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24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字数:17478
成片时长:每集约11分钟
阅读:9679
发表:2014/5/2 修改:2014/5/4
27集 古装 网剧剧本
《被遗弃的补天石》第12-16集
金雨雨 [北京]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2-1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石涛  曹寅  石头记  红楼梦

  曹寅:“不用提我家这位林小姐了。每次我被差遣到远一点地方去,她只怕我出事,胡思乱想,就在家里哭。那次我随驾去乌喇江,恰逢昼夜连下大雨,江水不断上涨,停船上岸,道路泥泞,大雨中行走相当困难,我还在路上填了一首《满江红》词。回来我说给她听,她花容失色,边听边流泪。我劝她,她还说是她前世欠我的水,这世还泪来了。我真担心她的身体,弱不禁风。”
  (注:按朱淡文著《红楼梦论源》,曹寅的结发妻某氏约于康熙二十年略前时病故,有吊亡诗为证(《楝亭诗钞别集》卷1,413页)
  枯桐击琴凤凰老,鸳鸯冢上结青草。地下伤心人不知,绿萝紫竹愁天晓。清霜九月侵罗衣,血泪洒作红冰飞。兰椒桂酒为君荐,满地白云何处归。
  继配李氏乃李煦从妹,约于康熙二十六(或七)年嫁曹寅。李氏与曹寅结婚时已经有三十岁左右,可能原系宫中女官,三十岁出宫嫁与曹寅。曹寅早逝的结发妻姓林是本人杜撰的。)
  曹鈖:“当和尚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你看石涛,他虽然隐瞒着身世,我看他出家肯定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说什么从娘胎里带来胎毒,不出家就养不活,都是胡编的鬼话。唉!他自己出家也就算了,害得我家钰妹也闹着要出家。”
  曹寅:“怎么钰姐还是忘不了石涛?”
  曹晗:“感情这种事是很难忘却的。石涛不能还俗,就苦了死死等他的钰姐。钰姐说,他不还俗,那就我出家,虽不能在一块儿,但总算是同在铁鑑外了。”
  曹寅:“伯母答应她了吗?”
  曹鈖:“母亲只好答应她了。只是想找一个比较清静的去处,不能有那些俗事,不要落发,只是让她在那里静心地看看经卷或其它书而已。但这样的庵堂很难找。”
  曹寅:“我想起了一个去处,京郊密云白衣庵,白衣庵的住持静虚,是前朝一个举人的妻子,丈夫去世后在白衣庵出家,顺治皇帝的一个宫女何红梅在那儿出家,没有落发。我还与皇上去看过她呢!”
  【2】曹夫人听了曹寅说起白衣庵,就让儿子曹鈖准备了车辆,带了家人、使女与曹钰一起来白衣庵看看。白衣云庵中,住持静虚让何红梅陪着曹夫人与曹钰在白衣庵里各处走走。
  曹夫人:“这地方倒还比较安静,平时烧香拜佛的人多不多?有人来请你们做佛事吗?”
  红梅:“本庵不去给人做佛事,本庵有一些庙产,每年宫里还有赏赐。来烧香拜佛的人也不多,都是附近的乡民,有固定的乡民给我们按时送粮食、蔬菜。”
  曹夫人:“供奉的是白衣大士观世音吧!带我们去看看。”
  红梅:“白衣大士在最后的大殿里,夫人、小姐随我来。”
  红梅带着曹夫人与曹钰走过三步桥、白蛇神框,来到大殿。大殿隔成三部分,中间殿立着风姿绰约的白衣大士,右殿是佛祖释迦牟尼坐像,左殿坐着一个佛,全身为金色,显然为女性。
  曹钰:“师父,这位是什么菩萨?”
  红梅:“这是光明菩萨。
  曹钰:“她能给人带来光明吗?”
  红梅:“光明菩萨真名为耶输陀罗,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夫人。”
  曹钰:“啊!光明菩萨是佛祖的夫人!”
