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2775
成片时长:约138分钟
阅读:10923
发表:2018/5/19 修改:2018/6/1
话剧舞台剧剧本
越剧《大明忠孤》全本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吟诵)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听黄宗羲吟诵梅花诗,袁慧兰也禁不住附和。
【袁慧兰】(吟诵)
雪笼远山尽素颜,
满庭萧瑟北风闲,
寒木春华各有志,
一簇炬红燃枝间。
【黄宗羲】(白)好!一簇炬红燃枝间!妙啊!想不到袁姑娘也喜欢咏梅。但不知,刚才吟诵的诗是哪位名家所作?
【袁慧兰】(白)这……
这个时候,春香又忍不住插嘴。
【春香】(白)黄公子,这是我家小姐所作。
【黄宗羲】(白)啊!真的?想不到袁姑娘如此高才!颇有道韫遗风。宗羲佩服至极。
【袁慧兰】(白)黄公子过奖了。
【黄宗羲】(白)想不到在此遇到赏梅的知音,难得啊难得。
【春香】(白)黄公子,你说错了,不是知音,是知心!
【黄宗羲】(白)这……
【袁慧兰】(白)春香又胡说了。
【春香】(白)小姐,春香这次可没有胡说。春香虽然没有读多少书,可也知道,两个人都喜欢同一样东西,便是知心的人了。
【袁慧兰】(白)春香……你……
【黄宗羲】(白)哦,袁姑娘,恕宗羲言语冒昧。
【袁慧兰】(白)没有关系。我见这镇尺上的红梅入木三分,美轮美奂,故发此感慨。
【黄宗羲】(白)是啊,不要轻看了这小小的镇尺,它的下面却藏着多少文章学识,经史典籍。
【袁慧兰】(白)是的,我看这镇尺虽小,它却藏得了三山五岳,千军万马,镇得住妖魔鬼怪,神释道佛。
【黄宗羲】(白)袁姑娘高见!
袁慧兰手拿镇尺,不住的端详把玩,爱不释手。
【黄宗羲】(白)见姑娘如此喜爱,宗羲就借花献佛,将这镇尺送于袁姑娘吧。
【袁慧兰】(白)这……只怕这是公子的心爱之物,夺人所爱,未免有些不妥。
【黄宗羲】(白)无妨,无妨。这镇尺原是一对,宗羲出门在外,只带一方,以便观书之用,家里尚有一方。
【袁慧兰】(白)既是一对,你把它相赠于我,岂不是活生生将爱物拆散?
【黄宗羲】(白)这……
【袁慧兰】(白)不过,倒也没有关系。青山不倒绿水长流,倘若他日有缘再相逢,不就凑成一对了吗?!
春香一听兰英这么说,不禁扑哧一笑。
【春香】(白)小姐说的有理。
【黄宗羲】(白)哦,是的,是的。
【袁慧兰】(白)那慧兰就愧受了。多谢黄公子!
袁慧兰将镇尺小心翼翼地交给春香。
【袁慧兰】(白)春香,你可要替我收好了。
【春香】(白)小姐放心吧。
【袁慧兰】(白)黄公子,听春香说,你明天就要走了?
【黄宗羲】(白)是啊,我此次是去苏州探望父亲大人的。半路经过蕺山,前来拜望先生。
【袁慧兰】(白)哦,我听恩师言讲,伯父乃是当世良才,惟贤惟德,忠心报国。可惜,受到奸臣诬陷,被贬居苏州。
【黄宗羲】(白)宗羲此番苏州探父,一来是看看父亲身体如何,二来是将母亲书信传递。这三来嘛……是劝父亲早些回乡,远离险恶仕途,归隐田园。
【袁慧兰】(白)可是,你小小年纪怎能说动伯父?
【黄宗羲】(白)宗羲年纪虽小,可也熟读诗书,懂得许多道理。如今阉宦当道,一时权倾,只可审时度势,避其锋芒,以退为进,善刀而藏。只要一息尚存,何愁日后东山再起!
