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8760
阅读:15203
发表:2015/6/2
主旋律
小说
爸爸在左,妈妈在右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那个人是国涛高中时的同学,叫李伟,在市第三中学教书。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听国涛说,他挺有才华的,经常在一些报纸上发表文章。”
白淑琴虽然念过高中,但那个时候整天搞运动,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她对有学问的人特别的崇拜。加之看到李伟长得还不错,又听说是老师,早已动心了。
王惠英见她红着脸不说话,也明白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晚上,王惠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国涛,周国涛一听,乐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是多好的一对啊!”
第二天,周国涛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伟。那时,教师队伍里的男同胞处对象要比其它单位的男同胞更困难,一些条件较好的国企女职工,都一门心思嫁到机关单位。李伟也觉得对白淑琴的第一印象不错,就答应了这件事。于是,周国涛夫妇热心地做起了红娘。
刚开始是由王惠英邀来白淑琴,周国涛去约李伟。虽然大家是事先商量好的,但都装出一副不期而遇的样子。王惠英找借口和周国涛走开,制造机会让他们俩人单独在一块聊,以便双方有个基本的了解。
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白淑琴对李伟有意在先,俩人在一起的时候,白淑琴显得温柔体贴。她一改平日要强的性格,李伟说话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学堂里聆听老师的教诲一样,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从不发表任何异议,李伟的话在她听来,是那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一来二去,李伟也喜欢上了白淑琴,认为她挺善解人意,又没有势利眼。很快,俩人开始主动约会往来。白淑琴的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他们本来给女儿找了一个在检查院工作的小伙子,人长得斯文帅气不说,家庭条件也十分好。人家小伙子也乐意这门亲事。谁知白淑琴不买账,三下五除二,就把人家给打发了。
后来,白淑琴不顾家人的反对,死心踏地地嫁给了李伟。婚后不到一年,白淑琴觉得自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那时,小俩口的基本工资不高,每月还要给李伟乡下的奶奶寄去一些生活费用,尽管李伟不吸烟不喝酒,俩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白淑琴开始不满了,她发现了李伟身上许多自己以前没觉察到的缺点:比如平常不爱干家务活,没事总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写字,衣服不叫他换洗,他能穿到衣领脏得发油光。白淑琴的唠叨就在那时候开始了。
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家务活也增加了不少,初为人父的李伟才变得勤快。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也会分担一些,只要一有空,仍然会跑回房间看书。
白淑琴对李伟的表现很不满意,常常发拿着他没洗干净的尿布对他大发脾气,对他有事没事看书更是反感……
往事一幕幕又在白淑琴的脑海中重演。如今这个家早已支离破碎,白淑琴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要不是这样,事情也不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准备走出艳玲的房间。突然间,白淑琴又站住了。
十三
就在白淑琴准备离开女儿的房间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了一眼在未关紧的抽屉上,白淑琴又站住了。她想起女儿这段日子的举动似乎有些不对劲,昨晚莫明其妙有个男孩打电话找她,今天说是去同学家复习功课,莫非……
白淑琴不敢想下去,她拉开女儿书桌的抽屉,想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秘密,尽管她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女儿的自尊心,作为一个母亲,她想具体了解一下女儿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抽屉打开了,里面搁置着艳玲从学校捧回的各种荣誉证书和一本日记。白淑琴用手抚摸着这些证书,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在嘴角漾开了。
白淑琴开始翻阅女儿近期写的日记。突然,一封折叠的信从日记本里掉了出来。白淑琴拾起一看信封上那几行熟悉的字让她感到激动不已。怎么会是他的信?她心中一阵颤栗,起先偷看日记时泛起的那点犯罪感,早已被一种莫名的恐惧与不安所代替。展开信笺,果然是李伟写给艳玲的信。
“玲儿:
你好!来信收到,一切还好!
