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297
成片时长:约182分钟
阅读:9387
发表:2019/6/5
军事
电影剧本
一个日军宪兵的忏悔(中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36、云崖村祠堂边的戏台周围。(黄昏,外)
几名皇协军士兵在附近站岗。
十多个日兵在戏台前面坐着,互相打闹嬉笑聊天,周围有一些中老年村民勉强地“陪坐”着。
周围的村道上,几名皇协军和葛云德保长等“维持会”的人拿着纸筒喇叭催促村民们到戏台集中“开会”。
村民陆陆续续进入戏台周围的“会场”,日兵们开始兴奋起来,五六名日兵上台唱起日本的《北支那派遣军之歌》 ,唱完后,台上台下的士兵们都鼓掌欢呼。
“观众座位”周围的云崖村民对日语歌无动于衷,只有在葛保长等人的催促下才勉强地为日军鼓掌。
两名日军士兵又上台脱军装,在前额上系上白毛巾,然后跳起了日本民族舞。
台上台下的日兵欢呼雀跃,周围的村民们则昏昏欲睡。
台上的日兵们自娱自乐地跳舞、唱歌,但戏台周边仍然是死气沉沉。
日兵们累了,一个日兵开始招呼村民上台表演,另一个士兵拉住一个中年妇女的手,笑嘻嘻地往台上拉,妇女吓得大叫,旁边的中年男人连连阻拦,哀求。 日兵大笑。
忽然,狗儿从村里向戏台跑来,大叫着:来了,来了,云姑来了!
村民们来了精神,并迅速为云姑让出一条道——
身穿古装戏服、脸上涂着油彩的云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尽管戏服不整,化妆也不精致,但村民们的眼中仍充满了期待。
37、戏台上。(接上)
云姑上台。身后跟着几位带着二胡、板胡、笛子、小鼓等乐器的老人。云崖村的村民们从死寂中振奋起来。村里一些村民也大胆地围拢过来。
欢乐中的日兵被面前的场景搞得有点莫名其妙。
日军中尉藤田良佐招呼日兵们让出戏台。
日兵们下台。
一身花旦打扮的云姑步履委婉,稳重且优雅地一步步走到戏台中央,然后向台下的人们按戏曲程式作揖行礼。
台下村民激动鼓掌,喝彩。
云姑起身,面对眼前十余盏油灯马灯,声音轻柔,颇有感触地:乡亲们,我自从嫁到云崖村葛二爷家,还是第一次走上这个戏台。过去只是在葛家大院的庭院里给老妇人、二爷和大奶奶唱过。一晃都有几年没有唱过戏也没练过嗓子了。生了孩子后就想不会再唱戏了。好在还想着为二爷过寿时再助助兴,就没毁了这身戏服。今天,为了乡亲们,为了咱们村的‘客人’,为了葛家族人,我云姑,破例为今晚来捧场的各位唱一曲,要是唱得不好,请千万原谅。
说完,云姑再一次作揖致礼。
台下村民们欢呼起来。
台下的日兵有点糊涂。
日军上尉藤田良佐和身边的日军曹长看着云姑,有点兴奋。
云姑示意坐在戏台一角的农家“琴师”们——
小鼓、铜锣、笛子、胡琴按步骤纷纷响起,汇成粗糙的勉强的戏曲伴奏。
云姑在伴奏中开始演唱京剧段子,演唱的嗓音干涩,显得勉强。
台下的葛保长暗中合掌乞求平安------
一些老村民为云姑的演唱激动得流泪------
日兵们则有些茫然。
一曲过后,云姑谢幕。
村民鼓掌,欢叫,日兵们也跟着瞎叫------
云姑想下台,被藤田良佐挡住,翻译官紧跟着说:这位老板留步,太君有话要说,请和太君合作一下。
藤田良佐走近云姑,先是毕恭毕敬地向云姑行军礼,然后凑近云姑端详一番。
云姑惶恐不安地用衣袖遮挡半边脸,脸上因为惊慌而淌出汗水,泡花了油彩。
藤田良佐哈哈大笑,一手抓住云姑的手,面对台下颇有军人气质地:非常感谢各位的到场,我是藤田良佐,是大日本皇军华北方面军派驻支那华北清苑县军事长官。我们大和民族的英雄子弟,来到贫瘠落后的支那,就是要和支那人民一起,扫除西洋白人的侵略和奴役,建立东亚共荣的文明。今天我们就是和你们云崖村的良民一起联欢,建立友谊和信任。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大和民族有自己的习惯和传统,如果有些举止让我们支那的朋友不能理解的话,那我就在此道歉了。
