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867
成片时长:约126分钟
阅读:1893
发表:2023/9/19
都市
电影剧本
房顶上的丝瓜花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四二班教室里 日 春 内
上世纪七十年代。
孟老师(女,40岁)讲完课,拿起两本手抄作文。
孟老师:……咱们班这两本作文选已经抄完装订好了,校长说,要在全校传阅。这里面总共三十篇作文,其中,陈艳梅的十九篇。陈艳梅,你负责与各班班长的传阅交接。各班有什么写作的问题可以集中跟你沟通……记得把典型的问题汇集起来报给我。
小梅(女,10岁)坐在座位上,她两条齐肩的辫子辫得不太讲究,人长得不漂亮,自信中有点羞怯和拘谨。
小梅:哦。
孟老师:陈艳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她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另外,她语言通顺,叙述能力强。这跟她平时喜欢记录摘抄一些美好的词汇、句子、好文章的习惯都有关系。建议大家也能准备个小本子,把平日里听到的、看到的优美句子记录下来,才知道外面的环境怎么描述,内心的感受怎么表达……
坐在窗边的丽萍(女,10岁)玩弄着自己的转笔刀,她的同桌燕燕(女,11岁)看着她玩,久了,望向窗外。
2.解放路第三小学校园 日 春 外
空阔的校园,安静的教室连排房。校门内一侧,半截铁轨挂在枣树杈上。
孟老师(OS):还有,她除了写日常家务心得,还记录了课外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心思很细腻,语言也流畅。大家传阅过程中要多多学习体会,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陈艳梅学雷锋小组……
老校工拎着一根木棒走出门卫,走向枣树,“当——当——当——”钟声回荡。校园里顿时人声鼎沸,学生们涌出教室,排队放学。小梅挤在学生中间,心事重重。燕燕在后面追着,小声“哎哎”地叫她。小梅闻若未闻地排好队,丽萍轻轻捅了捅她的腰,她迷惘地回过身。
孟老师:立正!向前看。
燕燕趁老师不注意,指了指鼓鼓馕馕的书包,嘴大声小地喊话。
燕燕:跳、皮、筋儿。
小梅摇头。
3.校门外 日 春 外
学生们队列整齐地踏出校门,一哄而散,红卫(男,10岁)、小强(男,7岁)夹在中间,呼朋唤友。大家自由结合,三五成群地在马路两旁集结。学生们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挑兵挑将地配班分队。红卫带着几个男孩子推着铁环从镜头前飞奔而过。键子翻飞,沙包横传,接了无数节的橡皮筋儿被灵巧的腿脚拉扯着忽紧忽松……大绳翻飞,学生们排着队鱼贯而过。地上,一堆、一堆的书包。
女生们趴在地上抓拐骨、石子;男孩子们爬在地上弹玻璃球、拍纸三角。孩子们专注、兴奋的脸庞。因“利益”被侵,两个男生争吵、拉扯、动手撕打。
马路上,汽车、马车、自行车行驶。拉平车的路人不紧不慢地走着。
小梅背着红黑方格粗布缝制的书包,急匆匆地往家走。由于书包带子太长,书包跟着她的步伐节奏“呱嗒呱嗒”地拍打着屁股。几个踢沙包的女孩子喊她。
女孩子:陈艳梅!陈——艳——梅!
小梅脚不停步地摆了摆手,两条辫子随着步伐甩动着。
4.京广线附近的房顶上 日 春 外
家属院外的远处,是京广铁路线。一列客车绕了很大的弯,由远而近。小强和几个刚放学的男孩子在认真地数着节数。数完了,因得数不同而发生争执。
男孩子们:“二十三节。”“二十四。”“二十三。”“二十四。”
又一列货车飞驰而过。
男孩子们:“这趟是去上海嘞。”“上面拉的玻璃球。我知道,这玻璃球是吹灯泡用嘞。”“就你能。”“能不能也是做灯泡用嘞。”“刚才那趟是去北京嘞,上面拉的白面粉。”“啥白面粉?光记个吃。那是化肥。”“啥化肥?啥化肥?你眼瘸?天安门上能种玉蜀黍?长安街上能种冬小麦?”“咦,你恁能考试咋不考一百分嘞?”“你可考回一百分了,瞎猫撞见死老鼠,谝啥谝?”
