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4668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751
发表:2018/9/9
3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电视连续剧钱弘佐》第27集
1
…
26
27
28
…
35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钱弘佐》第二十七集(电视连续剧剧本)
(共三十五集)
作者:放生第一
片头:本作品为演义性质历史题材剧目,存在大量虚构情节和人物,多谢鉴赏。
(**为人物对话符号)
732场,钱弘佐寝宫——咸宁院,日
钱弘佐的辇轿在咸宁院门口停下,钱弘佐走下辇轿进入咸宁院。钱弘佐在室内脱下朝服,换上较为宽松的常服。吴德章在伺候他穿戴。
**吴德章:王上,朝议开始之前,奴才听负责监视的内侍说,很多大臣在勤政殿议论谢大人,还有从闽南来朝见的李仁达将军。
**钱弘佐关切:议论谢爱卿什么?
**吴德章:他们说许太公非常鄙视谢大人,给他起了个诨名。
**钱弘佐愕然:我外公给谢爱卿起诨名?
**吴德章:许太公骂谢大人是果子狸投胎,不吃五谷,只吃果子,给他起诨名——果子狸。
钱弘佐无奈扶额。
**吴德章:那些大臣还嘲笑谢大人在跟女人学兵法,他们言语戏谑,对谢大人和如一公主多番调侃。
**钱弘佐诧异:谢爱卿难道真地在跟如一公主学兵法吗?如一公主自己都没有学过兵法,又待字闺中……。
**吴德章:依奴才浅见,您为谢大人安排其他的名师吧,他年纪小,不知道避嫌,更不知道向女子学兵法会被嘲笑。
**钱弘佐摇了摇头:谢爱卿饱受磨难,洞彻世事,未必不知道有人议论,他的用意可能根本就不是学兵法。既然朝臣议论他们,那孤王就加入他们一起学习,我倒要看看,谁还敢再多嘴?
吴德章咋舌。内心独白:吴越国大臣可能不敢再议论,可别的国家会连王上一起嘲笑的。
**钱弘佐:他们为何事议论李仁达,李仁达是闽国旧臣,第一次来朝见,跟他们并无交往,也无宿怨,为何连他也议论?
**吴德章:他们嘲笑李仁达,用自己给公主当驸马巴结闽国皇室,而今闽国灭亡了,他又想把妹妹嫁给您,巴结吴越国王室,说李家兄妹都是靠身体博取富贵。
**钱弘佐愤怒:简直恶毒!李仁达能在查边鲁大军围困下坚守长乐一个月,换了那些议论他的人,早就投降了。越是没用的大臣,牢骚怪话越多。
733场,王宫内,日
钱弘佐乘坐辇轿去往功臣殿,吴德章等人护在辇轿旁步行。戴胜男领着一队内侍和宫女迎面而来,其中内侍们均手提着大鱼篓,里面装满了还在挣扎的活鱼。戴胜男见到钱弘佐的辇轿并不施礼,而是错身离去,吴德章顿时气得脸色发青。跟随戴胜男的宫女和内侍,急忙跪下施礼,等钱弘佐辇轿经过方才起身,追赶戴胜男。辇轿上的钱弘佐回头眺望,询问辇轿边的吴德章。
