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剧本 > 鬼仔爷》《上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140
成片时长:约77分钟
阅读:11777
发表:2014/5/26
农村 电影剧本
鬼仔爷》《上
阿鳖 [广东湛江]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乡村  老艺人  鬼仔戏  传承  拆迁

  
  19、外景 大塘公园离荷花湖还有一公里路 傍晚6时
  天色有一点点暗淡消沉,但是天幕底下大塘公园附近的人们却异常的兴奋,有的人家牵儿带女提着长板凳出来了;有些孩子头顶着塑料小凳子,从屋子钻出来了;还有些连家里的高桌子都搬了出来。
  面婆(左右挽着椅子把手,边走边回头对同样提着木椅子的儿子呼喊):快点,得给大伙占个好位置。
  阿福开着摩托车载着胖大妈,后面的车尾还牢牢捆着几把小凳子。
  
  胖大妈:面婆,我这先走一步咯。到那等你。
  面婆:去吧去吧,改天上我那,给你净面去。
  胖大妈(回过头来,远远答了一声):哎,好!
  
  此时,后面又窜出个大栓,大栓骑着自行车,车篮子就只放着一张塑料凳子
  大栓(经过面婆停了下来):面婆,要不我载你过去?
  面婆:行,(对着跟上来的儿子)我就先到那,你跟上。
  面婆儿子:大栓,那就辛苦你了。
  
  20、外景 大塘公园荷花湖 傍晚6时十分
  荷花湖边一处水泥地,已经是里外三层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各样的椅子凳子了,一张挨着一张,越是往后凳子椅子越高,炒粉王大儿子高佬和早到的阿福正在整理着椅子的位置。一群小孩坐在第一排的小塑料板凳上,吵嚷嚷地画着划拳游戏。有些人已经零零星星地坐在已经摆好的位置上了,胖大妈也在其中,逗着孩子玩。
  
  在这些凳子椅子最前面是鬼仔爷的表演场地。鬼仔爷和炒粉王两人正在架戏台子。
  戏台子的框架已经架好了,长2米,宽一米的围成长方体的木架子:四角分别用四条大约5公分粗的2米高的竹杆子撑起头顶一个田字形的折叠幕架;在每两条竹杆子之间都系着一根细长的木条于中间部位,四根木条便把鬼仔爷的戏架子绕了一圈,围成一个长宽各1米的正方形。
  此时,炒粉王抓住一张有点褪色的蓝布的一侧,往头顶的架子铺过去,鬼仔爷在另外一边接住蓝布另一侧,两人拉拉平这块布,垂下来的布料刚好把折叠幕架遮住,形成了漂亮的垂帘子。
  鬼仔爷弯下腰钻进戏台子里面,炒粉王将戏垄子里的大红布递给鬼仔爷。
  
  炒粉王(往鬼仔爷手里塞红布):老鬼,这事可大可小,你师傅不在,那鬼头丢了就算了,你可别干傻事啊。
  
  鬼仔爷接过大红布,熟练地铺开,往木条上一搭,再一点点地挪平布块,将四周围起来。
  
  鬼仔爷(边弄边说):面条呀,你就别劝这事了。(红色帐幔已经围好了)我有分寸。
  
  帐幔红彤彤的颜色在阳光下特别灿烂,招引了一些归家的路人过来瞅瞅热闹。
  
  炒粉王(又从戏垄子里拿出一面锦旗和一块叠得齐整的硬布)哼,老规矩老习惯得改改(递过锦旗)政府都换了几轮了,你还守那破玩意儿(恨铁不成钢,把气发泄到锦旗那,狠狠地扔到鬼仔爷手上。)
  鬼仔爷(接过锦旗,往戏台子正面一摊开,金灿灿“一等奖”三字便生龙活虎地显了出来):你这牛脾气也得改改。还说“老规矩”呢,是谁守了这几十年的?
  
  鬼仔爷接过炒粉王手里的硬布块,一摊开,往中间一挂,便隔开了前台和后台。布块很短,只悬着遮住看官的视线,饰以几挂流苏。幛子硬布上的装扮很是讲究,上面画的是一轮斗日立于涛涛江水之上,红蓝两色相称,气势煊赫。
  
  这时,李叔牵着小孙子宝儿来了,宝儿很腼腆一直躲在李叔的腿肚子后面。
  
  李叔(蹲下去跟宝儿说话):宝儿,(指了指玩得挺吵的孩子堆)你跟哥哥们玩去好不好?
  
