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5272
成片时长:每集约39分钟
阅读:6142
发表:2020/5/11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9-11集
1-5
…
9-11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混混脸上挂不住,顺势下台阶。
他涎着脸:就是,大哥是逗你玩儿呢。我还会少你这几个小钱吗?
说着把钱一塞,拿起豆芽儿,悻悻地走了。
洪冬梅又吆喝起来。
蓝春芳在窗摊前伸出半个身子,一直在旁边看热闹。
她笑笑:洪冬梅,你还真行呀。你这幅好嗓子,真可惜入错行了,要是进花鼓戏班子,何冬保都要给你让地儿呢。
洪冬梅:蓝姐你又笑话我,老话只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哪有什么女怕入错行的。
蓝春芳:瞧你又较真了不是?老话新话,说对了就是好话。就比如这句老话,你把它改成男要入对行女要嫁对郎,照样应时应景,没人给你挑理去。
洪冬梅笑笑:那确实,你就嫁对郎了嘛。
蓝春芳:嘿你个小妖精,跟你说老礼儿,怎么扯我身上来了。
22,军管会,办公室,内,日
郭文高在继续汇报:县文教科拟任科长,暂缺。拟任副科长,蓝春芳,女,二十一岁,初中文化,籍贯南华,进步青年,曾为南华地下党做过不少外围工作……
彭仲秋:哎,等等,文高同志你说的是蓝家豆腐坊那个春芳姑娘吧?
郭文高:嗯。
彭仲秋:她做外围工作,我怎么不知道?
郭文高:噢,这我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了。老彭你不交待过,交换情报要找个可靠地点吗?我喝豆汁的时候,发现小蓝爱看进步书籍,就试着找她交谈了几次,发现她思想进步痛恨国民党,我就说要约会朋友谈点私事,这姑娘聪明,话没挑明她就对店里店外来往人等留了神,有情况就给我个讯号,要不,我们几次在蓝家豆腐坊接头,能够那么顺利吗?
彭仲秋:噢,是这样。
23,南华,北门大街,外,晨
肖丙寅拿着搪瓷茶缸,过街来到蓝家门脸。
他递过茶缸:春芳,我们家琴儿喝你们家豆汁儿上瘾了,再来一份。
蓝春芳:好嘞。
她打好豆汁儿递过来:肖老伯,这恐怕是我给您最后一次打豆汁儿了。
肖丙寅:噢?要嫁人了?
蓝春芳:您真会说笑。等会儿吃过早饭,我就要去文教科上班啦?
肖丙寅:那敢情好,吃皇粮当干部了。干什么工作呀?
蓝春芳:副科长!
肖丙寅:呀,还是个官儿呢,恭喜恭喜。
他说完,转身回店里去了。
一直支着耳朵听他们交谈几个菜贩大发感叹。
菜贩甲:啧啧,瞧见没有?这人一走运呀,门板都挡不住,寅时平民卯时官,也太快了点儿吧?哎你说说,这蓝家的祖坟是不是冒青烟儿了?
菜贩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历朝历代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谁叫郭老师看上她了呢?副科长算什么?赶明儿郭老师当上县长,她就是县长太太了呢……
洪冬梅一直用心地听着大家的议论,脸上表情复杂,吆喝声也变得有气无力了。
24,军管会前,大操坪,外,日
锣鼓震天响,彩旗迎风飘。
大门外宽大的阶檐上方挂着鲜红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会场四周张贴着:坚决镇压反革命!实行土地改革!等大幅标语。
大会主席台就搭建在大门外宽大的阶檐上,丁大力等县领导走上主席台。
肖琴扶着父亲进入会场。
她手指台上:爸您瞧,台上最高的那位就是丁营长,他跟我们在长沙一起联欢过呢。
肖丙寅:是吗?赶明儿请他到家里来坐坐,喝杯茶呀。
肖琴:爸,人家现在是大忙人,再说联欢那会儿都化了妆的,人家现在不一定能认得出我来。这样去请人家,太冒昧了。
肖丙寅:那也是,是听说丁政委挺忙的。
人丛中依次可以看到蓝春芳、洪冬梅、曾庆仁、郑有庚等我们熟悉的面孔。
大喇叭里,彭仲秋的声音:庆祝大会现在开始。鸣炮,奏国歌。
鞭炮炸响,国歌雄壮。
彭仲秋:下面,请南华县大队政委、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丁大力同志讲话。
掌声雷动。
丁大力:同志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会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王老板和几个鱼贩挑着空鱼篓进入会场。他伸长了脖颈看了又看,满脸现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哎呀,原来他就是丁政委呀。
鱼贩甲:嘿,你不是说同他喝过酒吃过饭吗?敢情认错人了?
