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6940
成片时长:约56分钟
阅读:1796
发表:2022/7/1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1集
1
…
20
21
22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21集 神王暴击
1、内 日 太原孝棚
人物:李存勖、李九娘、刘太后、曹太妃、张承业、李存璋
李存勖身着斩榱重孝,在孝棚内哭泣。刘太后、曹太妃、王后等人也在哭泣。
李存勖祭祀完毕,站起身来,张承业走了过来。
张承业:大王可是要寻郭威?
李存勖:先说镇远何在?
张承业:只在门外候旨。
李存勖点点头,转身走了出来,张承业紧随其后。
李存勖:请娘娘来说话。
张承业过去与王后低语两句,王后走了过来。
李存勖看看周围无人,便对王后说。
李存勖:兵贵神速,孤不欲别人知晓军机,故此只告诉你两人,孤现在就与周镇远领兵南下潞州。
王后吃了一惊,看看张承业。
王后:大王如今又如此心急,不知为何?不做充分准备,你那五不能战,该当如何?
李存勖(断然):不必多问。但若是大司徒有事,你两人当知如何应付。
张承业(点头):大王放心,老奴必会妥当应对司徒。
李存勖:大司空何在?
李存璋大步走过来拱手。
李存璋:大王,臣在。
李存勖:德璜,当年杀段文楚,可还记得?
李存璋(一愣):自然记得,段文楚手握兵权作乱,臣奉了先王旨意驰抵云州,擒贼擒王将其杀死。不知大王因何提起……
李存勖(打断):老戏新唱,德璜做好准备。若又有了段文楚之类,自知该当如何处置。
李存璋:臣乃大王利剑,大王所指,臣必诛之!
李存勖(使劲打打他肩膀):如此甚好。孤远征期间,你暂听王后与张公公号令,该当动手,即可杀绝。
李存璋:臣遵旨。
李存勖:张公公,你务须与大司空全力配合,力保太原平安。
张承业:老奴遵旨。
李存勖(看看王后):诸事布置妥当,孤这就前往潞州,你却莫忘了晨昏给太后太妃两宫请安。
王后:大王放心,孝道之事,臣妾绝不敢忘,只是大王如此匆忙,不知到了潞州,又……
李存勖(打断):张公公随孤去找周镇远。
李存勖径自离开,张承业紧随其后。
王后看着他们的背影,神态复杂。
2、内 日 司徒府
人物:李存信、李克宁
李存信(匆匆进入):叔父,小侄闻说孝棚中不见大王了。
李克宁一下站起来,袍袖带倒了茶杯他也不顾。
李克宁(焦急):胡说!好端端的,大王岂会不见?
李存信:今日祭奠之后,大王与周镇远都没了踪影。此事端的蹊跷,侄儿也是纳闷不已。
侍女重新给李克宁倒茶,收拾桌面。李克宁端着茶杯,想了想。
李克宁:周镇远也不见了?嗯,存信,以你所见,大王和镇远,该会去往何处?
李存信:大王既然是与周德威一路,总不成会去潞州?
李克宁(品着茶):此事你也知断无可能。潞州夹寨何等险恶,等闲都攻不下。况且还有王铁枪领兵策应!先王当日尚且铩羽而归,最终抱恨升天也未解围潞州,何况如今梁帝御驾亲征,再加上梁军有十余万之众,倍则攻之,如何攻之?敌众我寡,谁人能战?先王令周镇远回太原,明摆着是放弃潞州啦!要知潞州距此,可是有五百多里路,十天也未必能赶到!等勖儿赶到,潞州是否还在二郎手中,都说不清了。
李存信:四叔晓畅军事,解惑释疑,存信受教良多。只是他既去不成潞州,却去何处?遮莫是去辽汾两州中的一州?
李克宁(思索):这还差不多。存信,你不是说张鄂李瑭与你相善吗?你速速联系他二人,不论哪头见了勖儿,即刻告知。
李存信:存勖去处一旦落实,四叔就要动手了是吧?
李克宁:若两州都无大王踪迹,又该如何?
李存信:四叔指教。
李克宁(微笑):那日某又向大王请为云中节度使,大王当时便神情不豫,然而某料他也无可奈何。
李存信:大司徒以为存勖去了云中?
李克宁(嘲讽):他去云中何事?不当晋王,去当云中节度使?