翻译官在一边翻译。
藤田良佐:我们大日本皇军和你们支那的臣民一样都是天皇的子民。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安全和自由。现在我们和你们一样,期盼着丰收。我们的军队在北支那、南支那和南洋正与白人殖民主义分子作战,军队需要粮食,所以,忠诚天皇的支那良民应该为大东亚圣战提供最好的粮食。我相信你们是皇军的朋友,一定会按皇军的要求保证提供最好的粮食。另外,对待那些与皇军为敌的抗日分子,一定要及时举报,比如破坏分子破坏皇军的电话和路桥交通,甚至扣押和藏匿大日本皇军军人的消息,一定要尽快如实报告,皇军会大大有赏。当然,如果隐瞒消息,甚至为抗日分子提供帮助,那将会给我们大家带来可怕的后果。我不愿意看到我们忠诚天皇的良民也为此承受那些可怕的后果。有时候,我们的皇军士兵也会做出一些看起来有点粗野的事情,那是因为让破坏分子给逼的。好,我就说这些,继续联欢吧。
几个兴致正高的日兵强拽着或推搡着几个年轻妇女上台,唱着日本民歌和日本乡村舞,女村民们惶恐地不知所措。
台下的村民们也面面相觑。
下台的云姑,被日军上尉藤田良佐和日军曹长等人簇拥着,云姑感觉自己在被当作怪物评头论足,她用戏服长袖遮挡自己的脸面。
老村长葛云德捧着一碗水过来,递给云姑:云姑,再放开唱几段吧,让他们见识见识。
云姑看看葛云德,再看看戏台下巴望着她的乡亲们,豁出去地:好吧,唱!
锣、鼓、木鱼、胡琴声又起------
云姑再扭动身枝,踏起台步,却有点无精打采地起调-----
台下日兵骚动,嬉笑,起哄-----
云姑却一改姿态,舞袖扭腰,唱起《秦香莲》选段,-----
台下日兵继续胡闹------
然而,云姑却越唱越投入,唱调酣畅,渐入佳境------
台下葛保长和村民们也随之兴奋------
相形之下,日兵纷纷发呆发懵,不知其然。
台上,云姑踏起旋转台步,唱腔悦耳,字正腔圆。
最后,云姑吐字清晰有力,唱腔酣畅而庄重,结束唱段——谢幕——
村民们欢呼雀跃。
藤田良佐也跟着为云姑鼓掌。
38、云崖村后山树林中。(夜,外)
牛老三、小谷等人紧张地眺望着村里的动静。
山口健二则是显得悠闲地躺在地上,任凭被人捆住了手脚,堵住了口。
39、云崖村内。(夜,外)
日军准备出发。
葛保长等“维持会”人物跟着藤田良佐和翻译官身后,心有惊喜却故作遗憾状地:太君辛苦了,本来应该由本村负责接待太君,解决太君的餐饮住宿,太君星夜兼程,本村实在是内疚呀。
藤田良佐:本来是应该在你村住宿的,但考虑到你们是皇军可以信任的良民,我们决定给你们村‘治安模范村’一样的待遇。我们现在就出发去云崖山北边的几个大村庄。事先没有说明,是想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夜间行动会有麻烦。当然我们并不怕破坏分子的劫扰,这一带都在皇军控制的区域。对你们的体恤是主要原因。希望皇军的好意能得到你们的回报,皇军下达的征收粮食数额能够保证提供。只要你们对皇军忠诚,皇军一定保证你们在这里的生活自由和安定。当然,另外皇军下达的任务都希望你们圆满完成。
翻译官对葛保长等几个“头面人物”翻译完后,葛保长连忙对日军弯腰鞠躬,趁日军检查装束时,葛保长将翻译官拉倒一边,将一把银元塞进翻译官的口袋,压低声音说:翻译官先生一定要为我们说话,这里只是一点小意思,因为来不及准备。我们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的。麻烦你在征用粮食,还有,还有就是征用妇女去据点洗衣做杂活的事一定替我们村说说好话。我们村离据点远,去一趟当天都赶不回家,村里都是一些小脚女人,都不敢出门呀,所以请翻译官先生一定替我们村说话,我们将报答先生的大恩大德。
