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4611
成片时长:约49分钟
阅读:2012
发表:2022/8/17
51集 古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沙陀神王》第39集
1
…
38
39
40
…
51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军政司连忙跑到一旁书案旁磨墨捻笔等待。
李晟珽(苦笑):大王不必揶揄,在下已自明白,这军功果然难得!在下辛苦多日,非但一桩功劳也无,甚至还身陷敌营,险些性命难保!看来,靠立军功称帝复辟,绝难成事啊。
李存勖:也不必灰心嘛,如今刘守光奔回幽州。寡人意下,给你两百精兵,你可能将刘守光首级拿来?
李晟珽:大王何必如此嘲弄,唉,还真是像荣夫人所言,大王果然薄情寡恩啊。
李存勖:你竟敢公然……且慢,你识得荣夫人?
李晟珽:是。
李存勖:你去过幽州?
李晟珽:这却不曾。
李存勖:却又来。那荣夫人乃是刘守光的皇后,你不去幽州,何处见她?
李晟珽:原来大王不知?荣夫人就在太原啊。
李存勖:就在太原?寡人如何丝毫不知?
李晟珽:这就是了,难怪荣夫人怨大王薄情寡恩,原来是大王居然不知她人在太原。如此看来,想必有人从中阻挠大王与荣夫人见面,否则荣夫人曾经入宫,大王怎能不知?
李存勖:她还来过寡人的内宫?
李晟珽:荣夫人当时进宫曾晋见王后,大王只须问过娘娘,便知在下所言不虚。
李存勖(一摆手):也罢,此事寡人已知。现在是要你说,是否还要去立军功呢?
李晟珽(长叹):大王在上,经过天生桥一役,在下深知自己真不是立军功之人。故所谓立军功登基复辟,在下再无此等念头。
李存勖(微笑):那么李郎君意欲如何?
李晟珽:若是大王垂怜,肯赐李橵为一富家翁,在下今生之愿足矣。
李存勖(点点头):晋国虽穷,然而养郎君一人,倒还养得。只是王后……
李晟珽:大王不必再说,在下心知肚明,在下这便去与娘娘说知其中关窍,只说放弃复辟登基,都是在下一人之意,绝不使大王为难。其实世道如此,实乃天意,又岂是人力可为?在下定要好生劝过娘娘,莫将大好流年,换与镜花水月。唉,不可为者,又何必为之?
李存勖(微笑):那么以你所见,哪件事方才可为?
李晟珽(看看李存勖):啊,对了,应该规劝娘娘,若是大王肯顺天应人登基称帝,便该夫唱妇和,莫要纠缠复辟之事。
李存勖(微笑着点头):其实李郎君,你还真是七窍玲珑,寡人只是可惜你为何不愿出仕?只要你提出来,寡人立刻封你做个散大夫。
李晟珽:大王,在下在天生桥被燕军擒获之后,百般凌辱,在下当时便有一念,就是此番若得重生,必定讨个安稳过些寻常日子,决不再闹这等刀头舔血的买卖啦。
李存勖:李郎君此言谬矣。刀头舔血,乃是山贼强人所为。我大晋将士出生入死,正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享乐。若无大晋将士冲锋流血,岂有你等过富家翁的日子?
李晟珽:大王教训的是,在下失言,在下失言。
李嗣源(这时走了进来):参见大王。
李存勖(看看李晟珽):好啦,你且退下。寡人回头自会命人将银钱送给你,让你做你的富家翁。
李晟珽:大王洪恩,李橵感激不尽。
29、内 日 上方山民宅
人物:刘栋
小校(来报):校尉,晋军已经包围了幽州。
刘栋:晋贼来得好快!叶小娘子呢?
