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3908
成片时长:约76分钟
阅读:14172
发表:2013/4/26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秀水乡的干部们》第1-3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宁小苓:“那也别扛着,上一回可把我们吓坏了。”
吴传仁:“没事儿,宁书记,俺已经死过好几回了,你就放心吧。今儿个开会振奋人心,俺又来了精神头儿,俺觉着俺的病也快好了。中央说要建设和谐社会,要让全体公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咱庄户人也有奔头了,要再上新台阶了,好事儿啊!”
洗砚村书记张立本:“哼!别做梦娶媳妇了,想好事儿,等着吧。你想想,有多少好事儿被一级级挤水,一层层扒皮,到了咱这儿就成了干巴棒子骨头了,要不咋叫咱庄户孙呢。”
丁治国把眼一瞪:“好你个张立本儿,你个张大炮,什么事儿没有你不放炮的。这些年有关农村政策落实的咋样?你心里没数?其实有些政策你们村里落实得就不咋地,还怨这怨那。”
张立本:“呵,丁乡长,你就会吹胡子瞪眼。你知道俺们这些村干部的苦吗?有任务乡里只知道压,村民又不听那一套,村干部被挤在中间,挤成那个啥……那个,那个,小品里的……挤成相片了都。”
众人哈哈大笑。
“吱!”一声尖锐的刹车声,一辆摩托车横在了他们面前,众人被吓了一跳。高乐田、王小牛跨下车。
丁治国:“高乐田,你这是演的哪门子戏,你想撞死我们?”
高乐田:“丁乡长,哪出戏?还是那出,化工厂污染的那出!”
丁治国:“高乐田你还有完没完,三番五次的你累不累,上周请县环保局检测,不是都合格吗?你不是也瞪着眼珠子看到了嘛!”
高乐田:“丁乡长,三番五次?你以为俺们乐意折腾吗?污染解决了?每次检验是咋合格的你不知道?那个化工厂阳奉阴违,检验的时候,水质合格了,空气干净了,为啥几天后污水照排,黑烟照冒?”
丁治国:“谁说的又排污水了?在哪儿排水了?”
王小牛:“俺说的,俺刚刚看到的。在上一回的排污口北边,离俺家的鸭场不远。”
宁小苓一惊,看着他们没有说话。
丁治国:“高乐田我真想不明白,化工厂有啥不好?给你们村补助,帮你们盖大房子,你们还要咋的,整天价告,告,告!”
高乐田:“哈哈,化工厂是给了俩钱儿,是帮着盖了房子。可是,水发黑了,空气呛人了,鸭子死了,鱼臭了,水边的树都枯了,好端端的秀水河都成啥样了?钱好干啥?也不能揣着钱等死呀。”
丁治国:“好多村儿都还是贫困村儿,你们村儿先过上好了日子,这样的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你还在这儿瞎吵吵?”
高乐田:“呵,丁大乡长,俺知道你啥意思,村里日子好了,你们有政绩了,用不着几年你们一抬屁股走了,到上边做你的大官儿了。俺们咋办?俺们可是祖祖辈辈老老少少都住在这儿的。”
丁治国:“高乐田,你小子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化工厂发钱的时候,你的手抻着老长,这会儿你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你真不识好歹!我告诉你,前些日子,你跟村里闹的那一出,我这儿还给你记着呢。还有,还有,有人告你计划生育的事儿,这些还没查清楚呢。”
宁小苓看着这些,脸上露出沉重的表情。高乐田斜眼瞅了一眼宁小苓,又转过脸来,对着丁治国。
王小牛:“表哥,他不说人话,是和化工厂穿一条裤子的,他们都让化工厂的袁卫国给收买了。哥,咱不跟他嚷嚷,咱上县告,去省里告。把这些一个鼻孔出气的一块告。”
高乐田双手叉腰,“呵!真是个丁大乡长,理屈了?还会吓唬人了啊。俺知道,化工厂是你招商引资引来的,你有功劳,你有政绩,你还挣了奖金。可化工厂隔三差五的排污水,你也不能护短呀。俺向你反映情况,你就拿以前的事儿来压俺,还拐带上计划生育。告诉你,俺一没犯法,二没违规。你咋查俺都不怕!”高乐田用手指着丁治国:“倒是你,口口声声什么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是谎话,哄人!”
