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659
成片时长:约66分钟
阅读:1598
发表:2022/8/6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3集
1
…
32
33
34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侯氏:不过大王此番与大虫性命相搏,臣妾至今还是后怕的紧。
李存勖(点头):是啊,寡人当时都吓得手足无力了。呃当然,这些详情,潞妃知道就好,莫要说与他人。
侯氏:臣妾怎敢。不过那契丹公主就在现场,恐怕她也知道详情呢。
李存勖:她当时也摔伤了,并未顾及寡人情状。
侯氏(惊讶):这契丹公主,毕竟是没过门的女人啊,不知道心疼大王!若是大王的女人,焉能不立刻上前仔细察看大王身体如何?大王有个磕碰都要关心,何况这般性命相搏?必当从上到下看过问完,才能安心呢。其实说句不该讲的,这么做也是为自个将来打算啊,照料好了大王,今生才有锦衣玉食呢,是不是啊大王?
李存勖(笑):这有什么不该说的。你的将来祸福,系于寡人,所以要对寡人尽忠尽责,这才是聪明女人呢。至于真如月嘛,主要是寡人羁縻契丹的手段,是王后说的和亲之策。论夫妻纲常则可,论男女细节,肯定还是我的侯妃懂事啊。
李存勖抱住侯氏,侯氏娇嗔起来。
8、内 日 金祥殿
人物:李振、朱晃
李振:对了,陛下,臣还听说罗隐已经回朝了?
朱晃将碗里的药喝完,把药碗交给内侍。内侍递上帕子,朱晃擦擦嘴。
朱晃:不错,他建议朕派兵袭扰泽州,以便刘守光攻取蔚州。哼,朕且依他一回,命王子明统兵北上了。
李振:可是,陛下,臣听说他是和刘守光勾结……
朱晃:朕岂有不知?
李振:那么陛下还……
朱晃:一者,攻晋乃是国策,何须他说?二者,此番刘守光夺蔚州,倒也难得他主动攻晋,朕自然该助他一臂之力。至于罗隐乘机得个家眷,就是那个朱荣氏嘛。此事不足挂齿。
李振:原来陛下事事知晓?
朱晃(站起身):朕若是万事不关心,岂不成了前唐的无道昏君?哼,这两个,罗隐要抱得美人归,刘守光要扩大地盘。好吧,朕就帮他一回,且看他能不能让李家小儿吃个大亏?另一层,朕是以攻打泽州为名,实则是要夺取镇州。如果真的灭掉王镕的赵国,就等于在魏博和晋国之间打下了一根楔子,向西可包抄晋贼,向东可孤立魏博。你说有何不可?
李振(恍然大悟):陛下原来是顺水推舟之计啊!哎呀,陛下深谋远虑,臣万万不及。不过……
朱晃:有话就说。
李振:陛下恕罪,臣以为,既然罗隐假公济私,勾结外藩,私通幽州,陛下至少也要将他削职为民,以戒效尤。
朱晃:留他一个散大夫,却也无妨。起码朝廷有个大诗人在职,也有光彩嘛。足可证明大梁朝任人唯贤、唯才是用,才好吸引天下才子纷纷投靠。只是他的奏章,朕自会区别处置,兴绪不必过虑。对了,去告诉尚让,朕已经决定封尚氏为贵妃了。
李振:陛下,尚让柏乡惨败,如今反而成为皇亲国戚,只恐……
朱晃(打断):只恐什么!尚氏与柏乡之战,有何干系!朕封尚氏,罚尚让,赏罚分明,又有何疑?
李振(低头):臣遵旨。
朱晃:将尚让削职为民,放回去吧。
李振:臣遵旨。
9、内 日 流霜殿
人物:秋彤、李存勖、李九娘
秋彤忙着给李存勖扫雪,李存勖将披风递给了嫣儿,走了过来看望王后。
王后:臣妾身体不便,大王恕罪。
李存勖叹了口气。
王后:大王为何叹息?不会是怪罪臣妾没有迎接大王吧?这原本是臣妾失礼,也难怪大王神情不豫。
李存勖(摆摆手):九娘多虑了,你目前已要临蓐,寡人乃天下第一明君,怎会怪罪于你。
王后(笑):天下第一明君?那么想问问大明君,为何看见臣妾的孕肚便生叹息?
李存勖(犹豫):寡人忽然想,九娘若是生下一个小郡主,可能更好。
王后(一愣):大王此说好生令人不解了。莫非,是不愿臣妾生下个王子将来继承王位吗?
