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218
成片时长:约61分钟
阅读:1888
发表:2022/7/30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0集
1
…
29
30
31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人物:罗绍威、罗隐
罗绍威和罗隐进入书房。
罗绍威(连忙问):叔父可曾见到晋王?
罗隐:本要去见晋王,但才到半路,便听闻天大般消息,某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先返回与使相商议则个。
罗绍威:何等大事,能比见晋王更重要!叔父莫非糊涂?
罗隐(摇摇头):便是李公佺的死讯。
罗绍威(跳起来):李公佺死了?
罗隐(点头):否则某岂敢不顾使相之命擅自返回?
罗绍威(坐了下来):叔父打听的确凿,那李公佺果然死了?如何死的?是被信王所杀?
罗隐(摇头):乃是自尽。
罗绍威(站了起来):自尽?如此狂暴凶悖的叛军首领,怎会自尽?莫非贝州已经被信王攻下?
罗隐(摇头):不然。如今贝州已经落入晋王之手。
罗绍威:落入晋王之手?叔父且说备细。
4、内 日 梁军大营
人物:李振、尚让、朱友文、葛从周
李振、尚让一行风尘仆仆赶来,信王朱友文和葛从周出来迎接。
朱友文:两位可曾得知,那李公佺竟然死了。
李振:李公佺死了?信王殿下,请问李公佺如何死的?
朱友文:李公佺那厮,竟是个糊涂蠢材,居然被李存勖逼死。唉,李相,小王和葛帅遵照旨意,对贝州围而不打,意在以牙军压迫罗绍威交出兵权,但如今李公佺忽然自尽,晋贼凭空得了贝州,魏博形势顿时失衡!原先是官兵与罗绍威、牙兵三方争斗,如今却变成了与官军与晋贼两相对峙!罗绍威是敌是友,如何处置?哎,总之小王方寸全乱,正待李相前来指点。
尚让:李公佺被晋王逼死?殿下可曾查访确实?叛军首领,怎会轻易自尽?
李振:殿下,尚帅,下官以为,如今并不须争论李公佺如何自尽,当务之急,乃是要夺回贝州,将晋贼逐出魏博。下官之意,却是联络王镕,夹击晋贼将其逐出魏博。晋贼若退,朝廷至少可以夺得安国军。如此,可望圣意稍安。
尚让(点头):李相所言,正是如今紧要之处。
李振:殿下,封李公佺为安国军节度使的旨意,可曾送达?
朱友文:旨意尚未送出,便传来李公佺自戕的消息了。事情就是坏在这里,若是李公佺早些得了旨意,料想他何至于被晋王逼死?如今李存勖得了贝州,在魏博已经有了落脚点,形势可谓陡然生变了。此事也怪小王拖延,以为等到李公前来,商议妥当就好招安,谁知李存勖如此狠辣!那李公佺又如此糊涂!
李振(想了想):事已如此,后悔却也无用。不过以下官看来,圣旨尚未送出,也有尚未送出的好。否则李公佺如此糊涂颟顸,若是得了安国军后却依附晋贼,岂不是李存勖轻而易举就占了魏博三州!这样一来,咱们可就完全背离了圣旨啦。
朱友文:李相所见甚明,但不知圣旨如何?
李振:下官以为,皇上主要是想将魏博一分为二,以便分而治之。谁来做节度使,倒不是关键。李公佺既然没福消受这节度使,下官当向皇上举荐尚帅来做。如此一来,咱们至少为朝廷争来半个魏博。
尚让(笑):不知圣意又会如何?