丁治国气得手指着高乐田,“你,你,你……”
高乐田斜眼瞅了一下宁小苓。
宁小苓看出了高乐田的意思,上前走了一步,伸出手,“你是开拖拉机的高师傅,我认得你。”
一句话使高乐田有点儿不好意思,伸出双手,又缩回来,在身上擦了擦,然后握住宁小苓的手,“宁书记,你真认得俺?俺,俺就是反映污染的事儿,没别的意思。”
宁小苓笑了笑,“化工厂的事儿,上一次已经检测合格。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又在排污,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感谢你及时反映,党委一定会认真对待,把这件事儿彻底解决,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你得给我们时间,要进行调查,要想个各方面都满意的法子,这期间还请你协助我们一起搞好调查工作。好吧?”
高乐田松开手,“宁书记,俺信得过你,”然后又从身上掏出一卷材料,“宁书记,这是这些日子化工厂排污的记录,还有河边儿死树的数目。俺还搜集几家鸭场的死鸭数,都在上面了。”
宁小苓接过材料,大体看了一下,“呵,还挺详细的。”转手交给了丁治国。
10、秀水街头 (日/外)
张康、光头他们边跑边喊:“打人了!打人了!”“范洪海打人了!”
后面跟着几个戴墨镜、光膀子、一身刺青的黑大汉(其中有刘二户、窦大头),手拿着棍子在追打着张康他们。张康等向电影院跑来。
11、电影院门口 (日/外)
(画外。张康等喊:“打人了!打人了!”)
众人震惊。
杜学诗看到那些黑大汉,皱起了眉头。黑大汉们转眼不见了踪影。
杜学诗:“咋回事儿?谁打你们了?”
光头喘着粗气,挽起袖子,露出一道血印子,“范,范,范洪海,勾结黑社会打俺们了!”
张康:“俺们去种子站,找范洪海问问种子减产的事儿。范洪海就找黑社会打俺们。”
丁治国:“你们是哪个村儿的?”
张康:“洗砚村儿的,俺叫张康。”
丁治国:“问问就问问,咋就打起来了?”
杜学诗:“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去打架,平白无故,范洪海就打你们?”
张康:“俺买了范洪海的玉米种子,一亩地才打五六百斤,人家的都过千儿了。俺们问了问,范洪海就恼了,非说种子没事儿,叫俺拿出证据来。”
杜学诗:“是呀,你们有证据吗?”
张康:“俺哪有证据。打不着粮食不怪种子怪啥呀?”
杜学诗:“没有证据,那你们咋说种子有事儿?兴许是农药化肥的事儿,兴许是你们小青年儿就不会种地,管理不善呢。”
光头转向张康:“他咋和范洪海一个鼻孔眼子出气儿?是不是他吃了范洪海的喝了范洪海的,才给他帮腔。”
杜学诗:“你小毛孩子胆子不小啊,说话咋这么没规矩?”
张康瞪了光头一眼,“别乱说话!”
丁治国:“种子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你们找种子站,他不管就上法院,跑到这儿瞎闹什么?”
