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360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057
发表:2018/6/17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17集
高满京 [河北邢台]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7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1898】


  正能量  纪实  抗日战争

  简要梗概
  这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反映的是陈再道和宋任穷在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与日寇血战八年,取得最后胜利的故事。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作战。陈再道、刘志坚、易良品、孔庆德等人,先后受到冀南姑娘的青睐,组成美满的家庭。本剧描写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每一次战斗,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绝无半点虚构。
  
  详细梗概(6471字)
  一九三七年冬天,在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的筹划下、组建了以陈再道为司令员,李菁玉为政委的东进纵队。该纵队由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骑兵连组成。经过一个月的集训,他们于一九三八年一月,跨过平汉铁路,来到隆平县群众基础很好的魏家庄村。
  “七七事变”爆发不久,魏家庄的群众就成立了游击队。隆平县委书记兼游击队长张子政,率领游击队夜袭山口粮站,伏击赶来报复的鬼子,首战告捷。随后,张子政就派霍子瑞、王合群赶到邢台皇寺,请一二九师首长派人到隆平县主持抗日工作。
  一二九师先遣团长张贤约,委派熊得如,冷池哉、王金林三位同志,跟随他们回到隆平。不久,刘伯承师长又派孙继先和胥光义,率领由三十多名战士组成的挺进支队,来到隆平县,进一步加强了这里的抗日力量。
  陈再道率领东进纵队开进魏家庄时,这里的抗日局面已经打开。孙继先和张子政专程从县城赶来,向陈再道汇报隆平县的工作。随后,冀南特委书记马国瑞,也派程玉琳等人赶到魏家庄,向陈再道汇报冀南的工作。
  这时,任县的土匪刘磨头和巨鹿县保安团长王文珍,正在两县交界处火拚,激战十几天,双方势均力敌。巨鹿县党组织派张子衡赶到魏家庄,请八路军前去平息战乱。
  陈再道和李菁玉决定,出面调解他们的矛盾。经过任县的李老功和巨鹿的张子衡,分别赶到刘磨头和王文珍的防区,进行耐心的工作,终于说服了交战双方,平息了这场战乱。然而,当陈再道准备进巨鹿城时,李建三、王文珍等人又找借口,不让部队进城。陈再道只得让李菁玉、张子衡跟随他们进城,继续谈判,自己则带领部队驻扎在巨鹿城西的张庄一带。
  第二天上午,陈再道赶到巨鹿城外,让骑兵连拉开距离,绕着巨鹿城奔跑。李建三和王文珍以为八路军要攻城,十分惊慌,两次派人请陈再道进城赴宴,都被陈再道拒绝。李建三和王文珍只得请正在城里与他们谈判的李菁玉出面,向陈再道求情。陈再道这才答应进城赴宴。
  在宴席上,陈再道向大家阐述了八路军团结一切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政策。李建三、王文珍等人都表示一定与八路军联合抗日。第二天,东进纵队进驻巨鹿县城。
  接着,威县、新河、平乡等县的党组织都赶到巨鹿,要求八路军到他们那里主持抗日大局。陈再道按照预定计划,带领东进纵队开进了南宫城。不久,他们成立了以程启光为团长、桂承志为政委的东纵第一团,并让他们向西发展,袭扰敌人的平汉铁路;又组建了以孙继先为队长、王育民为政委的津浦支队,让他们向东发展,去袭扰敌人的津浦铁路。
  二月十五日,孙继先和王育民率领津浦支队向东进军,来到恩县。他们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袭击了德县的黄河崖车站。之后,他们决定赶到济南市郊,去炸毁敌人的黄河大铁桥。由于大桥戒备森严,无从下手,他们只得改为破坏敌人铁路。在当地铁路工人的协助下,他们连续破路,使敌人的火车不断脱轨、翻车。
  三月初,武邑县的赵云祥和武强县的段海洲,因为争夺地盘,发生冲突。段海洲打不过赵云祥,在地下党员的劝说下,准备投奔八路军。陈再道听说后,将赵云祥和段海洲邀请到南宫,促成了“三方联合”,并成立了以陈再道为主任的军政委员会。
  三月十九日,宋任穷带领一个骑兵团、一个独立支队和一个机枪连来到冀南。他和陈再道一起,组织了巧夺平乡城、智取邱庆福、奇袭刘磨头等战斗。
  接着,徐向前和刘志坚率领七六九团、六八九团和曾国华支队,于五月二日到达冀南南宫县。他一到南宫,就指挥了袭击威县城,歼灭六离会和巧捉杨玉昆等战斗。
  消灭六离会后,陈再道便率领部队向东发展,来到了临清县。他与当地爱国士绅李耀堂一道,瓦解了所谓的“抗八联军”。随后又除掉了准备投靠日本人的张殿卿和冯舞桥。
  此时,束鹿县的赵月舫来到南宫,向徐向前汇报“民众抗日自卫军”的情况。随后,徐向前便派谢富治等人赶到辛集,准备收编这支队伍。
  截止到一九三八年七月,冀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光主力部队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
  驻在武汉的蒋介石,得知八路军在华北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随即成立以鹿钟麟为首的河北省政府,并把他们派到南宫,企图阻止八路军发展。