**钱弘佐:戴胜男领着这帮人在干什么?
**吴德章:看样子是去上善池抓鱼了。戴才人以往爱打猎,如今残废了一只手,又无法出宫,改成在宫里的池塘捕鱼了。
**钱弘佐: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这样?
**吴德章:两天不去,第三天肯定赶早,再这样下去,上善池的鱼,迟早被他们捕光。
**钱弘佐:他们吃得了这么多鱼吗?
**吴德章:他们懒得烹饪,抓鱼只是取乐,最后这些鱼都被活埋在储后苑的花坛下,做了花肥。
**钱弘佐:岂有此理!这些鱼,很多都是王室成员礼佛后放生入上善池的,却被她如此祸害!
**吴德章:戴才人骂“放生”是假慈悲。
**钱弘佐恼火:那真慈悲是什么样子?田太妃为何不管教她?
**吴德章:戴才人性格刚强,难调难伏,田太妃为人慈和,对戴胜男颇为纵容。不过她也嚣张不了多久,等您大婚之后,王后岂容她如此放肆?
**钱弘佐若有所思:王后?
734场,功臣殿甄锦书居所内,日
甄夫人搂着谢香存,给他擦汗,丫鬟给谢香存敬茶,上樱桃果盘。谢香存倚在甄夫人怀里喝茶,甄夫人从盘中挑选果肉饱满的樱桃,掰开去掉内核,喂给谢香存吃。
不远处甄锦书整理着书案,望着母亲和谢香存依偎在一起,内心独白:幸亏不是亲生儿子,否则娘对谢师弟这般宠爱,早就把他养成纨绔子弟了。
甄锦书整理好书案,轻轻咳嗽了一声。谢香存忙停止吃樱桃,在旁边的手盆中洗手后,恭敬斟茶,然后端起茶盘走向甄锦书。甄夫人望着他们微笑,拿起刺绣的绣撑,丫鬟们也都围绕甄夫人在矮塌上坐下,做女红手工。
**谢香存对甄锦书:师姐请上座。
甄锦书落座。谢香存端着茶盘,躬身向甄锦书敬奉。
**谢香存:多谢师姐赐教。
**甄锦书从茶盘中端下茶杯:师弟请坐。
谢香存刚想落座,通传声响起:王上驾到。没等甄锦书起身迎驾,钱弘佐已经带着吴德章走了进来。
众人均起身向钱弘佐行礼,其中甄夫人和甄锦书都是半屈膝,其他人则需要跪拜。
**钱弘佐扶起谢香存,对其他人:孤王来听如一公主授课,这间书房中,无需君臣大礼。大家起来吧,不要拘束。
**甄锦书:王上,臣女才疏学浅,对兵法更是初学,不敢在王上面前班门弄斧。
**钱弘佐:如一公主不必过谦,谢爱卿战胜过查边鲁这等名将,他能以你为师,说明你学识过人。
**甄锦书更加拘谨:我只是和谢师弟讨论兵法,并非授课。
**钱弘佐:如此更好,孤王近来也痴迷兵法,但无人和我一起研读,如果能有公主和谢爱卿共同参学,定能受益多多。
**谢香存欢喜:这么说,我要有两位先生了吗?
钱弘佐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爱卿你如此谦虚好学,难能可贵。
**甄锦书:那我亲自去为王上和吴总管添设座位。
甄锦书和丫鬟们退下。钱弘佐坐在了甄锦书原本的座位上。甄夫人落座,谢香存赶紧为钱弘佐斟茶。
**钱弘佐:谢爱卿,闽南将领李仁达来杭州拜见田太妃时,带来了他妹妹潮歌小姐的画像,画得美若天仙。谢爱卿,你可曾见过潮歌小姐本人,她真人容貌如何?
**谢香存由衷赞叹:倾国倾城,美貌绝伦。
**钱弘佐:真有这么出色?比如一公主如何?
甄夫人和谢香存同时愣住,吴德章好奇地等着谢香存的回答。谢香存看了一眼甄夫人,内心独白:若单纯议论容貌,还是潮歌小姐更胜一筹。钱弘佐翻着书案上的书,静静等待。
**谢香存躬身:王上,请恕微臣无礼,如一公主是我敬重的师姐,我不能用别的女子和她相比。
甄夫人满意地点头。
**钱弘佐似乎已经预料到谢香存的答案:爱卿,你说潮歌小姐美貌,我相信你的眼光。但我不喜欢纳将门之女为嫔妃,我父王的后宫之中,包括我母后、田太妃、废后马氏,都是将门之女。可后宫不宁,勾心斗角,惨祸跌出。我第一个嫔妃,才人戴胜男,其父曾经担任我国大元帅,但其言行无状,面目可憎,我不想再纳任何将门女眷为嫔妃,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吴德章深感意外。
