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0369
成片时长:约134分钟
阅读:9137
发表:2020/9/3 修改:2020/9/7
主旋律,农村
电影剧本
青山志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51日 内 刘青山家
人:刘青山 刘大年 许淑群
“啪!”刘大年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气冲冲地指着刘青山:回来创业?你脑袋里整天想啥玩意呢?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啊!
刘青山:爸你别急,听我说完呐!
刘大年板着脸:没啥好说的,绝对不行!
许淑群也着急:大山啊,不怪你爸急,辛辛苦苦念了书,现在工资又那么高,怎么突然又说要回来?你一个学英语的,回来能干啥?你这是咋想的啊?
刘青山:爸,妈,我不是瞎折腾。我昨天都查了许多资料,考虑了一晚上。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在政策方面支持挺多的,现在回乡创业,时机非常好,我想啊……
刘大年打断他:这件事没门,你想都别想,我绝对不同意!你要敢回来,以后就不要管我喊爸!
说完,刘大年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许淑群一脸着急:大山啊,这次我可是站在你爸这边,你说你到底是咋想的,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你却要回来,你这是要急死我和你爸吗?
刘青山无奈,叹着气……
52日 内 刘湾村部会议室
人:张栋、刘长海、李杰、若干村干部
张栋跟村干部正在开会。
张栋:咱们这个路还几天就要开工了,等修了路,我再争取一下水电改造,提高我们的基础条件。不过根基打牢了,我们还要发展合适的产业。大家对山里的情况都很熟悉,大家都有什么想法,来说说看。
村干部甲:我们村位置偏僻,以前路还不通,发展啥都起不来。现在路一旦修好了,收货的车方便进出,以后每家每户种的养的都能卖出去,不愁脱不了贫。
张栋笑:脱贫没那么简单,而且我们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刘湾多是山林,耕地极少,依靠传统种植很难脱贫致富,所以必须规划好发展目标,不能像一盘散沙。
村干部乙:可以发展一些养殖,现在很多搞山林养鸡养鸭什么的,特别受市场欢迎。村民搞这个有经验,上手快。
村干部丙:刘湾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而且以后运输也是问题,人家还不如从交通更便利的地方采购。
李杰:其实我们村可以发展一下天麻种植,村长不就一直在种嘛,每年的收入还挺不错的。
村干部丙:种天麻不仅对环境要求高,对种植技术要求也高。以前村里很多户种,现在都不种了,这个想法我看不行。
村干部乙:我说老汪,怎么说什么你都泼冷水,那你说说,村里干啥好?
村干部丙:我说实事求是地说,怎么能说是泼冷水?
村干部争得面红耳赤,张栋赶紧打断:好了好了,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今天这件事就先讨论到这里,也不急于一时,我们都再琢磨琢磨,也可以问问乡亲们的想法,了解一下他们的意愿。今天就到这吧。
众人离去,张栋、刘长海、李杰三人还未离开。
李杰:张书记,我觉得种植天麻挺好的,如果你能帮村里人找个农技人员来给村里人讲几次课,技术方面就不存在多大问题。
张栋:上次看到村长收天麻时我就有这个想法,不过之前咨询了县农委的人,他们说种这个太消耗木材,大规模发展会严重破坏生态,虽然天麻价格高,但这青山绿水就是刘湾的根基,我们不能毁了林断了未来。
见刘长海有些不安,张栋安慰他:刚才是说规模种植,如果自家种一点影响不大。
刘长海这才安心。
53日 外 刘湾村内
人:刘青山 刘长海
刘青山低头走在村里,前方走来刘长海。
刘长海:青山,想啥呢这么入神?
刘青山抬头,看见刘长海挑着一担子天麻。
刘青山:海爷爷,今年天麻又丰收啊!
刘长海点点头:大山,你有好几年没回来了。走,去海爷爷家坐坐。
54日 内 刘长海家
人:刘青山、刘长海
在刘长海家,刘长海把天麻放在地上:你妈的身体现在咋样了?没什么大碍了吧?
刘青山点点头,眼睛却看着天麻。
刘长海:那就好,这些年也苦了你妈了。现在终于熬到你大学毕业,也快要享福喽。
刘青山沉默片刻:海爷爷,你种这天麻现在赚钱不?
刘长海:还行吧,现在种的少了,不过价格挺高的,多少能赚一些。你问这干啥?
刘青山看着刘长海:我想回来创业。
刘长海惊愕:啥?回来?