张康转向宁小苓:“宁书记,你可要给俺们做主啊!俺们小老百姓就知道种地吃饭。种子有没有问题,俺们哪有证据?叫俺们去法院告,俺拿啥告呀?俺老百姓就怕见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打官司,俺们打不起呀。宁书记,你是父母官儿,俺们庄稼人甩碎了汗珠子种地,挣几块钱不易啊。这种事儿,俺们就指望领导了。”
宁小苓皱了皱眉头,“这事儿是挺复杂的,关键是没有证据。刚才丁乡长说的也对,种子站改制了,乡里管不着,说话也不一定听。”
光头:“宁书记,俺们听说了,范洪海和乡里县里的人有关系,都是些裤腰带关系,乡里有人给他撑腰。”
杜学诗:“满嘴胡咧咧!你小毛孩子懂个屁!我看你就欠揍。”
张康瞪了一眼光头,“你少插嘴!”又转过脸看着宁小苓,“上年,俺们买了他的麦种,说是新品种,每斤还贵五毛呢,长出来一看,七高八矮的,不用刮风就倒伏。你要找他,说种子有问题,他就赖化肥赖农药,还说,是化工厂的事儿呢。”
高乐田紧接一句:“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丁治国瞪了一眼高乐田,“你少说两句,给鸡拌的食儿,鸭子插啥嘴。”
宁小苓:“好了,乡亲们,大家说的事儿我都听明白了。乡委会尽力给大家办。大家也要多想想办法,找找证据,分析分析原因。时候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吃饭吧。”
众人嘟囔着散去了。
12、秀水街上 (日/外)
宁小苓、丁治国、杜学诗、李兴旺、刘子和等走在街上。
丁治国:“嗨,这闹得,都过了饭口了,我这前肚皮都贴着后脊梁了。快走吧,饭都凉了。”
宁小苓:“老丁,化工厂的事儿确实是个大问题。你研究一下高乐田的那些材料,抽空咱们再去河边看看,是不是袁卫国真的捣什么鬼?”
丁治国:“捣什么鬼?啥鬼也没有捣。环保局来的时候,他那套治污的设备就转起来,各个检测项目都合格。环保局的走了,他就关了那些设备了呗。”
刘子和很生气,“这个袁卫国,阳奉阴违呀,他就这样祸害老百姓?”
丁治国:“还不都是钱逼得嘛,那些治污设备都是电老虎,开起来就吃掉百分之十的纯利润。他袁卫国眼珠子整天在钱眼儿里转悠,不为了钱他也不会干这缺德的事儿。”
刘子和:“这个袁卫国,他就不怕咱们把厂子给关了?”
丁治国:“关了?你敢吗?黄县长那一关你就过不去。当初,咱乡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去找黄县长要项目,黄县长就领来了袁卫国。”
刘子和:“这个袁卫国,真够嚣张的。”
宁小苓叹了一口气,“当初咱们也太天真了。光看到这个厂子的效益好,没有对污染引起足够重视,以为上套设备就能治理污染。”
丁治国:“就是这个项目,黄县长大会小会的表扬咱,把咱们都架上去了。再说,乡里大大小小的花销就靠这一年二百来万的税费撑着。这会儿,咱是骑在老虎脊梁上,想下都下不来了。”
宁小苓深吸了一口气,“不管咋样,这个污染一定要治理,要不就对不起全乡的老百姓。”
丁治国:“锅腰子挑水,难啊!”
手机响了,杜学诗看了一下号码,拐到一边接电话。电话里范洪海说:“杜书记,我炖了两只坡兔子,你过来吧,咱喝两盅。”杜学诗:“什么坡兔子,你小子,惹了事儿才想起我来了。”电话里:“哪里哪里,坡兔子昨个就准备好了。今儿个早上,我还弄了一只老王八,你快来吧。”杜学诗:“好吧。”
杜学诗对宁小苓说:“宁书记,我有个饭局,不回去了。”
宁小苓:“哦,好吧。你有空找范洪海调查一下那个种子的事儿,到底是啥原因,惹得村民上访。”
13、乡委大院门口 (日/外)
乡委大院大门紧锁。三位村民要进乡政府大院,一位穿黄军裤的对看大门的老孙头说:“大爷,俺要找党委,要上访,俺要向乡领导反映个情况。俺去年在生资公司买的化肥是假的。”
老孙头不让进,说:“领导们都不在家,全都开会呢。”老孙头指了指不远处的信访办,“上访到那边,去信访办。”
黄军裤:“那边信访办锁着门。大爷,你就让俺进去吧!俺庄户人,到乡里来一趟不容易。”
老孙头:“不行。领导们都不在家。”说完“咣”的一声,把小门也给关上了。
黄军裤小声嘟囔:“牛逼什么,不就是个看门狗吗!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
三人蹲在了大门旁边的墙根下。
小门打开,老孙头拿着一把笤帚疙瘩出来,“你骂人?”
