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电影剧本 > 心愿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276
成片时长:约20分钟
阅读:11517
发表:2014/9/18
农村 微电影剧本
心愿
峦雪山 [四川]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原创编剧:峦雪山
  剧中人:
  徐老师 60 岁 理工大学副教授
  李 杨 19 岁 高中学生
  李 父 45 岁 个体户
  李 母 40 岁 个体户
  DIOD 45 岁 阔老板
  1、校园 日 内
  1.1、镜头:一国家级重点示范高中校园篮球训练场内,天空阴沉沉的黑着脸。下课铃声叮叮当当的响起
  1.2、徐老师:“今天就训练到这儿,放学就回家或回寝室,洗漱、吃饭、就寝,不准到处乱串,下课。”哎,今天又总算又熬到最后一节课下课了。他自语道,把同学们轰出了篮球训练场,按着隐隐作痛的腰,强忍着回到办公室静静的散落在椅子上
  2、办公室 日 内
  2.1、徐老师:“喂,你好!”正闭目间,手机忽然叮咛叮咛地响起来,一看号码是DIOD的电话,他无奈的接听着,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2.2、DIOD :“我们在等你了快过来”。
  2.3、徐老师:“好,我马上就出来,不过可能还要半小时才能到,因为,我还要先去医院拿煎好的中药。”
  3、街道 日 外
  3.1、镜头随扫:身着运动服,一米七八个头,修长高大却一点也不粗犷的身材显得魁梧结实的徐老师从校门口侧面走出,不时有学生向他打招呼,他依旧微笑自如地一一回敬。他在街边停留片刻,缓缓走向前方
  3.2、徐老师:挥手叫停一破旧的三轮车疲惫地坐了上去,对三轮车师傅说“去三味鲜”。
  3.3、师傅:“好的”声音高亢满脸笑应道。天上毛雨细飞着,徐老师随三轮车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穿出。
  4、餐馆 日 外
  4.1、DIOD :“你们几个先到楼上包间等着,我和李杨母亲在这里等徐老师。”西装革履的DIOD收回电话转向身边的人群众说。
  4.2、李母:“这徐老师不简单哈,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还被聘请到多所高中名校来训练篮球队员。”她身穿一件普通的蓝色翻领方格衬衣,草绿色长裤,一双锃亮的人造皮高跟鞋,脖子上戴着一条有些暗淡的黄色项链,边说边笑崇拜式的摇摇头,嘴里发出轻微的感叹。
  4.3、DIOD:“当然不简单了,人家培养出了多了得的人才你还不知道呢,我们同学经常聚会,我清楚得很,他参加过奥运会的科学大会……”。
  4.4、李母:“不简单,真不简单……”在她浓黑的眉毛下,眼光没有了先前那样精神,似局促了,敛了笑容,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又旋转着眼光去看左右来人,嘴里似一边连连称赞。
  4.5、镜头出现:徐老师坐在三轮车上,随视线中,在一个霓虹灯闪烁的餐馆前看见DIOD和一位女士在向徐招手
  5、酒楼外 晚 内
  5.1、DIOD :“在这里,走,我们到楼上去。”
  5.2、徐老师:“你们这样太客气了,你们不是叫我选吃什么的吗?我说过随便找个地方吃点豆花饭就是了,哎你看你们这……”
  5.3、DIOD:“没什么,我们走吧,楼上请。”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DIOD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地一边说着同徐老师握手朝楼上走去,把女士甩在了身后。
  5.4、中年人:“徐老师辛苦了。听说你两月前,在给你的队员做示范时,腰受伤了也还在坚持训练队员。”进入了一个高雅的包间,他们都站起来,中年人忙说
  5.5、徐老师:“没什么,让你们久等了。”
  6、包间 晚 内
  6.1、 镜头随扫,一火锅大圆桌上摆放着碗筷。作为礼貌,入席后,徐老师坐在了侧坐,想把上方主座留给请客的人。却一看愣住了,几个中年人坐在对面的侧坐,上坐是俩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是前几天才到球队的学生。这俩个年轻人都个子矮小瘦弱,此时正在“你打我的肩膀一下,我又扯一下你的头发”就这么不停地,旁若无人自顾自的低声地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着,不管是否有人来更不去在意和徐老师打招呼。
  6.2、徐老师:心里默然了“虽然这群男的穿着都华贵,但素质都不很高,连坐位都不知道怎样坐。表情有些淡然,心里却不由咯吱作响。”
  6.3、DIOD:“他是我哥哥”手势指向坐在他左侧的是一个穿着黑色西装、兰色领带、四方脸的中年人说。给徐老师介绍在坐的朋友。
  6.4、中年人:忙站了起来给他递烟问道“徐老师,你喝什么酒?”
