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6616
成片时长:约89分钟
阅读:11259
发表:2014/7/22
主旋律
电影剧本
山中那两座土坟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两个警察跑过来:怎么回事儿?怎么回事儿?
78、街道。傍晚。(回忆)
刘一秋拉着小推车,几个收废品的人在送他,七嘴八舌地说着话。“你们乡村老师不容易……”;“是啊,是啊,我们也是从农村来的……”;“看看这些书够不够,以后,我们收到课本就给你留着,你来拿就行……”
刘一秋:那怎么行?你们也是靠这个养家糊口……
收废品的人:靠这几本书,我们发不了财,你可有大用处……
刘一秋:好好,谢谢你们,就不要送了,回见,下次来找你们。
79、山路。傍晚。(回忆)
刘一秋兴冲冲地拉着手推车奔跑。
车上放着两捆书。
刘一秋听见自己的肚子咕咕叫,脚步缓了缓,继续奔跑。
80、刘家。夜。(回忆)
刘一秋扛着一捆书、拎着一捆书,兴高彩烈地进门。
刘一秋:爸,妈,我回来了,看我……(愣住)
刘母、赵老大、赵老二等几个村民站在地上。刘父躺在炕上。
刘 母:(抽泣)秋子,你可回来了……
刘一秋扔下书,跑到炕边。
刘父奄奄一息地躺着,嘴角挂着血迹。
刘一秋:这是咋回事儿?
刘 母:你爸要去再开块地,突然吐了血……
赵老大:我们要送大叔去医院,他就是不肯……
刘 父:(艰难地)我不去医院……
刘一秋:爸,不去医院怎么行,我这就送你去医院……
刘父突然挣扎着将头离开枕头,往炕沿上磕。刘一秋忙用手扶住刘父的头。
刘一秋: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刘 父:再说去医院,我就自己先碰死……
刘 母:不去,咱不去,你躺好……
刘母将刘父的头轻轻搬回到枕头上。
刘一秋:你这样挺着怎么行啊?爸……
刘母示意刘一秋不要说了。刘父抬起手,摆了摆。
刘 母:(犹豫一下)老大、老二,你们先回去吧,一天也挺累的,回去歇歇。
赵老大:行,有事情就喊我们一声,我们先回去吧。
赵老大等人走了,刘一秋送到门口。
刘 父:秋子……
刘一秋:来了,我来了……
刘 父:我有话对你说……
刘 母:你就歇一会儿吧,别说话了。
刘 父:你别管。
刘 母:好好,我不管。
刘母转身去厨房了。
刘 父:秋子,我不行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刘一秋:爸,不会有事的,别……
刘 父:听我说,我只有最后两件事,要托付给你,一件是你要对你妈多尽点孝,她为了刘家操持了几十年,你不能做不孝子,她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妈呀……
刘一秋:爸……
刘 父:还有一件,就是你尽快再成个家。我知道,你媳妇的死,你心里怨我,可咱村里历来都是这样儿,你虽然是老师,也不能和村里人不一样儿。是岁芳这孩子命苦呀……
刘一秋:爸,别说了……
刘 父:这件事儿,是你爸的心病,你答应爸,一定要找个贤惠的,孝敬你妈,对小京子好……
刘父的声音越来越小。
刘母靠在门框上,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身体摇摇欲坠……
81、山坡上。日。(回忆)
原来的土坟的上坡处,又立起一座新坟。
82、乡医院。日。(回忆)
刘一秋扶着刘母在诊室门外,坐到椅子上。
刘一秋:你坐这儿等等,我去找医生看检查的结果。没事的,这里的医生都认识我。
刘一秋走进诊室。刘母费力地站起来,扶着墙,走到诊室门口,偷听,
医 生:老太太长期营养不良,哮喘病也很严重,必须住院一个时期,进行系统治疗。
刘一秋:能不能先开一点药带回去吃?您知道,我妈如果在这里治病,我在这里护理,帽山的那些学生就得停课。
医 生:到底是你妈的命重要,还是你的那些学生念书重要?
刘一秋:(嗫嚅地)我妈的命当然重要,可是,再有一个月就要期终考试了,等放了假,我再把我妈背下山来行吗?
