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793
成片时长:约92分钟
阅读:6524
发表:2021/6/11 修改:2021/7/2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祖国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贾章勋:一定……明天晚上你不送送我们吗?
黄爱华(沉默片刻):……不了。
贾章勋:我明白。
两个人沉默着,眼望黄浦江。
视角上升,我们看见黄浦江静静在流淌。
22、黄浦江畔,夜,外
夜幕下,黄爱华神情凝重的站在黄埔江边瞭望黄浦江。
远处,漆黑的江面上隐隐约约看见一盏渔火,忽隠忽现飘飘荡荡往长江,大海方向驶去。
黑暗中,我们看见黄爱华泪光闪烁。
突然,黄爱华对着黄浦江面大喊一声。
黄爱华: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来的!
视角上升,夜幕下的上海市万家灯火。
镜头转向阴沉漆黑的夜空。
23、研究所,日,内
黄爱华和所长坐在办公室内沙发上。
所长不停的在吸烟,看上去非常焦虑。
所长:你想好了?
黄爱华:嗯,想好了。
所长:好吧,也许是好事,现在上海情况太糟糕了,我们所也要关闭了,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国家一定会重新启动815计划的,到时候我会立马通知你回来。
黄爱华:好,只要祖国一声令下,我没任何条件,尽心尽力为祖国效劳。
所长:好,这才是祖国的好孩子!你决定去哪里了吗?
黄爱华:我想去西双版纳。
所长:啊,孩子哪里太苦了呀。
黄爱华:我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自己。
所长: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你有什么需要所里帮助的你尽管说。
黄爱华:所长,我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是我放心不下我母亲。
所长:你放心,我会让人照顾好你母亲的,一定不会饿着冻着她。
黄爱华:谢谢所长。
24、西双版纳崇山峻岭,日,外
字幕:1968年 夏 云南西双版纳
天空阴沉,山区朦胧,细雨绵绵。
镜头穿行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云南西双版纳崇山峻岭上空。
镜头转向远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泥泞小路上走着两个人,他们一前一后,一老一少,后面那个年轻人一只手提着一个黑色大包裹。
25、知青住处,日,外
一个傣族老人带着黄爱华走进一个简陋的院落,院内有几间用竹子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房屋,他们走到房门前站住。
傣族老人:来人了,出来接一下,还是个大学生呢!
良久,房门才缓缓打开,从屋内探出来一个头发凌乱的年轻人脑袋。
年轻人(懒洋洋地):谁啊?哪里来的?
傣族老人:上海大城市来的!
年轻人(一愣,马上来了精神):上海来的?!(他回头冲屋内大喊)上海来人了!你们快起来!
黄爱华站在屋外小雨中,默默看着。
这时,屋内传来一阵骚乱,随即有凌乱的跑步声。
年轻人连忙把门打开,突然从屋内跑到门口男男女女四个年轻人,他们一看就像学生,很年轻,都没有黄爱华年纪大,都有十七八岁大。
五个学生都乱询问黄爱华:你是上海来的吗?上海什么情况?……有没有给我捎来信?捎什么话?……
黄爱华(连忙回答着):是,我是上海来的,我没有给大家带来什么信,什么话,我不知道你们谁是上海人,也不知道你们的上海家在哪里。
门口所有人一听黄爱华这样说,都大失所望,默默走回屋内坐下,神情低落。
傣族老人(对黄爱华):不要见怪,他们都是可怜的娃,在这里都憋坏了,都想回城里的家,唉,就是回不去啊,你进去吧,和他们好好相处,你们都是城里的孩子好相处,我先回去了。
黄爱华:谢谢大伯。
傣族老人:别客气孩子,我是这个穷山村小小的村长,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会尽量给你们办,现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农活,你们就随便休息,有什么事什么活我会通知你们,要是有你们的信件我会给你们送来的。
黄爱华:谢谢,麻烦您了。
傣族村长(拍拍黄爱华肩膀):进去吧,和他们好好谈谈,他们太久没有接触外边了,你给他们讲讲外边的世界。
傣族村长叹口气,转身离开。
黄爱华回身看着村长消失在雨中。
屋内五个学生看着门口的黄爱华。
黄爱华扭回身走进屋内。
26、草屋里,日,内
黄爱华走进屋内,他看了看屋内场景和所有人。
镜头扫视,简陋的陈设,几张竹子编制的小凳子,一张吃饭用的旧木桌,五个学生神情低落的坐着,三男两女。
男孩A:坐,你吃饭没有?桌上还有窝头,你随便,那屋她们女孩住,这边屋是我们男孩住。(他说着用手介绍着)
黄爱华看见桌上有几只旧碗,其中一只碗内放着几个玉米面窝头。
黄爱华:不饿,我吃过了。
男孩B:你是嫌弃吧?那你要有心里准备了,有这吃的算不错了,有时候连这都吃不到,要饿着肚子干活。
黄爱华:这里那么艰苦吗?
