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246
成片时长:约49分钟
阅读:6322
发表:2018/9/9
3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电视连续剧钱弘佐》第19集
1
…
18
19
20
…
3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居不移将兵部大印捧给谢香存:谢大人,这是兵部印玺,您离开的时候,暂时把印玺交给我,由我代替您处理公务,今日我将印玺完好归还,您收好。
谢香存接过兵部印玺,走到对面的铁柜边。大铁柜足足有一面墙那么高,完全是精铁铸造,有宽大的两扇铁门,上面贴着封条。谢香存上前亲手将封条揭下,三个官差急忙为他打开了由三把锁头锁住的铁柜,每个人的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必须三人同时到场,铁柜才能打开。谢香存将印玺放入铁柜,三个官差将钥匙捧给他,谢香存将三把钥匙收回腰间。
555场,养元水榭内,日
内侍打开一匣银两,许太后含笑望着甄锦书。钱弘佐、谢香存、甄夫人也都面带笑容,围绕站立。
**甄锦书屈膝施礼:多谢太后赏赐。
**许太后:免礼。
钱弘佐示意身后捧着礼盒的吴德章,吴德章立即上前,将手中的礼盒打开展示给甄锦书,礼盒中装了一只玉如意。
**钱弘佐:如一公主,这是孤王赏赐给你的。这只玉如意,由翡翠精雕而成,光润清透,纯净无暇,是上品的宝玉。孤王祝你事事如意。
**甄锦书再次屈膝:多谢王上。
甄锦书亲手接过玉如意礼盒,而后转递给身边的丫鬟仙梦。谢香存走上前,有些拘谨,将手中的锦袋捧给甄锦书。
**谢香存:多谢公主当日将自己手抄的甄大人讲读卷,赠送于我。为表达敬意,我自己另外抄了一卷,今日回赠公主,我书法粗劣,还望公主不弃收下。微臣祝公主吉祥。
甄锦书郑重接过锦袋,从锦袋中拿出抄本,打开细看,见字体虽然不佳,但抄得甚为工整。钱弘佐、吴德章等人也好奇地观看谢香存的抄本。
**甄锦书:谢大人过谦了,难得谢大人抄得这般工整,若家父知道谢大人如此珍爱他的讲读卷,我想他老人家也会感到安慰。这份深情厚谊,锦书多谢。
**甄夫人:谢大人,我和锦书都很感激你为我家老爷执长子礼。
**谢香存:能得此殊荣,是晚生三生有幸。
气派的八仙桌,众人团团而坐,以许太后为上首,甄氏母女坐在许太后两侧,钱弘佐、谢香存相邻而坐。众人举杯共饮。喝得是葡萄美酒,用的是白玉杯子,精美的菜品加上高档的酒杯,整个饮宴来客稀少,但华贵异常。
宫女拿着玉壶为大家再次斟酒。
**谢香存惊叹:这真的是酒吗?甜甜酸酸,味道像酸梅汤。
众人笑。
**钱弘佐:这是波斯国的葡萄美酒,中土非常少见。爱卿你平日爱惜嗓音,不肯喝烈酒,这酒一点都不辛辣,你要多喝一些。
谢香存微笑点头。
**许太后:谢爱卿,你出巡多时,不如说些路上见闻,给大家听听。
**谢香存:太后、王上,有件事微臣想向你们回禀,还没有找到机会。正好太后问起路上见闻,微臣不由得想起了这件事。
**钱弘佐:说说看。
**谢香存:因为戴恽一党案犯脏银的追缴,国库陡然充盈。以往年份农户在春播时,因缺乏现钱,有的人家受到高利贷盘剥。微臣提议:由国库借贷种子和现钱给农户,到了秋后,以低息收回借贷。比如春天时,农户如果向官家借十斗粮食,到秋后要归还十斗五升。以这样的方式,能进一步排除高利贷牟利的可能性,并且增加国库的收入。
