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8207
成片时长:每集约52分钟
阅读:9147
发表:2019/6/7 修改:2024/8/9
23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古树榜》第1-3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1769】
众应:“行,行,行!”
郭宇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延安、韶山、井冈山,我们的红色旅游能成功,我们也一定会列出1234平方公里范围的古树榜,也尽管时长路又险,我们一定也会像红色旅游一样走完这全程,并且还要按照咱们这意愿,翻越太行山,完成西柏坡的红色游,同时这也等于是,在给我们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作铺垫……”
钟毛林猛地个跳跃,登上路边一土埂:“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太阳,太阳,你晒吧,你晒吧!你要不是掏着劲儿晒,我老钟怕还拿不出这劲儿呐——”
李昌盛扭头也一笑:“老钟你这说什么?看你既是没累够,也还没有热够呀!”
钟毛林:“累个什么累?热个什么热?我还抖开嗓子来唱戏呐——”
郭菁霞:“好,好呀?老钟你想唱戏那唱呀,那唱呀!”
钟毛林咳的清了一下嗓,唱起豫剧《花木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子打仗在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日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钟毛林突然断了唱,眼向远处个地方看起来。
王文楝:“怎么就不唱了呢?”
钟毛林的手一指:“不说调查古树吗?那里看就有一棵,好大好大的古树呀!”
众起身相望:一簇异常壮观的树冠出现在岭洼(惊讶地):“哇——好大的棵古树啊!”
4.黄楝木树下 日
骑车老人将自行车一排溜放在道路旁,齐齐冲着棵古树奔过来。
特写:岭洼之间,树干粗大,枝叶茂密、呈蘑菇状。
郭菁霞:“哈——这么粗,这么大呀!”
刘芳春:“这是咱们开始古树调查的第一棵,但这棵古树还不能算是特别大,下面比这棵古树更大的,准定还会多着呐!”
刘俊英:“多多为善么,多了咱才更喜欢!”
李红琪:“真是呀,像这样美丽壮观的老古树,咱们只怕少,谁还会是怕多呀!”
申新岚:“那就开始工作吧!”
李红琪、王文楝拉着卷尺量树围。
刘芳春以步代尺量树冠。
刘俊英展开笔和纸,准备作记录。
郭宇沨手擎HDD摄像机,找着不同的角度给树摄像……
李红琪、王文楝:“腰围4米。”
刘芳春:“树冠直径26米。”
刘俊英记录。
田间走来一中年人:“丈量这树做什么?”
郭宇沨(迎面而笑):“就想作个调查呗!这树长在岭洼间,知道树的主人是谁吗?”
中年人:“俺村的,就是下面这个梁村沟。”
郭宇沨:“这树的树龄,知不知道有多少年?”
中年人:“这里地质好,长的快,但到底树龄有多少年,已经没人记得了,不过就听老人传着说,至少也不会下了300年。不过这棵古树么,恁这看看倒可以,想要买走可不行啊!”
刘芳春:“为什么?”
中年人:“这树上住的有神仙!”
众惊:“哦?”
刘俊英(诧异地):“你说这树上,住的有神仙?”
调查古树的老人忽地一下到树前。
刘俊英:“你说这树上面有神仙呀?可神仙什么样,就给说说让听听呀,就给说说让听听呀!”
中年人(神气地):“我也是听一些老人们说,就在民国初的有一天……”
(倒叙)
5.黄楝木树前 日
晴空万里,烈日炎炎。
一高一矮的两个木匠拿着锛锯走着时,忽然停下步子看起了树。
高个:“好棵又高又大的黄楝木,这还真没见过呐!”
矮个:“就是呀,这样挺拔高大的黄楝木,咱还真的没见过!”
高个:“要是把它锯回家,做成箱柜什么的,定能卖它好多钱呐!”
矮个忙往四下看了看:“不用说,这还真是笔的外财呐!此时正当午,一个人影也不见,不如这就把它给锯了吧?”
高个:“你这看清了,这里一个人影也没有呀?”
矮个:“真的,四下都看了,真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高个:“那就快拿锯子来锯吧!”
矮个慌忙拿出锯,二人一推一拉锯起树。
太阳慢慢向西沉。
两个木匠头冒大汗,口喘粗气。
太阳慢慢坠西山。
树杆已锯透,而树竟不倒。二人打手推,怎也推不动。再往锯过之处看,缝儿竟又长上了。于是便将锯一扔,唬得蹲坐在地上。
高个:“这就真怪了,怎么明明锯开了,这就又给长上了?”
矮个:“也是呀,这还真的叫怪了!”
高个:“莫非是咱看走了眼?那就干脆再锯次吧!”
