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6616
成片时长:约89分钟
阅读:11247
发表:2014/7/22
主旋律
电影剧本
山中那两座土坟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刘母瘦削苍老的脸上,目光里透出一丝眷恋。
92、小洼村。日。外。
村口。十几个村民在搭建戏台。二虎子疯疯癫癫地跑来蹦去。
刘一秋走过来。村民和他打招呼。
刘一秋:这是要唱大戏呀?
村 民:今年收成好,这忙完秋了,村里要请个城里的戏班子来,唱上两天,大伙乐呵乐呵。
刘一秋:乐呵乐呵,好。好。
93、小洼学校。日。
王老三带着几个个人,在往窗户上钉塑料布。
刘一秋走过来,看见,忙跑了几步,到了近前。
刘一秋:喂,喂,你们这是干什么?
王老三:这不,乡里拨下钱来了,给你修学校,还是你刘老师面子大,到乡里能要出钱来。
刘一秋:停一下。我在乡里说好的,是给这窗上换玻璃,怎么钉塑料了。
王老三:这挡风又透亮不就行了。
刘一秋:不成。塑料布挡光,而且冬天容易裂,怎么能行?
王老三: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你家孩子又不在这儿,对付上不就完了。
刘一秋:不行,乡里是拨了专款的,就是给窗上换玻璃,修屋顶,再买桌椅,不能这么对付。
王老三:我是按村里指派来干活的,村里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你说了不算。
刘一秋:不行,我找村长去。
王老三:随便你。
刘一秋愤愤地走开。
一村民:三驴子,咱还干不干了。
王老三:干,干完了省心了。他去村长哪儿还能咋地。
94、村委会。日。
王村长在于两个村民谈事情。
王村长:你们尽量把乡里剧团的几个角都请来,价钱一定砍死,不能超了。
村 民:放心吧,村长。那我们去了。
王村长:去吧。
村民出去了。
王村长轻轻地哼着小调。刘一秋进来。
刘一秋:村长。
王村长:刘老师,有事儿?
刘一秋:村长,学校的门窗是要换玻璃的,怎么钉上塑料布了?还有……
王村长:刘老师,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情,来,坐下。
刘一秋坐下。
王村长:今年村里收成不错,大家嚷嚷着要看戏。这里离城里远,乡亲们有几年也正经八百的没看过戏了,村委会就决定去请个戏班子来,唱上两天,请不起大的,就请小的,请乡里的剧团来,做比成样吗,就是加强一下村里的文化生活,……
刘一秋:可是,村长,我说的是学校……
王村长:你听我说完。村里穷,你是知道的,今年虽然是个丰收年,但以前亏欠太多,还是入不敷出。正巧乡里拨来一笔款子,村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拿出一部分,去请剧团,余下的不许干别的,就是修学校……
刘一秋:村长,这是在乡里说好的,那笔钱就是修学校……
王村长:刘老师,你这么说,就是有点死板了。修的是哪个学校,是我们小洼村的学校,是小洼村的事情,所以村里就有权做决定,把这笔款子如何使用,这也是为了应一时之急吗,至于小学校,村里有钱了,第一个就可着学校先来……
刘一秋:可是,村长,马上要过冬了,咱们山里风大,一层塑料布根本挺不过去一冬天,如果裂了,就得再钉麻袋片子,教室里太黑,会伤了孩子们的眼睛,而且四处漏风的教室里,孩子也没法伸出手来写字,村长,你看看,是不是先把学校修好,乡里拨来的钱也是要求专款专用的……
王村长:刘老师,这笔钱怎么用,村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一切要从全村的利益出发,像学校这样的小事情,必须服从大局。你就不要说了。
刘一秋:村长,你看……
王村长:刘老师,虽然你是外村人,但我们对你也不薄啊。你既然来我们村里的学校教书,就该事事从我们村着想,村里照顾着你,你也该想着我们村,两好凑一好,大家都好。没别的事情,你就去忙你的事情吧。
刘一秋:……
王村长目送刘一秋出门,不屑地抽了抽鼻子。
95、小洼学校。日。
刘一秋心情郁闷地看着校舍。
刘一秋的神情严肃,眼睛里闪射出坚定的光芒。忽然,他转身大步向村外走去。
天空飘过一片阴云。
96、小洼村。日。
一辆越野吉普车开进来,停下。
刘一秋从车上下来,摆摆手,走开。
吉普车继续向村里开去。
97、村委会。日。
王村长:哎呀,乡长,你怎么没先来个电话,我好到村口接你。
乡 长:我这常来常往的,接啥。到后屯看看,顺便就转到你这儿来了。
王村长:乡长,快坐坐,老三,沏茶。
乡 长:我看村口搭戏台子,怎么要热闹热闹?