**谢香存劝慰:李仁达亲自来杭州拜见田太妃,极是诚意,而且潮歌小姐号称闽地第一美人,是李家乃至闽地的骄傲,李仁达等闽地将士刚刚归顺我国不久,王上万不可让他们感到被轻视。
**钱弘佐:孤王会厚赏李仁达。以往潮歌小姐在闽国是什么封号?
**谢香存:是郡主。
**钱弘佐点了点头:孤王也想给她这个封号。
吴德章满脸失望。谢香存也有些惋惜,内心独白:聊胜于无。
甄锦书款款而入,带领丫鬟仙梦等人设置了两个座位,都在书案旁边。
**钱弘佐站起身对甄锦书:女先生请上座。
**甄锦书:谢师弟能得王上传授兵法,才是无上尊荣,王上面前,臣女岂敢上座?
甄锦书在桌子左侧座位上落座。钱弘佐笑了笑,在原来的上首位重新落座。
**钱弘佐赞叹:书香门第的闺秀,果然知书达理。谢爱卿、吴总管你们坐下吧。
谢香存和吴德章均在桌边坐下。
**钱弘佐问甄锦书:如一公主,你原本打算今日跟谢爱卿参学什么?
**甄锦书:是“围魏救赵”战例。
**钱弘佐:甚好,我们刚刚应用不久,讨论起来更加容易理解。
**谢香存好奇:王上,您是说在救闽之战中曾经应用过吗?为何微臣不曾听说?
**钱弘佐微笑:等会你听了如一公主的讲解,就会明白的。
**甄锦书展开一张图:这是我画的当时各国图界,诸位请看。
谢香存和吴德章都探头看图。
**甄锦书指着图介绍:这是当时的赵国国境,这是魏国……。
甄夫人在不远处,悠然端坐,一边听,一边刺绣。书案边的钱弘佐、甄锦书、谢香存和吴德章在亲密交谈。帷幔内侧一堆丫鬟,坐在软垫上旁听。
**丫鬟仙梦感慨:小姐博学,能跟这些出众的男子谈古论今,真是令人羡慕。
【画外音】钱弘佐对选纳潮歌郡主入后宫的断然拒绝,致使因为误杀闽国皇室成员而内心惴惴不安的李仁达,更加惶恐,埋下了他与吴越国王权关系的隐患。
735场,田太妃宫中,日
杜青儿、仰明月等宫女们簇拥田太妃迎接钱弘佐,钱弘佐先向田太妃施礼,田太妃回礼,两人落座,杜青儿亲自奉茶。
**钱弘佐:田太妃,您召唤孤王,不知何事?
**田太妃:王上,潮歌小姐佳人难得,能令吴越王国锦上添花,李仁达并非替妹妹求取封号,而是……。
**钱弘佐打断:如今我还不想立后封妃。
田太妃失望,而杜青儿、仰明月两人均大舒长气,脸上均是喜上眉梢。
**田太妃问钱弘佐:这是为何?当初你母后就要为你筹办大婚,可你说要为你父王守孝,一拖就是三年,如今守孝期满,为何还不愿意充实后宫?
**钱弘佐搪塞:不是已经有戴胜男了吗?
**田太妃:她并非王后,而且你从未理睬过她。若说虚有其名,她在各国后宫中,敢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钱弘佐:太妃,因家族的兵权而缔结的婚姻,往往难有真情。孤王希望能跟未来的王后,真情相待。
杜青儿和仰明月认真倾听,对钱弘佐的话颇为动心。
