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2363
成片时长:约174分钟
阅读:10223
发表:2015/9/10
军事
电影剧本
清水河畔(上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清水河畔
主要人物:
王青峰——原国民党中央军投降日军后补充为皇协军士兵,满洲人,由于在满洲读过师范学校,懂日语;
马奎,绰号“闷壶”——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张德宽——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徐土地——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赵贵—— 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李婶——王青峰姑姑家街坊,因逃债在河西镇与王青峰重逢
麦子——李婶女儿,因担忧被高利贷债主卖身而许配给王青峰
马掌柜——王青峰姑姑家药店掌柜,
刘得标——皇协军河西据点小队长
刘新才,绰号:刘疤脸——皇协军河西据点班长
龟田刚夫——日军新补充二等兵;
本间俊男——日军新补充二等兵
金承哲——日军新补充二等兵,朝鲜籍
李浩一郎——日军新补充二等兵,朝鲜籍,
铃木清三郎——日军驻清水河河西据点小队长,
青木——日军河西据点军曹,下士,
八藤元贤——日军河西据点上等兵,
大泽毅明——日军河西据点分队长,准尉,
日军士兵若干
上集
1、清水河边。(日,外)
一只手伸入水中搅动河水,河水在斜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一滴血水掉入河中,慢慢散开。
一个年轻的国军士兵在河边将自己受伤的胳膊缠上布条,他用口咬住布条的一端,用右手抓住布条另一端,用力将左臂上的伤口裹紧,血还是渗出,滴在河水里。
年轻的士兵略松了一口气,抬脸远眺——这是一张年轻的略带稚嫩和书生气的脸,表情中显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惶恐。
2、清水河边一荒地上(日,外)
三三俩俩地躺着或坐着一些像是刚从战场败退下来的士兵和伤兵。远处传来“集合”的呼叫,士兵们慵懒地从地上起来,或者搀扶着伤兵,或者背着各种装备,无精打采地向传来“集合”呼喊声的地方围拢而去。(镜头由低向高升至鸟瞰)镜头中,日军士兵把持一挺“九二”重机枪居高临下,一日兵头戴闪着太阳反光的钢盔,在一面飘扬着的太阳旗,审慎地俯视着清水河边正在集合的国民党士兵。
用裹腿的绑带缠住右胳膊的年轻士兵也费劲地站直身子,用步枪当作支撑疲惫身体的拐杖,然后有气无力地向集合点走去。
3、一个村庄的广场上(日,外)
大约三四百人的国民党军人带着武器装备,慢慢在广场上集中,机枪等重武器在列队的前面搁置。军人们面容疲惫、污浊,一幅败兵的模样。
列队方阵的前面,几名军官对着士兵们大喊:立正——
士兵们勉强将队形站得像样一些。
军官又喊:稍息!请营长指示!
另一位军官走到队伍前,对士兵们说: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国军第十五军第二师第五团第一营全体官兵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了。我们将配合大日本皇军建立清水河地区的皇道乐土。我们的原番号完了,将从老蒋的中央军建制中取消。我们将补充到皇协军中,协助日本人维持清水河沿岸的治安。兄弟们,局势变得如此之快,我和大家一样,都没有料到。现在这一带全是日本人的天下了。看看那面膏药旗,以后咱们不能那么称呼它了,得看得顺眼一些,日本人说了,那叫‘日之丸’,咱们也那么跟着叫吧。我们是中国人,可我们需要活下去,像眼下这样既没有军饷、粮草也没有弹药补充,撑下去就是一个死。眼下的局势就是跟着汪主席,协助大日本皇军建立一个按日本人的说法就是什么共荣的国家。我想弟兄们能够理解我,我也是根据上峰的命令,而且,我有责任保全大家的性命,还要让弟兄们能养家活口。总之,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官的训话继续着。右胳膊捆扎着绑带的年轻士兵眼中充满了迷茫、困顿。
4、日军临时医院。(日,外)
“熬—”地一声疼痛的嚎叫,用绑带缠住胳膊的年轻士兵张开嘴喊了一声,额头躺下汗水,胳膊上的绑带被人扯去,一只钳子夹着一团药棉在胳膊的伤口上涂了两三下,就用纱布包扎起来。然后年轻的士兵换上了皇协军的制服。
场院里,(日,外)一个皇协军军官对着年轻人说:你叫王青峰吗?