刘青山心虚地点点头。
刘长海生气:胡闹!你爸妈把你供成大学生,就指望你鱼跃龙门,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你这样对得起你爸妈吗?再说了,这几年我们刘家就出了你这么个大学生,还想着你能光宗耀祖,证明咱刘家人也是有能人的。你倒好,还想着回这山沟里来。这绝对不行,趁早打住!
55日 外 刘青山家茶园
人:张栋、刘大年
张栋走在村边、山头,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张栋看见远处有个人影在矮树丛中忙碌着。
刘大年在打理一小片茶园,正细心地修枝。刘大年听见动静,停下抬头。
张栋走近:年叔在忙啊?
刘大年:没事来给茶树松松土、剪剪枝。
张栋:这就是茶树?
刘大年接着忙碌:看来张书记以前没见过茶树呀,其实这在山里很普遍,都是种一点自家用。
张栋从矮矮的茶树上摘了片叶子捏在手中,看得有些入神。
56日 外 刘青国家玉米地
人:张栋、刘梓红
张栋神采奕奕地往山下走,经过一片玉米地。
张栋看到一个八九岁的瘦弱丫头(刘梓红)正在忙着摘玉米,正要离开,又回过头来。
张栋:小姑娘,怎么没去上学呢?
刘梓红一边忙一边低声:我不上学。
张栋来到跟前:为什么不上,你不喜欢上学?
刘梓红沉默不语。
张栋蹲下来:你家大人是哪个?刘梓红表示,我爸是刘青国。
张栋自言自语:原来是他。
57日 外 刘青国家
人:张栋、刘梓红、汪秀莲、婴儿
在家门口,汪秀莲背着一个周岁大的小婴儿,手拿两根玉米棒,正搓着玉米粒。
张栋帮刘梓红拎着装满了玉米的篮子走了过来。刘梓红接过篮子走开。
张栋来到汪秀莲跟前:莲婶,我看你家玉米长得挺不错的,一看就很好吃!
汪秀莲招呼张栋进屋坐。
张栋摆摆手:莲婶我这次来,是想说说梓红上学的事。我知道你们家有些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上学呀,况且现在小孩上学又不用交学费。
听了这话,汪秀莲叹着气,看向屋里。
58日 内 刘青国家
人:张栋 刘青国
屋里,一个桌子上放着一小袋花生米,一瓶白酒摆在旁边。刘青国正在里面喝着酒。
张栋走到桌前坐下:国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咱们不能耽误了孩子,是不是?
刘青国喝着酒,不屑一顾:整天丢三落四,成绩太差,有啥好上的,上了也是浪费钱。
张栋来了气:就算孩子现在成绩差,但给她机会去努力,就不定成不了才。就你这整天喝酒,不是浪费钱了?
刘青国放下酒杯:张书记,你知道我们这玉米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张栋莫名其妙。
刘青国:在我们这,玉米基本是用来喂猪的。
张栋:我就说山里的猪肉怎么就是比外面的香呢,原来这吃得就不一样。
刘青国:你要是喜欢吃,临走了拿些回去,反正都是喂猪。
张栋无奈:刘青国,你把你的小心思用在正途上不好吗?还有我跟你说,这孩子上学是受法律保护,你这是犯法你明白吗?
刘青国:那你让警察来抓我啊,正好吃穿不愁。
张栋气极:你……
59日 外 刘湾村内
人:刘青山
刘青山沉闷地走在路上,耳边又想起刚才刘长海的话。
(刘长海OS)胡闹!你爸妈把你供成大学生,就指望你鱼跃龙门,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你这样对得起你爸妈吗?再说了,这几年我们刘家就出了你这么个大学生,还想着你能光宗耀祖……
刘青山叹了口气,看向前方。他发现前方的学校。思考片刻,他抬脚向学校走去。
60日 外 教室
人:刘青山 周静 若干学生
学校前的红旗招展。
教室里,周静上完课。
周静:好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周静跟学生道别:路上别贪玩,早点回家。
学生们:老师再见!
周静:再见!
一转头,她看见学校门口走来的刘青山。
61日 内 教休室
人:刘青山、周静
周静和刘青山坐在教休室。周静有些吃惊:回乡创业?
看着周静的表情,刘青山迟疑:难道这个决定真的错了吗?
周静回过神:不能说就是错,不过这么想确实比较出人意料。是不是在家里被骂了一鼻子灰?
刘青山苦笑:我爸我妈都不同意,连村长都骂我。本来还信心满满的,现在我却有点不确定了。
周静: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好好上学,走出这个穷山沟,学有所成后在城里找一份好工作,才是成功。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事业,只要能闯出一番天地都是成功。(凝重)你的人生有许多大道可以走,而你偏偏要选择最艰难的,你自己可要想清楚了。
人:刘青山 刘大年 许淑群
“啪!”刘大年一拍桌子,站起来,怒气冲冲地指着刘青山:回来创业?你脑袋里整天想啥玩意呢?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啊!
