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A-05771】
农村 历史
简要梗概:
25集电视连续剧《大地沧桑》是一部农村历史题材电视剧。58年豫南农村 “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前台生产队的青壮年劳动力全被征调去炼铁,庄稼几乎绝收, 导致了59年春的大灾难, 教训沉痛!66年“文化大革命”夺权与反夺权的两派“红卫兵”斗争激烈,使农业生产又一次遭到了损失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 无休止的斗争中,走出了具有闪光点的女性形象杨中珍。她提出了“改良土壤”和“改良品种”的号召,并以身作则地带领群众为之奋斗,为当地农业发展孕育了希望,树立了党在农村的光辉形象。剧本地方特色突出,语言富有趣味性,是一部较好的文化大餐。
详细梗概:
(1071字) 25集电视连续剧《大地沧桑》 是一部农村历史题材电视剧。它以白描的手法,主要录写了我国历史上“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 的事。剧中借助老杨头之口,警示世人:农业是国民的命业,农民是其维系者。农村是粮食生产车间,不是政治舞台。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长期的和谐的安静的社会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方可完成历史使命,否则,将会受到大地的惩罚—
1958年夏,豫南农村中原县王楼公社前台大队前台生产队的庄稼长势比较旺盛,人们满心希望能多收一把,生活过得好一些,可是“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前台生产队的青壮年男劳动力全被征调去炼铁,庄稼由于误了中耕除草,已经损失了一部分;等到庄稼成熟的时候,不但被征调离乡的人们没有被放回来抢收庄稼,反而为了提高所谓的炼铁产量,还把家里的青壮年女劳动力也强行征调出去炼铁,队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了,再加上天气阴雨连绵,粮食几乎全烂在了地里。结果铁没炼成,农民损失惨重,导致了59年春的大灾难,并且饿死了人命,教训是何等的沉痛!
59年春,党为了挽救农民的损失,抵御自燃灾害,在农村实行了“借销地”政策,即从生产队集体地中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给农民作辅助耕种,农民种啥自愿,收多收少归自己,一下子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了秋天,农民丰收了,不仅生活有了改善,还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土地下户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路子,理应加以巩固和完善,但政府又说它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农民的“借销地”又被收回,再次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
那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呢?笔者再拿剧中的中原县王楼公社前台大队的情形来说吧。以汪盼强为首的红卫兵造反派为了夺权,他们不顾群众的强烈反对,向当时职任前台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黄金同志,进行了一次次地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使农业生产又一次遭到了损失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造反派们无休止的斗争中,走出了具有闪光点的女性形象杨中珍同志。杨中珍同志在丈夫汪盼强的教唆下,对汪盼强等人的斗争行为虽然不能坚决地抵制,但她在接任前台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还是提出了“改良土壤”和“改良品种”的号召,并以身作则地带领群众 为之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为当地农业发展孕育了希望……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手事之师。