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梗概:
(487字) 剧本《秀水乡的干部们》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本,是根据中国作协会员胡培玉先生的长篇小说《乡镇干部》改编。这部小说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老师写序,并获得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乡镇干部是最基层的政府官员。本剧以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正在进行的深刻变革为背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全方位展现了乡镇一级干部们的工作、生活、情感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剧本贴近生活,通过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污染治理、招商引资、计划生育、解决假种子假化肥、禽畜病疫情、社会治安、干部廉洁、“滥情”等故事线索,塑造了宁小苓等乡、村干部的群体形象。这些干部们身处官场最底层,良心未泯,为改变乡村面貌、改善父老乡亲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剧本以当前“三农”问题为主线,展现了现实农村生活中的六大矛盾。同时,对国家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招商引资的态度、农村干部政策、环境污染后的生态恢复、农民土地被占用后的吃饭等问题也加以关注。
全剧共三十一集。剧本语言风趣幽默,乡村气息浓郁,并带有鲁东南地方色彩。层层不断的戏剧冲突,使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高潮。全剧的高潮在第二十八集,然后峰回路转,戛然而止。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秀水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在秀水电影院举行。乡党委书记宁小苓、乡长丁治国率领乡两委成员在主席台上就坐。
近贤村村民王小牛发现坐落在秀水乡的化工厂又在排放污水,就找表哥高乐田商讨如何制止污染的办法。二人来到乡里,他们在电影院门口遇到刚散会的宁小苓和丁治国等乡里的干部,要求解决污染问题,结果被丁治国训了一顿。高乐田威胁要到县、省里告状。宁小苓出面安抚高乐田,高乐田把搜集的污染材料交给宁小苓。
洗砚村的农民张康因为买了乡种子站的假种子,找种子站经理范洪海理论,结果被范洪海找来的几名大汉打了出来。
张康他们在电影院门口遇到宁小苓等,要求乡里出面解决假种子问题。宁小苓要他们走法律渠道,但张康他们说没有具体的证据。
高乐田、张康这些人刚走,宁小苓等在乡委大门口又遇到因假化肥而上访的洗砚村民张大社。张大社也要求乡委出面解决问题。
面对污染、假种子、假化肥等问题,乡长丁治国劝宁小苓不要管这些“烂鱼头”,宁小苓表示,党委就要为村民解决问题。
第二集
副乡长刘子和靠在打井工地上二十多天没回家,老婆杨桂花起了疑心,认为刘子和与乡林果站的大学生李来香有暧昧关系,就跑到乡里闹事儿,被刘子和打了一耳光。宁小苓安抚杨桂花,并说,杨桂花再闹,刘子和就要跟他离婚,杨桂花这才停止了闹事。
乡种子站经理范洪海因为假种子的事儿请副书记杜学诗喝酒。范洪海拿出种子合格证书,杜学诗点出了范洪海的种子有假,范洪海让杜学诗想办法,杜学诗说,这事儿叫宁小苓知道了,不好办,只能赔偿。范洪海说,村民没有证据,坚决不赔。说话间,杜学诗与种子站出纳员卜红英动手动脚的。
梨江市计划生育暗访组到秀水乡暗访。丁治国马上布置防范措施,要求村村都要站岗放哨,并与分管副乡长赵兰芝一起检查各村的情况。暗访人员到了高乐田家,发现高乐田有三个孩子。高乐田不客气的把暗访人员撵走了。