年轻士兵回答:是。
皇协军军官对这个叫王青峰的士兵说:你分到一中队二小队,去河西据点西偏房小队部报到。
一个日军医生麻利地将王青峰胳膊上的伤口用纱布包一下后就去检查别的皇协军士兵身体情况。换上皇协军新军装的王青峰,背上背包,挎上一只军布包,在一个皇协军带领下,跟着其他几个当兵的,爬上了一辆日军卡车,彷徨地等待着向目的地出发。
5、广场上。(日,外)
几百名原中央军士兵被分散安排,各自跟着杂乱的报名声归属到不同的队伍中,然后茫然地爬上等待在那里的汽车或者马车,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出发。
6、公路上(日,外)
一辆插着太阳旗的卡车在颠簸中行驶。
王青峰和四五名换上新军装的原国军士兵坐着的汽车上堆满了弹药箱和粮草包,他和几名皇协军“新兵 ”将就地坐在粮草袋的间隙中,默默无语。
卡车在颠簸中沿着一条大河边的道路上缓缓行驶。车上的人都无精打采地坐着,忍受着颠簸,谁也没说话,个个的脸上都是疲倦和忧愁。
一个老兵模样的士兵主动打破车上的沉闷,他起身揉了揉坐在木箱上的臀部,抱怨地说:他妈的,这箱子上还有破钉子,差一点扎了我的命根。老子还要回家和女人生孩子呢,这他妈的小日本装的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差一点害了咱。
车上的士兵们有了一点活着的气氛。有士兵还报以淡淡的笑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士兵说:兄弟,先想着怎么活下去,女人的事慢慢来吧。
老兵见有人搭茬,马上借机主动对车上的士兵说:各位兄弟,咱们能不能都说说自己原来是哪部分的。应该都是一个部队的战友嘛,看上去都有点眼熟。你这位兄弟好像是一连的吧?
络腮胡的士兵:都是一个营的,看上去都面熟,就是叫不上名字。俺是一连的。
老兵说:我是三连一排二班的班副,我叫张德宽,老家是察哈尔的。四年兵了,妈的,刚混上班副,又换了番号,打乱了原来的建制,我得重新从小兵开始混了,到了日本人手下混饭吃,各位老部队的弟兄要多照应呀。
另一个高个士兵说:俺叫叫徐土地,山东人,都知道‘水浒’中的水泊梁山吧,俺就是那里的人,二连一排一班的,当兵也一年多了,往后请各位弟兄,大哥们照应。
络腮胡指着另外两个士兵:我们仨都是一连的,都认识。我叫赵贵。热河人。到了皇协军里,靠大家多照应,多帮衬,鬼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活一天算一天吧。
轮到王青峰和另一个埋头坐在车栏板角落里一声不吭的士兵,王青峰指着他对其他几个士兵说:我和他都是营部警卫排的,我是东北人,到这边来认亲戚找工作的,去年才当得兵。他是河南人,姓马,好像是叫马奎吧,咱们都叫他闷壶,不爱说话。和我是同一年的兵。以后请各位多关照了。
那个叫闷壶的士兵用细细的小眼睛瞄了一眼王青峰,又顾自望着车外发呆。
山东人徐土地对王青峰说:兄弟,你胳膊上的伤怎么样?
王青峰:没事,擦破一点皮。让鬼子的子弹打得,又叫鬼子的军医给治了,应该快没事了。
老兵张德宽大声地说:好了,弟兄们,记住,咱们都是一个队伍过来的人,今后的日子怎么混,看各位的造化,但不管怎么说,咱们之间要互相帮衬。到皇协军那边,得看人家的脸色了,尤其是日本人,在日本人手底下混,脑子要活络一些,咱们也是为了活命,营长说得对,是为了养家活口,要活下去就没有什么讲究,顺着人家就是了,现在的天下是人家的嘛。至于和那些皇协军相处,咱们的人除了要能忍,还要互相通气,暗中抱团,我算是比各位多吃了几年兵粮,有什么事我替各位弟兄拿主意,咱们抱团了就没人敢欺负咱们。
王青峰和几个士兵说:好,好。没说的。
只有被王青峰叫作‘闷壶’的细眼士兵望着远方不吭声。他用小细眼瞄着远方,像入迷似的用两手扮作手持大枪扣扳机的样子,向远方扣了一下“扳机”。
王青峰见状,对闷壶说:闷壶,枪还没打够?一会儿到了鬼子,哦,不,到了日本人那边,就发三八大盖了,看看和汉阳造比起来,能有多好使。
闷壶没有回应。络腮胡赵贵说:三八大盖打得远,枪声脆生生的,能把百米外的人打穿了,比汉阳造好多了,不过比中央军的德国造‘中正式’也好不到那里去。
张德宽说:不管用什么枪,都得求神保佑,还得靠自己出枪要快,要准,别让对手先打着自己。咱们都算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了,别让那些皇协军小子们不把咱们当回事。
王青峰听罢,颇有同感地点点头。
7、日军驻清水河地区河西据点。(日,外)
炮楼上的太阳旗随风飘扬。太阳旗下日军士兵端着闪着寒光的刺刀站岗,钢盔被阳光照着,发出刺眼的反光。
据点内的空地上,皇协军为新补充士兵发装备。王青峰从一个身背盒子枪的伪军军官手中接过一支三八枪。和他一起加入伪军的原国军士兵们也分别接过新发的三八大盖。王青峰和这帮从国军转投到伪军的战友们熟练地检查、摆弄三八大盖;闷壶还抱着三八大盖,闭上眼,嘴里无声地念了几句咒语,然后亲吻了一下枪管。
这时,一个脸上有一道伤疤的伪军对领了枪和军用棉被的“国军”士兵说:来,来,过来站队了,你们三个到我们班,其他几个到三班,我是二班长刘新才,现在请我们的中队副兼小队长,也是目前咱们河西据点皇协军最高长官,刘得标上尉,和我是本家,给你们训话,立正!
