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940
成片时长:约56分钟
阅读:1796
发表:2022/7/1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1集
1
…
20
21
22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崇韬(吃惊):晋王?莫非是李存勖?
侯都都:妾看他年少,应该正是新登大位的新晋王。
郭崇韬:夫人与他杀夫之仇,如今是来助某守城?
侯都都:亡夫在日,与麾下甚是亲厚,如今妾不忍麾下枉自战死,故此敢情麾下临阵起义。
郭崇韬:哈哈,夫人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然而望风而降,非郭某本色也。
侯都都:麾下,那晋王用兵犹如神兵天降,如今夹寨已不能守!麾下已经身临绝境,何必死心为朱梁卖命?
郭崇韬(沉吟一阵问):以夫人所见,夹寨已不能守?
侯都都:妾一路所见,几处要紧的堡垒、瞭望堠、烽火台,皆已失陷。况且夹寨最重便是濠沟,晋军过了护城河,可谓天险已失,水师不能助阵,如何再守?
郭崇韬看看战场形势,只见晋军如狼似虎追杀梁兵,梁军四下溃逃。
侯都都:妾也听闻梁帝屡屡折辱麾下,此番又丢了夹寨,只恐麾下纵然脱身,金殿之上也少不得一刀!妾言尽于此,麾下何去何从,还请自做思量。
郭崇韬(犹豫):如此说来,某已经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了。
侯都都:麾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郭崇韬(点点头):也罢。
探马来报:麾下,晋王李存勖亲率晋军来攻。
晋军和梁军交战的场面。
郭崇韬所见之处,晋军个个奋勇,碉楼纷纷垮塌。
郭崇韬(叹息):完了。
副将(指着远方):那大纛之下,莫非便是李存勖?
郭崇韬看去,果然是李存勖骑在天马上,挥剑指挥晋军杀敌,当即骤马冲了过去。侯都都、副将和兵士们也紧随其后,冲向李存勖。
李存勖发现郭崇韬扑了过来。
李存勖:放箭。
侯都都(喊):大王莫要放箭!
郭崇韬(打开羽箭高喊):莫要放箭!晋王,某是前来投诚的。
李存勖一愣,只见郭崇韬已经滚鞍下马,瘸腿跑向晋王的天马前,跪地。
郭崇韬:晋王天威,郭崇韬决意投诚。
侯都都也下马走过来。
侯都都:大王,贱妾感大王不杀之恩,故此请了周将军将令,说服郭将军郭安时前来投诚,乞求大王收纳。
李存勖(哈哈大笑):夹寨夫人,你当真名不虚传!立此奇功。
李存勖(看看郭崇韬):安时既然起义,便当立刻命你部下停止抵抗。
郭崇韬(转身对副将):传令,停止抵抗,投降晋王。
副将和梁军官兵们愣住了,接着副将便大声喊。
副将:麾下有令,投降晋王,停止抵抗。
传令过去,梁军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郭崇韬命令士兵将自己捆住,跪在晋王马前。
郭崇韬:罪臣郭崇韬,决意弃暗投明。
李存勖(哈哈大笑):郭将军弃暗投明,好极,好极。
李存勖下马,亲自走过去解开郭崇韬绑缚。
李存勖:夹寨梁军,共有多少?
郭崇韬(拱手):禀大王,共有二万人马,罪臣适才已令都放下武器,不再抵抗王师。
周德威纵马过来,诧异地看着郭崇韬。
李存勖:镇远,郭崇韬郭安时已经起义,夹寨梁军尽数归降了。
周德威(连忙下马):恭喜大王!大王雷霆一击,竟然解了潞州经年之围困,末将口拙,实在不知如何称颂大王神威。
郭崇韬(向周德威抱拳):原来是周将军,末将以前竟然与将军为敌,实在惭愧。
周德威(连忙还礼):好说,好说,以前是各为其主,今后咱们同殿为臣,还要郭将军多多帮衬。
周德威(对侯都都):夫人真的说服了郭安时?
侯都都笑着点头,周德威却摇头感叹。
李嗣源纵马来到,见到晋王连忙下马。
李嗣源:大王,梁军已经全数归降,统计下来,约有一万五千人。
郭崇韬(大惊):莫非适才一战,就已阵亡五千人?
