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2211】
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 志愿军 战友家书 军人承诺 三八线
人物简介:
[展开]
1、吕成信:男一号,为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刚上朝鲜战场就参加了惨烈的阻击战,在阻击战中给很多战友写了家书,并承诺将家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他回国后花了半辈子的时间将大部分战友的家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直到耄耋之年才在寻亲电视节目中将连长的家书送出去,也见到了牵挂半辈子的田晓霞。
2、汤勤秀:女一号,是一名敢爱敢恨的女老师,喜欢吕成信,一直帮吕成信给战友送家书,在吕成信跌入人生低谷时一直默默照顾他,最后感动吕成信,和吕成信结为夫妇,并借助寻亲电视节目找到连长郑能谅的亲人和田晓霞。
3、田晓霞:女二号,是个勇敢坚强的女卫生员,被吕成信和黄维德从敌人手中救下,和吕成信突出重围时患难与共、互生情愫并私定终生,但因为战斗中失踪,与吕成信错了厮守终生的机会,到了耄耋之年和吕成信在寻亲节目上再次相见。
4、郑能谅:志愿军一连连长,有勇有谋,作战经验丰富,率领一个连队在阵地上阻击美军一整天,最后在掩护吕成信和黄维德突围时牺牲。
5、图彪:一连的一排长,为人粗鲁直率,但英勇善战,刚认识吕成信时,看不起吕成信这个读书人,因为纸张和吕成信产生诸多误会,后来冰释前嫌,却在阻击战中牺牲。
6、黄维德:一连炊事班长,格外照顾吕成信,和吕成信在撤退途中遇到屠村南朝鲜军,为救下林晓霞,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简要梗概:
新战士吕成信刚上朝鲜战场就加入惨烈的阻击战,在战斗中给战友写下了一封封家书。他回国后,为了兑现当初许下的诺言,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将战友家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兑现了当初许下的承诺。
详细梗概:(1657字)
1951年2月中旬,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砥平里战斗后,美军抓住志愿军后勤补给弱点进行疯狂反击,挟机械化快速机动的优势,紧紧咬住向北撤退的志愿军。为了掩护大部队后撤,志愿军某团命令一连在三八线附近一个叫柏枫山的小山头担任阻击任务,阻击追击的美军一天。
美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一连的阵地发起多次进攻。一连伤亡惨重,连里的指导员和文书在激烈的战斗中先后牺牲,团长将刚上战场的学生兵吕成信补充给一连。
吕成信刚到战场被连队里的大老粗一排长图彪看不起,认为他只是个会写字,不会打仗的文弱书生。图彪因为吕成信不肯借纸给他擦屁股,故意找他茬儿,让吕成信难堪。战斗打响后,吕成信被美军的猛烈炮火吓得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更是让图彪看不起。在连长郑能谅和炊事班长黄维德的保护下,一排长图彪才不敢有意刁难吕成信。
图彪因为肚子不舒服,向吕成信借纸张来擦屁股被拒绝后就偷了吕成信的稿纸,吕成信因为此事跟他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连长郑能谅主持公道,狠狠地训了图彪一顿,让图彪对吕成信心生嫌隙。后来,吕成信用一纸偏方治好了图彪的拉稀,黄维德又从敌人的尸体上摸到了笔记本送给吕成信,图彪和吕成信的关系才缓和了,两人并肩作战,共同杀敌。战斗中,吕成信精准的枪法,更是让图彪刮目相看。
阻击战打得越来越艰难,一连的很多战士牺牲了,幸存的战士也知道时日不多,围在吕成信身边,央求吕成信给他们写家书。吕成信一一给战友们写好家书,并承诺如果活着走出去,就会把战友的家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
一天的阻击时间到了,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阵地上只剩下连长郑能谅,图彪、黄维德和吕成信等4人。连长郑能谅命令吕成信和黄维德撤出阵地后将战友的家书送到他们亲人手中,他和图彪继续在阵地阻击敌人,最后和攻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
吕成信和黄维德爬过一座座山后到达一个村庄,发现三个南朝鲜军包围了两个掉队的志愿军卫生兵。在战斗中,一个卫生兵被南朝……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将保家卫国、儿女情长和战友情交织在一起,感人至深又催人泪目,是一部弘扬军人坚守初心、信守承诺精神的主旋律作品,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从底层军人入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军人形象。对标作品有《长津湖》和《英雄儿女》。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1、组镜
志愿军和美军战斗的画面。
美军大部队在山路上行军的画面。
志愿军大部队向北撤退的画面。
旁白:1951年2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失利后,由全线进攻转为向北运动防御,美军抓住志愿军后勤补给弱点,挟机械化快速机动的优势,紧紧咬住向北撤退的志愿军。为了掩护大部队后撤,志愿军某团命令一连在柏枫山担任阻击任务,阻击追击的美军一天。
2、柏枫山。日。外。
柏枫山南面山坡被美军密集的炮火炸得跟月球表面一般,阵地上燃烧着一堆堆火焰,弹坑边沿满是炮弹皮子和干涸的血迹,残肢断臂散落在阵地上,有联合国军也有志愿军的。被炮弹掘起的树根冒着烟,布满了子弹孔。
山坡下的崎岖山路上停放着被击毁的两辆坦克和一辆卡车,堵住了向北前进的道路。
旁白:柏枫山,三八线附近的一座小山,扼守通向三八线北部的交通要道。
一连80多名战士埋伏在满是积雪的战壕里,持枪紧紧盯着山脚下,口鼻不时呼出白气。
战士们有的头部包扎着绷带,有的手臂包扎着绷带,脸都被硝烟熏黑了。
山脚下的美军影影绰绰,有坦克、装甲车、卡车和火炮。
3、柏枫山北坡。日。外
四个战士将指导员和文书的尸体抬到铺上干草的低洼处。
连长郑能谅(33岁)脱下帽子,朝尸体敬了一个礼。
郑能谅(一脸悲怆):指导员,文书,你们走好,我们会多杀美国鬼子给你们报仇的。
四个战士都默默地看着郑能谅。
副连长张铁刚(30岁,脸上有好几道结痂的伤口)掏出兜里的怀表,一脸焦急。
张铁刚:老郑,小半天都过去了,通讯员还没回来,莫不是在路上出事了?
郑能谅(镇定):再等等。
张铁刚(扫了一眼阵地):还没到半天,150人的连队就折了70多人,活着的也有三分之一挂了花,也不知道能不能捱到天黑。
郑能谅:团长下了死命令,咱们一连就算打得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钉在这里拖住敌人,为大部队撤退赢得时间。
郑能谅坐在一根木头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卷好的纸烟抽起来。
张铁刚(伸出手):老郑,给我来根。
郑能谅(从烟袋里掏出一些烟丝给他):没草纸了,你就将就着嚼嚼烟丝得了。
张铁刚(盯着……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