矮个:“再锯次就再锯次,来!”
两个木匠二次拉起了锯。
咔嚓!猛地折下一树枝,击到二人正头部。再往树上猛一看,中间忽而冒出了血……
(倒叙完)
郭菁霞(惊讶地):“哈——树上冒出了血,那锯树的人怎样呢?”
中年人:“十指喷血,头痛魂飞,连滚带爬便给这树叩起了头:俺该死,俺该死,就求神铙了俺这次,往后俺再也不敢了,往后俺再也不敢了!”
郭菁霞:“那下面呢?”
中年人:“树上仙看他两个认了错,便没再要他俩人的命。两个木匠屁滚尿流,扔下锯子又跋起腿,忽而一下都逃走了!”
刘芳春:“这故事算说完了?”
中年人:“说完了!”手指树杆横着的一条纹:“看,锯印子!这就是木匠锯树给留下的。”
众看树上缝:“哈——还真留的有印子呐!”
中年人:“说是那俩木匠么,全都吓出了一场病,往后也就再没人,敢打这棵古树的主意了!”
刘俊英:“那这样,两个木匠虽然得了那报应,可也算得下这个长进了,这树也算因祸得了福,绵绵延延了300年,依然还威威武武挺立在这岭洼间!”
郭宇沨(激奋地):“真个就是了!此棵老古树,居然还有这样既离奇,又动听,甚至早被神话了的这故事。我们的调查才刚举步,便遇到这样的个足以能给后人一个警示的好故事。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故事的好神气,做为良好的这开端,走上我们的调查路吧!”
[字幕.画外音] 2008年6 月14日烈日炎炎的这一天,以此棵黄楝木树的调查作起点,一干老人骑车行程25公里,收录到了3棵100年以上的老古树,从而也正式做出了宣告,他们关爱生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漫长而又艰巨的古树调查,已经拉开了这序幕!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情况是,在艰巨而又漫长的征途中所收获的,远非仅仅那些一棵棵蕴含着浓郁文化色彩的老古树,而是一次次一缕缕,来自于方方面面的既抛不掉又割不断的至亲至爱的人间真情与感动……
6.书房内 夜
淡出:电脑、书柜、写字台、电话机……
墙壁上装帧着郭宇沨笔下的一干老人骑车到北京、延安、韶山、井冈山红色游的书法条幅,以及展示着一干老人在红色旅游中的风采图。
在锃亮的节能灯的光照下,郭宇沨操作着电脑,电脑的屏幕上显示着一棵粗大且枝叶茂盛的黄楝木树。
郭宇沨(自言自语):“头一次上阵,便遇到如此引人注目,又有如此美丽动听的故事的老古树,好兆头,真个好兆头,真个好兆头啊!”
秀蓉弓身瞧看电脑的荧屏:“哎,不是你在写书么,怎么会有这样一棵的古树呀?”
郭宇沨(微微笑着):“书的写作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该是改善和放松下,我郭宇沨一连劳累了这么多天的神经了!”
秀蓉(惊异地):“呵?那你这是在……”
郭宇沨(兴奋地):“我们这些骑车人,今天做了一项新决定,那就是计划一年的时间,把全县100年以上的古树做上一次大调查,最后用文字与影视两种的形式,列出全县的古树榜。”
秀蓉:“调查全县的古树呀,还今天这就算是开始了?”
郭宇沨:“就是呀,调查就从今天开始了。我现在做的这就是,把今天记录下来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输电脑……”
秀蓉(陡然一惊):“天,天哪,可咱这个伊水县,山山岭岭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村子又都像是天上的星星那样稠……这……这不万里长征还没结束,便就又来拼起这种命?你……”
郭宇沨(笑):“这个么,你还真的没说错,我们的决定也就这样,但拼命不定都会是坏事。在很多的这情况下,拼命会越拼越年轻,越拼越快活,更会拼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你信吗?”
电话铃声。
郭宇沨反转过身拿话机:“谁?”
7.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哎,老郭吗?”
梅花站在一旁笑。
8.书房内 夜
郭宇沨手持话机:“刘老师?你这好像很激动!”
9.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对,对呀,我是很激动,并且已经激动得,怕是觉也难睡了!”
梅花站在一旁笑。
10.书房内 夜
郭宇沨手持话机:“激动什么呀?是不是就是还为咱,调查古树的这事呀?”
11.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说对了!我到家里后,把咱为了保护老古树,决定进行古树调查的事便跟梅花说了说,也正好她家的一棵年代久远的老古槐,因为村里修路给糟蹋了,这把一家人给心疼得,直到现在那股气儿还没下。”
12.书房内 夜
郭枫手持话机:“真的呀?”