医 生:你是不是你妈亲生的?你妈病成这个样子,你还想别的事情。不行,必须住院。没见过你这样的儿子……
刘 母:不准你说我的儿子……
刘一秋忙起身扶住刘母。
刘一秋:妈,你怎么进来了,你还是在这里住院……
刘 母:我不住院,走,咱们回去……
刘一秋:妈……
医 生:刘大妈,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老的病,需要住院,我们会全心全意地给你老治病,病好了,再回去……
刘 母:我明白,但我在这里住院,秋子得陪着我,山里那些孩子就没书念了,(喘息)我儿子是老师,他离不开他的学生,山里的孩子也要他……(喘息)
刘一秋:妈,你先别说话,喘喘气……
刘 母:我不要紧,耽误了孩子,可是人家一辈子的大事儿。(喘息)走,儿子,咱们回去……
医 生:好吧,我给你们开药带回去。不过可要说好了,过一段时间,必须来住院……
83、山坡。日。(回忆)
刘一秋背着刘母,艰难地行走。
刘 母:儿子,歇一会儿吧。
刘一秋:没事儿,我还能背动你。等孩子放假了,我就送你去住院。
刘 母:我不住院。
刘一秋:妈,我求求你了,你听我一回行吗……
刘 母:儿子,你听我说,有一种草药,能治你妈的病。
刘一秋:妈,你又蒙我……
刘 母:儿子,我不蒙你,你不是看见我过去总喝一种药汤子吗,那是治我病的草药,那些年,你妈不是精精神神的吗,对不对?
刘一秋:真的?
刘 母:过去都是你爸上山的时候,给我采来,打老头子走了,就没喝,这病才来了。
刘一秋:山上哪儿有,我去采来。
刘 母:我留了几棵,回家给你拿给你看,你去找找。
刘一秋:(连连点头)好,好……
84、山上。日。(回忆)
刘一秋拿着几棵枯草,在草丛中寻找、对比,一次次露出失望的神情。
刘一秋终于找到相同的草叶,欣喜若狂。
85、刘家。夜。(回忆)
厨房。炉子上用瓦罐在熬草药。火光映着刘一秋的脸。
刘一秋将药汤倒进一个碗里,小心地用嘴吹着,端进屋。
刘母依着被,在炕边靠墙坐着。刘一秋欲用小勺喂刘母。刘母嗔怪地白了刘一秋一眼,接过碗,一口一口地慢慢喝。
刘一秋小心地看着刘母。
旁白:我后来拿着这种野草去问过县里的老中医,老中医说这就是普通的野草,入药的价值极低,几乎没有药性。但母亲喝了这种草熬的汤,病情竟渐渐地减轻了,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下地种些瓜果蔬菜。我不知道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也许是父亲在冥冥之中呵护着他可怜的老伴。
86、山坡上。夜。
刘一秋擦去眼角的泪水。他感觉的什么,回过头来,看见刘母站在身后。
刘 母:回家吧。吃饭了。
刘一秋:哎。
刘一秋起身,跟着刘母向家门走去。
84
87、刘家。夜。
刘母倒了一杯酒,然后小心翼翼地端到刘一秋面前。
刘一秋诧异地看着刘母。
刘母:喝吧,把这杯酒喝了,妈想跟你说句话。
刘一秋接过酒杯,看着刘母,扑通一下就跪在刘母面前,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刘母伸出干瘪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刘一秋的头。
刘 母:我什么都知道了,你去小洼村吧,家里的事小,学校的事大。你走以后,你爸和你媳妇由我陪着,由我守着,我会像你一样,每天陪他们说说话。你放心吧,我不会让睡在坟里的一老一小,有半点冷清的。
刘一秋:妈,我往后一个礼拜才能回来一趟,你……
刘 母:我不要紧,你看,我不是挺结实的吗。就一件事情,妈求你要抓紧呀,你成家的事儿,我死之前再办不成,到了那头,我没办法跟你爸交代!
刘一秋:妈……
88、小洼村小学。日。
十几个学生和几十个村民聚集在这里,拎着蘑菇、木耳、鸡蛋等东西,翘首以待。
有人喊:老师来了!