翻译官:我可没有少帮你们说话。云崖山东边的几个大村庄征得厉害呢,你们村也是按亩数征的,你们自己机灵一点,上报的地数都按好地报,那些孬地和山边的地就别报了,反正也出不了多少粮食,明白不?至于女人上据点洗衣的事,那得看太君的意思了,你们就多找一些上了年纪的,手脚麻利的,最多凑一点年轻媳妇,生过孩子的,万一碰上太君喝多了做了什么鲁莽的事,那也忍忍就过去了。记住了,别让没过门的大姑娘出去是最重要的。
葛保长:这个我们有数,我们有数。谢谢翻译官先生。总之,还是要翻译官先生在太君面前多帮我们说说。我们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年轻人,都出去找活路了。
翻译官:你们想着我,我也会想着你们的。
葛保长:那一定的,一定的。我们村会记住你的。
十三、
40、云崖村葛家大院。(晨,外转内)
大院内,鸡啼声声,炊烟袅袅。
小谷和山口健二躺在一间小屋内。山口健二醒来,慢慢起身,看看捆在腰上的铁链,又看看另一角落里抱着枪熟睡的小谷,想了想,轻声地咳嗽了一声。
见小谷没有反应,山口健二轻轻地起身,仔细地查看铁链系在木柱上的扣环,使劲拉了拉,然后继续查看------忽然察觉有东西顶住他的腰,回头一看——小谷用步枪顶着他,一声不吭地盯着他。
山口健二连忙解释:我想出去,走走,能不能陪我走走,你可以捆住我的手,我只想参观一下这个支那人的院子,能行吗?我没有其他意思。
小谷看山口健二的比划,有点明白,起身,拿起麻绳想捆住山口健二主动伸来的双手,又想了想,却放下了麻绳,从怀里掏出开锁的钥匙,打开扣环上的铁链,然后抓着铁链,对山口健二:去吧,去方便,去院子里走走,现在院子里应该没有其他人。
41、葛家大院主客厅边上的一间小屋内。(日,内)
屋内的一个香案上搁着一个佛龛,里面是泥塑观音菩萨,旁边点着香火。云姑跪在垫子上,默默地向观音菩萨祈拜,磕头。须曳,起身离去。
山口健二在屋子的窗口静静地看着。待云姑离去后,山口健二示意小谷进去看看。带着困意的小谷跟随山口健二进入云姑拜佛的屋内。
山口健二静静地走近佛像,细细端详。
少顷,山口健二按日本的祭拜风俗,拍了一下掌,默拜,然后在香案上找到一支香,从一蜡烛火苗上取火燃香,然后插在佛像前的小香炉里。然后,山口健二想了想,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没有摸出什么,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然后像云姑那样在垫子上跪下,对佛像叩头祭拜。 少许之后,山口健二抬起头凝视佛像,自语:支那人祭拜的佛与日本的佛不太像,难道佛祖也有姐妹之分?。
旁边,小谷默不作声地看着。
42、葛家大院的一间屋内。(日,内)
门打开,云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和窝头。
小谷接过碗筷,先将一碗稀玉米糊端给山口健二,加上一只窝头,然后自己端起一碗,见山口健二看着稀糊发呆,就说:放心喝吧,没有毒。
山口健二没有回答小谷,他看着玉米稀糊糊,心里想(日语加中文字幕):每天都是一样的食物,没有大米,都是喂牲口的饲料,粗糙得难以下咽。也许这就是北支那乡村的实际情况。已经是收割季节了,马上就能吃到特别香的新粮了。在家乡,这可是人们最幸福的时刻了。家乡的人们会载歌载舞,祭拜神灵,感谢苍天的恩赐。不过,在这里没有这样的动静。我也见不到庄稼人收割的景象,更见不到支那农民丰收的喜悦。支那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谷对正准备出屋的云姑:云姑大姐,你出去碰见牛同志,帮我问一下,能不能找人替我一下,我想出去帮老乡们收庄稼,我在家里干过,在这里憋得慌。