**钱弘佐笑:如果不是兵部事急,谢爱卿实在是户部主事的不二人选,即心系百姓,又能拓宽财源。明天我就召户部官吏进宫,让他们着手办理此事。
许太后点头同意。
**钱弘佐:母后,这户部主事也该有人接任了,自徐伟死后,孤王一直替代到如今。
**许太后:王上,你觉得让你的讲读先生——袁半梦来担任可好?
**钱弘佐摇头:袁先生学问好,但是不愿意过问朝政,没有报国之心,虽然都是孔孟之徒。但跟甄大人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户部主事关系国家财政命脉,孤王还真不敢把如此要职托付他。
**许太后:袁半梦是蜀地名臣之后,由于蜀地政权更迭,他父亲被杀,他自己受宫刑。当年蜀国想要结交我国,送来百名内侍等礼物,袁半梦就是这百名内侍之一。由名门公子到内侍宫奴,这种起落不是常人能够承受,也难怪他对朝政心灰意冷,躲避权力纷争。
**谢香存叹息道:原来如此可怜,难怪他总佝偻着腰。
**许太后:袁半梦不可能像甄大人那样不畏权势,为民请命。但是作为一个看透官场,看透红尘,连后代子嗣都没有的人,他也不会是一个损公肥私,贪赃枉法之辈。让他力挽狂澜,肯定做不到,但让他安分守己,却很容易。王上可以把户部的事,逐步让他办理一些,以便考察。
**钱弘佐:就依母后所说。
**许太后对甄锦书:锦书,田太妃非常喜欢你,说你又聪明又能干,而且颇能服众,想让你帮助她协理内庭。她身体不好,身边一直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你如果能分担一二,那就再好不过了。
**甄锦书谦虚:田太妃过奖了,臣女实在担心会辜负太后和太妃的厚望,只怕是难以胜任。
**许太后:锦书,你天资过人,田太妃怕你不答应,特意让哀家跟你说,哀家从未见她如此欣赏一个后生晚辈。
**甄锦书恭敬:既然如此,锦书愿意跟着田太妃多多学习。
**许太后微笑点头:你能答应,实在是太好了。
**甄夫人:有件事,老身已经思忖很久,借着这个好日子,想跟诸位商量商量。
**许太后:国公夫人请讲。
**甄夫人:我们甄家没有男丁,老身想让锦书和谢大人,结拜为异姓姐弟,以后即使走动频繁,也不怕遭人传闲话。
甄锦书满脸惊诧,重重地放下酒杯。许太后偷眼看她,内心独白:如此大事,甄夫人竟然没同女儿商量,当真鲁莽。
(未完待续)
谢香存接过兵部印玺,走到对面的铁柜边。大铁柜足足有一面墙那么高,完全是精铁铸造,有宽大的两扇铁门,上面贴着封条。谢香存上前亲手将封条揭下,三个官差急忙为他打开了由三把锁头锁住的铁柜,每个人的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必须三人同时到场,铁柜才能打开。谢香存将印玺放入铁柜,三个官差将钥匙捧给他,谢香存将三把钥匙收回腰间。
555场,养元水榭内,日
内侍打开一匣银两,许太后含笑望着甄锦书。钱弘佐、谢香存、甄夫人也都面带笑容,围绕站立。
**甄锦书屈膝施礼:多谢太后赏赐。
**许太后:免礼。
钱弘佐示意身后捧着礼盒的吴德章,吴德章立即上前,将手中的礼盒打开展示给甄锦书,礼盒中装了一只玉如意。
**钱弘佐:如一公主,这是孤王赏赐给你的。这只玉如意,由翡翠精雕而成,光润清透,纯净无暇,是上品的宝玉。孤王祝你事事如意。
**甄锦书再次屈膝:多谢王上。
甄锦书亲手接过玉如意礼盒,而后转递给身边的丫鬟仙梦。谢香存走上前,有些拘谨,将手中的锦袋捧给甄锦书。
**谢香存:多谢公主当日将自己手抄的甄大人讲读卷,赠送于我。为表达敬意,我自己另外抄了一卷,今日回赠公主,我书法粗劣,还望公主不弃收下。微臣祝公主吉祥。
甄锦书郑重接过锦袋,从锦袋中拿出抄本,打开细看,见字体虽然不佳,但抄得甚为工整。钱弘佐、吴德章等人也好奇地观看谢香存的抄本。