王老板:嘿嘿,说喝酒吃饭那是瞎掰的,可是,我抽过他的香烟,他还为我点过火,这可是千真万确的。
鱼贩甲:哟哟,怎么不说还跟你拜过把子换过帖呢?吹吧,好好吹。
王老板:你,你,骗你是王八蛋!
丁大力在继续讲话:同志们,新的政权成立以后,干什么呢?要干的事儿可多了,但眼下最当紧的是两件大事,一件是土地改革,一件是镇压反革命。什么叫土改?土改就是把土地从地主手中夺回来,分配给贫苦农民,彻底消灭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什么叫镇反呢?说白了就是大开杀戒! 把那些残余的敌特分子、恶霸地主、日伪汉奸、有血债的、民愤极大的,杀他一批! 不杀,咱们的政权就不能巩固,不杀,群众的血海深仇就得不到伸张……
肖琴在注意地听着。
她问:爸,听说蒋国璋他哥蒋国雄当过日伪汉奸,是吧?
肖丙寅:嗯,日本人一来,他就巴结上了,当了六年东山乡维持会长,可干了不少坏事呢,你认识他?
肖琴:噢,不认识,只在蒋国璋那儿见过一面,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肖丙寅:我看这形势,共产党决不会放过他,他的阳寿恐怕也到头了。
25,县公安局,大门口。白天。
丁大力和沈副政委交谈着,刚走出大门,就被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拦住了。
老太太高举血衣,拉着身旁的小女孩,当街跪在了丁大力面前,引来了一大批路人围观。
老太太:丁政委,我儿子他死得惨哪。都说您是青天大老爷,您可得为我们孤儿寡母伸冤报仇呀。
丁大力连忙把祖孙俩搀扶起来。
他:老人家您别急,您有冤屈慢慢儿说,人民政府会给您作主的。
老太太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围观的群众议论开了。
群众甲:丁政委,这老太太的冤屈我们都知道。她姓蔡,住在东山乡茶岭村,村里的恶霸地主贾书儒看上了她的儿媳妇,就硬说她儿子是共产党,派乡丁把她儿子抓到乡公所活活打死了,然后就霸占了她的儿媳。老人家到县衙门告状告了三年,那些官老爷早就被贾书儒买通了,反倒说老人家是疯婆子,根本不受理她的状子。老人家无依无靠,被逼得带孙子沿街乞讨,三年了,遭孽呀。
群众中有人叹息,有人洒下了同情的泪水。
丁大力:老人家您放心,您的案子国民党不管,咱们共产党一定帮你伸冤。李参谋,快扶老人家进去休息,把她的冤情详细记录下来,咱们好尽快处理。
李小宝应了一声,扶老携幼进了公安局。
群众见状感触良多,无不赞叹。
群众乙:这共产党比国民党就是不同。
群众丙:蔡老太祖孙俩这下能伸冤了。
群众丁:瞧见没有?丁政委脸上现了杀气呢,贾书儒只怕也快活到头了……
第 十 集
1,南华大街,外,日
街上人来人往,安定祥和。
丁大力和沈副政委边走边谈。
丁大力:老沈,你们的政审工作,要加快进度呀。
沈副政委:可不是吗?自从大会一开,像蔡老太这样上门喊冤的,每天都有好几起,我们把秘书股户籍股和下面派出所的力量都抽调了不少,政审工作还是忙不过来,想起这事呀,我这头就大了。
丁大力:老沈,力量不够的问题好解决,可以从军管会再抽调些人员过来。不过你们政审的方法应该改进改进。你想呀,县里大会开了以后,乡里边都动起来了,一些重点对象关的关了,没关的也都控制起来了,材料成批成批地往县里报,可咱们还是坐堂办案关起门来搞政审,这哪行?依我看,应该分成几个小组,下到乡里去巡回办案,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上下往返的时间,也可以确保办案质量加快进度。不然的话,元旦前杀一批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沈副政委:那好吧,我马上去落实。
2,军管会,大门口,外,日
丁大力大步迈上台阶,忽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曾庆仁。
曾庆仁:丁政委,你好难找呀。
丁大力:嚯,老曾呀,来来来快进来坐,我正有件事要找你商量呢。
曾庆仁:丁政委,今天就是天大的事儿都压一压,先上寒舍聚聚,有事儿到寒舍再谈。
丁大力:上你家?有啥事儿吧?
