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369
成片时长:约154分钟
阅读:9864
发表:2018/9/24
主旋律,农村,
电影剧本
幸福院的故事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51.村委会书记办公室,日,内
办公室里李清平和某企业经理谈事情。
李清平送某企业经理下楼梯,正碰上孙常喜。
李清平:喂,常喜,你到我办公室来。
两人一起进室,李清平把一迭材料放到桌上。
李清平:你先看看再说。
孙常喜拿过材料认真地看起来。
幸福院入住协议
甲方:X X村幸福院院长(签名)
乙方:入院者本人或家属(签名)
为使老年人度过幸福晚年,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无偿提供本院住房及生活用具等设施。
二、乙方在本院生活中所需消费品如生活用电、烧煤、吃饭等费用均有乙方自负。
三、乙方应生活能够自理,无传染病,不属高危病人等条件,经子女申请、幸福院院长批准方可入住。
四、甲方不负责安排医护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在乙方入住期间如发生一切意外事故均有乙方自负。
五、乙方在本院入住期间,应严格遵守该院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个人及集体卫生,相互间搞好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如患病需就医治疗,应有乙方子女及其他亲属将其接回,待恢复健康后再予入住。
六、乙方在本院入住期间,如不服从本院的领导,不遵守本院的规章制度,甲方有权责令其退出本院,一切公物不准带走。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方负责解释。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九、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孙常喜:你写的?
李清平:(点头)你再看这个?
孙常喜:(一字一读)院民十要十不要。(抬起头)哈,这个新鲜!(他认真地看起来)
院民十要十不要
要团结互助,不要互相打骂;要讲究卫生,不要随地吐痰;
要爱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要保持整洁,不要乱晒乱放;
要保持墙壁美观,不要乱打钉拉线;要统一摆放整齐,不要乱堆乱放;
要及时关灯关电,不要浪费资源;要外出请假登记,不要私自离院;
要爱护公物,不要乱拿损坏;要遵守院规院矩,不要自行其事。
孙常喜:不错,把老人的行为都具体化了。
李清平:抓管理必须有材料。我准备在开春后,让全院的人都重温一下协议,熟悉熟悉“院民十要十不要”,以加强幸福院的内部管理。
孙常喜:临近春节,村里这么多事,你还忘不了幸福院。
李清平:一想起幸福院的事,我就睡不着觉啊!
52.幸福院院务部,日,内
院里召开生活会。
李清平:这是出正月后第一个生活会,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幸福院里大抓管理,抓管理养成。当然,老人们不要怕,这不是政治运动,是幸福院发展的必然。两人以上嘛,就有管理问题,到底跟谁走?大马路上有交警指挥,人们才各走各的道,忙而不乱;如果不听交警指挥,各行其是,那不乱套?讲到幸福院内部管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老人们平时就互相管理嘛!但是,这还不够,只有加强幸福院内部各方面的管理,才能给老人们提供更幸福的条件。老人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幸福院没有一定的秩序,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还有个人的幸福吗?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幸福院,共同维护幸福院的秩序,使幸福院高效有序的运转,使老人们尽享幸福生活!
老人们交头结耳地议论着,或窃窃私语。
李清平:下面发放材料,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小河发放材料,每个老人一份油印材料:入院协议和院民十要十不要,识字的在低头阅读着。
李清平:都拿到了吧?还有谁没有?(没人吭声)好,现在由会计小河给大家解释!
大家鼓掌,小河站起来。
小河:先重温协议,翻出第一份材料……
53.幸福院,日,外
李清平和小河在院内慢慢地走着,查看着院内的情况。
李清平:现在重温了入院协议和院民十要十不要,关键是落实,谁来落实?下一步,我准备从老人中选拔义务副院长,由这些义务副院长再配上每个宿舍的宿舍长,具体落实这些内部管理。
小河:这些义务副院长能行吗?
李清平:其实老年人没啥要求,他们最害怕的是寂寞,最高兴的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老人主动承担一些工作,忙碌的感觉会让他们自我感觉特别好,心情好,身体自然会好。所以,我特别鼓励老年人在这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对工作、身体都好。
小河:你准备让那些人当义务副院长?
