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315
                                    
                                    
                                        阅读:15395
                                    
                                    
										发表:2014/5/27
                                    
                                    
                                    
                                        
                                                犯罪 
                                            小说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之
京畿枪声
一、扛米北上
1989 年12 月13 日上午,瑟瑟的北风依然席卷着江南大地,法院一楼的办公室还是那么阴冷潮湿、寒气逼人。十点多钟,头发花白的姜庭长来到了我的面前:“快回家收拾东西,下午三点的火车去河北桃县!”
这么急?才十几个月大的儿子怎么办?我有点不知所措。
带儿子的保姆因病在前几天刚回去,现在临时找一位婆婆带着,上班前送去,下班后接回来。这次出差要处理三个案件,最快也要十天半月。年底是法院最忙的时候,我的律师丈夫也整天忙着出庭,我这一走,他一个大男人既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能行吗?孩子还太小,怎能长时间离开我?
我心里明白,要不是案件情况紧急,要不是年底工作忙实在抽不出人手,庭长不会派我出这趟差,而且是我这个经济庭的书记员与执行庭的林庭长和赵法警一起出差。
这次的三个案件是同一原告,被告全部在河北桃县,都是欠原告的染缸货款。其中两件是去年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下,我院法官赶赴河北,在被告厂里调解结案的。在调解后的一年多来,被告分文未付,原告业务员多次不远千里上门要求被告按照调解协议付款,可厂门都进不去。就在两个月前,林庭长带着书记员与原告厂长亲赴河北,仅执行到1 900 元。另一被告却扬言:要是再来,打断你们的腿!被告气焰很是嚣张。
为了节约原告去河北的开支,今天上午又一并受理了原告另一起案件,听说被告早已杳无音讯。
在这年底急需付工人工资的关键时刻原告收不到一分钱,原告厂长怎能不急?
我别无选择,只能把儿子交给丈夫了。
电话告诉了丈夫,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背起包就直奔孩子而去。
推开婆婆家的门,我将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吻着他的小脸蛋,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我的突然到来,使儿子高兴得搂着我的脖子不放,他“妈妈”“妈妈”叫个不停。亲热过后儿子转身向婆婆挥挥小手说:“婆婆再见!”然后就急着要我抱他回家。
儿子根本没有发现我的情绪变化,误以为我是来领他回家了。我告诉他:妈妈还要上班,还不能回家。这下他不干了,哭着闹着要回家。他这一哭,把我本来就愧疚柔软的心更是哭碎了。我一边哄着他,一边给他讲:“妈妈要上班才能买好吃的……”