【袁慧兰】(白)说的对!公子有如此见解,慧兰自愧弗如。
【黄宗羲】(白)袁姑娘过奖了。
【袁慧兰】(白)公子,看时候不早,你且早些歇息,明天还要赶路,慧兰告辞了。
【黄宗羲】(白)袁姑娘慢走,宗羲送你到门口吧。
【袁慧兰】(白)好。春香,我们走吧。
【春香】(白)是。
第二天清早,嶯山书院门前。
【黄宗羲】(白)先生请回,麟儿就此告别了。
【刘宗周】(白)无妨无妨,待老夫送你一程。
【黄宗羲】(白)一早就打扰先生清梦,麟儿诚惶诚恐。
【刘宗周】(白)哎,麟儿,你如此言重了。想我与你父乃是世交,我一直视你如己出,送你也是应该的。待你到了苏州,请代我向你父问好,自从前年京城一别,已有好久没有见面了,老夫我甚为挂念。
【刘宗周】(唱)
东林学案惊社稷,
奸臣作乱祸未平,
是非公论人皆知,
圣上糊涂梦未醒。
我只愁,
真长耿直难从流,
惹恼小人生祸因,
刚刚折了六君子,
余波未平暗潮兴,
【黄宗羲】(唱)
父亲离家三年整,
仕途多舛母担惊,
阉宦兴逆讨东林,
六子蒙难社稷倾。
父亲东林称智囊,
忧国忧民人皆敬,
移宫案后多少事,
祸根已留难单行。
【刘宗周】(白)麟儿,你父因东林党之事被贬苏州,只怕是朝中奸臣不肯放过与他,到时候又另生祸端,要时刻提防。暂且蛰伏,不可妄动。
【黄宗羲】(白)先生的好意我一定转告父亲大人。
【刘宗周】(白)嗯,这是我给你父亲的亲笔书信,你一定当面要交给你父。
【黄宗羲】(白)好,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亲手交给父亲大人。先生请回吧。
【刘宗周】(白)麟儿一路顺风。
黄宗羲告别先生,正要上路,忽听书院内喊声传来。
春香(喊)黄公子!黄公子!
(白)黄公子,我家小姐来送你来了。
随即,书院门口,袁慧兰身着红妆,貌似仙子,翩若惊鸿,飘然而至。黄宗羲一时愣住,呆呆地看着慧兰。
【袁慧兰】(白)公子这就要走了吗?
黄宗羲回过神来,向袁慧兰深施一揖。
(白)哦,原来是袁姑娘。宗羲眼拙,差点认不出来。袁姑娘,宗羲告辞了。
春香(白)公子,连个招呼不打就走了吗?
【黄宗羲】(白)哦,非是宗羲不辞而别,我怕惊扰了姑娘的闺梦。
【袁慧兰】(白)公子如此急切,是怕耽误了行程吗?
【黄宗羲】(白)哦,袁姑娘有所不知,山下盐船已然在等我了。
【袁慧兰】(白)原来如此,春香,拿锦盒过来。
春香(白)是。
春香递上锦盒。
【袁慧兰】(白)此次蕺山巧遇公子,昨夜掌灯咏梅,更难得知音。又承蒙公子赠尺释罪,慧兰感激在心。
【黄宗羲】(白)袁姑娘言重了。
【袁慧兰】(白)公子被褐怀珠,志不在山林。盼公子早日回转,你我一同在先生门下,磨砻淬励,学有所成。
【黄宗羲】(白)姑娘说的是。待我苏州回来,即行拜师大礼。
袁慧兰从锦盒中取出一块玉佩。
【袁慧兰】(白)公子。我这里有黄龙玉佩一块回赠于你,请公子收下。望公子心如碧玉,百折不挠,腹有诗书,吞吐天地。
【黄宗羲】(白)这……袁姑娘,我知道这黄龙玉佩乃是皇家礼器,又是你贴身之物,如此重礼,宗羲怎敢接受?
【袁慧兰】(白)此物乃是万岁赐予我父,慧兰一直随身佩戴,今日与公子惜别,相赠于你,也算是还了赠尺之礼。又有何不可?