笔者之所以编写出这部电视剧,目的是为世人提供一份回忆历史的资料,以史为鉴,更好地服务“三农”。剧本内容丰富,矛盾冲突不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地方特色突出,语言富有趣味性,是一部较好的文化大餐,能让观众以饱眼福,具有广泛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编者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958年夏,豫南农村前台生产队庄稼长势比较旺盛,人们满心希望能多收一把,可就在这时,上级“大练钢铁”运动开始了,前台生产队青壮年男劳动力全部被征调出去炼铁,一连下了7天的雨,庄稼被荒芜了绝大部分,群众心生怨气。其间,因为队里扫盲专干杨中珍长得标致,队长婆黄英托人要把她说给自家做儿媳妇,杨中珍不同意并与大队扫盲教师汪盼强建立了恋爱关系。泼妇黄英怀恨在心,逼迫丈夫张廷有,怂恿儿子张富军寻机报复汪家,从而引起了矛盾冲突。
第二集
到了秋天时节,前台生产队的庄稼明显减收,群众忿忿不平,但在生产队会计汪进水的教育下,大家还是消除了怨气,并跟随着汪进水日夜抢收庄稼。因担心天会下雨,老杨头给亲家汪进水出点子,汪进水赶到炼铁基地要求队长张廷有把队里人马拉回来抢收庄稼,结果 张廷有不但没答应,还要把队里的青壮年女劳动力调去炼铁,对此,老杨头为了阻止张廷有继续调人,就又说服张廷有的爹张老三出面阻拦,张廷有没能把队里青壮年妇女调走。但胳膊终归还是扭不过大腿,接着队里的青壮年女劳动力还是被前台大队党支部书记黄金调去炼铁了,抢收庄稼更加无望。
第三集
天真的下了大雨,并且细雨濛濛,连阴不晴。史河里涨了水,无法淘沙,被征调去炼铁的前台生产队的青壮年妇女又被放了回来。但此时地里的高梁已经长须,豆秧已经腐烂。汪进水按照上级要求,带领群众冒雨抢收庄稼并随时分配到户,以减少更大损失。就在这时,因为炼铁产量提不上去,张廷有受到上级处分,又要征调年轻妇女去炼铁,遭到了老杨头的强烈反对。因为汪进水和老杨头是亲家,张廷 有把怨恨牵至汪进水身上,张汪两家动起了手脚,汪进水的会计被张廷 有宣布撤职。后有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又发调和,汪的会计被恢复,可是队里的青壮年女劳动力再次被征调出去炼铁。
第四集
天不但没有放晴,反而越阴越重。夜里负责领导炼铁的前台大队党支部书记黄金趁上级督导组熟睡之机,把大队炼铁人员全部放回,迅速抢收庄稼;可抢着抢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无奈,张廷 有只得带着前台生产队青壮年男劳动力连夜返回炼铁基地,留下青壮年女劳动力在家,等待天晴后继续抢收庄稼。可一连十多天的雨后,地里的黄豆、红芋等全部霉烂了,到了1959年春被留家群众生活陷入了危机。上级一时无能为力,只好从炼铁人们的生活中扣出点粮食来弥补,实行吃“食堂”,但也无济于是,群众被饿得东倒西歪。
第五集
上级的救济粮迟迟没有下来,前台生产队的“食堂”已经断粮,人们只得吃菜和野草。社员老田头被饿昏幸好又被救活过来,可是孙拐子的儿子孙二崽因挑食真的被饿死了。张廷 有闻讯从炼铁基地赶回家,得知身为“食堂”粮食管理员的爹张老三以前在“食堂”拿过粮食时,就以计将饿死人的责任推到会计汪进水身上。汪时水被逮捕后,大队党支部书记黄金为了表示对事件的重视,宣布撤职汪进水的会计职务,有张廷 有的妹婿王新干接任。
第六集
不几天汪进水被放回,但会计没有被恢复。随之,上级的救济粮下来了,炼铁结束了,前台生产队的“食堂”散了,并且上级为了弥补群众的损失,在农村实行“借消地”政策,群众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掀起了春耕生产的热潮。在这当儿,前台生产队的“扫盲夜校班”也开了班。因黄英儿子张富军拉拢田佳男、杜学海、孙大崽不参加“夜校班”学习,身为生产队长的张富军父亲张廷有要打儿子,张富军被吓跑,又为黄英更加报复汪杨两家提供了口实。
第七集
前台生产队的麦子熟了,干群轰轰烈烈地收麦子。一天夜里,跑了的张富军回到家里。黄英为了报复汪杨两家,吩咐儿子张富军又连夜出庄躲进远方亲戚家里。黄英用工分买通田佳男、孙大崽、杜学海,让他们说自己不参加“夜校班”学习不是张富军让的,从而把张富军跑丢的责任强行推向汪盼强和杨中珍,并且到大队书记其哥黄金家里拼闹,要求处理汪盼强和杨中珍,黄金不从。黄英以头撞桌,住进了医院,且赖着不回家。黄金无奈,只得宣布撤职杨中珍的扫盲专干,责令汪盼强写出深刻检讨,这样依然没有消除黄英心头之恨。
第八集