**田太妃:只怕不能一概而论,潮歌小姐并非夹兵权而来。
**钱弘佐:但她会加强母族的兵权,而且太后是闽国人,孤王如果再选闽地女子做王后,礼遇太过,并不适合。孤王愿意把其他荣耀赏赐给她,而不是婚姻。
**田太妃叹息:这等绝世佳人,多少君王苦苦寻觅而不得,若是错过,王上日后必将懊悔。
**钱弘佐不以为然:唐玄宗懒于早朝,只因后宫有绝色。
**田太妃焦急:你的婚事不可再拖。你早立王后,后宫才能有主母和王嗣,这对社稷和王室都至关重要。
**钱弘佐敷衍:日后再说吧。
**田太妃:哀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代理后宫,颇为艰难,原本有如一公主甄锦书协助,可是因戴胜男被立为才人,锦书愤怒,坚决辞去后宫官职,哀家痛失助力,如今只是勉强支撑。
钱弘佐看了看田太妃身后的杜青儿、仰明月等数个女官。
**钱弘佐训诫:各位尚宫,你们从小入宫,在宫内读书习武,王室如此栽培,是指望你们能相助管辖内廷,你们要多帮田太妃分忧。
**田太妃看了看杜青儿和仰明月:她们身份毕竟不同。
**钱弘佐:太妃,你从下属女官之中挑选两名才德兼备者,孤王会晋升她们的品级,让她们的官阶高于戴胜男,以便辖治内廷。
仰明月吃了一惊,手指微微发抖;而杜青儿精神一震,兴奋得脸色发红。
**钱弘佐:太妃,孤王还有其他事,就不打扰您了。
**田太妃不甘心:王上,你早日大婚才是正理。
钱弘佐佯作不闻,躬身施礼,转身而去。
**田太妃不安:为何王上如此厌恶立后?
**田太妃身边的一个年长姑姑:太妃不必心急,我看只是人选不对王上心意而已。他不喜欢武将家的小姐,我国文官之后也有才女。
**田太妃惊愕:你是说?
**年长姑姑:王宫内公主诸多,但能得王上眷顾的只有一人,而且她不但精通后宫事物,还曾作为女谋士协助王上处理政务。
**田太妃:你是说如一公主甄锦书?
**年长姑姑:正是。
**田太妃将信将疑:如果真是锦书,王上为何不明说?锦书是最佳人选,哀家又不会反对。
**年长姑姑:如一公主在为父亲服丧,王上只怕是有意等待,以全其孝女名节。
(共三十五集)
作者:放生第一
片头:本作品为演义性质历史题材剧目,存在大量虚构情节和人物,多谢鉴赏。
(**为人物对话符号)