李振:尚帅现在是皇亲国戚,想来不难啊。
尚让(笑):李相计较虽好,只是贝州却在晋贼手中,也是水中月罢了。以本帅看来,不经一场血战,李存勖绝不肯住手。
朱友文:尚帅所言有理,如今李存勖已经得了贝州,下一步定要夺取澶州、卫州,这样整个安国军都落入晋贼之手。
李振:所以要尽快颁布诏书!彰明安国军地位。旨意明确之后,尚帅便可奉旨逐走晋贼。
尚让:某乃武将,守土抗敌,责无旁贷。
朱友文(叹息):李相此说,只恐不易。李存勖亲率晋国大军来此,如今又得牙兵襄助,地利人和,兼而有之,要想再打下贝州,只怕难上加难。
李振:殿下所言不错,然而下官以为,毕竟兵力对比,官军占优。前者陛下不肯猛攻贝州,乃是以为牙兵不足论。然如今既然晋贼占据贝州,则殿下便可督师猛攻贝州,取魏博、灭晋贼,毕其功于一役。殿下以为如何?
葛从周:殿下,李相所言甚是,今李公佺事败,则晋梁必有一战。末将以为,此战宜速不宜慢,故可弃贝州不顾,引兵后撤,示弱于敌。晋贼要图整个魏博,必然大举追击,待他离开坚城,则可回师与之决战。闻晋兵不足五万,官军倍之,只要能引诱晋军离开贝州追赶官军,比如到了柏乡一带,便好决战,一鼓破敌。届时殿下引……
尚让(打断了他):葛通美好计谋。只是如今朝廷已经将魏博兵权与了尚某,麾下可先返回洛阳歇马。
葛从周:此事葛某已然知晓,只是希望尚帅采纳葛某计策,不知可否?
尚让(哼了一声):说了让你好生歇息,你却卖弄方略!其实本帅自有破敌之策,却不可轻易说出。
葛从周:麾下如此豪情壮志,葛某好生佩服。既如此,某明日便返回汴梁,如何?
朱友文:葛帅何必如此急迫?
葛从周:军中不容二帅,事权不可两分。末将早日返回汴梁,也是为大军着想。
尚让(微笑):殿下,本帅倒是觉得,与其猛攻贝州,何如引蛇出洞?本帅情肯率官军暂避晋贼,然后寻机将那李存勖擒来,却不更好?
李振(吃惊):尚帅说生擒李存勖?
尚让:李相不必惊讶,本帅自有谋略。
朱友文:尚帅灵机妙计,小王甚是期待。若果然擒了晋王,岂不是天下安宁?撤军之事,但听尚帅安排即可。
李振狐疑地看着尚让,尚让微笑不语。
李振:尚帅既然有此把握,这安国军之事就拜托尚帅。另外半个魏博,某立刻前去寻那罗绍威,说服他交出来。
朱友文(苦笑):李相此言未免托大。想那魏博乃是罗某性命根本,他岂肯交出?
李振(微笑):他自然不肯,但晓以利害,或者可行。
尚让:此等勾心斗角,却非本帅所长。李相既然炎炎大言,殿下也可由他去。但望李相在本帅擒了晋王之后,也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夺得魏州。
李振:尚帅抬爱,下官自然尽力。
朱友文(得意):猛将贤相,国家之福也!若两位都能成功,则魏博六州,全部归于父皇,此行可谓大获成功!若还能将那李存勖绑缚汴梁游街示众,天下哪个藩镇还敢不服?
5、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绍威、罗隐、李振
罗绍威(张大了嘴):李存勖竟然逼死了李公佺!真个无法置信。
罗隐:使相,如今形势,已成晋梁争锋,使相反倒避处魏州一隅。该当如何,还望使相早做决断。
罗绍威:此事甚是为难,本想举魏博六州之地投晋,但晋王如此狠辣手段,竟然逼死了李公佺,实在骇人听闻!某若果然投晋,将来可谓是生死未卜。
罗隐:正是如此,在下亦觉晋王心狠手辣,不啻梁帝。使相虽命在下去寻晋王,但事情发生如此巨变,某便不敢自专,故而中途折返,要请使相一决。
罗绍威:叔父闻讯返回魏州,虽然有理,但要本帅决断,也是甚难。如今看来,投晋或投梁,都非上策啊。倒是要请叔父说个计较。
罗隐:使相,如今晋梁大军云集魏博,使相手中精兵又被信王抽调,若要自立,只怕难矣。
小校(来报):使相,梁朝丞相李振来到。
罗绍威和罗隐互视一眼,罗绍威叹口气。
罗绍威:请。
李振(昂然而入):罗使相,咦,昭谏先生?