王村长:也是开展乡村文化生活吗,这可是乡里要求的,坚决执行。嘿嘿,等戏要开锣的时候,我专程去请乡长来与民同乐。
乡 长:注意用词,我又不是什么大官,何谈与民同乐。对了,乡里拨过来一笔钱,要翻修一下小学校,落实的怎么样了?
王村长:正在落实,正在落实。
乡 长:好,我去看看。
王村长:乡长,这点小事,你就不用亲自去了。
乡 长:小事儿,乡村的基础文化教育,可不是小事儿。没听过这样的话吗,没有知识的民族,就是愚昧的民族。老王,是不是这中间有什么猫腻?
王村长:没有,绝对没有。乡长,你坐,坐。老三,茶怎么还不端上来?
乡 长:我在电话里可就跟你说过了,那笔翻修小学校的钱,必须专款专用,你一分也不能给我占喽。按要求办,不能差样了,翻修完了,给我汇报,我亲自来验收。
王村长:那是,那是,你放心,放心……
98、村委会。日。外。
王村长等人送乡长上车,看着吉普车开走。
王老三:乡长是姓刘的找来的,专门为了修小学校的钱来的。
王村长:嗯?
王老三:我亲眼看见,姓刘的坐他的车回来的,在村口下的车。
王村长:姓刘的……
两个村民跑过来。
村 民:村长,办妥了,乡里剧团的几个名角都来,一个不少,你就等着看大戏吧……
王村长:看个屁,去给我退了。
村 民:退,退了,定钱都交了……
王村长气哼哼地转身进门。村民不知所措地互相看了一眼,跟了进去。
99、教室。日。
刘一秋在黑板上写字,不由用嘴向手上呵热气。他回头看了一眼。
学生们有的把手缩进衣袖里,有的呵热气,有的轻轻跺脚……
刘一秋露出忧郁的表情。
100、小洼村委会。日。
王村长:这事儿不好办哪,村委会没有地,各家的苞米秸都自己留着烧火,村里也没钱去买呀。就算为了支持小学校,组织大家义务出工去山上砍柴,可哪有人哪,有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这些老幼病残,咱也不好意思张嘴呀……
刘一秋:好吧,烧柴的事儿,我自己想办法,可电的事情,村里能不能想一想办法,已经断了半个月,我晚上要备课……
王村长:说白了,都是一个钱字闹的,交不上电钱,人家就断电,天经地义。
刘一秋:可是村里有电,只是学校断了……
王村长:村里的生活用电,是各家各户都交了电费钱,对不对?学校断电,是没有交电费钱,对不对?村里是实在没钱给学校交电费钱了,刘老师,你有本事,再到乡里要点钱来,我保证专款专用。
刘一秋:……
101、山上。日。
刘一秋在砍柴。他呼出的热气,化做团团白雾,在帽子上结上白霜。
十几个学生喊着跑过来。
学生们帮忙。年纪大些的学生帮着砍,年纪小的学生捡干枝,一起忙乎。
山路。刘一秋与学生们背着大捆小捆柴禾,有说有笑声地走下来。
102、苞米地里。日。
刘母坐在落着积雪的苞米秸上,往下掰苞米棒子。她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机械地挪动着身体,费力地将苞米棒子掰下来。
赵妻从地边走过,看见这幕情景,忙跑过来帮忙。
103、教室。日。
刘一秋在上课。学生们认真听讲。
炉子里烧着旺旺的火……
104、刘家。日。
赵家兄弟和几个村民将苞米秸挑上来,码垛。赵妻陪着刘母在一旁看着。
105、小洼村。傍晚。
村口,没有搭完的戏台子还立在那里。二虎子围着柱子转圈,嘴里重复唱着:“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
刘一秋背着挎包走过来。
一村民:刘老师,回家去了?
