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140
                                    
                                    
										成片时长:约77分钟
                                    
                                    
                                        阅读:11782
                                    
                                    
										发表:2014/5/26
                                    
                                    
                                    
                                        
                                                农村 
                                            电影剧本
                                    
                                    
                                    
                                    
                                        鬼仔爷》《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鬼仔爷》【上】
片头
[(1)黑屏 白字逐字淡化:
广东省吴川市,
一座古老又孤僻的村落——长崎村,
悠悠然地讲述着它的故事。
2000年农历七月初三
(2)画外音:
木棍上操纵鬼头的玄关上下拨动,发出细竹木片碰撞的“吱呀”声。]
(3)随着声音的渐入,画面由黑屏渐变出现:
镜头1
特写:鬼头面上一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左右晃动,微微上翘的眼销像把银枪那般犀利。卧蚕缘上一抹朱红给毫无生命的鬼头平添几分英气几道灵动。
镜头2
镜头拉至近景:一只错落着星星点点老人斑的手,纠结着如同焦木枯藤的突起筋络,正在拨弄着控制玄关的细竹木片,另一只同是填满岁月沟壑的手将上翻的鬼仔戏服微扯下来,套住了木棍和自己的手。
镜头3
近景:那是一个鬼头将军,头戴镶如意金边的白夫子盔,饰以寿火焰白大绒球面牌一块,另有朝下龙一对,附若干抖丝银色珠子;身穿素缎绣鱼鳞花纹虎头肩形的紧口白靠,下着一条绣花白彩裤。只是五官的颜色有些许模糊,眉毛的黑墨褪得只剩眉头的一点深黑,嘴唇上的朱红间倒露出些白斑,脸上的胭脂左右不对称。尽管如此,一点也不影响这个鬼头将军的英气逼人,威严庄重的形象。两只眼睛左右晃动着,灵活生动。
镜头4(画外音停止)
镜头拉至中景:一张陈旧的八仙桌,桌面落下几点白蚁侵蚀的小坑,桌面上放着一方缺角的红瓦砚,端着漆黑的墨汁,砚台边缘放着一支毛须稀疏,笔尖墨斑浸染的毛笔;在瓦砚右侧是亚黄色破旧的军用搪瓷杯,里面盛着些朱红色的胶状体。在搪瓷杯的右侧雕花木质山型笔托,每一搁都放在一支毛笔,一共有六只,这些毛笔大小不一,笔尖晕开不同颜色,在相应的毛笔底下都有一小瓶对应颜色的水墨颜料。