李存勖(微笑):安时不必介意。现在便同去潞州城下,与李嗣昭见面。他被麾下围困一年,也该出城透透气了。
李嗣源(看看郭崇韬):大王,这是郭将军?
周德威:大太保,郭将军已经阵前起义了。
李嗣源(拱手):啊呀,郭将军真义士也。
郭崇韬(向李嗣源拱手):原来是大太保,威名如雷贯耳,今日方才得见。
李嗣源哈哈大笑,两人握手后,郭崇韬向李存勖说话。
郭崇韬:大王,梁帝亦在此间,大王是否有意?
李存勖君臣都是一愣。
李存勖:梁帝朱晃在此?
郭崇韬:在王彦章大营中,离此处不过五里。
李嗣源(抢先):大王,此乃天赐良机!必定先王显灵,竟然令朱贼来到此绝境。
周德威:若能擒杀朱晃,却不胜得几个潞州?倘能诛杀弑君逆贼,大王勤王之功可谓一蹴而就!
李嗣源(笑):救潞州,勤王,我等两难之事,不料今日可毕其功于一役!大王真乃天纵神武!
周德威:这王彦章虽然凶猛,奈何还要保护朱贼。大王,末将请率领一支精兵前往追杀。
李存勖(摇摇头):夹寨虽破,但梁军主力尚在,官军仍然处在劣势。此刻贪功,实在不智。
周德威:若能杀死朱贼,自然一切平安。
李存勖:郭安时,王彦章大军,共有多少人马?
郭崇韬:对外诈称十五万人马,实际上约有十三万。
周德威(一凛):十三万大军?
李嗣源:梁军虽众,但官军连胜两战,投降梁军也有两三万人,合起来约有七万,兵力上并不吃亏。况且官军乃是得胜之兵,士气高昂,此时追杀朱贼,确有可能。
李存勖摆摆手:源兄所说不合。投降梁兵,非但没有战力,反要防他再次倒戈!官军长途奔袭,本已经疲惫不堪,又连续两场恶战,如今都已杀得手软,可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朱贼身边的禁军,都是精锐之师,虽然暂时慌乱,但为了保护朱贼,必然誓死血战!果然杀得透时,官军必然也伤亡惨重,而朱贼有王彦章保驾,必然早已远遁!要杀朱贼,谈何容易?要知孤来潞州,是要解围,并非要杀朱贼。不如就势把梁军逐走,官军伤亡也小。源兄,见猎心喜,非良将也。你还是立刻与文仲一同去联络二郎吧。
李嗣源:大王知己知彼,令臣惭愧!末将这就与文仲去联络二郎。
郭威:大王,末将遵旨。
郭崇韬:大王英明睿智,当此大胜之时,竟然能勒兵不追!难怪得大王能破夹寨!郭某今日得以追随大王,实在是一生之幸。
李存勖哈哈大笑,把侯都都拉了过来。
李存勖:源兄、文仲,你二人联络了二郎,就让他给孤安排个好住所,侯夫人陪孤喝酒吃肉,好生歇息一夜。告知二郎,便说孤不与朱贼决战,只要与侯夫人大战。
侯都都(红着脸):贱妾谨遵王命。
李嗣源、周德威、郭崇韬一起哈哈大笑。连郭威都在一旁微笑。
16、外 日 梁帝大帐 日 外
人物:朱晃、王彦章
朱晃衣服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对王彦章问道。
朱晃:晋贼从何而来?真的杀过来了?
王彦章:真的杀过来了,夹寨已破,听郭崇韬已经叛降。陛下请随末将杀出去。
朱晃点点头。两人骑马冲了出去,只见四下里晋军旗号摇动,火把燃烧。王彦章摇动铁枪,当先冲突,晋军拦阻者都被杀死。
17、外 日 太原明政殿前
人物:李存信、李存璋、李克宁、张承业
李存信(大声叫喊):耽误军情,谁人负责?
李存璋(走出明政殿):原来是四郎在此喧哗。
李存信:八郎,有云中紧急军情在此,契丹大举入寇。
李存璋伸手要取公文,李存信拦住。
李存信:此等机密,只能交予大王,他人概莫能看。
李存璋(奇怪):四郎何意?某奉了王命,在明政殿值守,如何看不得?
李存信:此乃惯例,八郎莫怪。
李存璋(盯着他看看):既如此,四郎可自去孝棚寻大王。
李存信(大喊):便是孝棚寻不见大王,方来明政殿寻!如何此间也不见大王?误了军国大事,谁来担当?