燕燕爸(30多岁)骑车进院,看见他们。
燕燕爸吆喝(OS):小强!恁爸两天没打你,皮又松了。
5.胡同 日 春 外
长长的砖墙胡同,灰渣路。两边红墙上写着白色的大标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大字的周围有横七竖八的粉笔小字:打倒XXX!XX是个大坏蛋……有的字被擦掉又重新描上。被“打倒的人”在旁边反击“打倒XXX!XXX是反动派!”字迹被擦来擦去,模糊不清。墙跟的杂草蓬勃生长。胡同另头,通向一条僻静的小路。胡同的尽头有一个大门,两扇灰色木门敞开着。
小梅急匆匆地从胡同的尽头向这边走着,越走越近。
6.某家属院 日 春 外
这是一处四方大院,西、北两面崭新的平房小院,各家门前都或方或圆地垒了石板桌。南墙边,桐花盛开的大树下,有一处公用水管,不时地有人过来接水、洗涮。大门一角的公厕外,是一片空地,堆着一些杂物。
燕燕爸把车支在家门口(小梅家隔壁),闻声仰脸,怒斥。
燕燕爸:房顶上的瓦都让恁蹬掉了。把瓦弄好,下来!
小强和几个男孩子低眉顺眼地依次顺着梯子下来。
小梅进了院子,她家门口,篱笆花池旁,停放一辆平车。屋内传来“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张富(男,30多岁)骑车进院门,骗腿下车。燕燕爸抽了梯子正准备进家,听见声音退回来。
燕燕爸:张富,恁小强又上房了啊。带着这几个。
张富支车:咦!你咋不替我跺他两脚嘞!(喝斥)小强!又该给你紧皮了。
7.陈家 日 春 内
这是一套带着小院儿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客厅的对门迎面靠墙放着一张橘红色三屉木桌,两旁两把颜色样式不一的椅子。一张四方小餐桌,大大小小的木凳,不用的时候收在三屉桌下面。客厅通着厨房,门中间靠墙放着一个脸盆架。
二大爷(30多岁)俩口坐在椅子上,瓦片儿(4岁)跟着小杏(女,8岁)、厌弃(女,6岁)满屋乱串,疯吵打闹。抽屉被翻了个底朝天,乱七八糟的东西扔了一地。
小梅进了自家小院,边取书包边掀帘进屋。她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把书包挂到次卧门口的墙上。
小梅:妈——(失望)二大爷,二大娘,砖头哥,麦篮姐。
麦篮(女,12岁)抱着盼男(女,3岁)跟过来。
麦篮:小梅。
二大娘(30多岁)怀里奶着小儿子,满脸的笑。
二大娘:下学了?
桌上放着一个蓝花粗布包裹,里面包着个锅盖大的枣花黄面馍。小梅看了眼黄面馍,看了眼盼男,捏了捏麦篮的手,显然是有些焦虑,挽着袖子进了厨房。
小梅:俺妈也不知道咋样了。
厨房,面南砖砌的煤灶,靠东墙有一个很大的面案,旁边砖砌的搁台上放着锅碗用具,砖头(男,13岁)在和煤,二大爷过去把煤火捅开,小梅熟练地忙碌着做饭。麦篮放下盼男,顺手抄起一把扇子过去扇火。
8.陈家门外 日 春 外
小梅爸拉着平车进了院子,小梅妈包着头巾,抱着襁褓包裹的婴儿坐车上。
小梅爸将平车停放好,接过婴儿,把小梅妈从车上扶下来。在院里洗菜、接水、端碗吃饭的邻居们迅速围了过来,冬妮(张富妻)端着饭碗也在其中。
邻居:“生了?”“生个啥生个啥……”
冬妮兴奋地:这回可带把儿了吧?