李存勖:九娘多虑了,此事本来不想与你,但如今你既然如此,也只好告诉你。也罢,反正你早晚也会知道。
王后:大王,究竟何事?
李存勖:昨日寡人去了延芳殿。
王后点点头。
李存勖(看了看她):那述律平因为真如月受伤,也在延芳殿陪同。两下说起话来,话赶话的,说起了幽州。寡人不合请契丹助我攻打幽州啊!
王后:为何如此说?大王打幽州,多了契丹做个膀臂,岂不是胜算更大?
10、内 日 罗隐府
人物:罗隐、荣散散、红豆
罗隐气冲冲走了进来,荣散散连忙迎了上去。
荣散散:官人为何恼怒?
婢女红豆连忙伺候罗隐更衣。
罗隐:罗公绍威死了!
荣散散:啊?官人说的,莫非是先前的魏博节度使罗使相?
罗隐(长叹一声):就是此公啊!娘子不知,前两年我想要他出兵伐燕,夺回娘子。为此在罗使相幕下托庇。牙兵之乱后,罗使相与我投入朝廷,如今某从幽州返回,哪知他竟然已经辞世。
荣散散:唉,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官人也要节哀。
罗隐:夫人不知,使相身体一向强健,风华正茂,怎会忽然辞世?其中必然有诈。
荣散散:官人敢是说,那罗使相竟然是被害死的?
罗隐:某虽没有证据,但使相如此死的不明不白,便是不相干的人看了也当忍耐不住,何况使相昔年有恩于我?
荣散散:那么官人意欲如何?
罗隐:今日时辰不早了,某这里且先写下一表章,明日金殿,必须请皇上主持公道,查明真相,严惩凶手。
11、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李存勖
王后(哼了一声):这个述律平,果然老辣阴狠。
李存勖:所以寡人反而希望王后这一胎先生个郡主为好。
王后:生男生女,乃是天意,臣妾岂敢逆天?不过臣妾预先说一句,诞下麟儿之后,却断不会随他去什么捺钵。
李存勖(嘬着牙花子):可是,寡人已经答允了她,却如何是好?
王后(看着李存勖):大王已经答应她了?
李存勖(点点头):毕竟拿下幽州,既可归还一支令箭,也非常有利于讨灭朱梁。九娘试看,拿下幽州,则河朔三镇悉归于我,便可与朱梁夹河对峙。下一步便能渡河灭贼,九娘说的的光复大业,可就大有希望了。
王后(点点头):光复大业,兹事重大,不妨从长计较。如今臣妾只想知道,大王当时如何说与那述律平的?
李存勖(皱眉想了想):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寡人只是心中觉得可行,并未在口头上答应。
王后(松了口气):若并未在口头上答应,何不索性回绝了契丹兵?
李存勖:九娘之意,寡人先不打幽州,不打刘守光了?
王后:大王有何疑虑?
李存勖:适才也说了,先王留下三支令箭,伐燕便是其中一支箭啊。
王后(微笑):若纳还令箭于太庙,那么还有讨契丹的那支箭呢?大王何时交还太庙?
李存勖无言以对。
王后:这支箭也怕是难得交还啦。连契丹公主都成了大王的宠妃,契丹大军都到了太原,契丹王后都在晋国宫中发号施令,此时还如何交还这支契丹令箭?
李存勖(辩解):可是和亲之策,当初也是九娘提出的。
王后:大王,和亲固然是臣妾倡言,然而大王自问,毋宁过分?臣妾之意,不过是大王迎娶契丹公主一人;如今情势,却又是属珊军、又是述律平,大有反客为主之势,诚所谓过犹不及,是否如此?
李存勖(摆摆手):此事姑且不提,只既然事已如此,何不借契丹之力,先伐幽州?
王后:那就还是要拿王子做人质吗?
李存勖没有说话。
王后:为了打幽州,却叫我母子远涉塞外,去什么捺钵。大王是如此计较的吗?
李存勖:若果然生了郡主,便两全其美了。
王后(叹了口气):借兵于人,终是受制于人。大王,你可要深思熟虑啊。
李存勖:为了国家大事,也只好你母子走一趟了。
王后瞪他一眼,想了想微笑起来。
王后:大王,两方谈判,人家开了价格,你就不能还价吗?你天下第一明君,文武全才,舌辩三帅,说死叛将,怎生此时被一个老太婆几句话就难住了?
李存勖:这攻打幽州,只靠我河东之力,寡人实在没有把握,若有契丹鼎力相助,自然……
王后(冷笑):说到底,还是大王没有自信。人无自信,才会授人以柄。
李存勖(安慰):九娘莫急,莫要动了胎气。
王后:臣妾不急,只是大王还是要对述律平说清楚。
李存勖:如何去说?