  红梅:“耶输陀罗是一位非常善良、美丽的公主。佛祖原是净饭王太子,耶输陀罗以她的真诚说服了净饭王,让太子释迦牟尼离开皇宫出游,去寻求救世佛理。释迦牟尼成佛后,耶输陀罗随佛祖出家成为佛教最早的比丘尼,被佛祖授名为光明菩萨。”
  曹钰:“为什么不把光明菩萨与佛祖放在一起,让他们夫妻朝夕相处?”
  红梅:“这┄,我佛学浅薄,不知为什么?也许外邦是将两佛放在一起也未可知?我中华佛学,出家了不许有亲情,更不许有夫妻之情,将他们夫妻分开也许是中华佛学所致。”
  曹钰看看光明菩萨,又看看佛祖,眼前幻化出‘佛祖变成了石涛,光明菩萨变成了自己,佛祖(石涛)与光明菩萨(曹钰)都走下座位,手拉着手在一起,┄’
  曹夫人看曹钰出了神,就推她一下:“钰儿,你看这里怎么样?你愿意到这里来修行吗?”
  曹钰眼里冒出了泪水,说:“母亲,我很想到这里来,不知静虚住持肯不肯收我为徒?”
  红梅:“曹大人是国家栋梁,师父一定会收曹小姐为徒的。”
  【3】南京长干寺一枝阁内,石涛卧病在床,自从离开了宣城,离开了宣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很孤零;又因南京这明朝故都,惹起了自己身世之感,不免身心疲惫。一枝阁是长干寺中一个小阁楼,小得只能住下石涛一人,喝涛另住别室。
  喝涛:“师弟,我看你还是搬到我那里去住吧,我那里虽然也狭小,但比这里暖和一些,我照顾你也方便一些。”
  石涛:“师兄,我觉得一枝阁很好,虽然很小,但却很高。推开窗户,几乎可以与飞逝的白云打招呼,可以与树梢上的小鸟对话。很适合我居住,我已经写了一首长诗,《得‘长干一枝’诗》,我背几句给你听:
  得少一枝足,半间无所藏。孤云夜宿去,破被晚余凉。
  改择余生计,难寻明日方。山禽应笑我.犹是住山忙。
  哈哈,这是不是我现在的写照?全诗你有兴趣就自己看吧。”
  喝涛:“我说你也别只顾写诗作画,也要想法做些佛事,否则住持虽然表面不说,心里也会有些看法的。”
  石涛:“师兄别担心,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开禅讲法,讲‘光明菩萨’法,我已经刻了好一个印章,你看看,如何?”
  石涛递给喝涛一几个印章,喝涛一看,上刻着‘瞎尊者’。
  喝涛:“你怎么取了这样一个怪名称,瞎尊者,不就是‘失明’和尚吗?”
  喝涛说到‘失明’两字,猛地一醒,连忙按住自己嘴巴。
  石涛:“师兄不要大惊小怪,我是要芸芸众生,凡是希望自己的眼睛明亮,有眼疾的,已经是瞎子的人,礼拜了光明菩萨,就会使他们重新得到光明。”
  喝涛觉得无话可说,看着说的头头是道的石涛。
  石涛:“再说,你记得传说中我们大明太祖起义的故事吗?当时挖掘黄河的老百姓不是从河底挖出一个石人,上面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吗!”