丁治国通过使诈,套出了玉泉村有三个超生的孩子。丁治国告诉赵兰芝,计划生育不可马虎,有一个潜规则,就是计生出了问题,干部一律不得提拔。赵兰芝取笑丁治国,一个村就超生三人,全乡干部还不都得“死”上七七四十九回。赵兰芝对潜规则愤愤不平,“这年头,潜规则畅通无阻,规章制度寸步难行啊。”
宁小苓生怕刘子和与杨桂花再起矛盾,晚上逼着还在打井工地上的刘子和回家。这时候,自己的丈夫林三磊却打来电话,埋怨宁小苓不回家。
第三集
受委屈的乡林果站技术员李来香找宁小苓哭诉,并要求调动工作,宁小苓劝她不要理会那些谣言,要振作起来。
乡信访办主任牛志贤拿着化肥化验单找出售假化肥的生资公司经理孙学孟,结果孙不承认化肥有假,还摆出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态度蛮横。
宁小苓找杜学诗了解范洪海假种子的情况,杜学诗把范洪海以农民没有证据为由拒不赔偿的态度说了。宁小苓就安排洗砚村书记张立本把那些种子收集起来,在自己参加研究生面授的时候请农大的教授给鉴定一下,取得证据。杜学诗夸耀宁小苓好学上进,坚持在读硕士研究生。
生资公司经理孙学孟请林三磊喝酒,目的就是想把秀水乡农贸市场的建设工程承揽下来。林三磊喝醉后大出洋相。
乡党委副书记李兴旺在乡镇干了十年没有提拔到正科级,感到很懊恼,并把懊恼变成了对宁小苓工作作风的不满,对丁治国发牢骚。
宁小苓找刘子和询问与老婆杨桂花的事儿,刘子和后悔打杨桂花。
晚上,宁小苓主持乡两委办公会,讨论秀水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方案。宁小苓趁机敲打干部们,要注意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正在这时,发生了五号病疫情,上下一片紧张。乡委连夜开会传达上级指示,落实有关防控措施。
第四集
李兴旺到玉泉村落实五号病防控措施,发现村书记吕洪宾能力有限,措施不力。吕洪宾向宁小苓提出“不干了”,宁小苓安慰他。
孙学孟邀请林三磊去汗蒸、按摩。按摩女讥笑林三磊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垃耗子”,这使从小在县委大院长大的林三磊“自尊心”很受伤,并对宁小苓整天忙于工作提出了不满。
派出所长张得后与协警员刘二户去各村查看禽畜散养问题,刘二户把玉泉村李大梅散养的大公鸡给打死了,惹得泼妇李大梅大闹乡委,混乱中还伤到了村民二混子。
宁小苓也到村里检查,遇到为化工厂污染而上访的村民高乐田,发现高乐田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秀水乡的集市上,工商所的王所长和员工贴出了“禁止活禽交易”的告示,惹得村民不满,并发生了冲突。宁小苓发现,带头闹事的就是因女儿上大学有困难的田大壮。田大壮感激宁小苓帮助女儿上大学,就主动停止了闹事,一场难以控制的冲突就这样神奇的终止了。
第五集
林三磊开着借来的汽车去看望宁小苓,因为没有驾驶证被宁小苓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林三磊又提出想承包乡农贸市场的建设工程,被宁小苓拒绝,并要求林三磊不要与孙学孟那些人吃吃喝喝,把汽车也退回去。林三磊很生气。
宁小苓开会发现刘子和请假。丁治国通报五号病的事儿,对洼子村给予表扬。洼子村书记吴传仁有病,各项工作却井井有条。
宁小苓去看望吴传仁,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吴传仁的时候,吴传仁对自己的冷遇。
吴传仁病得厉害,宁小苓和丁治国强行把吴传仁送到医院。
林三磊请儿时的邻家女孩,同时又是自己下属的齐美玉吃饭。齐美玉关于情感的一番话使林三磊动了心思。
刘子和的老婆杨桂花得了精神病自杀了,这使乡干部们感到震惊。
县招商引资大会上,县长张清廉点名批评秀水乡没有完成任务。宁小苓不愿意弄虚作假,也没有好的办法,愁得吃不下饭。
县委副书记汪为民是宁小苓的同学,又是包片秀水乡的县委领导,对宁小苓很关心。副乡长孙承志就把这种关心说成是“不一般,太那个。”