李清平:原则上有几个选几个,初步定的有余素凤、王秋生、郭新民,这几个人思想好,有特长,腿脚也好。怎么样,这几个人行吗?
小河:行!还是院长有招!
54.幸福院院务部,日,内
李清平:请各位老人来,是要大家来帮一个忙。
众老人:帮忙?帮什么忙……
李清平:老人们知道,我们幸福院住的人多了,规模大了,人多是好事,说明大家对幸福院认可,将来人会更多。但是大家聚在一起,难免有个磕磕碰碰,饭锅碰着饭勺。有老人反映,你拿走我碗啦,我拿走你筷子啦……虽然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解决不好会酿成大事,为此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管,就要有人管,谁来管,还得靠大家,靠大家的帮忙。
老人:这都是咱自已的事,什么帮忙不帮忙?
李清平:大家来这里都是享福来了,摊上个得罪人的事,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所以我请大家帮忙,承担义务副院长或者能选出义务副院长,来一块管理咱们的幸福院。
老人:这个好说,都知根知底的,选几个?
李清平:只要有能力管理好咱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有几个选几个。
老人甲:好,我推荐余素凤,为人热情,性格开朗,是秧歌队长,做副院长是合适的人选。
老人乙:我提王秋生,年轻时当过民兵排长,协调能力强,化解老人间矛盾纠纷还是不错的。
老人丙:我提郭新民,年轻时在工厂当过维修工,电器维修是一把好手。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李清平听着老人们的议论,和小河低声交流着,直到议论告一段落才站起来发表意见。
李清平:刚才和小河交流了一下。看来咱们幸福院还是人才济济。王秋生,66岁,三子一女,年轻时当过民兵排长,协调能力强,可作为副院长主管院里的思想工作,负责化解老人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余素凤,72岁,二子一女,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协调工作不错,刚建院就当生活管理员,就作为副院长负责院里的日常管理、生活安排等,院里谁值日、谁做饭这些事由她一直通筹安排,就还由她负责,包括大小门上的钥匙由她来拿。郭新民,65岁,三个孩子,身体硬朗,年轻时做过维修工,院里各种电器、线路都归他管,他作为副院长主管院里的电器、线路维修和治安保卫。(大家一时议论纷纷)大家看,这样的安排行不行?
老人:行,这样的安排挺好!
李清平:有一点我必须说清楚,这一切都是自愿的,没有报酬。
王秋生等:为大家服务,我们愿意,李书记兼幸福院的院长不是分文没有吗?
众老人:好!秋生、素凤、新民好样的!
李清平:我们让几位被推荐人谈谈自已的想法好不好?
众老人:好!
王秋生:没什么想法,既然大家推荐,义不容辞!(大家鼓掌)
余素凤:大家看得起我,我没说得,一定干好!(大家鼓掌)
郭新民:大家需要我,我高兴!(大家鼓掌)
李清平:好,从现在开始,这几个义务副院长就算走马上任了!
众老人:好!(大家鼓掌)
55.幸福院,日,外
字幕:义务副院长各负其职,幸福院面貌焕然一新。
清晨,幸福院沐浴在春日余冷中,余素凤领一伙老婆、老汉们在扫地,一块块地方被清扫,一处处垃圾被运走,幸福院干净、整洁、宽敞。
日头高悬,天气暖和起来,李清平走进幸福院,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在院里溜达,并不时和老人打着招呼。
张树林和马保国下起象棋,周围围着一伙人,或不时支招、或观棋不语,张树林和马保国不为所动,冷静地下着自己的棋。
余素凤和老姐妹们在春日的暖阳下围成一圈跳起了秧歌舞,脸上绽放着笑容。
李清平走过,与她们微微点头示意。
厨房里传出声音,李清平信步走进厨房,是郭新民在教几位老人学习电磁炉、电冰箱技术。
郭新民:几个宿舍各来一位,熟识后再教各自宿舍的,这样快一点。
李清平:老人们文化低,在家也很少摸这东西,怎么样?