  6.5、徐老师:“我不喝酒,烟酒都不会。”很礼貌地点点头。
  6.6、中年人:堆着满脸的笑容坐了下去。
  6.7、DIOD:“这位是学生的家长、李杨的父亲。”他穿着浅绿色的嘉凌甲克衫、黄色衬衣领下露出一根红色的领结,并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而是红领巾一样打成的圆结。
  6.8、李父:“徐老师,我儿子还望你关照” 他朝他笑了笑,细小的眼睛开了一下,就再也不敢看他,低头说道,颤抖的手伸向了茶杯,端起来很不自然的喝了一口,水喝偏了,有茶叶倒到膝盖的西裤上,他用右手的袖子不停的擦……。
  6.9、DIOD:“这位是李杨的母亲,”指指他旁边坐着的一个浓眉大眼、肤色红润的中年妇女介绍道。
  6.10、李母:“徐老师,要想请你都不敢给你打个电话,好不容易才能请到你哦”在她浓黑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衬托着满脸红润,那微笑、眼光射向徐老师时,正如在饥渴中寻求着了食物。她有些不好意思又似开心地说。
  6.11、徐老师:忙说“学生怕老师都是当然的,但是我希望他在喜欢篮球的同时还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调。”
  6.12、镜头出现:服务员端上了一锅土鸡汤,大家摆弄起碗筷就开始了紧跟的节目。
  6.13、徐老师:“请问你在什么地方贵干?”他礼节性的端着酒杯与旁边DIOD的哥哥碰了碰问道。
  6.14、中年人:“我是自由主义。”笑了笑说
  6.15、徐老师:“哦,国家的财政收入一部分就是靠你们这样的自由主义从中而来,你们是功臣。” 一下想起来了,他是这里有名的地地道道的面粉大王、爆发户。他顺口说道。
  6.16、徐老师:再转向李杨的父亲对酒“你的工作又是做什么的呢?”
  6.17、李父:端起了酒杯给他碰了碰,不好意思似的“我也是自由主义”
  6.18、徐老师:再问道“做什么的呢?”
  6.19、李父:“买馒头的”他说,他的眼睛始终盯住自己的酒杯。
  6.20、李母:“我们俩个都是买馒头的,我们俩个不会说话,希望徐老师以后给予多多照看”李杨的母亲接过话说,同时她已端起酒杯转了过来对徐说。
  6.21、徐老师:“应该的,都是学生”。
  6.22、李母:“为了尊敬老师,我喝完,你表示”,她把那杯橙黄色的啤酒杯放到嘴里很很的喝了一口、双手紧紧的捏着酒杯、咽喉咕咚一下,吞了下去,酒杯里还剩下了三分之一啤酒。她打了一冷颤,鼻子嘴巴皱在了一起,随即又张大了嘴,再吐出一口长气,用手急扇嘴里呼出的酒气。
  6.23、徐老师:“算了,你不会喝酒就不要喝了”。
  6.24、DIOD:“这次我的侄儿到你那里训练,太麻烦你了”坐在他旁边的DIOD给徐敬酒并说。
  6.25、徐老师:“这倒没什么,训练场是个练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地方。愿他有所进步。不过他的个子不高,不太适宜此项运动,如果……”。
  6.26、DIOD:“他非常喜欢打篮球,从小学到现在,就是没有一个好老师指导,今天我找到你太好了,你一定要帮这个忙”。
  6.27、徐老师:“这个忙我可以帮,不是都已经进来一两周了吗。但要出成绩就困难了,所以,我的意思是不要勉强参加训练……。”。
  6.28、DIOD:“徐老师你不用担心这个,我们懂的起,只要你一句话,事情就好办。”边说边眨眼诡异地用手做了个点钞票的动作。
  6.29、徐老师:有些诧异地“我不懂你的意思”。
  6.30、DIOD:“我的意思是,只要你不推掉对我侄子的训练,我们出钱嘛,嘿嘿。”神秘地压低声音说完,又有些得意似地笑起来。
  6.31、徐老师:笑了笑“这不是出钱的问题,我也不可能收钱,有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有这个爱好,我们就了了他父母这个心愿嘛,也给孩子一个满足”。
  6.32、中年人:“你怎么不会喝酒呢?下过农村吗?”