罗隐(笑了笑):李相别来无恙。
罗绍威:先生还识得李相?
李振:哈哈,当初在京师,罗昭谏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啊,何况下官?
罗隐(拱手):在下多谢李相抬爱。
李振:罗兄既然是投到了魏博,想那荣夫人,自然也在此地?
罗隐(叹了口气):李相休要说起,若说起,羞煞罗某。
李振:罗兄何出此言?
罗绍威:先生便是因为夫人沦陷在了幽州,故而才怒奔魏博的。
李振:竟有此事?那刘守光,竟然纵容部下无法无天?
罗隐:捉走拙荆的,便是刘守光!故此无可奈何。
李振:原来如此!罗兄莫忧,待得此间事了——哦,罗使相,下官今日来此,便是请使相剖析目今情形,该当如何?
罗绍威:李相高瞻远瞩,罗某愿闻高见。
李振:下官直言不讳,使相莫怪。
罗绍威:正要请教。
李振:下官看来,如今魏博六镇,使相控制的不过魏博相州三州而已,另外的贝澶卫三州,先被乱军盘据,今又被晋国鲸吞。下官此来,便是要问个明白,使相是否情肯贝澶卫三州落入强晋手中?
罗绍威(苦笑):李相说笑了。罗某不才,却也不肯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
李振一笑:使相英雄气概,果然不凡。然而使相自问,举魏博相三州之力,能否抗拒强晋?
罗绍威(拧紧眉毛):如今晋王不仅率领晋国大军,且又占了贝澶卫三州,又有牙兵助战,若要罗某独力抵抗强晋,实在为难。
李振点头:使相审时度势,果然爽快。既然抗拒不得,下官以为使相便只能倚靠朝廷兵马,大破晋军,收回贝澶卫三州,不知使相以为如何?
罗绍威:那当然好。不过李相,某也直言不讳,待得贝澶卫三州收回,却不知魏博节度使一职是由谁来做?
李振笑了:原来使相忧心这个!实话告与使相,天子之意,便是鉴于使相久居魏博,风物人情,无不熟稔,故此待这贝州等三州收回之后,还要烦请使相坐镇魏博。倒是下官,颇觉使相辛苦,想请使相去京师任职中枢,也好惠民天下。唉,其实此事,使相尚不必急于决断,如今紧要,乃是使相当助力官军,击破强晋。待晋军败走之后,任职中枢还是坐镇魏博,还不是使相一言决之?
罗绍威(怀疑):李相,天子果然如此器重罗某?
李振:使相此言差矣!天子一言九鼎,岂可置疑?往昔天子便以识人于草莽之中而著名,如今大梁新创,更是求贤若渴,四方贤士,越陌度阡,纷纷投效,又岂争使相一人!即如昭谏先生,若肯随下官返回洛阳,自然也是凤池翰林之选,更有何疑?
罗绍威和罗隐相视一笑,罗绍威点头。
罗绍威:如此倒是要李相费心了。
李振(点头微笑):尚有今上赐金,可惜路途匆忙,留在行辕。也罢,且待官兵破敌之后,下官再专程前来奉上。
罗绍威、罗隐(一齐):不敢当今上厚赐。
李振(大笑):今上赐金,两位不要,莫非要下官贪赃枉法?这可行不通,李某也无此拙计。好吧,如今便与使相商议,官军欲助魏博大破晋贼,使相如何协助?
罗绍威:既然官军情肯助某,某这里兵马钱粮,全由李公调配。
李振:使相忠义豪侠,李某钦佩。然而也要说明,圣旨已将贝澶卫三州,置为安国军,旨意在此。
罗绍威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李振(收起圣旨):旨意在此,麾下以为如何?
