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341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5906
发表:2018/6/10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13集
1
…
13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三九年二月十五日
[孔庆德看完通知,心里无比激动。他红着脸低下了头。侦察参谋张玉峰觉得有些奇怪,便凑了过来。]
张玉峰:什么通知呀?让你看了脸都红了。(他拿起通知一看,不由得大声嚷起来)组织上批准了你的结婚申请。这太好啦!
[其他几名干部一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干部甲:团长都二十七八啦,早该结婚啦。
干部乙:正好快过年了,让我们提前喜庆喜庆。
张玉峰:团长,只要你同意,我马上去接我妹妹。
……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孔庆德心里既兴奋又甜蜜。]
孔庆德:你们说办,那就办吧。
[孔庆德表面上像是附和了别人的意思,其实他心里却是强烈的自愿,充满对爱情的渴求。]
叠影字幕:画外音
新娘子名叫张金秀,刚好二十岁,比孔庆德小七岁,宁晋城里人。孔庆德和张金秀第一次见面,是在宁晋城南的小柳庄。那是去年四月,孔庆德的七六九团在小柳庄驻扎。张金秀是县里的妇救会员,到团里来看望她哥哥张玉峰。
13-41、宁晋县小柳庄;七六九团部
张玉峰(指着张金秀,向孔庆德作介绍):这是我妹妹,名叫张金秀。她原来是小学教员,现在是妇救会干部。(他接着又指着孔庆德)这是孔团长。
[当时张金秀还有点害羞,只是望着孔庆德笑了笑。孔庆德也只是望着张金秀点了点头。然而,年方一十九岁的张金秀,身穿浅蓝色旗袍,既文雅又大方,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在孔庆德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记住了这个好听的名字,也记住了她原来是小学教员,现在是妇救会干部。]
13-42、宁晋县圈内村
[孔庆德和张金秀第二次见面,是三个月以后,在宁晋县圈内村。当时,张金秀刚从冀南抗日军政学校毕业,来看望她哥哥。两个人又见面了。]
张金秀(走上前去,和孔庆德打招呼):孔团长,你好!
孔庆德:小秀,你好。
[孔庆德也随着张玉峰叫她“小秀”。]
[张玉峰站在旁边,望着孔庆德和妹妹站在一起,心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他俩结合到一起,真是一桩美事。这个想法一经产生,立刻变成了张玉峰心里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在送妹妹出去时,便有意介绍起了孔庆德不平凡的经历。]
张玉峰:孔团长作战勇敢,胆大心细,是一个难得的战斗英雄。小秀,你以后找对象可不能找个窝囊废,一定要找个像孔团长这样的人。
张金秀(被哥哥说得红了脸,嗔怪地):哥哥,你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说我要找对象啦?
张玉峰(笑着):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张金秀(故作生气状):我不跟你说啦!
[张金秀说完,便一溜烟似的跑走了。]
[张玉峰望着妹妹跑远的背影,感觉这事一定有门。回到团部,他又向孔庆德施展开了撮合技巧。]
张玉峰:刚才在外面,我妹妹打听你的经历。我就把你的战斗经历讲给了她。她感动地说:“我以后要能找这么个英雄当伴旅,那该多好啊!”
孔庆德(惊讶地):她真是这么说的?
张玉峰(点点头):她还让我问问,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孔庆德:你就瞎编吧。
张玉峰:这是真的。
……
[孔庆德听了张玉峰的一番话,明显地感觉到他想把他妹妹撮合给自己。这让孔庆德心里很激动,对张金秀的好感瞬间升华为强烈的感情。他认定张金秀就是他理想的妻子,他这辈子非她不娶。]
13-43、宁晋县;妇救会驻地
[张金秀回到妇救会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自从上次见到孔庆德后,她就对他敬重不已,特别是他那高高的个头、笔挺的身板和英武的举止,都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刚才,她表面上嗔怪哥哥,内心里却对哥哥的话不仅不反感,还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她对孔庆德的情绪也由朦胧的好感,迅速升华为强烈的爱恋。她开始在内心里盼望和他下一次见面。]
13-44、宁晋县;妇救会驻地
[一天上午,张金秀正在带领妇女们为前线的战士做军鞋。一个通讯员手里拿着一封信走进来。]
通讯员:张金秀,有你一封信。
[通讯员说着,将那封信递过来。张金秀接过信,一看信封上的字,就认出这是哥哥的笔迹。于是,她连忙拆开信,认真地看起来。]
叠影字幕;张玉峰的声音
妹妹:
今天下午,你务必到大曹庄村北那棵大柳树下等我,有要事想商。
哥哥
[张金秀看完信,不知道哥哥要与自己商量什么,但她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可能与她和孔庆德的事有关。于是,她决定按时赴约。]
13-45、大曹庄村北;大柳树下
[张金秀走到大柳树附近,远远地看到哥哥站在树底下,身穿笔挺的八路军军装。调皮的张金秀,想吓唬哥哥一下。她绕到那棵大树背面,悄悄向前凑过去。]
张金秀(轻轻走到哥哥身边,突然拍了哥哥的后背一下,嘴里喊着):哥哥。
[那人被吓了一跳,猛然回过头来。张金秀这才发现,站在树下的不是哥哥,而是孔庆德。]
张金秀(惊讶地):怎么是你?