第六集
宁小苓写了一本《农村现状之思考》的书,汪为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宁小苓把自己的一个大胆的想法跟汪为民说了出来,就是要改变农村一家一户的经济模式,走组织起来的路子。俩人讨论了农村现状以及当前诸多“三农”问题。
范洪海请杜学诗喝酒,杜学诗就把宁小苓要把种子请农大教授鉴定的事儿告诉了范洪海,要范洪海给农民赔偿。范洪海不干,杜学诗就出主意,使范洪海同意赔偿。
刘子和处理完老婆的丧事就回来上班了。宁小苓与刘子和讨论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时,刘子和提出了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这与宁小苓的想法一拍即合。
在“新农村建设”中,杜学诗分管文化这一块,杜学诗就建议宁小苓请县上的不同部门来乡里坐坐,沟通沟通感情。文化局的孙有局长就提出给农村唱戏。
县妇联的副主席丁小妮是宁小苓的知心姐妹。俩人见面,丁小妮就劝宁小苓不要在乡镇干了,要想办法调上来,要不然闹得家不像家样。林三磊喝醉了酒,对丁小妮胡说八道,惹得宁小苓很不高兴。
丁治国给宁小苓建议,杜学诗请的那些县上的部门都是些“穷”部门,要请有油水的部门,宁小苓就去了“山区开发办公室”。开发办的钟主任一直暗恋宁小苓。宁小苓给了钟兆才一件羊毛衫,钟兆才给了宁小苓一个白金戒指。
第七集
“山区开发办”主任钟兆才还约了公路局的张喜来等几位重量级的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宁小苓吃饭,几个人调侃宁小苓不调回城里是想“进班子”。
事后,张喜来约宁小苓到一个很隐秘的“白家大院”饭馆吃饭,宁小苓向张喜来提出要为洼子村修一条路的要求,因为这是村书记吴传仁的唯一要求。张喜来虽然答应,但还是要乡里自筹二十万元。正在俩人研究如何修路的时候,林三磊来电话了,说是宁小苓的儿子林非有急事儿。急得宁小苓扔下张喜来就走了。
回到家,问林三磊,儿子有啥事儿?林三磊却质问宁小苓跟啥男人吃饭,宁小苓很生气,就直接回到了乡里。
回到乡里的宁小苓越想越委屈,趴在桌子上半天,写了一份“请调报告”,第二天去县委,想直接交给县委书记徐胜达。但到了县委,宁小苓感到难以启齿。
县科技局要搞送书下乡活动,选择了秀水乡。乡里精心准备了送书仪式,最后发现送的书基本是废书,原来他们都是下乡要茶叶要苹果的。
宁小苓跟刘子和谈合作社的时候,刘子和说遇到难事儿了,请宁小苓帮忙。宁小苓问是啥事儿,刘子和说是李来香主动提出想嫁刘子和。一时间,宁小苓也拿不定主意是帮忙还是不帮。
宁小苓到近贤村调研招商引资和合作社的事儿,遇到有人拦车告状,原来是村书记杨春河查赌博,把村民杨大波给打了。宁小苓在调解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被杨大波打了一拳。
第八集
王小牛发现地里的苹果落果更多了,就查找原因,发现化工厂的污水都渗透到地下水里了,就到乡里上访。丁治国找袁卫国商量办法,袁卫国很牛,放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狠话。
丁治国的老婆罗丽丽来找丁治国,要为娘家盖房要两万块砖,丁治国很为难。
宁小苓挨打了,这个消息轰动了全乡,干部们过来看望宁小苓,弄得宁小苓很不自在。村民们也来看望宁小苓。杨大波的父亲带着几只鸡看望宁小苓,宁小苓很感动。高乐田等村民也来了,告诉宁小苓,说乡亲们对化工厂忍无可忍,要报复化工厂,怕出事儿,就来通告给宁小苓。
宁小苓召开乡党委会,讨论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议题,先统一思想。林三磊反复打来电话,气得宁小苓把电话给关了,结果,汪为民的电话也打不进来。
汪为民打电话是询问宁小苓挨打的事儿。
林三磊打电话是告诉宁小苓说,要提拔一个副县级干部,女干部优先,目前乡镇在职的有两名女书记,要宁小苓抓住机会。宁小苓敷衍着林三磊就挂断了电话。
面对化工厂的污染,村民们忍无可忍,以王小牛、吕开放为首的几名小青年挖断了化工厂的路。
