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266
成片时长:约50分钟
阅读:6837
发表:2018/5/25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7集
1
…
7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韩多峰:好,那咱们就分头侦察。我们负责侦察大桥附近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活动情况。
陈再道:我们负责侦察铁路沿线和德州附近,敌人的兵力部署。
韩多峰(点点头):好。陈司令,咱们以后肯定要经常联系。不如你们也搬到河东来吧。这样,咱们商量事情更方便。
陈再道:我同意。
韩多峰(高兴地):这两天就搬过去吧。
陈再道:可以。
韩多峰:我回去就安排。
陈再道:让你们费心了。
韩多峰:什么话呢?咱们之间,还用说这些吗?
陈再道:不用。我不说了。(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便向韩多峰问)韩将军,你是国民党的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你的专署里怎么有那么多共产党员?
韩多峰(笑着):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
陈再道:那你就详细说说。
韩多峰:好,我就给你们讲一讲。(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缓缓地讲起来):今年一月,我找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向他请缨抗日。他发给我一张“鲁南民团总指挥”的委任状和五千元的抗日经费,要我到山东去上任。从此,我便以民团总指挥的身份,在鲁南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到了三月,民团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却发现身边能独挡一面的干部越来越不够用。我考虑再三,决定派徐铁生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林伯渠给我们派一些青年干部。林伯渠从“延安抗大”挑选了十五名学员,交给徐铁生。
徐铁生带着十五名青年干部,凯旅而归。这些青年干部,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热情很高,要求立即去山东抗日。于是,我便带着这些干部,风雨兼程赶往鲁西南。
我到达东平不久,徐州失守,沈鸿烈也从曹县跑到东阿。沈鸿烈发现,我同共产党过往甚密,地方保安团队对我也很拥护。于是,沈鸿烈从原先对我妒忌、排斥,转为对我拉拢、控制和使用。
这期间,恰值第四区前任专员曾琦因破坏抗日,被范筑先驱逐出境,沈鸿烈乘机调我到临清,接任第四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他的意图是在冀南八路军和聊城范筑先部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以离间和牵制八路军与范筑先的关系,同时切断我与鲁南民团的关系。然而,此时我已与共产党建立了密切的交往,那十五位青年干部都在我的民团指挥部工作。另外,我同范筑先也有西北军同僚之谊,相知很深。他给我派来的干部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专署里有很多共产党员的原因。
陈再道(笑着):原来是这样。
韩多峰(依然望着陈再道):陈司令,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陈再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韩多峰:我想去南宫拜会徐向前将军,请你帮助联系一下。
陈再道(欣喜地):好啊!这事包在我身上啦。等联系好了,我通知你。
韩多峰:好。
[随后,陈再道越过卫运河,将指挥部搬进临清城中心区,驻在桃园街。]
7-17、几天后;南宫城;东进纵队司令部
[韩多峰带着赵效三、朱慕之等人,应邀来到了南宫。徐向前、宋任穷等领导人,赶到大门外迎接韩多峰。]
徐向前(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韩多峰的手):韩将军,欢迎你!
韩多峰(也握住徐向前的手):你们八路军都是游击战专家,现在在敌后打鬼子。我是来当学生的。
徐向前(谦虚地):你是西北军的老将,操练、打仗都有一套,我们还要向你学习。
韩多峰:咱们互相学习。(他接着转向赵效三和朱穆之)我来介绍介绍。这是我的政治部主任赵效三,这是副主任朱穆之。他俩都是共产党员。
[徐向前与赵效三、朱穆之握过手后,便转身介绍宋任穷。]
徐向前:这是东进纵队政委宋任穷。
宋任穷(迎上去和韩多峰握手):韩专员,你好!
