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034
成片时长:约29分钟
阅读:12066
发表:2015/6/15
主旋律
微电影剧本
实习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实习
(微型电影剧本)
时间:新时期
地点:豫北某市
人物:
玉兰:女,京楼技校实习生。
马校长:男,中年。
李玉玲:女,十佳营业员、营销状元。
陈总:男,中年,企业家。
失恋青年、长发和同学、书店售书员和经理、儿童和家长、外商、大叔等消费顾客。
内容简介:
卫京技校的毕业生,从他们开始不包分配了。实习期间,很多同学困惑,慌乱。
玉兰主动走进市场,自找单位,自找事做。她虚心向“十佳”请教,做市场调查,了解社会各层次人群的生活状况和消费需求,研究商品流通渠道和规律……终于探索出一片光明前程,写出轰动的毕业论文。玉兰成了企业家争聘的紧俏人才。
技校同学们也都涌向市场,找位置,找事做,实现人生价值。
《实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就业、创业的进行曲。
正文
1 夏。卫滨市京楼技校。日外。
仿古式校门。校牌:卫滨市京楼技工学校。
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外边也或立或坐一些人。有穿印有“卫京技校”服装的学生,有穿各式服装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士。
2 卫滨市大街。日外。
一个充满活力的绿裙姑娘紧步走着。
3 京楼技校大会议室。日内。
马校长正在讲话:“……深化改革,按需育才。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同学们毕业后,要全部进入人才市场。实习期间,大家要……”
下面议论:
“自找地方,不管了。”
“毕业不分配啦?”
“咱这一届咋恁倒霉!”
“不怕,俺姑父……”
“俺找谁……”
“想叫送礼的吧……”
“缺德!”
“哎——”
有人从会场出来,神色惶惶:“想法,得想想法……”
4 卫滨市大街。日外。
绿群姑娘走着,唱起了流行曲。
5 技校对门,烟酒百货部。日外。
一群人正挑买商品。
绿裙姑娘过来,停下,看百货部。
顾客:“比干酒啥价?”
售货员:“中挡十五,高档二十九。”
“恁贵?”
“批发优惠。成件要,中档十二块半,高档二十五。”
有成件搬的。多是三瓶两瓶购买。
“咱咋办?”穿“卫京技校”服的长发青年拉了中年人一把,眼巴巴地企求。
“买!”中年人皱皱眉,往柜台靠去。
一只手缓缓伸开,露出一把零钱,又恨恨攥住。绿裙姑娘任性地哼一声,进技校大门。
6 技校会议室。日内。
绿裙姑娘进来,站在后面。
马校长还在讲话:“实习结束,每个同学都要交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学校将邀请专家评奖,并召开双向选择洽谈会,会上颁奖,推荐就业……”
马校长向主席台就坐的点头示意,均摇头,摆手。
马校长:“散会。家长、同学们有什么要求和意见,个别交流。”
人们陆续离场,有人走向主席台,围住了马校长。
绿裙姑娘找空位坐下,想事。
长发进来。后跟进中年人,提着大包,沉甸甸的。中年人示意长发青年看好包,向马校长靠去。
长发挨绿裙姑娘坐下,怔了一会儿,问:“玉兰,你咋实习?”
玉兰把手攥了攥,起身出去了。
7 技校办公楼。日内。
一扇门关着。
门牌特写:校长室
玉兰站在门外,听里边谈话。
室内。
马校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不跟潮流走,我这个校长也要丢饭碗的。”
中年人:“笑话,您几十年了……”
马校长:“几十年铁饭碗,也是穷饭碗。不是笑话,真得变革。舍不得穷饭碗,挣不来金饭碗。”
中年人:“说近的吧,这次实习,您还得费心,俺没门路。”
马校长:“技校可以帮助联系。不过,新规矩,全班顶岗,食宿接收单位管,费用得自理,还要交二百元实习费。”
中年人:“还得交实习费?”
马校长:“都在讲效益,咱也不能让人家白带徒弟。技校准备贴补三百,就这,还不知成不成哩。”
长发青年瞪中年人一眼:“爸!”
中年人:“二百,该交,咱交。”他给长发一个示意,“大宝,全靠你姑爷了。咱走吧,校长忙。”
长发从包里往外掏礼品。
马校长:“不用,不用,心情我领了……”
室内嚷嚷起来,玉兰欲离开。
室内人出来了。
马校长:“胡玉兰,有事吗?”
玉兰:“能给我点实习补贴吗?我想……”
马校长:“你联系好单位了?”
玉兰:“没有。”
长发笑了。
马校长:“还没单位?单独实习可不能放任自流。”
玉兰:“我想自个干,借给点钱也中,保证还。”
马校长:“不行呀,学校研究过了,怕白扔钱,不育才,对单独实习的同学,实习补贴暂时不能乱动,到最后全部作为奖金进行评发。”
长发咂咂舌:“能呗,傻妞。”
中年人拍了一下长发,两人离去。
玉兰愣在那里。
8 夜。玉兰住室。夜內。
桌上高高一摞书。
灯下,玉兰翻书,显出心烦意乱。
书中落下一张照片,玉兰捡起细看。
照片特写:集体合影,中间是佩戴奖章的大姐。马校长挨着大姐。玉兰在他俩胸前。
照片上的人活动起来,化出画面——
9 技校会议室。日内。
马校长:“现在请全国劳动模范、省会京楼商厦十佳营业员李玉玲老师作报告。”
热烈鼓掌,夹杂着议论。
“上电视了,进过人民大会堂。”
“还出过国,老外非要把她留那里不可。”
“真漂亮,听说舞跳得也绝。”
“交个朋友才好哩。”
“想得美,还嫁给你哩。”
“你不想?”
李玉玲站起来,跟大家一起鼓掌。
下面掌声不停,李玉玲给大家一个飞吻,下面更起一个鼓掌高潮,欢笑高潮。
李玉玲又给大家一个飞吻,摆摆手。掌声、欢笑渐静下来。
李玉玲:“我不是老师,叫我大姐吧。我更乐意叫我朋友,叫朋友就做朋友……”
“大姐!”
“朋友!”
李玉玲:“兄弟姐妹,青年朋友,我们大家都好!……”
“好!”
“大姐好!”
“朋友好!”
“好朋友!”
李玉玲:“我是省会京楼商厦的。省会怎么也有望京楼?外省,北京,大洋彼岸也有望京楼,据说,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望京楼,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同学们议论。玉兰思索。
李玉玲:“这可不是联合国统一分配的,是咱们的望京楼通过市场流通到各地的。”
“市场?”
“流通……”
玉兰思索。
李玉玲:“我们学习、从事商品经营,就是研究、促进流通。这是一项发现美,发扬美,传播美,完善美的美好职业。因为凡是美,都需要流通,都渴望流通,流通能把美完善得更美。望京楼四面八方流通,流成了亿万人心中的通宝。金子总锁在箱子里,天长日久,也会生锈,也会失去夺目的光辉……”
玉兰写个纸条,传了上去。
李玉玲接住纸条,用心看。画面渐淡
10 夜。玉兰住室。夜内。
画面淡回照片。
玉兰翻看照片背面。
两行字特写:
流通——人的沟通
经营——融洽感情
玉兰再陷回忆,脑海渐渐浮现出京楼市场……
11 京楼市场。日内。
着“卫京技校”服装的学生正在作市场调查。
市场大厅,李玉玲正和玉兰交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