袁卫国把高乐田给告了,罪名是破坏生产。警察要抓高乐田,王小牛等人阻拦。警民发生了冲突。
第九集
王小牛一直与警察理论,不准抓高乐田。眼看事态要恶化,高乐田劝王小牛不要冲动,自己却上了警车。
宁小苓和丁治国到化工厂研究解决挖断路的事儿,袁卫国很不配合。宁小苓怕事态扩大,就一方面安抚村民,一方面去县里找副县长黄宗禄汇报。黄县长打消了袁卫国要迁厂的念头。宁小苓要袁卫国撤销对高乐田的指控,袁卫国不配合,结果,惹起了村民们更大的愤怒,一夜之间又把化工厂的路挖断了三截。
宁小苓靠自己的智慧平息了挖路风波,还使村民与化工厂建立了互信。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县长黄宗禄高度评价了宁小苓的做法,却又给宁小苓推荐了新的污染项目。
假化肥事件一直没有解决,受害村民张大社等受到化工厂挖路事件的启发,要把生资公司给砸了。乡人大主任陈红雷给张大社出了一个好主意。
第十集
开会前,乡委会的干部们也会相互间开开玩笑。李兴旺总结了历年对乡镇干部的评价,大家深有感触。
会上,大家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为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很有必要。宁小苓建议,把乡里的七站八所(乡直部门)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服务组织。
县委组织部要考察一批干部。秀水乡有一个副书记的名额,宁小苓和丁治国都推荐刘子和。丁治国感慨自己干乡长有七年了,也应该动一动了,宁小苓表示愿意帮忙做工作。
丁治国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块鸡血石送给老领导、分管组织人事的孙书记,结果被孙书记退了回来。丁治国很是郁闷。
组织部对刘子和的考察组十点就要来,这时候却发生了七站八所的人员闹事儿,领头的是乡农技站职员李莉,她指责刘子和要砸七站八所人员的饭碗。混乱中刘子和胳膊骨折。宁小苓狠狠地批了李莉。
县委书记徐胜达找宁小苓了解合作社的事儿。宁小苓顺便提了丁治国的事儿,徐胜达不同意,并说丁治国经济上有问题。丁治国气病了,和罗丽丽找人算卦,算卦的人说丁治国身边有小人,这使丁治国更是郁闷。
第十一集
刘子和住院,儿子刘振兴给他陪床。李莉为给刘子和赔不是,特意熬了骨头汤。刘子和愤怒地将骨头汤泼了李莉一身。
县茂腔剧团来秀水乡演出。杜学诗就趁着看演出没人注意,跑到玉米地与种子站出纳员卜红英幽会。卜红英打心眼儿里喜欢杜学诗,当杜学诗听到卜红英有要求的时候,起身要走,却被卜红英咬了一口,还骂杜学诗“不是人”。
李来香来医院看望刘子和,表达了对刘子和的爱慕,刘子和坚决拒绝。并介绍儿子刘振兴认识李来香。李来香看见刘振兴马上就脸红了。
乡里的一些干部到村里吃、拿、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人向宁小苓举报。陈红雷就给宁小苓出了主意。宁小苓在审查茶叶账单的时候,发现有林三磊的单子,很不满意。夫妻俩矛盾加深。
第十二集
李莉又给刘子和送馄饨,被李来香遇见。李来香就将馄饨泼了李莉一身。李莉不死心,又跑到刘子和的家中,又是送衣服,又是做饭,终于使得刘子和接受道歉。李莉同时又赢得刘子和母亲的喜欢。
一天之内,秀水乡来了三个检查组。其中一个是计划生育检查组,组长是个小青年,把丁治国、赵兰芝等人搞得狼狈不堪。五号病检查组指出了秀水乡存在的很多问题。临走前,李兴旺安排大箱小箱的礼品装了一整车。
宁小苓召开部分村干部及社会能人座谈会,大家对谷贱伤农议论纷纷。这使宁小苓深有感触。大家对合作社的热情也使宁小苓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社办起来。干部们建议走出去学习学习,宁小苓决定去浙江学习。
第十三集
宁小苓听说儿子跟丁治国的女儿丁小倩好上了,很是吃惊。就回家找儿子谈话。林非说他看不上丁小倩,学习下降的原因是老师说乡镇干部的坏话。林非还向宁小苓告状说,林三磊身上有一股子女人味。