韩多峰(一边和宋任穷握手,一边笑着);我只见过东进纵队司令陈再道,还没见过政委宋任穷呢。
[徐向前和宋任穷都笑了。]
徐向前:韩专员,请进。
韩多峰:好。
[于是,韩多峰在徐向前、宋任穷等人的簇拥下,走进司令部。]
7-18、东进纵队司令部;会议室
[走进会议室,大家分宾主落座后,便开始交谈。]
韩多峰(开门见山地):徐副师长,请你讲一讲如何打游击战。
徐向前:关于打游击战,我们的毛泽东主席总结出了十六个字。
韩多峰:哪十六个字?
徐向前: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韩多峰(兴奋地):好一个十六字诀。真是精辟!
徐向前:还有两句话。一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句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韩多峰(开心地笑了):这可真是灵活机动呀!
徐向前: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我们不能搞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一定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全民抗战。
韩多峰(由衷地):这可都是游击战的精髓。(他转向身边的副官)把这些都记下来。
副官:好。
[会谈之后,徐向前、宋任穷等人还陪同韩多峰,到操场上参观了八路军的刺杀、射击、投弹等训练。最后,几个人还照了一张合影相。]
7-19、南宫城内;东进纵队司令部
[宋任穷领着一个陌生人,走进徐向前的宿办室。]
宋任穷:副师长,这是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少将参谋,军事教育团训育长胡超伦。他奉范将军之命,来向你汇报鲁西北根据地的发展情况。
徐向前(连忙站起身来,热情地):小胡,你坐下说。
胡超伦(走过去坐在一个高凳子上,便开始汇报):范将军留在聊城抗日后,曾公开宣布:“我是良心抗战,不分党派,谁真心抗日我就欢迎谁。”
今年三月,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张郁光和北平中国大学教师齐燕铭,受中共冀鲁豫联络局派遣,率领第三集团军教育团的王长年、李力殷等一批进步学员到达聊城。
同月,范筑先还采纳张霖之的建议,派共产党员成润去延安汇报鲁西北抗战的情况。他还亲自给毛泽东和朱德写信,请求他们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来聊城。
十几天后,成润带来了朱德亲自署名的复信,并带回来二十多名青年干部。此后,鲁西北特委先后派了三批干部去延安学习,其中第一批中就有范筑先的三个子女。
接着,范筑先又派张郁光、牛连文、刘子荣等人到武汉向周恩来汇报鲁西北的工作。返回聊城时,周恩来又派红军干部袁仲贤、杜守山、曹洪胜等得力干部,随他们来到聊城。从此,范筑先仿照共产党的做法,在鲁西北收编和改造游杂武装,很快发展到六七万人。
范筑先全家都参加抗日。他的妻子是妇救会负责人,积极带领妇女们慰问抗日官兵。他的子女都是抗日积极分子。就连他年仅八岁的小女儿也带领儿童团员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
今年五月下旬,我党领导的第十支队攻克馆陶县城。六月初,范筑先指挥游击队收复了濮县城。至此,鲁西北和冀南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听完胡超伦的汇报,大家都很兴奋。]
徐向前:范将军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能够带领全家抗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宋任穷(庄重地点点头):对。
胡超伦(转向徐向前):徐副师长,范将军想来南宫拜访你。什么时间可以成行?
徐向前:我也很想见一见这位抗战老人。
胡超伦:我来的时候,范将军再三嘱咐我,这一趟要把会面的地点和日期定下来。
徐向前(想了想):今天是六月八号。我们还要安排一个欢迎仪式。那就请范将军十四号来吧。
胡超伦:十四号?今天是八号,还有六天。
徐向前:对。不过,范将军不用到南宫来。我要亲自赶到威县迎接范将军。然后,就在威县和范将军会谈。
宋任穷:到时候,我们一起到威县,等候范将军。
胡超伦:好,我记住了。。
7-20、六月十四日上午;威县城南门外
[范筑先、张霖之、袁仲贤、姚第鸿等人,迈着大步向威县城南门走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徐向前、宋任穷等人,都快步迎上前去。]
徐向前(紧紧握住范筑先的手,热情地):我们早就盼着见到范司令了。你是我们敬佩的抗战老人啊!