李存信咧嘴傻笑了一下。
李克宁(无可奈何):你呀,不会联系起来看吗?大王必然是眼看潞州不保,云中又将被某拿走,故此忙于开拓疆土!趁无人提防他这初掌国政之君,即刻便带了周镇远去开疆拓土了。若某所料不差,河朔一带,当是勖儿最爱。若能拉拢王镕、王处直任何一人,晋国都能势力大涨,他这晋王的位子,也就坐稳了。只是,这两路诸侯,先王尚且拿捏不住,他又如何收拾?况且朱晃建立新朝之后,立刻就把王处直封为北平郡王,把王镕封做赵王,存勖此刻下手,却也晚了。
李存信:是啊,人家现在是梁朝的北平国、赵国了,怎会归顺晋国?
李克宁(想了想一笑):估计也就是去碰碰运气吧。
李存信:原来如此啊!大王此计虽然神鬼难料,然而大司徒久在军中,自然料中。存信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克宁(起身踱步):那北平国、赵国两处,若勖儿摇唇鼓舌后竟然拉来一家,结成同盟,便也提高了他的声望。不过,一旦朱晃大军来攻,他还是要调集云中兵助阵,某依然还有机会行事。
李存信:他就是嫉妒叔父声望太高,才想去建立军功。
李克宁(摇摇手):不过,勖儿如此急切,虽然是少年心性,却非王者所宜。他或许忘了,初登大位,根基未牢,遽尔远征,实在冒险哎。
李存信:所以侄儿一力主张叔父登基,其实也是咱们沙陀的根本所在。
李克宁:嗯,不论是辽汾两州,或者是北平国一带,一旦大王消息确定,咱们立即动手。你率左军缠住存璋,某率本部直取明政殿。之后召集众文武,大事可定。
李存信:叔父,侄儿有个请求。
李克宁看看他。
李存信:叔父一旦成功,可否率军去将二郎救出?
李克宁(叹气):你们几个,兄弟义气深重。好吧,叔父登上王位以后,定当与二郎内外夹击,好歹将他救出。
李存信:侄儿代二郎感谢叔父。
3、外 日 晋军行军路上
人物:李存勖、周德威、郭威
周德威(骤马来报):大王,此地离辽州州府不远了。
李存勖(点点头):马摘铃,人衔枚,快速通过,切莫惊扰了张鄂那厮。
周德威:末将这就前去传令。
李存勖:战马马力如何?
周德威:鸦儿军都知战马乃是冲锋陷阵的主力,故此无人敢私乘战马。
李存勖(点点头):毕竟潞州路程遥远,战马到了潞州,也是乏累得很。下令一定要保护好战马体力,多加些精饲料。
周德威:是,诸军均只敢乘驮马前进。
李存勖:行军乘骑驮马足矣!咱们是清一色的马军,步军十日路程,孤只需三日即可,何况是昼夜兼程。
郭威:大王,若只是求快速到达,末将倒是知一条近路。
李存勖(惊讶):哦?还有小路可走?
郭威:正是。末将听说先王昔年大破孟方立,便是绕过辽州,再过三垂冈,便到潞州。末将在潞州时,曾率马军前往探查过。
李存勖:好啊,沿着父王昔年的脚步走!文仲且说,走这条近路,可省多少路程?
郭威:末将估计可省上百里路程。
李存勖:甚好,要的就是猝不及防!文仲领路,咱们就抄近路去。
周德威:末将当年随先王走过此路,虽然近些,只苦蜿蜒曲折,险隘极多,若是梁兵分兵把守,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反而耽误时间。
李存勖:只要是近路就好!孤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文仲做前军,探清去路。镇远做后军,接应源兄。
4、内 日 潞州梁军帅帐
人物:朱晃、王彦章、郭崇韬
朱晃(怒喝):朕命尔等三日破城!你等延宕至今,五日犹自未能进入潞州,是何用心?竟敢将朕口谕置于脑后!
王彦章(跪伏):末将无能,愿听陛下发落。
朱晃(看看他):今日指挥使是谁?
郭崇韬(下跪):还是末将。
朱晃(拍案大喝):王子明!似这等庸碌之辈,亏你还将他用做指挥使。
王彦章:末将立刻革去郭崇韬……
朱晃(打断):革职?亏得你想!子明你这等妇人之仁,难怪军无斗志,个个贪生怕死!这等无能之辈,不杀何待!慈不掌兵你不懂吗?
王彦章(重新跪倒):陛下,郭崇韬乃是军中宿将,向来治军严谨,先祖乃郭令公郭子仪……
朱晃不耐烦的一脚踢开王彦章。
朱晃:莫跟朕提什么郭子仪!将他立刻绑了起来,推出斩首,悬首辕门,号令三军,明日再不能破城,这就是下场!
