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1855
成片时长:约39分钟
阅读:11329
发表:2013/9/6 修改:2014/1/17
34集 剧情 电视剧剧本
《柳暗花明》第23集
1
…
22
23
24
…
3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二十三集 绿水青山枉自多
时间:1960~1962年
地点:北京
人物:香柳,55~57岁
永成,56~58岁
明珠,30~32岁
林鹏,36~38岁
祁柯,31~33岁
姚丽娜,30~32岁
徐淑芬,44~46岁
蒋如新,33~35岁
陈宇,25~27岁
晓栋,6~8岁
小楣,1~3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童声合唱)
天上有蓝色的梦想
故乡有黑黑的土壤
真理的大海在召唤
脚下的小路弯又长
啊
多少次回首
多少次展望
寻寻觅觅
峰回路转
心灵啊
我该在何处安放
啊
无数次磨难
无数次坚强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祖国啊
我和你一起成长
字幕:第二十三集(1960~1962年)
[1]秋高气爽的校园里,大字报墙附近,两个清洁工在清理大字报的残骸。高音喇叭里,播送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
[2]系办公室里,祁柯坐在徐淑芬过去坐的位子上,桌上放着1960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庆祝我们伟大的国庆’。祁柯正在看这篇社论,负责收发的老王走进来。
老王:祁书记,你的信,(递给祁柯一封信)。
祁柯接过信,看了看信封,拆开信来看。
永成:(画外)柯儿,很久没有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工作忙,不知北京的学校里生活怎么样,你的身体如何,很是挂念。
[3]江南金村,夕阳西下,永成披着外衣站在村外光秃秃的山坡上向远处眺望。
永成:(画外)我的身体还好,只是家乡的情况很让人担忧。你还记得咱金村附近的山坡吧,过去有那么多树,那些古老的大树自从我小时候就有了,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可这两年因为大炼钢铁已经被砍光了。
[4]金村,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农村老人,瘦弱,两眼无神。
永成:(画外)因为粮食不够吃,村里村外,能吃的野菜树皮已经没有了,有人开始靠吃观音土充饥了。我们这里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啊,可现在,池塘里不但没有鱼,连螺蛳都没有了。
[5]系办公室里,祁柯在继续读信。
永成:(画外)柯儿,你在北京,离中央领导那么近,能不能设法找到有关领导反映一下农村的实际情况啊。农民生活这样苦,我是共产党的干部,现在又身为一县之长了,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啊。
祁柯沉思地抬起头。
[6]校园食堂里,一些教工和学生们在排队买饭,高音喇叭里正播送着某篇文章。
男播音员:(声音充满了激情)经过了这些运动,我们的共同认识是:国内和国外形势都是大好特好。我们正处在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伟大时代。
陈宇和实验员小张端着饭菜坐到一张桌子旁边。
小张:(看着碗里的窝头和清淡的素菜)唉,饭菜一天天少下去,我们一天天瘦下来。(拿起窝头来啃了一口),真怀念学校食堂免费送夜宵的那阵子,那个大包子,啧啧,一口下去,嘿,再来一口,(又啃了口窝头)。
陈宇:你慢着点儿,当心吃不饱就没的添了,刚开始减少每月粮食定量的时候我还觉得没事儿,现在可不行了,油水少,饿得特别快,这点儿饭票得匀着吃。
男播音员:(依旧充满激情地)我们的祖国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正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光荣。
小张:这菜里要是多放点儿油,吃了不那么容易饿,我们就更感到无比的…呃…幸福了。
陈宇:嘘!你怪话儿怎么那么多?要不是大家现在吃的少,没力气,准保又把你揪出来当右派。没听系里开会说吗,由于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歉收,我们都得努力克服个人主义,为国家分担困难。
[7]幼儿园大门,有些家长进去,有些家长接了孩子从大门里出来。明珠骑着自行车来到大门口,下车,推着车走进大门。
[8]幼儿园的一间教室里,明珠拉着晓栋的手在听老师说话,晓栋不停地朝外面看,拉扯明珠想走,可明珠还得听老师把话说完。
老师:你家林晓栋啊,今天又不好好吃饭,一碗饭边吃边玩儿,光顾了玩儿了,别人都吃完了,他还跟那儿吃呢,最后几口饭,还是我一勺一勺地喂给他才勉强吃完的。你们回去可得说说他,全国都那么缺粮的时候,咱可不能让孩子随便浪费粮食。
[9]回家的路上,晓栋坐在明珠的自行车后座上。
晓栋:(很期待地)妈妈,回家我还要吃饭。
明珠:(生气地)在幼儿园干嘛不好好吃,都上大班了还叫老师喂,丢不丢人!回家去就不许再吃了。
晓栋:(委屈地)幼儿园的饭里都是大黑菜,难吃死了,我们都想吃白米饭,可老师就给三胖盛了一碗白米饭。
明珠:为什么只给三胖?