曾庆仁:也没什么大事。庆仁只是略备薄酒,给丁政委接风洗尘,仅此而已。
丁大力:老曾你搞什么名堂?咱们到南华这么久了,还接什么风洗什么尘,你这不是马后炮吗?
曾庆仁:不然不然,前一阵子你军务繁忙,庆仁不便打扰,现在匪患已平大局初定,接风洗尘正当其时呀。再说了,纵然不叫接风洗尘,叫请客也行嘛,你忘了绥中野战医院我们的两年之约,和我的不情之请了吗?
丁大力:噢对了对了,你说大军南下之日,你要尽展湖湘厨艺,咋说来着?
曾庆仁:接风洗尘呀。
丁大力:好嘞,那我今天有口福了。
曾庆仁:我先申明,都是湖湘口味,没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哟。
3,县文教科,科长办公室,内,日
两名女干部正忙着打扫整理办公室。
蓝春芳端着茶杯走进来,马上掏出手帕把口鼻掩上了。
她皱起眉头:哎哎哎,你鸡毛掸子轻点,地有这么扫的吗?先要洒点儿水,扫帚要轻点儿,瞧瞧,灰都让你们扬起来了。
两名女干部忙不迭地:对不起对不起,蓝科长早。
蓝春芳:别乱叫,副的,就只能叫蓝副科长。
女干部甲:嘿嘿,我们科还没有科长,反正是您当家,叫科长也没出格……
蓝春芳乐了:嘿你这小嘴,还挺会说话的嘛。
蓝春芳边说边拿张白纸在桌上擦了擦,还仔细看了看。
她继续吩咐:注意了,一,这是我的专用茶杯,每天下班给我放进抽屉,别跟公用茶杯混在一起。二,我最见不得脏东西,每天进办公室都用白纸这么检查,没擦干净我可对事不对人的。
两位下属面面相觑。
4,南华西门外,小路上,外,日
他涎着脸:就是,大哥是逗你玩儿呢。我还会少你这几个小钱吗?
说着把钱一塞,拿起豆芽儿,悻悻地走了。
洪冬梅又吆喝起来。
蓝春芳在窗摊前伸出半个身子,一直在旁边看热闹。
她笑笑:洪冬梅,你还真行呀。你这幅好嗓子,真可惜入错行了,要是进花鼓戏班子,何冬保都要给你让地儿呢。
洪冬梅:蓝姐你又笑话我,老话只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哪有什么女怕入错行的。
蓝春芳:瞧你又较真了不是?老话新话,说对了就是好话。就比如这句老话,你把它改成男要入对行女要嫁对郎,照样应时应景,没人给你挑理去。
洪冬梅笑笑:那确实,你就嫁对郎了嘛。
蓝春芳:嘿你个小妖精,跟你说老礼儿,怎么扯我身上来了。
22,军管会,办公室,内,日
郭文高在继续汇报:县文教科拟任科长,暂缺。拟任副科长,蓝春芳,女,二十一岁,初中文化,籍贯南华,进步青年,曾为南华地下党做过不少外围工作……
彭仲秋:哎,等等,文高同志你说的是蓝家豆腐坊那个春芳姑娘吧?
郭文高:嗯。
彭仲秋:她做外围工作,我怎么不知道?
郭文高:噢,这我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了。老彭你不交待过,交换情报要找个可靠地点吗?我喝豆汁的时候,发现小蓝爱看进步书籍,就试着找她交谈了几次,发现她思想进步痛恨国民党,我就说要约会朋友谈点私事,这姑娘聪明,话没挑明她就对店里店外来往人等留了神,有情况就给我个讯号,要不,我们几次在蓝家豆腐坊接头,能够那么顺利吗?
彭仲秋:噢,是这样。
23,南华,北门大街,外,晨
肖丙寅拿着搪瓷茶缸,过街来到蓝家门脸。
他递过茶缸:春芳,我们家琴儿喝你们家豆汁儿上瘾了,再来一份。
蓝春芳:好嘞。
她打好豆汁儿递过来:肖老伯,这恐怕是我给您最后一次打豆汁儿了。
肖丙寅:噢?要嫁人了?