宁小苓抽空回娘家一趟,要父亲跟他的学生联系一下去浙江参观的事儿。
刘子和回来上班了,并向宁小苓要了一套房子,把孤单单的老母亲接到乡上来。
还没来得及去浙江,县招商局局长李洪江就告诉宁小苓,有一个韩国考察团要来投资,宁小苓与丁治国决定,好好接待韩国投资团。
丁治国忙里忙外筹办接待投资团事宜。“好日子礼仪公司”老板娘从费用中给丁治国留出“两折”。
第十四集
接待韩国投资团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近贤村的项目是辣丝子,因为辣丝子的主原料辣菜疙瘩还没有成熟,村民就用萝卜代替糊弄投资团,但投资团却很感兴趣。洗砚村的黑陶项目就在砖瓦厂进行,村书记张立本大吹特吹本地的土质能当饭吃,却使投资团信以为真。接待工作隆重热烈,深得县领导的肯定,韩国人也很满意。
买了假化肥一直没得到赔偿的村民张大社等人跑到县人大,要求罢免人大代表孙学孟。县人大的干预,使孙学孟很快就对村民进行了赔偿。这也使宁小苓惹恼了县人大。陈红雷感慨:“依法享有的权利,你不敢主张。违法的人有理,受害的人倒是成捣蛋鬼了。”
宁小苓终于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去浙江考察。汪为民说宁小苓政治上成熟了。宁小苓带的考察团到达杭州机场。好多人没坐过飞机,大惊小怪的。浙江方面很隆重的接待也使团员们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宁小苓刚刚住下,汪为民就电话批评宁小苓说她政治上幼稚,还说县上正在进行干部民主测评,副县级干部的选拔与这次测评密切相关。
第十五集
李兴旺到玉泉村检查村容村貌,看到村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对村书记吕洪宾大发光火。以吕开放为首的村民也处处与吕洪宾作对。
在浙江考察的宁小苓等看到浙江的农村建设深受启发。杨春河、高四顺等都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办好合作社。团员们利用晚上看杭州西湖,张立本私自离开队伍,闹得丁治国和刘子和到处找。
林三磊趁着宁小苓去浙江把齐美玉领到家里,被丁小妮无意间发现了。丁小妮婉转地告诉了宁小苓。
阅读剧本正文
还没来得及写商业计划书。本剧有几个市场热点:
1、原小说《乡镇干部》得到了莫言老师的高度评价,并亲自为其写序。这是莫言唯一写序的长篇小说。原小说还获得了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2、以乡镇干部为题材的电视剧目前还没有,题材稀缺新颖,观众有新鲜感。
3、剧本贴近生活,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关注当前农村的热点问题,通过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污染治理、招商引资、计划生育、解决假种子假化肥、禽畜病疫情、社会治安、干群关系、干部廉洁、干部“滥情”等故事线索,展现了全景的乡镇生活。这些也是当前全国人民所关注的。
4、全剧矛盾点多,戏剧冲突不断,每集都有一个高潮,这使观众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兴奋点。全剧高潮在第二十八集,然后峰回路转,戛然而止。
5、主人公是一位漂亮的女书记,被誉为青峰县三大美女之首,她和男下属之间的关系处理,也是本剧的亮点之一。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秀水河岸 (日/外)
王小牛扛着铁锹走在河岸上,嘴里哼着茂腔。
(画外传来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王小牛听到流水声,停止了哼哼,快步向前走去。
河边草丛中,一股黑褐色污水流出。水流经过的地方,草已经枯黄,旁边的小树也死了。
王小牛抬起头,不远处的化工厂烟囱正冒着黑烟。
王小牛:“狗日的化工厂,又排污水了!”