黄军裤:“没骂人啊,这里还有人啊?”指着不远处一条正在溜达的小狗,“骂狗呢。”
正说着,丁治国、宁小苓等走了过来。
丁治国:“咋回事?”
老孙头:“丁乡长,这几个人要上访,叫他们去信访办,他们不去,就骂人。”
三位村民站了起来。
宁小苓走了过来,“我是宁小苓,你们上访啥事儿?”
黄军裤有些局促,“哦,哦,宁书记,俺们是洗砚村的,俺叫张大社,去年俺买了复合肥不长庄稼,生资公司的孟经理说,不是化肥的事儿,俺就去县上化验了。县上说是假冒产品。”说完就拿出一张化验单递给宁小苓。
宁小苓看了看说:“这好办呀,有证据,直接到法院起诉,事实确凿,一告就准。”
张大社:“这么个事儿就打官司?俺听说,打官司要花钱。俺已经花钱化验了,打官司再花钱,就是赢了官司,也输了钱。宁书记,还是请党委给俺们做个主,请领导过问一下,就管用。再说也不是什么大钱,一个户也就是三百两百的。”
宁小苓笑了笑,“打官司怕什么?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些事儿还是用法律办事好啊。党委出面,他们推着葫芦摇着瓢,一推六二五,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解决的了。法院好啊,一纸传票,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还可以强制执行。还能把你们的化验费,跑路的费用都给你赔上。”
张大社:“宁书记,俺是种地的,没打过官司,俺心里没底儿。俺就信任领导,信任你,你就帮帮俺吧。”
宁小苓想了想:“好吧。我们办办看。”
张大社鞠了一躬,“谢谢你,宁书记。”
上访的人走了。
14、乡委伙房 (日/内)
几位干部们围着大圆桌准备吃饭。伙房胖师傅正在给每人盛饭,“我说领导们,这干工作也不能不吃饭呀,都几点了,俺这饭都热了两回了。”
干部们都阴沉着脸,没有回话。胖师傅看到气氛不对,伸了一下舌头,没有再说话,赶紧盛饭。
丁治国吃了几口,阴着个脸嘟囔:“妈了个巴子的,今儿个是咋了?种子、化肥、污染,全齐了,一窝蜂的都来了。这些庄户人就是一群羊,一个跟着一个学。宁书记,咱以后就别拾这些咸鱼头了,这些事儿越择巴越烂,择巴不清。”
宁小苓:“这怎么是咸鱼头呢。老百姓不容易,他们有事儿,不找政府找谁?”又把那张化验单递给丁治国,“你安排个人,找找司法所,看这个官司怎么打?”
丁治国拿着化验单很不情愿的放进衣兜,“吃饭。整天择巴这些烂事儿。”对着胖师傅,“拿瓶二锅头来。”胖师傅拿来酒,打开,递给丁治国。丁治国倒了两个半碗,推给刘子和一只碗,“子和,你喝。”又对着宁小苓,“你也来碗?”
宁小苓笑了笑,“呵呵,你们都是些酒鬼,还是自己喝吧。”
刘子和把碗推给丁治国,“我也不喝,你喝吧。”
丁治国边吃边喝。
宁小苓转向刘子和:“老刘,打井的事儿到什么程度了?”
刘子和:“全乡八个打井队,五个队进展还算顺利,已经见水了,估计三、四天拔钻,五天后就能浇地了。其余三个队都遇到难题了,近贤村山上那口井,遇到石头,这几天光磨钻头不见进度。周家庄村西那眼井,快四十米了,就是不见水,真是奇了怪了。”
丁治国:“真他奶奶的怪事儿啊,三十多米还不出水,按咱这里的海拔高度,都打到海平面了。东海龙王也不送水来,看来也是欠揍。”众人都笑了。
宁小苓笑了笑,吃了几口饭,又对刘子和说:“这口井恐怕是废了,看来那地方没水,只能想别的法子了。其他打井队要抓紧啊。都快两个月没下雨了。这些地块浇不上水,那些茶叶果树都将减产,季节不等人啊。这几天县上天天催,要进度。”
刘子和:“是啊。我抓紧吃饭,吃完饭就去盯着,看看有啥办法能加快进度。”
宁小苓:“好吧。注意身体,别勾出你的老病来。”
刘子和:“没事儿,你放心吧,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吴传仁:“没事儿,宁书记,俺已经死过好几回了,你就放心吧。今儿个开会振奋人心,俺又来了精神头儿,俺觉着俺的病也快好了。中央说要建设和谐社会,要让全体公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咱庄户人也有奔头了,要再上新台阶了,好事儿啊!”