刘一秋:哎。礼拜六了,回去了。
王老三不怀好意地看着刘一秋的背影,走到二虎子身边。
王老三:二虎子,别唱了,大戏看不成了。
二虎子:咋啦?咋不让我看大戏……
王老三:对,(向刘一秋示意)他不让你看大戏。
二虎子:他,不让我看大戏?
王老三:对,你没看见,这戏台子上不演了,他不让演……
二虎子瞪着眼睛看着刘一秋的背影。
106、山路。傍晚。
刘一秋匆匆地走着。
他听到声音,回头看。
二虎子跌跌撞撞地追上来。
刘一秋:(停住脚)二虎子,天快黑了,你去哪儿?
二虎子跑到近前,脚下一滑,摔倒了。刘一秋急忙去扶起二虎子。不料,二虎子刚站稳,突然用手里的石头砸向刘一秋。
二虎子:叫你不让我看大戏!
刘一秋的帽子被打掉了,他捂住头,鲜血洒落到雪地上。
二虎子回身跑掉了。
刘一秋努力不使自己倒下去,但脚步不稳。
山路在他眼中变得模糊、旋转……
107、山路。夜。(回忆)
周老师横握这木棍,眼里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狼猛扑上来。
周老师挥棍与野狼搏斗……
周老师的声音:只要我还能站着,就坚持到底。我不能让山里的孩子没有书念。读过书的人,不管他们将来是走出山去还是留在山里,生活同那些没上过一天学的人总是有些不一样。没有文化,人就会变得麻木,鼠目寸光,盯着眼前巴掌大的地方,想心里巴掌大那点事儿……
画面渐渐变得模糊。
108、医院。日。
92、小洼村。日。外。
村口。十几个村民在搭建戏台。二虎子疯疯癫癫地跑来蹦去。
刘一秋走过来。村民和他打招呼。
刘一秋:这是要唱大戏呀?
村 民:今年收成好,这忙完秋了,村里要请个城里的戏班子来,唱上两天,大伙乐呵乐呵。
刘一秋:乐呵乐呵,好。好。
93、小洼学校。日。
王老三带着几个个人,在往窗户上钉塑料布。
刘一秋走过来,看见,忙跑了几步,到了近前。
刘一秋:喂,喂,你们这是干什么?
王老三:这不,乡里拨下钱来了,给你修学校,还是你刘老师面子大,到乡里能要出钱来。
刘一秋:停一下。我在乡里说好的,是给这窗上换玻璃,怎么钉塑料了。
王老三:这挡风又透亮不就行了。
刘一秋:不成。塑料布挡光,而且冬天容易裂,怎么能行?
王老三: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你家孩子又不在这儿,对付上不就完了。
刘一秋:不行,乡里是拨了专款的,就是给窗上换玻璃,修屋顶,再买桌椅,不能这么对付。
王老三:我是按村里指派来干活的,村里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你说了不算。
刘一秋:不行,我找村长去。
王老三:随便你。
刘一秋愤愤地走开。
一村民:三驴子,咱还干不干了。
王老三:干,干完了省心了。他去村长哪儿还能咋地。
94、村委会。日。
王村长在于两个村民谈事情。
王村长:你们尽量把乡里剧团的几个角都请来,价钱一定砍死,不能超了。
村 民:放心吧,村长。那我们去了。
王村长:去吧。
村民出去了。
王村长轻轻地哼着小调。刘一秋进来。
刘一秋:村长。
王村长:刘老师,有事儿?
