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811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6428
发表:2020/6/10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27-29集
1-5
…
27-29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林队长:那也好,于楚才,姚秘书眼睛不好,你领他到田塍上去,路上豁口多,小心点,别摔着姚秘书了,听到没有?
于楚才会意:好嘞,您放心,我一双眼睛跟夜猫子似的,保证摔不着姚秘书。
13,田塍上,外,夜
于楚才领着姚前,高一脚低一脚地朝田塍上走来。
在手电晃动的光柱中,一队队社员挑着石灰打着吆喝,从他们身边经过。
突然,扑通一声,姚前一脚踏空栽倒在豁口里,泥水溅了他满脸满身,眼镜手电都不知摔到哪儿去了。
于楚才连忙将姚前搀扶起来,并帮他找到眼镜和手电:糟糕,手电进了水,不亮了。姚秘书,下面的豁口更多,您怎么走呀?要不,您就在这儿盯着吧,反正所有挑石灰的都要打这儿经过,下去看和这儿看,是一样的。
姚前重新戴好眼镜:那好吧,谢谢你了小于。
黑暗中传来林队长的喊声〔OS〕:于楚才,你小子快下田来呀,撒石灰人手不够呢。
于楚才:哎,来了来了。姚秘书,我们林队长属鸡的,又开始叫唤了,去迟了肯定刮胡子。我也就不陪您了,您呆这儿千万别动,再往下走,七弯八拐尽是豁口,危险。
姚前:好嘞。哎小于,借你的火把给我。
于楚才:给,您接着
他递过火把,消失在黑暗中。
14,另一条田塍上,外,夜
一队挑石灰的社员垫着荷叶躺在田塍上,望着满天星斗,嘴里不时打着吆喝。
社员甲:这样的大跃进真好玩。这鬼点子谁出的?
社员乙:不该问的别问,当心队长拧你耳朵。
林队长走过来:哎哎哎,别老躺着,该转圈儿了。
社员们爬起身来挑起石灰,开始围着田塍转圈子。
姚前举着火把,看着一担担石灰从身边经过。
他不停地打报呼:辛苦了辛苦了,社员同志们哪,这晚上的进度,确实比白天快多了。
于楚才忍不住要笑。
林队长踢了他一脚:大跃进嘛,当然得鼓足干劲了,姚秘书您说是吧?
姚前:是,是是。
15,车内,外,夜
一辆小车开出西门。
蓝春芳皱着眉头抱怨:哎老郭,这深更半夜的到农村来,瞎折腾什么呀?
郭文高兴致很高:你呀,我是让你亲身感受一下社员群众的劳动热情,让你和金贵都知道什么是大跃进,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增强劳动人民的感情,永不忘本,提高……
蓝春芳:得得,打住吧您嘞,一天到晚上政治课,您不累,我累。
16,路口,外,夜
小车刚到路口,就迎面碰到了挑着石灰打着呵嗬转圈子的社员。
蓝春芳脸色舒展开来:老郭,看来你们是铆足了劲,要放卫星呀。
郭文高:那当然了,你看看农民兄弟这干劲,这气势,这就是大跃进!。
小郭金贵:爸,您要放多大的卫星?
郭文高:爸要放一颗全国最大的水稻卫星,亩产—万斤!
蓝春芳:亩产一万斤?可能吗?
郭文高:你看你,不学习不看报右倾了不是?报上都说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敢想敢干,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小郭金贵:妈右倾,回家开她的斗争会。
林队长放下担子,迎上前来:哎哟,郭县长您来了,辛苦辛苦。
郭文高下车:哪里,你们夜以继日那才叫辛苦呢。姚秘书呢?