小校:小的进来时并未看见。
刘栋:又在琢磨她那张图了。你且退下吧。
30、内 日 上方山民宅
人物:刘栋、叶娘温
刘栋走出屋子,向西厢房走了过去。
刘栋(敲门):叶小娘子。
叶娘温:刘校尉请进。
刘栋(推门进入):叶小娘子,李存勖如今已经包围幽州了。
叶娘温(点点头):不出奴之所料。
刘栋:虽然晋王到了幽州,但谁知他会不会来这山中呀。
叶娘温:刘校尉,这几天我也想明白了,来与不来,在他情愿。但若我们打开了宝藏,禀告皇上,也是大功一件啊。朝廷得了宝藏之后,哪怕赏一点给咱们,也足够咱们这一辈子享用的了,何况为朝廷立下此等功劳,说不定皇上还会封你做游击将军之类,有何不好。
刘栋(搓手笑着点头):对啊。只是,究竟有无宝藏?
叶娘温:这上方山号称九洞十二峰,我等所寻的青龙峰,其中有个阴阳洞,按图索骥,宝藏便该在此。
刘栋走到桌子旁,仔细看着地图,半晌没有话,手指头在图上点点戳戳。
叶娘温(忍不住问):刘校尉,你在干嘛?
刘栋(蓦然醒悟笑了笑):啊,叶小娘子,末将失礼了。
叶娘温:你只管在地图上点点戳戳,是在想什么吧?
刘栋:呵呵,也没想什么,只是觉得小娘子所的这青龙峰,乃是一个死地。
叶娘温(疑惑):死地?
刘栋:几乎就是一个死地。
叶娘温(不满):刘校尉,亏得你想出这么个名词,把堂堂青龙峰成了死地。这么不吉利。
刘栋(抱拳):小娘子莫要生气,这不过是我们行军时观察地形常的话。若是大军到此,想要生还,却几无可能。故此称作死地。
叶娘温(想了想):既如此说,若是晋军来到这个死地,可会还有生机?
刘栋笑:叶小娘子,既然是死地,则不论是何方神圣,什么兵马,到此皆是有死无生,没有例外。
叶娘温:那么,若是晋王来此,也是有死无生?
刘栋:兵法上,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为死地。晋王善于用兵,必然疾战。疾战之后,是否生还,就难说了。
叶娘温:疾战,是速战速决的意思吧?
刘栋:小娘子聪慧,正是如此。
叶娘温:那么,看来问题关键,是令晋军不得速战速决,是吧?
刘栋:可以这么说。
叶娘温:刘校尉,我觉得可分别情况处置:若是晋军人数众多,固然不宜与之开战,那么我们带了宝藏离开便是。若他人数不多,则可将他杀尽。
刘栋:小娘子神机妙算,在下佩服。就是,刺晋王或者取宝藏,这两件大功,咱们至少取得一件,运气好的话,便可取了两件大功。
叶娘温:正是如此。
刘栋:但是,此洞中果然有宝藏吗?
叶娘温:若奴家所料不错,宝藏该当就在洞中。
刘栋:即或在此洞中,又该如何寻出?
叶娘温:总在这里闭门造车,未免痴呆。不如你我引兵前往,遇到合适机缘,将它寻出,却不是好。那时候也不必管那晋王来与不来,只顾将宝藏带回朝廷,静候封赏,岂不也是个一世功名?
刘栋笑着:如若小娘子美言成真,那自然是好极了。
叶娘温:其实这藏宝图共有两张,奴手里这张,只说了宝藏方位所在。如何打开宝藏,那张图却可能已经被晋王所得。
刘栋:若果能杀死晋王,宝藏就是咱们的了。
叶娘温:先去试试看,没有那个甲图,能否也打开宝藏。
31、内 日 王各庄王后住地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秋彤、黄四娘
张承业(进入):娘娘,老奴奉诏前来。
王后(气愤):那厮就是个糊不上墙的烂泥,怎堪大用?
张承业(想了想笑):莫非是李郎君又让娘娘怄气了?
王后:张公公,你都不知他有多荒唐。
张承业:怎地?
王后:那厮竟然口出狂言,居然要本宫看清时事,请大王登基……算了!本宫看来,这中兴复辟,也不是旁人能够强行扶起一个皇帝的,本宫算是心灰意冷啦。
张承业:娘娘歇口气,且先让奴婢们给娘娘上碗汤来顺顺气。
秋彤连忙出去打汤。
王后:本宫找你来,并非和你说这不成材的东西。乃是他适才说起,大王要寻那荣散散了。
张承业(思索):荣散散?