小梅一家人闻声出来。小梅爸耷拉着头,脸色异常难看。众人噤口。小梅妈强做笑颜,接过婴儿,进屋。张富吃着饭,无可奈何地摇头,冬妮胳膊肘碰了碰他。
张富:啧啧。
小爸阴沉着脸收拾车上的东西。众人传递着眉眼神情,小声议论着散去。
小梅心疼父母,过去帮忙。
小梅(OS):这就是我生长的环境,我的家人,我们的亲戚和邻居。这一天,父母的样貌,我记得非常清楚——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家却愁云惨雾,大雨瓢泼。
9.陈家 日 春 内
小梅妈抱着婴儿掀帘进屋,憋屈绝望,悲声大放。她一边哭着进了主卧,把婴儿放到床上,盘腿坐在床边,仰天号啕。
小梅妈:我的亲娘呀——我造了啥孽了,这是绝户了呀——往后的日子可该咋过嘞呀——闺女们今后连个娘家都没有,搁婆家受了欺负谁做主嘞?俺将来老了谁管俺?谁给俺养老送终嘞?百年之后谁摔劳盆嘞,将来坟头上连张烧纸都没有呀……
主卧靠墙放着一张大床,床头两个简单的木箱上,搁着各种针线活儿。墙上楔了几个钉子,上面挂着成串的民俗画一样的袼褙、大大小小的手工布鞋。大家围过来,小杏、厌弃、盼男扒着上床要看婴儿。小梅拿条拧干的毛巾心疼地递给母亲。
小梅(OS):我觉得,母亲失望就算了,但不该这样绝望,她生了这么多女儿,特别是有我呢,她怎么会没人养老,没人烧纸?
二大娘赶紧过来:弟妹呀,你身体不好,整天吃恁些药,月子里可不敢生气。(把小儿子放到刚出生的婴儿旁边):要不,把俺坷垃给恁吧,就说跟恁老五是双生儿。你要多嫌闺女,俺把老五抱走养大。
小梅妈的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她的脸上。小梅爸妈顿感意外,四目相对。小梅化作男孩样貌衣着(幻觉),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心提到嗓子眼儿。小梅妈好象突然雨过天晴,刚要开口,一摞碗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OS)。
厨房里,瓦片儿手里拿着一个花卷馍,站在碎碗碴前,大哭。
窗口,粪堆(男,20多岁)的身影闪过。
小梅妈收回目光,似乎有了别的想法,去给婴儿换尿布。
二大娘:他小婶呀,反正,俺三个儿嘞,恁随便挑。
粪堆进门:小婶,小叔,我给恁俩养老吧。
空气凝滞。
10.某家属院 日 春 外
红卫家的公鸡伸着脖子打鸣。
公用水管处,邻居们忙着洗漱。
小梅家门前,小梅蓬松着发辫,在石桌旁给盼男梳辫子,小杏、厌弃排队等候,瓦片儿哈欠连天地看着她们。
燕燕家门口,燕燕慢条斯理地梳头,燕燕妈过来给她辫辫子。
公用水管处,桐花落地。几个邻居在树下洗衣服,唠闲嗑。燕燕、丽萍和两个女孩子趴在石桌前抓骨头子。 小梅家门前的篱笆花池前堆了一堆旧砖头,小梅爸拿着瓦刀从屋里出来,和灰,把篱笆拆了,砌花池。小梅、小杏们和瓦片儿过去帮忙,或者添乱。小梅厌烦瓦片儿,把他推到一边。小梅爸看见,狠狠地瞪她。
小梅爸:他吃你了喝你了?
红卫带着几个男孩子怼拐正酣。冬妮端碗搅着面絮从屋里出来。
冬妮喊:红卫——你个鳖孙,多大了光说玩儿,去外面坑里捞点小鱼小虾蛤蟆蝌蚪啥嘞,喂喂咱家的鸡。你当那鸡蛋都是白捡嘞?它不吃饱能给你个鳖孙下蛋?