林队长:姚秘书在第一线指挥社员撒石灰呢。
郭文高笑了:这个小姚,戴着幅眼镜,黑灯瞎火的,也真够难为他了。来,领我们也下去看看。
正在这时,只听得于楚才哎哟一声跌倒在地,一担石灰洒得满地都是,扬起的粉尘将郭文高一家人呛得连连后退。
林队长:没用的东西,浪费集体财产,老子扣你工分!你看你看,这满地的石灰,郭县长还怎么过去?还不快去叫姚秘书上来,就说郭县长来了,要听他汇报。
于楚才:好,我这就去叫。哎,石灰我来撮,您别扣我工分,我一家人还靠工分吃饭呢。
林队长:快点去,莫屎少屁多。郭县长,我领您先到屋里喝茶,姚秘书一会儿就上来了。
郭文高掸掸身上的灰尘:嗯,那也好,我要听他汇报生产第一线的情况。
17:柞树大队,田边,外,夜
社员们也在撒石灰,路上挑的田里撒的一派忙碌。
丁大力打着手电,小孙和小沙各挑着一担凉茶朝田边走来,不一会儿就遇上了满身泥水的郑有庚。
郑有庚:丁政委,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
丁大力:春插日子夏插时,我能休息得安稳吗?
小孙:丁政委让我们送凉茶下来,给乡亲们解解渴。
丁大力:有庚呐,大伙儿主动要求开晚工,这是大跃进激发出来的劳动热情。我们做领导的,对这种自发的劳动热情既要珍惜也要保护,不然这种劳动热情是不能持久的。这就像打仗一样,两场大战之间也要休整休整。
郑有庚:丁政委您放心,开晚工主要是乘晚上凉快好干活,白天上烤下蒸,撒石灰确实累人,我们支部的要求是晚上出工的白天休息,不准下地干活。
丁大力:嗯,这样就好。还要交待司务长,把食堂的伙食开好点,最好能杀两头猪打打牙祭,半夜再送一趟绿豆稀,既解凉又垫肚子。
郑有庚:好,我马上按您说的去落实。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田头,小孙小沙放下担子。
郑有庚喊声响彻田野:喂,大伙儿都歇会儿吧,丁政委送凉茶来了!
18,南华一中,教研室,内,日
正在召开教师座谈会。
曾庆仁﹑何英保都在其中。
蓝春芳大发感慨:同志们哪,昨天半夜我陪我们家老郭到他点上去了一趟,回来可是彻夜难眠呀。为什么?农村的大跃进太鼓舞人了,农民群众那种火热的劳动热情,真是振奋人心,他们喊出的口号是,亩产稻谷一万斤呢!回来我就想,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都准备放卫星,我们教育系统怎么办?还那么慢慢吞吞按部就班行吗?不行哪同志们,我们也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也要力争上游放卫星!
何英保聚精会神地听着。
曾庆仁在看《曾国藩家书》。
蓝春芳:卫星怎么放我考虑了一宿,觉得具体到你们一中,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中历来语文教学基础好,让文科在全省乃至全国放卫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卫星的具体标准是:高中生能写长篇小说,初中生能写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大家觉得这个标准怎么样?
老师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蓝春芳激情不减:没信心是吧?与农民兄弟相比,你们的思想落后罗。农民群众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们听听,这口号多响亮,多有气魄!什么叫敢想敢干?这才叫敢想敢干!
一个老师:蓝局长,农业我不懂,农民多大胆多大产我不敢妄言。但我教了大半辈子书,高中生写长篇初中生写中篇,这卫星标准恐怕有点儿高了。
蓝春芳:哦,你觉得标准高了是吧?不高呀同志们,我看一点儿都不高,关键是你们有没有大跃进的精神面貌,有没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决心和勇气。刘绍棠读高中就发表长篇小说是吧?他一个右派分子都能办到的事情,你们一中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办到?嗯?