众人望去。
山路上。赵老二用自行车载着刘一秋,由远而近。
众人迎上去,围住刘一秋,七嘴八舌,把东西往刘一秋的手里塞。“刘老师,我们早听说了,你对学生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你来了,咱孩子有希望了……”;“没啥好东西,随便尝尝……”
热情的村民使得刘一秋无所适从。
刘一秋眼里含满泪水。
旁白:乡亲们哪,我想对你们说,我在山上有个孤苦伶仃、已过八十高龄的老妈,剩下的日子有一天算两个半天。我想请各位父老乡亲多多体谅,作为儿子,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守在老妈这盏就要耗尽灯油的孤灯旁,我想跟乡里请辞,回去种地,陪着老妈。但我不能说,我知道,一个乡村老师当着村民的面打退堂鼓,村民内心的希望就可能不复存在,而他们的孩子也会从此辍学。我不能说,不能说……
89、山坡上。夜。
刘母站在两座土坟前。月光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
90、小洼村学校。夜。
刘一秋站在院子里,仰望着天空。
91、刘家。晨。
刘一秋着急地吃饭。刘母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刘一秋吃完碗里的东西,欲收拾桌子。
刘 母:放下吧,赶紧走吧,几十里的山路,小心点。
刘一秋:哎。
他拿起挎包,走到门口又站住。
刘 母:咋?拉下东西了?
刘一秋:妈,上秋了,天说变就变,你注意点,记得多穿衣服,你老胳膊老腿的,往屋抱柴禾的时候,一次少点,别累着……
刘 母:知道了,走吧。
刘一秋:你就别去地里了,苞米棒子先晒晒,我下个礼拜回来,再收……
刘 母:你怎么比我老太太还磨叨,我能干啥心里有数,走吧。
刘一秋:这一个礼拜的药,我都熬好了,你每天记得喝,喝前热一热……
刘母板起脸。
刘一秋:好好,我不说了。
刘一秋背上挎包,出门而去。
刘母欲收拾桌上的碗碟,却走到门口,将门打开一条缝,看着外面。
山路上。刘一秋远去的背影。
78、街道。傍晚。(回忆)
刘一秋拉着小推车,几个收废品的人在送他,七嘴八舌地说着话。“你们乡村老师不容易……”;“是啊,是啊,我们也是从农村来的……”;“看看这些书够不够,以后,我们收到课本就给你留着,你来拿就行……”
刘一秋:那怎么行?你们也是靠这个养家糊口……
收废品的人:靠这几本书,我们发不了财,你可有大用处……
刘一秋:好好,谢谢你们,就不要送了,回见,下次来找你们。
79、山路。傍晚。(回忆)
刘一秋兴冲冲地拉着手推车奔跑。
车上放着两捆书。
刘一秋听见自己的肚子咕咕叫,脚步缓了缓,继续奔跑。
80、刘家。夜。(回忆)
刘一秋扛着一捆书、拎着一捆书,兴高彩烈地进门。
刘一秋:爸,妈,我回来了,看我……(愣住)
刘母、赵老大、赵老二等几个村民站在地上。刘父躺在炕上。
刘 母:(抽泣)秋子,你可回来了……
刘一秋扔下书,跑到炕边。
刘父奄奄一息地躺着,嘴角挂着血迹。
刘一秋:这是咋回事儿?
刘 母:你爸要去再开块地,突然吐了血……
赵老大:我们要送大叔去医院,他就是不肯……
刘 父:(艰难地)我不去医院……
刘一秋:爸,不去医院怎么行,我这就送你去医院……
刘父突然挣扎着将头离开枕头,往炕沿上磕。刘一秋忙用手扶住刘父的头。
刘一秋:爸,你这是干什么呀?