云姑:到饭点他一定回来,你自己对他说吧。
43、云崖村周围的麦地里。(日,外)
云崖村的中老年村民们在地里忙着收割了。一些妇女也帮着干活。
因为有妇女和儿童的参与,田间地头有了一些生气。
44、云崖村村公所。(日,内)
云崖村的有脸面的人物都在屋里坐着,神情忧虑。
村长兼保长葛云德:日本人可不会客气呀,按每亩两石交军粮,我们村报的是全村一百三十亩,他们就派下了两百六十石粮,各位看看该怎么办?
葛连文(葛四爷):日本人按地亩数派粮,那咱们也就按每家的地数分派。
一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人:那可不行,去年全村是两百石粮的差,我们家出得最多,当初说今年改按人头派粮,怎么还是按地数呀,我们家的地都是山边的孬地,出粮少,多数都让佃户租着,靠收那点租子再交日本人的差粮,还怎么过日子?开了春就揭不开锅了。这样不行。
另一个老村民:按人头派,地少人多的就吃亏,按地派,那地多人少的也不乐意,都是应付日本人的差事,能不能和日本人商量,再减一点。
葛保长:和日本人商量可是没有把握的事,除非哄他们高兴。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最高兴的是一些什么事。那可是真要舍得出孩子去套狼了。所以,我们还是议一议怎么分摊吧。
葛四爷:要给穷人家留一点活路,还是粮多的多摊一点吧。
另一个富裕一些的村民:四爷是有文化的人,您的话我们应该听。不过,我们的粮还要留一点备着对付国军或者八路军来征粮呢,他们可是要逼我们大户人家出钱出粮的。
葛保长:那个事到时候再说。日本人的差事是要搭上脑袋的,咱们是为了脑袋应付差事,抗日政府的事是靠良心办的,尽力了就行。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咱们现在先把日本人的事应付过去。
45、葛家大院一屋内。(日,内)
牛老三、葛云清、高奎和狗儿等人一起开会。
高奎:这一次日本人又把征粮数量调高了。去年派下来200石,最后拉去180石算完事了,一百石的小麦,五十石高粱,三十石玉米,都是上等的好粮食呀,拉进鬼子据点时,狗日的鬼子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不能那么便宜了那帮狗娘养的。
牛老三:是。那么好的粮食喂那些东洋杂种,真是让人心疼,还不如喂牲口呢。
葛云清:听说日本人就是把小麦当作人吃的粮食,高粱和玉米他们是做酒精或者是喂马的。
牛老三:反正粮食到了他们手里就是养肥了畜生,然后再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们得到粮食。
狗儿:让乡亲们把收下的粮食都埋起来,召集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弱都挖地道,埋粮食。
葛云清:各家各户主要的收成当然要埋藏起来,但日本人的差事还得交一点,否则日本人会来折腾,弄不好,还会杀人烧房子。
牛老三:那就交100石杂粮,还得多带些沙土杂草的。
葛云清:日本人没那么好糊弄了,特别是有汉奸帮忙,日本人会不认账。到头来,吃苦的还是乡亲们。
狗儿:那就把集中给日本人的粮食放把火烧了。只要等日本人接受了粮食,和账本一对上,过了手,那就算是日本人的粮了。
高奎:在哪里烧?在鬼子的据点烧还是在路上烧?这都要找部队来干他一家伙的。否则,鬼子不会认账。鬼子是畜生,他才不和你论那个的。
几名皇协军士兵在附近站岗。
十多个日兵在戏台前面坐着,互相打闹嬉笑聊天,周围有一些中老年村民勉强地“陪坐”着。