范筑先(用敬佩的目光望着徐向前):我久闻徐副师长的大名,这次就是向你学习来啦!
特写镜头:范筑先身材魁梧,面色微红,蓄着满脸胡须,两眼炯炯有神;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精神焕发。
徐向前:我来介绍一下。(他指着刘志坚和宋任穷)这位是刘志坚同志;这位是宋任穷同志。
[刘志坚和宋任穷都迎上去,和范筑先握手。]
[范筑先和刘志坚、宋任穷握过手后,又指着张霖之、袁仲贤等人作介绍。]
范筑先:这位是第六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张霖之先生;这位是我的高级参议袁仲贤先生。
[徐向前、宋任穷等人又和张霖之、袁仲贤握手。]
徐向前:范将军,咱们进城吧。
范筑先:好。请。
徐向前:请。
[徐向前和范筑先手拉着手,穿过手持大刀、红缨枪的欢迎人群,走进县城东街一家居民院内。]
7-21、当天下午;威县城内的一个广场上
[一阵急雨过后,凉风习习;轻薄的云片,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飘游。]
[威县城一万多军民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范筑先将军。徐向前健步走到主席台前,即席致欢迎词。]
徐向前:范司令是山东的抗战老人。他这样大的年纪,为了民族的生存,不辞劳苦与敌人斗争,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这种精诚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今后,我们两个根据地的军民要紧密团结,加强联防,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徐向前讲完后,转身走回后台。接着,范筑先走上主席台,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开始致词。]
范筑先:过去我们是孤军作战,现在来了八路军,有了依靠,不再孤军作战了。我们要向八路军学习,同八路军密切配合,共同作战。
……
叠影字幕;画外音
欢迎会结束后,徐向前同范筑先举行了会谈。双方在热烈、友好、诚挚的气氛中,就冀南、鲁西北联防、收编民团武装等问题达成了几项协议。
7-22、当天晚上;范筑先住处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徐向前来到范筑先将军的住处。油灯下,两人盘腿坐在土炕上促膝畅谈起来。]
徐向前:抗战必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寄希望于一两次战役就能打败日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内,要广泛动员群众,建立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健全抗日的县区政权。(徐向前掰着手指头):抗日的军队、抗日的政权和抗日的民众,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范筑先(点了点头,并向徐向前请教):在平原上作战,没有大的障碍物做隐蔽,双方对阵,一目了然,你有什么好经验?
徐向前(谦虚地):这是个新课题。在平原作战,重要的是依靠民众,形成‘人山’。将来还须改造地形、村形……范司令,你在濮县就打得很好嘛!
范筑先:多亏了周恩来派来的红军干部袁仲贤!
……
7-23、束鹿县辛集镇;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部
[六月二十三日,赵辉楼、赵月舫在司令部大院里召开连以上指挥员大会。]
[会场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军改编为“冀豫第一游击支队”。谢富治、石志本、孔庆德、赵辉楼、赵月舫等领导人都在主席台上就坐。民众抗日自卫军连以上指挥员都到了。他们都站在大院里,静静地等候。]
[上午九时,庆祝大会开始。主持人赵月舫走上主席台。]
赵月舫(提高声音):热烈庆祝我军改编为“冀豫第一游击支队”大会,现在开始。大会第一项,鸣放鞭炮。
[几个年轻战士走到主席台两侧,点燃了早已挂在两旁的鞭炮。随即,“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整个大院里纸屑飞扬,热闹非凡。鞭炮声一结束,赵月舫又走到台前。]
赵月舫:下面请冀豫第一游击支队司令员赵辉楼,给大家讲话。
[大家爆以热烈的掌声。赵月舫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赵辉楼站起身,走到主席台前。]
赵辉楼:自成立“五县联庄会”以来,我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肩负着全体官兵的前途和五县父老乡亲的安危。现在好了,上级派来了谢富治、石志本、孔庆德等首长协助我们工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我军改编为八路军的一支正规部队。今后,我们要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服从八路军首长的指挥。我的讲话完啦。
陈再道:我们负责侦察铁路沿线和德州附近,敌人的兵力部署。
韩多峰(点点头):好。陈司令,咱们以后肯定要经常联系。不如你们也搬到河东来吧。这样,咱们商量事情更方便。
陈再道:我同意。
韩多峰(高兴地):这两天就搬过去吧。
陈再道:可以。
韩多峰:我回去就安排。
陈再道:让你们费心了。
韩多峰:什么话呢?咱们之间,还用说这些吗?
