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136
阅读:11775
发表:2013/5/11 修改:2013/10/1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下篇》第7章:哈尼风景独好3
1
…
7
7
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18章 普天同庆的集体婚礼(5)
这时候,老寿星的老伴儿也站起来了,老两口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想起了那一年在昆明市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1941年的冬天,老寿星两口儿一块儿到昆明市串亲戚,恰好又遇到了小日本鬼子的飞机前来轰炸。
其实,老寿星两口子到昆明市并不是去串亲戚,而是要把他们的亲戚接到大山里去。
那时候,小日本鬼子的飞机三天两头前来云南和昆明市轰炸,他们俩是受命于阿爸阿妈的委托,要将居住在昆明市菊花村的亲戚接到大山里去躲难的。
这一天,老寿星两口子刚刚到了昆明市就响起了防空警报,小日本鬼子的轰炸机又来轰炸了。
可是,这一回可与以前不一样,虽然到处响起了防空警报,人们惊慌失措地到处隐蔽,但是,令人惊喜地事情发生了。
就在这非常紧急的关头,从昆明市的飞机场突然有好多架战斗机冲上了高高的天空,天空上的飞机你来我往地打成了一片,老寿星两口子永远忘不了惊心动魄的那一天。
老寿星两口子亲眼看见小日本鬼子的飞机被打的狼狈不堪,昆明市的人民再也不怕小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了。
那一天,据说小日本鬼子入侵的飞机来了共10架,单被击落的就是6架,并且还击伤了3架。
小日本鬼子是被打的屁滚尿流狼狈不堪,而与小日本鬼子在高空中战斗的美国志愿队却没有任何损失。
这时候,老寿星才知道这个志愿队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指挥员是美国人陈纳德上校,也就是后来的陈纳德将军。
陈纳德将军1941年12月7日才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12月20日就与小日本鬼子交火,头一战就将凶恶的小日本鬼子打的头破血流。
昆明市轰动了,云南省轰动了,全国轰动了,整个世界都轰动了。
昆明各报相继报道战斗经过,全国各地的报纸争先报道战斗经过,称赞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
一时间,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也因为此战成名,被人们骄傲地称呼为——飞虎队。
就在打垮小日本鬼子不久,陈纳德将军在昆明市人民的欢庆声里和大家伙儿见了面,老寿星和他的老婆也有幸目睹了飞虎队与陈纳德将军的英雄风貌,并且亲耳听了陈纳德将军的讲演。
陈纳德将军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拥有出色的飞行技术。
1937年7月初,应国民政府邀请,陈纳德到达中国考察空军,并且担任顾问。
就在陈纳德将军考察快结束的时候,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了,陈纳德接受了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按照美国空军的标准训练中国的空军。
1941年8月1日,我国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陈纳德立即开始对志愿队成员进行专门训练。
1941年9月1日,美国志愿大队队部设在迁移到云南垒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
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亲自率领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12月20日就与小日本鬼子交火初战告捷。
英勇的“飞虎队”从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仅仅8个月时间,就与小日本鬼子进行了40多次空战,共计击落日机300多架,开始了日寇“空军全部覆灭的厄运”。
1941年12月23日,陈纳德派“飞虎队”第3中队转往仰光,协同英军作战。
在两个多月的空战中,美英战机对日作战31次,共击落日机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
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人物。
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理想,战争暂时正处于黑暗的时刻。
这时突然冒出陈纳德带领一小批空军队员,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和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
陈纳德将军还和我们中国人陈香梅结为“秦晋之好”,成为中美友好的最好的见证。
回想起那时候的令人激动的经历,老寿星老两口感叹不已。
这时候,主席台上有人说道:“我听说,哈尼梯田这里有个水帘洞,水帘洞那里不是有一座英雄纪念碑,那里就是中美驼峰航线上的航空英雄嘛,是不是嘛---”
