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7945
成片时长:每集约32分钟
阅读:7704
发表:2019/7/22 修改:2019/7/23
20集 爱情,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潮浸台城春草长》第13-16集
1-4
5-8
9-12
13-16
17-19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李世民:见过陈大人,还望多多指点!
几人入座。
李世民:陈大人在陇西赈灾时,推行的赈粜和以工代赈之法极妙!虽说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百姓,但仁政也需施之有方,以后望陈大人多多指点才是!
陈叔达:所谓赈粜之法,乃是借鉴了西汉宣帝时期常平仓的做法。这种‘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以利民’的仓储,作用是平衡粮价,也就是当丰收年岁谷贱的时候,政府用较高的价钱买入,广为储存;等到灾荒年岁谷物昂贵的时候,便用较低的价格,供民间购买,并在一出一入之间稍微获利,用以充常平的基金。
众人听了,均啧啧称奇。
陈叔达:至于以工代赈。《周礼》中提到的国家‘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之策,其中的‘散利’和‘弛力’功效之说已经蕴含着工赈之法。
李渊:陈大人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李渊便设宴款待高士廉、陈叔达及长孙无忌。
歌舞助兴。
高士廉:唐国公府的歌舞虽好,但词却有些旧。今日有叔达和两个少年才俊在此,均善于诗词,何不让其即兴作上新词来。
李渊忙:此主意甚妙!
陈叔达: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岸广凫飞急,云深雁度低。严关犹未遂,此夕待晨鸡。
李渊:叔达真是大家风范!比得上我朝的文坛翘楚薛道衡。
长孙无忌写了新曲二首,呈上前来,李渊和高士廉忙接过来一看。
高士廉:(念道)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玉珮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李渊:(笑道)到底是少年风流,此词倒是非常雅致,配得上刚才的歌舞。
李世民也作完了新词,李渊和高士廉走过去一看。
高士廉:(念道)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余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高士廉:这两个少年,若论诗词,到底还是世民略胜一筹。
20.长安,陈叔达住处,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王女节
陈叔达回到住所。
王女节:夫君怎么在唐国公府待得那么久?你走后,便有一位旧人来访,左等你不来,右等你也不来,只得先回去了。你猜此人是谁?
陈叔达:我在长安并无多少旧人。
王女节:我料想你也猜不出。来人就是以前的萧太傅萧仲达。
陈叔达:真的是他!我还以为他已经在吴兴战死了。他怎么知道我在此处?莫非是施太夫人告知他的?
王女节:正是。你道他为何前来?原来他近日也被陛下升迁做了豫州济阴郡太守。闻知你今日也在长安,正待去冀州绛郡赴任。他猜想你必然要去拜访施太夫人,便从施太夫人处得知了我们的住所,今天早上便寻将过来,欲约你途中作伴,一同前去赴任。
陈叔达:如此甚好!故人相逢,定有一番感慨!
21.长安,长安,陈叔达住处,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萧仲达
萧仲达再次登门拜访。
萧仲达:恭喜叔达。
陈叔达:萧大人同喜。
萧仲达:我俩分别去冀州绛郡、豫州济阴郡赴任。不如约个日子结伴前去,路上也好畅谈这么多年别后的经历?
陈叔达:我也正有此意。
陈叔达:你可知晓我大哥的近况?
萧仲达忙:如何不知。我前几日还拜访过他。陛下自从被掳至长安以后,受封长城县公。大隋皇帝赐予宅邸,礼遇甚厚。又常邀请他参加宴会,恐他伤心,不奏江南音乐。只是长城县公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
陈叔达:(沉默不言,许久才道)他如此这般也好。
22.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柳太后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柳太后
沈婺华:母亲,我端了一碗冰糖银耳莲子羹,你尝尝。
沈婺华:我听门口的兵士说,陛下最近升迁了一批官员,其中冀州绛郡太守钦点之人正是七弟。
柳太后:此消息当真?
沈婺华:原是丫鬟偶尔听门口兵士提起,我听了便让人再去问了一遍,结果确有其事。
柳太后:我们陈氏皇族不是被禁于陇西不得随意外出吗?难道此禁令被赦免了吗?