732场,钱弘佐寝宫——咸宁院,日
钱弘佐的辇轿在咸宁院门口停下,钱弘佐走下辇轿进入咸宁院。钱弘佐在室内脱下朝服,换上较为宽松的常服。吴德章在伺候他穿戴。
**吴德章:王上,朝议开始之前,奴才听负责监视的内侍说,很多大臣在勤政殿议论谢大人,还有从闽南来朝见的李仁达将军。
**钱弘佐关切:议论谢爱卿什么?
**吴德章:他们说许太公非常鄙视谢大人,给他起了个诨名。
**钱弘佐愕然:我外公给谢爱卿起诨名?
**吴德章:许太公骂谢大人是果子狸投胎,不吃五谷,只吃果子,给他起诨名——果子狸。
钱弘佐无奈扶额。
**吴德章:那些大臣还嘲笑谢大人在跟女人学兵法,他们言语戏谑,对谢大人和如一公主多番调侃。
**钱弘佐诧异:谢爱卿难道真地在跟如一公主学兵法吗?如一公主自己都没有学过兵法,又待字闺中……。
**吴德章:依奴才浅见,您为谢大人安排其他的名师吧,他年纪小,不知道避嫌,更不知道向女子学兵法会被嘲笑。
**钱弘佐摇了摇头:谢爱卿饱受磨难,洞彻世事,未必不知道有人议论,他的用意可能根本就不是学兵法。既然朝臣议论他们,那孤王就加入他们一起学习,我倒要看看,谁还敢再多嘴?
吴德章咋舌。内心独白:吴越国大臣可能不敢再议论,可别的国家会连王上一起嘲笑的。
**钱弘佐:他们为何事议论李仁达,李仁达是闽国旧臣,第一次来朝见,跟他们并无交往,也无宿怨,为何连他也议论?
**吴德章:他们嘲笑李仁达,用自己给公主当驸马巴结闽国皇室,而今闽国灭亡了,他又想把妹妹嫁给您,巴结吴越国王室,说李家兄妹都是靠身体博取富贵。
**钱弘佐愤怒:简直恶毒!李仁达能在查边鲁大军围困下坚守长乐一个月,换了那些议论他的人,早就投降了。越是没用的大臣,牢骚怪话越多。
733场,王宫内,日
钱弘佐乘坐辇轿去往功臣殿,吴德章等人护在辇轿旁步行。戴胜男领着一队内侍和宫女迎面而来,其中内侍们均手提着大鱼篓,里面装满了还在挣扎的活鱼。戴胜男见到钱弘佐的辇轿并不施礼,而是错身离去,吴德章顿时气得脸色发青。跟随戴胜男的宫女和内侍,急忙跪下施礼,等钱弘佐辇轿经过方才起身,追赶戴胜男。辇轿上的钱弘佐回头眺望,询问辇轿边的吴德章。
**钱弘佐:戴胜男领着这帮人在干什么?
**吴德章:看样子是去上善池抓鱼了。戴才人以往爱打猎,如今残废了一只手,又无法出宫,改成在宫里的池塘捕鱼了。
**钱弘佐: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这样?
**吴德章:两天不去,第三天肯定赶早,再这样下去,上善池的鱼,迟早被他们捕光。
**钱弘佐:他们吃得了这么多鱼吗?
**吴德章:他们懒得烹饪,抓鱼只是取乐,最后这些鱼都被活埋在储后苑的花坛下,做了花肥。
**钱弘佐:岂有此理!这些鱼,很多都是王室成员礼佛后放生入上善池的,却被她如此祸害!
**吴德章:戴才人骂“放生”是假慈悲。
**钱弘佐恼火:那真慈悲是什么样子?田太妃为何不管教她?
**吴德章:戴才人性格刚强,难调难伏,田太妃为人慈和,对戴胜男颇为纵容。不过她也嚣张不了多久,等您大婚之后,王后岂容她如此放肆?
**钱弘佐若有所思:王后?
734场,功臣殿甄锦书居所内,日
甄夫人搂着谢香存,给他擦汗,丫鬟给谢香存敬茶,上樱桃果盘。谢香存倚在甄夫人怀里喝茶,甄夫人从盘中挑选果肉饱满的樱桃,掰开去掉内核,喂给谢香存吃。
不远处甄锦书整理着书案,望着母亲和谢香存依偎在一起,内心独白:幸亏不是亲生儿子,否则娘对谢师弟这般宠爱,早就把他养成纨绔子弟了。
甄锦书整理好书案,轻轻咳嗽了一声。谢香存忙停止吃樱桃,在旁边的手盆中洗手后,恭敬斟茶,然后端起茶盘走向甄锦书。甄夫人望着他们微笑,拿起刺绣的绣撑,丫鬟们也都围绕甄夫人在矮塌上坐下,做女红手工。