罗绍威:天子既然还是给了某三州之地,某仍然愿随官军,力敌晋军。
李振(笑):魏博所余三州,使相能否掌控,就全看能否逐走晋贼了。圣旨设立安国军,乃是要将晋贼逐出魏博,并非针对使相。下官看来,这一层使相该当是明白的。
罗绍威:时事如此啊,罗某又何能为?
6、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王后(笑):张公公,咱们这大王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叛军环伺之中,口诛叛军首领!此等事,本宫实在无法想象!
王后连连摇头。
张承业:娘娘莫非忘了,当年在南山,大王为了娘娘也是只身闯入李茂贞的龙潭虎穴,动叛军将天子回銮的。唉,大王果然是神人啊。
王后:哼,他是够神的,居然还念念不忘那个宝藏!这等子虚乌有的东西,倒是难得他朝思暮想。
张承业:本来老奴与郭令公是想搞个缓兵之计,先答应大王寻宝,待得魏博这头缠夹不清,大王也就渐渐息了这心思了。没成想,大王如此英明,一出手便得了贝卫澶三州!老奴如今对大王,简直不知如何看待了。
秋彤等几个上前来伺候王后吃药,张承业退到一旁。王后吃好了药,示意秋彤等退下,转向张承业。
王后(微笑):本宫前番所言,天命所在,王躬无害。张公公还记否?
张承业:娘娘教令,老奴怎敢遗忘?
王后(诧异):教令?
张承业(微笑):既有天命,娘娘旨意,便该称为教令,以别于大王旨意。
王后:称做什么,倒也罢了。其实本宫也是偶然想起这话头,忽然顿悟,原来李亚子屡屡成就功业,乃是大唐列祖列宗在天庇护!既然天命在兹,他纵然实现大唐山河光复,也是预料之中!呵呵,本宫一片痴心,终得上天照应!
张承业:娘娘智慧广大,老奴望尘莫及。不过,老奴今日来,还想想请娘娘做主。
王后:何事?张公公都不能做主吗?
张承业:老奴何德何能,岂能做大王的主。
王后:大王的主?本宫一样做不了啊。你且说来,有何为难?
罗绍威和罗隐进入书房。
罗绍威(连忙问):叔父可曾见到晋王?
罗隐:本要去见晋王,但才到半路,便听闻天大般消息,某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先返回与使相商议则个。
罗绍威:何等大事,能比见晋王更重要!叔父莫非糊涂?
罗隐(摇摇头):便是李公佺的死讯。
罗绍威(跳起来):李公佺死了?
罗隐(点头):否则某岂敢不顾使相之命擅自返回?
罗绍威(坐了下来):叔父打听的确凿,那李公佺果然死了?如何死的?是被信王所杀?
罗隐(摇头):乃是自尽。
罗绍威(站了起来):自尽?如此狂暴凶悖的叛军首领,怎会自尽?莫非贝州已经被信王攻下?
罗隐(摇头):不然。如今贝州已经落入晋王之手。
罗绍威:落入晋王之手?叔父且说备细。
4、内 日 梁军大营
人物:李振、尚让、朱友文、葛从周
李振、尚让一行风尘仆仆赶来,信王朱友文和葛从周出来迎接。
朱友文:两位可曾得知,那李公佺竟然死了。
李振:李公佺死了?信王殿下,请问李公佺如何死的?
朱友文:李公佺那厮,竟是个糊涂蠢材,居然被李存勖逼死。唉,李相,小王和葛帅遵照旨意,对贝州围而不打,意在以牙军压迫罗绍威交出兵权,但如今李公佺忽然自尽,晋贼凭空得了贝州,魏博形势顿时失衡!原先是官兵与罗绍威、牙兵三方争斗,如今却变成了与官军与晋贼两相对峙!罗绍威是敌是友,如何处置?哎,总之小王方寸全乱,正待李相前来指点。
尚让:李公佺被晋王逼死?殿下可曾查访确实?叛军首领,怎会轻易自尽?
