丁贵速去凉亭赔罪道歉。
【袁慧兰】(白)不劳先生,慧兰尚有盘缠。我这就叫丁贵下山赔罪。丁贵,暂且饶你这回,你还不谢过先生和公子?
【丁贵】(白)丁贵叩谢先生公子。
【袁慧兰】(白)春香,你给他支二十两纹银,叫他赶紧去吧。
【春香】(白)小姐,我马上就去。
【丁贵】(白)多谢小姐!小的这就去。
【袁慧兰】(白)赶紧下山不要叫老人家久等了。还有,多拿些金疮药给她,如伤到了筋骨,便带老人家去医馆看伤,不得有误!
【丁贵】(白)是!
丁贵急匆匆赶下山去。事情了结,气氛顿时轻松了很多。
【刘宗周】(白)来来来,如今干戈化玉帛,皆大欢喜啊。我来介绍一下,慧兰,这位公子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余姚真长先生的长子黄宗羲。
【袁慧兰】(白)原来是黄公子,刚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黄宗羲】(白)不知者不怪,刚才小生也冒犯了姑娘,也请姑娘多多担待。
【刘宗周】(白)麟儿,这位姑娘是京师袁大帅的千金袁慧兰,她此番来江南寻师访友,为了路上安全方便出行,故女扮男装。也难怪你辨不出雄雌了啊!哈哈。
【黄宗羲】(白)哦,原来如此。先生,袁大帅想必就是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袁大人吧?
【刘宗周】(白)正是!麟儿也知道袁大帅吗?
【黄宗羲】(白)袁大帅统兵戍边,关宁铁骑威震天下。麟儿怎能不知?
黄宗羲和袁兰英相互打量。
【黄宗羲】(唱)
见姑娘,英姿飒爽貌俏丽,
不同富家闺中女,
一身正气藏不住,
将门虎女名不虚。
【袁慧兰】(唱)
只见他,五官端正面如玉,
气宇轩昂临玉树,
虽无锦袍配高靴,
却有那,大义凛然透布衣。
【黄宗羲】(唱)
适才冒犯太鲁莽,只是不识女儿身。
【袁慧兰】(唱)
几次将他推翻地,慧兰内疚又羞嗔。
【黄宗羲】(唱)
我应该先把情由来问明,再找先生做判定。
【袁慧兰】(唱)
我不该一时气恼把剑拔,错上加错冤枉人!
【刘宗周】(白)哈哈,你们两个真是不打不相识啊,好一对人中龙凤!既然真相已大白,你二人随我进院去吧。
【黄宗羲】【袁慧兰】是。先生请。
【刘宗周】(笑)哈哈哈…….
幕闭。第一场完。
第二场 书斋萌情
蕺山书院,月夜。
背景:窗外一轮弯月,书斋,桌案,烛台。
黄宗羲秉烛夜读,书声琅琅。
【黄宗羲】(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书斋门开,刘宗周信步而入。
【刘宗周】(白)麟儿,还未歇息吗?
【黄宗羲】(白)(白)原来是先生。先生,看时候还早,我便来书斋浏览一番。
【刘宗周】(白)哦,原来如此。麟儿读的是守仁先生的《传习录》吧?
【黄宗羲】(白)是啊!
【刘宗周】(白)看你读的出神,可有收获?
【黄宗羲】(白)先生,守仁先生的文章可谓尺幅千里,深不可测,麟儿读来,自当是探骊得珠,受益匪浅。
【刘宗周】(白)嗯,守仁先生乃是亘古未有的大儒,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且文武全才,运筹帷幄,确保我大明几十载金瓯无缺。他的文章你是该好好研读。
【黄宗羲】(白)先生所言极是。
【刘宗周】(白)唉!可惜,鹤归华表,时过境迁。如今朝廷羸弱,内忧外患,阉党作乱,奸臣当道。长此以往,恐有生变之虞。想那东林学人,未忘社稷之安危,冒险进谏,却被魏逆杀戮殆尽。连你父也受此牵连被贬苏州,安危难料。扼腕啊!圣上已被一叶障目,若再无贤臣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大明恐已无力回天。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虽是一介童生,却也懂得些治国安邦的道理。那东林党人倡导广开言路,整肃吏治,爱商恤民,激浊扬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何罪之有啊?
