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889
成片时长:约60分钟
阅读:1897
发表:2022/7/12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25集
1
…
24
25
26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王后:莫非臣妾说的无理?
李存勖:有理,有理,九娘所言,怎会无理?
李存勖扑上前抱住王后,王后吃惊。
王后:大王待怎地?
李存勖(笑):怎地,给你记功啊。
王后:大王不是来向臣妾告别的?
李存勖:是啊。行完周公之礼,寡人便离开太原!九娘好生服侍寡人,得胜归来,定然把第一功记给你。
王后:臣妾说笑罢了,若此事也可记功,岂不让群臣耻笑?
李存勖:寡人说九娘是迎击契丹第一功,不信谁敢个不字。
王后:可是白昼之时,臣妾断不肯行此事。
李存勖:莫非你要寡人夤夜出兵?
抱住了李九娘,李九娘叹了口气。
8、外 日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黄四娘
黄四娘走了过来,盯着紧闭的殿门,表情复杂。
9、外 日 云州城上
人物:李存勖、侯都都、李嗣源、郭崇韬、周德威
李存勖携侯都都带领诸将在城头观看,只见契丹营寨连绵不绝。
周德威:大王,臣去送信,方知阿保机并未前来,领兵的,乃是南院大王韩延徽和耶律真如月公主。
李存勖:看这阵势,那契丹公主果然深通兵法,并非等闲之辈。
李嗣源:大王,臣请明日先打第一阵。
李存勖:听闻你率领横冲都猛冲契丹军阵,伤亡惨重?
李嗣源(尴尬一笑):秉大王,臣似乎是有些小瞧这契丹公主了,他们将弓箭与强弩交错布置,辅之以长枪阵在前阻挡臣的横冲都,横冲都过不得他长枪阵,反而被他箭弩齐发,故此折损不小。
李存勖:长枪兵应该在弓弩兵之后啊。
李嗣源:大王所说,乃是咱们的战法。契丹阵法古怪,与中原不同。臣也未曾料到她会把长枪兵摆在最前面,故此吃亏不小。
郭崇韬(冷笑):契丹技止此耳,焉能每战皆胜。大王,明日第一阵末将请命。
周德威:某与契丹交战最多,明日请大王派末将先打头阵。
李存勖(笑):诸位倒是斗志昂扬,可知寡人明日如何措置?
众臣:愿闻大王高见。
李存勖:前番寡人致信阿保机,劝他各安天命,保境安民。哪知阿保机甚是狂妄,声称若是不肯每年五万两银的岁币,便要打破云州。
郭崇韬:好大口气,他契丹从来不谙攻坚,要打下云州,除非他飞的过来。
李存勖:寡人也知他是虚言恫吓,不足为虑。但军旅之事,不可靠想象做事,守城之事,便请镇远专断,若有契丹军来犯,务须守牢城头,力保云州不失。
周德威(拱手):末将领命。
李存勖(盯着他眼睛):镇远切不可存侥幸之心,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守城准备,务必周全。守住了云州,寡人一切行事,方有根本。
周德威:大王放心,末将一定守牢云州。
李存勖看看云州刺史程阳庚。
李存勖:你便协助周将军守城,务须将云州守的铁桶一般,不容有失。
程阳庚大声:大王放心,臣用项上人头作保。
李存勖(点点头):第二步,便是疑兵。安时负责这一路。
郭崇韬:末将在太原收了那么多契丹捐,大王如何只派末将去做疑兵?
李存勖:若是疑兵能将契丹吓走,又有何不可?
郭崇韬:微臣鲁钝,谨遵王谕。
李嗣源:大王,臣呢?