哈尼然理接过话头说道:“是啊是啊,这位牺牲在水帘洞的美国英雄也叫约翰逊,据说那时候临时抽调约翰逊跑从昆明市到缅甸的航空线路。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约翰逊驾驶的飞机遭到小日本鬼子战斗机的围追堵截,英勇的约翰逊与在日本鬼子的飞机哈尼梯田的上空英勇奋战,将小日本鬼子的飞机击落3架,最终自己的飞机也被小日本鬼子击落,光荣牺牲在我们县的水帘洞那里,我们为了纪念这位美国英雄在那里修建了纪念碑---”
这时候,只有诺玛依姑娘注意到了约翰逊先生异样的表情,哈尼然理的话刚刚落音,约翰逊先生再也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了。
约翰逊先生的这一哭将老寿星阿波弄糊涂了,把在场的人给弄糊涂了,人们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痛哭失声的美国年轻人。
老寿星阿波正在纳闷,约翰逊先生突然拉住了哈尼然理的双手大叫一声:“我们的哈尼王子啊,水帘洞牺牲的约翰逊就是我的老爷爷啊---”
这时候,不单是老寿星老两口被惊呆了,不单是哈尼然理被惊呆了,就连在座的哈龙县的刘书记和郭县长也被惊呆了,就连云南省人大的张副主任也被惊呆了,在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贵宾们都惊呆了,在场的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
第19章 普天同庆的集体婚礼(6)
由于约翰逊先生中国话的发音不准确,再加上他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所以连哭带喊的声音极其响亮,虽然听起来怪里怪气的,但是却犹如一声惊雷划过长空,霎时间仿佛将整个世界震撼的全部停止了似的。
天地之间突然一片灰暗,山风突然不刮了,彩云突然止步了,大河小河停止流淌了,世上的动物植物全部停止活动了,仿佛世界上一切的一切统统全部凝固了,一切的一切重新又回到最远古的一片黑暗里,处处是毫无声息的无边无际的寂静一样。
但是,一直观棋不语的从昆明市请来的两位超一流的男女主持人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水平来了。
他们俩纹丝不动地观察着会议上所发生的突变,正在寻找着恰当的时机,非常自然地尽量不留痕迹地切入进去,逐步地将活动的议程纳入正常的轨道上来,这就是他们的能力所在。
这时候,两个举止不凡的主持人不约而同地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就非常潇洒地举起了拳头,喊出最响亮的时代最强音,这就是配合默契,这就是水平与功底,这就是超人的实力。
两个主持人一开口,句句都是最恰当不过的口号,立刻就将人们的激情燃烧到了极致,并且非常及时地打开了人们激情澎湃的滔滔巨浪,人们的呼声就像大海的浪潮越来越响亮,轰隆隆轰隆隆地响彻天空。
他们喊道:“向中美驼峰航线的英雄学习---”
“向中美驼峰航线的英雄致敬---”
“感谢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感谢英勇的美国英雄---”
“感谢英勇的美国人民---”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心连心---”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是好朋友---”
在两位出色的主持人的引领下,群众的高昂的激情立刻就得到了痛痛快快的发泄,这时候的天空就立刻变得格外的晴朗,三月份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天即刻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这就是高手高人一筹的绝妙之处。
这些主持人的高手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把突发事件非常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入既定的议程里面去,让突发事件成为既定议程里面的亮点,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可以把原来的意图与计划打乱。
按照两位主持人的思路,由诺玛依姑娘和美国人演出的这一出大戏,是应该告一个段落了,大型活动应该进入原定的程序了。
于是,两个主持人与哈尼然理非常及时地进行了快速交流,决定等老寿星或者是云南省人大的张副主任对约翰逊先生与诺玛依的出现做一个漂亮的小结,算是把“锦上添花”告一段落,立刻就把活动转入原来定好的议程。
老寿星和张副主任是什么人嘛,都是久经沙场之人,他们知道是应该进入集体婚礼议程的时候了,两个人就握住约翰逊先生的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年轻人,我欢迎你们美国人啊---”
却不料,约翰逊先生一听就好像愣在那里了,约翰逊先生用不解的眼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像有些无所适从的样子。
当约翰逊先生把眼光转向诺玛依姑娘的时候,机灵的诺玛依姑娘急忙一拉约翰逊先生,两个人又给老寿星老人家扑通一声跪下了。
人们只听见约翰逊先生叽哩哇啦地说了半天,人们也闹不清他说了些什么,人们只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来看去,最后又将莫名其妙的眼光投向诺玛依姑娘。
诺玛依姑娘知道应该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她面对老寿星阿波和张副主任说道:“老寿星阿波,张副主任啊,约翰逊他是中国人,他是我们哈尼人啊---”
诺玛依姑娘的一席话,犹如来临的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把人们打懵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嘛?