老师们一阵哗然。
何英保在与身边的老师低声议论。
曾庆仁还在看他的《曾国藩家书》。
蓝春芳:静一静。各位老师,我提这个标准也不是心血来潮,我跟我们家老郭汇报过了,他非常同意,同意教育局出台奖励措施,凡属辅导学生放了卫星的老师,一颗卫星评模,两颗卫星晋级,三颗以上卫星,分别出席地区、省和全国先代会。是右派的不但提前摘帽,奖励上也一视同仁。
何英保神情为之一振。
19,何英保宿舍,内,日
桌上码着一大摞书。
何英保正在对昌子龙循循诱导:昌子龙,你是我们班作文写得最好的一个,按你的能力,十天半个月拿个中篇小说出来,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树立信心下定决心,不要迷信那些大作家,那些大作家念初中的时候,语文基础可能还不如你呢。哎,老师说了半天,你到底有信心没有?
昌子龙:何老师,写多长才算中篇小说?
何英保:一般三万字左右吧。
昌子龙:那好,我试试看。
何英保:不是试试看,而是必须完成任务。我考虑到你家在农村,有农村生活积累,这一大摞中外文学名著全是农村题材的,你可以借鉴借鉴参考参考。
20,昌万兴家,内,夜
灯下,昌子龙在俯案写作。
桌上﹑床上摊满了翻开的中外名著。
昌万兴走过来:子龙,还在用功呢。
昌子龙埋头写作没搭理他。
昌万兴:深更半夜的,都写些什么呢?
昌子龙:写……嗨说了你也不懂,您睡去吧,别搅了我的思路。
昌万兴:好好好,我不打搅你。难怪说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容易呀,一晚上就码出这么多字儿来了,嘿嘿,文曲星下了凡,咱老昌家要出秀才罗。
昌子龙继续埋头写作。
不一会儿,丁大力进来了:小五子,深更半夜了还在……哟,还在练字呀。
昌子龙尴尬地:嗯,练字,练字。丁政委您还没休息呀。
丁大力:群众都在开晚工,我能睡得着吗?
他从自己房里拿了几刀材料纸,递给昌子龙。
丁大力:练字儿费纸,这些纸你拿着用吧,少了我抽屉里还有。
昌子龙感激地:谢谢丁政委。
21,曾庆仁家,内,夜
灯下,曾志国面对稿纸无从下笔。
地上﹑桌上丢了好多个纸团。
曾庆仁过来:国伢子,你还在闭门造车呀,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才能下笔千言,像你这样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曾志国哈欠连连:爸,这是何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完成不行的。
曾庆仁:胡闹!你别跟着他们瞎起哄,有这功夫,跟老子把《古文观止》看上十遍。
他说着,从书架上取出《古文观止》掷在儿子面前。
曾庆仁:你看看这里边的文章,篇篇短小精悍,哪一篇不是字字矶珠流传千古?你以为长就是好呀?俗话说,王婆婆的裹脚布,才又臭又长呢。
22,南华一中,教研室,内,日
墙上挂着小横幅:文学作品放卫星庆功会。
蓝春芳喜形于色:同志们,一个月以前,我在这儿提出放卫星的标准时,你们还顾虑重重彷徨观望,以为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现在事实胜于雄辩,初三一班的昌子龙同学,为咱们南华一中放卫星了!瞧瞧,这就是他写的中篇小说《青山绿水》,写得多好,《湖南文学》的编辑对这部小说都赞赏不已,他们提出了修改意见,说修改好了马上可以发表。小说的打印稿已经发给诸位两天了,请你们根椐编辑部的意见,为昌子龙同学献计献策,争取早日改好稿子,在全省全国放出这颗卫星。何老师,这次放卫星你辅导有功劳苦功高,你先说说。
何英保:说实在的,昌子龙同学的文学功底,确实超出了我的意料。小说《青山绿水》中有好多神来之笔,确实让我赞叹有加,尤其是景物描写,着墨细腻,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你们听听这一段:灰色黎明的天空上,闪烁着稀疏的晨星。风从黑云片下吹来,河面上雾气奔腾,在座座山峰的斜坡上盘旋,像条没有脑袋的灰色巨蛇,爬进了山谷。左岸的河汉沙滩湖沼苇塘和披着露水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凉爽迷人的朝霞里。太阳还在地平线后面懒洋洋地不肯升上来……大家听听,这段描写把黎明时分的山水景物描写得多么细腻逼真!