刘一秋:村长,学校的门窗是要换玻璃的,怎么钉上塑料布了?还有……
王村长:刘老师,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情,来,坐下。
刘一秋坐下。
王村长:今年村里收成不错,大家嚷嚷着要看戏。这里离城里远,乡亲们有几年也正经八百的没看过戏了,村委会就决定去请个戏班子来,唱上两天,请不起大的,就请小的,请乡里的剧团来,做比成样吗,就是加强一下村里的文化生活,……
刘一秋:可是,村长,我说的是学校……
王村长:你听我说完。村里穷,你是知道的,今年虽然是个丰收年,但以前亏欠太多,还是入不敷出。正巧乡里拨来一笔款子,村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拿出一部分,去请剧团,余下的不许干别的,就是修学校……
刘一秋:村长,这是在乡里说好的,那笔钱就是修学校……
王村长:刘老师,你这么说,就是有点死板了。修的是哪个学校,是我们小洼村的学校,是小洼村的事情,所以村里就有权做决定,把这笔款子如何使用,这也是为了应一时之急吗,至于小学校,村里有钱了,第一个就可着学校先来……
刘一秋:可是,村长,马上要过冬了,咱们山里风大,一层塑料布根本挺不过去一冬天,如果裂了,就得再钉麻袋片子,教室里太黑,会伤了孩子们的眼睛,而且四处漏风的教室里,孩子也没法伸出手来写字,村长,你看看,是不是先把学校修好,乡里拨来的钱也是要求专款专用的……
王村长:刘老师,这笔钱怎么用,村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一切要从全村的利益出发,像学校这样的小事情,必须服从大局。你就不要说了。
刘一秋:村长,你看……
王村长:刘老师,虽然你是外村人,但我们对你也不薄啊。你既然来我们村里的学校教书,就该事事从我们村着想,村里照顾着你,你也该想着我们村,两好凑一好,大家都好。没别的事情,你就去忙你的事情吧。
刘一秋:……
王村长目送刘一秋出门,不屑地抽了抽鼻子。
95、小洼学校。日。
刘一秋心情郁闷地看着校舍。
刘一秋的神情严肃,眼睛里闪射出坚定的光芒。忽然,他转身大步向村外走去。
天空飘过一片阴云。
96、小洼村。日。
一辆越野吉普车开进来,停下。
刘一秋从车上下来,摆摆手,走开。
吉普车继续向村里开去。
97、村委会。日。
王村长:哎呀,乡长,你怎么没先来个电话,我好到村口接你。
乡 长:我这常来常往的,接啥。到后屯看看,顺便就转到你这儿来了。
王村长:乡长,快坐坐,老三,沏茶。
乡 长:我看村口搭戏台子,怎么要热闹热闹?
王村长:也是开展乡村文化生活吗,这可是乡里要求的,坚决执行。嘿嘿,等戏要开锣的时候,我专程去请乡长来与民同乐。
乡 长:注意用词,我又不是什么大官,何谈与民同乐。对了,乡里拨过来一笔钱,要翻修一下小学校,落实的怎么样了?
王村长:正在落实,正在落实。
乡 长:好,我去看看。
王村长:乡长,这点小事,你就不用亲自去了。
乡 长:小事儿,乡村的基础文化教育,可不是小事儿。没听过这样的话吗,没有知识的民族,就是愚昧的民族。老王,是不是这中间有什么猫腻?
王村长:没有,绝对没有。乡长,你坐,坐。老三,茶怎么还不端上来?
乡 长:我在电话里可就跟你说过了,那笔翻修小学校的钱,必须专款专用,你一分也不能给我占喽。按要求办,不能差样了,翻修完了,给我汇报,我亲自来验收。
王村长:那是,那是,你放心,放心……
98、村委会。日。外。
王村长等人送乡长上车,看着吉普车开走。
王老三:乡长是姓刘的找来的,专门为了修小学校的钱来的。
王村长:嗯?