约翰逊明明是美国人,怎么又成了中国人了,怎么又成了哈尼人了呢?
诺玛依姑娘一看那么多的人都用疑惑的眼神在看着自己,一时间也乱了方寸,她急急忙忙地把约翰逊先生拉起来,她和约翰逊先生说了一会儿悄悄话,约翰逊先生便轻松地笑了起来。
人们看见,约翰逊先生笑眯笑眯地从自己的内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十分精美的皮夹子来,款款地双手捧给了老寿星阿波。
老寿星老人家发现,约翰逊先生偌大的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拿着那么小的一个皮夹子,就好像抱着一座大山那么沉重,是不是太有点儿夸张了呢?
老寿星将约翰逊递过来的皮夹子打开一看,原来里边装有一张旧的发了黄的照片,是一个年轻帅气的美国空军与一个中国女护士的亲密合影。
中国女护士穿着白衣白帽,一副护士打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女护士的身后站着一个高高大大的美国空军,一只手亲密地搭在中国护士的的肩膀上,也是笑脸盈盈地显示出两个人亲密无间的样子。
这时候的约翰逊因为着急,已经话不成句,把英语和很不熟练的汉语搅在一起,叫人更加听不懂了。
老寿星老人家越问,约翰逊先生越着急,他的话也就越来越难懂。
最后,还是诺玛依姑娘慢慢地解释道:“老寿星阿波,这个年轻的美国空军,就是约翰逊的老爷爷,也就是牺牲在咱们哈尼梯田水帘洞那里的中美驼峰航线的美国英雄约翰逊老先生。
这位护士姑娘呢,就是年轻的美国驼峰英雄空军的太太,也就是约翰逊先生的爷爷的老婆。
她是中国人,也是咱们哈尼人。
这位护士怀里抱的就是约翰逊的爷爷啊---
所以我说,约翰逊先生是咱们中国人,是咱们哈尼人嘛---”
约翰逊先生怎么会是中国人,当然也不是哈尼人,然而他的老奶奶是中国人,而且是哈尼人,原来约翰逊先生的血管里也流着中国人的血液,流着我们哈尼人的血液啊!
这样一来,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贵宾呼啦啦地就围过来了,那些正准备参加集体婚礼的年轻人们也呼啦啦地围过来了,整个场面一片大乱。
幸亏哈龙县公安局李局长领导有方,在每个关键的地方都安排着公安干警维持秩序,加之每个人配有及时通讯联系的工具,所以,场面大乱只是一个假象,也可以说是刚刚露出了一点儿苗头,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谢幸福庄寨子的土狗和正在与他相爱的从广州来的网络专业人士乔丽雅姑娘。
由他们俩负责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网站》办的有声有色,比方说在今天的活动中,他们不但在主会场设置了大屏幕,而且在每个分会场也设置了大屏幕,即使没有来到主会场的人们也可以看到主会场的热闹场面。
而且啊,土狗和乔丽雅两个人负责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网站》覆盖了整个哈龙县,除了在主会场与分会场设置了大屏幕,可以供人们观看,就是不出门的老人们在家里通过电视也可以观看。
现在的事情啊,真是难以想象。
你们看,为了更好地宣传这次活动的盛况,土狗和乔丽雅姑娘主动与县里、州里以及省里的电视系统进行了沟通,形成了一个大型的现场直播的团队,非常到位地进行现场直播。
他们组织了强大的进行现场直播的团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与地点,以主场地为主,以分场地为辅,然后选取了哈龙县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地方,按轻重缓急、点面结合的原则,将整个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到直升飞机的航拍,小到每个重要人物的面部特写,都可以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人们终于搞清楚约翰逊先生的底细了,真正的是太令人高兴了。
而约翰逊先生呢,觉得已经得到老寿星阿波和张副主任的认可,自己有了可以把自己所说的问题说清楚的机会了,也就慢慢地变得心平气和了。
可是,这样一来,就把那些正在关注着约翰逊先生的观众们的心给吊起来了。
这时候,约翰逊先生就不紧不慢地,讲出了他老爷爷和老奶奶,也就是美国驼峰空军年轻的英雄与中国女护士的一个极其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20章 普天同庆的集体婚礼(7)
如果要是说起“美国飞虎队”,我国稍微上了一点儿年纪的老人们是有口皆碑,说起他们的指挥长陈纳德都会高高地举起大拇指。
就是在主席台上的外国人,但凡是有一点儿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年的飞虎队的伟大壮举。
战争爆发后,作为法西斯阵营的小日本鬼子迅速封锁了当时中国的重要港口和沿海地区,限制住了当时的海上援助,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先后断绝。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