陈再道:不用。我不说了。(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便向韩多峰问)韩将军,你是国民党的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你的专署里怎么有那么多共产党员?
韩多峰(笑着):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
陈再道:那你就详细说说。
韩多峰:好,我就给你们讲一讲。(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缓缓地讲起来):今年一月,我找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向他请缨抗日。他发给我一张“鲁南民团总指挥”的委任状和五千元的抗日经费,要我到山东去上任。从此,我便以民团总指挥的身份,在鲁南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到了三月,民团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却发现身边能独挡一面的干部越来越不够用。我考虑再三,决定派徐铁生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林伯渠给我们派一些青年干部。林伯渠从“延安抗大”挑选了十五名学员,交给徐铁生。
徐铁生带着十五名青年干部,凯旅而归。这些青年干部,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热情很高,要求立即去山东抗日。于是,我便带着这些干部,风雨兼程赶往鲁西南。
我到达东平不久,徐州失守,沈鸿烈也从曹县跑到东阿。沈鸿烈发现,我同共产党过往甚密,地方保安团队对我也很拥护。于是,沈鸿烈从原先对我妒忌、排斥,转为对我拉拢、控制和使用。
这期间,恰值第四区前任专员曾琦因破坏抗日,被范筑先驱逐出境,沈鸿烈乘机调我到临清,接任第四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他的意图是在冀南八路军和聊城范筑先部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以离间和牵制八路军与范筑先的关系,同时切断我与鲁南民团的关系。然而,此时我已与共产党建立了密切的交往,那十五位青年干部都在我的民团指挥部工作。另外,我同范筑先也有西北军同僚之谊,相知很深。他给我派来的干部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专署里有很多共产党员的原因。
陈再道(笑着):原来是这样。
韩多峰(依然望着陈再道):陈司令,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陈再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韩多峰:我想去南宫拜会徐向前将军,请你帮助联系一下。
陈再道(欣喜地):好啊!这事包在我身上啦。等联系好了,我通知你。
韩多峰:好。
[随后,陈再道越过卫运河,将指挥部搬进临清城中心区,驻在桃园街。]
7-17、几天后;南宫城;东进纵队司令部
[韩多峰带着赵效三、朱慕之等人,应邀来到了南宫。徐向前、宋任穷等领导人,赶到大门外迎接韩多峰。]
徐向前(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韩多峰的手):韩将军,欢迎你!
韩多峰(也握住徐向前的手):你们八路军都是游击战专家,现在在敌后打鬼子。我是来当学生的。
徐向前(谦虚地):你是西北军的老将,操练、打仗都有一套,我们还要向你学习。
韩多峰:咱们互相学习。(他接着转向赵效三和朱穆之)我来介绍介绍。这是我的政治部主任赵效三,这是副主任朱穆之。他俩都是共产党员。
[徐向前与赵效三、朱穆之握过手后,便转身介绍宋任穷。]
徐向前:这是东进纵队政委宋任穷。
宋任穷(迎上去和韩多峰握手):韩专员,你好!
韩多峰(一边和宋任穷握手,一边笑着);我只见过东进纵队司令陈再道,还没见过政委宋任穷呢。
[徐向前和宋任穷都笑了。]
徐向前:韩专员,请进。
韩多峰:好。
[于是,韩多峰在徐向前、宋任穷等人的簇拥下,走进司令部。]
7-18、东进纵队司令部;会议室
[走进会议室,大家分宾主落座后,便开始交谈。]
韩多峰(开门见山地):徐副师长,请你讲一讲如何打游击战。
徐向前:关于打游击战,我们的毛泽东主席总结出了十六个字。
韩多峰:哪十六个字?