【刘宗周】(白)麟儿有所不知,忠言逆耳啊!更何况当今万岁玩物丧志,沉湎木艺,不闻政事。整个朝政被魏忠贤把持已久,阉官理政,身无子嗣,独断专行,焉能不乱?这朱姓江山怕迟早要易主啊。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以为,为官者,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天下理应是天下人之天下啊。
【刘宗周】(白)哎……麟儿切不可妄言。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绝非妄言。这天下倘若不以万民为本,万民又如何能够安享太平?又如何安居乐业?
【刘宗周】(白)道理倒是这个道理。然风起于青苹之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涟,左光斗,高攀龙……东林党人忧国忧民,却哪个得到善终?云泥异路,暴虎冯河,如今朝中,再也无人敢出头了。
【黄宗羲】(白)先生,朝中不是还有像袁大帅和您这样的贤臣吗?
【刘宗周】(白)老夫已是几上几下了,早已把官场看透,就此归隐山林,再也不问世事了。想当年方孝孺拒署伪命,被灭门十族,倘若我再问朝事,恐怕也不免落得如此下场。且在此治学山林,为天下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吧。
【黄宗羲】(白)先生为何如此悲观?!
【刘宗周】(白)非是老夫悲观,是俟河难清啊。
【黄宗羲】(白)那袁大帅呢?
【刘宗周】(白)袁督师虽然领军数十万,却也是被处处掣肘。如今关外满人实力日益强盛,觊觎大明已久,关隘守备吃紧,怎有空回朝议事?这危危大明,如风中残烛,正盼着再出一个力挽狂澜的王守仁啊!
【刘宗周】(唱)
世道维艰乌云密,
奸贼佞臣误苍生,
江山折柱空嗟叹,
板荡孤悬盼忠臣。
【黄宗羲】(唱)
听罢先生一番言,
不由我心潮激愤。
前人有鉴如明镜,
岂能无为且苟生,
家国民生多少事,
我辈岂是蓬蒿人?
自古道,
浙东越地锦绣乡,
高人名士遍陌巷,
山川河流育灵秀,
经天纬地有巨匠。
河东河西三十轮,
薪火相传图自强,
潮起潮落千百年,
忠孝节义称栋梁。
【丁贵】(白)麦穗?这…这…这…小姐,马踏麦田之事跟我无关的,跟我无……关的。
【袁慧兰】(白)哼哼,好你个丁贵,我并未说马踏麦田,你倒自己先说出来了,真正的不打自招。丁贵你好大胆子!还不与我快快从实招来。否则,待我上报官衙,治你个毁田伤农之罪,关入大牢。
见事情败露,丁贵吓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丁贵】(白)这下完了!我讲,我讲。
【袁慧兰】(白)快快讲来。
【丁贵】(白)小姐息怒,今早我下山遛马,哪知道马儿见麦穗嫩绿,便窜进麦田啃吃,我千拉万拉拉不住,只好随它去了。后来来了一位老妇,拉住我衣袖不放,要我赔偿。小的一看事情要闹大,便挥鞭将她打开,后来嘛……我就回书院了。小姐,都怪小的一时糊涂,请小姐放小的一马。
【袁慧兰】(白)那你为何隐瞒不报?
【丁贵】(白)这……小的以为这是小事一桩,所以没有禀报小姐。
【黄宗羲】(唱)
听罢言,怒气生。
丁贵做事太过分,
惊马踏田本可谅,
挥鞭打人实不应。
你可知,天下万民众苍生,
若无农耕岂可活?
社稷百业林林总,
最苦莫过种田人。
我看你,虽为家丁侍显主,
出身也是穷苦人,
纵马毁田做坏事,
还要巧言令色来蒙混。
你可知,嫩黄麦穗一两亩,
却是农家活命根,
母子风雨勤劳作,
大半还要缴租金,
半年血汗被糟践,
众人皆怒神人愤。
你可曾,心有愧疚难下食,
夜晚入睡噩梦惊,
人在做天在看,
举头三尺有神明,
今日里,人赃俱获难狡辩,
要拉你,见官按律定罪行。
(白)走,与我一道见官去!
【丁贵】(白)小姐饶命,你与这位公子说说,饶过小人这一回,下次再不敢了。
【袁慧兰】(白)好你个丁贵,做出这等事情,竟然隐瞒不报,害我在人前出丑!真正可气可恼也!