王后:张公公怎生忘了?就是那个罗隐的寡妇呀,她上次来哀求本宫给她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
张承业:啊呀,老奴果然年迈,竟然把这妇人忘得干干净净了。当时娘娘还说,见他官人罗隐惨死在朱贼手下,心生恻隐,故而将她收留下来。怎地,大王问起这妇人?
王后(气恼):这妇人身上,不知坏了多少英雄好汉!打从淮南的朱瑾,到幽州的刘仁恭,最后到罗隐,和她有了夫妻之实的男子,不是死了,就是被囚。你看,又是什么好人?就是一个扫帚星。
张承业(点头):这妇人必定上辈子罪孽深重,娘娘所评最是得当。
王后:可恨那李晟珽如此絮聒,却向大王提起这妇人,如此一来,岂不是令大王以为本宫心胸狭小,容不得一个寡妇吗?
张承业:娘娘言重了,此事老奴倒是看得明白,也就是娘娘唯恐大王事无巨细全都操劳,乃至过于疲惫,为此这些不打紧的人儿,娘娘就替大王处置了,这也名正言顺嘛。
王后(叹气):只怕大王却不如此想。
张承业:娘娘如此说,老奴可是糊涂了。那还能怎么想啊?
王后:那妇人最是狐媚,哼,大王对她,可是念念不忘。
张承业(笑):娘娘未免多虑,她可比大王年长好多岁吧。
王后:男人们色欲熏心起来,年长好多岁又算什么?
张承业:若果真如此,不知娘娘之意是?
王后:大王既然知荣散散在太原,想来定有怪罪本宫之意。公公觉得怎生处置方好?
张承业:这还不简单吗?娘娘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
王后:怎讲?
张承业:若大王果真提到这妇人,不妨便将她召来,且看大王如何处置?
王后(皱眉):大王若是被那狐媚子迷住了呢?
张承业:李郎君之事可作借鉴。
王后(不解):李晟珽?公公何意?
张承业:正是。李郎君因为立不了军功,如今只好离开。那妇人若要进宫,请问她又从何立下军功?休男女有别,那贵妃能够进宫,人家可是立过军功了的。
王后(笑):他们沙陀人这规矩,总不成封妃嫔也要立过军功的?真正是岂有此理。不过话说回来,死去的潞妃,活着的贵妃,可都是有军功的。
张承业:且不论他们有无这等规矩,总之娘娘不妨以此阻拦,大王却说不出话来。娘娘主动将荣散散送与大王,却不担心她能祸患宫廷,岂不是好?
王后点头:既如此,待本宫见过大王,看情形便将荣散散招来。对了,那李晟珽呢?
张承业:老奴正是前来禀告娘娘,李郎君眼见军功无望,便从大王处索要了二百贯钱,如今已然一人一骑,悄然离去了。
王后:走了?不知他去往何处?
张承业:便是老奴也曾问来,李郎君却不肯见告,只是云游天涯,了此一生。
王后:可还能追的回?
张承业:若娘娘下令,想来追回倒也不甚难。只是,老奴看他去意已决,不知娘娘追他回来何意?
王后:便是公公适才云游天涯这四个字,引动本宫一个念头。这李郎君既然上不得阵,何不令他鼓弄唇舌,游说四方?想他既是天潢贵胄,各方诸侯倒也不敢怠慢于他。若果然能得几镇诸侯归顺大唐,岂不便是现成的军功?
张承业:哎呀,娘娘果然天纵聪明!老奴怎生未曾想到这一节。按娘娘教令,老奴这就前去追他回来,细细商量。
王后:公公可多带些人手,四面寻他踪迹。
张承业:娘娘提醒的是,老奴这就前去寻他。
王后:焉知他去往何处?你去寻他不易。不如四娘走一遭。
黄四娘:奴婢遵命。
王后:对了,你适才还说,大王给了他赏赐?