人们哄笑中,红卫跑到家里,拿出自制的小网兜,一手做话筒一手做听筒,喊着。
红卫: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家母鸡需要你的增援。
小强学着他的样子: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增援部队马上就到。一群孩子呼叫着跟着红卫往外跑,燕燕、丽萍被丢在那里,不高兴。
燕燕:红卫,小强,看回来我不告老师,你逮蜻蜓、蛤蟆喂恁家鸡,损公肥私,人民公社的粮食都叫害虫吃了……
一群孩子呼喊着跑过小梅家门口,跑出院子。
孩子们:告、告,喝马尿,不告不告喝驴尿。喝不够,接着倒,一直喝到你尿尿。尿得满床流,你妈打你头,尿得铺盖湿,你妈晒被子……
小杏、厌弃、盼男和瓦片儿也起身往外跑,小梅眼急手快拽住盼男。
小梅:小杏!你招呼住厌弃跟瓦片儿,别出律到水里。
静。
花池砌好,小梅爸拿铁锹松里面的土。小梅从院里拿来一个老丝瓜,小梅爸接过丝瓜,撕开端口,大头朝下,在花池沿上磕着,丝瓜籽纷纷迸到土里。燕燕无趣,跑过来,见小梅端着搪瓷盆去水管处接水,也拎了盆过去。小梅爸用土盖上种子,接过她们端的水浇进去。丽萍坐在石桌前,独自抓骨头子。
各家门前,人们惬意地围坐吃晚饭,聊天。小梅吃着饭,瞟了眼燕燕。小梅坐在燕燕的位置上,乖巧地吃着饭。燕燕爸妈宠溺地给她夹菜。(闪回)小梅吃着饭,有些跑神,见燕燕正一脸馋意地看着她,她怔了下,看了眼自己父母,拿起一个馍掰开,夹了咸菜,起身送给燕燕。燕燕愉悦地接过,抿嘴看着自己父母,惬意地吃着。小强见势,拿起一个馍掰开过来。小梅爸妈给他夹菜。
小杏瞪他:你个吃嘴精!小心噎死你。滚!
人们哄笑。
上世纪七十年代。
孟老师(女,40岁)讲完课,拿起两本手抄作文。
孟老师:……咱们班这两本作文选已经抄完装订好了,校长说,要在全校传阅。这里面总共三十篇作文,其中,陈艳梅的十九篇。陈艳梅,你负责与各班班长的传阅交接。各班有什么写作的问题可以集中跟你沟通……记得把典型的问题汇集起来报给我。
小梅(女,10岁)坐在座位上,她两条齐肩的辫子辫得不太讲究,人长得不漂亮,自信中有点羞怯和拘谨。
小梅:哦。
孟老师:陈艳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她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另外,她语言通顺,叙述能力强。这跟她平时喜欢记录摘抄一些美好的词汇、句子、好文章的习惯都有关系。建议大家也能准备个小本子,把平日里听到的、看到的优美句子记录下来,才知道外面的环境怎么描述,内心的感受怎么表达……
坐在窗边的丽萍(女,10岁)玩弄着自己的转笔刀,她的同桌燕燕(女,11岁)看着她玩,久了,望向窗外。
2.解放路第三小学校园 日 春 外
空阔的校园,安静的教室连排房。校门内一侧,半截铁轨挂在枣树杈上。
孟老师(OS):还有,她除了写日常家务心得,还记录了课外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心思很细腻,语言也流畅。大家传阅过程中要多多学习体会,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陈艳梅学雷锋小组……