此时,老人停下调试眼睛玄关的动作,将洗得发白的青布袖子被卷至前臂中间,露出黝黑枯瘦半截手臂。左手稳稳地撑住鬼头将军,右手拿起毛笔,微微颤颤地沾染些墨汁,以肘为支点,停留在鬼头将军眉头上方。
镜头5
变焦镜头(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像是老人在努力看清眼前鬼头的眉毛,最后视觉清晰了):老人稳稳当当地一笔挥就了鬼头两条直挺挺的剑眉,横飞入鬓,凤眼生威。画眉的动作干脆利落,功力非凡。
完成眉妆后,老人家将朱红色的胶倒了一点在朱红色的小瓶子里,提起那支笔头红晕、毛发微粗的软毫笔,沾了些颜料,细细地从鬼头面上颧骨位置往外涂抹胭脂,动作细腻流利,这只鬼头将军的脸顿时红润光彩起来。
最后,老人家提起笔托最边上的一只细长的秃笔,轻点了一下深红色的颜料,先勾勒出鬼头将军的唇形,再将笔尖轻压以笔腹横抹嘴唇,画法熟练独到,没有一点颜色越过唇线,反而一笔就将上下双唇涂抹饱满。
镜头6
移动镜头(只出现老人家的手):老人家完成了鬼头将军的补妆,将这个鬼头将军移到八仙桌右侧的一个旧的黑漆楠木戏垄 上,这个戏垄已有好几十年的岁月,尖尖的棱角已经被抹平,垄面上几块漆皮已脱落露出楠木平和的暖黄色,更显岁月的厚重感。
老人家将鬼头将军放在戏垄第一层的中间,左边放着个脑门书一草书 “虎”字,勾黑色花脸的鬼头,右边放着个眉间画红色跑龙的红脸鬼头,鬼头的化妆的脸部统一朝箱后的方向。从上往下,隐约能瞅见戏垄里的架构,约莫有四层,每层鬼头的摆放都如第一层,戏服千姿百态,多彩绚丽。
片名出现:此时,竖式的红色行书字体“鬼仔爷”三个大字渐变放大至画面右侧,笔触婉转流畅,落落大方,飘逸秀美,以戏垄里层叠的鬼头为背景,彰显鬼仔爷的气节情操。
正片
1、外景 梅录长崎村 清晨
片名逐渐淡化,在与正片叠化的黑幕间隙,幽幽地传来一段段穿云裂石的粤剧武生腔。这破竹之音从天边引来一道曙光划破黎明前的黑幕。
一座年代悠久的小村,鳞次栉比的瓦屋,渐次清晰呈现于眼前,四周却是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此时,一阵古老的钟声响起,悠远而肃穆,像是来自苍穹:当——当——当!铺天盖地,渐行渐远,铿锵的钟声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嗡嗡余音回响互为映衬。
2、内景 鬼仔爷家 清晨
家中床头柜上摆着一个黑木古座钟,钟摆拖沓着沉重身子,左右晃动,发出古朴沉闷的滴答声。古钟右边放在一盏绿皮罩子台灯。
床头柜左侧霉斑点点的粉墙上,赫然挂着一幅与周遭环境不相符的锦旗,旗上的红色因岁月的浸染暗淡了许多,两侧的鹅黄穗子稀稀拉拉,只剩下几条参差不齐的线。即便如此,锦旗里面的几行金字倒是闪闪夺目:居中的是三个黑体大字“一等奖”;右侧是一行宋体行文——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欢乐节展演;左侧是落款:广东省民间艺术节组委会,一九八八年一月。
粉墙上还挂着一幅印着毛泽东头像的挂历,上面圈圈点点了几处黑色。旁边吊着一支马克笔。
床头柜右侧便是一张简单的铁床,被子叠成四方的豆腐块放置在床脚处,没能看到其他房间,此处为厅亦为房。