王小牛扭头往回跑。
2、王小牛家的养鸭场 (日/外)
小牛娘一手端着簸箕,一手撒着簸箕中的饲料喂鸭子。鸭子们争食。小牛娘放下簸箕,又拿起长竿,赶着鸭子下河。
(画外。王小牛急促的声音:“娘!不好了,化工厂又放毒了,快把鸭子圈回来。”)
小牛娘一惊。王小牛跑了过来,不停地喘着粗气。
王小牛:“那个混蛋化工厂又放毒了,赶紧把鸭子圈回来。”
王小牛与母亲一起把鸭子往回赶。但鸭子像是受到了惊吓,扑棱扑棱的往水里跑,搞得母子俩很狼狈。
3、秀水乡电影院大门口 (日/外)
一群群的人走进电影院大门。高音喇叭播放着轻快的乐曲。大门口上方挂着横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旁边插着一些花花绿绿的旗子。墙上贴的一些标语上写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管理文明科学……
几位老头儿正在议论。
老头甲:“那些人呼呼隆隆干啥呢?”
老头乙:“你没看见那标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
老头丙:“中央又有新政策了?”
老头乙:“大概是吧。这几年,中央的好政策接连不断,好事儿隔三差五就来了。”
老头甲:“嗨!谁不知道呢。不过,中央是有些好政策,可就是歪嘴和尚太多了,把好经都给念歪了。”
老头乙:“也不全是呀。粮食补贴、抗旱补贴、农机补贴你那个没享受?”
老头丙:“是啊,就是俺家的老母猪也有补贴哩。”
老头乙:“俺听说,这次确实是有好政策,三保一金呀,让全体公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呀,嗨,多着来。”
老头甲指着一幅的标语:“别做梦了。你看,什么‘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好事儿还能等到咱庄户孙?等着吧。你看看,城里人弄了那些假农药假化肥,还不是专门欺负咱庄户孙?还‘支援’,还‘反哺’,还不是咱庄户人养着他们?”
老头丙:“是啊。都是咱庄户孙种的粮食把他们养的肥头大肚子的,这些混蛋又反过来坑咱坏咱。这庄户孙呀,没好!要我说啊,搞那个啥,那个,那个新农村建设,先治治城里的那些祸害咱庄户人的家伙。”
老头乙:“哈哈!我说你们也别净说那些坏事。村西老刘头和他儿媳妇吵架,农药喝下整一瓶,愣没死。你说,这假农药不是也有功吗?”
老头甲:“你个老东西,有担杖不挑你抬杠啊!”
老头乙:“哈哈,急眼了吧。你呀,钻出土的地瓜,像萝卜不是萝卜,愣头青一个。”
老头甲:“不跟你说了。走!”
众人哈哈大笑,各自走开。
4、秀水电影院内 (日/内)
主席台上坐着乡两委成员。正中是党委书记宁小苓,两边分别坐着副书记、乡长丁治国,党务书记杜学诗,政法书记李兴旺,人大副主任陈红雷,副乡长刘子和、赵兰芝、孙承志、宋新平。
会场内座无虚席。有抽烟的,有看报的,有交头接耳的,有低头打手机的,还有玩手机游戏的,场内叽叽喳喳……
丁治国用手敲打着桌子,“开会了,开会了,别说话了!”