男孩B:你以为呢?不但饭没有保障,还要干重活,和上海比肯定是天壤之别了,你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就在这里慢慢熬吧。
黄爱华:不是已经有同学可以回城了吗?你们怎么没有回去?
男孩A(不屑一笑):哈,回城?我们没有那资格回去,有资格的都走了。
黄爱华:要什么资格?
男孩A:就像你一样,我不用问你,你一定也是成分高,无奈才来这里的吧?
黄爱华点点头。
男孩A:这不就得了,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黄爱华不再问,默默看着他们,瞬间屋内鸦雀无声,若显尴尬。
女孩A(切切问黄爱华):大哥哥,上海什么情况?你现在才来一定不是一般人物。
女孩A说完,所有年轻人骚动起来,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黄爱华,等待他的回答。
黄爱华(怔了怔):我……我和你们一样……也是来锻炼自己的,响应国家号召来农村磨炼磨炼……
男孩B:不对,你这年龄,要是想磨炼自己,早该来了,不会等到大学毕业才来的。
所有年轻人疑惑的看着黄爱华。
黄爱华(没底气的):真的……我就是比你们多上几年学而已……我相信你们有一天也会和我一样都会上大学的……
所有年轻人不相信的看着黄爱华。
男孩A:上大学?我们可没有那个妄想,什么时候让高考还不知道哪,上大学?等下辈子吧!
黄爱华:你们不要自暴自弃,国家一定会恢复高考的,相信我。
女孩B:大哥哥,真的会有那一天吗?
黄爱华(点点头):嗯。到时候不但恢复高考让你们有机会上大学,祖国还会富强起来!祖国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奋斗!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女孩B哭了,低下头默默抹眼泪。
屋内所有年轻人都神情低落,眼睛泛红。
女孩B:但愿那一天早点儿到来。
黄爱华:一定会的,我看你们年龄都没有我大,你们既然叫我哥哥了,从明天起我来给你们辅导课程,我带来不少书,等国家恢复高考了,我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们都考上大学,离开这里。
五个年轻人立刻兴奋起来了,纷纷问:真的吗?
女孩A:大哥哥,那以后你就当我们老师吧?
黄爱华:你们以后不用叫我哥哥,叫我名字就行,我叫黄爱华。
女孩B:我叫哥哥,还是叫哥哥亲切。
黄爱华(微笑着):好好,你随便吧,叫什么都行,只要不和我见外就行。
女孩B:大哥哥,你什么大学毕业的?
黄爱华:清华。
五个年轻人(同时惊的瞪大眼睛):啊!北京清华?!
黄爱华: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辅导你们绰绰有余。
五个年轻人没有说话,都慌忙站起身各自跑回自己卧室。
黄爱华疑惑的看着。
瞬间,他们五个人各自手里拿着书本和笔本子迅速围住黄爱华。
五个人慌乱问。
男孩A: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一直没有明白。
女孩B:大哥哥,给我讲讲这句话什么意思。
女孩A:黄老师,给我说说这篇课文什么意思。
男孩B:哥,我不明白这道题,一直困惑我好久了,你给我讲讲好吗?