蓝春芳:您真会说笑。等会儿吃过早饭,我就要去文教科上班啦?
肖丙寅:那敢情好,吃皇粮当干部了。干什么工作呀?
蓝春芳:副科长!
肖丙寅:呀,还是个官儿呢,恭喜恭喜。
他说完,转身回店里去了。
一直支着耳朵听他们交谈几个菜贩大发感叹。
菜贩甲:啧啧,瞧见没有?这人一走运呀,门板都挡不住,寅时平民卯时官,也太快了点儿吧?哎你说说,这蓝家的祖坟是不是冒青烟儿了?
菜贩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历朝历代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谁叫郭老师看上她了呢?副科长算什么?赶明儿郭老师当上县长,她就是县长太太了呢……
洪冬梅一直用心地听着大家的议论,脸上表情复杂,吆喝声也变得有气无力了。
24,军管会前,大操坪,外,日
锣鼓震天响,彩旗迎风飘。
大门外宽大的阶檐上方挂着鲜红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会场四周张贴着:坚决镇压反革命!实行土地改革!等大幅标语。
大会主席台就搭建在大门外宽大的阶檐上,丁大力等县领导走上主席台。
肖琴扶着父亲进入会场。
她手指台上:爸您瞧,台上最高的那位就是丁营长,他跟我们在长沙一起联欢过呢。
肖丙寅:是吗?赶明儿请他到家里来坐坐,喝杯茶呀。
肖琴:爸,人家现在是大忙人,再说联欢那会儿都化了妆的,人家现在不一定能认得出我来。这样去请人家,太冒昧了。
肖丙寅:那也是,是听说丁政委挺忙的。
人丛中依次可以看到蓝春芳、洪冬梅、曾庆仁、郑有庚等我们熟悉的面孔。
大喇叭里,彭仲秋的声音:庆祝大会现在开始。鸣炮,奏国歌。
鞭炮炸响,国歌雄壮。
彭仲秋:下面,请南华县大队政委、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丁大力同志讲话。
掌声雷动。
丁大力:同志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会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王老板和几个鱼贩挑着空鱼篓进入会场。他伸长了脖颈看了又看,满脸现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哎呀,原来他就是丁政委呀。
鱼贩甲:嘿,你不是说同他喝过酒吃过饭吗?敢情认错人了?
王老板:嘿嘿,说喝酒吃饭那是瞎掰的,可是,我抽过他的香烟,他还为我点过火,这可是千真万确的。
鱼贩甲:哟哟,怎么不说还跟你拜过把子换过帖呢?吹吧,好好吹。
王老板:你,你,骗你是王八蛋!
丁大力在继续讲话:同志们,新的政权成立以后,干什么呢?要干的事儿可多了,但眼下最当紧的是两件大事,一件是土地改革,一件是镇压反革命。什么叫土改?土改就是把土地从地主手中夺回来,分配给贫苦农民,彻底消灭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什么叫镇反呢?说白了就是大开杀戒! 把那些残余的敌特分子、恶霸地主、日伪汉奸、有血债的、民愤极大的,杀他一批! 不杀,咱们的政权就不能巩固,不杀,群众的血海深仇就得不到伸张……
肖琴在注意地听着。
她问:爸,听说蒋国璋他哥蒋国雄当过日伪汉奸,是吧?
肖丙寅:嗯,日本人一来,他就巴结上了,当了六年东山乡维持会长,可干了不少坏事呢,你认识他?