孔庆德:是你哥哥让我来的。他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还说会给我一个惊喜。
张金秀:我也是哥哥让我来的。他说有要事相……
[说到这里,张金秀停住了。因为他俩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啦。张金秀不由得扭过身去,红着脸低下了头。孔庆德也有些不好意思。]
孔庆德(冷静了一下,才鼓起勇气):既然你哥哥把咱们约到这里了,咱们就谈一谈吧。
张金秀(点点头):嗯。
孔庆德:我听你哥哥介绍过你。你从小就有志气,有志向,从师范学校毕来后,就到小学任教。“七七事变”后,你参加了妇救会,表现很积极。
张金秀:别听他瞎说。我哪有那么好呢!
孔庆德:不仅你哥哥说,我也认为你很好。我很想和你结为终身伴旅,你愿意吗?
[张金秀红着脸低着头,不吭声。]
孔庆德(又追问一句):你愿意吗?
张金秀(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是怕你不愿意。
孔庆德:我愿意,我愿意。
张金秀(转过身来,用热烈的目光望着孔庆德):我也愿意。
[张金秀说完,情不自禁地扑到孔庆德怀里。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时此刻,两个人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不知过了多久,孔庆德才开口说话。]
孔庆德(喃喃地):金秀,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我是有组织的人,婚姻要经过组织批准。
张金秀:我也是有组织的人。也要经组织批准。
孔庆德(笑了):是吗?这我倒没想到。
张金秀(调皮地):难道我们妇救会不是组织?
孔庆德(连忙):是,是。当然是。
张金秀:那咱俩同时向组织申请。组织上批准后,咱们就结婚。
孔庆德:好。
……
叠影字幕;画外音
于是,两个人同时向组织递交了结婚申请。之后,他俩就没有再见面,只是在默默地记挂着对方,期盼着组织上的批准。
13-46、南宫乔村;第十军团司令部
[一天午后,石友三刚刚睡完午觉,正坐在床上等魂。张克威和张友渔一前一后走进来。]
石友三(懒洋洋地望着他俩):二位有何贵干?
张克威:最近,这一带流亡的青年学生很多。我想把这些学生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学生大队。
[石友三立刻兴趣陡增。他迅速从床上站起来,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里面,坐下。]
石友三(一指办公桌前面的两个高凳子):你们俩坐下,慢慢说。
[两个人走过去,在那两个凳子上坐下。]
张友渔:这些青年学生,都怀有一腔热血。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一支很有朝气的队伍。
石友三(惊喜地):你们的想法非常好!这件事就由你们俩操办。需要什么东西,你们跟我提。
张友渔:好,我们回去马上就干。
石友三:放开手脚去干。
两个人(齐声):是。
[第十军团随即成立了“流亡学生招收处”。前来应招的流亡学生络绎不绝。]
13-47、第十军团司令部
[五天后的一天上午,石友三坐在办公桌前闭目养神。张克威和张友渔走进来。]
张克威:最近,报名的学生很多。五天就招收了二百多人。再招收一些,就够一个学生大队了。请你给我们派一个大队长。
石友三(高兴地):好,我马上就派。(他低下头想了想)就派我的亲随副官张鸿儒吧。由他担任学生大队的大队长。
张克威:可以。
石友三:明天就让他过去。
……
13-48、第二天上午;流亡学生招收处
[张克威和张友渔坐在办公桌里面。两个青年学生则站在桌前登记。张鸿儒大踏步走进来。]
张鸿儒:张鸿儒前来报到。
[张克威和张友渔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抬头向张鸿儒望去。张鸿儒,面色微红,眉清目秀,眉宇间透出一种英武、豪爽的气息;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穿一身半旧军装。]
[两个人都站起身,迎上前去。]
张友渔:你是石总司令的亲随副官?
张鸿儒:对呀。
张克威(热情地):欢迎,欢迎!
[两个人和张鸿儒紧紧握手。]
张友渔:听说你在射击、投弹、刺杀等方面,都很有一套。
张鸿儒(笑着):略知一二。
张克威:我们只管招收,把人招进来交给你。怎么组织,怎么训练,就全靠你了。
张鸿儒:没问题。
……
[从此,张克威、张友渔负责招收,张鸿儒负责训练。学生大队发展很快。]
[孔庆德看完通知,心里无比激动。他红着脸低下了头。侦察参谋张玉峰觉得有些奇怪,便凑了过来。]
张玉峰:什么通知呀?让你看了脸都红了。(他拿起通知一看,不由得大声嚷起来)组织上批准了你的结婚申请。这太好啦!