他根本不予理睬,就是要回家!
该是去火车站的时候了。可儿子还是哭着搂住我的脖子不放。我的眼睛模糊了,哪怕多待一分钟也好呀!
时间提醒我不能再停留,我只能狠心地把儿子往婆婆怀里一放,对她说:“婆婆,辛苦你了!”
顷刻间,儿子用力扭动着身体、张开双臂,声嘶力竭地叫着“妈妈……妈妈……”哭喊着向我扑来。
我的泪水潸然而下,冲出了婆婆家的大门,不敢回头,一口气朝楼下跑去,把儿子的哭叫声甩在了身后。
我急急地赶到常州火车站,刚站定就远远看见穿着和我一样棉大衣、戴着棉帽子的林庭长与穿着棕色仿皮夹克衫的赵法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朝车站大门走来。
林庭长四十岁刚出头,浓眉圆眼,饱满的脸上络腮胡子密密麻麻,一米七的个子显得很壮实。他是部队营级干部,1982 年转业到法院。
赵法警三十岁左右,也是复员军人。他的个子与林庭长差不多,但人明显瘦小。
年底这么忙的时候,执行庭长放下庭里的工作,亲自带队北上,足见对案件的重视。他们两人还各自带了一支防身手枪。赵法警在拿行李的时候,枪壳几次从他的夹克衫下端露出,都被他及时藏好。
没多久,车站广场上原告单位的两位科长摇摇晃晃地在人群中出现了,他俩抬着一包很重的行李,吃力地朝我们走来,另一位供销员提着几个行李大包紧随其后。
来到跟前才知道是一袋上百斤重的大米。看着气喘吁吁的两位科长,我有点纳闷,出差还带这些米干吗呢?是送人还是自己吃?虽说我们现在每月的口粮还是按计划发放粮票,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已不紧张, 我们完全可以买到定粮以外的“黑市米”了,无非是贵一点而已。
好奇心驱使我问那三十多岁长得挺结实的矮个子刘科长,他瞪着大大的眼睛与林庭长对视了一下,神秘兮兮地笑而不答。与其完全不同的是财务科长钱家福,一米八的个头,皮肤白皙,文质彬彬,言语不多,像是个文弱书生。他们三人中,就薛民涛年龄最大,四十五岁左右,四方脸,胖墩墩的身材,沉默寡言,显得心事重重。因为河北桃县几十万元的欠款都是他的客户,合同均由他签订。厂长可没少批评他,这次厂长已下了决心,要是收款再不理想,影响了年底工人的工资,那么,他这个供销员是否还能继续留在厂里,就很难说了。
没多久,开始检票了,本来就不大的车站里一片混乱,人潮像是决堤的河水,向检票口涌去。这就苦了一高一矮的两位科长,他们两人双手抓着米袋,被汹涌的人流挤得左摆右晃难以前行。我们几个人背着行李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才通过了检票口,可他们两个却还在拥挤的人流中。
终于看到他们涨红了脸歪歪扭扭地拥出了检票口。
火车徐徐开来,刚有点平静的站台上又一次忙乱了起来。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拼命地往车上挤。按理说我们是卧铺车厢,人人都有铺位,用不着这样拼命,可大家你拥我挤各不相让。眼看着两位科长又被人挤得上不去,这车厢门实在太窄、台阶实在太高,要是上不来怎么办?直到最后,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上了车厢。刚上车,火车就缓缓地在轨道上滑行了。
真是好险!我为他们急得心怦怦直跳。找到铺位,安顿好这袋大米,他俩的神情似乎是刚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似的,头上冒着热气在微笑着。真是不可思议!
                                            
