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270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365
发表:2018/5/27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8集
1
…
8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8-28、七月二十六日;洛阳城外
[鹿钟麟率领他的省政府,由洛阳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山西前进。]
8-29、七月二十八日傍晚;东进纵队司令部大院内
[被太阳烤了一天的司令部大院,仍然残存着些许余热。那棵由宋任穷亲自栽下的海棠树,已经生长得郁郁葱葱。稀疏的树冠明显变大,树干也长高了许多。嫩绿的叶子青翠欲滴,红白两色的小花含羞开放。]
[忙碌了一天的徐向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院里。他在自己宿办室里洗了把脸,便掂着一个小板凳坐到院里乘凉。这时一阵凉风吹来,徐向前感到格外清爽。]
8-30、东进纵队司令部大院内
[五分钟后,邓小平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进来。他上身穿一件白色衬衣,下身穿一件灰色的军装裤子。灰色的军装上衣在他胳膊上挎着。他进院后,直接走到搭衣绳跟前,将军装上衣搭在绳上,又走进自己的宿办室洗了洗脸,这才也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到徐向前不远处。]
邓小平(一手掂着凳子,向徐向前身边凑了凑):徐副师长,我想就冀南部队的整编问题,跟你交换一下意见。
徐向前(高兴地):好啊!我也正想跟你商量这事呢。我拟定了一个整编的方案,你看行不行?
邓小平(很感兴趣地):你说说看。
徐向前:我的方案是:把东进纵队的第一、第三团合编为新一团,调归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把赵辉楼的‘冀豫抗日第一支队”拨归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建制;将东进纵队第二团和七七一团、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合编为独立旅,由一二九师直辖。
[徐向前说完,将目光盯着邓小平,征求他的意见。]
邓小平:照你这个方案,就把冀南基础比较好的部队都收编了。这会不会影响冀南的局势稳定?
徐向前:那就把我这个方案修改一下。将独立旅和段海洲的“青年纵队”合并,组成新的“青年纵队”。仍由段海洲担任司令员,李聚奎任政委;原独立旅旅长徐深吉担任副司令员,原东进纵队参谋长卜盛光担任参谋长。合编以后,把他们留在冀南,作为冀南的主力部队。
邓小平:好,我赞成。
徐向前:关于地方武装的整编问题,我还没有想好。
邓小平: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拟定了一个方案。
徐向前:你说说。
邓小平:(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打开,低下头看着):我的方案是:一、把冀南各地方武装统一编成隶属于东进纵队的八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第一支队由原赵县、藁城、栾城地方党领导的第五军为基础,加上这三个县的保安团和新河县保安团组成:司令员徐绍恩,政治委员李林。第二支队由冀南游击大队和挺进大队以及赵县模范二支队组成;司令员周光策,政治委员余品轩。第三支队由曲周、广平、永年、肥乡四县的保安团和肥乡县地方党领导的游击大队组成;司令员孙树林,政治委员周发田。第四支队由冀南特委领导的游击队和南宫县保安队合编而成:司令员余伦胜,政治委员王心高。第五支队是景县葛贵斋的部队经我争取改编而成;司令员葛贵斋,政治部主任刘建章。第六支队是以东纵一个老连为基础组成的津浦支队,派到津浦路一带活动;司令员孙继先,政治委员潘寿才。第七支队是由清风、南乐地方党组织的武装编成。第八支队由原宁晋良民自卫团改编的平汉抗日游击支队编成。这两个支队的领导人还没有确定,以后再议。独立团是由原枣强保安团改编的“枣强独立团”编成;团长王筱石,政治处主任吕子明。
徐向前:你考虑得很周到,我同意。你接着说。
邓小平:二、对冀南军区进行调整和加强,军区领导机关仍由东进纵队领导人兼任,一套机构两种名义。同时,重新划定五个军分区。五个军分区的领导机构分别由新建立的五个支队兼任。其管辖范围是:第一军分区(第一支队兼),辖束鹿、宁晋、栾城、赵县、藁城、晋县。第二军分区(第二支队兼),辖巨鹿、尧山、隆平、任县、南和、平乡。第三军分区(第三支队兼),辖永年、肥乡、广平、鸡泽、曲周、成安、临漳、大名、邯郸。第四军分区(第四支队兼),辖威县、广宗、南宫、新河、清河、冀县和临(清)邱(县)冠(县)特区。第五军分区(第五支队兼),辖枣强、武邑、景县、衡水、故城、阜城。
[邓小平说完,望着徐向前,征求他的意见。]
徐向前(笑着):你这不是想得很周到吗?
邓小平: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咱们今天晚上就征求当地同志的意见。他们同意后,就马上执行。
徐向前:好!我赞成。
8-31、八月六日;南宫城南
[杨秀峰和夫人孙文淑从广宗来到南宫。]
[邓小平、徐向前、陈再道、宋任穷等领导人都到南宫城外迎接。远远地,就看见杨秀峰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躯,脸庞也比较瘦削,一副典型的知识分子模样。]
徐向前(迎上前去握着杨秀峰的手):我是叫你杨教授,还是叫你杨司令呢?
杨秀峰(笑着):还是叫我秀峰同志吧。
[邓小平、宋任穷等人也都和杨秀峰握手。]
邓小平:看到你,让我想起了‘文弱书生’这个词。如果不了解你,谁也不会想到你是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大家忍不住都笑起来。]
杨秀峰:哪里哪里!书生将军毕竟还是书生。
徐向前:文韬武略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这才厉害呢!