13.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郭宇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北京、延安、韶山、井冈山,我们的红色旅游能成功,我们也一定会列出1234平方公里范围的古树榜,也尽管时长路又险,我们一定也会像红色旅游一样走完这全程,并且还要按照咱们这意愿,翻越太行山,完成西柏坡的红色游,同时这也等于是,在给我们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作铺垫……”
钟毛林猛地个跳跃,登上路边一土埂:“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太阳,太阳,你晒吧,你晒吧!你要不是掏着劲儿晒,我老钟怕还拿不出这劲儿呐——”
李昌盛扭头也一笑:“老钟你这说什么?看你既是没累够,也还没有热够呀!”
钟毛林:“累个什么累?热个什么热?我还抖开嗓子来唱戏呐——”
郭菁霞:“好,好呀?老钟你想唱戏那唱呀,那唱呀!”
钟毛林咳的清了一下嗓,唱起豫剧《花木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子打仗在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日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钟毛林突然断了唱,眼向远处个地方看起来。
王文楝:“怎么就不唱了呢?”
钟毛林的手一指:“不说调查古树吗?那里看就有一棵,好大好大的古树呀!”
众起身相望:一簇异常壮观的树冠出现在岭洼(惊讶地):“哇——好大的棵古树啊!”
4.黄楝木树下 日
骑车老人将自行车一排溜放在道路旁,齐齐冲着棵古树奔过来。
特写:岭洼之间,树干粗大,枝叶茂密、呈蘑菇状。
郭菁霞:“哈——这么粗,这么大呀!”
刘芳春:“这是咱们开始古树调查的第一棵,但这棵古树还不能算是特别大,下面比这棵古树更大的,准定还会多着呐!”
刘俊英:“多多为善么,多了咱才更喜欢!”
李红琪:“真是呀,像这样美丽壮观的老古树,咱们只怕少,谁还会是怕多呀!”
申新岚:“那就开始工作吧!”
李红琪、王文楝拉着卷尺量树围。
刘芳春以步代尺量树冠。
刘俊英展开笔和纸,准备作记录。
郭宇沨手擎HDD摄像机,找着不同的角度给树摄像……
李红琪、王文楝:“腰围4米。”
刘芳春:“树冠直径26米。”
刘俊英记录。
田间走来一中年人:“丈量这树做什么?”
郭宇沨(迎面而笑):“就想作个调查呗!这树长在岭洼间,知道树的主人是谁吗?”
中年人:“俺村的,就是下面这个梁村沟。”
郭宇沨:“这树的树龄,知不知道有多少年?”
中年人:“这里地质好,长的快,但到底树龄有多少年,已经没人记得了,不过就听老人传着说,至少也不会下了300年。不过这棵古树么,恁这看看倒可以,想要买走可不行啊!”
刘芳春:“为什么?”
中年人:“这树上住的有神仙!”
众惊:“哦?”
刘俊英(诧异地):“你说这树上,住的有神仙?”
调查古树的老人忽地一下到树前。
刘俊英:“你说这树上面有神仙呀?可神仙什么样,就给说说让听听呀,就给说说让听听呀!”
中年人(神气地):“我也是听一些老人们说,就在民国初的有一天……”
(倒叙)
5.黄楝木树前 日
晴空万里,烈日炎炎。
一高一矮的两个木匠拿着锛锯走着时,忽然停下步子看起了树。
高个:“好棵又高又大的黄楝木,这还真没见过呐!”
矮个:“就是呀,这样挺拔高大的黄楝木,咱还真的没见过!”
高个:“要是把它锯回家,做成箱柜什么的,定能卖它好多钱呐!”
矮个忙往四下看了看:“不用说,这还真是笔的外财呐!此时正当午,一个人影也不见,不如这就把它给锯了吧?”
高个:“你这看清了,这里一个人影也没有呀?”
矮个:“真的,四下都看了,真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高个:“那就快拿锯子来锯吧!”
矮个慌忙拿出锯,二人一推一拉锯起树。
太阳慢慢向西沉。
两个木匠头冒大汗,口喘粗气。
太阳慢慢坠西山。
树杆已锯透,而树竟不倒。二人打手推,怎也推不动。再往锯过之处看,缝儿竟又长上了。于是便将锯一扔,唬得蹲坐在地上。
高个:“这就真怪了,怎么明明锯开了,这就又给长上了?”
矮个:“也是呀,这还真的叫怪了!”
高个:“莫非是咱看走了眼?那就干脆再锯次吧!”
矮个:“再锯次就再锯次,来!”