会场内声音渐小,逐渐安静下来。突然响起了一个奶声奶气的孩子声音(手机铃声):“爸爸,那家伙来电话了,爸爸,那家伙来电话了。”众人哈哈大笑,都转头向着声音的方向看。
丁治国脸色有点恼怒,使劲地敲了敲桌子:“好了好了,开会了,都把手机都关上。”
会场逐渐安静下来。
丁治国:“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秀水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这次会议场面之大,参加人员之多,是我们秀水乡的第一次。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乡级村级全体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各类能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事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必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秀水河边,王小牛家的养鸭场 (日/外)
水中。王小牛站在一块大的白色泡沫塑料上,一边撑着“泡沫小船”,一边驱赶着水中的鸭子,嘴里不停地吆喝。鸭子像是故意与王小牛兜圈子,在水中游来游去。王小牛边赶边骂:“他个混账化工厂,袁卫国你不得好死。”
娘俩费事把鸭子圈好。王小牛把栅栏门锁上。
小牛娘一脸愁相:“都说鸭子不下水不长肉,不吃活食儿不下蛋,这可咋办啊!”
王小牛:“你就别指望长肉下蛋了,要是不死就烧高香了。上一回化工厂放水,咱家鸭子死了十五只。这回要不快圈起来,还不定死几只呢。”
小牛娘:“是啊,自打上一回放水,小鱼都死了,田螺小虾也不见了,连水草也烂了。今年养这群鸭子指定是亏大了。”
王小牛:“不行,这样下去咱得饿死。娘,我去找我表哥商量个办法。”
王小牛骑上摩托车,一下子就窜出老远。
6、周家庄高乐田家 (日/外)
高乐田正在自家院子里修理拖拉机,两手沾满油污。
(画外。摩托车声音由远及近,然后一个急刹车声。王小牛的声音:“表哥,表哥!”)
高乐田回头,王小牛走了进来。
高乐田:“小牛,啥事儿这样急火火的?”
王小牛:“表哥,不好了,那该死的化工厂又在排放污水了。”
高乐田:“真他妈的腻歪。上周环保局刚查了,咋又开始排污了。”
王小牛:“这回排污口不是原来的那个地方,在北边新开了一个排污口,在草里藏着。不过那些草都枯了,老远就看见了。”
高乐田:“你家的鸭子都圈好了?”
王小牛:“圈好了。表哥,咱得想个长久的法子,不能叫它隔三差五的祸害咱了。”
高乐田:“是啊。咱几次反映情况,乡里的、县里的像是都串通好了。环保局的人来查,每次都合格。”
王小牛:“就真没有法子了?”
高乐田停下手中的活计,在盆里洗了洗手。进屋拿了一些材料。
高乐田:“我这几天搜集了一些材料。正想瞅空把它交给乡里。走,咱这就去!”
王小牛:“不管用。前几回不都是叫那个丁乡长给挡回来了?”
高乐田:“这一回,咱就直接找宁书记,听说那个人还是办人事儿的。”
王小牛:“不一定,当官的都一个鼻孔眼子喘气儿,谁知道那娘们儿是不是个好鸟。”
高乐田:“管她是什么鸟,要是不办人事儿咱就县上告省里告。走,到乡上去。”
俩人出门,跨上摩托车。摩托车突突的窜出老远,后尾带起了一股烟尘。
7、秀水电影院内 (日/内)
宁小苓正在作报告:“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
一条小狗溜进了会场,东瞅瞅西望望一点儿也不害怕。
宁小苓:“中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人看见小狗低声笑了起来。宁小苓听到笑声抬起头,看了看会场,“以上就是我传达的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谢谢大家!”宁小苓站起身来鞠了一躬,会场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把小狗吓了一跳,窜到了主席台上。
丁治国:“同志们,刚才宁书记传达了上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指示精神。下面我就咱们秀水乡如何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讲几点意见。第一点,……”
丁治国一抬头看见小狗,示意坐在前排的乡委办公室主任王立刚去赶狗。王立刚起身,弯着腰,蹑手蹑脚驱赶小狗。“汪!汪汪汪!”那狗就冲着王立刚叫了起来。会场的安静被打破,一片哈哈大笑声,有人甚至站了起来。王立刚慌忙对着小狗狠踢了一脚。小狗尖叫着跑出了侧门。场内又是一波大笑。
丁治国:“好了,好了!安静,下面继续开会。”
8、乡种子站 (日/外)
乡种子站大门紧锁。
“咚,咚,咚,”洗砚村的张康领着几位小青年敲打铁门。铁门不开,就冲着门口大喊:
“范洪海,你给俺出来!”