黄英依旧赖在医院里。黄金和妻子钱陪芳悄悄离开医院,黄英看无人管饭只得回到家里,但心头之恨依然在。一天夜里,张富军回到家里,被汪盼强摔倒在地,老杨头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急忙制止。汪盼强召开家庭会,分析汪杨两家被欺的主要原因是手中没权,决定去找姨父—马营公社党委副书记吴天成帮忙,看可能弄个一官关职,显赫显赫汪杨两家的威风。
第九集
前台生产队的青壮年文盲们在汪盼强和生产队民兵排长田佳学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县“扫盲办公窒”的验收考试,考试成绩都很好。汪盼强通过姨父吴天成的活动,当上了王楼公社通讯员。前台大队支部书记黄金为了讨好 汪盼强,提拔了杨中珍当上了前台大队“妇联主任”,这可气坏了泼妇黄英,但她只能火烧乌龟肚里疼。黄英托人给儿子张富军说媳妇,听说女方要嫁当兵的,决定要张富军去参军,想来儿子转业能分工,以解老娘心头之急。
第十集
“借销地”农民们只收了一季子,上级说不符合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又宣布收归集体所有,农民们虽不同意,但鼻大压住嘴,只得认可。张富军、汪盼强同时报名参军,体检后又同时合格,前台大队只剩下一个兵役指标,身为前台大队书记、张富军的娘舅黄金给妹婿张廷有想出一个办法 ,张廷有宴请汪盼强,目的要汪盼强退让,可汪盼强不吃请,就是不给张家机会,双方僵持不下。正在这当儿,发现杨中珍怀孕了,汪杨两家商定:汪盼强如果参军杨引产,参不了军就结婚。
第十一集
王楼公社党委书记范天然出面调节,张富军如愿穿上了绿军装。高长燕要做张家儿媳妇,张富军因她跛脚没同意。季兰把娘家堂妹季琴领到家中与张富军相亲,张富军又因季琴身瘦没相中。汪盼强和杨中珍结了婚。前台生产队群众丰收不忘报党恩,争先恐后超额完成上级生猪派购任务。时至腊月大雪飘,前台生产队群众喜眉梢,杀猪宰羊忙不闲,准备过个欢乐年。
第十二集
1966年春,“文化大革命”战火烧到前台大队,在县“红卫兵团”头目周大鹏、丁一民和汪盼强的指挥下,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黄金、前台生产队长张廷有、会计王新干及黄英被打成走资派、反革命分子,他们白天受批斗,夜里被关进“紧闭室”里。几天后,黄金、张廷有、王新干夜里逃跑至县砖瓦厂张富军那里。张富军在好友樊先程的帮助下,把黄金等藏起来之后,回到前台大队和其母黄英缠着新任前台大队革委会主任杨中珍要人,弄得全大队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第十三集
躲在樊先程房里的黄金让人夜间把杨中珍绑架到县城郊区的一个废旧厂房里。杨中珍的家人在寻找杨中珍无果后,在新调任王楼公社党委书记吴天成的指点下,老杨头和汪进水黑夜潜伏到县砖瓦厂路旁草丛里,发现黄金等出来散步,得知杨中珍的下落,杨中珍被救出。黄金等回到家乡后,虽然停止了批斗,但无权无势了。黄金自觉窝囊,决心利用麦收之时,向杨中珍等人展开反斗争,把权再夺回来,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十四集
在黄金的操动下,张富军、樊先锋带着县里另一支造反派“红海燕兵团”经卫兵们来到前台大队,和以汪盼强、杨中珍为首的“红卫兵团”红卫兵们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斗争误了麦收,成熟的麦子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损失惨重,群众怨声载道,但斗争仍在继续。王楼公社党委以“只准文斗,不准武斗”的上级精神进行干预。“红海燕兵团”红卫兵被撤回。张富军被厂方开除。黄金等利用“大字报”再次向杨中珍、汪盼强发起进攻。
第十五集
汪杨为了稳定局势,把黄金推荐至“王楼中学”做“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去了。这可给前台生产队原队长张廷有、会计王新干看出了苗头,他们纠集张富军和田佳男继续以广播的形式向汪杨两家展开斗争。汪盼强、杨中珍毫不示弱,并且又提出了“肃清资产阶级思想余毒,打倒地富反坏右、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口号,把斗争进行了扩大化,前台生产队地主子弟鲍包,后台生产队爱给别人择婚日的李二仙,东台生产队爱卖针头线脑的张货郎成了斗争对相。
第十六集
阅读剧本正文
王新干 哎,汪老师,你对我讲土方咋约的了,俺给你300分,可中?(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沓工分票递到汪盼强面前)给,俺数好的,300分一分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