刘 父:再说去医院,我就自己先碰死……
刘 母:不去,咱不去,你躺好……
刘母将刘父的头轻轻搬回到枕头上。
刘一秋:你这样挺着怎么行啊?爸……
刘母示意刘一秋不要说了。刘父抬起手,摆了摆。
刘 母:(犹豫一下)老大、老二,你们先回去吧,一天也挺累的,回去歇歇。
赵老大:行,有事情就喊我们一声,我们先回去吧。
赵老大等人走了,刘一秋送到门口。
刘 父:秋子……
刘一秋:来了,我来了……
刘 父:我有话对你说……
刘 母:你就歇一会儿吧,别说话了。
刘 父:你别管。
刘 母:好好,我不管。
刘母转身去厨房了。
刘 父:秋子,我不行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刘一秋:爸,不会有事的,别……
刘 父:听我说,我只有最后两件事,要托付给你,一件是你要对你妈多尽点孝,她为了刘家操持了几十年,你不能做不孝子,她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妈呀……
刘一秋:爸……
刘 父:还有一件,就是你尽快再成个家。我知道,你媳妇的死,你心里怨我,可咱村里历来都是这样儿,你虽然是老师,也不能和村里人不一样儿。是岁芳这孩子命苦呀……
刘一秋:爸,别说了……
刘 父:这件事儿,是你爸的心病,你答应爸,一定要找个贤惠的,孝敬你妈,对小京子好……
刘父的声音越来越小。
刘母靠在门框上,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身体摇摇欲坠……
81、山坡上。日。(回忆)
原来的土坟的上坡处,又立起一座新坟。
82、乡医院。日。(回忆)
刘一秋扶着刘母在诊室门外,坐到椅子上。
刘一秋:你坐这儿等等,我去找医生看检查的结果。没事的,这里的医生都认识我。
刘一秋走进诊室。刘母费力地站起来,扶着墙,走到诊室门口,偷听,
医 生:老太太长期营养不良,哮喘病也很严重,必须住院一个时期,进行系统治疗。
刘一秋:能不能先开一点药带回去吃?您知道,我妈如果在这里治病,我在这里护理,帽山的那些学生就得停课。
医 生:到底是你妈的命重要,还是你的那些学生念书重要?
刘一秋:(嗫嚅地)我妈的命当然重要,可是,再有一个月就要期终考试了,等放了假,我再把我妈背下山来行吗?
医 生:你是不是你妈亲生的?你妈病成这个样子,你还想别的事情。不行,必须住院。没见过你这样的儿子……
刘 母:不准你说我的儿子……
刘一秋忙起身扶住刘母。
刘一秋:妈,你怎么进来了,你还是在这里住院……
刘 母:我不住院,走,咱们回去……
刘一秋:妈……
医 生:刘大妈,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老的病,需要住院,我们会全心全意地给你老治病,病好了,再回去……
刘 母:我明白,但我在这里住院,秋子得陪着我,山里那些孩子就没书念了,(喘息)我儿子是老师,他离不开他的学生,山里的孩子也要他……(喘息)
刘一秋:妈,你先别说话,喘喘气……
刘 母:我不要紧,耽误了孩子,可是人家一辈子的大事儿。(喘息)走,儿子,咱们回去……
医 生:好吧,我给你们开药带回去。不过可要说好了,过一段时间,必须来住院……
83、山坡。日。(回忆)
刘一秋背着刘母,艰难地行走。
刘 母:儿子,歇一会儿吧。
刘一秋:没事儿,我还能背动你。等孩子放假了,我就送你去住院。
刘 母:我不住院。
刘一秋:妈,我求求你了,你听我一回行吗……
刘 母:儿子,你听我说,有一种草药,能治你妈的病。
刘一秋:妈,你又蒙我……
刘 母:儿子,我不蒙你,你不是看见我过去总喝一种药汤子吗,那是治我病的草药,那些年,你妈不是精精神神的吗,对不对?
刘一秋:真的?