得知家里现在的情况,也难为你妈妈了。她现在还是那样爱唠叨吧?其实她也不容易,如果她的话讲得有道理,你就听进去,无理的就当作没听到,别顶撞她,免得她会更难过……”
白淑琴看到这里,不由怒火中烧,她心里狠狠地骂道:该死的李伟,谁要你惺惺作态,到这会儿居然还想挑拔我们母女的关系。天哪!他什么时候给艳玲写过信?为什么玲儿一直瞒着我,却偷偷地给他回信?白淑琴感到难以理解,平时乖顺听话的女儿怎么会有如此胆大的行为?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接着看了下去: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有些事情可能你暂时还无法理解。我想,我和你妈的分手,对大家都是一种思想上的解脱,虽然我并不否认她身上有许多的优点,但我们的观点时常处于一个对立的角度,用现在流行的话叫没有共同语言……
记得你刚出生那会儿,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很快乐的。可是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眼看着我们周围的人升官的升官,下海的也一个个发财了,只有我们家仍是老样子。你妈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慢慢地她的脾气越来越坏,我们的争吵也越来越多……
先说这些吧,有机会爸爸再和你详细聊聊。希望你能理解爸爸目前的苦衷,过段时间,我处理好手上的业务可能会回来一次,和你妈商量一下你今后的学习问题。这件事先别告诉你妈了,免得她又会闹出什么动静……”
白淑琴看完信之后,整个人都快垮了。信中,李伟把自己说成那么蛮不讲理,想不到这十几年来,自己家里家外地奔波着,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她简直难以想像,自己在李伟心目中竟扮演了一个这么不光彩的角色。她不甘心,极其地不甘心,心里怨恨着咒骂着李伟,更加鄙视他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伪君子。在现实社会,贫穷是让人瞧不起的,他自命清高,却没本事赚钱,这算什么?你眼光再高,也要吃饭穿衣,没钱就活该吃得比别人差穿得比别人歹,到现在还嘴巴硬,用这种落后的观点来教育女儿。
白淑琴痛心地想着,突然,她的脑中出现了一个令她心悸的念头:这封信会不会是李伟对女儿下的一剂迷魂药?他想用自己的清高来博取女儿对他的信任。天啦,这个该死的伪君子,竟然把主意打到女儿身上了。
脑中有了这个念头,白淑琴吓得手脚打颤了。要命,他跟女儿通信的事自己居然一点也不知晓。她发狂似的在书桌的另一只抽屉里找到了李伟的另一封信,顿时目瞪口呆。想到自己的这辈子如果最后连女儿的理解与支持都得不到,那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她发誓要阻止这一切,绝不能任他们父女俩的感情再继续泛滥下去。为了完整地拥有女儿,她不需要李伟对她施舍任何怜悯,甚至包括女儿今后在学习与生活上的一切费用。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从自己身边倒向李伟。
白淑琴不动声色地将那些信放回原处,关好抽屉,浑身乏力地瘫坐在椅子里,她只觉得脑中结有一张网,各种思绪交织着,缠得她脑中发胀发痛。
白淑琴似乎忘记了自己今天该做的事情,也忘记了自己为何会来到女儿房间。书桌上的小闹钟“嘀嗒”孤独地响着,使房间里的一切显得更为宁静,看去就像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白淑琴虽然念过高中,但那个时候整天搞运动,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她对有学问的人特别的崇拜。加之看到李伟长得还不错,又听说是老师,早已动心了。
王惠英见她红着脸不说话,也明白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晚上,王惠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国涛,周国涛一听,乐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是多好的一对啊!”
第二天,周国涛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伟。那时,教师队伍里的男同胞处对象要比其它单位的男同胞更困难,一些条件较好的国企女职工,都一门心思嫁到机关单位。李伟也觉得对白淑琴的第一印象不错,就答应了这件事。于是,周国涛夫妇热心地做起了红娘。
刚开始是由王惠英邀来白淑琴,周国涛去约李伟。虽然大家是事先商量好的,但都装出一副不期而遇的样子。王惠英找借口和周国涛走开,制造机会让他们俩人单独在一块聊,以便双方有个基本的了解。
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白淑琴对李伟有意在先,俩人在一起的时候,白淑琴显得温柔体贴。她一改平日要强的性格,李伟说话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学堂里聆听老师的教诲一样,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从不发表任何异议,李伟的话在她听来,是那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一来二去,李伟也喜欢上了白淑琴,认为她挺善解人意,又没有势利眼。很快,俩人开始主动约会往来。白淑琴的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他们本来给女儿找了一个在检查院工作的小伙子,人长得斯文帅气不说,家庭条件也十分好。人家小伙子也乐意这门亲事。谁知白淑琴不买账,三下五除二,就把人家给打发了。
后来,白淑琴不顾家人的反对,死心踏地地嫁给了李伟。婚后不到一年,白淑琴觉得自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那时,小俩口的基本工资不高,每月还要给李伟乡下的奶奶寄去一些生活费用,尽管李伟不吸烟不喝酒,俩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白淑琴开始不满了,她发现了李伟身上许多自己以前没觉察到的缺点:比如平常不爱干家务活,没事总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写字,衣服不叫他换洗,他能穿到衣领脏得发油光。白淑琴的唠叨就在那时候开始了。
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家务活也增加了不少,初为人父的李伟才变得勤快。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也会分担一些,只要一有空,仍然会跑回房间看书。
白淑琴对李伟的表现很不满意,常常发拿着他没洗干净的尿布对他大发脾气,对他有事没事看书更是反感……
往事一幕幕又在白淑琴的脑海中重演。如今这个家早已支离破碎,白淑琴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要不是这样,事情也不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准备走出艳玲的房间。突然间,白淑琴又站住了。
十三
就在白淑琴准备离开女儿的房间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了一眼在未关紧的抽屉上,白淑琴又站住了。她想起女儿这段日子的举动似乎有些不对劲,昨晚莫明其妙有个男孩打电话找她,今天说是去同学家复习功课,莫非……
白淑琴不敢想下去,她拉开女儿书桌的抽屉,想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秘密,尽管她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女儿的自尊心,作为一个母亲,她想具体了解一下女儿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抽屉打开了,里面搁置着艳玲从学校捧回的各种荣誉证书和一本日记。白淑琴用手抚摸着这些证书,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在嘴角漾开了。
白淑琴开始翻阅女儿近期写的日记。突然,一封折叠的信从日记本里掉了出来。白淑琴拾起一看信封上那几行熟悉的字让她感到激动不已。怎么会是他的信?她心中一阵颤栗,起先偷看日记时泛起的那点犯罪感,早已被一种莫名的恐惧与不安所代替。展开信笺,果然是李伟写给艳玲的信。
“玲儿:
你好!来信收到,一切还好!