“姓范的,俺们找你三回了,你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范洪海,你个缩头乌龟。俺知道你躲在屋里。今儿个不解决问题,俺们跟你没完!”
门开了一道小缝,种子站的出纳卜红英走了出来:“吵吵啥,吵吵啥!范经理不在家,再吵吵也没用!”说完要关门,几个青年上去推开门,并挤进了门里。
“哎呦!”卜红英被推倒在地。
几个人还要向屋里冲,卜红英坐在地上冲着室内大喊:“经理,经理,我顶不住了,你快出来吧!”
范洪海走了出来挡住了门口,“好你个张康,你还敢领着人到站里闹开了啊。我前面一直让着你们,是不想和你们一般见识。我让一让二不让三四,今儿个你把话说清楚!你们到底要干啥?”
看到范洪海出来了,小青年们先是一惊,然后静了下来。
张康:“范经理,你还真在家啊,你终于出来了啊。俺们来干啥你不知道?俺们买了你的种子,别人都能打九百斤一千斤,俺们只打了不到六百斤。一样的地一样的化肥差这么多,你还说种子没有问题?”
卜红英看到这架势,赶紧站了起来,钻进屋里。
范洪海一脸的自信,笑了笑说:“张康,真有你的啊。打不着粮食你怨我呀。这种子又不是我腚里拉出来的,县种子公司统一供货,有合格证。别人也种我的种子,人家能高产,你们自己不会种地,还怨种子?”
一个光头小青年说:“俺们不会种地?你可真会胡说八道。俺们的地一点儿没问题。就是种子有问题。”
范洪海:“种子有问题?你拿出证据来呀。拿不出证据你就是赖人!是诬告!”
张康:“范经理,你说种子没问题,那你拿出证据来呀!”
范洪海:“证据?我的合格证就是证据!”
光头:“什么证据不证据,打不着粮食就是证据!”
范洪海:“好了好了,兄弟们,别争了,你们是没有证据的。这年头干什么也不容易,你们就别难为我了。这样吧,也快到饭口上了。今儿晌午我请客,怎么着你们也是我的客户啊。”
张康:“范经理,俺们来是要饭啊?看来你是不想认账了。俺们庄稼人,就靠这几亩地吃饭,打不着粮食,俺们咋过?”
范洪海笑了笑:“这打不着粮食原因多着来,你也不能赖我呀。”
光头:“就是你种子的事儿,今儿你不给俺个说法,俺就跟你没完!”
张康瞪了一眼光头。
范洪海火了:“跟我没完?你能咋样?我姓范的不吃这一套!告诉你们,我是炮台上的家雀听得响声大了。就你们?赵本山说话:小样!你们打不着粮食就赖种子,你咋不赖化肥?咋不赖农药?还有那个化工厂咋不赖?跑我这里闹,我也不是吃醋的!都他妈的给我滚出去!”
张康:“你骂人?”
光头:“他狗日的不说人话!揍他!”上前抓住范洪海的衣领。
范洪海推开光头:“打架是吧,欺负我人少?”说完掏出手机,拨了一个号:“有人要砸种子站,快过来看看吧。”
9、秀水电影院门口 (日/外)
散会了,人们陆续走出会场。宁小苓、丁治国、杜学诗、李兴旺等与几个村的书记、村委会主任们边走边说话。
洼子村书记吴传仁说:“宁书记,这个政策好啊。按这政策下去,咱庄稼人就有好日子过了。”
宁小苓:“政策是好。不过实施这些政策还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努力工作,把好事儿办好,实事儿办实,让中央的好政策真正惠及全体农民。”又转过脸看着吴传仁,“哎,吴书记,最近身体还好吧?”
吴传仁:“没事儿,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宁小苓:“别硬撑着,快去医院检查检查。要不我给你联系一下县医院,我有个同学在那儿干大夫。”
吴传仁:“嗨!庄户人命贱,花那钱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