李振:殿下,尚帅,下官以为,如今并不须争论李公佺如何自尽,当务之急,乃是要夺回贝州,将晋贼逐出魏博。下官之意,却是联络王镕,夹击晋贼将其逐出魏博。晋贼若退,朝廷至少可以夺得安国军。如此,可望圣意稍安。
尚让(点头):李相所言,正是如今紧要之处。
李振:殿下,封李公佺为安国军节度使的旨意,可曾送达?
朱友文:旨意尚未送出,便传来李公佺自戕的消息了。事情就是坏在这里,若是李公佺早些得了旨意,料想他何至于被晋王逼死?如今李存勖得了贝州,在魏博已经有了落脚点,形势可谓陡然生变了。此事也怪小王拖延,以为等到李公前来,商议妥当就好招安,谁知李存勖如此狠辣!那李公佺又如此糊涂!
李振(想了想):事已如此,后悔却也无用。不过以下官看来,圣旨尚未送出,也有尚未送出的好。否则李公佺如此糊涂颟顸,若是得了安国军后却依附晋贼,岂不是李存勖轻而易举就占了魏博三州!这样一来,咱们可就完全背离了圣旨啦。
朱友文:李相所见甚明,但不知圣旨如何?
李振:下官以为,皇上主要是想将魏博一分为二,以便分而治之。谁来做节度使,倒不是关键。李公佺既然没福消受这节度使,下官当向皇上举荐尚帅来做。如此一来,咱们至少为朝廷争来半个魏博。
尚让(笑):不知圣意又会如何?
李振:尚帅现在是皇亲国戚,想来不难啊。
尚让(笑):李相计较虽好,只是贝州却在晋贼手中,也是水中月罢了。以本帅看来,不经一场血战,李存勖绝不肯住手。
朱友文:尚帅所言有理,如今李存勖已经得了贝州,下一步定要夺取澶州、卫州,这样整个安国军都落入晋贼之手。
李振:所以要尽快颁布诏书!彰明安国军地位。旨意明确之后,尚帅便可奉旨逐走晋贼。
尚让:某乃武将,守土抗敌,责无旁贷。
朱友文(叹息):李相此说,只恐不易。李存勖亲率晋国大军来此,如今又得牙兵襄助,地利人和,兼而有之,要想再打下贝州,只怕难上加难。
李振:殿下所言不错,然而下官以为,毕竟兵力对比,官军占优。前者陛下不肯猛攻贝州,乃是以为牙兵不足论。然如今既然晋贼占据贝州,则殿下便可督师猛攻贝州,取魏博、灭晋贼,毕其功于一役。殿下以为如何?
葛从周:殿下,李相所言甚是,今李公佺事败,则晋梁必有一战。末将以为,此战宜速不宜慢,故可弃贝州不顾,引兵后撤,示弱于敌。晋贼要图整个魏博,必然大举追击,待他离开坚城,则可回师与之决战。闻晋兵不足五万,官军倍之,只要能引诱晋军离开贝州追赶官军,比如到了柏乡一带,便好决战,一鼓破敌。届时殿下引……
尚让(打断了他):葛通美好计谋。只是如今朝廷已经将魏博兵权与了尚某,麾下可先返回洛阳歇马。
葛从周:此事葛某已然知晓,只是希望尚帅采纳葛某计策,不知可否?
尚让(哼了一声):说了让你好生歇息,你却卖弄方略!其实本帅自有破敌之策,却不可轻易说出。
葛从周:麾下如此豪情壮志,葛某好生佩服。既如此,某明日便返回汴梁,如何?
朱友文:葛帅何必如此急迫?
葛从周:军中不容二帅,事权不可两分。末将早日返回汴梁,也是为大军着想。
尚让(微笑):殿下,本帅倒是觉得,与其猛攻贝州,何如引蛇出洞?本帅情肯率官军暂避晋贼,然后寻机将那李存勖擒来,却不更好?
李振(吃惊):尚帅说生擒李存勖?