位于中间的是一台老式绿皮海尔冰箱,在冰箱顶上,有一樽双弧面的鱼缸,底下置放些沉木,隐约可见两条小鱼,一条翠绿色,一条墨绿色,倒像是两条珊瑚草顶着白白的肚皮在水里荡漾。突然一只全身通黑的小猫往鱼缸方向跳,小爪子只够到冰箱顶部的边缘,在绿皮冰箱面上盖了一个黑印后,重重地掉了下来,“哗啦”一声碰倒了冰箱旁边的搪瓷红脸盆,把这个笨黑猫盖了个正着。
楼上练声的人似乎觉察到底下的动静,清咳了两声,便踏着木楼梯,“笃笃笃”不慌不忙地走下来。待到此人走到最后一段楼梯时,最先看到的是他扶着楼梯栏杆的手,正如片头一样,黝黑且筋脉交错,渐渐地鬼仔爷的形象呈现于镜头前:一头银子般的白发,梳洗得很整齐,没有一丝凌乱;古铜色的脸孔上横亘着岁月的皱痕,每一道皱纹里像铜锈般镶了黑色的炭灰,脸膛因练声许久略显紫红色,衬得老人更加神采奕奕;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如铜铃般目光炯炯。穿着一条青布长袖外衫,以一件深蓝色的汗衫打底,衣服干净朴素。可是,走路的步伐却显示了鬼仔爷的苍老,蹒跚踱步,腰身有些许驼背。
鬼仔爷走完最后一级楼梯,抬眼往厅里看,只见一抹亮色混着一点黑色往门口方向飘走,再定睛一看,只见门口边上的木门“吱吱呀呀”地晃动。
3、外景 鬼仔爷家门口 早晨
鬼仔爷踱步到了门口,探头左右看看,没有见着人,无奈摇了摇头,便关紧了木门。此时,一个小脑袋从小巷子里探了出来,往鬼仔爷的家门口偷偷瞅去,手里的黑猫“喵喵”地在主人的手窝里乱滚,小男孩低下头,手指一掐,便捏住猫儿脖子后的毛皮,提到自己脸跟前。
小男孩(轻声责怪):专闯祸的混小子,尽给爷添麻烦。下次不带你来听戏了。
此时几缕阳光偷偷穿过屋檐上的瓦片落在小男孩的身上,在欢乐地跳动着:被太阳晒得墨黑的脸,很是清瘦,男孩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调皮地微卷起来;跟猫说话那会,便看见他还没长好的半颗门牙,穿着一件湖蓝色的短褂子,脚蹬着一双黑胶凉鞋。
小男孩在小巷子里待了一会,贴着墙使劲听鬼仔爷屋里的动静,确定鬼仔爷没有发现什么猫腻后,便捏着猫脖子,溜走了。
4、内景 鬼仔爷家 早晨
鬼仔爷打开木钟的夹板,将分针的拨针往回调了五分钟。端着一杯子水,走到黑木小方衣柜跟前,衣柜镶嵌着一面大镜子,隐约看见几道划痕。鬼仔爷手指往杯里蘸了点清水,轻轻抹平两鬓几丝乱发,又在青布外衫的口袋里掏出一把木梳子,细细梳理自己的头发。梳洗完毕便端着杯子离开镜子。
在镜子里,映着厅内的那张八仙桌,空空无物。此时,鬼仔爷往桌上平铺一张有些许泛黄的白棉布,抹了抹平棉布四周的边角,将床头柜的座钟横放在白棉布的中间,把白棉布左右上下一合,将座钟包了起来。
5、外景 鬼仔爷家门口 早晨
一堵斑驳暗沉的墙里镶这鬼仔爷家的木门,皲裂的墙皮已经脱落许多,露出层层叠叠的泥砖,几条爬山虎蔓延在墙面,勾勒出一幅古画,萋萋芳草点缀在墙根,木门前的台阶边上青苔点点。
此时,木门“吱呀”一声往里打开,鬼仔爷抬着一辆老式的脚蹬三轮车出了门口,合上木门便蹬着车走在狭窄的巷子里,三轮车的车兜里放着那被棉布包好的古钟。
幽暗却渗着几点阳光的巷子里,鬼仔爷偶尔晃着车铃,车轮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发出“咯噔”的清脆声音,棉布里的古钟也微微抗议地哼着小曲。此时,迎面来了一位约莫60多岁的老婆婆,只见其背影,白花花的头发,穿着红花格子短开衫。
老婆婆:呦,鬼仔爷,你干吗去呀?您出去呀?
鬼仔爷(弯着腰使劲地骑着车):得去十字街看看去。
两人相遇时,老婆婆便在一家子门口凹槽处停住了脚步,挪开点空间让鬼仔爷骑车。
老婆婆:您慢点啊,慢点,慢点啊。
鬼仔爷:没事,没事!