**谢香存对甄锦书:师姐请上座。
甄锦书落座。谢香存端着茶盘,躬身向甄锦书敬奉。
**谢香存:多谢师姐赐教。
**甄锦书从茶盘中端下茶杯:师弟请坐。
谢香存刚想落座,通传声响起:王上驾到。没等甄锦书起身迎驾,钱弘佐已经带着吴德章走了进来。
众人均起身向钱弘佐行礼,其中甄夫人和甄锦书都是半屈膝,其他人则需要跪拜。
**钱弘佐扶起谢香存,对其他人:孤王来听如一公主授课,这间书房中,无需君臣大礼。大家起来吧,不要拘束。
**甄锦书:王上,臣女才疏学浅,对兵法更是初学,不敢在王上面前班门弄斧。
**钱弘佐:如一公主不必过谦,谢爱卿战胜过查边鲁这等名将,他能以你为师,说明你学识过人。
**甄锦书更加拘谨:我只是和谢师弟讨论兵法,并非授课。
**钱弘佐:如此更好,孤王近来也痴迷兵法,但无人和我一起研读,如果能有公主和谢爱卿共同参学,定能受益多多。
**谢香存欢喜:这么说,我要有两位先生了吗?
钱弘佐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爱卿你如此谦虚好学,难能可贵。
**甄锦书:那我亲自去为王上和吴总管添设座位。
甄锦书和丫鬟们退下。钱弘佐坐在了甄锦书原本的座位上。甄夫人落座,谢香存赶紧为钱弘佐斟茶。
**钱弘佐:谢爱卿,闽南将领李仁达来杭州拜见田太妃时,带来了他妹妹潮歌小姐的画像,画得美若天仙。谢爱卿,你可曾见过潮歌小姐本人,她真人容貌如何?
**谢香存由衷赞叹:倾国倾城,美貌绝伦。
**钱弘佐:真有这么出色?比如一公主如何?
甄夫人和谢香存同时愣住,吴德章好奇地等着谢香存的回答。谢香存看了一眼甄夫人,内心独白:若单纯议论容貌,还是潮歌小姐更胜一筹。钱弘佐翻着书案上的书,静静等待。
**谢香存躬身:王上,请恕微臣无礼,如一公主是我敬重的师姐,我不能用别的女子和她相比。
甄夫人满意地点头。
**钱弘佐似乎已经预料到谢香存的答案:爱卿,你说潮歌小姐美貌,我相信你的眼光。但我不喜欢纳将门之女为嫔妃,我父王的后宫之中,包括我母后、田太妃、废后马氏,都是将门之女。可后宫不宁,勾心斗角,惨祸跌出。我第一个嫔妃,才人戴胜男,其父曾经担任我国大元帅,但其言行无状,面目可憎,我不想再纳任何将门女眷为嫔妃,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吴德章深感意外。