刘 母:过去都是你爸上山的时候,给我采来,打老头子走了,就没喝,这病才来了。
刘一秋:山上哪儿有,我去采来。
刘 母:我留了几棵,回家给你拿给你看,你去找找。
刘一秋:(连连点头)好,好……
84、山上。日。(回忆)
刘一秋拿着几棵枯草,在草丛中寻找、对比,一次次露出失望的神情。
刘一秋终于找到相同的草叶,欣喜若狂。
85、刘家。夜。(回忆)
厨房。炉子上用瓦罐在熬草药。火光映着刘一秋的脸。
刘一秋将药汤倒进一个碗里,小心地用嘴吹着,端进屋。
刘母依着被,在炕边靠墙坐着。刘一秋欲用小勺喂刘母。刘母嗔怪地白了刘一秋一眼,接过碗,一口一口地慢慢喝。
刘一秋小心地看着刘母。
旁白:我后来拿着这种野草去问过县里的老中医,老中医说这就是普通的野草,入药的价值极低,几乎没有药性。但母亲喝了这种草熬的汤,病情竟渐渐地减轻了,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下地种些瓜果蔬菜。我不知道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也许是父亲在冥冥之中呵护着他可怜的老伴。
86、山坡上。夜。
刘一秋擦去眼角的泪水。他感觉的什么,回过头来,看见刘母站在身后。
刘 母:回家吧。吃饭了。
刘一秋:哎。
刘一秋起身,跟着刘母向家门走去。
84
87、刘家。夜。
刘母倒了一杯酒,然后小心翼翼地端到刘一秋面前。
刘一秋诧异地看着刘母。
刘母:喝吧,把这杯酒喝了,妈想跟你说句话。
刘一秋接过酒杯,看着刘母,扑通一下就跪在刘母面前,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刘母伸出干瘪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刘一秋的头。
刘 母:我什么都知道了,你去小洼村吧,家里的事小,学校的事大。你走以后,你爸和你媳妇由我陪着,由我守着,我会像你一样,每天陪他们说说话。你放心吧,我不会让睡在坟里的一老一小,有半点冷清的。
刘一秋:妈,我往后一个礼拜才能回来一趟,你……
刘 母:我不要紧,你看,我不是挺结实的吗。就一件事情,妈求你要抓紧呀,你成家的事儿,我死之前再办不成,到了那头,我没办法跟你爸交代!
刘一秋:妈……
88、小洼村小学。日。
十几个学生和几十个村民聚集在这里,拎着蘑菇、木耳、鸡蛋等东西,翘首以待。
有人喊:老师来了!
众人望去。
山路上。赵老二用自行车载着刘一秋,由远而近。
众人迎上去,围住刘一秋,七嘴八舌,把东西往刘一秋的手里塞。“刘老师,我们早听说了,你对学生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你来了,咱孩子有希望了……”;“没啥好东西,随便尝尝……”
热情的村民使得刘一秋无所适从。
刘一秋眼里含满泪水。
旁白:乡亲们哪,我想对你们说,我在山上有个孤苦伶仃、已过八十高龄的老妈,剩下的日子有一天算两个半天。我想请各位父老乡亲多多体谅,作为儿子,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守在老妈这盏就要耗尽灯油的孤灯旁,我想跟乡里请辞,回去种地,陪着老妈。但我不能说,我知道,一个乡村老师当着村民的面打退堂鼓,村民内心的希望就可能不复存在,而他们的孩子也会从此辍学。我不能说,不能说……
89、山坡上。夜。
刘母站在两座土坟前。月光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
90、小洼村学校。夜。
刘一秋站在院子里,仰望着天空。
91、刘家。晨。
刘一秋着急地吃饭。刘母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刘一秋吃完碗里的东西,欲收拾桌子。
刘 母:放下吧,赶紧走吧,几十里的山路,小心点。
刘一秋:哎。
他拿起挎包,走到门口又站住。
刘 母:咋?拉下东西了?
刘一秋:妈,上秋了,天说变就变,你注意点,记得多穿衣服,你老胳膊老腿的,往屋抱柴禾的时候,一次少点,别累着……
刘 母:知道了,走吧。
刘一秋:你就别去地里了,苞米棒子先晒晒,我下个礼拜回来,再收……
刘 母:你怎么比我老太太还磨叨,我能干啥心里有数,走吧。
刘一秋:这一个礼拜的药,我都熬好了,你每天记得喝,喝前热一热……
刘母板起脸。
刘一秋:好好,我不说了。
刘一秋背上挎包,出门而去。
刘母欲收拾桌上的碗碟,却走到门口,将门打开一条缝,看着外面。
山路上。刘一秋远去的背影。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