洗砚村书记张立本:“哼!别做梦娶媳妇了,想好事儿,等着吧。你想想,有多少好事儿被一级级挤水,一层层扒皮,到了咱这儿就成了干巴棒子骨头了,要不咋叫咱庄户孙呢。”
丁治国把眼一瞪:“好你个张立本儿,你个张大炮,什么事儿没有你不放炮的。这些年有关农村政策落实的咋样?你心里没数?其实有些政策你们村里落实得就不咋地,还怨这怨那。”
张立本:“呵,丁乡长,你就会吹胡子瞪眼。你知道俺们这些村干部的苦吗?有任务乡里只知道压,村民又不听那一套,村干部被挤在中间,挤成那个啥……那个,那个,小品里的……挤成相片了都。”
众人哈哈大笑。
“吱!”一声尖锐的刹车声,一辆摩托车横在了他们面前,众人被吓了一跳。高乐田、王小牛跨下车。
丁治国:“高乐田,你这是演的哪门子戏,你想撞死我们?”
高乐田:“丁乡长,哪出戏?还是那出,化工厂污染的那出!”
丁治国:“高乐田你还有完没完,三番五次的你累不累,上周请县环保局检测,不是都合格吗?你不是也瞪着眼珠子看到了嘛!”
高乐田:“丁乡长,三番五次?你以为俺们乐意折腾吗?污染解决了?每次检验是咋合格的你不知道?那个化工厂阳奉阴违,检验的时候,水质合格了,空气干净了,为啥几天后污水照排,黑烟照冒?”
丁治国:“谁说的又排污水了?在哪儿排水了?”
王小牛:“俺说的,俺刚刚看到的。在上一回的排污口北边,离俺家的鸭场不远。”
宁小苓一惊,看着他们没有说话。
丁治国:“高乐田我真想不明白,化工厂有啥不好?给你们村补助,帮你们盖大房子,你们还要咋的,整天价告,告,告!”
高乐田:“哈哈,化工厂是给了俩钱儿,是帮着盖了房子。可是,水发黑了,空气呛人了,鸭子死了,鱼臭了,水边的树都枯了,好端端的秀水河都成啥样了?钱好干啥?也不能揣着钱等死呀。”
丁治国:“好多村儿都还是贫困村儿,你们村儿先过上好了日子,这样的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你还在这儿瞎吵吵?”
高乐田:“呵,丁大乡长,俺知道你啥意思,村里日子好了,你们有政绩了,用不着几年你们一抬屁股走了,到上边做你的大官儿了。俺们咋办?俺们可是祖祖辈辈老老少少都住在这儿的。”
丁治国:“高乐田,你小子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化工厂发钱的时候,你的手抻着老长,这会儿你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你真不识好歹!我告诉你,前些日子,你跟村里闹的那一出,我这儿还给你记着呢。还有,还有,有人告你计划生育的事儿,这些还没查清楚呢。”
宁小苓看着这些,脸上露出沉重的表情。高乐田斜眼瞅了一眼宁小苓,又转过脸来,对着丁治国。
王小牛:“表哥,他不说人话,是和化工厂穿一条裤子的,他们都让化工厂的袁卫国给收买了。哥,咱不跟他嚷嚷,咱上县告,去省里告。把这些一个鼻孔出气的一块告。”
高乐田双手叉腰,“呵!真是个丁大乡长,理屈了?还会吓唬人了啊。俺知道,化工厂是你招商引资引来的,你有功劳,你有政绩,你还挣了奖金。可化工厂隔三差五的排污水,你也不能护短呀。俺向你反映情况,你就拿以前的事儿来压俺,还拐带上计划生育。告诉你,俺一没犯法,二没违规。你咋查俺都不怕!”高乐田用手指着丁治国:“倒是你,口口声声什么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是谎话,哄人!”