男孩C:黄老师,给我讲讲。
黄爱华(应接不暇):好……一个一个来,都别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镜头转向屋外,小山村零零落落几十户人家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雾气沼沼,雨越下越大……
27、一组镜头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晴空下,秀丽的崇山峻岭。
山村。
偏僻的小山村。
雨林。
茂密的热带雨林。
竹林。
黄爱华(沉默片刻):……不了。
贾章勋:我明白。
两个人沉默着,眼望黄浦江。
视角上升,我们看见黄浦江静静在流淌。
22、黄浦江畔,夜,外
夜幕下,黄爱华神情凝重的站在黄埔江边瞭望黄浦江。
远处,漆黑的江面上隐隐约约看见一盏渔火,忽隠忽现飘飘荡荡往长江,大海方向驶去。
黑暗中,我们看见黄爱华泪光闪烁。
突然,黄爱华对着黄浦江面大喊一声。
黄爱华: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来的!
视角上升,夜幕下的上海市万家灯火。
镜头转向阴沉漆黑的夜空。
23、研究所,日,内
黄爱华和所长坐在办公室内沙发上。
所长不停的在吸烟,看上去非常焦虑。
所长:你想好了?
黄爱华:嗯,想好了。
所长:好吧,也许是好事,现在上海情况太糟糕了,我们所也要关闭了,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国家一定会重新启动815计划的,到时候我会立马通知你回来。
黄爱华:好,只要祖国一声令下,我没任何条件,尽心尽力为祖国效劳。
所长:好,这才是祖国的好孩子!你决定去哪里了吗?
黄爱华:我想去西双版纳。
所长:啊,孩子哪里太苦了呀。
黄爱华:我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自己。
所长: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你有什么需要所里帮助的你尽管说。
黄爱华:所长,我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是我放心不下我母亲。
所长:你放心,我会让人照顾好你母亲的,一定不会饿着冻着她。
黄爱华:谢谢所长。
24、西双版纳崇山峻岭,日,外
字幕:1968年 夏 云南西双版纳
天空阴沉,山区朦胧,细雨绵绵。
镜头穿行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云南西双版纳崇山峻岭上空。
镜头转向远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泥泞小路上走着两个人,他们一前一后,一老一少,后面那个年轻人一只手提着一个黑色大包裹。
25、知青住处,日,外
一个傣族老人带着黄爱华走进一个简陋的院落,院内有几间用竹子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房屋,他们走到房门前站住。
傣族老人:来人了,出来接一下,还是个大学生呢!
良久,房门才缓缓打开,从屋内探出来一个头发凌乱的年轻人脑袋。
年轻人(懒洋洋地):谁啊?哪里来的?
傣族老人:上海大城市来的!
年轻人(一愣,马上来了精神):上海来的?!(他回头冲屋内大喊)上海来人了!你们快起来!
黄爱华站在屋外小雨中,默默看着。
这时,屋内传来一阵骚乱,随即有凌乱的跑步声。
年轻人连忙把门打开,突然从屋内跑到门口男男女女四个年轻人,他们一看就像学生,很年轻,都没有黄爱华年纪大,都有十七八岁大。
五个学生都乱询问黄爱华:你是上海来的吗?上海什么情况?……有没有给我捎来信?捎什么话?……
黄爱华(连忙回答着):是,我是上海来的,我没有给大家带来什么信,什么话,我不知道你们谁是上海人,也不知道你们的上海家在哪里。
门口所有人一听黄爱华这样说,都大失所望,默默走回屋内坐下,神情低落。
傣族老人(对黄爱华):不要见怪,他们都是可怜的娃,在这里都憋坏了,都想回城里的家,唉,就是回不去啊,你进去吧,和他们好好相处,你们都是城里的孩子好相处,我先回去了。
黄爱华:谢谢大伯。
傣族老人:别客气孩子,我是这个穷山村小小的村长,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会尽量给你们办,现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农活,你们就随便休息,有什么事什么活我会通知你们,要是有你们的信件我会给你们送来的。
黄爱华:谢谢,麻烦您了。
傣族村长(拍拍黄爱华肩膀):进去吧,和他们好好谈谈,他们太久没有接触外边了,你给他们讲讲外边的世界。
傣族村长叹口气,转身离开。
黄爱华回身看着村长消失在雨中。
屋内五个学生看着门口的黄爱华。
黄爱华扭回身走进屋内。
26、草屋里,日,内
黄爱华走进屋内,他看了看屋内场景和所有人。
镜头扫视,简陋的陈设,几张竹子编制的小凳子,一张吃饭用的旧木桌,五个学生神情低落的坐着,三男两女。
男孩A:坐,你吃饭没有?桌上还有窝头,你随便,那屋她们女孩住,这边屋是我们男孩住。(他说着用手介绍着)
黄爱华看见桌上有几只旧碗,其中一只碗内放着几个玉米面窝头。
黄爱华:不饿,我吃过了。
男孩B:你是嫌弃吧?那你要有心里准备了,有这吃的算不错了,有时候连这都吃不到,要饿着肚子干活。
黄爱华:这里那么艰苦吗?