王老三:我亲眼看见,姓刘的坐他的车回来的,在村口下的车。
王村长:姓刘的……
两个村民跑过来。
村 民:村长,办妥了,乡里剧团的几个名角都来,一个不少,你就等着看大戏吧……
王村长:看个屁,去给我退了。
村 民:退,退了,定钱都交了……
王村长气哼哼地转身进门。村民不知所措地互相看了一眼,跟了进去。
99、教室。日。
刘一秋在黑板上写字,不由用嘴向手上呵热气。他回头看了一眼。
学生们有的把手缩进衣袖里,有的呵热气,有的轻轻跺脚……
刘一秋露出忧郁的表情。
100、小洼村委会。日。
王村长:这事儿不好办哪,村委会没有地,各家的苞米秸都自己留着烧火,村里也没钱去买呀。就算为了支持小学校,组织大家义务出工去山上砍柴,可哪有人哪,有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这些老幼病残,咱也不好意思张嘴呀……
刘一秋:好吧,烧柴的事儿,我自己想办法,可电的事情,村里能不能想一想办法,已经断了半个月,我晚上要备课……
王村长:说白了,都是一个钱字闹的,交不上电钱,人家就断电,天经地义。
刘一秋:可是村里有电,只是学校断了……
王村长:村里的生活用电,是各家各户都交了电费钱,对不对?学校断电,是没有交电费钱,对不对?村里是实在没钱给学校交电费钱了,刘老师,你有本事,再到乡里要点钱来,我保证专款专用。
刘一秋:……
101、山上。日。
刘一秋在砍柴。他呼出的热气,化做团团白雾,在帽子上结上白霜。
十几个学生喊着跑过来。
学生们帮忙。年纪大些的学生帮着砍,年纪小的学生捡干枝,一起忙乎。
山路。刘一秋与学生们背着大捆小捆柴禾,有说有笑声地走下来。
102、苞米地里。日。
刘母坐在落着积雪的苞米秸上,往下掰苞米棒子。她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机械地挪动着身体,费力地将苞米棒子掰下来。
赵妻从地边走过,看见这幕情景,忙跑过来帮忙。
103、教室。日。
刘一秋在上课。学生们认真听讲。
炉子里烧着旺旺的火……
104、刘家。日。
赵家兄弟和几个村民将苞米秸挑上来,码垛。赵妻陪着刘母在一旁看着。
105、小洼村。傍晚。
村口,没有搭完的戏台子还立在那里。二虎子围着柱子转圈,嘴里重复唱着:“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
刘一秋背着挎包走过来。
一村民:刘老师,回家去了?
刘一秋:哎。礼拜六了,回去了。
王老三不怀好意地看着刘一秋的背影,走到二虎子身边。
王老三:二虎子,别唱了,大戏看不成了。
二虎子:咋啦?咋不让我看大戏……
王老三:对,(向刘一秋示意)他不让你看大戏。
二虎子:他,不让我看大戏?
王老三:对,你没看见,这戏台子上不演了,他不让演……
二虎子瞪着眼睛看着刘一秋的背影。
106、山路。傍晚。
刘一秋匆匆地走着。
他听到声音,回头看。
二虎子跌跌撞撞地追上来。
刘一秋:(停住脚)二虎子,天快黑了,你去哪儿?
二虎子跑到近前,脚下一滑,摔倒了。刘一秋急忙去扶起二虎子。不料,二虎子刚站稳,突然用手里的石头砸向刘一秋。
二虎子:叫你不让我看大戏!
刘一秋的帽子被打掉了,他捂住头,鲜血洒落到雪地上。
二虎子回身跑掉了。
刘一秋努力不使自己倒下去,但脚步不稳。
山路在他眼中变得模糊、旋转……
107、山路。夜。(回忆)
周老师横握这木棍,眼里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狼猛扑上来。
周老师挥棍与野狼搏斗……
周老师的声音:只要我还能站着,就坚持到底。我不能让山里的孩子没有书念。读过书的人,不管他们将来是走出山去还是留在山里,生活同那些没上过一天学的人总是有些不一样。没有文化,人就会变得麻木,鼠目寸光,盯着眼前巴掌大的地方,想心里巴掌大那点事儿……
画面渐渐变得模糊。
108、医院。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