周围的村道上,几名皇协军和葛云德保长等“维持会”的人拿着纸筒喇叭催促村民们到戏台集中“开会”。
村民陆陆续续进入戏台周围的“会场”,日兵们开始兴奋起来,五六名日兵上台唱起日本的《北支那派遣军之歌》 ,唱完后,台上台下的士兵们都鼓掌欢呼。
“观众座位”周围的云崖村民对日语歌无动于衷,只有在葛保长等人的催促下才勉强地为日军鼓掌。
两名日军士兵又上台脱军装,在前额上系上白毛巾,然后跳起了日本民族舞。
台上台下的日兵欢呼雀跃,周围的村民们则昏昏欲睡。
台上的日兵们自娱自乐地跳舞、唱歌,但戏台周边仍然是死气沉沉。
日兵们累了,一个日兵开始招呼村民上台表演,另一个士兵拉住一个中年妇女的手,笑嘻嘻地往台上拉,妇女吓得大叫,旁边的中年男人连连阻拦,哀求。 日兵大笑。
忽然,狗儿从村里向戏台跑来,大叫着:来了,来了,云姑来了!
村民们来了精神,并迅速为云姑让出一条道——
身穿古装戏服、脸上涂着油彩的云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尽管戏服不整,化妆也不精致,但村民们的眼中仍充满了期待。
37、戏台上。(接上)
云姑上台。身后跟着几位带着二胡、板胡、笛子、小鼓等乐器的老人。云崖村的村民们从死寂中振奋起来。村里一些村民也大胆地围拢过来。
欢乐中的日兵被面前的场景搞得有点莫名其妙。
日军中尉藤田良佐招呼日兵们让出戏台。
日兵们下台。
一身花旦打扮的云姑步履委婉,稳重且优雅地一步步走到戏台中央,然后向台下的人们按戏曲程式作揖行礼。
台下村民激动鼓掌,喝彩。
云姑起身,面对眼前十余盏油灯马灯,声音轻柔,颇有感触地:乡亲们,我自从嫁到云崖村葛二爷家,还是第一次走上这个戏台。过去只是在葛家大院的庭院里给老妇人、二爷和大奶奶唱过。一晃都有几年没有唱过戏也没练过嗓子了。生了孩子后就想不会再唱戏了。好在还想着为二爷过寿时再助助兴,就没毁了这身戏服。今天,为了乡亲们,为了咱们村的‘客人’,为了葛家族人,我云姑,破例为今晚来捧场的各位唱一曲,要是唱得不好,请千万原谅。
说完,云姑再一次作揖致礼。
台下村民们欢呼起来。
台下的日兵有点糊涂。
日军上尉藤田良佐和身边的日军曹长看着云姑,有点兴奋。
云姑示意坐在戏台一角的农家“琴师”们——
小鼓、铜锣、笛子、胡琴按步骤纷纷响起,汇成粗糙的勉强的戏曲伴奏。
云姑在伴奏中开始演唱京剧段子,演唱的嗓音干涩,显得勉强。
台下的葛保长暗中合掌乞求平安------
一些老村民为云姑的演唱激动得流泪------
日兵们则有些茫然。
一曲过后,云姑谢幕。
村民鼓掌,欢叫,日兵们也跟着瞎叫------
云姑想下台,被藤田良佐挡住,翻译官紧跟着说:这位老板留步,太君有话要说,请和太君合作一下。
藤田良佐走近云姑,先是毕恭毕敬地向云姑行军礼,然后凑近云姑端详一番。
云姑惶恐不安地用衣袖遮挡半边脸,脸上因为惊慌而淌出汗水,泡花了油彩。
藤田良佐哈哈大笑,一手抓住云姑的手,面对台下颇有军人气质地:非常感谢各位的到场,我是藤田良佐,是大日本皇军华北方面军派驻支那华北清苑县军事长官。我们大和民族的英雄子弟,来到贫瘠落后的支那,就是要和支那人民一起,扫除西洋白人的侵略和奴役,建立东亚共荣的文明。今天我们就是和你们云崖村的良民一起联欢,建立友谊和信任。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大和民族有自己的习惯和传统,如果有些举止让我们支那的朋友不能理解的话,那我就在此道歉了。
翻译官在一边翻译。