张承业:嗯,大王赏了他二百贯钱。
王后:这就对了。眼见是大王命他来做说客,劝本宫尊他称帝。事毕之后,便赏了他这笔银子。
张承业:大王真要称帝?
王后:周德威临死之前,不是已经叫了他万岁了吗?
张承业:原来是这样啊。
32、内 日 王各庄李存勖住所
人物:李嗣源、李存勖、真如月
李嗣源随着李存勖进入。
李嗣源(笑):大王的石子,如今越发是鬼神难测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比刀枪快,比弓箭准,而且取之不尽。
李嗣源:这程阳庚不知何处学了本领,今日若非大王搭救,臣都差点丧命于他的毒手。
李存勖:你有老天保佑啊,怎会轻易就死。
李嗣源(低头垂眼):臣不敢妄言天命。
李存勖(没注意他神情):寡人看你被他打下马来,当时就知事情不妙,连忙飞石将他也打下马来,这就便宜了你,反而一刀取了他性命。
李嗣源:惭愧,惭愧!此番埋伏,本来势如破竹,谁知程阳庚如此蛮勇?
真如月(插嘴):大王,那程阳庚真是魔神下凡,齐纳都统也是惨死他手。不过齐纳也砍了他一刀,可惜没杀死。
李嗣源:贵妃娘娘所说不错,哎,这厮身上有伤还如此生猛,真是令人惭愧。
真如月忽然笑了起来。
李存勖(脸色一寒):你敢是笑寡人君臣不敌这厮?
真如月:臣妾怎敢?臣妾只是想,能让程阳庚吃亏的,谁知竟然是女人。
李存勖:女人?谁?
真如月:乌云嘎。
李存勖(奇怪):乌云嘎?此话怎讲?
真如月:大王,天生桥大战时,乌云嘎带了两个契丹武士,翻山过岭,寻到了李晟珽,杀死卫士,将李郎君救回。程阳庚虽然丢了人质,却不知是谁做的,可不是吃了个哑巴亏嘛。
李存勖:可是他最后,还是丧命在男人之手,是源兄亲手砍了他首级。
李晟珽(苦笑):大王不必揶揄,在下已自明白,这军功果然难得!在下辛苦多日,非但一桩功劳也无,甚至还身陷敌营,险些性命难保!看来,靠立军功称帝复辟,绝难成事啊。
李存勖:也不必灰心嘛,如今刘守光奔回幽州。寡人意下,给你两百精兵,你可能将刘守光首级拿来?
李晟珽:大王何必如此嘲弄,唉,还真是像荣夫人所言,大王果然薄情寡恩啊。
李存勖:你竟敢公然……且慢,你识得荣夫人?
李晟珽:是。
李存勖:你去过幽州?
李晟珽:这却不曾。
李存勖:却又来。那荣夫人乃是刘守光的皇后,你不去幽州,何处见她?
李晟珽:原来大王不知?荣夫人就在太原啊。
李存勖:就在太原?寡人如何丝毫不知?
李晟珽:这就是了,难怪荣夫人怨大王薄情寡恩,原来是大王居然不知她人在太原。如此看来,想必有人从中阻挠大王与荣夫人见面,否则荣夫人曾经入宫,大王怎能不知?
李存勖:她还来过寡人的内宫?
李晟珽:荣夫人当时进宫曾晋见王后,大王只须问过娘娘,便知在下所言不虚。
李存勖(一摆手):也罢,此事寡人已知。现在是要你说,是否还要去立军功呢?
李晟珽(长叹):大王在上,经过天生桥一役,在下深知自己真不是立军功之人。故所谓立军功登基复辟,在下再无此等念头。
李存勖(微笑):那么李郎君意欲如何?
李晟珽:若是大王垂怜,肯赐李橵为一富家翁,在下今生之愿足矣。
李存勖(点点头):晋国虽穷,然而养郎君一人,倒还养得。只是王后……
李晟珽:大王不必再说,在下心知肚明,在下这便去与娘娘说知其中关窍,只说放弃复辟登基,都是在下一人之意,绝不使大王为难。其实世道如此,实乃天意,又岂是人力可为?在下定要好生劝过娘娘,莫将大好流年,换与镜花水月。唉,不可为者,又何必为之?