  中共中央得知,地下党员杨秀峰被鹿钟麟选定为河北省政府委员,立即命令八路军总部,将杨秀峰调到冀南,以便能和鹿钟麟和平相处。
  七月五日,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来到南宫,准备和徐向前一道,整编冀南部队,建立和加强抗日政府。
  七月中旬,陈再道在临清一带,和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筑先、韩多峰联合起来,向日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破坏了敌人的津浦铁路,并夺取了平原、禹城、德县等火车站。
  八月,谢富治等人经过一番周密的工作,将赵辉楼的民众抗日自卫军改编为“八路军冀豫支队”。
  一九三八年九月,鹿钟麟来到南宫。他一到南宫,就开始制造磨擦,并想取消冀南的抗日政府。徐向前、杨秀峰率领八路军与他们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一九三八年冬天,日冠发动了对冀南的大扫荡。八路军不仅要反击日军的扫荡,还是随时提防国民党从背后的袭击,处境日益艰难。
  由于范筑先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决定要除掉他。沈鸿烈名誉上派范筑先去阳谷县平息叛乱,实示上是想利用那里的忠孝团除掉范筑先。正当范筑先准备赶往阳谷县时,又接到日军要对聊城进行大扫荡的情报。范筑先分身无术,左右为难。
  当时,韩多峰由于跟共产党走得太近,被沈鸿烈撤了职。他心中烦闷,正在范筑先这里散心。他看到范筑先左右为难,便自告奋勇,要替范筑先到阳谷县去平息叛乱。到了那里,就被忠孝团打成了重伤。范筑先率领部队保卫聊城,在战斗中英勇献身。
  范筑先牺牲后,他的十万部队成了一盘散沙。多数被国民党拉走,少数被张维翰他们收编,成立了先遣纵队和筑先纵队。
  那时,国共两党的关系非常紧张。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找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求他管管他的部队。蒋介石不仅不答应,还把原西北军的石友三、孙殿英、高树勋、孙良诚等人,都调到冀南,与八路军对抗。
  一九三八年冬天,八路军在国民党和日军的夹缝中生存。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首长先后来到冀南。他们经过认真的分析,决定采取拉拢石友三,孤立鹿钟麟的战术。这一招果然奏效,石友三答应保持中立,不参与鹿钟麟搞的磨擦。这期间,八路军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扫荡,比较大的战斗有:袭击大陆村,夜袭大杨庄、香城固战役等。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军对冀南的扫荡告一段落,并准备对晋东南发动大扫荡。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也准备返回晋东南,反击日军的扫荡。在转移的过程中,遭遇敌人扫荡,陈赓的妻子王根英壮烈牺牲。
  此后,河北民军王子耀,疯狂地与八路军搞磨擦,多次杀害八路军和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出手对他进行教训之后,仍不思悔改。
  一九三九年四月,蒋介石开始拉拢石友三,并许以高官厚禄。见利忘义的石友三马上倒向了蒋介石一边,也开始与共产党、八路军搞磨擦。
  此时,山西、山东、冀中的国民党顽固派,都不断向共产党、八路军发起攻击。鉴于这种形势,中共中央于一九三九年七月,决定发起反顽战役。冀南反顽的第一仗,就是打击王子耀部。青年纵队在徐深吉的指挥下,悄悄将王子耀的部队包围,一举将其歼灭。陈再道还率领部队,一举击溃了从冀中逃过来的张荫梧部。至此,冀南第一次反顽作战,胜利结束。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制定了“以军事反共为主,政治反共为辅”的方针。蒋介石随即任命石友三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察哈尔省主席,并指示他“在万难之中拿住冀局,以对付八路军”。石友三立刻开始调兵遣将,至四零年一月底,他调集了一万七千多人,摆开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战场,准备与共产党作战。
  朱德、彭德怀根据这一情况,调集了冀南、冀中、冀鲁豫三个军区的部队,反击石友三。他们分别于四零年二月和三月,先后两次发起反顽战役,将石友三赶出冀南,赶到了陇海铁路以南。
  在此期间,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多田骏,在华北修公路,建据点,积极推行他的“囚笼政委”,妄图用一个个“囚笼”,将八路军困死。刘伯承师长及时洞察到了敌人的险恶用心。反顽战役刚结束,他就组织了一次破击平汉铁路的行动。
  一九四零年六月,石友三在日军的支持下,又向濮阳一带发起进攻。于是,彭德怀、刘伯承等人又指挥部队,第三次打击石友三,并将其团团包围。
  顽固派齐子修从堂邑县赶来,企图为石友三解围。然而,他还没有来到濮县,就被八路军包围了一个团。毫无民族气节的齐子修,竟然向聊城的日军求援。日军应约而至,八路军只得与日军作战。在战斗中,八路军抓了一个俘虏,名叫秋山良照。在八路军的教育和感化下,秋山良照决定留在八路军这边,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九四零年八月,彭德怀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彻底粉碎了多田骏的“囚笼政策”。陈再道和宋任穷组织了十余个团,参加百团大战。