  【4】光明菩萨殿内人头钻动,石涛身着黄色禅衣,手敲木鱼,端坐在佛桌旁边。善男信女纷纷给光明菩萨上香,其中还有些盲人,有的由自己子女搀扶着来,有的自己手持一条探路竹竿摸索着来,巍巍颤颤地上了香,摸索到石涛的手,摸几下,又摸摸自己的眼睛,据说对眼睛有好处;然后站到旁边一个空位子上听石涛念经。
  石涛半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明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一点净圆
  明、性海澄清、随处映禅心,┄┄”
  (第十五集完)
  
  
  第十六集 白雪红梅
  【时间】1680年,康熙十九年,
  【地点】北京,南京
  石涛,39岁,
  喝涛,59岁,
  红梅,40岁,
  曹钰,25岁,
  曹寅,23岁,
  戴本孝,60岁,
  施愚山,63岁,
  朱彝尊,50岁,
  【新增人物】
  朱彝尊(1629—1709) 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通经史,能诗词古文。于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创始者。其词多写琐事,记宴游,多咏物之作,于民生疾苦也有所反映。诗与王士罭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又有“王爱好,朱贪多”之诮。所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并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1】北京曹寅家老宅芷园内魁星阁中,曹寅正在招待来京城赴博学鸿儒科的遗老文人。这些遗老文人,来京城不久,有些人以年老体衰为由,不久就告辞回乡,如曹寅的亲舅舅顾景星,‘湖广四强’之一的杜岕等。不少人留在京城供职。如施愚山,被授为侍读,朱彝尊,授检讨。曹寅在枯燥的侍卫生活中,碰到这些博学多才的遗老文人,如鱼得水。这些遗老文人,也觉得这个年轻侍卫的文才,大大出人意料,自然而然地成为忘年交。
  魁星阁实际上是曹寅与弟弟曹宣读书的书房,墙壁上还贴着一些画。一幅是徐文长的墨芭蕉图。(《楝亭诗钞》326页有《题徐文长墨芭蕉图》)
  (注:徐文长,即徐渭(1521-1593),子文长,号青藤道士。明代文人,在诗文.戏曲.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相当成就。)
  施愚山在芭蕉图前站了一会儿,念起图上的题词:“‘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自笑老梅花;世间好事谁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哈哈,真有意思,荔轩,这画很宝贵,您是从哪儿得的?”(‘荔轩’为曹寅的号。)
  曹寅:“这是家父在金陵买的,因我弟弟曹宣很喜欢画画,因此家父让他带回老家来。”
  一起看画的朱彝尊笑着说:“以冬天叶已经破烂的芭蕉,来嘲笑正盛开的梅花,徐渭先辈用意深刻,很有敬告年青人别瞧不起老朽的意思。”
  曹寅:“正是,别看芭蕉表面上老朽,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根底下还藏着新芽呢!”
  在芭蕉图旁边另有一幅梅花图,一枝盛开的梅花斜倚在一块巨石旁,石后却又有两株枯木,大雪纷飞,梅花、枯木、石头上都覆盖着雪。画没有题词,只写着芷园两字。
  朱彝尊:“这一幅白雪红梅图没有署名,只写着芷园,该是荔轩您自己的手笔吧?”
  曹寅:“这是我弟弟曹宣画的,曹宣喜欢画梅花、石头、枯木;芷园是我家的园名,也是曹宣的号。我虽然有时也想涂几笔,可不敢拿出来献丑。”
  朱彝尊:“您们俩真是难兄难弟,荔轩的诗真令我佩服。”转向施愚山说:“荔轩的诗集现在我处,看了确实让我吃惊,少年可畏!我准备要给诗集写一篇序。”
  曹寅:“竹垞前辈过奖了。”(‘竹垞’是朱彝尊的号。)
  施愚山:“画画与写诗一样,是抒发自己的内心的作品。令弟喜欢画梅花、石头、枯木,一定有他的思绪,旁人不了解而已。”
  朱彝尊:“愚山兄说的很对。同样是梅花,看树上的的梅花与画在纸上的梅花不一样;同样是山水,看真正的山水与与一幅山水画就很不相同,前者是天工造化,后者是作者的心声。”
  施愚山:“我在宣城碰到一位奇人,一位和尚画家石涛,他以黄山为师,多次游览黄山,回来给曹鼎望知府画了不少黄山图。我见过好几幅,真是美妙无比。石涛的画自成一家,他不依成法,自己有一套理论,曹知府还请他在紫阳书院讲学。曹知府与荔轩是本家吗?”
  曹寅:“曹鼎望是我远房伯父。”
  施愚山:“听说石涛已经驻锡南京长干寺,有机会您去南京,此人不可不识。”
  曹寅:“有机会去南京我一定去拜访。”曹寅暗想:“就是不去看画我也要去找他,我曹钰姐姐与他还有着一段不了情呢!”