  宝儿不说话,拉着李叔的裤管不放,眼睛有些微红。
  
  李叔:好好好,跟着爷爷。
  
  李叔便抱起宝儿,走向戏台子,跟鬼仔爷和炒粉王打了招呼。
  
  李叔:宝儿,叫爷爷。(举起宝儿的小手臂,对着鬼仔爷挥了挥)今晚这爷爷给你唱好听的戏。
  炒粉王(捏了捏宝儿的小脸颊):不叫爷爷,今晚爷爷不就唱了?
  宝儿(乖乖地拉了一声):爷——
  宝儿露出粉嫩的牙龈,两个刚拨过门牙的牙缝,透着风,要把“爷”字吹到天上去的感觉。
  鬼仔爷(握住宝儿的嫩嫩的小手):乖!
  
  这时面婆一声呼喊:李叔!
  李叔抬眼看去,只见面婆在大栓自行车后,向他招手,他也朝面婆招了招手。
  
  大栓在荷花湖边的一棵榕树底下停了车,面婆也提着椅子下了车。
  面婆(对着准备锁车的大栓,拍了拍他肩膀):大栓,好样的,够壮。
  大栓:得,赶明儿给你挑水果担去。
  面婆:好小伙。
  说完,面婆便提着椅子往旁边的位置摆。李叔抱着宝儿也过来了。两人坐着聊了起来。
  
  高佬摆好了椅子凳子,走到炒粉王身边,炒粉王和鬼仔爷正在合力搬起戏垄子。高佬喊来了阿福,高佬和阿福抢了鬼仔爷和炒粉王手中活,轻松地抬起戏垄子往戏台子走去。
  高佬看了看孩子堆,有个小孩蹲在戏台子面前用手刮锦旗上的金字。
  
  鬼仔爷(重重地跺了一脚,拉住孩子的手):别刮,等会乖乖听戏。
  高佬:爸,春仔,哪去了?
  炒粉王:哼,这化骨龙,回来抽他一顿。
  鬼仔爷(撩起戏架子后面的红帐幔,指挥高佬和阿福把戏垄子摆放进去):这可不关春仔的事。(打开戏垄子)就小黑,淘气!咬了我的将军。
  
  
  21、外景 鉴河边 傍晚
  一只黑猫在前面跑,春仔在后面也急急地赶路,一边跑一边望向河里。到了傍晚,河流的速度并不如中午那般凶猛,到了下游地段,反而温顺了许多,由于地理位置,也浅了许多,清晰能见河里的小石头。
  小黑猫似乎生了闷气,一把跳到浅河中间突出的石头。春仔很不在意地瞥了黑猫一眼,往前跑了几步。突然春仔急忙止步,往黑猫脚下的石头一看,隐约看到一小块鲜艳的布料藏在石头背后,随着水波一点点地打转挪动。
  
  春仔(眼神顿时发光,弯下身子把裤管高高地挽起):小黑,给我看那鬼头。
  说着,就奔进了河里,踩起一朵朵水花。当春仔站在石头上,伸手去捞那面色惨淡的鬼头,这只鬼头又一次从指间随着水流滑走。
  春仔焦急地站在石头上,踮着脚望向鬼头远去的方向,一脸愁——
  
  22、外景 大塘公园荷花湖 傍晚
  天色又暗沉了些。荷花湖边已经坐满了人,有些人没占着好位置干脆蹲在搬来的桌子上看,还有一些蹲坐在摩托车上瞅着。人们纷纷仰起脖子,看着戏台子。鬼仔爷坐在戏垄子上,戏垄子背后齐齐整整地插满一排鬼头。那块红日江涛画布挡住了后台的鬼头和鬼仔爷。
  
  鬼仔爷已经开始唱戏了。平时蜷曲在厚重戏垄子里的英雄,一旦让鬼仔爷举起来,身板就硬朗了,手足就舞动了,头脸上尽镀着夕阳的金辉,在一方亮堂堂的戏台,使出山河气势。
  眉间勾红色跑龙的红脸英雄呼啸而至,披挂以小弓小箭,小幡小旌,一手藤牌,一手刀剑,头顶上还有象征神武和权力的雉鸡翎。石破天惊一声铜锣,告诉人们英雄在号令千军。来回绕场的两支羽翎,告诉人们,英雄在沙场上所向无敌地驰骋。
  
  铜锣声夹杂着鼓点愈演愈烈,鬼仔爷“呀呀呀”起腔了。
  台前的鬼头一个圆场起势,大蟒翻身,鬼仔爷大喝:杀!
  