丁治国气得手指着高乐田,“你,你,你……”
高乐田斜眼瞅了一下宁小苓。
宁小苓看出了高乐田的意思,上前走了一步,伸出手,“你是开拖拉机的高师傅,我认得你。”
一句话使高乐田有点儿不好意思,伸出双手,又缩回来,在身上擦了擦,然后握住宁小苓的手,“宁书记,你真认得俺?俺,俺就是反映污染的事儿,没别的意思。”
宁小苓笑了笑,“化工厂的事儿,上一次已经检测合格。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又在排污,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感谢你及时反映,党委一定会认真对待,把这件事儿彻底解决,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你得给我们时间,要进行调查,要想个各方面都满意的法子,这期间还请你协助我们一起搞好调查工作。好吧?”
高乐田松开手,“宁书记,俺信得过你,”然后又从身上掏出一卷材料,“宁书记,这是这些日子化工厂排污的记录,还有河边儿死树的数目。俺还搜集几家鸭场的死鸭数,都在上面了。”
宁小苓接过材料,大体看了一下,“呵,还挺详细的。”转手交给了丁治国。
10、秀水街头 (日/外)
张康、光头他们边跑边喊:“打人了!打人了!”“范洪海打人了!”
后面跟着几个戴墨镜、光膀子、一身刺青的黑大汉(其中有刘二户、窦大头),手拿着棍子在追打着张康他们。张康等向电影院跑来。
11、电影院门口 (日/外)
(画外。张康等喊:“打人了!打人了!”)
众人震惊。
杜学诗看到那些黑大汉,皱起了眉头。黑大汉们转眼不见了踪影。
杜学诗:“咋回事儿?谁打你们了?”
光头喘着粗气,挽起袖子,露出一道血印子,“范,范,范洪海,勾结黑社会打俺们了!”
张康:“俺们去种子站,找范洪海问问种子减产的事儿。范洪海就找黑社会打俺们。”
丁治国:“你们是哪个村儿的?”
张康:“洗砚村儿的,俺叫张康。”
丁治国:“问问就问问,咋就打起来了?”
杜学诗:“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去打架,平白无故,范洪海就打你们?”
张康:“俺买了范洪海的玉米种子,一亩地才打五六百斤,人家的都过千儿了。俺们问了问,范洪海就恼了,非说种子没事儿,叫俺拿出证据来。”
杜学诗:“是呀,你们有证据吗?”
张康:“俺哪有证据。打不着粮食不怪种子怪啥呀?”
杜学诗:“没有证据,那你们咋说种子有事儿?兴许是农药化肥的事儿,兴许是你们小青年儿就不会种地,管理不善呢。”
光头转向张康:“他咋和范洪海一个鼻孔眼子出气儿?是不是他吃了范洪海的喝了范洪海的,才给他帮腔。”
杜学诗:“你小毛孩子胆子不小啊,说话咋这么没规矩?”
张康瞪了光头一眼,“别乱说话!”
丁治国:“种子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你们找种子站,他不管就上法院,跑到这儿瞎闹什么?”
