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梗概:
在共和国历史上,南下干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执政团队,他们是共和固的奠基者,他们曾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他们那一代人的革命经历有着别样低风采。但是,影视作品中却看不到他们完整的形象。本片将再现那段艰难岁月中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让观众看到前辈们的艰辛和辉煌,从而增强传承革命的使命感。
详细梗概:
(1125字) 农村孤儿丁大力怀着国仇家恨参加抗联,杀日寇夺军火立下奇功。解放战争又因山海关一战成名成为战斗英雄。南下后率部消灭洞庭湖匪患,为建立和巩固共和国政权作出了卓越贡献。
转入地方工作后,他保持军人作风,镇压反革命他频出奇招,很快稳定了新生的红色政权,深得人民爱戴。
土改运动中,他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凝聚贫下中农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政权。尤其是他知错就改不耻下问,在曾庆仁的帮助下,化繁为简,顺利完成了纷繁复杂的分田到户工作任务。
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他治乱世用重典,以毒攻毒,铲除黄赌扒,打击反动会道门,使南华县风清气正,受到万民称颂。
在之后数十年的工作中,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屡创佳绩受到表彰。尤其是在抗击水旱天灾﹑推广农村三改﹑扭转三年苦日子对农村造成浩劫等艰难险阻的关键时刻,他总是站在风口浪尖,带领全县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天灾人祸,赢得胜利,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领导干部的风采。
在个人感情上,他与郝二妮终生相守不离不弃,让人敬佩。他与苏湘的师生情谊,让人称道。他与肖琴的相知相识,让人羡慕。他在与三个命运不同的女人的相处中,多侧面地展示了自身的情操和性格特征。他与曾庆仁的终生友谊,让人赞叹。他与胡志伟的深厚感情,堪称概模。他与郭文高的较量,让人快意亦让人担忧。他与昌氏父子的人生际遇,充分展示了时代局限和他自身的思想文化局限。
正是由于历史和自身的种种原因,他也屡犯错误多次受贬。在肖琴案件的处理上,造成了不该有的冤案。在省文化干校学习时,与女教师苏湘发生了一夜情。在四清运动中偏听偏信,扩大了打击面。尤其是在举荐用人上,先是洪冬梅,后是昌子龙,他以情感划线,不但给党的工作造成了损失,还使自已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被动,让人在对他钦佩之余,也一再为他扼腕叹息。
但他凭着把一切交给党的坚强信念,知错就改,从而战胜了一次次人生挫折,走向了事业的辉煌。
对敌人,他坚如钢铁,斗智斗勇,战功卓著。
对邪恶,他以毒攻毒,铁腕惩治,风清气正。
对贪腐,他深恶痛绝,以命相搏,深得民心。
对工作,他废寝忘食,披肝沥胆,屡创佳绩。
对群众,他血浓于水,胜似亲人,万民称颂。
对朋友,他直舒胸臆,坦诚相待,赢得尊重。
对亲人,他严得苛刻,爱得深沉,让人感动。
对宗旨,他终生铭记,身体力行,成为楷模。
而唯有对阴谋算计和人事纠葛,他疏于防范,拙于应对,常常被表面现象迷惑,为政治投机分子利用而铸成大错,让人为之揪心和扼腕叹息。但他能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坦荡胸襟改正错误,他的好心办错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片真实细腻地展示了一幅长达四十多年的时代画卷,歌颂了老一辈革命者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阅读剧本正文