  锣鼓声戛然而止,只见一个花脸小喽啰举着一个大叉闯了进来,对着鬼头英雄便是狠狠一叉子。红脸鬼头英雄举起藤牌,来了一个“顺风摆柳”的招式,将这叉子力吃了回去。
  两鬼头,叉来牌挡,叉收牌扫,酣战数十回合,铜锣鼓也随着打斗“彭彭”地撞击。
  
  23、外景 鉴河边 傍晚
  画外音:鬼仔戏激烈的铜锣声。
  春仔和小黑猫跑下石阶,继续追赶着鬼头将军。
  水流与石头溅起的水花打在鬼头将军的身上——
  
  24、外景 大塘公园荷花湖 傍晚
  台前的鬼头英雄有着一个值得夸耀的大嘴巴,开合的幅度尤其的大,鬼仔爷唱的戏文仿佛真是从那嘴巴里滔滔不绝喷射出来的话,一时让台下看官很是骚动和惊喜。
  
  鬼头英雄:哈哈哈,今将敌贼杀遍(笑得惊天地);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奈何家中妻儿受了苦,一片丹心哪反被误。(哭得泣鬼神)
  
  唱得慷慨陈辞, 轻重缓疾, 字字情深; 唱腔高亢、铿锵有力,结合情绪化的身段,笑得时候,或仰面向天,或弯腰捧腹,配合以全身有节奏的抖颤。哭的时候,或以袖遮面,或呼天抢地,配合以全身间或的抽动。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定睛细看。
  
  亮堂堂的戏台子将人们看呆的脸映得熠熠生辉,李叔怀里的宝儿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惊骇和敬畏;炒粉王随着鬼仔戏的节拍摇头晃脑;阿福抽着烟,一动不动地瞪大眼睛看,烟头已经燃掉了一大半——
  
  25、外景 鉴河边 傍晚
  天空终于将夕阳打包,余下几分卷云残星。
  春仔气喘吁吁地往回跑,手里握着个滴着水珠子的鬼头将军。
  春仔(笑嘻嘻地,特别兴奋):小黑,赶紧,回去看戏去。
  春仔抱起小黑猫跑了起来——
  
  26、外景 大塘公园荷花湖 傍晚
  坐在前排的孩子们仰着脖子,笑,发痴,迷瞪,拍掌。人们的眉眼灰扑扑地木僵着,只有那下巴,也像装了机关似的,齐齐地挂下来,便也僵在半空,像一个等待糖豆的姿式。
  亮堂堂的戏台子,钻出了皇上,钻出了臣子,阎王、土地、雷公、电母……双手一套,撑起,阳光灿烂立在台上,就是一个盖世神人,或定乾坤,或决生死,都是不容置疑的,无可抗拒的。
  
  朗朗斗日之下,生生地见着这些神人起来,下去,出来,进去,天和地翻过来覆过来地变。人们看着戏台子,镜头渐渐模糊幻化:一个个鬼头成了一台真人戏剧,咿咿呀呀地你你方唱罢我登场,锣鼓声悠悠然化作一段段宽阔嘹亮的背景音。
  
  红脸将军飞随着“啊” 的一声,向后一震甩去了头盔, 露出盘在头顶上的甩发, 然后顺着身体前倾欲倒的劲头把甩发甩到面前, 趁势一个“ 吊毛”, 最后脊背着地, 手颤抖虚举,吟唱一句“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昏厥了过去。
  
  弹指之间,便是一个人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反掌之下,便是冬去春来,秋去冬来,天地翻覆,换了人间。
  锣声一阵一阵破裂了,远了,那是散戏的锣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疏涵衍
  • 其他
    pet
  • 学生
    elf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Ech
  • 神秘人
    qiu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31号)
      *
编剧的其他相关作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鬼仔爷》《下(农村)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立正,别闹!(主旋律, 喜剧, 农村)
蛤蟆沟1(农村)
老伙计(喜剧, 农村, 家庭)
芝麻花开(主旋律, 喜剧, 农村)
远方的女人(农村)
鸡蛋书记(主旋律, 喜剧, 农村)
竹海恋歌(爱情, 农村,)

同类推荐作品

老支书(主旋律, 农村,)
一桩小事(喜剧, 农村, 家庭)

同类最新作品

响头(农村, 家庭)
老伙计(喜剧, 农村, 家庭)
我爱你(都市, 农村, 家庭)
母爱如歌(农村, 家庭)
南方姑娘(爱情, 农村)
芝麻花开(主旋律, 喜剧, 农村)
刘根打官司(农村)
牛奶何去何从(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问苍天,情为何物(爱情, 农村)
逗比萌犬(喜剧, 农村,)
拴住呀拴住(主旋律, 爱情, 农村)
刘根打官司(农村)
假如我是县委书记(都市, 农村, 家庭)
代表张立平(主旋律, 农村)
山村的爱(农村, 儿童)
(主旋律,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