[杨秀峰摇着头笑了。接着,几个人又和杨秀峰的夫人孙文淑握手。然后,便一起向南宫城里走去。]
8-32、南宫城内;东进纵队司令部
[杨秀峰和孙文淑在徐向前、宋任穷等人的簇拥下,快步走进司令部大院。一进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棵开满鲜花的海堂树。树干虽然不高,但树头上布满或红或白、娇嫩艳丽的花朵,令人耳目一新。杨秀峰端详片刻,从海棠树上移开目光,仔细打量周围的布置。]
杨秀峰(环视四周,称赞道):不错!环境优雅!
徐向前(转身一指宋任穷):这都是他的功劳。这棵海棠树,为这个院里增色不少。
宋任穷(转向身边的战士):把二楼北头那个房间收拾一下,给老杨当办公室。(他又转向孙文淑)杨大嫂,你跟他们一块去,看怎么收拾为好。
孙文淑:别叫我大嫂,叫我孙姐吧。
宋任穷:好,孙姐。你去教他们怎么收拾。
孙文淑:好。
[孙文淑和两个战士,快步走向二楼。]
宋任穷(望着他们走上二楼,又转向徐向前):快请老杨到屋里去谈吧。
徐向前:好。请进。
[于是,徐向前、杨秀峰、宋任穷等人,都向司令部会议室里走去。]
8-33、东进纵队司令部;会议室
[会议室正中并排放着两张方桌,方桌四周放着几个高凳子。大家走进会议室,在方桌周围的高凳子上坐下。]
徐向前:老杨,听说你来到冀南,一边走一边调查研究。怎么样?收获不小吧?
杨秀峰:收获颇丰。通过调查,我发现冀南收编游杂武装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原来遍布冀南的土匪都收编得差不多了,只有少数民团、会道门武装还没有收编。
徐向前:对。各地的民团和会道门,以“抗日保家”为名,各据一方,对抗日工作妨碍较大。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杨秀峰:这些地方民间武装的首领,大多是地主、士绅或地方头面人物。由于受国民党反共宣传的影响,他们都对共产党的主张不理解,害怕“共产”。在国民党南撤之后,这些武装都处于等待观望、举棋不定的状态。
徐向前:是啊。尤其是活动在任县、巨鹿、隆尧的红枪会和九宫道,人数多达一两万人。确实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杨秀峰:另外,我在永年县收编了一支游杂武装。我希望把他们转交给你们,由你们指挥。
徐向前(惊讶地):冀西游击队在冀南还有部队?这是怎么回事?
杨秀峰:这是半年前的事了。当时,永年县有一个旧军人名叫段紫珉,曾任冯玉祥部下副官,颇具民族气节,在当地威望也很高。他对国民党军队在冀南不战而退不满,对八路军也存有疑虑。今年四月,他带着妻子唐霖春赶到冀西去拜访我,表示愿意组织队伍,投到我手下抗日,并要求我派人协助他。
我当即派孙然、王克强协助他组织队伍。为表示抗日决心,他将妻子留在冀西,然后与孙然、王克强赴永年、肥乡一带,联络士绅,组织队伍。我们随即把他的妻子唐霖春安排到被服厂工作。
这期间,肥乡城南李家堡开明士绅刘同庭,成安县南诸村红枪会首领王玉同等人,都慷慨解囊,全力相助。
在他的努力下,肥乡县张达一带的刘安居和他的长子刘春山,率先拉起三百余人枪,组成了一大队;张襄臣从魏县河岸上、南仕望一带动员来近三百人枪,组成了二大队。随后,段紫珉又争取了活动在广平靳村一带的李斐然部三百余人枪,组成第三大队。我于五月二十八日,授予他们第五支队的番号,任命段紫珉为支队长,刘安居为副支队长,王克强为教导主任。他们的活动区域为永年、肥乡一带。
徐向前(笑着):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杨秀峰:我这次来,把段紫珉的妻子唐春霖也带来了。在任县,我派邢荣杰与段紫珉联系,顺便把他的妻子带回永年,交给了他。我在冀南担任的职务是行政公署主任,是不管军队的。所以我想把这支武装交给你们。
徐向前(惊喜地):好,我们欣然接受。
宋任穷:同时,对你的高风亮节表示由衷地钦佩。
徐向前:对,对!
杨秀峰:我在平乡县还了解到一个情况,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徐向前:什么情况?
杨秀峰(望着徐向前):平乡县大刀会的会首丁老卜,是不是和咱们发生过矛盾。
徐向前:是的。他的大刀会杀害了冀南特委的宣传部长冯化宣。当时,我们正在做丁老卜的收编工作,也因为这件事,而被迫中断了。
杨秀峰:据我了解,这纯粹是一场误会。下面的人包围冯化宣等人时,丁老卜并不知道。他获悉后,立即命令释放这些共产党员,可是已经晚了,冯化宣等人已经被杀害。
徐向前:这些情况我们是后来才了解的。我们正在恢复与他们的谈判。
杨秀峰:丁老卜敢带领大刀会与日本人作战,他还是有民族气节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摒弃前嫌,与他们联合作战。
徐向前:对。
8-34、山西凌川附近
[鹿钟麟带着他的省政府,继续向东北前行。这天下午,就来到了凌川县境内。]
鹿钟麟(和张行知商议):这里是凌川地界。张荫梧的河北民军就驻在这一带。咱们去看看他吧。
张行知:好啊。我去打听打听,他驻在什么地方?
[这时,正好一辆马车驶了过来。]
张行知(上前拦住马车):老先生,跟你打听一下,张荫梧的河北民军驻在哪里?
赶车人:张荫梧的总部,在县城东关的文庙里。他的队伍都驻在附近的树掌、平城、古郊一带。
张行知:谢谢老先生。
赶车人:不用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