得知家里现在的情况,也难为你妈妈了。她现在还是那样爱唠叨吧?其实她也不容易,如果她的话讲得有道理,你就听进去,无理的就当作没听到,别顶撞她,免得她会更难过……”
白淑琴看到这里,不由怒火中烧,她心里狠狠地骂道:该死的李伟,谁要你惺惺作态,到这会儿居然还想挑拔我们母女的关系。天哪!他什么时候给艳玲写过信?为什么玲儿一直瞒着我,却偷偷地给他回信?白淑琴感到难以理解,平时乖顺听话的女儿怎么会有如此胆大的行为?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接着看了下去: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有些事情可能你暂时还无法理解。我想,我和你妈的分手,对大家都是一种思想上的解脱,虽然我并不否认她身上有许多的优点,但我们的观点时常处于一个对立的角度,用现在流行的话叫没有共同语言……
记得你刚出生那会儿,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很快乐的。可是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眼看着我们周围的人升官的升官,下海的也一个个发财了,只有我们家仍是老样子。你妈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慢慢地她的脾气越来越坏,我们的争吵也越来越多……
先说这些吧,有机会爸爸再和你详细聊聊。希望你能理解爸爸目前的苦衷,过段时间,我处理好手上的业务可能会回来一次,和你妈商量一下你今后的学习问题。这件事先别告诉你妈了,免得她又会闹出什么动静……”
白淑琴看完信之后,整个人都快垮了。信中,李伟把自己说成那么蛮不讲理,想不到这十几年来,自己家里家外地奔波着,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她简直难以想像,自己在李伟心目中竟扮演了一个这么不光彩的角色。她不甘心,极其地不甘心,心里怨恨着咒骂着李伟,更加鄙视他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伪君子。在现实社会,贫穷是让人瞧不起的,他自命清高,却没本事赚钱,这算什么?你眼光再高,也要吃饭穿衣,没钱就活该吃得比别人差穿得比别人歹,到现在还嘴巴硬,用这种落后的观点来教育女儿。
白淑琴痛心地想着,突然,她的脑中出现了一个令她心悸的念头:这封信会不会是李伟对女儿下的一剂迷魂药?他想用自己的清高来博取女儿对他的信任。天啦,这个该死的伪君子,竟然把主意打到女儿身上了。
脑中有了这个念头,白淑琴吓得手脚打颤了。要命,他跟女儿通信的事自己居然一点也不知晓。她发狂似的在书桌的另一只抽屉里找到了李伟的另一封信,顿时目瞪口呆。想到自己的这辈子如果最后连女儿的理解与支持都得不到,那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她发誓要阻止这一切,绝不能任他们父女俩的感情再继续泛滥下去。为了完整地拥有女儿,她不需要李伟对她施舍任何怜悯,甚至包括女儿今后在学习与生活上的一切费用。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从自己身边倒向李伟。
白淑琴不动声色地将那些信放回原处,关好抽屉,浑身乏力地瘫坐在椅子里,她只觉得脑中结有一张网,各种思绪交织着,缠得她脑中发胀发痛。
白淑琴似乎忘记了自己今天该做的事情,也忘记了自己为何会来到女儿房间。书桌上的小闹钟“嘀嗒”孤独地响着,使房间里的一切显得更为宁静,看去就像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