第47集:丁大力采取“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战术,逼迫姚前答应猪宾馆公开竞拍,使昌子龙郭金贵美梦再次落空。昌子龙献掐断融资渠道之策,妄图将秀姑公司一招致于死地,不料竞拍关键时刻峰回路转,只能被迫停拍。昌子龙又献以股权换地权之策,利令智昏与陆氏纸业合资,但遭到群众抵制流产。晓湘查到肖琴当年医案,为肖琴抚平了心灵创伤。
第48集:郝佳锦率团回大陆寻亲祭祖考察投资,不但战友重逢亲人团聚,也为揭开猪宾馆黑幕创造了契机。丁大力和肖琴终结连理,苏湘也找到了感情归属。病榻上丁大力运筹帷幄,终于获取了昌子龙等蛀虫贪腐的铁证,他对自己举荐失察悔恨不已,临终“向自己开炮”,光明磊落让人敬仰。贪腐分子受到严惩,南华人民见证了丁大力死后的辉煌。
阅读剧本正文
1,南下是共和国记忆,但影视作品中却看不到南下干部光辉完整的形象。本片能够弥补这一宣传和艺术上的缺失,让观众熟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增强红色传承的使命感。
2,鲜明的洞庭湖地域特色,鲜为人知的革命经历,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感情纠葛,均能吸引观众,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3,举荐失察是我们党和国家之大害,影视作品涉之甚少。本片以全新的视角再现贪腐的丑恶,从而揭示举荐失察的危害,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阅读剧本正文
第 三 十 集
1,西门大队,棉田里,外,日
机声轰鸣,三台拖拉机齐头并进,翻开的泥土像波浪一样,把茁壮的棉苗一排排淹没了。
社员们站在田塍上既焦急又无奈。
他们有的翘首眺望村口,希望林队长他们能带来奇迹。
有的眼泪汪汪;这么好的青苗毁了,造孽呀。
社员甲一边高喊一边跑了过来:来了,来了!
众社员神情一振:谁来了?
社员甲:不知道。好像是丁政委的车子,朝我们这边来了。
众社员:丁政委?
伏尔加转瞬就开到了棉田地头。
丁大力跨出车门,他两眼圆睁一脸杀气,连社员们的问候也无心应答,就径直奔到拖拉机前。
他大吼一声:停下,统统跟老子停下!
拖拉机手立马把拖拉机停了下来。
丁大力喝叱:妈的,你们敢犁青苗,还没有王法了。
他习惯性地向腰间摸去。
三个机手以为他掏枪,吓得滚下车来倒地就拜!
三人:丁政委饶命呀,这事儿可怨不得我们,是郭县长叫我们犁的,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呀。
丁大力顺手从裤口袋里掏出手帕揩汗,把没掏出枪来的尴尬掩饰过去了。
他骂起人来:混帐东西,你们肩膀上扛的是夜壶呀。郭县长叫你们吃屎,你们也吃屎呀。
郭文高赶了过来:老丁,你这是什么话,我郭文高会叫他们吃屎吗?
丁大力转过身来:老郭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刚才我骂机手话粗理不粗,但这犁青苗的蠢事,确实跟吃屎差不多。
郭文高:你!你想干什么?
丁大力:我要叫你停下来。郭文高我告诉你,毁棉种稻是瞎指挥,这不是大跃进,是大犯罪!
郭文高:丁大力,你也太狂妄了,告诉你,这水稻放卫星是地委史书记下达的任务,你有本事找史书记说去,别在这儿找茬。
丁大力:郭文高,你抬出史书记来压人是吧?我告诉你,今天活书记来了都不行!毁青苗在历朝历代都是犯禁的大事儿,谁也没有这个权力!史书记有吗?告诉你,谁毁青苗都得问问老百姓,答应不答应。
哗,群众都鼓掌欢呼起来,嚷嚷开了:
众:丁政委说得对!
众:我们不同意毁青苗!
众:丁政委,您要给我们老百姓作主呀……
郭文高气极败坏:哎哎,有人给你们撑腰壮胆了是吧?告诉你们,谁反对放卫星谁就是反革命!
他转身命令机手:你们还怔着干嘛?天塌下来有我郭文高顶着,犁!
丁大力一掌击在机壳上:谁敢!你们上去动动试试,老子叫老百姓捶扁了你。
群众吼声如雷:不准犁青苗!