李存勖(微笑):那么以你所见,哪件事方才可为?
李晟珽(看看李存勖):啊,对了,应该规劝娘娘,若是大王肯顺天应人登基称帝,便该夫唱妇和,莫要纠缠复辟之事。
李存勖(微笑着点头):其实李郎君,你还真是七窍玲珑,寡人只是可惜你为何不愿出仕?只要你提出来,寡人立刻封你做个散大夫。
李晟珽:大王,在下在天生桥被燕军擒获之后,百般凌辱,在下当时便有一念,就是此番若得重生,必定讨个安稳过些寻常日子,决不再闹这等刀头舔血的买卖啦。
李存勖:李郎君此言谬矣。刀头舔血,乃是山贼强人所为。我大晋将士出生入死,正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享乐。若无大晋将士冲锋流血,岂有你等过富家翁的日子?
李晟珽:大王教训的是,在下失言,在下失言。
李嗣源(这时走了进来):参见大王。
李存勖(看看李晟珽):好啦,你且退下。寡人回头自会命人将银钱送给你,让你做你的富家翁。
李晟珽:大王洪恩,李橵感激不尽。
29、内 日 上方山民宅
人物:刘栋
小校(来报):校尉,晋军已经包围了幽州。
刘栋:晋贼来得好快!叶小娘子呢?
小校:小的进来时并未看见。
刘栋:又在琢磨她那张图了。你且退下吧。
30、内 日 上方山民宅
人物:刘栋、叶娘温
刘栋走出屋子,向西厢房走了过去。
刘栋(敲门):叶小娘子。
叶娘温:刘校尉请进。
刘栋(推门进入):叶小娘子,李存勖如今已经包围幽州了。
叶娘温(点点头):不出奴之所料。
刘栋:虽然晋王到了幽州,但谁知他会不会来这山中呀。
叶娘温:刘校尉,这几天我也想明白了,来与不来,在他情愿。但若我们打开了宝藏,禀告皇上,也是大功一件啊。朝廷得了宝藏之后,哪怕赏一点给咱们,也足够咱们这一辈子享用的了,何况为朝廷立下此等功劳,说不定皇上还会封你做游击将军之类,有何不好。
刘栋(搓手笑着点头):对啊。只是,究竟有无宝藏?
叶娘温:这上方山号称九洞十二峰,我等所寻的青龙峰,其中有个阴阳洞,按图索骥,宝藏便该在此。
刘栋走到桌子旁,仔细看着地图,半晌没有话,手指头在图上点点戳戳。
叶娘温(忍不住问):刘校尉,你在干嘛?
刘栋(蓦然醒悟笑了笑):啊,叶小娘子,末将失礼了。
叶娘温:你只管在地图上点点戳戳,是在想什么吧?
刘栋:呵呵,也没想什么,只是觉得小娘子所的这青龙峰,乃是一个死地。
叶娘温(疑惑):死地?
刘栋:几乎就是一个死地。
叶娘温(不满):刘校尉,亏得你想出这么个名词,把堂堂青龙峰成了死地。这么不吉利。
刘栋(抱拳):小娘子莫要生气,这不过是我们行军时观察地形常的话。若是大军到此,想要生还,却几无可能。故此称作死地。
叶娘温(想了想):既如此说,若是晋军来到这个死地,可会还有生机?
刘栋笑:叶小娘子,既然是死地,则不论是何方神圣,什么兵马,到此皆是有死无生,没有例外。
叶娘温:那么,若是晋王来此,也是有死无生?
刘栋:兵法上,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为死地。晋王善于用兵,必然疾战。疾战之后,是否生还,就难说了。
叶娘温:疾战,是速战速决的意思吧?
刘栋:小娘子聪慧,正是如此。
叶娘温:那么,看来问题关键,是令晋军不得速战速决,是吧?