这时候的小日本鬼子对我国实行极其残酷的“三光政策”,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这种十分严峻的情况之下,我国才修建了一条从昆明至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继续与小日本鬼子对抗。
为了修筑这条工程巨大十分艰险的公路,云南省调动了大量的民工,老寿星也曾经是积极参加的勇士之一。
这条运输线为当时抗战之输血管,为前线抗战军民提供物资保障。日军为了掐断这条运输线,断绝中国后方的物资补给,千方百计地出动飞机轰炸公路,直到最终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了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
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
自从小日本鬼子占领缅甸,有效地切断了滇缅公路以后。为了保持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
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为国民党政府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
大多数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经过紧张筹备, 一条空前的穿越印度、缅甸和中国的空中航线开始形成。
在西面,航线由二战时期的阿萨姆邦东北印度铁路公司的一系列机场串成并穿越了云南和四川的一系列山脊。
在该航线开通后,即成为中国战场国际援助的“生命之路”。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悲壮的空运。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
据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
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
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
这时候,老寿星的老伴儿也站起来了,老两口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想起了那一年在昆明市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1941年的冬天,老寿星两口儿一块儿到昆明市串亲戚,恰好又遇到了小日本鬼子的飞机前来轰炸。
其实,老寿星两口子到昆明市并不是去串亲戚,而是要把他们的亲戚接到大山里去。
那时候,小日本鬼子的飞机三天两头前来云南和昆明市轰炸,他们俩是受命于阿爸阿妈的委托,要将居住在昆明市菊花村的亲戚接到大山里去躲难的。
这一天,老寿星两口子刚刚到了昆明市就响起了防空警报,小日本鬼子的轰炸机又来轰炸了。
可是,这一回可与以前不一样,虽然到处响起了防空警报,人们惊慌失措地到处隐蔽,但是,令人惊喜地事情发生了。
就在这非常紧急的关头,从昆明市的飞机场突然有好多架战斗机冲上了高高的天空,天空上的飞机你来我往地打成了一片,老寿星两口子永远忘不了惊心动魄的那一天。
老寿星两口子亲眼看见小日本鬼子的飞机被打的狼狈不堪,昆明市的人民再也不怕小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了。
那一天,据说小日本鬼子入侵的飞机来了共10架,单被击落的就是6架,并且还击伤了3架。
小日本鬼子是被打的屁滚尿流狼狈不堪,而与小日本鬼子在高空中战斗的美国志愿队却没有任何损失。
这时候,老寿星才知道这个志愿队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指挥员是美国人陈纳德上校,也就是后来的陈纳德将军。
陈纳德将军1941年12月7日才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12月20日就与小日本鬼子交火,头一战就将凶恶的小日本鬼子打的头破血流。
昆明市轰动了,云南省轰动了,全国轰动了,整个世界都轰动了。
昆明各报相继报道战斗经过,全国各地的报纸争先报道战斗经过,称赞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
一时间,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也因为此战成名,被人们骄傲地称呼为——飞虎队。
就在打垮小日本鬼子不久,陈纳德将军在昆明市人民的欢庆声里和大家伙儿见了面,老寿星和他的老婆也有幸目睹了飞虎队与陈纳德将军的英雄风貌,并且亲耳听了陈纳德将军的讲演。
陈纳德将军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拥有出色的飞行技术。
1937年7月初,应国民政府邀请,陈纳德到达中国考察空军,并且担任顾问。