张康转向宁小苓:“宁书记,你可要给俺们做主啊!俺们小老百姓就知道种地吃饭。种子有没有问题,俺们哪有证据?叫俺们去法院告,俺拿啥告呀?俺老百姓就怕见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打官司,俺们打不起呀。宁书记,你是父母官儿,俺们庄稼人甩碎了汗珠子种地,挣几块钱不易啊。这种事儿,俺们就指望领导了。”
宁小苓皱了皱眉头,“这事儿是挺复杂的,关键是没有证据。刚才丁乡长说的也对,种子站改制了,乡里管不着,说话也不一定听。”
光头:“宁书记,俺们听说了,范洪海和乡里县里的人有关系,都是些裤腰带关系,乡里有人给他撑腰。”
杜学诗:“满嘴胡咧咧!你小毛孩子懂个屁!我看你就欠揍。”
张康瞪了一眼光头,“你少插嘴!”又转过脸看着宁小苓,“上年,俺们买了他的麦种,说是新品种,每斤还贵五毛呢,长出来一看,七高八矮的,不用刮风就倒伏。你要找他,说种子有问题,他就赖化肥赖农药,还说,是化工厂的事儿呢。”
高乐田紧接一句:“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丁治国瞪了一眼高乐田,“你少说两句,给鸡拌的食儿,鸭子插啥嘴。”
宁小苓:“好了,乡亲们,大家说的事儿我都听明白了。乡委会尽力给大家办。大家也要多想想办法,找找证据,分析分析原因。时候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吃饭吧。”
众人嘟囔着散去了。
12、秀水街上 (日/外)
宁小苓、丁治国、杜学诗、李兴旺、刘子和等走在街上。
丁治国:“嗨,这闹得,都过了饭口了,我这前肚皮都贴着后脊梁了。快走吧,饭都凉了。”
宁小苓:“老丁,化工厂的事儿确实是个大问题。你研究一下高乐田的那些材料,抽空咱们再去河边看看,是不是袁卫国真的捣什么鬼?”
丁治国:“捣什么鬼?啥鬼也没有捣。环保局来的时候,他那套治污的设备就转起来,各个检测项目都合格。环保局的走了,他就关了那些设备了呗。”
刘子和很生气,“这个袁卫国,阳奉阴违呀,他就这样祸害老百姓?”
丁治国:“还不都是钱逼得嘛,那些治污设备都是电老虎,开起来就吃掉百分之十的纯利润。他袁卫国眼珠子整天在钱眼儿里转悠,不为了钱他也不会干这缺德的事儿。”
刘子和:“这个袁卫国,他就不怕咱们把厂子给关了?”
丁治国:“关了?你敢吗?黄县长那一关你就过不去。当初,咱乡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去找黄县长要项目,黄县长就领来了袁卫国。”
刘子和:“这个袁卫国,真够嚣张的。”
宁小苓叹了一口气,“当初咱们也太天真了。光看到这个厂子的效益好,没有对污染引起足够重视,以为上套设备就能治理污染。”
丁治国:“就是这个项目,黄县长大会小会的表扬咱,把咱们都架上去了。再说,乡里大大小小的花销就靠这一年二百来万的税费撑着。这会儿,咱是骑在老虎脊梁上,想下都下不来了。”
宁小苓深吸了一口气,“不管咋样,这个污染一定要治理,要不就对不起全乡的老百姓。”
丁治国:“锅腰子挑水,难啊!”
手机响了,杜学诗看了一下号码,拐到一边接电话。电话里范洪海说:“杜书记,我炖了两只坡兔子,你过来吧,咱喝两盅。”杜学诗:“什么坡兔子,你小子,惹了事儿才想起我来了。”电话里:“哪里哪里,坡兔子昨个就准备好了。今儿个早上,我还弄了一只老王八,你快来吧。”杜学诗:“好吧。”
杜学诗对宁小苓说:“宁书记,我有个饭局,不回去了。”
宁小苓:“哦,好吧。你有空找范洪海调查一下那个种子的事儿,到底是啥原因,惹得村民上访。”
13、乡委大院门口 (日/外)
乡委大院大门紧锁。三位村民要进乡政府大院,一位穿黄军裤的对看大门的老孙头说:“大爷,俺要找党委,要上访,俺要向乡领导反映个情况。俺去年在生资公司买的化肥是假的。”
老孙头不让进,说:“领导们都不在家,全都开会呢。”老孙头指了指不远处的信访办,“上访到那边,去信访办。”
黄军裤:“那边信访办锁着门。大爷,你就让俺进去吧!俺庄户人,到乡里来一趟不容易。”
老孙头:“不行。领导们都不在家。”说完“咣”的一声,把小门也给关上了。
黄军裤小声嘟囔:“牛逼什么,不就是个看门狗吗!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
三人蹲在了大门旁边的墙根下。
小门打开,老孙头拿着一把笤帚疙瘩出来,“你骂人?”
黄军裤:“没骂人啊,这里还有人啊?”指着不远处一条正在溜达的小狗,“骂狗呢。”
正说着,丁治国、宁小苓等走了过来。
丁治国:“咋回事?”