尚让:李相不必惊讶,本帅自有谋略。
朱友文:尚帅灵机妙计,小王甚是期待。若果然擒了晋王,岂不是天下安宁?撤军之事,但听尚帅安排即可。
李振狐疑地看着尚让,尚让微笑不语。
李振:尚帅既然有此把握,这安国军之事就拜托尚帅。另外半个魏博,某立刻前去寻那罗绍威,说服他交出来。
朱友文(苦笑):李相此言未免托大。想那魏博乃是罗某性命根本,他岂肯交出?
李振(微笑):他自然不肯,但晓以利害,或者可行。
尚让:此等勾心斗角,却非本帅所长。李相既然炎炎大言,殿下也可由他去。但望李相在本帅擒了晋王之后,也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夺得魏州。
李振:尚帅抬爱,下官自然尽力。
朱友文(得意):猛将贤相,国家之福也!若两位都能成功,则魏博六州,全部归于父皇,此行可谓大获成功!若还能将那李存勖绑缚汴梁游街示众,天下哪个藩镇还敢不服?
5、内 日 魏博镇帅府
人物:罗绍威、罗隐、李振
罗绍威(张大了嘴):李存勖竟然逼死了李公佺!真个无法置信。
罗隐:使相,如今形势,已成晋梁争锋,使相反倒避处魏州一隅。该当如何,还望使相早做决断。
罗绍威:此事甚是为难,本想举魏博六州之地投晋,但晋王如此狠辣手段,竟然逼死了李公佺,实在骇人听闻!某若果然投晋,将来可谓是生死未卜。
罗隐:正是如此,在下亦觉晋王心狠手辣,不啻梁帝。使相虽命在下去寻晋王,但事情发生如此巨变,某便不敢自专,故而中途折返,要请使相一决。
罗绍威:叔父闻讯返回魏州,虽然有理,但要本帅决断,也是甚难。如今看来,投晋或投梁,都非上策啊。倒是要请叔父说个计较。
罗隐:使相,如今晋梁大军云集魏博,使相手中精兵又被信王抽调,若要自立,只怕难矣。
小校(来报):使相,梁朝丞相李振来到。
罗绍威和罗隐互视一眼,罗绍威叹口气。
罗绍威:请。
李振(昂然而入):罗使相,咦,昭谏先生?
罗隐(笑了笑):李相别来无恙。
罗绍威:先生还识得李相?
李振:哈哈,当初在京师,罗昭谏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啊,何况下官?
罗隐(拱手):在下多谢李相抬爱。
李振:罗兄既然是投到了魏博,想那荣夫人,自然也在此地?
罗隐(叹了口气):李相休要说起,若说起,羞煞罗某。
李振:罗兄何出此言?
罗绍威:先生便是因为夫人沦陷在了幽州,故而才怒奔魏博的。
李振:竟有此事?那刘守光,竟然纵容部下无法无天?
罗隐:捉走拙荆的,便是刘守光!故此无可奈何。
李振:原来如此!罗兄莫忧,待得此间事了——哦,罗使相,下官今日来此,便是请使相剖析目今情形,该当如何?
罗绍威:李相高瞻远瞩,罗某愿闻高见。
李振:下官直言不讳,使相莫怪。
罗绍威:正要请教。
李振:下官看来,如今魏博六镇,使相控制的不过魏博相州三州而已,另外的贝澶卫三州,先被乱军盘据,今又被晋国鲸吞。下官此来,便是要问个明白,使相是否情肯贝澶卫三州落入强晋手中?
罗绍威(苦笑):李相说笑了。罗某不才,却也不肯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
李振一笑:使相英雄气概,果然不凡。然而使相自问,举魏博相三州之力,能否抗拒强晋?
罗绍威(拧紧眉毛):如今晋王不仅率领晋国大军,且又占了贝澶卫三州,又有牙兵助战,若要罗某独力抵抗强晋,实在为难。
李振点头:使相审时度势,果然爽快。既然抗拒不得,下官以为使相便只能倚靠朝廷兵马,大破晋军,收回贝澶卫三州,不知使相以为如何?