就在陈纳德将军考察快结束的时候,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了,陈纳德接受了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按照美国空军的标准训练中国的空军。
1941年8月1日,我国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陈纳德立即开始对志愿队成员进行专门训练。
1941年9月1日,美国志愿大队队部设在迁移到云南垒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
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亲自率领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12月20日就与小日本鬼子交火初战告捷。
英勇的“飞虎队”从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仅仅8个月时间,就与小日本鬼子进行了40多次空战,共计击落日机300多架,开始了日寇“空军全部覆灭的厄运”。
1941年12月23日,陈纳德派“飞虎队”第3中队转往仰光,协同英军作战。
在两个多月的空战中,美英战机对日作战31次,共击落日机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
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人物。
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理想,战争暂时正处于黑暗的时刻。
这时突然冒出陈纳德带领一小批空军队员,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和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
陈纳德将军还和我们中国人陈香梅结为“秦晋之好”,成为中美友好的最好的见证。
回想起那时候的令人激动的经历,老寿星老两口感叹不已。
这时候,主席台上有人说道:“我听说,哈尼梯田这里有个水帘洞,水帘洞那里不是有一座英雄纪念碑,那里就是中美驼峰航线上的航空英雄嘛,是不是嘛---”
哈尼然理接过话头说道:“是啊是啊,这位牺牲在水帘洞的美国英雄也叫约翰逊,据说那时候临时抽调约翰逊跑从昆明市到缅甸的航空线路。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约翰逊驾驶的飞机遭到小日本鬼子战斗机的围追堵截,英勇的约翰逊与在日本鬼子的飞机哈尼梯田的上空英勇奋战,将小日本鬼子的飞机击落3架,最终自己的飞机也被小日本鬼子击落,光荣牺牲在我们县的水帘洞那里,我们为了纪念这位美国英雄在那里修建了纪念碑---”
这时候,只有诺玛依姑娘注意到了约翰逊先生异样的表情,哈尼然理的话刚刚落音,约翰逊先生再也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了。
约翰逊先生的这一哭将老寿星阿波弄糊涂了,把在场的人给弄糊涂了,人们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痛哭失声的美国年轻人。
老寿星阿波正在纳闷,约翰逊先生突然拉住了哈尼然理的双手大叫一声:“我们的哈尼王子啊,水帘洞牺牲的约翰逊就是我的老爷爷啊---”
这时候,不单是老寿星老两口被惊呆了,不单是哈尼然理被惊呆了,就连在座的哈龙县的刘书记和郭县长也被惊呆了,就连云南省人大的张副主任也被惊呆了,在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贵宾们都惊呆了,在场的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
第19章 普天同庆的集体婚礼(6)
由于约翰逊先生中国话的发音不准确,再加上他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所以连哭带喊的声音极其响亮,虽然听起来怪里怪气的,但是却犹如一声惊雷划过长空,霎时间仿佛将整个世界震撼的全部停止了似的。
天地之间突然一片灰暗,山风突然不刮了,彩云突然止步了,大河小河停止流淌了,世上的动物植物全部停止活动了,仿佛世界上一切的一切统统全部凝固了,一切的一切重新又回到最远古的一片黑暗里,处处是毫无声息的无边无际的寂静一样。
但是,一直观棋不语的从昆明市请来的两位超一流的男女主持人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水平来了。
他们俩纹丝不动地观察着会议上所发生的突变,正在寻找着恰当的时机,非常自然地尽量不留痕迹地切入进去,逐步地将活动的议程纳入正常的轨道上来,这就是他们的能力所在。
这时候,两个举止不凡的主持人不约而同地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就非常潇洒地举起了拳头,喊出最响亮的时代最强音,这就是配合默契,这就是水平与功底,这就是超人的实力。