6、外景 长崎村转角 早上九点
暖黄色的阳光散在青瓦屋面上,斑驳的黄泥墙映着错乱繁杂的电线黑影。鬼仔爷骑车的身影被斜斜的阳光放大,也映在了这黄泥墙面上。鬼仔爷骑车转了一个弯继续往前。
7、外景 长崎村解放路 早上九点十分
鬼仔爷骑车经过解放路,这段路比较热闹,街上有些许人在买着热腾腾的早餐,街道两旁的店铺还未全开,几块大的店牌横七竖八地挂得高高的,依稀可见“足底按摩”“金龙网吧”等招牌名字。
8、外景 长崎桥 早上九点20分
鬼仔爷经过一道铺着青石板的石桥,在桥脚边立着一个石牌,上头写着两草书字样的黑字“鉴河”。底下是这条急躁的河流,水声潺潺,拍打在河流中的礁石上,发出几声抗议的怒吼。逶迤清亮的河流,消失在屋瓦深处。
鬼仔爷吃力地摇晃上了桥中间,直起了腰,按下车头的手刹,让车缓缓地滑下坡去。
9、外景 大塘公园 早上九点25分
画外音:在河边长廊上有人拉着二胡的音乐。
大塘公园只是一个地名,并不是有一所公园,不过倒是起了公园的作用,很多老人家喜欢在这里晨运,唱戏,下棋,聊天。
鬼仔爷走过石桥,便来到了大塘公园的水泥路上,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屋舍,这里的屋舍比鬼仔爷附近的屋子明亮高大些,但依旧是青瓦大屋顶的传统建筑。
一位约莫70余岁的老人(炒粉王)坐在屋外的台阶上,头戴一顶棕灰色的护耳帽,鹅黄色的短袖衬衫外罩着一件深蓝色的布褂子,翘着脚剔着牙,远远看到鬼仔爷,本来散漫的目光立马亮了起来。
炒粉王:老鬼,吃盘烂锅吧。家里刚酿了一些米酒,等你,吃上一壶呢!
鬼仔爷(略略减慢了车速,侧身对炒粉王):你忙吧,回见,这回有事呀。
炒粉王:哎,回头,记得来。不然,我就跑你家去啦!
鬼仔爷:哎,好叻!
鬼仔爷已经远去,炒粉王还望着鬼仔爷远去的身影。
远去的鬼仔爷经过一位在榕树底下拉二胡的老人家,两人打了声招呼,鬼仔爷便又离开了。
炒粉王(还望着鬼仔爷远去的方向,对着屋里的人说话):高佬,你看,像老鬼这么大岁数了,都八十大几了,腿脚多利落呀。
屋内的高佬(炒粉王的大儿子,春仔的大伯)正在炒着一锅烂锅炒粉 ,热气腾腾地往上窜,锅铲划着铁锅“噌噌”地响。
高佬:爸,你听了鬼仔爷多少年的戏了?
炒粉王(竖起两根手指,神情骄傲):20多年了,那时还没有你和你弟呢。
高佬(扭熄了火,在架子上取了个大盘子,一划一铲,铁锅里的粉条全到了大盘子里了):嘿,爸,你什么脑子呀,我今年都50多了,春仔他爸已经40多了。
炒粉王:像老鬼这样的老艺人不多咯!(摇了摇手)
高佬(又要新起一锅炒粉,正扭着开关):那倒是,老爷子,咱们这新开了一家电影院,改天我买了票,让你跟春仔一块去瞅瞅新鲜?
炒粉王(有点恼怒,坚决摆手):我可不去!
高佬(往粉条里散了点葱花):您呀!老了得活泛着点。这不老说要与时俱进嘛?咱们得跟上呀。什么老习惯呀,该改的就得改改。
炒粉王(狠拍一下大腿):像大街上山珍海味大饭店有的是,人家干吗非吃咱们烂锅来呀。还有那啥子麦当劳,一大锅的捞抄,哪有我们的活来得细呀。
高佬(切了些肉末往粉里送):是是是,这不街道呀老嚷嚷让咱们拆迁,鬼死那么远,人家都找不着咱了,您说是不是呀?
炒粉王没回话,叹了一口气低下来头,又举目望向鬼仔爷远去的方向,只剩那位拉二胡的老人家。突然一个灵动的小孩拎着一只黑猫闯进炒粉王的视野。
炒粉王(朝着小男孩挥挥手,喊道):春仔,快回来,一大清早的,又跑去哪里打跟斗了?
春仔胡乱哼着几句不成腔调的戏曲,把黑猫往地上一放,朝炒粉王蹦跳过去。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