王后(淡淡一笑):大王可告知她,就说眼下还不打幽州,岂不脱了她的计较?待臣妾生产之后,再议是否借兵伐燕,料想再无罣碍。
李存勖楞了一下,哈哈大笑。
李存勖:哈哈,还是九娘聪明,这釜底抽薪之计,却令一天烟云,就此散开!有理、有理。
王后(微笑):大王,看来这契丹公主,也不好相与吧?
李存勖:也不然,主要是契丹王后老谋深算。
王后:臣妾倒是觉得,大王去了延芳殿,不是杀大虫,就是下赌注。而承香殿那头,似乎都是祥和轻松。
李存勖:汧国夫人,可没那么厉害的母亲。
王后:说起来,这汧国夫人,毕竟不是个正经封号。听大王当年在潞州答应要封她做王妃来着?
李存勖:本有此意,但九娘封了她汧国夫人,也就罢了。
王后:臣妾曾建议将她封为潞妃,大王却一直迁延,还说要等到迎娶契丹公主之时。臣妾只是不解,真如月大喜之时,那述律平焉能同意大王另外册封别的妃子?
李存勖:不错,不错,明日便先将她封了潞妃。
王后(打了个呵欠):大王恕罪,臣妾身子有些怠了。
李存勖(笑):九娘倦了?寡人倒是有个醒瞌睡的妙语,九娘可想听来?
李九娘(笑):大王只有唇枪舌剑,何时学会了醒瞌睡的妙语?
李存勖:只说想不想听?寡人保证九娘听来,定无睡意。
李九娘(笑):那臣妾就请大王说来吧?
李存勖:寡人此番杀虎救了契丹公主。
李九娘:此时臣妾已知。大王是想说杀虎过程?
李存勖:杀只大虫,倒不必多说。
李九娘(微笑):大王好大口气。
李存勖:主要是述律平为了感谢寡人救了女儿,终于准许四娘进她属珊军了。
李九娘:啊?这倒是难得。
李存勖:九娘是否没有睡意了?
李九娘(笑):虽然这消息来的突兀,只是臣妾还是觉得身子倦怠。
李存勖:正是,九娘了这许久的话,也该休息了。秋彤,嫣儿,过来好生伺候娘娘。
秋彤、嫣儿应声过来。
李存勖(点头):是啊,寡人当时都吓得手足无力了。呃当然,这些详情,潞妃知道就好,莫要说与他人。
侯氏:臣妾怎敢。不过那契丹公主就在现场,恐怕她也知道详情呢。
李存勖:她当时也摔伤了,并未顾及寡人情状。
侯氏(惊讶):这契丹公主,毕竟是没过门的女人啊,不知道心疼大王!若是大王的女人,焉能不立刻上前仔细察看大王身体如何?大王有个磕碰都要关心,何况这般性命相搏?必当从上到下看过问完,才能安心呢。其实说句不该讲的,这么做也是为自个将来打算啊,照料好了大王,今生才有锦衣玉食呢,是不是啊大王?
李存勖(笑):这有什么不该说的。你的将来祸福,系于寡人,所以要对寡人尽忠尽责,这才是聪明女人呢。至于真如月嘛,主要是寡人羁縻契丹的手段,是王后说的和亲之策。论夫妻纲常则可,论男女细节,肯定还是我的侯妃懂事啊。
李存勖抱住侯氏,侯氏娇嗔起来。
8、内 日 金祥殿
人物:李振、朱晃
李振:对了,陛下,臣还听说罗隐已经回朝了?
朱晃将碗里的药喝完,把药碗交给内侍。内侍递上帕子,朱晃擦擦嘴。
朱晃:不错,他建议朕派兵袭扰泽州,以便刘守光攻取蔚州。哼,朕且依他一回,命王子明统兵北上了。
李振:可是,陛下,臣听说他是和刘守光勾结……
朱晃:朕岂有不知?
李振:那么陛下还……
朱晃:一者,攻晋乃是国策,何须他说?二者,此番刘守光夺蔚州,倒也难得他主动攻晋,朕自然该助他一臂之力。至于罗隐乘机得个家眷,就是那个朱荣氏嘛。此事不足挂齿。
李振:原来陛下事事知晓?
朱晃(站起身):朕若是万事不关心,岂不成了前唐的无道昏君?哼,这两个,罗隐要抱得美人归,刘守光要扩大地盘。好吧,朕就帮他一回,且看他能不能让李家小儿吃个大亏?另一层,朕是以攻打泽州为名,实则是要夺取镇州。如果真的灭掉王镕的赵国,就等于在魏博和晋国之间打下了一根楔子,向西可包抄晋贼,向东可孤立魏博。你说有何不可?