两个主持人一开口,句句都是最恰当不过的口号,立刻就将人们的激情燃烧到了极致,并且非常及时地打开了人们激情澎湃的滔滔巨浪,人们的呼声就像大海的浪潮越来越响亮,轰隆隆轰隆隆地响彻天空。
他们喊道:“向中美驼峰航线的英雄学习---”
“向中美驼峰航线的英雄致敬---”
“感谢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感谢英勇的美国英雄---”
“感谢英勇的美国人民---”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心连心---”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是好朋友---”
在两位出色的主持人的引领下,群众的高昂的激情立刻就得到了痛痛快快的发泄,这时候的天空就立刻变得格外的晴朗,三月份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天即刻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这就是高手高人一筹的绝妙之处。
这些主持人的高手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把突发事件非常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入既定的议程里面去,让突发事件成为既定议程里面的亮点,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可以把原来的意图与计划打乱。
按照两位主持人的思路,由诺玛依姑娘和美国人演出的这一出大戏,是应该告一个段落了,大型活动应该进入原定的程序了。
于是,两个主持人与哈尼然理非常及时地进行了快速交流,决定等老寿星或者是云南省人大的张副主任对约翰逊先生与诺玛依的出现做一个漂亮的小结,算是把“锦上添花”告一段落,立刻就把活动转入原来定好的议程。
老寿星和张副主任是什么人嘛,都是久经沙场之人,他们知道是应该进入集体婚礼议程的时候了,两个人就握住约翰逊先生的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年轻人,我欢迎你们美国人啊---”
却不料,约翰逊先生一听就好像愣在那里了,约翰逊先生用不解的眼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像有些无所适从的样子。
当约翰逊先生把眼光转向诺玛依姑娘的时候,机灵的诺玛依姑娘急忙一拉约翰逊先生,两个人又给老寿星老人家扑通一声跪下了。
人们只听见约翰逊先生叽哩哇啦地说了半天,人们也闹不清他说了些什么,人们只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来看去,最后又将莫名其妙的眼光投向诺玛依姑娘。
诺玛依姑娘知道应该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她面对老寿星阿波和张副主任说道:“老寿星阿波,张副主任啊,约翰逊他是中国人,他是我们哈尼人啊---”
诺玛依姑娘的一席话,犹如来临的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把人们打懵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嘛?
约翰逊明明是美国人,怎么又成了中国人了,怎么又成了哈尼人了呢?
诺玛依姑娘一看那么多的人都用疑惑的眼神在看着自己,一时间也乱了方寸,她急急忙忙地把约翰逊先生拉起来,她和约翰逊先生说了一会儿悄悄话,约翰逊先生便轻松地笑了起来。
人们看见,约翰逊先生笑眯笑眯地从自己的内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十分精美的皮夹子来,款款地双手捧给了老寿星阿波。
老寿星老人家发现,约翰逊先生偌大的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拿着那么小的一个皮夹子,就好像抱着一座大山那么沉重,是不是太有点儿夸张了呢?
老寿星将约翰逊递过来的皮夹子打开一看,原来里边装有一张旧的发了黄的照片,是一个年轻帅气的美国空军与一个中国女护士的亲密合影。
中国女护士穿着白衣白帽,一副护士打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女护士的身后站着一个高高大大的美国空军,一只手亲密地搭在中国护士的的肩膀上,也是笑脸盈盈地显示出两个人亲密无间的样子。
这时候的约翰逊因为着急,已经话不成句,把英语和很不熟练的汉语搅在一起,叫人更加听不懂了。
老寿星老人家越问,约翰逊先生越着急,他的话也就越来越难懂。
最后,还是诺玛依姑娘慢慢地解释道:“老寿星阿波,这个年轻的美国空军,就是约翰逊的老爷爷,也就是牺牲在咱们哈尼梯田水帘洞那里的中美驼峰航线的美国英雄约翰逊老先生。
这位护士姑娘呢,就是年轻的美国驼峰英雄空军的太太,也就是约翰逊先生的爷爷的老婆。
她是中国人,也是咱们哈尼人。
这位护士怀里抱的就是约翰逊的爷爷啊---
所以我说,约翰逊先生是咱们中国人,是咱们哈尼人嘛---”
约翰逊先生怎么会是中国人,当然也不是哈尼人,然而他的老奶奶是中国人,而且是哈尼人,原来约翰逊先生的血管里也流着中国人的血液,流着我们哈尼人的血液啊!