  【2】曹寅在当天夜里读一本施愚山给他的稿子。这是施愚山一本随笔,记录着施愚山一生中的经历,是有一次谈起过去的经历时,施愚山见曹寅这个年轻人好像很感兴趣,就给他看看。曹寅看了,大为感概,就写了一首诗:
  读施愚山侍读稿(《楝亭诗钞》30页)
  畴昔携尊处,斜阳依旧过;匡时闻大略,绝笔想余波。
  岁月穷经史,衣冠梦薛萝;九原皆故旧,涕泪几人多
  【3】若干天后,曹寅到施愚山寓所拜访,送还施稿。
  曹寅:“读了先生稿子,感概万千。先生一生正气浩然,明察秋毫,为前朝山东学政时,不但选拔英才,而且还平反冤狱,令人钦佩。”
  施愚山:“事出偶然,被冤者为一颇有文才的年轻人,心中爱才,就仔细研究起该案卷宗,发现其罪不合逻辑,经再三核查,终于得以洗冤。好笑的是蒲留仙竟然把这事写进了他的著作《聊斋志异》,题名‘胭脂’。”
  (注:蒲留仙即《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曹寅:“我读过‘聊斋’部分抄本,的确很有意思。留仙先生自写的序言我还记得两句:‘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施愚山:“前一句是说楚三闾大夫屈原写离骚的缘由,后一句说的是唐朝诗人杜牧与李贺写诗的故事,据说李贺纤腰、通眉、长指爪,诗友称他为长爪郎。”
  曹寅:“蒲留仙写的‘聊斋’,以狐狸、鬼怪、奇人奇事为主,娓娓道来,故事近乎荒谬,人间真情却跃然纸上,实在是奇书。”
  施愚山:“历来文人有一个错念,以写诗词为高尚,视艺人说唱、民间故事为低俗。孰不知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能有几人赏识,而下里巴人很可能流芳百世。我施愚山虽有几本诗集,可有几人能赏识,百年以后,谁又能知道世上有过一个施愚山?恐怕只有读《聊斋》的人才知道有一个替‘胭脂’案平冤的人而已。”
  曹寅:“前辈说的很对,要是能写成一部通俗故事书,真可能会流芳百世。诗能婉转吐露真情,假语村言的故事也能吐露自己的不平之气。”
  【4】某天,石涛正在一枝阁中作画,忽然有一人上阁来,还一边大声喊着:“石涛弟在吗?石涛弟!”石涛一看,是戴本孝,大喜过望,赶快上去拉了戴本孝的手,请他在阁中唯一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给戴倒了一杯茶,自己坐在床上。
  戴本孝:“想不到我与你近在咫尺,却昨天才知道你已经在长干寺了,我家就在长干里。”
  石涛:“那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戴本孝:“昨儿听一个邻居老头说,有一个名为石涛的瞎子和尚在长干寺讲法,说礼拜了光明菩萨,就会使盲人恢复光明,又说那和尚很会画画,画得好看极了。我一想应该是你,但奇怪你怎么变成瞎子了?那老头说,不是真瞎,是故意闭着眼睛;真亏你想得出来。”
  石涛:“哈哈!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为了应付住持,不得不做些佛事,感到很无聊,装作瞎子玩玩。对了,我给你看一幅画。”
  戴本孝展开一幅山水画念起画中的题词:“‘笔底山香水香,点画烟树苍茫;心往白云画里,人眠黄鹤书堂。瞎尊者’好啊!画美诗好,你真的把自己称为瞎尊者啦?”
  石涛笑着说:“怎么?我不能是失明的和尚吗?”
  戴本孝:“好一个失明的和尚!您还没有忘记我们在黄鹤楼的联句?”