老校工拎着一根木棒走出门卫,走向枣树,“当——当——当——”钟声回荡。校园里顿时人声鼎沸,学生们涌出教室,排队放学。小梅挤在学生中间,心事重重。燕燕在后面追着,小声“哎哎”地叫她。小梅闻若未闻地排好队,丽萍轻轻捅了捅她的腰,她迷惘地回过身。
孟老师:立正!向前看。
燕燕趁老师不注意,指了指鼓鼓馕馕的书包,嘴大声小地喊话。
燕燕:跳、皮、筋儿。
小梅摇头。
3.校门外 日 春 外
学生们队列整齐地踏出校门,一哄而散,红卫(男,10岁)、小强(男,7岁)夹在中间,呼朋唤友。大家自由结合,三五成群地在马路两旁集结。学生们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挑兵挑将地配班分队。红卫带着几个男孩子推着铁环从镜头前飞奔而过。键子翻飞,沙包横传,接了无数节的橡皮筋儿被灵巧的腿脚拉扯着忽紧忽松……大绳翻飞,学生们排着队鱼贯而过。地上,一堆、一堆的书包。
女生们趴在地上抓拐骨、石子;男孩子们爬在地上弹玻璃球、拍纸三角。孩子们专注、兴奋的脸庞。因“利益”被侵,两个男生争吵、拉扯、动手撕打。
马路上,汽车、马车、自行车行驶。拉平车的路人不紧不慢地走着。
小梅背着红黑方格粗布缝制的书包,急匆匆地往家走。由于书包带子太长,书包跟着她的步伐节奏“呱嗒呱嗒”地拍打着屁股。几个踢沙包的女孩子喊她。
女孩子:陈艳梅!陈——艳——梅!
小梅脚不停步地摆了摆手,两条辫子随着步伐甩动着。
4.京广线附近的房顶上 日 春 外
家属院外的远处,是京广铁路线。一列客车绕了很大的弯,由远而近。小强和几个刚放学的男孩子在认真地数着节数。数完了,因得数不同而发生争执。
男孩子们:“二十三节。”“二十四。”“二十三。”“二十四。”
又一列货车飞驰而过。
男孩子们:“这趟是去上海嘞。”“上面拉的玻璃球。我知道,这玻璃球是吹灯泡用嘞。”“就你能。”“能不能也是做灯泡用嘞。”“刚才那趟是去北京嘞,上面拉的白面粉。”“啥白面粉?光记个吃。那是化肥。”“啥化肥?啥化肥?你眼瘸?天安门上能种玉蜀黍?长安街上能种冬小麦?”“咦,你恁能考试咋不考一百分嘞?”“你可考回一百分了,瞎猫撞见死老鼠,谝啥谝?”
燕燕爸(30多岁)骑车进院,看见他们。
燕燕爸吆喝(OS):小强!恁爸两天没打你,皮又松了。
5.胡同 日 春 外
长长的砖墙胡同,灰渣路。两边红墙上写着白色的大标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大字的周围有横七竖八的粉笔小字:打倒XXX!XX是个大坏蛋……有的字被擦掉又重新描上。被“打倒的人”在旁边反击“打倒XXX!XXX是反动派!”字迹被擦来擦去,模糊不清。墙跟的杂草蓬勃生长。胡同另头,通向一条僻静的小路。胡同的尽头有一个大门,两扇灰色木门敞开着。
小梅急匆匆地从胡同的尽头向这边走着,越走越近。
6.某家属院 日 春 外
这是一处四方大院,西、北两面崭新的平房小院,各家门前都或方或圆地垒了石板桌。南墙边,桐花盛开的大树下,有一处公用水管,不时地有人过来接水、洗涮。大门一角的公厕外,是一片空地,堆着一些杂物。
燕燕爸把车支在家门口(小梅家隔壁),闻声仰脸,怒斥。
燕燕爸:房顶上的瓦都让恁蹬掉了。把瓦弄好,下来!