  这期间,国民党爱国将领高树勋,与石友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石友三即将投靠日冠时,高树勋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将叛国投敌的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一九四一年,日军开始在华北大量挖封锁沟,筑封锁墙,并继续修筑公路。八路军于五月四日发动了破击敌人封锁沟墙的战斗,取得初步胜利。五月二十三日,八路军又里应外合,袭击了娄子据点。
  一九四一年八月,八路军发动了“邢沙永战役”,打通了太行区与冀南区的交通线,并配合了晋察冀的反扫荡。冀南的新八旅参加了这次战役。
  与此同时,陈再道和宋任穷率领冀南部队,对日军开展了秋季攻势,斩断了横亘在冀南腹地的王高公路。
  八月十五日,八路军在枣强县举行“日军士兵觉醒联盟冀南支部”成立大会,宋任穷亲自到会祝贺。该支部以秋山良照为书记,成员是水原健次和成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为了尽快结束中国的战争,支援太平洋战争,于一九四二年连续发动了多次大扫荡。特别是在四月二十九日,日酋冈村宁次调动附近所有的兵力,撒下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企图将冀南的党政军机关一网打尽。
  当时,陈再道、宋任穷、王宏坤三位主要领导人,都不在司令部。军区侦察机构也没有发现任何征兆和线索。冀南党政军机关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范朝利和刘志坚带领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奋力突围。多亏骑兵团不畏强敌,全力拚杀,才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六月十一日,日军又发动了一次针对冀南指挥机关的大扫荡。这次大扫荡,陈再道他们事先得到了情报,并及时采取行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并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事后,他们总结了这两次反扫荡的经验教训,决定大力提高部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八月,日军命令“东亚同盟自治军”攻占第一军分区的元城一带。陈再道率领骑兵团赶到这里,发起了元城战役。他们利用自治军军长王天祥是我党地下党员的有利因素,巧妙地击溃了敌人十分顽固的两个团,促使自治军撤回原地。
  九月十二日,日军又对冀南指挥机关发动了一次大围剿。八路军趁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巧妙地跳出去,并连夜急行军,转移到了邱县香城固一带。
  十月,宋任穷在邱县召开冀南区党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会后,冀南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到各分区传达党委会作出的决议。
  刘志坚负责到第六军分区传达。他到达六分区的第二天晚上,分区机关就遭到了敌人的合围。刘志坚在率领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负伤,被捕入狱。
  军区首长立即组织营救。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由楚大明指挥部队,成功将刘志坚救出。由于敌人频繁扫荡,刘志坚养伤期间,连续换了两三个地方,最后在暗中支持抗日的伪军大队长韩荫亭家养伤。
  冀南指挥机关在邱县的活动范围十分狭小。刘邓首长决定让他们开辟运东卫东地区。于是,陈再道和宋任穷立即做出部署,由吴宗宪和夏全亮组织“东进支队”,开辟临清以南地区。经过一番艰苦工作,终于将临清以南地区开辟为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三年,敌人的扫荡更加频繁。三月十五日,第六军分区司令部被敌人包围。易良品在指挥部队分散突围时,不幸中弹负伤。大家把他抬到一个堡垒户家中,进行抢救。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再加上敌人的疯狂扫荡,严密封锁。易良品在昏迷中苦苦捱了七天七夜,最终为国捐躯。
  这时,“日军士兵觉醒联盟”已经改为“反战同盟”,成员也发展到了十几个人。秋山良照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他来到了敌情最严重的南和县。他每天晚上都到敌人的据点外,用日语向据点里的日本兵喊话,指名道姓地劝他们不要杀害中国人。他还用日语给日军士兵写信,劝他们早日回头。秋山良照这一招,对日军士兵的震动很大,勾起了他们的厌战和思乡情绪,大大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由于冀南的形势非常严骏,刘邓首长提议让陈再道他们搬到铁路以西去办公。陈再道、宋任穷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坚守阵地,誓与冀南人民共存亡。
  由于连年灾荒,群众的生活异常困苦。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刘邓首长决定把冀南的一些部队调往其他地方。同时,又把一些干部组成第二梯队,到太行山参加培训,并点名让陈再道带队。于是,陈再道和第二梯队的干部,来到太行山参加学习。