三个机手面对黑压压越来越多的群众,不敢动弹。
郭文高气得失去了理智:还反了你了,我今天倒要看看,是卫星大还是你丁大力大。
他边说边捋起袖子,准备亲自上拖拉机。
丁大力像铁塔一般拦在车前,让他无法逾越。
郭文高:丁大力,你要考虑后果,让开!
他边说边动手推丁大力。
丁大力:好,老子今天就先让你尝尝后果!
他抡圆了胳膊一巴掌扇了过去,啪!地一声,顿时,郭文高脸庞上现出了鲜红的手掌印痕。
群众又是一阵欢呼:
打得好!
快来看呀,局长打县长啦。
姓郭的挨揍啦……
郭文高捂着腮帮子:好呀姓丁的,你等着,我要到上级告你去。
他边说边狼狈地离开了棉田。
群众用嘘声和嘲笑欢送他。
2,一组画面
郭文高捂着腮帮子,声泪俱下向彭仲秋告状。
彭仲秋一筹莫展。
郭文高捂着腮帮子,声泪俱下向史书记告状。
史书记来回踱步恨恨连声,但也左右为难。
西门大队,小孙和小沙在被犁的棉田边,向林队长等干部和社员了解情况。
〔男声旁白〕:局长打县长,丁大力这下把事情闹大了。郭文高不依不饶地告到县里告到地区,可地县领导都知道丁大力的脾气,也知道他跟胡志伟的特殊关系,谁都不敢碰这个烫手的山竽。顺理成章,这事儿又只能惊动胡志伟了。
3,胡志伟办公室,内,日
史书记和彭仲秋向胡志伟汇报情况。
史书记:胡书记,这次郭文高同志挨打影响太坏了,我们掌握了解的情况就是这些。县委和地委觉得作为一级组织,对这件事情应该有个明确的态度,您看……
胡志伟笑了起来:哈哈,这个丁大力呀,就是个刺头儿,没有他不敢惹的祸,还真是拿他没办法。不过,事儿一出,我要点上的同志到西门去作了些调查,老郭挨打的情节,群众说的与你们反映的基本一致,但事情的起因群众却有不同的说法。总之,不论怎么说,丁大力打人是不对的,我会严肃地批评他。而郭文高同志呢,放卫星的决心和干劲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毁青苗这事儿,就做得有点儿欠慎重,也确实犯众怒了。你们想想,一下子要犁掉人家一千亩开始座桃的棉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犯禁的事儿。唐朝武则天时代,武氏家族在江南毁青苗占良田就激起了民变,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咱们共产党怎么也干这样的蠢事儿呢?这样吧,你们回去给文高同志做做工作,讲清革命热情与革命方法要高度统一的道理,尽量把事态平息下来。丁大力呢我来严厉批评他。毕竟打人的和挨打的都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传得风生水起,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我看这事儿早了结比晚了结好,不要造成更大的影响,你们说呢?
史书记:胡书记,您这么一说,确实使我们很受启发,我们回去坚决落实您的指示,尽早把事态控制下来就是了。
彭仲秋:对,文高同志那边,县委一定做好工作。
胡志伟:那好吧,丁大力我一定批评他,这家伙确实越来越不像话了,他要犯起倔来,我都头痛呢。
史书记:胡书记,那我们先回去了。
胡志伟送走了史书记和彭仲秋,关上门摇电话,不一会儿电话接通了。
胡志伟一脸严肃:文魁呀,丁大力这头野马咱们都得管管了。眼下这种形势,像他这么横冲直撞是要吃大亏的。这小子前天还专门给我写了个报告,提出想解散公共食堂扩大自留地、废除工分制实行多劳多得,你瞧他有多天真。可平心而论,他说得又有根有据有道理呀。但在目前的大形势下,他这么拧着干,迟早会成为靶子的,到时候你和我谁也保护不了他。这样吧,你们以地委的名义,马上通知他到省委党校来学习一年。唉,眼下也只能让他蹲蹲防空洞了,唉,这家伙呀就是不让人省心。
4,郭文高家,内,日
郭文高坐在沙发上,给打肿的脸颊作热敷。
郭金贵唱着儿歌进了家门:局长打县长,打得呱呱响,局长手太重,县长脸发痒,红白各一边,胖瘦不一样,下次两边打,变成关云长……
郭文高起身揪住儿子一顿好打:打,打,打,老子打死你这个小畜牲!