[其他几名干部一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干部甲:团长都二十七八啦,早该结婚啦。
干部乙:正好快过年了,让我们提前喜庆喜庆。
张玉峰:团长,只要你同意,我马上去接我妹妹。
……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孔庆德心里既兴奋又甜蜜。]
孔庆德:你们说办,那就办吧。
[孔庆德表面上像是附和了别人的意思,其实他心里却是强烈的自愿,充满对爱情的渴求。]
叠影字幕:画外音
新娘子名叫张金秀,刚好二十岁,比孔庆德小七岁,宁晋城里人。孔庆德和张金秀第一次见面,是在宁晋城南的小柳庄。那是去年四月,孔庆德的七六九团在小柳庄驻扎。张金秀是县里的妇救会员,到团里来看望她哥哥张玉峰。
13-41、宁晋县小柳庄;七六九团部
张玉峰(指着张金秀,向孔庆德作介绍):这是我妹妹,名叫张金秀。她原来是小学教员,现在是妇救会干部。(他接着又指着孔庆德)这是孔团长。
[当时张金秀还有点害羞,只是望着孔庆德笑了笑。孔庆德也只是望着张金秀点了点头。然而,年方一十九岁的张金秀,身穿浅蓝色旗袍,既文雅又大方,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在孔庆德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记住了这个好听的名字,也记住了她原来是小学教员,现在是妇救会干部。]
13-42、宁晋县圈内村
[孔庆德和张金秀第二次见面,是三个月以后,在宁晋县圈内村。当时,张金秀刚从冀南抗日军政学校毕业,来看望她哥哥。两个人又见面了。]
张金秀(走上前去,和孔庆德打招呼):孔团长,你好!
孔庆德:小秀,你好。
[孔庆德也随着张玉峰叫她“小秀”。]
[张玉峰站在旁边,望着孔庆德和妹妹站在一起,心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他俩结合到一起,真是一桩美事。这个想法一经产生,立刻变成了张玉峰心里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在送妹妹出去时,便有意介绍起了孔庆德不平凡的经历。]
张玉峰:孔团长作战勇敢,胆大心细,是一个难得的战斗英雄。小秀,你以后找对象可不能找个窝囊废,一定要找个像孔团长这样的人。
张金秀(被哥哥说得红了脸,嗔怪地):哥哥,你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说我要找对象啦?
张玉峰(笑着):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张金秀(故作生气状):我不跟你说啦!
[张金秀说完,便一溜烟似的跑走了。]
[张玉峰望着妹妹跑远的背影,感觉这事一定有门。回到团部,他又向孔庆德施展开了撮合技巧。]
张玉峰:刚才在外面,我妹妹打听你的经历。我就把你的战斗经历讲给了她。她感动地说:“我以后要能找这么个英雄当伴旅,那该多好啊!”
孔庆德(惊讶地):她真是这么说的?
张玉峰(点点头):她还让我问问,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孔庆德:你就瞎编吧。
张玉峰:这是真的。
……
[孔庆德听了张玉峰的一番话,明显地感觉到他想把他妹妹撮合给自己。这让孔庆德心里很激动,对张金秀的好感瞬间升华为强烈的感情。他认定张金秀就是他理想的妻子,他这辈子非她不娶。]
13-43、宁晋县;妇救会驻地
[张金秀回到妇救会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自从上次见到孔庆德后,她就对他敬重不已,特别是他那高高的个头、笔挺的身板和英武的举止,都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刚才,她表面上嗔怪哥哥,内心里却对哥哥的话不仅不反感,还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她对孔庆德的情绪也由朦胧的好感,迅速升华为强烈的爱恋。她开始在内心里盼望和他下一次见面。]
13-44、宁晋县;妇救会驻地
[一天上午,张金秀正在带领妇女们为前线的战士做军鞋。一个通讯员手里拿着一封信走进来。]
通讯员:张金秀,有你一封信。
[通讯员说着,将那封信递过来。张金秀接过信,一看信封上的字,就认出这是哥哥的笔迹。于是,她连忙拆开信,认真地看起来。]
叠影字幕;张玉峰的声音
妹妹:
今天下午,你务必到大曹庄村北那棵大柳树下等我,有要事想商。
哥哥
[张金秀看完信,不知道哥哥要与自己商量什么,但她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可能与她和孔庆德的事有关。于是,她决定按时赴约。]
13-45、大曹庄村北;大柳树下
[张金秀走到大柳树附近,远远地看到哥哥站在树底下,身穿笔挺的八路军军装。调皮的张金秀,想吓唬哥哥一下。她绕到那棵大树背面,悄悄向前凑过去。]
张金秀(轻轻走到哥哥身边,突然拍了哥哥的后背一下,嘴里喊着):哥哥。
[那人被吓了一跳,猛然回过头来。张金秀这才发现,站在树下的不是哥哥,而是孔庆德。]
张金秀(惊讶地):怎么是你?