李存璋:又怕误了军机,又不肯将公文呈上,某看四郎今日,送军机是其次,寻大王才是根本吧?
李存信:某并不与你争执,只请大王前来处置军情。
李存璋:某已让你去孝棚寻大王,你自不肯去。
李存璋一挥手,禁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将两人围住。李存信看看这些禁军。
李存信:八郎何意?
李存璋:惯例而已。
李存信(鼓起勇气):某适才已说过,大王不在孝棚!莫非八郎今日一定要耽搁军情?
这时李克宁拨开禁军走了过来。
李克宁:怎生如此?
李存信:臣给大司徒请安。
李克宁:是存信啊。你不在左军不在孝棚,却来明政殿作甚?
李存信:便是有云中发来紧急军情,契丹大举来犯,存信连忙来此觐见大王,听大王处置军情。
李克宁(吃了一惊):啊?契丹来犯?这可是天塌祸事!云中兵微将寡,如何抵挡?此刻也不知云中是否还在我晋国手中?
李克宁(转向李存璋):存璋,军情十万火急,怎不速速请出大王?
李存璋:大司徒容禀,存信乃左军主将,十万火急的军情,怎生会来自他手中?军情急报,不是该首先报与存璋吗?
李存信:某路上遇到报马,听闻军情紧急,故而取了公文前来面见大王,又有何不妥?
李克宁:原来存信是担忧国事,真是忠君爱国一片苦心。
李存璋:果然如此,现在便该把军情予某,某自会处置,为何托辞不肯呈上?
李克宁:存璋!料想如今云中已然陷于尸山血海之中,官兵战死,黎民哀哭,你不思拯民于水火,犹自拘泥、争执这些程序,置河东大局何地?置百姓安危何处?莫非要大王初继位便丢失云中?你这居心未免太狠了。
李存璋:司徒莫要血口喷人,存璋不过按章行事而已。
李克宁(打断):好一个按章行事!你可知非常之事便该有非常之举!不与你做口舌之争,速速将大王请出,商量军机。
画外音:
张承业:咱家忝为河东监军,不知可否看得军情?
张承业拨开禁军缓缓走了过来。
侯都都:妾看他年少,应该正是新登大位的新晋王。
郭崇韬:夫人与他杀夫之仇,如今是来助某守城?
侯都都:亡夫在日,与麾下甚是亲厚,如今妾不忍麾下枉自战死,故此敢情麾下临阵起义。
郭崇韬:哈哈,夫人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然而望风而降,非郭某本色也。
侯都都:麾下,那晋王用兵犹如神兵天降,如今夹寨已不能守!麾下已经身临绝境,何必死心为朱梁卖命?
郭崇韬(沉吟一阵问):以夫人所见,夹寨已不能守?
侯都都:妾一路所见,几处要紧的堡垒、瞭望堠、烽火台,皆已失陷。况且夹寨最重便是濠沟,晋军过了护城河,可谓天险已失,水师不能助阵,如何再守?
郭崇韬看看战场形势,只见晋军如狼似虎追杀梁兵,梁军四下溃逃。
侯都都:妾也听闻梁帝屡屡折辱麾下,此番又丢了夹寨,只恐麾下纵然脱身,金殿之上也少不得一刀!妾言尽于此,麾下何去何从,还请自做思量。
郭崇韬(犹豫):如此说来,某已经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了。
侯都都:麾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郭崇韬(点点头):也罢。
探马来报:麾下,晋王李存勖亲率晋军来攻。
晋军和梁军交战的场面。
郭崇韬所见之处,晋军个个奋勇,碉楼纷纷垮塌。
郭崇韬(叹息):完了。
副将(指着远方):那大纛之下,莫非便是李存勖?
郭崇韬看去,果然是李存勖骑在天马上,挥剑指挥晋军杀敌,当即骤马冲了过去。侯都都、副将和兵士们也紧随其后,冲向李存勖。
李存勖发现郭崇韬扑了过来。
李存勖:放箭。
侯都都(喊):大王莫要放箭!