徐向前: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韩多峰(兴奋地):好一个十六字诀。真是精辟!
徐向前:还有两句话。一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句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韩多峰(开心地笑了):这可真是灵活机动呀!
徐向前: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我们不能搞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一定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全民抗战。
韩多峰(由衷地):这可都是游击战的精髓。(他转向身边的副官)把这些都记下来。
副官:好。
[会谈之后,徐向前、宋任穷等人还陪同韩多峰,到操场上参观了八路军的刺杀、射击、投弹等训练。最后,几个人还照了一张合影相。]
7-19、南宫城内;东进纵队司令部
[宋任穷领着一个陌生人,走进徐向前的宿办室。]
宋任穷:副师长,这是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少将参谋,军事教育团训育长胡超伦。他奉范将军之命,来向你汇报鲁西北根据地的发展情况。
徐向前(连忙站起身来,热情地):小胡,你坐下说。
胡超伦(走过去坐在一个高凳子上,便开始汇报):范将军留在聊城抗日后,曾公开宣布:“我是良心抗战,不分党派,谁真心抗日我就欢迎谁。”
今年三月,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张郁光和北平中国大学教师齐燕铭,受中共冀鲁豫联络局派遣,率领第三集团军教育团的王长年、李力殷等一批进步学员到达聊城。
同月,范筑先还采纳张霖之的建议,派共产党员成润去延安汇报鲁西北抗战的情况。他还亲自给毛泽东和朱德写信,请求他们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来聊城。
十几天后,成润带来了朱德亲自署名的复信,并带回来二十多名青年干部。此后,鲁西北特委先后派了三批干部去延安学习,其中第一批中就有范筑先的三个子女。
接着,范筑先又派张郁光、牛连文、刘子荣等人到武汉向周恩来汇报鲁西北的工作。返回聊城时,周恩来又派红军干部袁仲贤、杜守山、曹洪胜等得力干部,随他们来到聊城。从此,范筑先仿照共产党的做法,在鲁西北收编和改造游杂武装,很快发展到六七万人。
范筑先全家都参加抗日。他的妻子是妇救会负责人,积极带领妇女们慰问抗日官兵。他的子女都是抗日积极分子。就连他年仅八岁的小女儿也带领儿童团员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
今年五月下旬,我党领导的第十支队攻克馆陶县城。六月初,范筑先指挥游击队收复了濮县城。至此,鲁西北和冀南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听完胡超伦的汇报,大家都很兴奋。]
徐向前:范将军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能够带领全家抗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宋任穷(庄重地点点头):对。
胡超伦(转向徐向前):徐副师长,范将军想来南宫拜访你。什么时间可以成行?
徐向前:我也很想见一见这位抗战老人。
胡超伦:我来的时候,范将军再三嘱咐我,这一趟要把会面的地点和日期定下来。
徐向前(想了想):今天是六月八号。我们还要安排一个欢迎仪式。那就请范将军十四号来吧。
胡超伦:十四号?今天是八号,还有六天。
徐向前:对。不过,范将军不用到南宫来。我要亲自赶到威县迎接范将军。然后,就在威县和范将军会谈。
宋任穷:到时候,我们一起到威县,等候范将军。
胡超伦:好,我记住了。。
7-20、六月十四日上午;威县城南门外
[范筑先、张霖之、袁仲贤、姚第鸿等人,迈着大步向威县城南门走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徐向前、宋任穷等人,都快步迎上前去。]
徐向前(紧紧握住范筑先的手,热情地):我们早就盼着见到范司令了。你是我们敬佩的抗战老人啊!
范筑先(用敬佩的目光望着徐向前):我久闻徐副师长的大名,这次就是向你学习来啦!