藤田良佐:我们大日本皇军和你们支那的臣民一样都是天皇的子民。我们有责任保护你们的安全和自由。现在我们和你们一样,期盼着丰收。我们的军队在北支那、南支那和南洋正与白人殖民主义分子作战,军队需要粮食,所以,忠诚天皇的支那良民应该为大东亚圣战提供最好的粮食。我相信你们是皇军的朋友,一定会按皇军的要求保证提供最好的粮食。另外,对待那些与皇军为敌的抗日分子,一定要及时举报,比如破坏分子破坏皇军的电话和路桥交通,甚至扣押和藏匿大日本皇军军人的消息,一定要尽快如实报告,皇军会大大有赏。当然,如果隐瞒消息,甚至为抗日分子提供帮助,那将会给我们大家带来可怕的后果。我不愿意看到我们忠诚天皇的良民也为此承受那些可怕的后果。有时候,我们的皇军士兵也会做出一些看起来有点粗野的事情,那是因为让破坏分子给逼的。好,我就说这些,继续联欢吧。
几个兴致正高的日兵强拽着或推搡着几个年轻妇女上台,唱着日本民歌和日本乡村舞,女村民们惶恐地不知所措。
台下的村民们也面面相觑。
下台的云姑,被日军上尉藤田良佐和日军曹长等人簇拥着,云姑感觉自己在被当作怪物评头论足,她用戏服长袖遮挡自己的脸面。
老村长葛云德捧着一碗水过来,递给云姑:云姑,再放开唱几段吧,让他们见识见识。
云姑看看葛云德,再看看戏台下巴望着她的乡亲们,豁出去地:好吧,唱!
锣、鼓、木鱼、胡琴声又起------
云姑再扭动身枝,踏起台步,却有点无精打采地起调-----
台下日兵骚动,嬉笑,起哄-----
云姑却一改姿态,舞袖扭腰,唱起《秦香莲》选段,-----
台下日兵继续胡闹------
然而,云姑却越唱越投入,唱调酣畅,渐入佳境------
台下葛保长和村民们也随之兴奋------
相形之下,日兵纷纷发呆发懵,不知其然。
台上,云姑踏起旋转台步,唱腔悦耳,字正腔圆。
最后,云姑吐字清晰有力,唱腔酣畅而庄重,结束唱段——谢幕——
村民们欢呼雀跃。
藤田良佐也跟着为云姑鼓掌。
38、云崖村后山树林中。(夜,外)
牛老三、小谷等人紧张地眺望着村里的动静。
山口健二则是显得悠闲地躺在地上,任凭被人捆住了手脚,堵住了口。
39、云崖村内。(夜,外)
日军准备出发。
葛保长等“维持会”人物跟着藤田良佐和翻译官身后,心有惊喜却故作遗憾状地:太君辛苦了,本来应该由本村负责接待太君,解决太君的餐饮住宿,太君星夜兼程,本村实在是内疚呀。
藤田良佐:本来是应该在你村住宿的,但考虑到你们是皇军可以信任的良民,我们决定给你们村‘治安模范村’一样的待遇。我们现在就出发去云崖山北边的几个大村庄。事先没有说明,是想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夜间行动会有麻烦。当然我们并不怕破坏分子的劫扰,这一带都在皇军控制的区域。对你们的体恤是主要原因。希望皇军的好意能得到你们的回报,皇军下达的征收粮食数额能够保证提供。只要你们对皇军忠诚,皇军一定保证你们在这里的生活自由和安定。当然,另外皇军下达的任务都希望你们圆满完成。
翻译官对葛保长等几个“头面人物”翻译完后,葛保长连忙对日军弯腰鞠躬,趁日军检查装束时,葛保长将翻译官拉倒一边,将一把银元塞进翻译官的口袋,压低声音说:翻译官先生一定要为我们说话,这里只是一点小意思,因为来不及准备。我们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的。麻烦你在征用粮食,还有,还有就是征用妇女去据点洗衣做杂活的事一定替我们村说说好话。我们村离据点远,去一趟当天都赶不回家,村里都是一些小脚女人,都不敢出门呀,所以请翻译官先生一定替我们村说话,我们将报答先生的大恩大德。
翻译官:我可没有少帮你们说话。云崖山东边的几个大村庄征得厉害呢,你们村也是按亩数征的,你们自己机灵一点,上报的地数都按好地报,那些孬地和山边的地就别报了,反正也出不了多少粮食,明白不?至于女人上据点洗衣的事,那得看太君的意思了,你们就多找一些上了年纪的,手脚麻利的,最多凑一点年轻媳妇,生过孩子的,万一碰上太君喝多了做了什么鲁莽的事,那也忍忍就过去了。记住了,别让没过门的大姑娘出去是最重要的。