晓栋:老师说谁听话不淘气就给谁吃白米饭。
明珠:那你听话不淘气不就能吃上白米饭了。
晓栋:老师每天都说就是三胖最乖。
明珠:那你也跟三胖学啊。
晓栋:我看见三胖中午睡觉的时候偷偷在被窝里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渣儿,老师也不管。老师特喜欢三胖,从来不说他淘气。
明珠:那是为什么啊?
晓栋:我也不知道,小四儿说老师是三胖他大姑。
明珠:(苦笑了一下)哦,可你还是得听老师的话,不许淘气,啊,听见没有。
[10]明珠家,餐厅里,一岁的小楣站在学步车里。晓栋端了一小碗稀饭进来,坐在小桌子边上,舀了一勺稀饭,小心地吹凉,放到嘴里,一副很好喝的样子,小楣眼巴巴地看着哥哥一勺勺喝稀饭,忍不住伸手想要,晓栋用勺子舀了一勺,做出要给小楣吃的样子,等小楣张着嘴要吃的时候就把勺子伸进了自己的嘴里,看到小楣受骗的样子咯咯地笑,见小楣咧嘴要哭,又赶忙真的喂了小楣一勺,小楣吃了一勺就张着两手还要吃,晓栋又喂了她一勺。
晓栋:(舍不得再给小楣吃了)小楣,我这里快没有了,你去厨房里,外婆那里还有给你的呢。(大声喊),外婆,小楣要吃稀饭。
小楣扶着学步车自己往厨房里走。
[11]明珠卧室里,林鹏和衣靠在床上。
明珠:你怎么了?脸色不好,是不是病了。
林鹏:没事儿,有点儿累,歇会儿就好了。
明珠:(摸了摸林鹏的额头)哎呀,你好像发烧了。我去找温度计量一下。
明珠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找体温计,这时厨房里传来小楣大哭的声音和香柳的喊叫。
香柳:(画外,喊)啊,我的天,你这孩子,哎哟,明珠,你快来啊,小楣的手被烫了。
[12]厨房门口,只见小楣的学步车翻倒在地上,厨房里,香柳抱着小楣,正在用自来水冲小楣的手,明珠慌忙跑过来。
明珠:怎么了?来,让我看看,(接过小楣)。
香柳:唉,都怪我,把稀饭锅放在地上想晾凉了再分到碗里,我正在阳台上拿菜那么会儿工夫,谁知小楣就自己跑过来了,也许是饿的想吃稀饭,把手伸到锅里去了。看给烫的,起泡了没?
明珠查看小楣的手,林鹏也过来。小楣还在不停的大哭。
香柳:(忙着拿起醋瓶子)弄点醋涂上吧,过去我们的老方子都是涂点醋。
明珠:哎呀,恐怕不行了,好像要起泡了。
林鹏:快,赶紧送医院去看看吧。
明珠急得抱着小楣跑出去,林鹏也跟着跑出去。
[13]医院里,明珠抱着小楣,林鹏忙着排队挂了号。
[14]外科急诊室门口,明珠抱着小楣和林鹏走过来,见有几个病人在排队等候,就在长椅上坐下,小楣不停地哭着,引起旁边一个工人模样的中年人注意,他关切地看看小楣。
中年人:这孩子怎么了?