【黄宗羲】(白)袁姑娘误会了,宗羲只是觉得此物过于贵重。恕宗羲敬谢不敏。
【袁慧兰】(白)因为贵重,所以才相赠于你。公子大才,难道还拘泥于这授受之礼嘛?
【黄宗羲】(白)这……
春香(白)黄公子,这可是小姐的一片心意啊。
【黄宗羲】(白)既然如此,那宗羲就愧领了。多谢袁姑娘。
黄宗羲接过玉佩,小心翼翼的放进行囊里。
【黄宗羲】(唱)
慧兰赠玉一片情,
宗羲已知其中意,
可惜我,
未应乡试着布衣,
德薄能鲜实难比,
面红耳赤胸撞鹿,
有话不知从何起。
【袁慧兰】(唱)
他那里,夤夜遮眼装观景,
我这里,春庭月明暗思忖。
众里寻他千百度,
竟在蕺山巧逢君。
公子啊!有缘千里来相会,
赠尺咏梅遇知音,
心若向暖百花开,
潜龙在渊定腾云,
附骥攀枝非我愿,
鸿俦鹤侣留双影,
东江水连姚江水,
同舀一瓢与君饮!
【幕后船家喊】黄公子!要开船了!……
【黄宗羲】(白)袁姑娘,宗羲就此告别。
【袁慧兰】(白)公子保重!一路顺风!
幕闭。第二场完。
第三场 姑苏惊变
姑苏城外九曲巷,黄宅客厅。背景:厅堂,八仙桌椅,山水中堂画。
家人黄忠和阿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阿大】(白)啊呀,阿忠叔,你不要再走来走去了,看的我眼睛都花了。
【黄忠】(白)阿大,我心里急啊!
【阿大】(白)唉,这该如何是好啊?阿忠叔,从苏州到余姚撑船也要有五六天的行程,阿二肯定不会耽搁的。这几天你都没有好好睡觉,况且身上带伤,先休息一下吧。
【黄忠】(白)我哪里睡得着啊!
【黄忠】(唱)
我在黄家十二春,
老爷待我恩情深,
春去冬来常问候,
嘘寒问暖胜亲人,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听黄宗羲吟诵梅花诗,袁慧兰也禁不住附和。
【袁慧兰】(吟诵)
雪笼远山尽素颜,
满庭萧瑟北风闲,
寒木春华各有志,
一簇炬红燃枝间。
【黄宗羲】(白)好!一簇炬红燃枝间!妙啊!想不到袁姑娘也喜欢咏梅。但不知,刚才吟诵的诗是哪位名家所作?
【袁慧兰】(白)这……
这个时候,春香又忍不住插嘴。
【春香】(白)黄公子,这是我家小姐所作。
【黄宗羲】(白)啊!真的?想不到袁姑娘如此高才!颇有道韫遗风。宗羲佩服至极。
【袁慧兰】(白)黄公子过奖了。
【黄宗羲】(白)想不到在此遇到赏梅的知音,难得啊难得。
【春香】(白)黄公子,你说错了,不是知音,是知心!
【黄宗羲】(白)这……
【袁慧兰】(白)春香又胡说了。
【春香】(白)小姐,春香这次可没有胡说。春香虽然没有读多少书,可也知道,两个人都喜欢同一样东西,便是知心的人了。
【袁慧兰】(白)春香……你……
【黄宗羲】(白)哦,袁姑娘,恕宗羲言语冒昧。
【袁慧兰】(白)没有关系。我见这镇尺上的红梅入木三分,美轮美奂,故发此感慨。
【黄宗羲】(白)是啊,不要轻看了这小小的镇尺,它的下面却藏着多少文章学识,经史典籍。
【袁慧兰】(白)是的,我看这镇尺虽小,它却藏得了三山五岳,千军万马,镇得住妖魔鬼怪,神释道佛。
【黄宗羲】(白)袁姑娘高见!
