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913
成片时长:每集约51分钟
阅读:8531
发表:2019/6/7 修改:2024/8/9
23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古树榜》第10-12集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1772】
陈万喜:“嗬,你们的调查,竟是这样认真啊!”
郭宇沨:“既然调查么,还是认真一些好。”
陈万喜:“可这六娃家,家里这没人怎么办?”
刘俊英:“只好再来一次了!”
陈万喜:“再来一次么,这样我看也更好!”
郭宇沨:“再来一次也更好?为什么?”
陈万喜:“为什么?咱们不要互动吗?这样恁要能多来,不比只来这样一次要好啊!”
郭宇沨:“啊,那要这样说,此家树主回到城里的这档事,是不是想让我们多来趟,你万喜也就有意这样的来安排的呀?”
陈万喜:“要真这样说,那么你这聪明人,竟也有中人之计这时候了?”
众笑:“呵呵呵呵……”
郭宇沨转面问王婶:“家里几口人?”
王婶:“ 就5口!”
郭宇沨:“都在一起住?”
王婶:“这里也就剩我了!”
郭宇沨:“那4口人哪去了?”
王婶拿杖指山下:“盖起新房子,就都下山去住了!”
郭宇沨:“那你怎么不下山住?”
王婶(语噎):“我……我……”
郭菁霞:“大嫂,他这问你呐,怎么不跟儿子也下山住呀?”
王婶摇摇头,一边转身往回走,一边低声叹着气:“一个没了用的老婆子,哪还能享那福啊!”
刘芳春:“陈支书,像这样儿子下山住新房,老人仍还在这山上的,全村这有多少家?”
陈万喜就嘴数了数:“这个么,跟上回和你们说的有变化,现在全村么,也就只剩4家了。”
郭菁霞:“就这4家也不行!孩子不养老,自个去享受,如果都这样做儿子的不养老,那还养那孩子做啥子呀!”
刘俊英:“但跟别的村来比, 4家可也不算多啊!”
郭宇沨:“是这样,一个村里就4家,虽然不算多,可因为有了这4家,却反映出了人生养老的这观念,依然还存在着大问题!”
陈万喜:“确实是这样!不过还有呐,随着村子的搬迁,大多都已将老人搬下了山,而有些搬下山去的老人们,却依然感觉不到新村新家的幸福和温暖。有的虽与子孙同住在了一宅院,儿子、老子却自立灶,甚至老少彼此间,闹得一下两相隔。”
郭宇沨:“原因和表现,还会有很多,但万变难能离其宗,还是因为某些人养老观念的淡簿与缺失。不过很可喜,这个难题如何解,你们已经胸有成竹地,有了自己的这打算了。我们当然也相信,在你这位老同事的带领下,解决起来定然也还不会难。我的老相识,这就要看你的了!”
陈万喜:“谢谢你这老组长,对我陈万喜的信任和鼓励!不过也别看全村将近二百来户的人家中,将老人留在山上的只有这4家,那些养老观念缺失的人也只是小小的这一部分,但要真的解决起来时,可要比整个村子的搬迁还要难。所以我想借着村民选举的这机遇,把养老观念的这档事,融进到村民选举里面来看一看!”
郭宇沨:“听着你的这意思,是要选个有才能,也很重孝道的好主任,然后再由这个好主任,以着他的做人那理念,去解决人们养老观念上的这问题。是这样的吗?”
陈万喜:“就是这样来想的啊,但不是把养老观念的转变放在选举后,而是先要放在选举这之前。但如何把握这分寸,现还确实难吃准。所以我这陈万喜,才盼着在咱们的这互动中,能有理想之中的那收获。”
郭宇沨:“这个分寸该要靠谁来把控,我想不是你,更也不是我。”
陈万喜:“那是要靠谁?”
郭宇沨:“靠村民!”
陈万喜:“靠村民?”
郭宇沨:“是!你想呀,你们这个石磐村,将近二百来户人,只有4户人家的老人还被遗弃在老山上,再包括像你刚才说的那种人,这样就把二者加一起,也仍是小小的这一部分。这就说明占据绝对多数的村民还是很讲孝道的。所以说,只要把多数人的道德风尚叫响些,他们就一定会在选举中,把他们理想之中的主任给选出来!再之后,有了讲究孝道的村委主任打前阵,难题便就一定能破解。难题得到这破解,家庭和社会得和谐,大家同作一个梦,石磐村还何愁不能富起来?”
陈万喜长长吐出一口气:“这样又一说,我陈万喜的这心里,倒是更有些个的踏实了!但也别忘记,咱们这是在互动,互动就要动在真情中,所以相信村民是一方面,可也真还少不了,你们舍身相帮的这一举了!”
刘芳春:“只要有了用着处,恁这尽管说话就是了!”
郭宇沨:“除了家庭方面的工作外,还可通过议论和教育的这途径,把讲道德讲孝道的气氛搞得这个浓一些,你说呢?”
陈万喜:“你的这意思,我已听得明白了,若是真的这样做,便就准定会有好收获!”
419.陈大妈门前的槐树下 日
陈大妈往山下的新村眺望着。
陈万喜在前,郭菁霞、刘俊英、刘芳春、郭宇沨走了过来(兴致勃勃地)。
陈大妈猛地回过头(神经质地):“万喜,恁这拐了回来了!”
陈万喜快步到跟前:“拐了回来了!老嫂子,怎么还在这里没动呀?”
陈大妈(悲怆地):“家里么,没有这里亮堂呗!”