李存勖:寡人与源兄作一路,机动作战。若有机会,或许也会与契丹交锋。若是逢着那契丹公主,寡人倒是可以与她较量一回。
李嗣源:大王将她擒来,还可以做个侧妃,与夹寨夫人为伍嘛。
李存勖也笑了,把侯夫人拉了过来。
李存勖:如今可不叫夹寨夫人了,寡人已经将她册封做了汧国夫人。
众臣:见过汧国夫人。
侯夫人连忙还礼。
李存勖(点头):其实源兄所言,也有道理,若是真能将这匹野马收为寡人侧妃,那么阿保机为了他的爱女,想来也就不会再频频生事。古人所和亲之策,也就是此意啊。
郭崇韬:这倒真是一条路子,大王,从前两汉时奉行和亲,乃是以汉家女子出嫁匈奴,以冀匈奴不再为患。如今大王反其道而为之,其实也是一种和亲呢。嗯,大王,是否该考虑如何生擒这位公主。
李存勖(笑骂):且,安时,你还来劲了,居然引经据典。契丹公主此番是否上阵,都未可知呢。现在就定下捉公主的步骤,怕也忒早了些。
郭崇韬:非是微臣着急,乃是这条计策果然使得。至于那契丹公主,此番也确实就在对方营垒之中,与韩延徽共同领兵。能否生擒拿来,只看大王运气了。
10、内 日 契丹大寨中
人物:韩延徽、真如月
韩延徽气恼地对真如月说。
韩延徽:不知这晋王怎么回事,今日之内,已经四次听说晋军来攻,待某领兵前去迎敌,他却又已撤走。他这么反复折腾,不知是何诡计?
真如月:韩先生,这不奇怪,因为那个晋王是个胆小鬼。
韩延徽:公主,你想必不明白在下心意。此番大汗许某独当一面,领兵作战,其实契丹各部中,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某的笑话呢。
真如月(点头):这个我怎会不知?我也听乌云嘎起过,有人就说你是个汉人书生,其实不懂领兵打仗,大汗让你统帅大军,肯定打不了胜仗。
韩延徽:这些传言,公主是否相信?
真如月(笑笑):他们又不能未卜先知。
韩延徽:但是在下若是不能打个大胜仗,这些传言岂不就成了真的了?
真如月(点点头):所以你求战心切,是吧?
韩延徽:可是这晋王说打不打,说不打,又总是前来寨前挑战,唉,在下是搞不懂了。
真如月:我以为,这晋王既然率军前来增援云州,自然是要打仗。但晋王毕竟年轻,胆量不足,是以一见我大军调集,他越来越害怕,只好逃窜。但是不和我们打上一仗,他也无法向他臣民交代呀?故此再来挑战,但是我军刚要迎战,他又害怕起来,还是逃跑。总之,打仗,他害怕;不打,他又担待不了晋国军民和文武百官的怨言。故此晋王才会这么奇怪,来了又退,退了再来。
韩延徽(点头):正是如此,细作来报,晋王其实不想和契丹开仗,只是朝堂之上,众将异口同声,都说应该出兵。他这才不得已率军亲征。公主所言,正与细作探听情报相符。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谈判呢。
真如月(摇摇头):不给他吃点苦头,谈判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韩先生,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韩延徽:公主那日列阵阻挡李横冲,倒是大获全胜,结果晋兵数日都不敢来犯。这一回又要将计就计。但不知怎么个将计就计?
真如月:我们应该按照他的习惯,待他下次前来时,我预先带上一支兵马埋伏在他的逃窜路线上。大寨这边,韩大王率大军迎头攻击,他若再度逃跑,便会落入我的伏击圈,你我两下夹击,就像用磨盘碾碎豆子那样,彻底碾碎晋军,那样一来,说不好连晋王也会被擒!若真是取得这样的大捷,却看各部落还有谁敢小看韩大王?
韩延徽(笑):公主好计策,延徽受教了。
小校(跑来):大王,晋军又杀来了。
真如月:韩大王,便按我俩适才商议的法子,我即刻领兵前去设伏,大王且拖延一阵,然后再出寨迎敌,若他逃跑,韩大王须紧追不舍。
11、外 日 晋军军阵
人物:李存勖、李嗣源
李存勖:既然契丹不肯出寨迎战,那么把寡人的信射进他寨中,全军立刻返回。
李嗣源看小校将信拿走。
李嗣源:大王,细作来报,有一支契丹兵马向采凉山而去。
李存勖(笑):哈哈,居然想伏击寡人?
李嗣源:大王退向云州,采凉山乃必经之路,极易陷入两路敌军夹攻,不可不慎。
李存勖(笑):看来韩延徽已经受制于寡人了。
李嗣源:大王为何如此说?