**谢香存劝慰:李仁达亲自来杭州拜见田太妃,极是诚意,而且潮歌小姐号称闽地第一美人,是李家乃至闽地的骄傲,李仁达等闽地将士刚刚归顺我国不久,王上万不可让他们感到被轻视。
**钱弘佐:孤王会厚赏李仁达。以往潮歌小姐在闽国是什么封号?
**谢香存:是郡主。
**钱弘佐点了点头:孤王也想给她这个封号。
吴德章满脸失望。谢香存也有些惋惜,内心独白:聊胜于无。
甄锦书款款而入,带领丫鬟仙梦等人设置了两个座位,都在书案旁边。
**钱弘佐站起身对甄锦书:女先生请上座。
**甄锦书:谢师弟能得王上传授兵法,才是无上尊荣,王上面前,臣女岂敢上座?
甄锦书在桌子左侧座位上落座。钱弘佐笑了笑,在原来的上首位重新落座。
**钱弘佐赞叹:书香门第的闺秀,果然知书达理。谢爱卿、吴总管你们坐下吧。
谢香存和吴德章均在桌边坐下。
**钱弘佐问甄锦书:如一公主,你原本打算今日跟谢爱卿参学什么?
**甄锦书:是“围魏救赵”战例。
**钱弘佐:甚好,我们刚刚应用不久,讨论起来更加容易理解。
**谢香存好奇:王上,您是说在救闽之战中曾经应用过吗?为何微臣不曾听说?
**钱弘佐微笑:等会你听了如一公主的讲解,就会明白的。
**甄锦书展开一张图:这是我画的当时各国图界,诸位请看。
谢香存和吴德章都探头看图。
**甄锦书指着图介绍:这是当时的赵国国境,这是魏国……。
甄夫人在不远处,悠然端坐,一边听,一边刺绣。书案边的钱弘佐、甄锦书、谢香存和吴德章在亲密交谈。帷幔内侧一堆丫鬟,坐在软垫上旁听。
**丫鬟仙梦感慨:小姐博学,能跟这些出众的男子谈古论今,真是令人羡慕。
【画外音】钱弘佐对选纳潮歌郡主入后宫的断然拒绝,致使因为误杀闽国皇室成员而内心惴惴不安的李仁达,更加惶恐,埋下了他与吴越国王权关系的隐患。
735场,田太妃宫中,日
杜青儿、仰明月等宫女们簇拥田太妃迎接钱弘佐,钱弘佐先向田太妃施礼,田太妃回礼,两人落座,杜青儿亲自奉茶。
**钱弘佐:田太妃,您召唤孤王,不知何事?
**田太妃:王上,潮歌小姐佳人难得,能令吴越王国锦上添花,李仁达并非替妹妹求取封号,而是……。
**钱弘佐打断:如今我还不想立后封妃。
田太妃失望,而杜青儿、仰明月两人均大舒长气,脸上均是喜上眉梢。
**田太妃问钱弘佐:这是为何?当初你母后就要为你筹办大婚,可你说要为你父王守孝,一拖就是三年,如今守孝期满,为何还不愿意充实后宫?
**钱弘佐搪塞:不是已经有戴胜男了吗?
**田太妃:她并非王后,而且你从未理睬过她。若说虚有其名,她在各国后宫中,敢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钱弘佐:太妃,因家族的兵权而缔结的婚姻,往往难有真情。孤王希望能跟未来的王后,真情相待。
杜青儿和仰明月认真倾听,对钱弘佐的话颇为动心。
**田太妃:只怕不能一概而论,潮歌小姐并非夹兵权而来。
**钱弘佐:但她会加强母族的兵权,而且太后是闽国人,孤王如果再选闽地女子做王后,礼遇太过,并不适合。孤王愿意把其他荣耀赏赐给她,而不是婚姻。
**田太妃叹息:这等绝世佳人,多少君王苦苦寻觅而不得,若是错过,王上日后必将懊悔。
**钱弘佐不以为然:唐玄宗懒于早朝,只因后宫有绝色。
**田太妃焦急:你的婚事不可再拖。你早立王后,后宫才能有主母和王嗣,这对社稷和王室都至关重要。
**钱弘佐敷衍:日后再说吧。
**田太妃:哀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代理后宫,颇为艰难,原本有如一公主甄锦书协助,可是因戴胜男被立为才人,锦书愤怒,坚决辞去后宫官职,哀家痛失助力,如今只是勉强支撑。
钱弘佐看了看田太妃身后的杜青儿、仰明月等数个女官。
**钱弘佐训诫:各位尚宫,你们从小入宫,在宫内读书习武,王室如此栽培,是指望你们能相助管辖内廷,你们要多帮田太妃分忧。
**田太妃看了看杜青儿和仰明月:她们身份毕竟不同。
**钱弘佐:太妃,你从下属女官之中挑选两名才德兼备者,孤王会晋升她们的品级,让她们的官阶高于戴胜男,以便辖治内廷。
仰明月吃了一惊,手指微微发抖;而杜青儿精神一震,兴奋得脸色发红。
**钱弘佐:太妃,孤王还有其他事,就不打扰您了。
**田太妃不甘心:王上,你早日大婚才是正理。
钱弘佐佯作不闻,躬身施礼,转身而去。
**田太妃不安:为何王上如此厌恶立后?
**田太妃身边的一个年长姑姑:太妃不必心急,我看只是人选不对王上心意而已。他不喜欢武将家的小姐,我国文官之后也有才女。
**田太妃惊愕:你是说?
**年长姑姑:王宫内公主诸多,但能得王上眷顾的只有一人,而且她不但精通后宫事物,还曾作为女谋士协助王上处理政务。
**田太妃:你是说如一公主甄锦书?
**年长姑姑:正是。
**田太妃将信将疑:如果真是锦书,王上为何不明说?锦书是最佳人选,哀家又不会反对。
**年长姑姑:如一公主在为父亲服丧,王上只怕是有意等待,以全其孝女名节。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