李振(恍然大悟):陛下原来是顺水推舟之计啊!哎呀,陛下深谋远虑,臣万万不及。不过……
朱晃:有话就说。
李振:陛下恕罪,臣以为,既然罗隐假公济私,勾结外藩,私通幽州,陛下至少也要将他削职为民,以戒效尤。
朱晃:留他一个散大夫,却也无妨。起码朝廷有个大诗人在职,也有光彩嘛。足可证明大梁朝任人唯贤、唯才是用,才好吸引天下才子纷纷投靠。只是他的奏章,朕自会区别处置,兴绪不必过虑。对了,去告诉尚让,朕已经决定封尚氏为贵妃了。
李振:陛下,尚让柏乡惨败,如今反而成为皇亲国戚,只恐……
朱晃(打断):只恐什么!尚氏与柏乡之战,有何干系!朕封尚氏,罚尚让,赏罚分明,又有何疑?
李振(低头):臣遵旨。
朱晃:将尚让削职为民,放回去吧。
李振:臣遵旨。
9、内 日 流霜殿
人物:秋彤、李存勖、李九娘
秋彤忙着给李存勖扫雪,李存勖将披风递给了嫣儿,走了过来看望王后。
王后:臣妾身体不便,大王恕罪。
李存勖叹了口气。
王后:大王为何叹息?不会是怪罪臣妾没有迎接大王吧?这原本是臣妾失礼,也难怪大王神情不豫。
李存勖(摆摆手):九娘多虑了,你目前已要临蓐,寡人乃天下第一明君,怎会怪罪于你。
王后(笑):天下第一明君?那么想问问大明君,为何看见臣妾的孕肚便生叹息?
李存勖(犹豫):寡人忽然想,九娘若是生下一个小郡主,可能更好。
王后(一愣):大王此说好生令人不解了。莫非,是不愿臣妾生下个王子将来继承王位吗?
李存勖:九娘多虑了,此事本来不想与你,但如今你既然如此,也只好告诉你。也罢,反正你早晚也会知道。
王后:大王,究竟何事?
李存勖:昨日寡人去了延芳殿。
王后点点头。
李存勖(看了看她):那述律平因为真如月受伤,也在延芳殿陪同。两下说起话来,话赶话的,说起了幽州。寡人不合请契丹助我攻打幽州啊!
王后:为何如此说?大王打幽州,多了契丹做个膀臂,岂不是胜算更大?
10、内 日 罗隐府
人物:罗隐、荣散散、红豆
罗隐气冲冲走了进来,荣散散连忙迎了上去。
荣散散:官人为何恼怒?
婢女红豆连忙伺候罗隐更衣。
罗隐:罗公绍威死了!
荣散散:啊?官人说的,莫非是先前的魏博节度使罗使相?
罗隐(长叹一声):就是此公啊!娘子不知,前两年我想要他出兵伐燕,夺回娘子。为此在罗使相幕下托庇。牙兵之乱后,罗使相与我投入朝廷,如今某从幽州返回,哪知他竟然已经辞世。
荣散散:唉,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官人也要节哀。
罗隐:夫人不知,使相身体一向强健,风华正茂,怎会忽然辞世?其中必然有诈。
荣散散:官人敢是说,那罗使相竟然是被害死的?
罗隐:某虽没有证据,但使相如此死的不明不白,便是不相干的人看了也当忍耐不住,何况使相昔年有恩于我?
荣散散:那么官人意欲如何?
罗隐:今日时辰不早了,某这里且先写下一表章,明日金殿,必须请皇上主持公道,查明真相,严惩凶手。
11、内 日 流霜殿
人物:李九娘、李存勖
王后(哼了一声):这个述律平,果然老辣阴狠。
李存勖:所以寡人反而希望王后这一胎先生个郡主为好。
王后:生男生女,乃是天意,臣妾岂敢逆天?不过臣妾预先说一句,诞下麟儿之后,却断不会随他去什么捺钵。
李存勖(嘬着牙花子):可是,寡人已经答允了她,却如何是好?
王后(看着李存勖):大王已经答应她了?
李存勖(点点头):毕竟拿下幽州,既可归还一支令箭,也非常有利于讨灭朱梁。九娘试看,拿下幽州,则河朔三镇悉归于我,便可与朱梁夹河对峙。下一步便能渡河灭贼,九娘说的的光复大业,可就大有希望了。
王后(点点头):光复大业,兹事重大,不妨从长计较。如今臣妾只想知道,大王当时如何说与那述律平的?