孔庆德:是你哥哥让我来的。他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还说会给我一个惊喜。
张金秀:我也是哥哥让我来的。他说有要事相……
[说到这里,张金秀停住了。因为他俩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啦。张金秀不由得扭过身去,红着脸低下了头。孔庆德也有些不好意思。]
孔庆德(冷静了一下,才鼓起勇气):既然你哥哥把咱们约到这里了,咱们就谈一谈吧。
张金秀(点点头):嗯。
孔庆德:我听你哥哥介绍过你。你从小就有志气,有志向,从师范学校毕来后,就到小学任教。“七七事变”后,你参加了妇救会,表现很积极。
张金秀:别听他瞎说。我哪有那么好呢!
孔庆德:不仅你哥哥说,我也认为你很好。我很想和你结为终身伴旅,你愿意吗?
[张金秀红着脸低着头,不吭声。]
孔庆德(又追问一句):你愿意吗?
张金秀(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是怕你不愿意。
孔庆德:我愿意,我愿意。
张金秀(转过身来,用热烈的目光望着孔庆德):我也愿意。
[张金秀说完,情不自禁地扑到孔庆德怀里。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时此刻,两个人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不知过了多久,孔庆德才开口说话。]
孔庆德(喃喃地):金秀,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我是有组织的人,婚姻要经过组织批准。
张金秀:我也是有组织的人。也要经组织批准。
孔庆德(笑了):是吗?这我倒没想到。
张金秀(调皮地):难道我们妇救会不是组织?
孔庆德(连忙):是,是。当然是。
张金秀:那咱俩同时向组织申请。组织上批准后,咱们就结婚。
孔庆德:好。
……
叠影字幕;画外音
于是,两个人同时向组织递交了结婚申请。之后,他俩就没有再见面,只是在默默地记挂着对方,期盼着组织上的批准。
13-46、南宫乔村;第十军团司令部
[一天午后,石友三刚刚睡完午觉,正坐在床上等魂。张克威和张友渔一前一后走进来。]
石友三(懒洋洋地望着他俩):二位有何贵干?
张克威:最近,这一带流亡的青年学生很多。我想把这些学生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学生大队。
[石友三立刻兴趣陡增。他迅速从床上站起来,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里面,坐下。]
石友三(一指办公桌前面的两个高凳子):你们俩坐下,慢慢说。
[两个人走过去,在那两个凳子上坐下。]
张友渔:这些青年学生,都怀有一腔热血。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一支很有朝气的队伍。
石友三(惊喜地):你们的想法非常好!这件事就由你们俩操办。需要什么东西,你们跟我提。
张友渔:好,我们回去马上就干。
石友三:放开手脚去干。
两个人(齐声):是。
[第十军团随即成立了“流亡学生招收处”。前来应招的流亡学生络绎不绝。]
13-47、第十军团司令部
[五天后的一天上午,石友三坐在办公桌前闭目养神。张克威和张友渔走进来。]
张克威:最近,报名的学生很多。五天就招收了二百多人。再招收一些,就够一个学生大队了。请你给我们派一个大队长。
石友三(高兴地):好,我马上就派。(他低下头想了想)就派我的亲随副官张鸿儒吧。由他担任学生大队的大队长。
张克威:可以。
石友三:明天就让他过去。
……
13-48、第二天上午;流亡学生招收处
[张克威和张友渔坐在办公桌里面。两个青年学生则站在桌前登记。张鸿儒大踏步走进来。]
张鸿儒:张鸿儒前来报到。
[张克威和张友渔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抬头向张鸿儒望去。张鸿儒,面色微红,眉清目秀,眉宇间透出一种英武、豪爽的气息;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穿一身半旧军装。]
[两个人都站起身,迎上前去。]
张友渔:你是石总司令的亲随副官?
张鸿儒:对呀。
张克威(热情地):欢迎,欢迎!
[两个人和张鸿儒紧紧握手。]
张友渔:听说你在射击、投弹、刺杀等方面,都很有一套。
张鸿儒(笑着):略知一二。
张克威:我们只管招收,把人招进来交给你。怎么组织,怎么训练,就全靠你了。
张鸿儒:没问题。
……
[从此,张克威、张友渔负责招收,张鸿儒负责训练。学生大队发展很快。]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