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270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366
发表:2018/5/27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8集
1
…
8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8-9、凌晨三点钟;平原火车站附近
[平原、武城、恩县的部队,在凌晨三点准时发起了攻击,攻势之猛是前所未有的。平原火车站很快便处在危险之中。]
日军指挥官(声嘶力竭地):赶紧向德县的皇军求援。
日军副官(立刻抓起桌上的电话,将听筒放在耳边):喂,喂……喂喂……电话不通。
日军指挥官:电话线被他们截断了。(他随即走到屋门口,大声喊道)通讯兵。
一个通讯兵(跑过来):有。
日军指挥官:你火速赶到德县,向皇军求援。
通讯兵:是。
[通讯兵慌忙向外跑去。]
8-10、禹城东南不远处
[禹城、高唐、夏津三个县的部队,也在凌晨三点钟,准时向禹城火车站发起了猛攻。很快,禹城火车站的日军也支持不住了。]
日军指挥官:赶紧向长清、济南的皇军求援。
通讯兵:是。
叠影字幕;画外音
临清、清平、馆陶、邱县的部队,也同时向铁路沿线的各小车站发起攻击。较小的车站接连被攻克,大一些的车站也都处在危急之中。他们都慌忙向济南、长清或德州的日军求援。
8-11、德州东南不远处
[凌晨四点钟,一辆满载着日军士兵的装甲火车驶出德州城,沿着铁路向临清方向驶来。]
[埋伏在铁路两旁的战士们,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敌人的装甲车越来越近,很快便进入战士们的包围圈。]
陈再道(大喊一声):打!
[战士们立刻枪炮齐发,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枪声、炮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整个阵地上浓烟滚滚。装甲车内的敌人见势不妙,纷纷跳下装甲车,像受了伤的兔子一样往回跑。之后,他们一直龟缩在德州城内,不敢出来。]
叠影字幕;画外音
济南和长清的敌人也乘坐装甲火车,向禹城进犯。在第六区部队的迫击炮的袭击下,也退回济南不敢出来。
8-12、禹城火车站外
[凌晨四点,禹城、清平、夏津的部队,又加大了攻击力度。禹城火车站的敌人很快就招架不住了。他们只得放弃大门,向车站内退去。中国军队很快占领了车站大门。]
8-13、车站内
一个日军通讯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日军指挥官的住处):报告,中国军队占领了车站大门。
日军指挥官(气急败坏地):都给我顶住。谁后退死了死了的。
副官(走上来):来不及了。中国军队已经打进了车站。
日军指挥官(铁青着脸,把手一挥):撤出车站。
[日军很快撤出车站。]
8-14、车站外
日军指挥官(看着被中国军队占领的车站,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狡猾的中国军队,打了我个措手不及。(他随即举起战刀)给我重新组织兵力,夺回车站。
[日军又重新组织兵力,向车站发起了反攻。]
[清平县独立营在火车站西侧与反攻的日军展开激战。这时,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营长的一只手臂被炸掉了。]
一个士兵(吃惊地嚷着):营长,你的手……
独立营长(低头看了一眼,毫不在乎地):没事儿。大家不要管我,坚决守住车站。
士兵们:是。
[于是,大家一鼓作气,将反攻的日军击退。]
8-15、平原火车站内外
[守备平原车站的日伪军十分顽固。中国军队连续发起数次冲锋,均未能攻克。]
韩多峰(只得命令)把预备队冯寿彭旅拉上去,参加作战。
[冯寿彭很快便率部冲了上去。然而,仍然难以攻克。]
[冯寿彭见此情景,急得团团转。这时,韩多峰也亲自赶到临时指挥部,进行督战。]
韩多峰(转身望着冯寿彭,大声喊道)冯旅长,你的本事哪里去了?
冯寿彭(立即脱光了膀子,从护兵手中夺过盒子枪,对着他的部队大叫):奶奶的,同鬼子拼了!跟我上!
[随着冲锋号声响起,部队像潮水般向敌人的阵地压过去,守卫平原车站的敌军再也招架不住,伪军纷纷投降,顽固的日军仍企图以断墙、火车轮为掩体,负隅顽抗,最后被第四区部队一一击毙。]
8-16、平原火车站附近;临时指挥部
[几个士兵押着一个中年人,走进指挥部。]
士兵甲(向韩多峰汇报):这个人是平原火车站的维持会长,十分顽固。电话线被割断后,他企图派人去济南向日军报告。
被俘后,还咬伤我们两名士兵,企图夺枪逃跑。
[在场的所有官兵都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
八路军代表:韩司令,毙了他!
第四区部队军官:对,毙了他!
[韩多峰怀着不可克制的愤怒心情,一步一步向那个维持会长逼近,这个出卖灵魂的汉奸,终于向韩多峰双腿跪下。]
维持会长(哭喊):韩司令,饶命啊!
韩多峰(上去一脚把他踢倒,随即命令):砍了他!
[左右的警卫人员立即把他的头按在铁轨上,用刚刚缴获的日本军刀把他的头砍下来。在场官兵纷纷鼓掌,有的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杀死汉奸!”。]
[此时早已红日高照。韩多峰看看手表,是上午九点二十分钟。自凌晨三点算起战斗整整打了六个小时。]
[韩多峰举目向北望去,场面更是壮观动人。沿线的百姓男女老少齐上阵,纷纷用镐头、铁棍,扒路基,卸枕木,抬钢轨。电线杆也都被锯倒了。群众背的背,扛的扛,把枕木、电线杆和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
[这次破袭战大获全胜,破坏津浦线北段达一百余华里,致使敌人较长时间不能通火车,华北日军为之震惊。]
叠影字幕;画外音
直至七月底,陈再道和卜盛光才率领部队返回南宫。
8-17、南宫城;东进纵队司令部;
[卡尔逊坐在会议室里的一张桌子旁边。徐向前和邓小平一前一后,走进来。]
徐向前(热情地):卡尔逊先生,你好啊!