罗绍威:那当然好。不过李相,某也直言不讳,待得贝澶卫三州收回,却不知魏博节度使一职是由谁来做?
李振笑了:原来使相忧心这个!实话告与使相,天子之意,便是鉴于使相久居魏博,风物人情,无不熟稔,故此待这贝州等三州收回之后,还要烦请使相坐镇魏博。倒是下官,颇觉使相辛苦,想请使相去京师任职中枢,也好惠民天下。唉,其实此事,使相尚不必急于决断,如今紧要,乃是使相当助力官军,击破强晋。待晋军败走之后,任职中枢还是坐镇魏博,还不是使相一言决之?
罗绍威(怀疑):李相,天子果然如此器重罗某?
李振:使相此言差矣!天子一言九鼎,岂可置疑?往昔天子便以识人于草莽之中而著名,如今大梁新创,更是求贤若渴,四方贤士,越陌度阡,纷纷投效,又岂争使相一人!即如昭谏先生,若肯随下官返回洛阳,自然也是凤池翰林之选,更有何疑?
罗绍威和罗隐相视一笑,罗绍威点头。
罗绍威:如此倒是要李相费心了。
李振(点头微笑):尚有今上赐金,可惜路途匆忙,留在行辕。也罢,且待官兵破敌之后,下官再专程前来奉上。
罗绍威、罗隐(一齐):不敢当今上厚赐。
李振(大笑):今上赐金,两位不要,莫非要下官贪赃枉法?这可行不通,李某也无此拙计。好吧,如今便与使相商议,官军欲助魏博大破晋贼,使相如何协助?
罗绍威:既然官军情肯助某,某这里兵马钱粮,全由李公调配。
李振:使相忠义豪侠,李某钦佩。然而也要说明,圣旨已将贝澶卫三州,置为安国军,旨意在此。
罗绍威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李振(收起圣旨):旨意在此,麾下以为如何?
罗绍威:天子既然还是给了某三州之地,某仍然愿随官军,力敌晋军。
李振(笑):魏博所余三州,使相能否掌控,就全看能否逐走晋贼了。圣旨设立安国军,乃是要将晋贼逐出魏博,并非针对使相。下官看来,这一层使相该当是明白的。
罗绍威:时事如此啊,罗某又何能为?
6、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张承业
王后(笑):张公公,咱们这大王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叛军环伺之中,口诛叛军首领!此等事,本宫实在无法想象!
王后连连摇头。
张承业:娘娘莫非忘了,当年在南山,大王为了娘娘也是只身闯入李茂贞的龙潭虎穴,动叛军将天子回銮的。唉,大王果然是神人啊。
王后:哼,他是够神的,居然还念念不忘那个宝藏!这等子虚乌有的东西,倒是难得他朝思暮想。
张承业:本来老奴与郭令公是想搞个缓兵之计,先答应大王寻宝,待得魏博这头缠夹不清,大王也就渐渐息了这心思了。没成想,大王如此英明,一出手便得了贝卫澶三州!老奴如今对大王,简直不知如何看待了。
秋彤等几个上前来伺候王后吃药,张承业退到一旁。王后吃好了药,示意秋彤等退下,转向张承业。
王后(微笑):本宫前番所言,天命所在,王躬无害。张公公还记否?
张承业:娘娘教令,老奴怎敢遗忘?
王后(诧异):教令?
张承业(微笑):既有天命,娘娘旨意,便该称为教令,以别于大王旨意。
王后:称做什么,倒也罢了。其实本宫也是偶然想起这话头,忽然顿悟,原来李亚子屡屡成就功业,乃是大唐列祖列宗在天庇护!既然天命在兹,他纵然实现大唐山河光复,也是预料之中!呵呵,本宫一片痴心,终得上天照应!
张承业:娘娘智慧广大,老奴望尘莫及。不过,老奴今日来,还想想请娘娘做主。
王后:何事?张公公都不能做主吗?
张承业:老奴何德何能,岂能做大王的主。
王后:大王的主?本宫一样做不了啊。你且说来,有何为难?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