郭崇韬(打开羽箭高喊):莫要放箭!晋王,某是前来投诚的。
李存勖一愣,只见郭崇韬已经滚鞍下马,瘸腿跑向晋王的天马前,跪地。
郭崇韬:晋王天威,郭崇韬决意投诚。
侯都都也下马走过来。
侯都都:大王,贱妾感大王不杀之恩,故此请了周将军将令,说服郭将军郭安时前来投诚,乞求大王收纳。
李存勖(哈哈大笑):夹寨夫人,你当真名不虚传!立此奇功。
李存勖(看看郭崇韬):安时既然起义,便当立刻命你部下停止抵抗。
郭崇韬(转身对副将):传令,停止抵抗,投降晋王。
副将和梁军官兵们愣住了,接着副将便大声喊。
副将:麾下有令,投降晋王,停止抵抗。
传令过去,梁军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郭崇韬命令士兵将自己捆住,跪在晋王马前。
郭崇韬:罪臣郭崇韬,决意弃暗投明。
李存勖(哈哈大笑):郭将军弃暗投明,好极,好极。
李存勖下马,亲自走过去解开郭崇韬绑缚。
李存勖:夹寨梁军,共有多少?
郭崇韬(拱手):禀大王,共有二万人马,罪臣适才已令都放下武器,不再抵抗王师。
周德威纵马过来,诧异地看着郭崇韬。
李存勖:镇远,郭崇韬郭安时已经起义,夹寨梁军尽数归降了。
周德威(连忙下马):恭喜大王!大王雷霆一击,竟然解了潞州经年之围困,末将口拙,实在不知如何称颂大王神威。
郭崇韬(向周德威抱拳):原来是周将军,末将以前竟然与将军为敌,实在惭愧。
周德威(连忙还礼):好说,好说,以前是各为其主,今后咱们同殿为臣,还要郭将军多多帮衬。
周德威(对侯都都):夫人真的说服了郭安时?
侯都都笑着点头,周德威却摇头感叹。
李嗣源纵马来到,见到晋王连忙下马。
李嗣源:大王,梁军已经全数归降,统计下来,约有一万五千人。
郭崇韬(大惊):莫非适才一战,就已阵亡五千人?
李存勖(微笑):安时不必介意。现在便同去潞州城下,与李嗣昭见面。他被麾下围困一年,也该出城透透气了。
李嗣源(看看郭崇韬):大王,这是郭将军?
周德威:大太保,郭将军已经阵前起义了。
李嗣源(拱手):啊呀,郭将军真义士也。
郭崇韬(向李嗣源拱手):原来是大太保,威名如雷贯耳,今日方才得见。
李嗣源哈哈大笑,两人握手后,郭崇韬向李存勖说话。
郭崇韬:大王,梁帝亦在此间,大王是否有意?
李存勖君臣都是一愣。
李存勖:梁帝朱晃在此?
郭崇韬:在王彦章大营中,离此处不过五里。
李嗣源(抢先):大王,此乃天赐良机!必定先王显灵,竟然令朱贼来到此绝境。
周德威:若能擒杀朱晃,却不胜得几个潞州?倘能诛杀弑君逆贼,大王勤王之功可谓一蹴而就!
李嗣源(笑):救潞州,勤王,我等两难之事,不料今日可毕其功于一役!大王真乃天纵神武!
周德威:这王彦章虽然凶猛,奈何还要保护朱贼。大王,末将请率领一支精兵前往追杀。
李存勖(摇摇头):夹寨虽破,但梁军主力尚在,官军仍然处在劣势。此刻贪功,实在不智。
周德威:若能杀死朱贼,自然一切平安。
李存勖:郭安时,王彦章大军,共有多少人马?
郭崇韬:对外诈称十五万人马,实际上约有十三万。
周德威(一凛):十三万大军?