明珠:唉,手伸到刚煮好的稀饭锅里,给烫伤了。
中年人:哎呀,这么小的孩子,这可遭罪了。(很热心地和排在前面的病人建议),同志们,这个小孩儿的手被烫伤了,疼的直哭,咱们让她先看吧。
几个病人都点头同意,中年人催促明珠和林鹏。
中年人:快到前面去吧。
明珠:(感激地)那太谢谢大家了。(抱着小楣走到外科诊室门口)。
[15]诊室门口,明珠抱着手上缠着纱布的小楣出来,林鹏随后。
明珠:(看手里医生开的药)咱们去药房拿药吧。
林鹏:好,走吧。(突然一阵眩晕,不由地跌倒在旁边的椅子上)。
明珠:林鹏,你怎么了。
林鹏挣扎着要站起来,却浑身无力,脸色腊黄,直冒虚汗。
时间:1960~1962年
地点:北京
人物:香柳,55~57岁
永成,56~58岁
明珠,30~32岁
林鹏,36~38岁
祁柯,31~33岁
姚丽娜,30~32岁
徐淑芬,44~46岁
蒋如新,33~35岁
陈宇,25~27岁
晓栋,6~8岁
小楣,1~3岁
片头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童声合唱)
天上有蓝色的梦想
故乡有黑黑的土壤
真理的大海在召唤
脚下的小路弯又长
啊
多少次回首
多少次展望
寻寻觅觅
峰回路转
心灵啊
我该在何处安放
啊
无数次磨难
无数次坚强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祖国啊
我和你一起成长
字幕:第二十三集(1960~1962年)
[1]秋高气爽的校园里,大字报墙附近,两个清洁工在清理大字报的残骸。高音喇叭里,播送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
[2]系办公室里,祁柯坐在徐淑芬过去坐的位子上,桌上放着1960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庆祝我们伟大的国庆’。祁柯正在看这篇社论,负责收发的老王走进来。
老王:祁书记,你的信,(递给祁柯一封信)。
祁柯接过信,看了看信封,拆开信来看。
永成:(画外)柯儿,很久没有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工作忙,不知北京的学校里生活怎么样,你的身体如何,很是挂念。
[3]江南金村,夕阳西下,永成披着外衣站在村外光秃秃的山坡上向远处眺望。
永成:(画外)我的身体还好,只是家乡的情况很让人担忧。你还记得咱金村附近的山坡吧,过去有那么多树,那些古老的大树自从我小时候就有了,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可这两年因为大炼钢铁已经被砍光了。
[4]金村,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农村老人,瘦弱,两眼无神。
永成:(画外)因为粮食不够吃,村里村外,能吃的野菜树皮已经没有了,有人开始靠吃观音土充饥了。我们这里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啊,可现在,池塘里不但没有鱼,连螺蛳都没有了。
[5]系办公室里,祁柯在继续读信。
永成:(画外)柯儿,你在北京,离中央领导那么近,能不能设法找到有关领导反映一下农村的实际情况啊。农民生活这样苦,我是共产党的干部,现在又身为一县之长了,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啊。
祁柯沉思地抬起头。
[6]校园食堂里,一些教工和学生们在排队买饭,高音喇叭里正播送着某篇文章。
男播音员:(声音充满了激情)经过了这些运动,我们的共同认识是:国内和国外形势都是大好特好。我们正处在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伟大时代。
陈宇和实验员小张端着饭菜坐到一张桌子旁边。
小张:(看着碗里的窝头和清淡的素菜)唉,饭菜一天天少下去,我们一天天瘦下来。(拿起窝头来啃了一口),真怀念学校食堂免费送夜宵的那阵子,那个大包子,啧啧,一口下去,嘿,再来一口,(又啃了口窝头)。
陈宇:你慢着点儿,当心吃不饱就没的添了,刚开始减少每月粮食定量的时候我还觉得没事儿,现在可不行了,油水少,饿得特别快,这点儿饭票得匀着吃。
男播音员:(依旧充满激情地)我们的祖国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正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光荣。
小张:这菜里要是多放点儿油,吃了不那么容易饿,我们就更感到无比的…呃…幸福了。
陈宇:嘘!你怪话儿怎么那么多?要不是大家现在吃的少,没力气,准保又把你揪出来当右派。没听系里开会说吗,由于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歉收,我们都得努力克服个人主义,为国家分担困难。
[7]幼儿园大门,有些家长进去,有些家长接了孩子从大门里出来。明珠骑着自行车来到大门口,下车,推着车走进大门。
[8]幼儿园的一间教室里,明珠拉着晓栋的手在听老师说话,晓栋不停地朝外面看,拉扯明珠想走,可明珠还得听老师把话说完。
老师:你家林晓栋啊,今天又不好好吃饭,一碗饭边吃边玩儿,光顾了玩儿了,别人都吃完了,他还跟那儿吃呢,最后几口饭,还是我一勺一勺地喂给他才勉强吃完的。你们回去可得说说他,全国都那么缺粮的时候,咱可不能让孩子随便浪费粮食。
[9]回家的路上,晓栋坐在明珠的自行车后座上。
晓栋:(很期待地)妈妈,回家我还要吃饭。
明珠:(生气地)在幼儿园干嘛不好好吃,都上大班了还叫老师喂,丢不丢人!回家去就不许再吃了。
晓栋:(委屈地)幼儿园的饭里都是大黑菜,难吃死了,我们都想吃白米饭,可老师就给三胖盛了一碗白米饭。
明珠:为什么只给三胖?