葛保长:这个我们有数,我们有数。谢谢翻译官先生。总之,还是要翻译官先生在太君面前多帮我们说说。我们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年轻人,都出去找活路了。
翻译官:你们想着我,我也会想着你们的。
葛保长:那一定的,一定的。我们村会记住你的。
十三、
40、云崖村葛家大院。(晨,外转内)
大院内,鸡啼声声,炊烟袅袅。
小谷和山口健二躺在一间小屋内。山口健二醒来,慢慢起身,看看捆在腰上的铁链,又看看另一角落里抱着枪熟睡的小谷,想了想,轻声地咳嗽了一声。
见小谷没有反应,山口健二轻轻地起身,仔细地查看铁链系在木柱上的扣环,使劲拉了拉,然后继续查看------忽然察觉有东西顶住他的腰,回头一看——小谷用步枪顶着他,一声不吭地盯着他。
山口健二连忙解释:我想出去,走走,能不能陪我走走,你可以捆住我的手,我只想参观一下这个支那人的院子,能行吗?我没有其他意思。
小谷看山口健二的比划,有点明白,起身,拿起麻绳想捆住山口健二主动伸来的双手,又想了想,却放下了麻绳,从怀里掏出开锁的钥匙,打开扣环上的铁链,然后抓着铁链,对山口健二:去吧,去方便,去院子里走走,现在院子里应该没有其他人。
41、葛家大院主客厅边上的一间小屋内。(日,内)
屋内的一个香案上搁着一个佛龛,里面是泥塑观音菩萨,旁边点着香火。云姑跪在垫子上,默默地向观音菩萨祈拜,磕头。须曳,起身离去。
山口健二在屋子的窗口静静地看着。待云姑离去后,山口健二示意小谷进去看看。带着困意的小谷跟随山口健二进入云姑拜佛的屋内。
山口健二静静地走近佛像,细细端详。
少顷,山口健二按日本的祭拜风俗,拍了一下掌,默拜,然后在香案上找到一支香,从一蜡烛火苗上取火燃香,然后插在佛像前的小香炉里。然后,山口健二想了想,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没有摸出什么,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然后像云姑那样在垫子上跪下,对佛像叩头祭拜。 少许之后,山口健二抬起头凝视佛像,自语:支那人祭拜的佛与日本的佛不太像,难道佛祖也有姐妹之分?。
旁边,小谷默不作声地看着。
42、葛家大院的一间屋内。(日,内)
门打开,云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和窝头。
小谷接过碗筷,先将一碗稀玉米糊端给山口健二,加上一只窝头,然后自己端起一碗,见山口健二看着稀糊发呆,就说:放心喝吧,没有毒。
山口健二没有回答小谷,他看着玉米稀糊糊,心里想(日语加中文字幕):每天都是一样的食物,没有大米,都是喂牲口的饲料,粗糙得难以下咽。也许这就是北支那乡村的实际情况。已经是收割季节了,马上就能吃到特别香的新粮了。在家乡,这可是人们最幸福的时刻了。家乡的人们会载歌载舞,祭拜神灵,感谢苍天的恩赐。不过,在这里没有这样的动静。我也见不到庄稼人收割的景象,更见不到支那农民丰收的喜悦。支那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谷对正准备出屋的云姑:云姑大姐,你出去碰见牛同志,帮我问一下,能不能找人替我一下,我想出去帮老乡们收庄稼,我在家里干过,在这里憋得慌。
云姑:到饭点他一定回来,你自己对他说吧。
43、云崖村周围的麦地里。(日,外)
云崖村的中老年村民们在地里忙着收割了。一些妇女也帮着干活。
因为有妇女和儿童的参与,田间地头有了一些生气。
44、云崖村村公所。(日,内)
云崖村的有脸面的人物都在屋里坐着,神情忧虑。
村长兼保长葛云德:日本人可不会客气呀,按每亩两石交军粮,我们村报的是全村一百三十亩,他们就派下了两百六十石粮,各位看看该怎么办?