沈婺华:这倒没有。听说前一阵子陇西地震,唐国公奉命前去督办赈灾,见七弟赈灾得力,颇为欣赏。回到长安便举荐七弟为绛郡太守。现在说不定正在赴任途中了。
柳太后:我们陈氏皇族中,就数叔达最有上进心,明事理。
柳太后:叔宝要是像叔达一样就好了,也不会如此轻易地丢掉陈朝大好的江山。
沈婺华: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品得人生皆如茶,得失荣辱都随风,看淡些吧。
柳太后:我老了,荣华富贵早看淡了,就是苦了我陈氏家族的子子孙孙们。他们要是都像叔达一样,可就好了。叔宝呢?在做什么?是不是喝酒喝得烂醉?你去看看他吧,自从来到长安,成日里买醉,我看他的身子倒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沈婺华:儿媳这就过去看看。
23. 长安,陈叔宝拘禁处陈叔宝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沈婺华到了门口。陈叔宝在里面高声吟唱。
陈叔宝: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
沈婺华:夫君作的可是新诗?
陈叔宝:(醉醺醺)有酒就有诗,这样的诗我张口就来。
沈婺华:夫君的诗大不如从前了。我记得夫君以前做的很多诗里,常可以见到很多佳句。比如夫君游摄山栖霞寺后所写的‘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还有一句‘惊风起嘶马,苦雾杂飞尘。’这句我私下里也吟咏了好久。更喜你那首<乌栖曲>,里面写道:陌头新花历乱生,叶里啼鸟送春情。长安游侠无数伴,白马骊珂路中满。还有一句‘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读着这句诗,心中便能浮现春天赏花掐花的场景。更不用说夫君那首人人传唱的《玉树后庭花》了。
陈叔宝一时怔住了。
陈叔宝:夫人,你竟然知道我这么多的诗句。在台城皇宫里,我很少和你一同饮酒吟诗。就是江总、姚察等人,也未必记住那么多!
沈婺华:你难道就以为我就那样无趣?想当年我们郑国公府,也是书香门第,我从小也是博览群书,习得吟诗作赋。台城皇宫里,夫君几乎天天有诗宴,那些佳句也是在宫中流传一时,我如何不记得?
陈叔宝:既如此,夫人能否作上一首?
沈婺华:容我想一想。
沈婺华: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但无乐,弦歌诓有声。
陈叔宝:夫人的诗,写得至情至理!诗里竟有大智慧!
陈叔宝:夫人说的没错,我这些年来的诗,都是无病呻吟,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都是随口而出而已,羞于提它了。
陈叔宝:可笑我今日才识得夫人的才华!昔日我将张贵妃、孔贵嫔引为知己,可是她们断然写不出此等佳句!夫人,我今日才知,真正懂我心得人竟然是你!可叹我过去曾冷落了你多少年!
沈婺华:张贵妃、孔贵嫔自有她们的优点,只是她们如今都不在夫君身边了。以后,我就陪夫君一起吟诗,可好?只是这酒,夫君须得少喝了,免得让母亲牵挂你的身体。
陈叔宝:夫人。(紧紧拉住沈婺华的手)
24.长安,陈叔宝拘禁处陈叔宝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沈婺华:夫君,我正想与监守的兵士请求出府采买器物及用品,以备母亲生辰之需。
陈叔宝:何苦如此铺张,陈氏家族的亲人远在陇西,无人能够前来。就是昔日的近臣,比如江总,也需得到监军的同意,能不能前来也未知呢。
沈婺华:今日自与往昔不同。陈慧刚刚在后宫得宠,叔达又刚升迁了绛郡太守,我们陈氏家族也算否极泰来,喜事连连。需事先准备着才好。
25. 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施太妃
丫鬟:夫人,宫里来人了。
沈婺华:快请进来。
太监:拜见沈氏夫人。我是安仁宫的太监,带了陈贵人的贺礼前来。陈贵人托我前来捎话:贵人在宫中思念嫡母、兄嫂心切。只因宫规甚严,无法出宫亲自前来祝寿。特命我带上百寿桃一对,以表心意。
丫鬟:夫人,江总、姚察等人也差人送来贺礼。
沈婺华:(叹道)刚到长安之时,很多人见了我们唯恐避之不及。今日看我们陈氏家族渐有起色,贺礼竟也多了起来。
丫鬟:施太夫人亲自带了礼物前来祝寿了。
沈婺华: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施太夫人了。建康一别,今日方才得见。
施太妃:看到你们都还好,我也放了心了。
26.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柳太后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柳太后
施太妃
施太妃:我也带了叔达夫妇的贺礼。
柳太后一看,却是一尊玉佛。
柳太后:太破费了。我们家此时比不得往昔,虽说叔达刚刚高升,到了绛郡,还得安置家人,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柳太后:快将玉佛和施太妃的福寿器皿一起收下了。
27.长安,陈叔宝拘禁处客厅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柳太后
施太妃
几人入座。
李世民:陈大人在陇西赈灾时,推行的赈粜和以工代赈之法极妙!虽说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百姓,但仁政也需施之有方,以后望陈大人多多指点才是!