众老师点头赞许。
于楚才会意:好嘞,您放心,我一双眼睛跟夜猫子似的,保证摔不着姚秘书。
13,田塍上,外,夜
于楚才领着姚前,高一脚低一脚地朝田塍上走来。
在手电晃动的光柱中,一队队社员挑着石灰打着吆喝,从他们身边经过。
突然,扑通一声,姚前一脚踏空栽倒在豁口里,泥水溅了他满脸满身,眼镜手电都不知摔到哪儿去了。
于楚才连忙将姚前搀扶起来,并帮他找到眼镜和手电:糟糕,手电进了水,不亮了。姚秘书,下面的豁口更多,您怎么走呀?要不,您就在这儿盯着吧,反正所有挑石灰的都要打这儿经过,下去看和这儿看,是一样的。
姚前重新戴好眼镜:那好吧,谢谢你了小于。
黑暗中传来林队长的喊声〔OS〕:于楚才,你小子快下田来呀,撒石灰人手不够呢。
于楚才:哎,来了来了。姚秘书,我们林队长属鸡的,又开始叫唤了,去迟了肯定刮胡子。我也就不陪您了,您呆这儿千万别动,再往下走,七弯八拐尽是豁口,危险。
姚前:好嘞。哎小于,借你的火把给我。
于楚才:给,您接着
他递过火把,消失在黑暗中。
14,另一条田塍上,外,夜
一队挑石灰的社员垫着荷叶躺在田塍上,望着满天星斗,嘴里不时打着吆喝。
社员甲:这样的大跃进真好玩。这鬼点子谁出的?
社员乙:不该问的别问,当心队长拧你耳朵。
林队长走过来:哎哎哎,别老躺着,该转圈儿了。
社员们爬起身来挑起石灰,开始围着田塍转圈子。
姚前举着火把,看着一担担石灰从身边经过。
他不停地打报呼:辛苦了辛苦了,社员同志们哪,这晚上的进度,确实比白天快多了。
于楚才忍不住要笑。
林队长踢了他一脚:大跃进嘛,当然得鼓足干劲了,姚秘书您说是吧?
姚前:是,是是。
15,车内,外,夜
一辆小车开出西门。
蓝春芳皱着眉头抱怨:哎老郭,这深更半夜的到农村来,瞎折腾什么呀?
郭文高兴致很高:你呀,我是让你亲身感受一下社员群众的劳动热情,让你和金贵都知道什么是大跃进,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增强劳动人民的感情,永不忘本,提高……
蓝春芳:得得,打住吧您嘞,一天到晚上政治课,您不累,我累。
16,路口,外,夜
小车刚到路口,就迎面碰到了挑着石灰打着呵嗬转圈子的社员。
蓝春芳脸色舒展开来:老郭,看来你们是铆足了劲,要放卫星呀。
郭文高:那当然了,你看看农民兄弟这干劲,这气势,这就是大跃进!。
小郭金贵:爸,您要放多大的卫星?
郭文高:爸要放一颗全国最大的水稻卫星,亩产—万斤!
蓝春芳:亩产一万斤?可能吗?
郭文高:你看你,不学习不看报右倾了不是?报上都说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敢想敢干,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小郭金贵:妈右倾,回家开她的斗争会。
林队长放下担子,迎上前来:哎哟,郭县长您来了,辛苦辛苦。
郭文高下车:哪里,你们夜以继日那才叫辛苦呢。姚秘书呢?