袁慧兰手拿镇尺,不住的端详把玩,爱不释手。
【黄宗羲】(白)见姑娘如此喜爱,宗羲就借花献佛,将这镇尺送于袁姑娘吧。
【袁慧兰】(白)这……只怕这是公子的心爱之物,夺人所爱,未免有些不妥。
【黄宗羲】(白)无妨,无妨。这镇尺原是一对,宗羲出门在外,只带一方,以便观书之用,家里尚有一方。
【袁慧兰】(白)既是一对,你把它相赠于我,岂不是活生生将爱物拆散?
【黄宗羲】(白)这……
【袁慧兰】(白)不过,倒也没有关系。青山不倒绿水长流,倘若他日有缘再相逢,不就凑成一对了吗?!
春香一听兰英这么说,不禁扑哧一笑。
【春香】(白)小姐说的有理。
【黄宗羲】(白)哦,是的,是的。
【袁慧兰】(白)那慧兰就愧受了。多谢黄公子!
袁慧兰将镇尺小心翼翼地交给春香。
【袁慧兰】(白)春香,你可要替我收好了。
【春香】(白)小姐放心吧。
【袁慧兰】(白)黄公子,听春香说,你明天就要走了?
【黄宗羲】(白)是啊,我此次是去苏州探望父亲大人的。半路经过蕺山,前来拜望先生。
【袁慧兰】(白)哦,我听恩师言讲,伯父乃是当世良才,惟贤惟德,忠心报国。可惜,受到奸臣诬陷,被贬居苏州。
【黄宗羲】(白)宗羲此番苏州探父,一来是看看父亲身体如何,二来是将母亲书信传递。这三来嘛……是劝父亲早些回乡,远离险恶仕途,归隐田园。
【袁慧兰】(白)可是,你小小年纪怎能说动伯父?
【黄宗羲】(白)宗羲年纪虽小,可也熟读诗书,懂得许多道理。如今阉宦当道,一时权倾,只可审时度势,避其锋芒,以退为进,善刀而藏。只要一息尚存,何愁日后东山再起!
【袁慧兰】(白)说的对!公子有如此见解,慧兰自愧弗如。
【黄宗羲】(白)袁姑娘过奖了。
【袁慧兰】(白)公子,看时候不早,你且早些歇息,明天还要赶路,慧兰告辞了。
【黄宗羲】(白)袁姑娘慢走,宗羲送你到门口吧。
【袁慧兰】(白)好。春香,我们走吧。
【春香】(白)是。
第二天清早,嶯山书院门前。
【黄宗羲】(白)先生请回,麟儿就此告别了。
【刘宗周】(白)无妨无妨,待老夫送你一程。
【黄宗羲】(白)一早就打扰先生清梦,麟儿诚惶诚恐。
【刘宗周】(白)哎,麟儿,你如此言重了。想我与你父乃是世交,我一直视你如己出,送你也是应该的。待你到了苏州,请代我向你父问好,自从前年京城一别,已有好久没有见面了,老夫我甚为挂念。
【刘宗周】(唱)
东林学案惊社稷,
奸臣作乱祸未平,
是非公论人皆知,
圣上糊涂梦未醒。
我只愁,
真长耿直难从流,
惹恼小人生祸因,
刚刚折了六君子,
余波未平暗潮兴,
【黄宗羲】(唱)
父亲离家三年整,
仕途多舛母担惊,
阉宦兴逆讨东林,
六子蒙难社稷倾。
父亲东林称智囊,
忧国忧民人皆敬,
移宫案后多少事,
祸根已留难单行。
【刘宗周】(白)麟儿,你父因东林党之事被贬苏州,只怕是朝中奸臣不肯放过与他,到时候又另生祸端,要时刻提防。暂且蛰伏,不可妄动。
【黄宗羲】(白)先生的好意我一定转告父亲大人。
【刘宗周】(白)嗯,这是我给你父亲的亲笔书信,你一定当面要交给你父。
【黄宗羲】(白)好,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亲手交给父亲大人。先生请回吧。
【刘宗周】(白)麟儿一路顺风。
黄宗羲告别先生,正要上路,忽听书院内喊声传来。
春香(喊)黄公子!黄公子!