陈叔达:所谓赈粜之法,乃是借鉴了西汉宣帝时期常平仓的做法。这种‘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以利民’的仓储,作用是平衡粮价,也就是当丰收年岁谷贱的时候,政府用较高的价钱买入,广为储存;等到灾荒年岁谷物昂贵的时候,便用较低的价格,供民间购买,并在一出一入之间稍微获利,用以充常平的基金。
众人听了,均啧啧称奇。
陈叔达:至于以工代赈。《周礼》中提到的国家‘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之策,其中的‘散利’和‘弛力’功效之说已经蕴含着工赈之法。
李渊:陈大人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李渊便设宴款待高士廉、陈叔达及长孙无忌。
歌舞助兴。
高士廉:唐国公府的歌舞虽好,但词却有些旧。今日有叔达和两个少年才俊在此,均善于诗词,何不让其即兴作上新词来。
李渊忙:此主意甚妙!
陈叔达: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岸广凫飞急,云深雁度低。严关犹未遂,此夕待晨鸡。
李渊:叔达真是大家风范!比得上我朝的文坛翘楚薛道衡。
长孙无忌写了新曲二首,呈上前来,李渊和高士廉忙接过来一看。
高士廉:(念道)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玉珮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李渊:(笑道)到底是少年风流,此词倒是非常雅致,配得上刚才的歌舞。
李世民也作完了新词,李渊和高士廉走过去一看。
高士廉:(念道)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余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高士廉:这两个少年,若论诗词,到底还是世民略胜一筹。
20.长安,陈叔达住处,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王女节
陈叔达回到住所。
王女节:夫君怎么在唐国公府待得那么久?你走后,便有一位旧人来访,左等你不来,右等你也不来,只得先回去了。你猜此人是谁?
陈叔达:我在长安并无多少旧人。
王女节:我料想你也猜不出。来人就是以前的萧太傅萧仲达。
陈叔达:真的是他!我还以为他已经在吴兴战死了。他怎么知道我在此处?莫非是施太夫人告知他的?
王女节:正是。你道他为何前来?原来他近日也被陛下升迁做了豫州济阴郡太守。闻知你今日也在长安,正待去冀州绛郡赴任。他猜想你必然要去拜访施太夫人,便从施太夫人处得知了我们的住所,今天早上便寻将过来,欲约你途中作伴,一同前去赴任。
陈叔达:如此甚好!故人相逢,定有一番感慨!
21.长安,长安,陈叔达住处,日
主要人物
陈叔达
萧仲达
萧仲达再次登门拜访。
萧仲达:恭喜叔达。
陈叔达:萧大人同喜。
萧仲达:我俩分别去冀州绛郡、豫州济阴郡赴任。不如约个日子结伴前去,路上也好畅谈这么多年别后的经历?
陈叔达:我也正有此意。
陈叔达:你可知晓我大哥的近况?
萧仲达忙:如何不知。我前几日还拜访过他。陛下自从被掳至长安以后,受封长城县公。大隋皇帝赐予宅邸,礼遇甚厚。又常邀请他参加宴会,恐他伤心,不奏江南音乐。只是长城县公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
陈叔达:(沉默不言,许久才道)他如此这般也好。
22.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柳太后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柳太后
沈婺华:母亲,我端了一碗冰糖银耳莲子羹,你尝尝。
沈婺华:我听门口的兵士说,陛下最近升迁了一批官员,其中冀州绛郡太守钦点之人正是七弟。
柳太后:此消息当真?
沈婺华:原是丫鬟偶尔听门口兵士提起,我听了便让人再去问了一遍,结果确有其事。
柳太后:我们陈氏皇族不是被禁于陇西不得随意外出吗?难道此禁令被赦免了吗?