特写镜头:范筑先身材魁梧,面色微红,蓄着满脸胡须,两眼炯炯有神;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精神焕发。
徐向前:我来介绍一下。(他指着刘志坚和宋任穷)这位是刘志坚同志;这位是宋任穷同志。
[刘志坚和宋任穷都迎上去,和范筑先握手。]
[范筑先和刘志坚、宋任穷握过手后,又指着张霖之、袁仲贤等人作介绍。]
范筑先:这位是第六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张霖之先生;这位是我的高级参议袁仲贤先生。
[徐向前、宋任穷等人又和张霖之、袁仲贤握手。]
徐向前:范将军,咱们进城吧。
范筑先:好。请。
徐向前:请。
[徐向前和范筑先手拉着手,穿过手持大刀、红缨枪的欢迎人群,走进县城东街一家居民院内。]
7-21、当天下午;威县城内的一个广场上
[一阵急雨过后,凉风习习;轻薄的云片,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飘游。]
[威县城一万多军民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范筑先将军。徐向前健步走到主席台前,即席致欢迎词。]
徐向前:范司令是山东的抗战老人。他这样大的年纪,为了民族的生存,不辞劳苦与敌人斗争,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这种精诚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今后,我们两个根据地的军民要紧密团结,加强联防,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徐向前讲完后,转身走回后台。接着,范筑先走上主席台,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开始致词。]
范筑先:过去我们是孤军作战,现在来了八路军,有了依靠,不再孤军作战了。我们要向八路军学习,同八路军密切配合,共同作战。
……
叠影字幕;画外音
欢迎会结束后,徐向前同范筑先举行了会谈。双方在热烈、友好、诚挚的气氛中,就冀南、鲁西北联防、收编民团武装等问题达成了几项协议。
7-22、当天晚上;范筑先住处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徐向前来到范筑先将军的住处。油灯下,两人盘腿坐在土炕上促膝畅谈起来。]
徐向前:抗战必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寄希望于一两次战役就能打败日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内,要广泛动员群众,建立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健全抗日的县区政权。(徐向前掰着手指头):抗日的军队、抗日的政权和抗日的民众,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范筑先(点了点头,并向徐向前请教):在平原上作战,没有大的障碍物做隐蔽,双方对阵,一目了然,你有什么好经验?
徐向前(谦虚地):这是个新课题。在平原作战,重要的是依靠民众,形成‘人山’。将来还须改造地形、村形……范司令,你在濮县就打得很好嘛!
范筑先:多亏了周恩来派来的红军干部袁仲贤!
……
7-23、束鹿县辛集镇;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部
[六月二十三日,赵辉楼、赵月舫在司令部大院里召开连以上指挥员大会。]
[会场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军改编为“冀豫第一游击支队”。谢富治、石志本、孔庆德、赵辉楼、赵月舫等领导人都在主席台上就坐。民众抗日自卫军连以上指挥员都到了。他们都站在大院里,静静地等候。]
[上午九时,庆祝大会开始。主持人赵月舫走上主席台。]
赵月舫(提高声音):热烈庆祝我军改编为“冀豫第一游击支队”大会,现在开始。大会第一项,鸣放鞭炮。
[几个年轻战士走到主席台两侧,点燃了早已挂在两旁的鞭炮。随即,“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整个大院里纸屑飞扬,热闹非凡。鞭炮声一结束,赵月舫又走到台前。]
赵月舫:下面请冀豫第一游击支队司令员赵辉楼,给大家讲话。
[大家爆以热烈的掌声。赵月舫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赵辉楼站起身,走到主席台前。]
赵辉楼:自成立“五县联庄会”以来,我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肩负着全体官兵的前途和五县父老乡亲的安危。现在好了,上级派来了谢富治、石志本、孔庆德等首长协助我们工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我军改编为八路军的一支正规部队。今后,我们要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服从八路军首长的指挥。我的讲话完啦。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