刘栋:可以这么说。
叶娘温:刘校尉,我觉得可分别情况处置:若是晋军人数众多,固然不宜与之开战,那么我们带了宝藏离开便是。若他人数不多,则可将他杀尽。
刘栋:小娘子神机妙算,在下佩服。就是,刺晋王或者取宝藏,这两件大功,咱们至少取得一件,运气好的话,便可取了两件大功。
叶娘温:正是如此。
刘栋:但是,此洞中果然有宝藏吗?
叶娘温:若奴家所料不错,宝藏该当就在洞中。
刘栋:即或在此洞中,又该如何寻出?
叶娘温:总在这里闭门造车,未免痴呆。不如你我引兵前往,遇到合适机缘,将它寻出,却不是好。那时候也不必管那晋王来与不来,只顾将宝藏带回朝廷,静候封赏,岂不也是个一世功名?
刘栋笑着:如若小娘子美言成真,那自然是好极了。
叶娘温:其实这藏宝图共有两张,奴手里这张,只说了宝藏方位所在。如何打开宝藏,那张图却可能已经被晋王所得。
刘栋:若果能杀死晋王,宝藏就是咱们的了。
叶娘温:先去试试看,没有那个甲图,能否也打开宝藏。
31、内 日 王各庄王后住地
人物:张承业、李九娘、秋彤、黄四娘
张承业(进入):娘娘,老奴奉诏前来。
王后(气愤):那厮就是个糊不上墙的烂泥,怎堪大用?
张承业(想了想笑):莫非是李郎君又让娘娘怄气了?
王后:张公公,你都不知他有多荒唐。
张承业:怎地?
王后:那厮竟然口出狂言,居然要本宫看清时事,请大王登基……算了!本宫看来,这中兴复辟,也不是旁人能够强行扶起一个皇帝的,本宫算是心灰意冷啦。
张承业:娘娘歇口气,且先让奴婢们给娘娘上碗汤来顺顺气。
秋彤连忙出去打汤。
王后:本宫找你来,并非和你说这不成材的东西。乃是他适才说起,大王要寻那荣散散了。
张承业(思索):荣散散?
王后:张公公怎生忘了?就是那个罗隐的寡妇呀,她上次来哀求本宫给她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
张承业:啊呀,老奴果然年迈,竟然把这妇人忘得干干净净了。当时娘娘还说,见他官人罗隐惨死在朱贼手下,心生恻隐,故而将她收留下来。怎地,大王问起这妇人?
王后(气恼):这妇人身上,不知坏了多少英雄好汉!打从淮南的朱瑾,到幽州的刘仁恭,最后到罗隐,和她有了夫妻之实的男子,不是死了,就是被囚。你看,又是什么好人?就是一个扫帚星。
张承业(点头):这妇人必定上辈子罪孽深重,娘娘所评最是得当。
王后:可恨那李晟珽如此絮聒,却向大王提起这妇人,如此一来,岂不是令大王以为本宫心胸狭小,容不得一个寡妇吗?
张承业:娘娘言重了,此事老奴倒是看得明白,也就是娘娘唯恐大王事无巨细全都操劳,乃至过于疲惫,为此这些不打紧的人儿,娘娘就替大王处置了,这也名正言顺嘛。
王后(叹气):只怕大王却不如此想。
张承业:娘娘如此说,老奴可是糊涂了。那还能怎么想啊?
王后:那妇人最是狐媚,哼,大王对她,可是念念不忘。
张承业(笑):娘娘未免多虑,她可比大王年长好多岁吧。
王后:男人们色欲熏心起来,年长好多岁又算什么?
张承业:若果真如此,不知娘娘之意是?
王后:大王既然知荣散散在太原,想来定有怪罪本宫之意。公公觉得怎生处置方好?
张承业:这还不简单吗?娘娘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
王后:怎讲?
张承业:若大王果真提到这妇人,不妨便将她召来,且看大王如何处置?
王后(皱眉):大王若是被那狐媚子迷住了呢?
张承业:李郎君之事可作借鉴。
王后(不解):李晟珽?公公何意?