葛连文(葛四爷):日本人按地亩数派粮,那咱们也就按每家的地数分派。
一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人:那可不行,去年全村是两百石粮的差,我们家出得最多,当初说今年改按人头派粮,怎么还是按地数呀,我们家的地都是山边的孬地,出粮少,多数都让佃户租着,靠收那点租子再交日本人的差粮,还怎么过日子?开了春就揭不开锅了。这样不行。
另一个老村民:按人头派,地少人多的就吃亏,按地派,那地多人少的也不乐意,都是应付日本人的差事,能不能和日本人商量,再减一点。
葛保长:和日本人商量可是没有把握的事,除非哄他们高兴。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最高兴的是一些什么事。那可是真要舍得出孩子去套狼了。所以,我们还是议一议怎么分摊吧。
葛四爷:要给穷人家留一点活路,还是粮多的多摊一点吧。
另一个富裕一些的村民:四爷是有文化的人,您的话我们应该听。不过,我们的粮还要留一点备着对付国军或者八路军来征粮呢,他们可是要逼我们大户人家出钱出粮的。
葛保长:那个事到时候再说。日本人的差事是要搭上脑袋的,咱们是为了脑袋应付差事,抗日政府的事是靠良心办的,尽力了就行。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咱们现在先把日本人的事应付过去。
45、葛家大院一屋内。(日,内)
牛老三、葛云清、高奎和狗儿等人一起开会。
高奎:这一次日本人又把征粮数量调高了。去年派下来200石,最后拉去180石算完事了,一百石的小麦,五十石高粱,三十石玉米,都是上等的好粮食呀,拉进鬼子据点时,狗日的鬼子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不能那么便宜了那帮狗娘养的。
牛老三:是。那么好的粮食喂那些东洋杂种,真是让人心疼,还不如喂牲口呢。
葛云清:听说日本人就是把小麦当作人吃的粮食,高粱和玉米他们是做酒精或者是喂马的。
牛老三:反正粮食到了他们手里就是养肥了畜生,然后再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们得到粮食。
狗儿:让乡亲们把收下的粮食都埋起来,召集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弱都挖地道,埋粮食。
葛云清:各家各户主要的收成当然要埋藏起来,但日本人的差事还得交一点,否则日本人会来折腾,弄不好,还会杀人烧房子。
牛老三:那就交100石杂粮,还得多带些沙土杂草的。
葛云清:日本人没那么好糊弄了,特别是有汉奸帮忙,日本人会不认账。到头来,吃苦的还是乡亲们。
狗儿:那就把集中给日本人的粮食放把火烧了。只要等日本人接受了粮食,和账本一对上,过了手,那就算是日本人的粮了。
高奎:在哪里烧?在鬼子的据点烧还是在路上烧?这都要找部队来干他一家伙的。否则,鬼子不会认账。鬼子是畜生,他才不和你论那个的。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