李存勖:源兄,他本来时刻都在觊觎云州,常常率军前往攻打云州。但是寡人来后,不停地威慑他,他只好停止了自己的行动,转而全力对付寡人。抛弃自己的战略而跟着寡人的屁股跑,还不算受制于寡人?
李嗣源:即便如此,官军也有危险。
李存勖:这却无妨。官军若是退往清凉河边,加上诱敌之计,迂回包抄的契丹军必然轻敌来战。将其击破,便可返回云州。
小校(来报):大王,契丹大寨中传来战鼓声。似乎是韩延徽亲率大军出来了。
李存勖:速退。
12、外 日 清凉河
人物:李嗣源、李存勖
李嗣源(策马过来):大王,此地便是清凉河了。末将是否前往诱敌?
李存勖:不必啦,那契丹公主闻着味道自己率军前来啦。
李嗣源拱手称喏,此时探马来报。
探马甲:大王,韩延徽大军赶来,距我只有十里路。
探马乙:大王,周将军已经出城,正向清凉河赶来。
探马丙:大王,郭将军已经杀向契丹大寨。
李嗣源(笑):看来大王都已布置妥当。
李存勖:寡人便是要逼迫韩延徽回救大寨,然后咱们和周镇远夹击孤军深入的这支契丹兵马,但必须尽数歼灭。
李存勖走到一旁跪下。
李嗣源跟了过来跪下。
李嗣源:大王要念咒求雨?
李存勖(看看他):加些风雨助阵,岂不更热闹?
李存勖双手举过头顶,开始念咒。
13、外 日 清凉河
人物:真如月、乌云嘎、李嗣源、李存勖
真如月(对乌云嘎):晋军竟然敢在这里休息?看来他们死期到了!
真如月(扬起弯刀高喊):杀!
契丹骑兵奔腾而来。
14、外 日 清凉河
人物:李嗣源
晋军。
李嗣源:满开弓、紧放箭。
晋军士兵(有节奏地齐呼):满开弓、紧放箭! 满开弓、紧放箭。
晋兵连续放箭。但契丹骑兵不顾伤亡仍然冲向前来。忽然风雨大作,狂风迎面吹来,契丹人马多半被风沙迷眼,冲击速度大大下降。
李存勖:有理,有理,九娘所言,怎会无理?
李存勖扑上前抱住王后,王后吃惊。
王后:大王待怎地?
李存勖(笑):怎地,给你记功啊。
王后:大王不是来向臣妾告别的?
李存勖:是啊。行完周公之礼,寡人便离开太原!九娘好生服侍寡人,得胜归来,定然把第一功记给你。
王后:臣妾说笑罢了,若此事也可记功,岂不让群臣耻笑?
李存勖:寡人说九娘是迎击契丹第一功,不信谁敢个不字。
王后:可是白昼之时,臣妾断不肯行此事。
李存勖:莫非你要寡人夤夜出兵?
抱住了李九娘,李九娘叹了口气。
8、外 日 流霜殿小花园
人物:黄四娘
黄四娘走了过来,盯着紧闭的殿门,表情复杂。
9、外 日 云州城上
人物:李存勖、侯都都、李嗣源、郭崇韬、周德威
李存勖携侯都都带领诸将在城头观看,只见契丹营寨连绵不绝。
周德威:大王,臣去送信,方知阿保机并未前来,领兵的,乃是南院大王韩延徽和耶律真如月公主。
李存勖:看这阵势,那契丹公主果然深通兵法,并非等闲之辈。
李嗣源:大王,臣请明日先打第一阵。
李存勖:听闻你率领横冲都猛冲契丹军阵,伤亡惨重?
李嗣源(尴尬一笑):秉大王,臣似乎是有些小瞧这契丹公主了,他们将弓箭与强弩交错布置,辅之以长枪阵在前阻挡臣的横冲都,横冲都过不得他长枪阵,反而被他箭弩齐发,故此折损不小。
李存勖:长枪兵应该在弓弩兵之后啊。
李嗣源:大王所说,乃是咱们的战法。契丹阵法古怪,与中原不同。臣也未曾料到她会把长枪兵摆在最前面,故此吃亏不小。
郭崇韬(冷笑):契丹技止此耳,焉能每战皆胜。大王,明日第一阵末将请命。
周德威:某与契丹交战最多,明日请大王派末将先打头阵。
李存勖(笑):诸位倒是斗志昂扬,可知寡人明日如何措置?