郭崇韬:陛下恕罪,末将明日一定冒死冲锋,必然攻下潞州。
朱晃:几天来你都在虚言塞责!欺君之罪,如何留你!拖出去斩了。
帐中将领们一齐跪下:陛下刀下留情啊。
朱晃猛然站起,愤怒地将所坐的交椅砸向武将们,众将躲避不迭。
朱晃(怒斥):可知朕的攻晋战略,悉数被你等拖累!偏生郭崇韬这等巧言令色、贪生怕死之辈,却居指挥使职位,如何成事!
郭崇韬(大声):陛下,给末将最后一个机会,若明日攻不得潞州,臣情肯战死在城下,不要污了陛下的斧钺。
王彦章、符道昭(诸将跪伏在地):还请陛下给他最后一个机会。
朱晃(沉吟一阵):罢罢罢,既然尔等苦苦哀求,偏是朕又天生惜才,便给你郭安时最后一个机会。且松绑来。
郭崇韬(跪拜):末将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朱晃(一脚将他踢翻):朕说过不杀你了吗?
帐内诸将面面相觑。
朱晃:朕只是暂时饶你性命!明日你若取不来潞州,朕一般取你狗命。
郭崇韬:陛下,末将情愿战死在潞州,但愿陛下宽恕末将家眷即可。
朱晃(点点头):这还像男子汉。若你战死,朕自会保你家眷平安富足,却不必多虑!若你果然取了潞州,朕还会将你家眷送来潞州,由你镇守昭义军!听到没有郭安时!荣华富贵还是与你家小天人永隔,就看你明日怎生攻城!
郭崇韬:陛下放心,末将明日必然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拿下潞州。
朱晃:死罪暂且搁下,活罪难逃。军政司,先给他五十大板。
军政司躬身应诺。
王彦章(连忙):陛下,五十大板,只怕纵然今日挨得住,明日却也无力冲锋陷阵,还请陛下……
朱晃(不耐烦):郭崇韬,你自己选择,是现在一刀痛快,还是今日五十大板,明日赌条命回来。
郭崇韬:末将任由陛下发落。
郭崇韬(向王彦章):殿帅,末将活该受这五十大板,谢过殿帅,末将这就前往领罚。
1、内 日 太原孝棚
人物:李存勖、李九娘、刘太后、曹太妃、张承业、李存璋
李存勖身着斩榱重孝,在孝棚内哭泣。刘太后、曹太妃、王后等人也在哭泣。
李存勖祭祀完毕,站起身来,张承业走了过来。
张承业:大王可是要寻郭威?
李存勖:先说镇远何在?
张承业:只在门外候旨。
李存勖点点头,转身走了出来,张承业紧随其后。
李存勖:请娘娘来说话。
张承业过去与王后低语两句,王后走了过来。
李存勖看看周围无人,便对王后说。
李存勖:兵贵神速,孤不欲别人知晓军机,故此只告诉你两人,孤现在就与周镇远领兵南下潞州。
王后吃了一惊,看看张承业。
王后:大王如今又如此心急,不知为何?不做充分准备,你那五不能战,该当如何?
李存勖(断然):不必多问。但若是大司徒有事,你两人当知如何应付。
张承业(点头):大王放心,老奴必会妥当应对司徒。
李存勖:大司空何在?
李存璋大步走过来拱手。
李存璋:大王,臣在。
李存勖:德璜,当年杀段文楚,可还记得?
李存璋(一愣):自然记得,段文楚手握兵权作乱,臣奉了先王旨意驰抵云州,擒贼擒王将其杀死。不知大王因何提起……
李存勖(打断):老戏新唱,德璜做好准备。若又有了段文楚之类,自知该当如何处置。
李存璋:臣乃大王利剑,大王所指,臣必诛之!
李存勖(使劲打打他肩膀):如此甚好。孤远征期间,你暂听王后与张公公号令,该当动手,即可杀绝。
李存璋:臣遵旨。
李存勖:张公公,你务须与大司空全力配合,力保太原平安。
张承业:老奴遵旨。
李存勖(看看王后):诸事布置妥当,孤这就前往潞州,你却莫忘了晨昏给太后太妃两宫请安。
王后:大王放心,孝道之事,臣妾绝不敢忘,只是大王如此匆忙,不知到了潞州,又……
李存勖(打断):张公公随孤去找周镇远。
李存勖径自离开,张承业紧随其后。
王后看着他们的背影,神态复杂。
2、内 日 司徒府
人物:李存信、李克宁
李存信(匆匆进入):叔父,小侄闻说孝棚中不见大王了。
李克宁一下站起来,袍袖带倒了茶杯他也不顾。
李克宁(焦急):胡说!好端端的,大王岂会不见?