郭菁霞:“这家就你一个人?”
陈大妈点下头。
刘芳春:“……
[作者只公开了10000字]
郭宇沨:“既然调查么,还是认真一些好。”
陈万喜:“可这六娃家,家里这没人怎么办?”
刘俊英:“只好再来一次了!”
陈万喜:“再来一次么,这样我看也更好!”
郭宇沨:“再来一次也更好?为什么?”
陈万喜:“为什么?咱们不要互动吗?这样恁要能多来,不比只来这样一次要好啊!”
郭宇沨:“啊,那要这样说,此家树主回到城里的这档事,是不是想让我们多来趟,你万喜也就有意这样的来安排的呀?”
陈万喜:“要真这样说,那么你这聪明人,竟也有中人之计这时候了?”
众笑:“呵呵呵呵……”
郭宇沨转面问王婶:“家里几口人?”
王婶:“ 就5口!”
郭宇沨:“都在一起住?”
王婶:“这里也就剩我了!”
郭宇沨:“那4口人哪去了?”
王婶拿杖指山下:“盖起新房子,就都下山去住了!”
郭宇沨:“那你怎么不下山住?”
王婶(语噎):“我……我……”
郭菁霞:“大嫂,他这问你呐,怎么不跟儿子也下山住呀?”
王婶摇摇头,一边转身往回走,一边低声叹着气:“一个没了用的老婆子,哪还能享那福啊!”
刘芳春:“陈支书,像这样儿子下山住新房,老人仍还在这山上的,全村这有多少家?”
陈万喜就嘴数了数:“这个么,跟上回和你们说的有变化,现在全村么,也就只剩4家了。”
郭菁霞:“就这4家也不行!孩子不养老,自个去享受,如果都这样做儿子的不养老,那还养那孩子做啥子呀!”
刘俊英:“但跟别的村来比, 4家可也不算多啊!”
郭宇沨:“是这样,一个村里就4家,虽然不算多,可因为有了这4家,却反映出了人生养老的这观念,依然还存在着大问题!”
陈万喜:“确实是这样!不过还有呐,随着村子的搬迁,大多都已将老人搬下了山,而有些搬下山去的老人们,却依然感觉不到新村新家的幸福和温暖。有的虽与子孙同住在了一宅院,儿子、老子却自立灶,甚至老少彼此间,闹得一下两相隔。”
郭宇沨:“原因和表现,还会有很多,但万变难能离其宗,还是因为某些人养老观念的淡簿与缺失。不过很可喜,这个难题如何解,你们已经胸有成竹地,有了自己的这打算了。我们当然也相信,在你这位老同事的带领下,解决起来定然也还不会难。我的老相识,这就要看你的了!”
陈万喜:“谢谢你这老组长,对我陈万喜的信任和鼓励!不过也别看全村将近二百来户的人家中,将老人留在山上的只有这4家,那些养老观念缺失的人也只是小小的这一部分,但要真的解决起来时,可要比整个村子的搬迁还要难。所以我想借着村民选举的这机遇,把养老观念的这档事,融进到村民选举里面来看一看!”
郭宇沨:“听着你的这意思,是要选个有才能,也很重孝道的好主任,然后再由这个好主任,以着他的做人那理念,去解决人们养老观念上的这问题。是这样的吗?”
陈万喜:“就是这样来想的啊,但不是把养老观念的转变放在选举后,而是先要放在选举这之前。但如何把握这分寸,现还确实难吃准。所以我这陈万喜,才盼着在咱们的这互动中,能有理想之中的那收获。”
郭宇沨:“这个分寸该要靠谁来把控,我想不是你,更也不是我。”
陈万喜:“那是要靠谁?”
郭宇沨:“靠村民!”
陈万喜:“靠村民?”
郭宇沨:“是!你想呀,你们这个石磐村,将近二百来户人,只有4户人家的老人还被遗弃在老山上,再包括像你刚才说的那种人,这样就把二者加一起,也仍是小小的这一部分。这就说明占据绝对多数的村民还是很讲孝道的。所以说,只要把多数人的道德风尚叫响些,他们就一定会在选举中,把他们理想之中的主任给选出来!再之后,有了讲究孝道的村委主任打前阵,难题便就一定能破解。难题得到这破解,家庭和社会得和谐,大家同作一个梦,石磐村还何愁不能富起来?”
陈万喜长长吐出一口气:“这样又一说,我陈万喜的这心里,倒是更有些个的踏实了!但也别忘记,咱们这是在互动,互动就要动在真情中,所以相信村民是一方面,可也真还少不了,你们舍身相帮的这一举了!”
刘芳春:“只要有了用着处,恁这尽管说话就是了!”
郭宇沨:“除了家庭方面的工作外,还可通过议论和教育的这途径,把讲道德讲孝道的气氛搞得这个浓一些,你说呢?”
陈万喜:“你的这意思,我已听得明白了,若是真的这样做,便就准定会有好收获!”
419.陈大妈门前的槐树下 日
陈大妈往山下的新村眺望着。
陈万喜在前,郭菁霞、刘俊英、刘芳春、郭宇沨走了过来(兴致勃勃地)。
陈大妈猛地回过头(神经质地):“万喜,恁这拐了回来了!”
陈万喜快步到跟前:“拐了回来了!老嫂子,怎么还在这里没动呀?”
陈大妈(悲怆地):“家里么,没有这里亮堂呗!”
郭菁霞:“这家就你一个人?”
陈大妈点下头。
刘芳春:“……
[作者只公开了10000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