众臣:愿闻大王高见。
李存勖:前番寡人致信阿保机,劝他各安天命,保境安民。哪知阿保机甚是狂妄,声称若是不肯每年五万两银的岁币,便要打破云州。
郭崇韬:好大口气,他契丹从来不谙攻坚,要打下云州,除非他飞的过来。
李存勖:寡人也知他是虚言恫吓,不足为虑。但军旅之事,不可靠想象做事,守城之事,便请镇远专断,若有契丹军来犯,务须守牢城头,力保云州不失。
周德威(拱手):末将领命。
李存勖(盯着他眼睛):镇远切不可存侥幸之心,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守城准备,务必周全。守住了云州,寡人一切行事,方有根本。
周德威:大王放心,末将一定守牢云州。
李存勖看看云州刺史程阳庚。
李存勖:你便协助周将军守城,务须将云州守的铁桶一般,不容有失。
程阳庚大声:大王放心,臣用项上人头作保。
李存勖(点点头):第二步,便是疑兵。安时负责这一路。
郭崇韬:末将在太原收了那么多契丹捐,大王如何只派末将去做疑兵?
李存勖:若是疑兵能将契丹吓走,又有何不可?
郭崇韬:微臣鲁钝,谨遵王谕。
李嗣源:大王,臣呢?
李存勖:寡人与源兄作一路,机动作战。若有机会,或许也会与契丹交锋。若是逢着那契丹公主,寡人倒是可以与她较量一回。
李嗣源:大王将她擒来,还可以做个侧妃,与夹寨夫人为伍嘛。
李存勖也笑了,把侯夫人拉了过来。
李存勖:如今可不叫夹寨夫人了,寡人已经将她册封做了汧国夫人。
众臣:见过汧国夫人。
侯夫人连忙还礼。
李存勖(点头):其实源兄所言,也有道理,若是真能将这匹野马收为寡人侧妃,那么阿保机为了他的爱女,想来也就不会再频频生事。古人所和亲之策,也就是此意啊。
郭崇韬:这倒真是一条路子,大王,从前两汉时奉行和亲,乃是以汉家女子出嫁匈奴,以冀匈奴不再为患。如今大王反其道而为之,其实也是一种和亲呢。嗯,大王,是否该考虑如何生擒这位公主。
李存勖(笑骂):且,安时,你还来劲了,居然引经据典。契丹公主此番是否上阵,都未可知呢。现在就定下捉公主的步骤,怕也忒早了些。
郭崇韬:非是微臣着急,乃是这条计策果然使得。至于那契丹公主,此番也确实就在对方营垒之中,与韩延徽共同领兵。能否生擒拿来,只看大王运气了。
10、内 日 契丹大寨中
人物:韩延徽、真如月
韩延徽气恼地对真如月说。
韩延徽:不知这晋王怎么回事,今日之内,已经四次听说晋军来攻,待某领兵前去迎敌,他却又已撤走。他这么反复折腾,不知是何诡计?
真如月:韩先生,这不奇怪,因为那个晋王是个胆小鬼。
韩延徽:公主,你想必不明白在下心意。此番大汗许某独当一面,领兵作战,其实契丹各部中,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某的笑话呢。
真如月(点头):这个我怎会不知?我也听乌云嘎起过,有人就说你是个汉人书生,其实不懂领兵打仗,大汗让你统帅大军,肯定打不了胜仗。
韩延徽:这些传言,公主是否相信?
真如月(笑笑):他们又不能未卜先知。
韩延徽:但是在下若是不能打个大胜仗,这些传言岂不就成了真的了?
真如月(点点头):所以你求战心切,是吧?