【袁慧兰】(唱)
骂声丁贵无德行,
糟蹋良田把祸生,
想你原自贫家门,
体恤农家乃本性,
谁知烂泥难上墙,
败我袁家好名声。
父帅领军数十万,
爱民如子谁不敬?!
此事我若跟他讲,
定叫你,牢底坐穿受大刑。
手拿鞭子将你打,
还要你,见官领罪去充军!
【丁贵】(白)小姐饶命,休要动怒,丁贵知罪了。刘先生,你且跟小姐与这位公子美言几句,饶了我这一回吧!
【刘宗周】(白)慧兰且慢。事情还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丁贵虽然闯祸,但念他是初犯,挥鞭打人固然有错,只要找到农家,前往赔礼道歉,此事便可迎刃而解。如果将丁贵见官领罪,不但坏了袁帅的名声,也将本书院置于附庸作恶的境地。麟儿,你看如何?
【丁贵】(白)公子,求你饶过小人吧!
【黄宗羲】(白)这……既然先生求情,麟儿悉听尊便。想我越地民风淳朴,乡情厚道,只要赔偿了损失,也不会太多计较。只是那老妈妈还在乡间凉亭等我,你可叫丁贵速速前往,赔罪道歉,此事便不再追究了。
【刘宗周】(白)贤侄果然有君子风度,胸怀若谷。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丁贵】(白)多谢公子,多谢先生!
【黄宗羲】(白)不过,先生,丁贵做事实在过分,总得有所惩戒。
【刘宗周】(白)嗯,说得有理。这样吧,我且罚丁贵在书院伙房挑柴担水一月。你看怎样?
【黄宗羲】(白)这样也好。
【刘宗周】(白)丁贵,我罚你在伙房挑柴担水一月,你可愿意?
【丁贵】(白)我愿意,我愿意!
【刘宗周】(白)那好,慧兰,你去书院账房拿二十两纹银,叫丁贵速去凉亭赔罪道歉。
【袁慧兰】(白)不劳先生,慧兰尚有盘缠。我这就叫丁贵下山赔罪。丁贵,暂且饶你这回,你还不谢过先生和公子?
【丁贵】(白)丁贵叩谢先生公子。
【袁慧兰】(白)春香,你给他支二十两纹银,叫他赶紧去吧。
【春香】(白)小姐,我马上就去。
【丁贵】(白)多谢小姐!小的这就去。
【袁慧兰】(白)赶紧下山不要叫老人家久等了。还有,多拿些金疮药给她,如伤到了筋骨,便带老人家去医馆看伤,不得有误!
【丁贵】(白)是!
丁贵急匆匆赶下山去。事情了结,气氛顿时轻松了很多。
【刘宗周】(白)来来来,如今干戈化玉帛,皆大欢喜啊。我来介绍一下,慧兰,这位公子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余姚真长先生的长子黄宗羲。
【袁慧兰】(白)原来是黄公子,刚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黄宗羲】(白)不知者不怪,刚才小生也冒犯了姑娘,也请姑娘多多担待。
【刘宗周】(白)麟儿,这位姑娘是京师袁大帅的千金袁慧兰,她此番来江南寻师访友,为了路上安全方便出行,故女扮男装。也难怪你辨不出雄雌了啊!哈哈。
【黄宗羲】(白)哦,原来如此。先生,袁大帅想必就是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袁大人吧?
【刘宗周】(白)正是!麟儿也知道袁大帅吗?
【黄宗羲】(白)袁大帅统兵戍边,关宁铁骑威震天下。麟儿怎能不知?
黄宗羲和袁兰英相互打量。
【黄宗羲】(唱)
见姑娘,英姿飒爽貌俏丽,
不同富家闺中女,
一身正气藏不住,
将门虎女名不虚。
【袁慧兰】(唱)
只见他,五官端正面如玉,
气宇轩昂临玉树,
虽无锦袍配高靴,
却有那,大义凛然透布衣。
【黄宗羲】(唱)
适才冒犯太鲁莽,只是不识女儿身。
【袁慧兰】(唱)
几次将他推翻地,慧兰内疚又羞嗔。
【黄宗羲】(唱)
我应该先把情由来问明,再找先生做判定。
【袁慧兰】(唱)
我不该一时气恼把剑拔,错上加错冤枉人!