郭新民:有的老人硬是记不住,你三遍四遍地说,她就是不会,你有什么办法?
李清平:所以要耐心,一定要教会她们。
郭新民:这个我知道。
李新平:光教这个吗?
郭新民:也有理论,不过那是下期的内容,象线路维修等等。
李清平:你接着教,不影响你了。
李清平步出厨房,到宿舍去转。
李清平走到一间宿舍,忽听到里面有说话声音,他悄悄走近观察,原来是王秋生正与两位老人交谈。
王秋生:在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老弟兄们,有什么深仇大恨,没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该让步就要让步,该谅解就要谅解,到幸福院咱就是来享福的,针尖对麦芒,有意义吗?
一老人:这事怪我,很不应该,现在年岁大了,可不能象以前耍小孩子脾气!
另一老人:我也不对,没有互助精神……
李清平内心独白:义务副院长都负起责任,幸福院何愁办不好!
56.村委会,日,内
李清平骑一辆电动车走在乡间小路上。
李清平来到村委会,刚走进办公室,孙常喜过来。
李清平:常喜,我给你说的那块地的事,咋样了?
孙常喜:我正要给你谈这件事。我给村委会管土地的几个人说了,地块靠近幸福院,既丰富老人们的菜篮子,又方便老人们活动手脚,亩数也不大,仅半亩地,划归幸福院很合适,大家进行了研究,都表示同意。
李清平:好,改天就把这一消息告诉幸福院的老人们。
孙常喜:幸福院的管理,这一段抓得如何?
李清平:老人们配合的很好,幸福院秩序大有进步!老人们真的是太好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把老人们照顾好,给老人们争取菜园子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孙常喜:好,真有你的,老李!
57.幸福院,日,外
风和日丽,李清平刚进入幸福院,张树林迎着走过来。
张树林:听说围墙南边那块地划给咱幸福院啦?
李清平:呦,你消息挺灵通!不错,我上周刚给村里谈,村里已答应把这半亩地归咱幸福院当菜园。
张树林:这么说,已经归咱幸福院啦?
办公室里李清平和某企业经理谈事情。
李清平送某企业经理下楼梯,正碰上孙常喜。
李清平:喂,常喜,你到我办公室来。
两人一起进室,李清平把一迭材料放到桌上。
李清平:你先看看再说。
孙常喜拿过材料认真地看起来。
幸福院入住协议
甲方:X X村幸福院院长(签名)
乙方:入院者本人或家属(签名)
为使老年人度过幸福晚年,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无偿提供本院住房及生活用具等设施。
二、乙方在本院生活中所需消费品如生活用电、烧煤、吃饭等费用均有乙方自负。
三、乙方应生活能够自理,无传染病,不属高危病人等条件,经子女申请、幸福院院长批准方可入住。
四、甲方不负责安排医护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在乙方入住期间如发生一切意外事故均有乙方自负。
五、乙方在本院入住期间,应严格遵守该院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个人及集体卫生,相互间搞好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如患病需就医治疗,应有乙方子女及其他亲属将其接回,待恢复健康后再予入住。
六、乙方在本院入住期间,如不服从本院的领导,不遵守本院的规章制度,甲方有权责令其退出本院,一切公物不准带走。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方负责解释。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九、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孙常喜:你写的?
李清平:(点头)你再看这个?
孙常喜:(一字一读)院民十要十不要。(抬起头)哈,这个新鲜!(他认真地看起来)
院民十要十不要
要团结互助,不要互相打骂;要讲究卫生,不要随地吐痰;
要爱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要保持整洁,不要乱晒乱放;
要保持墙壁美观,不要乱打钉拉线;要统一摆放整齐,不要乱堆乱放;
要及时关灯关电,不要浪费资源;要外出请假登记,不要私自离院;
要爱护公物,不要乱拿损坏;要遵守院规院矩,不要自行其事。
孙常喜:不错,把老人的行为都具体化了。
李清平:抓管理必须有材料。我准备在开春后,让全院的人都重温一下协议,熟悉熟悉“院民十要十不要”,以加强幸福院的内部管理。
孙常喜:临近春节,村里这么多事,你还忘不了幸福院。
李清平:一想起幸福院的事,我就睡不着觉啊!