小强和几个男孩子低眉顺眼地依次顺着梯子下来。
小梅进了院子,她家门口,篱笆花池旁,停放一辆平车。屋内传来“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张富(男,30多岁)骑车进院门,骗腿下车。燕燕爸抽了梯子正准备进家,听见声音退回来。
燕燕爸:张富,恁小强又上房了啊。带着这几个。
张富支车:咦!你咋不替我跺他两脚嘞!(喝斥)小强!又该给你紧皮了。
7.陈家 日 春 内
这是一套带着小院儿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客厅的对门迎面靠墙放着一张橘红色三屉木桌,两旁两把颜色样式不一的椅子。一张四方小餐桌,大大小小的木凳,不用的时候收在三屉桌下面。客厅通着厨房,门中间靠墙放着一个脸盆架。
二大爷(30多岁)俩口坐在椅子上,瓦片儿(4岁)跟着小杏(女,8岁)、厌弃(女,6岁)满屋乱串,疯吵打闹。抽屉被翻了个底朝天,乱七八糟的东西扔了一地。
小梅进了自家小院,边取书包边掀帘进屋。她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把书包挂到次卧门口的墙上。
小梅:妈——(失望)二大爷,二大娘,砖头哥,麦篮姐。
麦篮(女,12岁)抱着盼男(女,3岁)跟过来。
麦篮:小梅。
二大娘(30多岁)怀里奶着小儿子,满脸的笑。
二大娘:下学了?
桌上放着一个蓝花粗布包裹,里面包着个锅盖大的枣花黄面馍。小梅看了眼黄面馍,看了眼盼男,捏了捏麦篮的手,显然是有些焦虑,挽着袖子进了厨房。
小梅:俺妈也不知道咋样了。
厨房,面南砖砌的煤灶,靠东墙有一个很大的面案,旁边砖砌的搁台上放着锅碗用具,砖头(男,13岁)在和煤,二大爷过去把煤火捅开,小梅熟练地忙碌着做饭。麦篮放下盼男,顺手抄起一把扇子过去扇火。
8.陈家门外 日 春 外
小梅爸拉着平车进了院子,小梅妈包着头巾,抱着襁褓包裹的婴儿坐车上。
小梅爸将平车停放好,接过婴儿,把小梅妈从车上扶下来。在院里洗菜、接水、端碗吃饭的邻居们迅速围了过来,冬妮(张富妻)端着饭碗也在其中。
邻居:“生了?”“生个啥生个啥……”
冬妮兴奋地:这回可带把儿了吧?
小梅一家人闻声出来。小梅爸耷拉着头,脸色异常难看。众人噤口。小梅妈强做笑颜,接过婴儿,进屋。张富吃着饭,无可奈何地摇头,冬妮胳膊肘碰了碰他。
张富:啧啧。
小爸阴沉着脸收拾车上的东西。众人传递着眉眼神情,小声议论着散去。
小梅心疼父母,过去帮忙。
小梅(OS):这就是我生长的环境,我的家人,我们的亲戚和邻居。这一天,父母的样貌,我记得非常清楚——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家却愁云惨雾,大雨瓢泼。
9.陈家 日 春 内
小梅妈抱着婴儿掀帘进屋,憋屈绝望,悲声大放。她一边哭着进了主卧,把婴儿放到床上,盘腿坐在床边,仰天号啕。
小梅妈:我的亲娘呀——我造了啥孽了,这是绝户了呀——往后的日子可该咋过嘞呀——闺女们今后连个娘家都没有,搁婆家受了欺负谁做主嘞?俺将来老了谁管俺?谁给俺养老送终嘞?百年之后谁摔劳盆嘞,将来坟头上连张烧纸都没有呀……
主卧靠墙放着一张大床,床头两个简单的木箱上,搁着各种针线活儿。墙上楔了几个钉子,上面挂着成串的民俗画一样的袼褙、大大小小的手工布鞋。大家围过来,小杏、厌弃、盼男扒着上床要看婴儿。小梅拿条拧干的毛巾心疼地递给母亲。
小梅(OS):我觉得,母亲失望就算了,但不该这样绝望,她生了这么多女儿,特别是有我呢,她怎么会没人养老,没人烧纸?