刘青山:爸你别急,听我说完呐!
刘大年板着脸:没啥好说的,绝对不行!
许淑群也着急:大山啊,不怪你爸急,辛辛苦苦念了书,现在工资又那么高,怎么突然又说要回来?你一个学英语的,回来能干啥?你这是咋想的啊?
刘青山:爸,妈,我不是瞎折腾。我昨天都查了许多资料,考虑了一晚上。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在政策方面支持挺多的,现在回乡创业,时机非常好,我想啊……
刘大年打断他:这件事没门,你想都别想,我绝对不同意!你要敢回来,以后就不要管我喊爸!
说完,刘大年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许淑群一脸着急:大山啊,这次我可是站在你爸这边,你说你到底是咋想的,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你却要回来,你这是要急死我和你爸吗?
刘青山无奈,叹着气……
52日 内 刘湾村部会议室
人:张栋、刘长海、李杰、若干村干部
张栋跟村干部正在开会。
张栋:咱们这个路还几天就要开工了,等修了路,我再争取一下水电改造,提高我们的基础条件。不过根基打牢了,我们还要发展合适的产业。大家对山里的情况都很熟悉,大家都有什么想法,来说说看。
村干部甲:我们村位置偏僻,以前路还不通,发展啥都起不来。现在路一旦修好了,收货的车方便进出,以后每家每户种的养的都能卖出去,不愁脱不了贫。
张栋笑:脱贫没那么简单,而且我们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刘湾多是山林,耕地极少,依靠传统种植很难脱贫致富,所以必须规划好发展目标,不能像一盘散沙。
村干部乙:可以发展一些养殖,现在很多搞山林养鸡养鸭什么的,特别受市场欢迎。村民搞这个有经验,上手快。
村干部丙:刘湾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而且以后运输也是问题,人家还不如从交通更便利的地方采购。
李杰:其实我们村可以发展一下天麻种植,村长不就一直在种嘛,每年的收入还挺不错的。
村干部丙:种天麻不仅对环境要求高,对种植技术要求也高。以前村里很多户种,现在都不种了,这个想法我看不行。
村干部乙:我说老汪,怎么说什么你都泼冷水,那你说说,村里干啥好?
村干部丙:我说实事求是地说,怎么能说是泼冷水?
村干部争得面红耳赤,张栋赶紧打断:好了好了,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今天这件事就先讨论到这里,也不急于一时,我们都再琢磨琢磨,也可以问问乡亲们的想法,了解一下他们的意愿。今天就到这吧。
众人离去,张栋、刘长海、李杰三人还未离开。
李杰:张书记,我觉得种植天麻挺好的,如果你能帮村里人找个农技人员来给村里人讲几次课,技术方面就不存在多大问题。
张栋:上次看到村长收天麻时我就有这个想法,不过之前咨询了县农委的人,他们说种这个太消耗木材,大规模发展会严重破坏生态,虽然天麻价格高,但这青山绿水就是刘湾的根基,我们不能毁了林断了未来。
见刘长海有些不安,张栋安慰他:刚才是说规模种植,如果自家种一点影响不大。
刘长海这才安心。
53日 外 刘湾村内
人:刘青山 刘长海
刘青山低头走在村里,前方走来刘长海。
刘长海:青山,想啥呢这么入神?
刘青山抬头,看见刘长海挑着一担子天麻。
刘青山:海爷爷,今年天麻又丰收啊!
刘长海点点头:大山,你有好几年没回来了。走,去海爷爷家坐坐。
54日 内 刘长海家
人:刘青山、刘长海
在刘长海家,刘长海把天麻放在地上:你妈的身体现在咋样了?没什么大碍了吧?
刘青山点点头,眼睛却看着天麻。
刘长海:那就好,这些年也苦了你妈了。现在终于熬到你大学毕业,也快要享福喽。
刘青山沉默片刻:海爷爷,你种这天麻现在赚钱不?
刘长海:还行吧,现在种的少了,不过价格挺高的,多少能赚一些。你问这干啥?
刘青山看着刘长海:我想回来创业。
刘长海惊愕:啥?回来?
刘青山心虚地点点头。
刘长海生气:胡闹!你爸妈把你供成大学生,就指望你鱼跃龙门,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你这样对得起你爸妈吗?再说了,这几年我们刘家就出了你这么个大学生,还想着你能光宗耀祖,证明咱刘家人也是有能人的。你倒好,还想着回这山沟里来。这绝对不行,趁早打住!