  6.33、徐老师:“下过啊,当过一年的农民。”
  6.34、中年人:“在什么地方?”接着问
  6.35、徐老师:“冠英公社当了一年农民”。
  6.36、中年人:“哎,太熟悉了,我就是从那里出来的……继酒兴他便滔滔不绝起来”。 他似乎特别兴奋起来
  6.37、镜头出现,上坐的俩年轻人既不招呼老师、长辈也不客气的只顾自的埋头苦干着,可谓狼吞虎咽的场面。同时镜头出现:李杨的父母有些不自在的时而看看盆里相互对视,时而又看看俩孩子低头不语,时而又有些面红耳赤的东看看西望望。
  6.38、李父:“你吃点东西吧徐老师,别只顾说话啊!”
  6.39、李母:“徐老师,你看,没什么可招待你的,你吃啊别客气。”声音也几乎小的连自己也听不清楚。
  6.40、镜头:李母用紧挨着的胳膊碰了碰李父,悄悄地你看看我的碗,我看看你的碗,碗里的调料还几乎原封不动。继而又会意地同时朝向火锅盆翘翘嘴唇,再对视了一下,也坐在那里依然不动快子。
  6.41、徐老师:无意间看在眼里,心想,今晚他们夫妻似“好一个忍嘴待客哦”。
  6.42、镜头出现:桌子上一片狼藉,火锅盆里已空空如也,汤面漂浮着残渣菜叶的情景。
  6.43、李母:“徐老师吃饱了没有?还点点什么菜不?”很勉强地转向他问道。
  6.44、徐老师:“不要菜了,添点饭,要点泡菜就行了。”
  6.45、镜头扫视:徐老师添了一小碗饭和着泡菜正吃着,李杨的母亲悄悄的站了起来,紧紧的抓住手提包,有些遮掩式的打开钱包看了看出去了……。
  7、楼道 晚 内
  镜头随扫,大家都吃完了,下楼时,学生家长走在最后,徐老师走在最前面。徐老师无意间回头时,引入他眼睑的是学生的父亲“特写:挽着高高的裤脚,穿着双试擦过的旧皮鞋,却没有穿袜子,露出粗糙的皮肤;学生的母亲也穿着不协调的从未穿过的高跟鞋,紧张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阶梯,小心翼翼地别扭的下着楼梯步……”
  8、酒楼 晚 外
  8.1、镜头随扫:天上飘飘洒洒的下着毛毛细雨,徐老师再和他们夫妻二人握别时,突然才觉得好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目送他们二人萧瑟的上了三轮车,渐渐消失在了霓虹灯映照下灰暗的雨夜深处。
  8.2、DIOD:“徐老师,今晚吃的高兴不?那锅鸽子肉你还吃的来吧!他们俩一直说要请你吃饭,所以我帮他们选了吃这个,今晚就是他们办的你的招待”。过来喜气似的对他说道,说完还哈哈两声。
  8.3、徐老师:“心顿想,原来今晚真是他们夫妻办的招待,还是一锅鸽子肉,那得花掉好一笔钱啦,他还一直以为是眼前这个西装革履,油光水发,开着奔驰轿车的阔老板DIOD作的东呢。”他脑子里不由咯噔一下
  8.4、镜头:再现他们夫妇萧瑟的影子,徐老师眼前闪现出那俩张饱含风霜的面孔。拦下了一辆三轮车,正准备离开时,耳边传来话音
  8.5、DIOD :“我开车送你回家吧徐老师,天正下雨呢,你本来就腰痛,坐三轮车会作凉的。”
  8.6、徐老师:“谢谢,不用了,我就坐三轮车透透气”。他不加思索的边说边上了三轮车。
  9、餐馆 夜 外
  9.1、镜头:体育场内,带领学生围绕跑道体能训练
  9.2、镜头:对队员进行灵活的动作指导
  9.3、镜头:带领队员参加比赛
  9.4、镜头:徐教在2008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
  9.5、镜头:再现今晚目睹的情境
  10、街道 夜 外
  10.1、镜头随扫:徐坐三轮车顺滨河路再穿回热闹非凡的大排档,绕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霓虹灯依旧闪烁不停在灰蒙蒙的雨幕中。
  10.2、徐老师:“哎!你俩要买掉多少馒头才能换取今晚的那锅鸽子肉呢?”忽然,眼前清晰的浮现出,那无能在春夏秋冬还是日出雨淋、严寒冰冻都始终如一的出现在那街上,推着堆积的象小山似的馒头车,满街叫卖的一对熟悉的身影,那不正是今晚请他吃饭的这对夫妻吗?!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酸楚填满心间,混合着揪集的腰痛,此时的他真的无心再品味那锅鸽子肉……
  回放镜头
  11、村子 夜 内
  11.1、镜头:一棚叉式砖木结构瓦房内,李扬及父亲、母亲边吃晚饭边讨论儿子参加篮球队的事宜
  11.2、李父:“今天,听徐老师的的意思,儿子不宜参加篮球队训练,可能他不会要……”