李存信:今日祭奠之后,大王与周镇远都没了踪影。此事端的蹊跷,侄儿也是纳闷不已。
侍女重新给李克宁倒茶,收拾桌面。李克宁端着茶杯,想了想。
李克宁:周镇远也不见了?嗯,存信,以你所见,大王和镇远,该会去往何处?
李存信:大王既然是与周德威一路,总不成会去潞州?
李克宁(品着茶):此事你也知断无可能。潞州夹寨何等险恶,等闲都攻不下。况且还有王铁枪领兵策应!先王当日尚且铩羽而归,最终抱恨升天也未解围潞州,何况如今梁帝御驾亲征,再加上梁军有十余万之众,倍则攻之,如何攻之?敌众我寡,谁人能战?先王令周镇远回太原,明摆着是放弃潞州啦!要知潞州距此,可是有五百多里路,十天也未必能赶到!等勖儿赶到,潞州是否还在二郎手中,都说不清了。
李存信:四叔晓畅军事,解惑释疑,存信受教良多。只是他既去不成潞州,却去何处?遮莫是去辽汾两州中的一州?
李克宁(思索):这还差不多。存信,你不是说张鄂李瑭与你相善吗?你速速联系他二人,不论哪头见了勖儿,即刻告知。
李存信:存勖去处一旦落实,四叔就要动手了是吧?
李克宁:若两州都无大王踪迹,又该如何?
李存信:四叔指教。
李克宁(微笑):那日某又向大王请为云中节度使,大王当时便神情不豫,然而某料他也无可奈何。
李存信:大司徒以为存勖去了云中?
李克宁(嘲讽):他去云中何事?不当晋王,去当云中节度使?
李存信咧嘴傻笑了一下。
李克宁(无可奈何):你呀,不会联系起来看吗?大王必然是眼看潞州不保,云中又将被某拿走,故此忙于开拓疆土!趁无人提防他这初掌国政之君,即刻便带了周镇远去开疆拓土了。若某所料不差,河朔一带,当是勖儿最爱。若能拉拢王镕、王处直任何一人,晋国都能势力大涨,他这晋王的位子,也就坐稳了。只是,这两路诸侯,先王尚且拿捏不住,他又如何收拾?况且朱晃建立新朝之后,立刻就把王处直封为北平郡王,把王镕封做赵王,存勖此刻下手,却也晚了。
李存信:是啊,人家现在是梁朝的北平国、赵国了,怎会归顺晋国?
李克宁(想了想一笑):估计也就是去碰碰运气吧。
李存信:原来如此啊!大王此计虽然神鬼难料,然而大司徒久在军中,自然料中。存信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克宁(起身踱步):那北平国、赵国两处,若勖儿摇唇鼓舌后竟然拉来一家,结成同盟,便也提高了他的声望。不过,一旦朱晃大军来攻,他还是要调集云中兵助阵,某依然还有机会行事。
李存信:他就是嫉妒叔父声望太高,才想去建立军功。
李克宁(摇摇手):不过,勖儿如此急切,虽然是少年心性,却非王者所宜。他或许忘了,初登大位,根基未牢,遽尔远征,实在冒险哎。
李存信:所以侄儿一力主张叔父登基,其实也是咱们沙陀的根本所在。
李克宁:嗯,不论是辽汾两州,或者是北平国一带,一旦大王消息确定,咱们立即动手。你率左军缠住存璋,某率本部直取明政殿。之后召集众文武,大事可定。
李存信:叔父,侄儿有个请求。
李克宁看看他。
李存信:叔父一旦成功,可否率军去将二郎救出?
李克宁(叹气):你们几个,兄弟义气深重。好吧,叔父登上王位以后,定当与二郎内外夹击,好歹将他救出。
李存信:侄儿代二郎感谢叔父。
3、外 日 晋军行军路上
人物:李存勖、周德威、郭威
周德威(骤马来报):大王,此地离辽州州府不远了。
李存勖(点点头):马摘铃,人衔枚,快速通过,切莫惊扰了张鄂那厮。
周德威:末将这就前去传令。
李存勖:战马马力如何?