卡尔逊(连忙站起身和徐向前握手,并用有些生硬的中国话):徐同志,你好!
特写镜头:卡尔逊,身材高高瘦瘦的,鼻子有些大,一双蓝眼睛中透出很纯净的目光。
徐向前(指着身后的邓小平):这是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同志。
卡尔逊(高兴地耸耸肩):这太好啦。在辽县没有见到你,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没想到在这里能得到弥补。
邓小平(哈哈大笑):我是来这里检查工作的。我们这是不期而遇。卡尔逊先生,请坐!
[三个人都在桌子旁边坐下来。这时,两个小战士拿来一些梨、桃、苹果放到桌上,又退了出去。]
邓小平(拿起一个鲜红的苹果,递向卡尔逊):卡尔逊先生,请!
卡尔逊:邓政委,你请。
[三个人便一边品尝水果,一边开始交谈。]
叠影字幕;画外音
卡尔逊的全名叫伊万斯·福代斯·卡尔逊,担任美国海军武官。二十年代曾两度驻上海,任美国情报官。抗日战争开始后,又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委托,来中国考察抗战的情况。
邓小平(关切地):你是从哪边过来的?
卡尔逊:从冀中。
邓小平:走了不少地方吧?
卡尔逊:我走访了国共两党的抗日队伍,并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到达延安,与毛泽东、张闻天进行了长谈。毛泽东随后便派刘白羽、欧阳山尊、汪洋、金肇野、林山等五个人,组成一个“文化小组”,陪同我继续考察。
邓小平:五个人?我们怎么只看到三个人?
卡尔逊:是这样的。林山在苛岚接受了苛岚“战委会”主席续范亭的邀请,留在那里协助续主席工作;金肇野留在五台山,参加了一家进步报社的工作。继续与我同行的,就只剩下刘白羽、欧阳山尊和汪洋了。
邓小平:原来是这样。
徐向前:今年一月,咱们在辽县一二九师师部见过一面。
卡尔逊:是啊。那次会面虽然时间很短暂,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向前:那时你问我:你们的师部在后方,而部队在前面打游击,如果在正太路一带遇到敌人,那么先要向司令部报告情况,获得批准后才能打,时间怎么来得及呢?
卡尔逊:你告诉我,遇到这种情况,前方部队的首长有权根据游击战争的原则和当时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相机作出决定,不必事先请示。”当时我还不大理解。
徐向前;现在,我们在南宫又见面了。
卡尔逊:更让我惊喜的是,邓小平政委也在这里。我已经感觉到,这次采访的收获一定会超过预期。
[邓小平和徐向前都笑起来。]
卡尔逊(开门见山地):请徐同志介绍一下,冀南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徐向前(沉思了一下):那是去年冬天,这一地区的某一城市的代表来到辽县我师的师部,要求我们去帮助组织游击队。当时我们正忙得腾不出手来,就派了三个训练有素的非武装人员和他们一起下山。不久又派了三十多人,一个月后又派来五个连。这些部队组织巨鹿和南宫的人民,在这儿创建了一个根据地。三月间,宋任穷带着一个骑兵团开到这里,扩大了发展规模。在响堂铺打败了日本人之后,我率领主力部队到达这里。
卡尔逊:你们在响堂铺是怎样打败日本军的?
徐向前:那是三月十一日,一支约有三千人的日本部队,带着一百八十辆卡车通过一个关口向山西开来。我们突然从侧翼对他们发动攻击,打死近一千人。但是战果中最辉煌的是烧毁了他们的全部车辆。
卡尔逊:你们是怎样对待中国土匪的?消灭他们吗?
徐向前:在我们说明他们正给中国人的事业造成危害之后,他们还是欺压人民,否则我们是不会消灭他们的。
卡尔逊:你们会把他们吸收进八路军吗?
徐向前:可以吸收,但这是有条件的。
卡尔逊:什么条件?
徐向前:条件有这几项。一、他们必须同意坚持抗日,直到日本撤出中国;二、服从八路军的命令;三、接受八路军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人员;四、不危害人民;五、定期提出收支详细帐目的报告;六、实行八路军的薪饷标准;吃同样的伙食。(稍微停了一下,他又接着):汉奸部队必须通过消灭日本人来证明他们的诚意。仅仅这个地区,大约有五千名汉奸部队官兵向我们投诚了。
卡尔逊:徐同志,在我们谈条件的时候,我想具体知道每一个八路军战士都宣誓遵守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正在默默地吃水果的邓小科听到这里,将身躯靠在椅子背上,接过了话茬儿]
邓小平: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一,坚决打击侵略者,与日寇血战到底。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对外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善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和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叠影字幕;画外音
卡尔逊暗暗用他在山西、河北观察到的情况,和这些原则对照。他看到了实行每一项原则的具体事例。
[这时,晚饭上来了。他们便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开始吃饭。]
8-18、第二天上午;南宫大街上
[早晨下了一场大雨。上午雨停后,卡尔逊和随行的三个人一块到街上买东西。]
[一行四人,一边观看街道两旁的景物,一边往前走。他们来到一个卖雨衣的小摊前。]
卡尔逊(停住脚步,问摊主):雨衣多少钱一件?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