52.幸福院院务部,日,内
院里召开生活会。
李清平:这是出正月后第一个生活会,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幸福院里大抓管理,抓管理养成。当然,老人们不要怕,这不是政治运动,是幸福院发展的必然。两人以上嘛,就有管理问题,到底跟谁走?大马路上有交警指挥,人们才各走各的道,忙而不乱;如果不听交警指挥,各行其是,那不乱套?讲到幸福院内部管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老人们平时就互相管理嘛!但是,这还不够,只有加强幸福院内部各方面的管理,才能给老人们提供更幸福的条件。老人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幸福院没有一定的秩序,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还有个人的幸福吗?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幸福院,共同维护幸福院的秩序,使幸福院高效有序的运转,使老人们尽享幸福生活!
老人们交头结耳地议论着,或窃窃私语。
李清平:下面发放材料,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小河发放材料,每个老人一份油印材料:入院协议和院民十要十不要,识字的在低头阅读着。
李清平:都拿到了吧?还有谁没有?(没人吭声)好,现在由会计小河给大家解释!
大家鼓掌,小河站起来。
小河:先重温协议,翻出第一份材料……
53.幸福院,日,外
李清平和小河在院内慢慢地走着,查看着院内的情况。
李清平:现在重温了入院协议和院民十要十不要,关键是落实,谁来落实?下一步,我准备从老人中选拔义务副院长,由这些义务副院长再配上每个宿舍的宿舍长,具体落实这些内部管理。
小河:这些义务副院长能行吗?
李清平:其实老年人没啥要求,他们最害怕的是寂寞,最高兴的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老人主动承担一些工作,忙碌的感觉会让他们自我感觉特别好,心情好,身体自然会好。所以,我特别鼓励老年人在这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对工作、身体都好。
小河:你准备让那些人当义务副院长?
李清平:原则上有几个选几个,初步定的有余素凤、王秋生、郭新民,这几个人思想好,有特长,腿脚也好。怎么样,这几个人行吗?
小河:行!还是院长有招!
54.幸福院院务部,日,内
李清平:请各位老人来,是要大家来帮一个忙。
众老人:帮忙?帮什么忙……
李清平:老人们知道,我们幸福院住的人多了,规模大了,人多是好事,说明大家对幸福院认可,将来人会更多。但是大家聚在一起,难免有个磕磕碰碰,饭锅碰着饭勺。有老人反映,你拿走我碗啦,我拿走你筷子啦……虽然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解决不好会酿成大事,为此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管,就要有人管,谁来管,还得靠大家,靠大家的帮忙。
老人:这都是咱自已的事,什么帮忙不帮忙?
李清平:大家来这里都是享福来了,摊上个得罪人的事,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所以我请大家帮忙,承担义务副院长或者能选出义务副院长,来一块管理咱们的幸福院。
老人:这个好说,都知根知底的,选几个?
李清平:只要有能力管理好咱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有几个选几个。
老人甲:好,我推荐余素凤,为人热情,性格开朗,是秧歌队长,做副院长是合适的人选。
老人乙:我提王秋生,年轻时当过民兵排长,协调能力强,化解老人间矛盾纠纷还是不错的。
老人丙:我提郭新民,年轻时在工厂当过维修工,电器维修是一把好手。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李清平听着老人们的议论,和小河低声交流着,直到议论告一段落才站起来发表意见。
李清平:刚才和小河交流了一下。看来咱们幸福院还是人才济济。王秋生,66岁,三子一女,年轻时当过民兵排长,协调能力强,可作为副院长主管院里的思想工作,负责化解老人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余素凤,72岁,二子一女,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协调工作不错,刚建院就当生活管理员,就作为副院长负责院里的日常管理、生活安排等,院里谁值日、谁做饭这些事由她一直通筹安排,就还由她负责,包括大小门上的钥匙由她来拿。郭新民,65岁,三个孩子,身体硬朗,年轻时做过维修工,院里各种电器、线路都归他管,他作为副院长主管院里的电器、线路维修和治安保卫。(大家一时议论纷纷)大家看,这样的安排行不行?