林队长:姚秘书在第一线指挥社员撒石灰呢。
郭文高笑了:这个小姚,戴着幅眼镜,黑灯瞎火的,也真够难为他了。来,领我们也下去看看。
正在这时,只听得于楚才哎哟一声跌倒在地,一担石灰洒得满地都是,扬起的粉尘将郭文高一家人呛得连连后退。
林队长:没用的东西,浪费集体财产,老子扣你工分!你看你看,这满地的石灰,郭县长还怎么过去?还不快去叫姚秘书上来,就说郭县长来了,要听他汇报。
于楚才:好,我这就去叫。哎,石灰我来撮,您别扣我工分,我一家人还靠工分吃饭呢。
林队长:快点去,莫屎少屁多。郭县长,我领您先到屋里喝茶,姚秘书一会儿就上来了。
郭文高掸掸身上的灰尘:嗯,那也好,我要听他汇报生产第一线的情况。
17:柞树大队,田边,外,夜
社员们也在撒石灰,路上挑的田里撒的一派忙碌。
丁大力打着手电,小孙和小沙各挑着一担凉茶朝田边走来,不一会儿就遇上了满身泥水的郑有庚。
郑有庚:丁政委,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
丁大力:春插日子夏插时,我能休息得安稳吗?
小孙:丁政委让我们送凉茶下来,给乡亲们解解渴。
丁大力:有庚呐,大伙儿主动要求开晚工,这是大跃进激发出来的劳动热情。我们做领导的,对这种自发的劳动热情既要珍惜也要保护,不然这种劳动热情是不能持久的。这就像打仗一样,两场大战之间也要休整休整。
郑有庚:丁政委您放心,开晚工主要是乘晚上凉快好干活,白天上烤下蒸,撒石灰确实累人,我们支部的要求是晚上出工的白天休息,不准下地干活。
丁大力:嗯,这样就好。还要交待司务长,把食堂的伙食开好点,最好能杀两头猪打打牙祭,半夜再送一趟绿豆稀,既解凉又垫肚子。
郑有庚:好,我马上按您说的去落实。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田头,小孙小沙放下担子。
郑有庚喊声响彻田野:喂,大伙儿都歇会儿吧,丁政委送凉茶来了!
18,南华一中,教研室,内,日
正在召开教师座谈会。
曾庆仁﹑何英保都在其中。
蓝春芳大发感慨:同志们哪,昨天半夜我陪我们家老郭到他点上去了一趟,回来可是彻夜难眠呀。为什么?农村的大跃进太鼓舞人了,农民群众那种火热的劳动热情,真是振奋人心,他们喊出的口号是,亩产稻谷一万斤呢!回来我就想,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都准备放卫星,我们教育系统怎么办?还那么慢慢吞吞按部就班行吗?不行哪同志们,我们也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也要力争上游放卫星!
何英保聚精会神地听着。
曾庆仁在看《曾国藩家书》。
蓝春芳:卫星怎么放我考虑了一宿,觉得具体到你们一中,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中历来语文教学基础好,让文科在全省乃至全国放卫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卫星的具体标准是:高中生能写长篇小说,初中生能写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大家觉得这个标准怎么样?
老师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蓝春芳激情不减:没信心是吧?与农民兄弟相比,你们的思想落后罗。农民群众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们听听,这口号多响亮,多有气魄!什么叫敢想敢干?这才叫敢想敢干!
一个老师:蓝局长,农业我不懂,农民多大胆多大产我不敢妄言。但我教了大半辈子书,高中生写长篇初中生写中篇,这卫星标准恐怕有点儿高了。
蓝春芳:哦,你觉得标准高了是吧?不高呀同志们,我看一点儿都不高,关键是你们有没有大跃进的精神面貌,有没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决心和勇气。刘绍棠读高中就发表长篇小说是吧?他一个右派分子都能办到的事情,你们一中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办到?嗯?
老师们一阵哗然。
何英保在与身边的老师低声议论。
曾庆仁还在看他的《曾国藩家书》。
蓝春芳:静一静。各位老师,我提这个标准也不是心血来潮,我跟我们家老郭汇报过了,他非常同意,同意教育局出台奖励措施,凡属辅导学生放了卫星的老师,一颗卫星评模,两颗卫星晋级,三颗以上卫星,分别出席地区、省和全国先代会。是右派的不但提前摘帽,奖励上也一视同仁。
何英保神情为之一振。
19,何英保宿舍,内,日
桌上码着一大摞书。
何英保正在对昌子龙循循诱导:昌子龙,你是我们班作文写得最好的一个,按你的能力,十天半个月拿个中篇小说出来,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树立信心下定决心,不要迷信那些大作家,那些大作家念初中的时候,语文基础可能还不如你呢。哎,老师说了半天,你到底有信心没有?