沈婺华:这倒没有。听说前一阵子陇西地震,唐国公奉命前去督办赈灾,见七弟赈灾得力,颇为欣赏。回到长安便举荐七弟为绛郡太守。现在说不定正在赴任途中了。
柳太后:我们陈氏皇族中,就数叔达最有上进心,明事理。
柳太后:叔宝要是像叔达一样就好了,也不会如此轻易地丢掉陈朝大好的江山。
沈婺华: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品得人生皆如茶,得失荣辱都随风,看淡些吧。
柳太后:我老了,荣华富贵早看淡了,就是苦了我陈氏家族的子子孙孙们。他们要是都像叔达一样,可就好了。叔宝呢?在做什么?是不是喝酒喝得烂醉?你去看看他吧,自从来到长安,成日里买醉,我看他的身子倒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沈婺华:儿媳这就过去看看。
23. 长安,陈叔宝拘禁处陈叔宝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沈婺华到了门口。陈叔宝在里面高声吟唱。
陈叔宝: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
沈婺华:夫君作的可是新诗?
陈叔宝:(醉醺醺)有酒就有诗,这样的诗我张口就来。
沈婺华:夫君的诗大不如从前了。我记得夫君以前做的很多诗里,常可以见到很多佳句。比如夫君游摄山栖霞寺后所写的‘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还有一句‘惊风起嘶马,苦雾杂飞尘。’这句我私下里也吟咏了好久。更喜你那首<乌栖曲>,里面写道:陌头新花历乱生,叶里啼鸟送春情。长安游侠无数伴,白马骊珂路中满。还有一句‘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读着这句诗,心中便能浮现春天赏花掐花的场景。更不用说夫君那首人人传唱的《玉树后庭花》了。
陈叔宝一时怔住了。
陈叔宝:夫人,你竟然知道我这么多的诗句。在台城皇宫里,我很少和你一同饮酒吟诗。就是江总、姚察等人,也未必记住那么多!
沈婺华:你难道就以为我就那样无趣?想当年我们郑国公府,也是书香门第,我从小也是博览群书,习得吟诗作赋。台城皇宫里,夫君几乎天天有诗宴,那些佳句也是在宫中流传一时,我如何不记得?
陈叔宝:既如此,夫人能否作上一首?
沈婺华:容我想一想。
沈婺华: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但无乐,弦歌诓有声。
陈叔宝:夫人的诗,写得至情至理!诗里竟有大智慧!
陈叔宝:夫人说的没错,我这些年来的诗,都是无病呻吟,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都是随口而出而已,羞于提它了。
陈叔宝:可笑我今日才识得夫人的才华!昔日我将张贵妃、孔贵嫔引为知己,可是她们断然写不出此等佳句!夫人,我今日才知,真正懂我心得人竟然是你!可叹我过去曾冷落了你多少年!
沈婺华:张贵妃、孔贵嫔自有她们的优点,只是她们如今都不在夫君身边了。以后,我就陪夫君一起吟诗,可好?只是这酒,夫君须得少喝了,免得让母亲牵挂你的身体。
陈叔宝:夫人。(紧紧拉住沈婺华的手)
24.长安,陈叔宝拘禁处陈叔宝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沈婺华:夫君,我正想与监守的兵士请求出府采买器物及用品,以备母亲生辰之需。
陈叔宝:何苦如此铺张,陈氏家族的亲人远在陇西,无人能够前来。就是昔日的近臣,比如江总,也需得到监军的同意,能不能前来也未知呢。
沈婺华:今日自与往昔不同。陈慧刚刚在后宫得宠,叔达又刚升迁了绛郡太守,我们陈氏家族也算否极泰来,喜事连连。需事先准备着才好。
25. 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施太妃
丫鬟:夫人,宫里来人了。
沈婺华:快请进来。
太监:拜见沈氏夫人。我是安仁宫的太监,带了陈贵人的贺礼前来。陈贵人托我前来捎话:贵人在宫中思念嫡母、兄嫂心切。只因宫规甚严,无法出宫亲自前来祝寿。特命我带上百寿桃一对,以表心意。
丫鬟:夫人,江总、姚察等人也差人送来贺礼。
沈婺华:(叹道)刚到长安之时,很多人见了我们唯恐避之不及。今日看我们陈氏家族渐有起色,贺礼竟也多了起来。
丫鬟:施太夫人亲自带了礼物前来祝寿了。
沈婺华: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施太夫人了。建康一别,今日方才得见。
施太妃:看到你们都还好,我也放了心了。
26.长安,陈叔宝拘禁处柳太后房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柳太后
施太妃
施太妃:我也带了叔达夫妇的贺礼。
柳太后一看,却是一尊玉佛。
柳太后:太破费了。我们家此时比不得往昔,虽说叔达刚刚高升,到了绛郡,还得安置家人,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柳太后:快将玉佛和施太妃的福寿器皿一起收下了。
27.长安,陈叔宝拘禁处客厅内,日
主要人物
沈婺华
陈叔宝
柳太后
施太妃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