老人:行,这样的安排挺好!
李清平:有一点我必须说清楚,这一切都是自愿的,没有报酬。
王秋生等:为大家服务,我们愿意,李书记兼幸福院的院长不是分文没有吗?
众老人:好!秋生、素凤、新民好样的!
李清平:我们让几位被推荐人谈谈自已的想法好不好?
众老人:好!
王秋生:没什么想法,既然大家推荐,义不容辞!(大家鼓掌)
余素凤:大家看得起我,我没说得,一定干好!(大家鼓掌)
郭新民:大家需要我,我高兴!(大家鼓掌)
李清平:好,从现在开始,这几个义务副院长就算走马上任了!
众老人:好!(大家鼓掌)
55.幸福院,日,外
字幕:义务副院长各负其职,幸福院面貌焕然一新。
清晨,幸福院沐浴在春日余冷中,余素凤领一伙老婆、老汉们在扫地,一块块地方被清扫,一处处垃圾被运走,幸福院干净、整洁、宽敞。
日头高悬,天气暖和起来,李清平走进幸福院,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在院里溜达,并不时和老人打着招呼。
张树林和马保国下起象棋,周围围着一伙人,或不时支招、或观棋不语,张树林和马保国不为所动,冷静地下着自己的棋。
余素凤和老姐妹们在春日的暖阳下围成一圈跳起了秧歌舞,脸上绽放着笑容。
李清平走过,与她们微微点头示意。
厨房里传出声音,李清平信步走进厨房,是郭新民在教几位老人学习电磁炉、电冰箱技术。
郭新民:几个宿舍各来一位,熟识后再教各自宿舍的,这样快一点。
李清平:老人们文化低,在家也很少摸这东西,怎么样?
郭新民:有的老人硬是记不住,你三遍四遍地说,她就是不会,你有什么办法?
李清平:所以要耐心,一定要教会她们。
郭新民:这个我知道。
李新平:光教这个吗?
郭新民:也有理论,不过那是下期的内容,象线路维修等等。
李清平:你接着教,不影响你了。
李清平步出厨房,到宿舍去转。
李清平走到一间宿舍,忽听到里面有说话声音,他悄悄走近观察,原来是王秋生正与两位老人交谈。
王秋生:在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老弟兄们,有什么深仇大恨,没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该让步就要让步,该谅解就要谅解,到幸福院咱就是来享福的,针尖对麦芒,有意义吗?
一老人:这事怪我,很不应该,现在年岁大了,可不能象以前耍小孩子脾气!
另一老人:我也不对,没有互助精神……
李清平内心独白:义务副院长都负起责任,幸福院何愁办不好!
56.村委会,日,内
李清平骑一辆电动车走在乡间小路上。
李清平来到村委会,刚走进办公室,孙常喜过来。
李清平:常喜,我给你说的那块地的事,咋样了?
孙常喜:我正要给你谈这件事。我给村委会管土地的几个人说了,地块靠近幸福院,既丰富老人们的菜篮子,又方便老人们活动手脚,亩数也不大,仅半亩地,划归幸福院很合适,大家进行了研究,都表示同意。
李清平:好,改天就把这一消息告诉幸福院的老人们。
孙常喜:幸福院的管理,这一段抓得如何?
李清平:老人们配合的很好,幸福院秩序大有进步!老人们真的是太好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把老人们照顾好,给老人们争取菜园子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孙常喜:好,真有你的,老李!
57.幸福院,日,外
风和日丽,李清平刚进入幸福院,张树林迎着走过来。
张树林:听说围墙南边那块地划给咱幸福院啦?
李清平:呦,你消息挺灵通!不错,我上周刚给村里谈,村里已答应把这半亩地归咱幸福院当菜园。
张树林:这么说,已经归咱幸福院啦?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您好,我们想用您这篇作品制作一个心理剧,所以希望可以试用一下,您看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