二大娘赶紧过来:弟妹呀,你身体不好,整天吃恁些药,月子里可不敢生气。(把小儿子放到刚出生的婴儿旁边):要不,把俺坷垃给恁吧,就说跟恁老五是双生儿。你要多嫌闺女,俺把老五抱走养大。
小梅妈的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她的脸上。小梅爸妈顿感意外,四目相对。小梅化作男孩样貌衣着(幻觉),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心提到嗓子眼儿。小梅妈好象突然雨过天晴,刚要开口,一摞碗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OS)。
厨房里,瓦片儿手里拿着一个花卷馍,站在碎碗碴前,大哭。
窗口,粪堆(男,20多岁)的身影闪过。
小梅妈收回目光,似乎有了别的想法,去给婴儿换尿布。
二大娘:他小婶呀,反正,俺三个儿嘞,恁随便挑。
粪堆进门:小婶,小叔,我给恁俩养老吧。
空气凝滞。
10.某家属院 日 春 外
红卫家的公鸡伸着脖子打鸣。
公用水管处,邻居们忙着洗漱。
小梅家门前,小梅蓬松着发辫,在石桌旁给盼男梳辫子,小杏、厌弃排队等候,瓦片儿哈欠连天地看着她们。
燕燕家门口,燕燕慢条斯理地梳头,燕燕妈过来给她辫辫子。
公用水管处,桐花落地。几个邻居在树下洗衣服,唠闲嗑。燕燕、丽萍和两个女孩子趴在石桌前抓骨头子。 小梅家门前的篱笆花池前堆了一堆旧砖头,小梅爸拿着瓦刀从屋里出来,和灰,把篱笆拆了,砌花池。小梅、小杏们和瓦片儿过去帮忙,或者添乱。小梅厌烦瓦片儿,把他推到一边。小梅爸看见,狠狠地瞪她。
小梅爸:他吃你了喝你了?
红卫带着几个男孩子怼拐正酣。冬妮端碗搅着面絮从屋里出来。
冬妮喊:红卫——你个鳖孙,多大了光说玩儿,去外面坑里捞点小鱼小虾蛤蟆蝌蚪啥嘞,喂喂咱家的鸡。你当那鸡蛋都是白捡嘞?它不吃饱能给你个鳖孙下蛋?
人们哄笑中,红卫跑到家里,拿出自制的小网兜,一手做话筒一手做听筒,喊着。
红卫: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家母鸡需要你的增援。
小强学着他的样子: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增援部队马上就到。一群孩子呼叫着跟着红卫往外跑,燕燕、丽萍被丢在那里,不高兴。
燕燕:红卫,小强,看回来我不告老师,你逮蜻蜓、蛤蟆喂恁家鸡,损公肥私,人民公社的粮食都叫害虫吃了……
一群孩子呼喊着跑过小梅家门口,跑出院子。
孩子们:告、告,喝马尿,不告不告喝驴尿。喝不够,接着倒,一直喝到你尿尿。尿得满床流,你妈打你头,尿得铺盖湿,你妈晒被子……
小杏、厌弃、盼男和瓦片儿也起身往外跑,小梅眼急手快拽住盼男。
小梅:小杏!你招呼住厌弃跟瓦片儿,别出律到水里。
静。
花池砌好,小梅爸拿铁锹松里面的土。小梅从院里拿来一个老丝瓜,小梅爸接过丝瓜,撕开端口,大头朝下,在花池沿上磕着,丝瓜籽纷纷迸到土里。燕燕无趣,跑过来,见小梅端着搪瓷盆去水管处接水,也拎了盆过去。小梅爸用土盖上种子,接过她们端的水浇进去。丽萍坐在石桌前,独自抓骨头子。
各家门前,人们惬意地围坐吃晚饭,聊天。小梅吃着饭,瞟了眼燕燕。小梅坐在燕燕的位置上,乖巧地吃着饭。燕燕爸妈宠溺地给她夹菜。(闪回)小梅吃着饭,有些跑神,见燕燕正一脸馋意地看着她,她怔了下,看了眼自己父母,拿起一个馍掰开,夹了咸菜,起身送给燕燕。燕燕愉悦地接过,抿嘴看着自己父母,惬意地吃着。小强见势,拿起一个馍掰开过来。小梅爸妈给他夹菜。
小杏瞪他:你个吃嘴精!小心噎死你。滚!
人们哄笑。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