老孙头:“丁乡长,这几个人要上访,叫他们去信访办,他们不去,就骂人。”
三位村民站了起来。
宁小苓走了过来,“我是宁小苓,你们上访啥事儿?”
黄军裤有些局促,“哦,哦,宁书记,俺们是洗砚村的,俺叫张大社,去年俺买了复合肥不长庄稼,生资公司的孟经理说,不是化肥的事儿,俺就去县上化验了。县上说是假冒产品。”说完就拿出一张化验单递给宁小苓。
宁小苓看了看说:“这好办呀,有证据,直接到法院起诉,事实确凿,一告就准。”
张大社:“这么个事儿就打官司?俺听说,打官司要花钱。俺已经花钱化验了,打官司再花钱,就是赢了官司,也输了钱。宁书记,还是请党委给俺们做个主,请领导过问一下,就管用。再说也不是什么大钱,一个户也就是三百两百的。”
宁小苓笑了笑,“打官司怕什么?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些事儿还是用法律办事好啊。党委出面,他们推着葫芦摇着瓢,一推六二五,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解决的了。法院好啊,一纸传票,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还可以强制执行。还能把你们的化验费,跑路的费用都给你赔上。”
张大社:“宁书记,俺是种地的,没打过官司,俺心里没底儿。俺就信任领导,信任你,你就帮帮俺吧。”
宁小苓想了想:“好吧。我们办办看。”
张大社鞠了一躬,“谢谢你,宁书记。”
上访的人走了。
14、乡委伙房 (日/内)
几位干部们围着大圆桌准备吃饭。伙房胖师傅正在给每人盛饭,“我说领导们,这干工作也不能不吃饭呀,都几点了,俺这饭都热了两回了。”
干部们都阴沉着脸,没有回话。胖师傅看到气氛不对,伸了一下舌头,没有再说话,赶紧盛饭。
丁治国吃了几口,阴着个脸嘟囔:“妈了个巴子的,今儿个是咋了?种子、化肥、污染,全齐了,一窝蜂的都来了。这些庄户人就是一群羊,一个跟着一个学。宁书记,咱以后就别拾这些咸鱼头了,这些事儿越择巴越烂,择巴不清。”
宁小苓:“这怎么是咸鱼头呢。老百姓不容易,他们有事儿,不找政府找谁?”又把那张化验单递给丁治国,“你安排个人,找找司法所,看这个官司怎么打?”
丁治国拿着化验单很不情愿的放进衣兜,“吃饭。整天择巴这些烂事儿。”对着胖师傅,“拿瓶二锅头来。”胖师傅拿来酒,打开,递给丁治国。丁治国倒了两个半碗,推给刘子和一只碗,“子和,你喝。”又对着宁小苓,“你也来碗?”
宁小苓笑了笑,“呵呵,你们都是些酒鬼,还是自己喝吧。”
刘子和把碗推给丁治国,“我也不喝,你喝吧。”
丁治国边吃边喝。
宁小苓转向刘子和:“老刘,打井的事儿到什么程度了?”
刘子和:“全乡八个打井队,五个队进展还算顺利,已经见水了,估计三、四天拔钻,五天后就能浇地了。其余三个队都遇到难题了,近贤村山上那口井,遇到石头,这几天光磨钻头不见进度。周家庄村西那眼井,快四十米了,就是不见水,真是奇了怪了。”
丁治国:“真他奶奶的怪事儿啊,三十多米还不出水,按咱这里的海拔高度,都打到海平面了。东海龙王也不送水来,看来也是欠揍。”众人都笑了。
宁小苓笑了笑,吃了几口饭,又对刘子和说:“这口井恐怕是废了,看来那地方没水,只能想别的法子了。其他打井队要抓紧啊。都快两个月没下雨了。这些地块浇不上水,那些茶叶果树都将减产,季节不等人啊。这几天县上天天催,要进度。”
刘子和:“是啊。我抓紧吃饭,吃完饭就去盯着,看看有啥办法能加快进度。”
宁小苓:“好吧。注意身体,别勾出你的老病来。”
刘子和:“没事儿,你放心吧,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