  石涛:“嘿!我真以为您‘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呢。到了金陵后,人地生疏,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又生了一场病,真是贫病交加,就给自己取了这个号。今天碰到你,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戴本孝:“这就好了,我来了你就不会寂寞了,金陵有不少我的好友,都是前朝遗人,不愿为新朝效力,寄情于山水之间。我可以为你介绍,他们一定很喜欢与你结交。金陵也有不少名山好水,待我慢慢带着你玩。”
  石涛:“这里的住持比较厉害,我可不敢放肆地玩。”
  戴本孝:“你只管游山玩水去好了,但回来须多作些画,别清高了,有人要你的画就收钱,手里有了钱,住持就高看你了。你知道我在南京靠什么生活,我也是靠卖画的来的钱养家。”
  石涛:“领教了。我以为我不依靠寺院就没法生活了呢!总有一天我会脱去这讨厌的僧袍。”
  【5】【镜头】戴本孝与石涛在南京各处游山玩水。紫金山、栖霞山、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尽兴玩后回到长干里,就一起高谈阔论、铺纸沾墨,把白天所见变成图画;彼此开怀大笑。石涛在一枝阁写下了一首诗,叙述了这些天与戴本孝欢乐的聚会::
  迢迢老翁昨出谷,夜深还向长干宿。
  朝来杖策访高踪,入座开轩写林麓。
  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
  君时住笔发大笑,我亦狂歌起相逐
  但放颖,得捧腹,太华五岳争飞瀑
  观者神往莫疑猜,暂时戴笠归去来。
  (注:戴本孝,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其家乡有迢迢谷,谷有鹰阿山,戴本孝常耕作其谷,采樵其巅,因此石涛称他为迢迢老翁,戴本孝又常自称“鹰阿山樵”。)
  【6】时为冬日,大雪纷飞,北京白衣庵中,一株腊梅迎雪怒放,香气四溢。何红梅披着一件斗篷站在腊梅树下,脑子里出现了幼年时的靖江王府。
  【回放】幼年的红梅与朱若极
  何红梅:“啊!小王爷,不,阿长,你真是个天才,我比你大,我都忘了,你却都记得。你那么喜欢莲花,我改名叫‘红莲’吧!”
  朱若极:“不,不,红梅也很好,不怕冷,初春就开,若下了雪,红梅花上盖上薄薄的一层雪,那可真美呢!我真想画一幅‘雪中红梅’,你等着,等我学好画了,我一定画一幅送给你,而且还画上你,站在梅树下。可惜我们这里很少下雪。”
  何红梅拍手笑着说:“真好,我一定等着,说好了,别赖!”
  红梅(画外音):“阿长弟,你还活着吗?已经过去三十五年了,我已经是个老太婆,我们还能碰到吗?就是碰到你也不会认得我了吧?靖江王府有梅花,但没有雪,这里有雪,但只有腊梅,腊梅花下站着我这个苦命人,却没有阿长弟来画梅花。”
  曹钰:“红梅姐,快回屋里来吧,外面多冷啊,我已经生了一盆火,屋里暖和。”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xc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编剧
    uuu
  • 学生
    W梦晗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4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卫天宗之东方玉禅修真录(奇幻, 古装)
女帝陛下,臣救驾来迟!(喜剧, 爱情, 古装)
弯弓插羽破天骄(喜剧, 爱情, 古装)
被反派诬陷后,我靠山贼女友逆风(喜剧, 爱情, 古装)
魔尊大人请放手!(喜剧, 爱情, 古装)
天生克夫命,遇他便破局!(喜剧, 爱情, 古装)
我回古代当军师(喜剧, 奇幻, 古装)
大内女神捕(喜剧, 爱情, 古装)

同类推荐作品

刺客赵一一(喜剧, 动作, 古装)
我在山上修炼了乌鸦嘴(喜剧, 奇幻, 古装)
仙门最逊女弟子(喜剧, 奇幻, 古装)
压寨书生(喜剧, 爱情, 古装)
刺杀武林盟主(喜剧, 悬疑, 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乱世公主翻盘记(爱情, 古装)
天生克夫命,遇他便破局!(喜剧, 爱情, 古装)
缉拿令(动作, 古装)
卫尽潜行(悬疑, 爱情, 古装)
狐说·聚宝盆(喜剧, 悬疑, 古装)
铁拳无敌王二狗(奇幻, 动作, 古装)
女帝陛下,臣救驾来迟!(喜剧, 爱情, 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桃花劫缘定君心(喜剧, 爱情, 古装)
佩兰花香(爱情, 古装)
储秀宫的奇葩秀女们(喜剧, 爱情, 古装)
天空城之双面伊人(爱情, 奇幻, 古装)
锦衣密探杨戬(喜剧, 动作, 古装)
长安乱巫蛊祸(古装)
我的自救攻略(爱情, 古装)
太平郎列传(喜剧, 悬疑, 古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