昌子龙:何老师,写多长才算中篇小说?
何英保:一般三万字左右吧。
昌子龙:那好,我试试看。
何英保:不是试试看,而是必须完成任务。我考虑到你家在农村,有农村生活积累,这一大摞中外文学名著全是农村题材的,你可以借鉴借鉴参考参考。
20,昌万兴家,内,夜
灯下,昌子龙在俯案写作。
桌上﹑床上摊满了翻开的中外名著。
昌万兴走过来:子龙,还在用功呢。
昌子龙埋头写作没搭理他。
昌万兴:深更半夜的,都写些什么呢?
昌子龙:写……嗨说了你也不懂,您睡去吧,别搅了我的思路。
昌万兴:好好好,我不打搅你。难怪说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容易呀,一晚上就码出这么多字儿来了,嘿嘿,文曲星下了凡,咱老昌家要出秀才罗。
昌子龙继续埋头写作。
不一会儿,丁大力进来了:小五子,深更半夜了还在……哟,还在练字呀。
昌子龙尴尬地:嗯,练字,练字。丁政委您还没休息呀。
丁大力:群众都在开晚工,我能睡得着吗?
他从自己房里拿了几刀材料纸,递给昌子龙。
丁大力:练字儿费纸,这些纸你拿着用吧,少了我抽屉里还有。
昌子龙感激地:谢谢丁政委。
21,曾庆仁家,内,夜
灯下,曾志国面对稿纸无从下笔。
地上﹑桌上丢了好多个纸团。
曾庆仁过来:国伢子,你还在闭门造车呀,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才能下笔千言,像你这样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曾志国哈欠连连:爸,这是何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完成不行的。
曾庆仁:胡闹!你别跟着他们瞎起哄,有这功夫,跟老子把《古文观止》看上十遍。
他说着,从书架上取出《古文观止》掷在儿子面前。
曾庆仁:你看看这里边的文章,篇篇短小精悍,哪一篇不是字字矶珠流传千古?你以为长就是好呀?俗话说,王婆婆的裹脚布,才又臭又长呢。
22,南华一中,教研室,内,日
墙上挂着小横幅:文学作品放卫星庆功会。
蓝春芳喜形于色:同志们,一个月以前,我在这儿提出放卫星的标准时,你们还顾虑重重彷徨观望,以为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现在事实胜于雄辩,初三一班的昌子龙同学,为咱们南华一中放卫星了!瞧瞧,这就是他写的中篇小说《青山绿水》,写得多好,《湖南文学》的编辑对这部小说都赞赏不已,他们提出了修改意见,说修改好了马上可以发表。小说的打印稿已经发给诸位两天了,请你们根椐编辑部的意见,为昌子龙同学献计献策,争取早日改好稿子,在全省全国放出这颗卫星。何老师,这次放卫星你辅导有功劳苦功高,你先说说。
何英保:说实在的,昌子龙同学的文学功底,确实超出了我的意料。小说《青山绿水》中有好多神来之笔,确实让我赞叹有加,尤其是景物描写,着墨细腻,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你们听听这一段:灰色黎明的天空上,闪烁着稀疏的晨星。风从黑云片下吹来,河面上雾气奔腾,在座座山峰的斜坡上盘旋,像条没有脑袋的灰色巨蛇,爬进了山谷。左岸的河汉沙滩湖沼苇塘和披着露水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凉爽迷人的朝霞里。太阳还在地平线后面懒洋洋地不肯升上来……大家听听,这段描写把黎明时分的山水景物描写得多么细腻逼真!
众老师点头赞许。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