【刘宗周】(白)哈哈,你们两个真是不打不相识啊,好一对人中龙凤!既然真相已大白,你二人随我进院去吧。
【黄宗羲】【袁慧兰】是。先生请。
【刘宗周】(笑)哈哈哈…….
幕闭。第一场完。
第二场 书斋萌情
蕺山书院,月夜。
背景:窗外一轮弯月,书斋,桌案,烛台。
黄宗羲秉烛夜读,书声琅琅。
【黄宗羲】(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书斋门开,刘宗周信步而入。
【刘宗周】(白)麟儿,还未歇息吗?
【黄宗羲】(白)(白)原来是先生。先生,看时候还早,我便来书斋浏览一番。
【刘宗周】(白)哦,原来如此。麟儿读的是守仁先生的《传习录》吧?
【黄宗羲】(白)是啊!
【刘宗周】(白)看你读的出神,可有收获?
【黄宗羲】(白)先生,守仁先生的文章可谓尺幅千里,深不可测,麟儿读来,自当是探骊得珠,受益匪浅。
【刘宗周】(白)嗯,守仁先生乃是亘古未有的大儒,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且文武全才,运筹帷幄,确保我大明几十载金瓯无缺。他的文章你是该好好研读。
【黄宗羲】(白)先生所言极是。
【刘宗周】(白)唉!可惜,鹤归华表,时过境迁。如今朝廷羸弱,内忧外患,阉党作乱,奸臣当道。长此以往,恐有生变之虞。想那东林学人,未忘社稷之安危,冒险进谏,却被魏逆杀戮殆尽。连你父也受此牵连被贬苏州,安危难料。扼腕啊!圣上已被一叶障目,若再无贤臣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大明恐已无力回天。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虽是一介童生,却也懂得些治国安邦的道理。那东林党人倡导广开言路,整肃吏治,爱商恤民,激浊扬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何罪之有啊?
【刘宗周】(白)麟儿有所不知,忠言逆耳啊!更何况当今万岁玩物丧志,沉湎木艺,不闻政事。整个朝政被魏忠贤把持已久,阉官理政,身无子嗣,独断专行,焉能不乱?这朱姓江山怕迟早要易主啊。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以为,为官者,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天下理应是天下人之天下啊。
【刘宗周】(白)哎……麟儿切不可妄言。
【黄宗羲】(白)先生,麟儿绝非妄言。这天下倘若不以万民为本,万民又如何能够安享太平?又如何安居乐业?
【刘宗周】(白)道理倒是这个道理。然风起于青苹之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涟,左光斗,高攀龙……东林党人忧国忧民,却哪个得到善终?云泥异路,暴虎冯河,如今朝中,再也无人敢出头了。
【黄宗羲】(白)先生,朝中不是还有像袁大帅和您这样的贤臣吗?
【刘宗周】(白)老夫已是几上几下了,早已把官场看透,就此归隐山林,再也不问世事了。想当年方孝孺拒署伪命,被灭门十族,倘若我再问朝事,恐怕也不免落得如此下场。且在此治学山林,为天下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吧。
【黄宗羲】(白)先生为何如此悲观?!
【刘宗周】(白)非是老夫悲观,是俟河难清啊。
【黄宗羲】(白)那袁大帅呢?
【刘宗周】(白)袁督师虽然领军数十万,却也是被处处掣肘。如今关外满人实力日益强盛,觊觎大明已久,关隘守备吃紧,怎有空回朝议事?这危危大明,如风中残烛,正盼着再出一个力挽狂澜的王守仁啊!
【刘宗周】(唱)
世道维艰乌云密,
奸贼佞臣误苍生,
江山折柱空嗟叹,
板荡孤悬盼忠臣。
【黄宗羲】(唱)
听罢先生一番言,
不由我心潮激愤。
前人有鉴如明镜,
岂能无为且苟生,
家国民生多少事,
我辈岂是蓬蒿人?
自古道,
浙东越地锦绣乡,
高人名士遍陌巷,
山川河流育灵秀,
经天纬地有巨匠。
河东河西三十轮,
薪火相传图自强,
潮起潮落千百年,
忠孝节义称栋梁。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