两个木匠二次拉起了锯。
咔嚓!猛地折下一树枝,击到二人正头部。再往树上猛一看,中间忽而冒出了血……
(倒叙完)
郭菁霞(惊讶地):“哈——树上冒出了血,那锯树的人怎样呢?”
中年人:“十指喷血,头痛魂飞,连滚带爬便给这树叩起了头:俺该死,俺该死,就求神铙了俺这次,往后俺再也不敢了,往后俺再也不敢了!”
郭菁霞:“那下面呢?”
中年人:“树上仙看他两个认了错,便没再要他俩人的命。两个木匠屁滚尿流,扔下锯子又跋起腿,忽而一下都逃走了!”
刘芳春:“这故事算说完了?”
中年人:“说完了!”手指树杆横着的一条纹:“看,锯印子!这就是木匠锯树给留下的。”
众看树上缝:“哈——还真留的有印子呐!”
中年人:“说是那俩木匠么,全都吓出了一场病,往后也就再没人,敢打这棵古树的主意了!”
刘俊英:“那这样,两个木匠虽然得了那报应,可也算得下这个长进了,这树也算因祸得了福,绵绵延延了300年,依然还威威武武挺立在这岭洼间!”
郭宇沨(激奋地):“真个就是了!此棵老古树,居然还有这样既离奇,又动听,甚至早被神话了的这故事。我们的调查才刚举步,便遇到这样的个足以能给后人一个警示的好故事。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故事的好神气,做为良好的这开端,走上我们的调查路吧!”
[字幕.画外音] 2008年6 月14日烈日炎炎的这一天,以此棵黄楝木树的调查作起点,一干老人骑车行程25公里,收录到了3棵100年以上的老古树,从而也正式做出了宣告,他们关爱生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漫长而又艰巨的古树调查,已经拉开了这序幕!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情况是,在艰巨而又漫长的征途中所收获的,远非仅仅那些一棵棵蕴含着浓郁文化色彩的老古树,而是一次次一缕缕,来自于方方面面的既抛不掉又割不断的至亲至爱的人间真情与感动……
6.书房内 夜
淡出:电脑、书柜、写字台、电话机……
墙壁上装帧着郭宇沨笔下的一干老人骑车到北京、延安、韶山、井冈山红色游的书法条幅,以及展示着一干老人在红色旅游中的风采图。
在锃亮的节能灯的光照下,郭宇沨操作着电脑,电脑的屏幕上显示着一棵粗大且枝叶茂盛的黄楝木树。
郭宇沨(自言自语):“头一次上阵,便遇到如此引人注目,又有如此美丽动听的故事的老古树,好兆头,真个好兆头,真个好兆头啊!”
秀蓉弓身瞧看电脑的荧屏:“哎,不是你在写书么,怎么会有这样一棵的古树呀?”
郭宇沨(微微笑着):“书的写作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该是改善和放松下,我郭宇沨一连劳累了这么多天的神经了!”
秀蓉(惊异地):“呵?那你这是在……”
郭宇沨(兴奋地):“我们这些骑车人,今天做了一项新决定,那就是计划一年的时间,把全县100年以上的古树做上一次大调查,最后用文字与影视两种的形式,列出全县的古树榜。”
秀蓉:“调查全县的古树呀,还今天这就算是开始了?”
郭宇沨:“就是呀,调查就从今天开始了。我现在做的这就是,把今天记录下来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输电脑……”
秀蓉(陡然一惊):“天,天哪,可咱这个伊水县,山山岭岭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村子又都像是天上的星星那样稠……这……这不万里长征还没结束,便就又来拼起这种命?你……”
郭宇沨(笑):“这个么,你还真的没说错,我们的决定也就这样,但拼命不定都会是坏事。在很多的这情况下,拼命会越拼越年轻,越拼越快活,更会拼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你信吗?”
电话铃声。
郭宇沨反转过身拿话机:“谁?”
7.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哎,老郭吗?”
梅花站在一旁笑。
8.书房内 夜
郭宇沨手持话机:“刘老师?你这好像很激动!”
9.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对,对呀,我是很激动,并且已经激动得,怕是觉也难睡了!”
梅花站在一旁笑。
10.书房内 夜
郭宇沨手持话机:“激动什么呀?是不是就是还为咱,调查古树的这事呀?”
11.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刘芳春手持话机:“说对了!我到家里后,把咱为了保护老古树,决定进行古树调查的事便跟梅花说了说,也正好她家的一棵年代久远的老古槐,因为村里修路给糟蹋了,这把一家人给心疼得,直到现在那股气儿还没下。”
12.书房内 夜
郭枫手持话机:“真的呀?”
13.刘芳春夫妇的住房内 夜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