(白)黄公子,我家小姐来送你来了。
随即,书院门口,袁慧兰身着红妆,貌似仙子,翩若惊鸿,飘然而至。黄宗羲一时愣住,呆呆地看着慧兰。
【袁慧兰】(白)公子这就要走了吗?
黄宗羲回过神来,向袁慧兰深施一揖。
(白)哦,原来是袁姑娘。宗羲眼拙,差点认不出来。袁姑娘,宗羲告辞了。
春香(白)公子,连个招呼不打就走了吗?
【黄宗羲】(白)哦,非是宗羲不辞而别,我怕惊扰了姑娘的闺梦。
【袁慧兰】(白)公子如此急切,是怕耽误了行程吗?
【黄宗羲】(白)哦,袁姑娘有所不知,山下盐船已然在等我了。
【袁慧兰】(白)原来如此,春香,拿锦盒过来。
春香(白)是。
春香递上锦盒。
【袁慧兰】(白)此次蕺山巧遇公子,昨夜掌灯咏梅,更难得知音。又承蒙公子赠尺释罪,慧兰感激在心。
【黄宗羲】(白)袁姑娘言重了。
【袁慧兰】(白)公子被褐怀珠,志不在山林。盼公子早日回转,你我一同在先生门下,磨砻淬励,学有所成。
【黄宗羲】(白)姑娘说的是。待我苏州回来,即行拜师大礼。
袁慧兰从锦盒中取出一块玉佩。
【袁慧兰】(白)公子。我这里有黄龙玉佩一块回赠于你,请公子收下。望公子心如碧玉,百折不挠,腹有诗书,吞吐天地。
【黄宗羲】(白)这……袁姑娘,我知道这黄龙玉佩乃是皇家礼器,又是你贴身之物,如此重礼,宗羲怎敢接受?
【袁慧兰】(白)此物乃是万岁赐予我父,慧兰一直随身佩戴,今日与公子惜别,相赠于你,也算是还了赠尺之礼。又有何不可?
【黄宗羲】(白)袁姑娘误会了,宗羲只是觉得此物过于贵重。恕宗羲敬谢不敏。
【袁慧兰】(白)因为贵重,所以才相赠于你。公子大才,难道还拘泥于这授受之礼嘛?
【黄宗羲】(白)这……
春香(白)黄公子,这可是小姐的一片心意啊。
【黄宗羲】(白)既然如此,那宗羲就愧领了。多谢袁姑娘。
黄宗羲接过玉佩,小心翼翼的放进行囊里。
【黄宗羲】(唱)
慧兰赠玉一片情,
宗羲已知其中意,
可惜我,
未应乡试着布衣,
德薄能鲜实难比,
面红耳赤胸撞鹿,
有话不知从何起。
【袁慧兰】(唱)
他那里,夤夜遮眼装观景,
我这里,春庭月明暗思忖。
众里寻他千百度,
竟在蕺山巧逢君。
公子啊!有缘千里来相会,
赠尺咏梅遇知音,
心若向暖百花开,
潜龙在渊定腾云,
附骥攀枝非我愿,
鸿俦鹤侣留双影,
东江水连姚江水,
同舀一瓢与君饮!
【幕后船家喊】黄公子!要开船了!……
【黄宗羲】(白)袁姑娘,宗羲就此告别。
【袁慧兰】(白)公子保重!一路顺风!
幕闭。第二场完。
第三场 姑苏惊变
姑苏城外九曲巷,黄宅客厅。背景:厅堂,八仙桌椅,山水中堂画。
家人黄忠和阿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阿大】(白)啊呀,阿忠叔,你不要再走来走去了,看的我眼睛都花了。
【黄忠】(白)阿大,我心里急啊!
【阿大】(白)唉,这该如何是好啊?阿忠叔,从苏州到余姚撑船也要有五六天的行程,阿二肯定不会耽搁的。这几天你都没有好好睡觉,况且身上带伤,先休息一下吧。
【黄忠】(白)我哪里睡得着啊!
【黄忠】(唱)
我在黄家十二春,
老爷待我恩情深,
春去冬来常问候,
嘘寒问暖胜亲人,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