这样一来,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贵宾呼啦啦地就围过来了,那些正准备参加集体婚礼的年轻人们也呼啦啦地围过来了,整个场面一片大乱。
幸亏哈龙县公安局李局长领导有方,在每个关键的地方都安排着公安干警维持秩序,加之每个人配有及时通讯联系的工具,所以,场面大乱只是一个假象,也可以说是刚刚露出了一点儿苗头,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谢幸福庄寨子的土狗和正在与他相爱的从广州来的网络专业人士乔丽雅姑娘。
由他们俩负责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网站》办的有声有色,比方说在今天的活动中,他们不但在主会场设置了大屏幕,而且在每个分会场也设置了大屏幕,即使没有来到主会场的人们也可以看到主会场的热闹场面。
而且啊,土狗和乔丽雅两个人负责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网站》覆盖了整个哈龙县,除了在主会场与分会场设置了大屏幕,可以供人们观看,就是不出门的老人们在家里通过电视也可以观看。
现在的事情啊,真是难以想象。
你们看,为了更好地宣传这次活动的盛况,土狗和乔丽雅姑娘主动与县里、州里以及省里的电视系统进行了沟通,形成了一个大型的现场直播的团队,非常到位地进行现场直播。
他们组织了强大的进行现场直播的团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与地点,以主场地为主,以分场地为辅,然后选取了哈龙县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地方,按轻重缓急、点面结合的原则,将整个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到直升飞机的航拍,小到每个重要人物的面部特写,都可以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人们终于搞清楚约翰逊先生的底细了,真正的是太令人高兴了。
而约翰逊先生呢,觉得已经得到老寿星阿波和张副主任的认可,自己有了可以把自己所说的问题说清楚的机会了,也就慢慢地变得心平气和了。
可是,这样一来,就把那些正在关注着约翰逊先生的观众们的心给吊起来了。
这时候,约翰逊先生就不紧不慢地,讲出了他老爷爷和老奶奶,也就是美国驼峰空军年轻的英雄与中国女护士的一个极其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20章 普天同庆的集体婚礼(7)
如果要是说起“美国飞虎队”,我国稍微上了一点儿年纪的老人们是有口皆碑,说起他们的指挥长陈纳德都会高高地举起大拇指。
就是在主席台上的外国人,但凡是有一点儿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年的飞虎队的伟大壮举。
战争爆发后,作为法西斯阵营的小日本鬼子迅速封锁了当时中国的重要港口和沿海地区,限制住了当时的海上援助,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先后断绝。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
这时候的小日本鬼子对我国实行极其残酷的“三光政策”,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这种十分严峻的情况之下,我国才修建了一条从昆明至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继续与小日本鬼子对抗。
为了修筑这条工程巨大十分艰险的公路,云南省调动了大量的民工,老寿星也曾经是积极参加的勇士之一。
这条运输线为当时抗战之输血管,为前线抗战军民提供物资保障。日军为了掐断这条运输线,断绝中国后方的物资补给,千方百计地出动飞机轰炸公路,直到最终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了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
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
自从小日本鬼子占领缅甸,有效地切断了滇缅公路以后。为了保持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
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为国民党政府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
大多数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经过紧张筹备, 一条空前的穿越印度、缅甸和中国的空中航线开始形成。
在西面,航线由二战时期的阿萨姆邦东北印度铁路公司的一系列机场串成并穿越了云南和四川的一系列山脊。
在该航线开通后,即成为中国战场国际援助的“生命之路”。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悲壮的空运。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
据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
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
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