男孩B:你以为呢?不但饭没有保障,还要干重活,和上海比肯定是天壤之别了,你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就在这里慢慢熬吧。
黄爱华:不是已经有同学可以回城了吗?你们怎么没有回去?
男孩A(不屑一笑):哈,回城?我们没有那资格回去,有资格的都走了。
黄爱华:要什么资格?
男孩A:就像你一样,我不用问你,你一定也是成分高,无奈才来这里的吧?
黄爱华点点头。
男孩A:这不就得了,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黄爱华不再问,默默看着他们,瞬间屋内鸦雀无声,若显尴尬。
女孩A(切切问黄爱华):大哥哥,上海什么情况?你现在才来一定不是一般人物。
女孩A说完,所有年轻人骚动起来,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黄爱华,等待他的回答。
黄爱华(怔了怔):我……我和你们一样……也是来锻炼自己的,响应国家号召来农村磨炼磨炼……
男孩B:不对,你这年龄,要是想磨炼自己,早该来了,不会等到大学毕业才来的。
所有年轻人疑惑的看着黄爱华。
黄爱华(没底气的):真的……我就是比你们多上几年学而已……我相信你们有一天也会和我一样都会上大学的……
所有年轻人不相信的看着黄爱华。
男孩A:上大学?我们可没有那个妄想,什么时候让高考还不知道哪,上大学?等下辈子吧!
黄爱华:你们不要自暴自弃,国家一定会恢复高考的,相信我。
女孩B:大哥哥,真的会有那一天吗?
黄爱华(点点头):嗯。到时候不但恢复高考让你们有机会上大学,祖国还会富强起来!祖国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奋斗!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女孩B哭了,低下头默默抹眼泪。
屋内所有年轻人都神情低落,眼睛泛红。
女孩B:但愿那一天早点儿到来。
黄爱华:一定会的,我看你们年龄都没有我大,你们既然叫我哥哥了,从明天起我来给你们辅导课程,我带来不少书,等国家恢复高考了,我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们都考上大学,离开这里。
五个年轻人立刻兴奋起来了,纷纷问:真的吗?
女孩A:大哥哥,那以后你就当我们老师吧?
黄爱华:你们以后不用叫我哥哥,叫我名字就行,我叫黄爱华。
女孩B:我叫哥哥,还是叫哥哥亲切。
黄爱华(微笑着):好好,你随便吧,叫什么都行,只要不和我见外就行。
女孩B:大哥哥,你什么大学毕业的?
黄爱华:清华。
五个年轻人(同时惊的瞪大眼睛):啊!北京清华?!
黄爱华: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辅导你们绰绰有余。
五个年轻人没有说话,都慌忙站起身各自跑回自己卧室。
黄爱华疑惑的看着。
瞬间,他们五个人各自手里拿着书本和笔本子迅速围住黄爱华。
五个人慌乱问。
男孩A: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一直没有明白。
女孩B:大哥哥,给我讲讲这句话什么意思。
女孩A:黄老师,给我说说这篇课文什么意思。
男孩B:哥,我不明白这道题,一直困惑我好久了,你给我讲讲好吗?
男孩C:黄老师,给我讲讲。
黄爱华(应接不暇):好……一个一个来,都别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镜头转向屋外,小山村零零落落几十户人家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雾气沼沼,雨越下越大……
27、一组镜头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晴空下,秀丽的崇山峻岭。
山村。
偏僻的小山村。
雨林。
茂密的热带雨林。
竹林。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