张承业:正是。李郎君因为立不了军功,如今只好离开。那妇人若要进宫,请问她又从何立下军功?休男女有别,那贵妃能够进宫,人家可是立过军功了的。
王后(笑):他们沙陀人这规矩,总不成封妃嫔也要立过军功的?真正是岂有此理。不过话说回来,死去的潞妃,活着的贵妃,可都是有军功的。
张承业:且不论他们有无这等规矩,总之娘娘不妨以此阻拦,大王却说不出话来。娘娘主动将荣散散送与大王,却不担心她能祸患宫廷,岂不是好?
王后点头:既如此,待本宫见过大王,看情形便将荣散散招来。对了,那李晟珽呢?
张承业:老奴正是前来禀告娘娘,李郎君眼见军功无望,便从大王处索要了二百贯钱,如今已然一人一骑,悄然离去了。
王后:走了?不知他去往何处?
张承业:便是老奴也曾问来,李郎君却不肯见告,只是云游天涯,了此一生。
王后:可还能追的回?
张承业:若娘娘下令,想来追回倒也不甚难。只是,老奴看他去意已决,不知娘娘追他回来何意?
王后:便是公公适才云游天涯这四个字,引动本宫一个念头。这李郎君既然上不得阵,何不令他鼓弄唇舌,游说四方?想他既是天潢贵胄,各方诸侯倒也不敢怠慢于他。若果然能得几镇诸侯归顺大唐,岂不便是现成的军功?
张承业:哎呀,娘娘果然天纵聪明!老奴怎生未曾想到这一节。按娘娘教令,老奴这就前去追他回来,细细商量。
王后:公公可多带些人手,四面寻他踪迹。
张承业:娘娘提醒的是,老奴这就前去寻他。
王后:焉知他去往何处?你去寻他不易。不如四娘走一遭。
黄四娘:奴婢遵命。
王后:对了,你适才还说,大王给了他赏赐?
张承业:嗯,大王赏了他二百贯钱。
王后:这就对了。眼见是大王命他来做说客,劝本宫尊他称帝。事毕之后,便赏了他这笔银子。
张承业:大王真要称帝?
王后:周德威临死之前,不是已经叫了他万岁了吗?
张承业:原来是这样啊。
32、内 日 王各庄李存勖住所
人物:李嗣源、李存勖、真如月
李嗣源随着李存勖进入。
李嗣源(笑):大王的石子,如今越发是鬼神难测了。
李存勖(哈哈大笑):比刀枪快,比弓箭准,而且取之不尽。
李嗣源:这程阳庚不知何处学了本领,今日若非大王搭救,臣都差点丧命于他的毒手。
李存勖:你有老天保佑啊,怎会轻易就死。
李嗣源(低头垂眼):臣不敢妄言天命。
李存勖(没注意他神情):寡人看你被他打下马来,当时就知事情不妙,连忙飞石将他也打下马来,这就便宜了你,反而一刀取了他性命。
李嗣源:惭愧,惭愧!此番埋伏,本来势如破竹,谁知程阳庚如此蛮勇?
真如月(插嘴):大王,那程阳庚真是魔神下凡,齐纳都统也是惨死他手。不过齐纳也砍了他一刀,可惜没杀死。
李嗣源:贵妃娘娘所说不错,哎,这厮身上有伤还如此生猛,真是令人惭愧。
真如月忽然笑了起来。
李存勖(脸色一寒):你敢是笑寡人君臣不敌这厮?
真如月:臣妾怎敢?臣妾只是想,能让程阳庚吃亏的,谁知竟然是女人。
李存勖:女人?谁?
真如月:乌云嘎。
李存勖(奇怪):乌云嘎?此话怎讲?
真如月:大王,天生桥大战时,乌云嘎带了两个契丹武士,翻山过岭,寻到了李晟珽,杀死卫士,将李郎君救回。程阳庚虽然丢了人质,却不知是谁做的,可不是吃了个哑巴亏嘛。
李存勖:可是他最后,还是丧命在男人之手,是源兄亲手砍了他首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