肖琴:噢,不认识,只在蒋国璋那儿见过一面,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肖丙寅:我看这形势,共产党决不会放过他,他的阳寿恐怕也到头了。
25,县公安局,大门口。白天。
丁大力和沈副政委交谈着,刚走出大门,就被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拦住了。
老太太高举血衣,拉着身旁的小女孩,当街跪在了丁大力面前,引来了一大批路人围观。
老太太:丁政委,我儿子他死得惨哪。都说您是青天大老爷,您可得为我们孤儿寡母伸冤报仇呀。
丁大力连忙把祖孙俩搀扶起来。
他:老人家您别急,您有冤屈慢慢儿说,人民政府会给您作主的。
老太太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围观的群众议论开了。
群众甲:丁政委,这老太太的冤屈我们都知道。她姓蔡,住在东山乡茶岭村,村里的恶霸地主贾书儒看上了她的儿媳妇,就硬说她儿子是共产党,派乡丁把她儿子抓到乡公所活活打死了,然后就霸占了她的儿媳。老人家到县衙门告状告了三年,那些官老爷早就被贾书儒买通了,反倒说老人家是疯婆子,根本不受理她的状子。老人家无依无靠,被逼得带孙子沿街乞讨,三年了,遭孽呀。
群众中有人叹息,有人洒下了同情的泪水。
丁大力:老人家您放心,您的案子国民党不管,咱们共产党一定帮你伸冤。李参谋,快扶老人家进去休息,把她的冤情详细记录下来,咱们好尽快处理。
李小宝应了一声,扶老携幼进了公安局。
群众见状感触良多,无不赞叹。
群众乙:这共产党比国民党就是不同。
群众丙:蔡老太祖孙俩这下能伸冤了。
群众丁:瞧见没有?丁政委脸上现了杀气呢,贾书儒只怕也快活到头了……
第 十 集
1,南华大街,外,日
街上人来人往,安定祥和。
丁大力和沈副政委边走边谈。
丁大力:老沈,你们的政审工作,要加快进度呀。
沈副政委:可不是吗?自从大会一开,像蔡老太这样上门喊冤的,每天都有好几起,我们把秘书股户籍股和下面派出所的力量都抽调了不少,政审工作还是忙不过来,想起这事呀,我这头就大了。
丁大力:老沈,力量不够的问题好解决,可以从军管会再抽调些人员过来。不过你们政审的方法应该改进改进。你想呀,县里大会开了以后,乡里边都动起来了,一些重点对象关的关了,没关的也都控制起来了,材料成批成批地往县里报,可咱们还是坐堂办案关起门来搞政审,这哪行?依我看,应该分成几个小组,下到乡里去巡回办案,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上下往返的时间,也可以确保办案质量加快进度。不然的话,元旦前杀一批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沈副政委:那好吧,我马上去落实。
2,军管会,大门口,外,日
丁大力大步迈上台阶,忽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曾庆仁。
曾庆仁:丁政委,你好难找呀。
丁大力:嚯,老曾呀,来来来快进来坐,我正有件事要找你商量呢。
曾庆仁:丁政委,今天就是天大的事儿都压一压,先上寒舍聚聚,有事儿到寒舍再谈。
丁大力:上你家?有啥事儿吧?
曾庆仁:也没什么大事。庆仁只是略备薄酒,给丁政委接风洗尘,仅此而已。
丁大力:老曾你搞什么名堂?咱们到南华这么久了,还接什么风洗什么尘,你这不是马后炮吗?
曾庆仁:不然不然,前一阵子你军务繁忙,庆仁不便打扰,现在匪患已平大局初定,接风洗尘正当其时呀。再说了,纵然不叫接风洗尘,叫请客也行嘛,你忘了绥中野战医院我们的两年之约,和我的不情之请了吗?
丁大力:噢对了对了,你说大军南下之日,你要尽展湖湘厨艺,咋说来着?
曾庆仁:接风洗尘呀。
丁大力:好嘞,那我今天有口福了。
曾庆仁:我先申明,都是湖湘口味,没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哟。
3,县文教科,科长办公室,内,日
两名女干部正忙着打扫整理办公室。
蓝春芳端着茶杯走进来,马上掏出手帕把口鼻掩上了。
她皱起眉头:哎哎哎,你鸡毛掸子轻点,地有这么扫的吗?先要洒点儿水,扫帚要轻点儿,瞧瞧,灰都让你们扬起来了。
两名女干部忙不迭地:对不起对不起,蓝科长早。
蓝春芳:别乱叫,副的,就只能叫蓝副科长。
女干部甲:嘿嘿,我们科还没有科长,反正是您当家,叫科长也没出格……
蓝春芳乐了:嘿你这小嘴,还挺会说话的嘛。
蓝春芳边说边拿张白纸在桌上擦了擦,还仔细看了看。
她继续吩咐:注意了,一,这是我的专用茶杯,每天下班给我放进抽屉,别跟公用茶杯混在一起。二,我最见不得脏东西,每天进办公室都用白纸这么检查,没擦干净我可对事不对人的。
两位下属面面相觑。
4,南华西门外,小路上,外,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