**甄锦书:谢大人过谦了,难得谢大人抄得这般工整,若家父知道谢大人如此珍爱他的讲读卷,我想他老人家也会感到安慰。这份深情厚谊,锦书多谢。
**甄夫人:谢大人,我和锦书都很感激你为我家老爷执长子礼。
**谢香存:能得此殊荣,是晚生三生有幸。
气派的八仙桌,众人团团而坐,以许太后为上首,甄氏母女坐在许太后两侧,钱弘佐、谢香存相邻而坐。众人举杯共饮。喝得是葡萄美酒,用的是白玉杯子,精美的菜品加上高档的酒杯,整个饮宴来客稀少,但华贵异常。
宫女拿着玉壶为大家再次斟酒。
**谢香存惊叹:这真的是酒吗?甜甜酸酸,味道像酸梅汤。
众人笑。
**钱弘佐:这是波斯国的葡萄美酒,中土非常少见。爱卿你平日爱惜嗓音,不肯喝烈酒,这酒一点都不辛辣,你要多喝一些。
谢香存微笑点头。
**许太后:谢爱卿,你出巡多时,不如说些路上见闻,给大家听听。
**谢香存:太后、王上,有件事微臣想向你们回禀,还没有找到机会。正好太后问起路上见闻,微臣不由得想起了这件事。
**钱弘佐:说说看。
**谢香存:因为戴恽一党案犯脏银的追缴,国库陡然充盈。以往年份农户在春播时,因缺乏现钱,有的人家受到高利贷盘剥。微臣提议:由国库借贷种子和现钱给农户,到了秋后,以低息收回借贷。比如春天时,农户如果向官家借十斗粮食,到秋后要归还十斗五升。以这样的方式,能进一步排除高利贷牟利的可能性,并且增加国库的收入。
**钱弘佐笑:如果不是兵部事急,谢爱卿实在是户部主事的不二人选,即心系百姓,又能拓宽财源。明天我就召户部官吏进宫,让他们着手办理此事。
许太后点头同意。
**钱弘佐:母后,这户部主事也该有人接任了,自徐伟死后,孤王一直替代到如今。
**许太后:王上,你觉得让你的讲读先生——袁半梦来担任可好?
**钱弘佐摇头:袁先生学问好,但是不愿意过问朝政,没有报国之心,虽然都是孔孟之徒。但跟甄大人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户部主事关系国家财政命脉,孤王还真不敢把如此要职托付他。
**许太后:袁半梦是蜀地名臣之后,由于蜀地政权更迭,他父亲被杀,他自己受宫刑。当年蜀国想要结交我国,送来百名内侍等礼物,袁半梦就是这百名内侍之一。由名门公子到内侍宫奴,这种起落不是常人能够承受,也难怪他对朝政心灰意冷,躲避权力纷争。
**谢香存叹息道:原来如此可怜,难怪他总佝偻着腰。
**许太后:袁半梦不可能像甄大人那样不畏权势,为民请命。但是作为一个看透官场,看透红尘,连后代子嗣都没有的人,他也不会是一个损公肥私,贪赃枉法之辈。让他力挽狂澜,肯定做不到,但让他安分守己,却很容易。王上可以把户部的事,逐步让他办理一些,以便考察。
**钱弘佐:就依母后所说。
**许太后对甄锦书:锦书,田太妃非常喜欢你,说你又聪明又能干,而且颇能服众,想让你帮助她协理内庭。她身体不好,身边一直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你如果能分担一二,那就再好不过了。
**甄锦书谦虚:田太妃过奖了,臣女实在担心会辜负太后和太妃的厚望,只怕是难以胜任。
**许太后:锦书,你天资过人,田太妃怕你不答应,特意让哀家跟你说,哀家从未见她如此欣赏一个后生晚辈。
**甄锦书恭敬:既然如此,锦书愿意跟着田太妃多多学习。
**许太后微笑点头:你能答应,实在是太好了。
**甄夫人:有件事,老身已经思忖很久,借着这个好日子,想跟诸位商量商量。
**许太后:国公夫人请讲。
**甄夫人:我们甄家没有男丁,老身想让锦书和谢大人,结拜为异姓姐弟,以后即使走动频繁,也不怕遭人传闲话。
甄锦书满脸惊诧,重重地放下酒杯。许太后偷眼看她,内心独白:如此大事,甄夫人竟然没同女儿商量,当真鲁莽。
(未完待续)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