  留在冀南的宋任穷他们,被群众称为“咬牙干部”。为了扩大指挥机关的活动区域,他们把党政军机关转移到了新开辟的莘县杨庄一带。随后,又把兵工厂和银行都转移到那里。
  一九四三年九月,他们发起了打击顽军肖健九的战斗。战斗开始后,日军包围了八路军的指挥部。在突围中,袁鸿化和肖永智与敌人遭遇,双方发生激战。袁鸿化和肖永智壮烈牺牲。
  此时,彭德怀、刘伯承、陈再道等首长,都已经去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留在太行山的邓小平等首长,积极为大反攻作准备。他们委派善于做策反工作的靖任秋,来到“东亚同盟自治军”,协助军长王天祥做部队的策反工作。
  一九四四年,随着抗日形势的好转,八路军的局部反攻也随之展开。第一仗就是攻克防守比较坚固的赵固据点。
  由于冀南的灾情和敌情都十分严重,群众的生活也更加困难。相比之下,冀鲁豫军区的情况相对较好。根据这一情况,刘邓首长决定,把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起来,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于是,宋任穷率领冀南军区司令部,来到观城的红庙一带,与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实行联合办公。随后,便成立了新的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宋任穷为军区司令员,黄敬担任政委,王宏坤、杨勇担任副司令员。
  一九四四年五月,冀南部队占领了邱县县城。随后,他们又与莘县地下党员范永堂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了莘县县城。
  此时,冀南和冀鲁豫军区的反攻作战全面展开。为了便于指挥部队,宋任穷等首长将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搬迁至清丰县单拐村。
  接着,在王天祥的积极努力下,与大名城内的突击团长张履亭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了大名县城。随后,他们又在巨鹿县发动了“巨北战役”,沉重打击了巨鹿县的日伪军。接着,他们又发起了“成临安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刘邓首长组织的“安阳战役”。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法西斯投降了。广大群众的激动心情简直无以附加。
  蒋介石却在积极准备打内战。他一面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一面命令阎锡山进攻上党地区。毛主席、党中央立即采取措施,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连夜从延安赶赴华北,反击国民党的进攻。
  与此同时,王宏坤指挥冀南部队一举攻克了临清县城。随后,他们又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宏坤亲自率领,赶往邯郸附近,准备夺取邯郸城。另一路由何济林、胥光义率领,赶往邢台,准备攻占邢台城。
  这期间,冀南第四军分区的部队和太行第一军分区的部队都来到邢台附近。这三支部队合兵一处,展开了对邢台的攻坚战。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邢台城攻克。
  此时,王宏坤率领部队赶到邯郸附近,并通过地下党掌握了邯郸城内的兵力部署。他们随即展开了对邯郸城的猛攻。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占领了邯郸城。
  不久,陈再道率领部队从上党赶回来,与王宏坤率领的冀南部队汇合了。他们随即又攻克了邯郸附近的临洺关,并准备继续攻击附近的据点。
  这时,国民党军队马法五部和高树勋部,沿平汉铁路向北攻击而来。刘邓首长立即调集部队发起平汉战役,活捉了马法五,高树勋率领部队起义。
  不久,陈再道又率领部队赶到聊城附近,发起了聊博战役。很快,他们就攻克了博平城。正当他们全力攻击聊城时,国共两党经过谈判,签定了停战协议。随后,各部队都开始了与国民党军队的谈判。再随后,便进入了所谓的和平时期。
  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对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的围攻。陈再道又奉命率领部队,开往冀鲁豫前线,离开了他奋斗八年的冀南。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dre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张维翰在聊城(主旋律, 军事)
战火中的年轻人(主旋律,, 军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琅琊榜外传之风雨江山(爱情, 古装, 军事)
沉睡者计划(爱情, 军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淘金汉子(主旋律, 喜剧, 农村)
三重生(主旋律, 农村, 家庭)
归去来兮(主旋律, 爱情, 军事)
爱若浮游(主旋律, 爱情, 商战)
雲雅戰紀(动作, 古装, 军事)
喀那斯春天往事(主旋律, 爱情, 古装)
瓦厂地(主旋律, 爱情, 农村)
舰长的军婚(主旋律, 家庭, 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