李嗣源:梁军虽众,但官军连胜两战,投降梁军也有两三万人,合起来约有七万,兵力上并不吃亏。况且官军乃是得胜之兵,士气高昂,此时追杀朱贼,确有可能。
李存勖摆摆手:源兄所说不合。投降梁兵,非但没有战力,反要防他再次倒戈!官军长途奔袭,本已经疲惫不堪,又连续两场恶战,如今都已杀得手软,可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朱贼身边的禁军,都是精锐之师,虽然暂时慌乱,但为了保护朱贼,必然誓死血战!果然杀得透时,官军必然也伤亡惨重,而朱贼有王彦章保驾,必然早已远遁!要杀朱贼,谈何容易?要知孤来潞州,是要解围,并非要杀朱贼。不如就势把梁军逐走,官军伤亡也小。源兄,见猎心喜,非良将也。你还是立刻与文仲一同去联络二郎吧。
李嗣源:大王知己知彼,令臣惭愧!末将这就与文仲去联络二郎。
郭威:大王,末将遵旨。
郭崇韬:大王英明睿智,当此大胜之时,竟然能勒兵不追!难怪得大王能破夹寨!郭某今日得以追随大王,实在是一生之幸。
李存勖哈哈大笑,把侯都都拉了过来。
李存勖:源兄、文仲,你二人联络了二郎,就让他给孤安排个好住所,侯夫人陪孤喝酒吃肉,好生歇息一夜。告知二郎,便说孤不与朱贼决战,只要与侯夫人大战。
侯都都(红着脸):贱妾谨遵王命。
李嗣源、周德威、郭崇韬一起哈哈大笑。连郭威都在一旁微笑。
16、外 日 梁帝大帐 日 外
人物:朱晃、王彦章
朱晃衣服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对王彦章问道。
朱晃:晋贼从何而来?真的杀过来了?
王彦章:真的杀过来了,夹寨已破,听郭崇韬已经叛降。陛下请随末将杀出去。
朱晃点点头。两人骑马冲了出去,只见四下里晋军旗号摇动,火把燃烧。王彦章摇动铁枪,当先冲突,晋军拦阻者都被杀死。
17、外 日 太原明政殿前
人物:李存信、李存璋、李克宁、张承业
李存信(大声叫喊):耽误军情,谁人负责?
李存璋(走出明政殿):原来是四郎在此喧哗。
李存信:八郎,有云中紧急军情在此,契丹大举入寇。
李存璋伸手要取公文,李存信拦住。
李存信:此等机密,只能交予大王,他人概莫能看。
李存璋(奇怪):四郎何意?某奉了王命,在明政殿值守,如何看不得?
李存信:此乃惯例,八郎莫怪。
李存璋(盯着他看看):既如此,四郎可自去孝棚寻大王。
李存信(大喊):便是孝棚寻不见大王,方来明政殿寻!如何此间也不见大王?误了军国大事,谁来担当?
李存璋:又怕误了军机,又不肯将公文呈上,某看四郎今日,送军机是其次,寻大王才是根本吧?
李存信:某并不与你争执,只请大王前来处置军情。
李存璋:某已让你去孝棚寻大王,你自不肯去。
李存璋一挥手,禁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将两人围住。李存信看看这些禁军。
李存信:八郎何意?
李存璋:惯例而已。
李存信(鼓起勇气):某适才已说过,大王不在孝棚!莫非八郎今日一定要耽搁军情?
这时李克宁拨开禁军走了过来。
李克宁:怎生如此?
李存信:臣给大司徒请安。
李克宁:是存信啊。你不在左军不在孝棚,却来明政殿作甚?
李存信:便是有云中发来紧急军情,契丹大举来犯,存信连忙来此觐见大王,听大王处置军情。
李克宁(吃了一惊):啊?契丹来犯?这可是天塌祸事!云中兵微将寡,如何抵挡?此刻也不知云中是否还在我晋国手中?
李克宁(转向李存璋):存璋,军情十万火急,怎不速速请出大王?
李存璋:大司徒容禀,存信乃左军主将,十万火急的军情,怎生会来自他手中?军情急报,不是该首先报与存璋吗?
李存信:某路上遇到报马,听闻军情紧急,故而取了公文前来面见大王,又有何不妥?
李克宁:原来存信是担忧国事,真是忠君爱国一片苦心。
李存璋:果然如此,现在便该把军情予某,某自会处置,为何托辞不肯呈上?
李克宁:存璋!料想如今云中已然陷于尸山血海之中,官兵战死,黎民哀哭,你不思拯民于水火,犹自拘泥、争执这些程序,置河东大局何地?置百姓安危何处?莫非要大王初继位便丢失云中?你这居心未免太狠了。
李存璋:司徒莫要血口喷人,存璋不过按章行事而已。
李克宁(打断):好一个按章行事!你可知非常之事便该有非常之举!不与你做口舌之争,速速将大王请出,商量军机。
画外音:
张承业:咱家忝为河东监军,不知可否看得军情?
张承业拨开禁军缓缓走了过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