                                            
                                京畿枪声
一、扛米北上
1989 年12 月13 日上午,瑟瑟的北风依然席卷着江南大地,法院一楼的办公室还是那么阴冷潮湿、寒气逼人。十点多钟,头发花白的姜庭长来到了我的面前:“快回家收拾东西,下午三点的火车去河北桃县!”
这么急?才十几个月大的儿子怎么办?我有点不知所措。
带儿子的保姆因病在前几天刚回去,现在临时找一位婆婆带着,上班前送去,下班后接回来。这次出差要处理三个案件,最快也要十天半月。年底是法院最忙的时候,我的律师丈夫也整天忙着出庭,我这一走,他一个大男人既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能行吗?孩子还太小,怎能长时间离开我?
我心里明白,要不是案件情况紧急,要不是年底工作忙实在抽不出人手,庭长不会派我出这趟差,而且是我这个经济庭的书记员与执行庭的林庭长和赵法警一起出差。
这次的三个案件是同一原告,被告全部在河北桃县,都是欠原告的染缸货款。其中两件是去年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下,我院法官赶赴河北,在被告厂里调解结案的。在调解后的一年多来,被告分文未付,原告业务员多次不远千里上门要求被告按照调解协议付款,可厂门都进不去。就在两个月前,林庭长带着书记员与原告厂长亲赴河北,仅执行到1 900 元。另一被告却扬言:要是再来,打断你们的腿!被告气焰很是嚣张。
为了节约原告去河北的开支,今天上午又一并受理了原告另一起案件,听说被告早已杳无音讯。
在这年底急需付工人工资的关键时刻原告收不到一分钱,原告厂长怎能不急?
我别无选择,只能把儿子交给丈夫了。
电话告诉了丈夫,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背起包就直奔孩子而去。
推开婆婆家的门,我将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吻着他的小脸蛋,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我的突然到来,使儿子高兴得搂着我的脖子不放,他“妈妈”“妈妈”叫个不停。亲热过后儿子转身向婆婆挥挥小手说:“婆婆再见!”然后就急着要我抱他回家。
儿子根本没有发现我的情绪变化,误以为我是来领他回家了。我告诉他:妈妈还要上班,还不能回家。这下他不干了,哭着闹着要回家。他这一哭,把我本来就愧疚柔软的心更是哭碎了。我一边哄着他,一边给他讲:“妈妈要上班才能买好吃的……”
他根本不予理睬,就是要回家!
该是去火车站的时候了。可儿子还是哭着搂住我的脖子不放。我的眼睛模糊了,哪怕多待一分钟也好呀!
时间提醒我不能再停留,我只能狠心地把儿子往婆婆怀里一放,对她说:“婆婆,辛苦你了!”
顷刻间,儿子用力扭动着身体、张开双臂,声嘶力竭地叫着“妈妈……妈妈……”哭喊着向我扑来。
我的泪水潸然而下,冲出了婆婆家的大门,不敢回头,一口气朝楼下跑去,把儿子的哭叫声甩在了身后。
我急急地赶到常州火车站,刚站定就远远看见穿着和我一样棉大衣、戴着棉帽子的林庭长与穿着棕色仿皮夹克衫的赵法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朝车站大门走来。
林庭长四十岁刚出头,浓眉圆眼,饱满的脸上络腮胡子密密麻麻,一米七的个子显得很壮实。他是部队营级干部,1982 年转业到法院。
赵法警三十岁左右,也是复员军人。他的个子与林庭长差不多,但人明显瘦小。
年底这么忙的时候,执行庭长放下庭里的工作,亲自带队北上,足见对案件的重视。他们两人还各自带了一支防身手枪。赵法警在拿行李的时候,枪壳几次从他的夹克衫下端露出,都被他及时藏好。
没多久,车站广场上原告单位的两位科长摇摇晃晃地在人群中出现了,他俩抬着一包很重的行李,吃力地朝我们走来,另一位供销员提着几个行李大包紧随其后。
来到跟前才知道是一袋上百斤重的大米。看着气喘吁吁的两位科长,我有点纳闷,出差还带这些米干吗呢?是送人还是自己吃?虽说我们现在每月的口粮还是按计划发放粮票,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已不紧张, 我们完全可以买到定粮以外的“黑市米”了,无非是贵一点而已。
好奇心驱使我问那三十多岁长得挺结实的矮个子刘科长,他瞪着大大的眼睛与林庭长对视了一下,神秘兮兮地笑而不答。与其完全不同的是财务科长钱家福,一米八的个头,皮肤白皙,文质彬彬,言语不多,像是个文弱书生。他们三人中,就薛民涛年龄最大,四十五岁左右,四方脸,胖墩墩的身材,沉默寡言,显得心事重重。因为河北桃县几十万元的欠款都是他的客户,合同均由他签订。厂长可没少批评他,这次厂长已下了决心,要是收款再不理想,影响了年底工人的工资,那么,他这个供销员是否还能继续留在厂里,就很难说了。
没多久,开始检票了,本来就不大的车站里一片混乱,人潮像是决堤的河水,向检票口涌去。这就苦了一高一矮的两位科长,他们两人双手抓着米袋,被汹涌的人流挤得左摆右晃难以前行。我们几个人背着行李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才通过了检票口,可他们两个却还在拥挤的人流中。
终于看到他们涨红了脸歪歪扭扭地拥出了检票口。
火车徐徐开来,刚有点平静的站台上又一次忙乱了起来。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拼命地往车上挤。按理说我们是卧铺车厢,人人都有铺位,用不着这样拼命,可大家你拥我挤各不相让。眼看着两位科长又被人挤得上不去,这车厢门实在太窄、台阶实在太高,要是上不来怎么办?直到最后,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上了车厢。刚上车,火车就缓缓地在轨道上滑行了。
真是好险!我为他们急得心怦怦直跳。找到铺位,安顿好这袋大米,他俩的神情似乎是刚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似的,头上冒着热气在微笑着。真是不可思议!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