55日 外 刘青山家茶园
人:张栋、刘大年
张栋走在村边、山头,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张栋看见远处有个人影在矮树丛中忙碌着。
刘大年在打理一小片茶园,正细心地修枝。刘大年听见动静,停下抬头。
张栋走近:年叔在忙啊?
刘大年:没事来给茶树松松土、剪剪枝。
张栋:这就是茶树?
刘大年接着忙碌:看来张书记以前没见过茶树呀,其实这在山里很普遍,都是种一点自家用。
张栋从矮矮的茶树上摘了片叶子捏在手中,看得有些入神。
56日 外 刘青国家玉米地
人:张栋、刘梓红
张栋神采奕奕地往山下走,经过一片玉米地。
张栋看到一个八九岁的瘦弱丫头(刘梓红)正在忙着摘玉米,正要离开,又回过头来。
张栋:小姑娘,怎么没去上学呢?
刘梓红一边忙一边低声:我不上学。
张栋来到跟前:为什么不上,你不喜欢上学?
刘梓红沉默不语。
张栋蹲下来:你家大人是哪个?刘梓红表示,我爸是刘青国。
张栋自言自语:原来是他。
57日 外 刘青国家
人:张栋、刘梓红、汪秀莲、婴儿
在家门口,汪秀莲背着一个周岁大的小婴儿,手拿两根玉米棒,正搓着玉米粒。
张栋帮刘梓红拎着装满了玉米的篮子走了过来。刘梓红接过篮子走开。
张栋来到汪秀莲跟前:莲婶,我看你家玉米长得挺不错的,一看就很好吃!
汪秀莲招呼张栋进屋坐。
张栋摆摆手:莲婶我这次来,是想说说梓红上学的事。我知道你们家有些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上学呀,况且现在小孩上学又不用交学费。
听了这话,汪秀莲叹着气,看向屋里。
58日 内 刘青国家
人:张栋 刘青国
屋里,一个桌子上放着一小袋花生米,一瓶白酒摆在旁边。刘青国正在里面喝着酒。
张栋走到桌前坐下:国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咱们不能耽误了孩子,是不是?
刘青国喝着酒,不屑一顾:整天丢三落四,成绩太差,有啥好上的,上了也是浪费钱。
张栋来了气:就算孩子现在成绩差,但给她机会去努力,就不定成不了才。就你这整天喝酒,不是浪费钱了?
刘青国放下酒杯:张书记,你知道我们这玉米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张栋莫名其妙。
刘青国:在我们这,玉米基本是用来喂猪的。
张栋:我就说山里的猪肉怎么就是比外面的香呢,原来这吃得就不一样。
刘青国:你要是喜欢吃,临走了拿些回去,反正都是喂猪。
张栋无奈:刘青国,你把你的小心思用在正途上不好吗?还有我跟你说,这孩子上学是受法律保护,你这是犯法你明白吗?
刘青国:那你让警察来抓我啊,正好吃穿不愁。
张栋气极:你……
59日 外 刘湾村内
人:刘青山
刘青山沉闷地走在路上,耳边又想起刚才刘长海的话。
(刘长海OS)胡闹!你爸妈把你供成大学生,就指望你鱼跃龙门,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你这样对得起你爸妈吗?再说了,这几年我们刘家就出了你这么个大学生,还想着你能光宗耀祖……
刘青山叹了口气,看向前方。他发现前方的学校。思考片刻,他抬脚向学校走去。
60日 外 教室
人:刘青山 周静 若干学生
学校前的红旗招展。
教室里,周静上完课。
周静:好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周静跟学生道别:路上别贪玩,早点回家。
学生们:老师再见!
周静:再见!
一转头,她看见学校门口走来的刘青山。
61日 内 教休室
人:刘青山、周静
周静和刘青山坐在教休室。周静有些吃惊:回乡创业?
看着周静的表情,刘青山迟疑:难道这个决定真的错了吗?
周静回过神:不能说就是错,不过这么想确实比较出人意料。是不是在家里被骂了一鼻子灰?
刘青山苦笑:我爸我妈都不同意,连村长都骂我。本来还信心满满的,现在我却有点不确定了。
周静: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好好上学,走出这个穷山沟,学有所成后在城里找一份好工作,才是成功。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事业,只要能闯出一番天地都是成功。(凝重)你的人生有许多大道可以走,而你偏偏要选择最艰难的,你自己可要想清楚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