郭金贵挨了无名暴打,哇哇大哭起来。
刘妈吓得够戗,她上前劝阻,哪里劝阻得住?
她朝楼上喊:蓝科长,蓝科长!
蓝春芳从楼上冲了下来,一把护住儿子。
她质问丈夫:你为什么打孩子?
郭文高:这小畜牲欠揍。
郭金贵一边哭嚎一边分辩:我没干坏事,我只唱了儿歌。
蓝春芳:什么儿歌?
郭金贵:局长打县长,打得呱呱响,同学们满大街唱,爸爸不让我唱。
郭文高:再唱老子揍死你。
蓝春芳:我说老郭,你心里窝囊,拿孩子撒气干什么?金贵,这儿歌是坏蛋唱的,你以后不要唱了。刘妈,领金贵到里屋做作业去。
刘妈领金贵上楼去了。
蓝春芳:老郭,我知道你心里有气,再有气也不能往孩子身上撒呀。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你还在县长的位置上,就不愁找不到他的茬。
5,丁大力家,内,日
解放和辽湘哥俩唱着局长打县长的儿歌,蹦蹦跳跳放学回来了。
晓湘:哥,这歌儿真好听。
辽湘:想学吗?
晓湘:想学。
辽湘:好,哥教你。
于是,三兄妹教唱起儿歌来了。
丁大力走进家门:这歌儿谁教的?
解放:没人教,满大街都在唱呢,我们跟着哼了几遍,也就会唱了。
丁大力:听着,这歌儿以后不准再唱了。
辽湘:老师都准唱,您为什么不准唱?
丁大力把眼一瞪:人家唱我管不着,你再唱老子揍你。
郝二妮过来护住儿子: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像个土匪。辽湘,不唱就不唱,你们做作业去。
林队长和于楚才等社员,提着鱼抱着鸡走进门来,他们一见丁大力就下跪,慌得丁大力扯了这个扯那个。
丁大力:哎,哎,你们这……这是干什么呀?
郝老爷子也帮着搀扶:免了免了,解放这么多年了,难为你们还记得这些老礼儿呀。
林队长:丁政委,这次要不是您出面,我们西门可就遭殃了。这鸡鱼都是自己队里的,社员们的一点儿心意。
说着将鸡鱼往厨房里送。
丁大力一把拦住:别,别,这可使不得,你们的心意我全领了,但礼物是万万不能收的。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儿,收礼就全变味儿了,如果有人再添油加醋,那就是豆腐掉进煤灰里,你我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喽。
林队长:丁政委您不收,我们可就难办了,回去落社员埋怨不说,鸡回笼不合群,鱼返塘会死掉,这就是份心意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丁大力想了想:那好,东西我收下,但必须付钱,不然我是坚决不收的。
他说着从口袋中掏出十块钱,塞到林队长怀里,然后才把鸡和鱼交给妻子。
郝二妮:都别站着呀,随便坐。解放,你哥俩筛茶,妈占着手呢。
大家坐下。
丁大力敬烟。
兄弟俩筛茶。
丁大力:林队长,你们队的粮食能吃到早稻开镰吗?
林队长:哪能呀,启码还差二十天的口粮呢。
丁大力皱起了眉头:其他生产队呢?
林队长:唉,我们五队都接不上茬,其他生产队就更困难了。
于楚才:我看西门大队十一个公共食堂,十天半月都要断顿熄火,有的社员已经准备外出逃荒了。
丁大力:那怎么行?你们得赶紧想办法呀。
林队长:办法都想了,掺杂粮、瓜菜代,可郭县长不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