韩延徽:可是这晋王说打不打,说不打,又总是前来寨前挑战,唉,在下是搞不懂了。
真如月:我以为,这晋王既然率军前来增援云州,自然是要打仗。但晋王毕竟年轻,胆量不足,是以一见我大军调集,他越来越害怕,只好逃窜。但是不和我们打上一仗,他也无法向他臣民交代呀?故此再来挑战,但是我军刚要迎战,他又害怕起来,还是逃跑。总之,打仗,他害怕;不打,他又担待不了晋国军民和文武百官的怨言。故此晋王才会这么奇怪,来了又退,退了再来。
韩延徽(点头):正是如此,细作来报,晋王其实不想和契丹开仗,只是朝堂之上,众将异口同声,都说应该出兵。他这才不得已率军亲征。公主所言,正与细作探听情报相符。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谈判呢。
真如月(摇摇头):不给他吃点苦头,谈判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韩先生,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韩延徽:公主那日列阵阻挡李横冲,倒是大获全胜,结果晋兵数日都不敢来犯。这一回又要将计就计。但不知怎么个将计就计?
真如月:我们应该按照他的习惯,待他下次前来时,我预先带上一支兵马埋伏在他的逃窜路线上。大寨这边,韩大王率大军迎头攻击,他若再度逃跑,便会落入我的伏击圈,你我两下夹击,就像用磨盘碾碎豆子那样,彻底碾碎晋军,那样一来,说不好连晋王也会被擒!若真是取得这样的大捷,却看各部落还有谁敢小看韩大王?
韩延徽(笑):公主好计策,延徽受教了。
小校(跑来):大王,晋军又杀来了。
真如月:韩大王,便按我俩适才商议的法子,我即刻领兵前去设伏,大王且拖延一阵,然后再出寨迎敌,若他逃跑,韩大王须紧追不舍。
11、外 日 晋军军阵
人物:李存勖、李嗣源
李存勖:既然契丹不肯出寨迎战,那么把寡人的信射进他寨中,全军立刻返回。
李嗣源看小校将信拿走。
李嗣源:大王,细作来报,有一支契丹兵马向采凉山而去。
李存勖(笑):哈哈,居然想伏击寡人?
李嗣源:大王退向云州,采凉山乃必经之路,极易陷入两路敌军夹攻,不可不慎。
李存勖(笑):看来韩延徽已经受制于寡人了。
李嗣源:大王为何如此说?
李存勖:源兄,他本来时刻都在觊觎云州,常常率军前往攻打云州。但是寡人来后,不停地威慑他,他只好停止了自己的行动,转而全力对付寡人。抛弃自己的战略而跟着寡人的屁股跑,还不算受制于寡人?
李嗣源:即便如此,官军也有危险。
李存勖:这却无妨。官军若是退往清凉河边,加上诱敌之计,迂回包抄的契丹军必然轻敌来战。将其击破,便可返回云州。
小校(来报):大王,契丹大寨中传来战鼓声。似乎是韩延徽亲率大军出来了。
李存勖:速退。
12、外 日 清凉河
人物:李嗣源、李存勖
李嗣源(策马过来):大王,此地便是清凉河了。末将是否前往诱敌?
李存勖:不必啦,那契丹公主闻着味道自己率军前来啦。
李嗣源拱手称喏,此时探马来报。
探马甲:大王,韩延徽大军赶来,距我只有十里路。
探马乙:大王,周将军已经出城,正向清凉河赶来。
探马丙:大王,郭将军已经杀向契丹大寨。
李嗣源(笑):看来大王都已布置妥当。
李存勖:寡人便是要逼迫韩延徽回救大寨,然后咱们和周镇远夹击孤军深入的这支契丹兵马,但必须尽数歼灭。
李存勖走到一旁跪下。
李嗣源跟了过来跪下。
李嗣源:大王要念咒求雨?
李存勖(看看他):加些风雨助阵,岂不更热闹?
李存勖双手举过头顶,开始念咒。
13、外 日 清凉河
人物:真如月、乌云嘎、李嗣源、李存勖
真如月(对乌云嘎):晋军竟然敢在这里休息?看来他们死期到了!
真如月(扬起弯刀高喊):杀!
契丹骑兵奔腾而来。
14、外 日 清凉河
人物:李嗣源
晋军。
李嗣源:满开弓、紧放箭。
晋军士兵(有节奏地齐呼):满开弓、紧放箭! 满开弓、紧放箭。
晋兵连续放箭。但契丹骑兵不顾伤亡仍然冲向前来。忽然风雨大作,狂风迎面吹来,契丹人马多半被风沙迷眼,冲击速度大大下降。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