  11.3、李杨:“反正我不管,你们要想法给我凑费用找关系,我已决定要去参加我们校篮球队训练。”生硬地说道 。
  11.4、李父:“我们那有什么关系,这钱也不是说凑就能凑,打什么篮球,你把书读好就行了。”
  11.5、李杨:“不行,如果进不了篮球队训练,以后也别指望我考大学找工作了。”他眼睛轮着父亲威逼似的说。
  11.6、李母:“你俩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再转向孩子父亲“就按我们先前商量好的,到城里去租间房子,先去孩子他表叔的面粉加工厂奢些面粉回来,我们做包子馒头到城里去卖不就行了。你说我们就这么个儿子,我们不为他着想他还能靠谁?”李母护着儿子生气地对李父说,李父低下头不再说话
  12、城郊 夜 内
  12.1、镜头:凌晨4、5点钟,李父李母便起床,身上穿着老式薄旧的棉衣棉裤,冷手冷脚地在低矮潮湿的小房内伴着灰黄的暗灯开始忙碌地起灶升火,柔着头天晚上就发好酵的面粉、做包子馒头、推磨豆浆。
  12.2、镜头:李父李母将做好的包子馒头放到蒸笼里端上锅后,便各自拿起昨天剩余的馒头和白开水,坐在灶角吃起来,脸上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相视而笑。
  12.3、李母:“嗯,今天的面粉发酵得好也柔得好,你看这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绵软。”她看着刚开锅的热气腾腾的馒头笑得很甜然后对李父说
  12.4、李父:“我们这样越做越好就对了,今天就不愁不好卖了,嘿嘿。”憨厚的李父也眯着眼笑了两声。
  13、校门口 日 外
  13.1、李母:“卖热包子、热馒头啦,包子,1元钱一个,馒头5角钱一个,还有豆浆啊5角钱一袋,快来卖啊!”不停的一边叫卖着,一边拿食品袋帮着李父为学生装东西……
  13.2、学生:“阿姨,我要卖两个包子一袋豆浆。”
  13.3、李母:“好的,2个包子一袋豆浆,2块5,还找你5角。”
  13.4、李父:“同学,你要几个?要包子还是馒头?要豆浆吗?”忙乱的问道
  13.5、学生:“叔叔,我要2个馒头一袋豆浆”
  13.6、学生:“叔叔,我也要2个馒头一袋豆浆”
  13.7、学生:“我要2个馒头”……
  14、城郊 夜 内
  14.1、镜头:破旧的民房内,灯光灰暗,李父李母满脸笑意地搅和着面料、剁包子馅、泡豆子等,忙碌有秩地准备着明天的卖料。
  14.2、李母:“哎,只要我们儿子能顺利读书、训练,再苦也值。”自言自语后又转向李父问道“他爸你说是不是?”
  14.3、李父:“对儿子我只是想尽到责任就是,没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不过,这生意做起头了, 也算是找到了一条不错的生路。”若有所思地说。
  15、街头 日 外
  15.1、李父:推着一大车堆积成小山的包子馒头,慢慢腾腾的在街头走着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庆婉柔
  • 编剧
    潭希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Ech
共有 1 个评论
山峰/sf   四川乐山  2014/9/28 11:31:00 
联系方式:VIP作者登录后查看
初来乍到,敬请诸位文学前辈多多指教。诚谢各位!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圆梦(农村)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喂狗的青花瓷盆(农村)

同类推荐作品

麦田里的父与子(喜剧, 农村)
我操!烟!(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彩礼(农村)
他是我哥(主旋律, 农村)
河岸的光(爱情, 农村)
野荠菜(农村)
喂狗的青花瓷盆(农村)
漫漫回家路(主旋律, 农村, 儿童)
侗牛(主旋律, 农村)
浓浓情意(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跳舞吧!大妈(主旋律, 农村)
破碎(主旋律, 农村,)
报纸(农村,)
传书行动(校园, 农村,)
六十九年的情怀(主旋律, 爱情, 农村)
外公的宝藏(农村)
听见你的声音(主旋律,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