晓栋:老师说谁听话不淘气就给谁吃白米饭。
明珠:那你听话不淘气不就能吃上白米饭了。
晓栋:老师每天都说就是三胖最乖。
明珠:那你也跟三胖学啊。
晓栋:我看见三胖中午睡觉的时候偷偷在被窝里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渣儿,老师也不管。老师特喜欢三胖,从来不说他淘气。
明珠:那是为什么啊?
晓栋:我也不知道,小四儿说老师是三胖他大姑。
明珠:(苦笑了一下)哦,可你还是得听老师的话,不许淘气,啊,听见没有。
[10]明珠家,餐厅里,一岁的小楣站在学步车里。晓栋端了一小碗稀饭进来,坐在小桌子边上,舀了一勺稀饭,小心地吹凉,放到嘴里,一副很好喝的样子,小楣眼巴巴地看着哥哥一勺勺喝稀饭,忍不住伸手想要,晓栋用勺子舀了一勺,做出要给小楣吃的样子,等小楣张着嘴要吃的时候就把勺子伸进了自己的嘴里,看到小楣受骗的样子咯咯地笑,见小楣咧嘴要哭,又赶忙真的喂了小楣一勺,小楣吃了一勺就张着两手还要吃,晓栋又喂了她一勺。
晓栋:(舍不得再给小楣吃了)小楣,我这里快没有了,你去厨房里,外婆那里还有给你的呢。(大声喊),外婆,小楣要吃稀饭。
小楣扶着学步车自己往厨房里走。
[11]明珠卧室里,林鹏和衣靠在床上。
明珠:你怎么了?脸色不好,是不是病了。
林鹏:没事儿,有点儿累,歇会儿就好了。
明珠:(摸了摸林鹏的额头)哎呀,你好像发烧了。我去找温度计量一下。
明珠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找体温计,这时厨房里传来小楣大哭的声音和香柳的喊叫。
香柳:(画外,喊)啊,我的天,你这孩子,哎哟,明珠,你快来啊,小楣的手被烫了。
[12]厨房门口,只见小楣的学步车翻倒在地上,厨房里,香柳抱着小楣,正在用自来水冲小楣的手,明珠慌忙跑过来。
明珠:怎么了?来,让我看看,(接过小楣)。
香柳:唉,都怪我,把稀饭锅放在地上想晾凉了再分到碗里,我正在阳台上拿菜那么会儿工夫,谁知小楣就自己跑过来了,也许是饿的想吃稀饭,把手伸到锅里去了。看给烫的,起泡了没?
明珠查看小楣的手,林鹏也过来。小楣还在不停的大哭。
香柳:(忙着拿起醋瓶子)弄点醋涂上吧,过去我们的老方子都是涂点醋。
明珠:哎呀,恐怕不行了,好像要起泡了。
林鹏:快,赶紧送医院去看看吧。
明珠急得抱着小楣跑出去,林鹏也跟着跑出去。
[13]医院里,明珠抱着小楣,林鹏忙着排队挂了号。
[14]外科急诊室门口,明珠抱着小楣和林鹏走过来,见有几个病人在排队等候,就在长椅上坐下,小楣不停地哭着,引起旁边一个工人模样的中年人注意,他关切地看看小楣。
中年人:这孩子怎么了?
明珠:唉,手伸到刚煮好的稀饭锅里,给烫伤了。
中年人:哎呀,这么小的孩子,这可遭罪了。(很热心地和排在前面的病人建议),同志们,这个小孩儿的手被烫伤了,疼的直哭,咱们让她先看吧。
几个病人都点头同意,中年人催促明珠和林鹏。
中年人:快到前面去吧。
明珠:(感激地)那太谢谢大家了。(抱着小楣走到外科诊室门口)。
[15]诊室门口,明珠抱着手上缠着纱布的小楣出来,林鹏随后。
明珠:(看手里医生开的药)咱们去药房拿药吧。
林鹏:好,走吧。(突然一阵眩晕,不由地跌倒在旁边的椅子上)。
明珠:林鹏,你怎么了。
林鹏挣扎着要站起来,却浑身无力,脸色腊黄,直冒虚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我母亲也长讲起那时闹饥荒的事,也是得肝炎昏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