周德威:鸦儿军都知战马乃是冲锋陷阵的主力,故此无人敢私乘战马。
李存勖(点点头):毕竟潞州路程遥远,战马到了潞州,也是乏累得很。下令一定要保护好战马体力,多加些精饲料。
周德威:是,诸军均只敢乘驮马前进。
李存勖:行军乘骑驮马足矣!咱们是清一色的马军,步军十日路程,孤只需三日即可,何况是昼夜兼程。
郭威:大王,若只是求快速到达,末将倒是知一条近路。
李存勖(惊讶):哦?还有小路可走?
郭威:正是。末将听说先王昔年大破孟方立,便是绕过辽州,再过三垂冈,便到潞州。末将在潞州时,曾率马军前往探查过。
李存勖:好啊,沿着父王昔年的脚步走!文仲且说,走这条近路,可省多少路程?
郭威:末将估计可省上百里路程。
李存勖:甚好,要的就是猝不及防!文仲领路,咱们就抄近路去。
周德威:末将当年随先王走过此路,虽然近些,只苦蜿蜒曲折,险隘极多,若是梁兵分兵把守,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反而耽误时间。
李存勖:只要是近路就好!孤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文仲做前军,探清去路。镇远做后军,接应源兄。
4、内 日 潞州梁军帅帐
人物:朱晃、王彦章、郭崇韬
朱晃(怒喝):朕命尔等三日破城!你等延宕至今,五日犹自未能进入潞州,是何用心?竟敢将朕口谕置于脑后!
王彦章(跪伏):末将无能,愿听陛下发落。
朱晃(看看他):今日指挥使是谁?
郭崇韬(下跪):还是末将。
朱晃(拍案大喝):王子明!似这等庸碌之辈,亏你还将他用做指挥使。
王彦章:末将立刻革去郭崇韬……
朱晃(打断):革职?亏得你想!子明你这等妇人之仁,难怪军无斗志,个个贪生怕死!这等无能之辈,不杀何待!慈不掌兵你不懂吗?
王彦章(重新跪倒):陛下,郭崇韬乃是军中宿将,向来治军严谨,先祖乃郭令公郭子仪……
朱晃不耐烦的一脚踢开王彦章。
朱晃:莫跟朕提什么郭子仪!将他立刻绑了起来,推出斩首,悬首辕门,号令三军,明日再不能破城,这就是下场!
郭崇韬:陛下恕罪,末将明日一定冒死冲锋,必然攻下潞州。
朱晃:几天来你都在虚言塞责!欺君之罪,如何留你!拖出去斩了。
帐中将领们一齐跪下:陛下刀下留情啊。
朱晃猛然站起,愤怒地将所坐的交椅砸向武将们,众将躲避不迭。
朱晃(怒斥):可知朕的攻晋战略,悉数被你等拖累!偏生郭崇韬这等巧言令色、贪生怕死之辈,却居指挥使职位,如何成事!
郭崇韬(大声):陛下,给末将最后一个机会,若明日攻不得潞州,臣情肯战死在城下,不要污了陛下的斧钺。
王彦章、符道昭(诸将跪伏在地):还请陛下给他最后一个机会。
朱晃(沉吟一阵):罢罢罢,既然尔等苦苦哀求,偏是朕又天生惜才,便给你郭安时最后一个机会。且松绑来。
郭崇韬(跪拜):末将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朱晃(一脚将他踢翻):朕说过不杀你了吗?
帐内诸将面面相觑。
朱晃:朕只是暂时饶你性命!明日你若取不来潞州,朕一般取你狗命。
郭崇韬:陛下,末将情愿战死在潞州,但愿陛下宽恕末将家眷即可。
朱晃(点点头):这还像男子汉。若你战死,朕自会保你家眷平安富足,却不必多虑!若你果然取了潞州,朕还会将你家眷送来潞州,由你镇守昭义军!听到没有郭安时!荣华富贵还是与你家小天人永隔,就看你明日怎生攻城!
郭崇韬:陛下放心,末将明日必然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拿下潞州。
朱晃:死罪暂且搁下,活罪难逃。军政司,先给他五十大板。
军政司躬身应诺。
王彦章(连忙):陛下,五十大板,只怕纵然今日挨得住,明日却也无力冲锋陷阵,还请陛下……
朱晃(不耐烦):郭崇韬,你自己选择,是现在一刀痛快,还是今日五十大板,明日赌条命回来。
郭崇韬:末将任由陛下发落。
郭崇韬(向王彦章):殿帅,末将活该受这五十大板,谢过殿帅,末将这就前往领罚。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