李存勖(皱眉想了想):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寡人只是心中觉得可行,并未在口头上答应。
王后(松了口气):若并未在口头上答应,何不索性回绝了契丹兵?
李存勖:九娘之意,寡人先不打幽州,不打刘守光了?
王后:大王有何疑虑?
李存勖:适才也说了,先王留下三支令箭,伐燕便是其中一支箭啊。
王后(微笑):若纳还令箭于太庙,那么还有讨契丹的那支箭呢?大王何时交还太庙?
李存勖无言以对。
王后:这支箭也怕是难得交还啦。连契丹公主都成了大王的宠妃,契丹大军都到了太原,契丹王后都在晋国宫中发号施令,此时还如何交还这支契丹令箭?
李存勖(辩解):可是和亲之策,当初也是九娘提出的。
王后:大王,和亲固然是臣妾倡言,然而大王自问,毋宁过分?臣妾之意,不过是大王迎娶契丹公主一人;如今情势,却又是属珊军、又是述律平,大有反客为主之势,诚所谓过犹不及,是否如此?
李存勖(摆摆手):此事姑且不提,只既然事已如此,何不借契丹之力,先伐幽州?
王后:那就还是要拿王子做人质吗?
李存勖没有说话。
王后:为了打幽州,却叫我母子远涉塞外,去什么捺钵。大王是如此计较的吗?
李存勖:若果然生了郡主,便两全其美了。
王后(叹了口气):借兵于人,终是受制于人。大王,你可要深思熟虑啊。
李存勖:为了国家大事,也只好你母子走一趟了。
王后瞪他一眼,想了想微笑起来。
王后:大王,两方谈判,人家开了价格,你就不能还价吗?你天下第一明君,文武全才,舌辩三帅,说死叛将,怎生此时被一个老太婆几句话就难住了?
李存勖:这攻打幽州,只靠我河东之力,寡人实在没有把握,若有契丹鼎力相助,自然……
王后(冷笑):说到底,还是大王没有自信。人无自信,才会授人以柄。
李存勖(安慰):九娘莫急,莫要动了胎气。
王后:臣妾不急,只是大王还是要对述律平说清楚。
李存勖:如何去说?
王后(淡淡一笑):大王可告知她,就说眼下还不打幽州,岂不脱了她的计较?待臣妾生产之后,再议是否借兵伐燕,料想再无罣碍。
李存勖楞了一下,哈哈大笑。
李存勖:哈哈,还是九娘聪明,这釜底抽薪之计,却令一天烟云,就此散开!有理、有理。
王后(微笑):大王,看来这契丹公主,也不好相与吧?
李存勖:也不然,主要是契丹王后老谋深算。
王后:臣妾倒是觉得,大王去了延芳殿,不是杀大虫,就是下赌注。而承香殿那头,似乎都是祥和轻松。
李存勖:汧国夫人,可没那么厉害的母亲。
王后:说起来,这汧国夫人,毕竟不是个正经封号。听大王当年在潞州答应要封她做王妃来着?
李存勖:本有此意,但九娘封了她汧国夫人,也就罢了。
王后:臣妾曾建议将她封为潞妃,大王却一直迁延,还说要等到迎娶契丹公主之时。臣妾只是不解,真如月大喜之时,那述律平焉能同意大王另外册封别的妃子?
李存勖:不错,不错,明日便先将她封了潞妃。
王后(打了个呵欠):大王恕罪,臣妾身子有些怠了。
李存勖(笑):九娘倦了?寡人倒是有个醒瞌睡的妙语,九娘可想听来?
李九娘(笑):大王只有唇枪舌剑,何时学会了醒瞌睡的妙语?
李存勖:只说想不想听?寡人保证九娘听来,定无睡意。
李九娘(笑):那臣妾就请大王说来吧?
李存勖:寡人此番杀虎救了契丹公主。
李九娘:此时臣妾已知。大王是想说杀虎过程?
李存勖:杀只大虫,倒不必多说。
李九娘(微笑):大王好大口气。
李存勖:主要是述律平为了感谢寡人救了女儿,终于准许四娘进她属珊军了。
李九娘:啊?这倒是难得。
李存勖:九娘是否没有睡意了?
李九娘(笑):虽然这消息来的突兀,只是臣妾还是觉得身子倦怠。
李存勖:正是,九娘了这许久的话,也该休息了。秋彤,嫣儿,过来好生伺候娘娘。
秋彤、嫣儿应声过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