王青峰等几个新兵一面关注自己的新枪一面勉强地站队,立正。
一个背着盒子枪的伪军军官抽着烟,敞着风纪扣,对新来的几个“国军”士兵说:我是皇协军清水河区警备大队一中队中队副兼二小队队长刘长根,你们以后就归我管了。对你们这几个说句实话吧,前年我还是小队副的时候,就和你们的部队交过手,领教过你们的分量。我们死了好几个弟兄。现在来日本人这里了,要不是日本人宽宏大量,我早把你们弄死了。所以你们得记住这个事。你们几个都是玩过枪的,怎么样?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不错吧,好好玩吧,这可是保命的家伙。以后你们几个在我这里混了,就得拿出你们过去在国军干的时候的模样来,继续尽军人本分,服从命令,就是服从我的命令。我也在国军干过,当兵的规矩都一样,无非现在是为皇军干,维持皇军的治安。这一带你们国军的主力已经没有了,剩下一些小股部队和共产党八路军的游击部队,这些都成不了气候了。我们这个据点,南边是日本人住的主炮楼,你们看看有多高,全是洋灰砌的,小股游击队没有重武器别想把它怎么样。而日本人在炮楼顶上能把河边的开阔地和通省城的大路都控制了。咱们这个镇现在是属于日本人的‘宣抚地区’,意思大概就是治安模范地区吧,一般没有什么大麻烦。所以我们小队就是配合皇军维持治安,站岗,巡逻,根据皇军的命令行动。你们要明白,以后就是护着皇军,只能听他们的,不能对抗他们。以后作战的对手也变了,不是日本人,而是国民党的,也有共产党的小股部队了。开始可能不习惯,但必须忍着,很快就会习惯的。就像习惯用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一样。咱们都是这样过来的。谁叫咱们现在吃日本人的粮饷呢。好了,今天算是和各位新来的兄弟打个招呼,这几天咱们小队缺人手,你们先去各村征民夫,上山给皇军建炮楼砍木料。先干点活,顺便熟悉熟悉这里的规矩。
8、深山中。(日,外)
王青峰和张德宽等几个新归顺的伪军跟着一个班的“老伪军”,无精打采地为五六个脖子系着毛巾,上身几乎赤裸的日本军人做砍伐树木的帮工。这几个日军倒干得有滋有味似的,用大斧头砍着树木。
王青峰和闷壶等人看着干得起劲的日本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只得听从那些伪军的吩咐,一起将武器相互支撑起来,架在地上,然后帮日本士兵搬运砍伐的木头。
一个赤膊的日军士兵边砍树木边唱起了日本砍伐、放排的劳工号子,他时而高亢时而跌宕的号子声,引得其他几名日军士兵也附和着呼喊,随着呼喊和嚎叫声时起时落,山林中的大树纷纷倒下。
与日本军人干得起劲形成反差的伪军士兵们慢吞吞地帮着将砍倒的树木敷上绳索,然后往山下抬。突然,山林不远处响起“叭呴——”地一声三八大盖清脆的枪声。王青峰和伪军们紧张地放下抬上肩的木头,操起了架着的武器,寻找遮挡物隐蔽。日军士兵也操起了身边的枪,却不慌不忙地走到伪军们的前面,朝山坡下瞭望——
山坡下的道路上过来一队人,也搬运着山上砍伐下来的树木,搬运的人都是中国当地的民夫,旁边有几个伪军和日本士兵看押。
这边的日军士兵见状,对那边的人喊:(日语,中文字幕)是二小队的吗?是河源君吗?为什么开枪?
对面山坡的一个日兵回话:是开枪吓唬支那民夫呢。不给他们一点厉害,他们就偷懒,不想好好干活。我们小队修桥的木料还差不少呢。
这边的鬼子兵喊道:不是说这边宣抚地区征用民夫要有计划嘛,还说是要给钱。
对面山坡的鬼子嬉笑地喊:那是你们铃木队长的规矩吧,放着那些贱皮的支那人不用,而自己来干苦力,你们的铃木队长真是宣抚模范呀。哈哈。我们可不理会那套,我们小队长说了,我们来支那可不是来干活的,要不我们就在家里干了。我们大日本皇军是来征服的,既然支那人被征服了,就要让他们像奴隶那样为帝国干活。支那人很贱,你们不让他们像牛一样干活,他们就会看不起你的。
两边的鬼子叽里咕噜地用日语呼喊着。
王青峰身边,闷壶悄悄靠近,用河南腔问王青峰:他们在喊啥?
王青峰说:他们在说干吗不用中国民夫砍树,中国人被征服了,就应该让中国人像畜生那样为皇军干活。
闷壶听了,没有做声。
9、河西据点。(日,室内)
日军小队长铃木清三郎中尉细致地将一把手柄上镶着钻石的战刀擦拭干净,然后满意地插入刀鞘,抬起头用日语对身边的翻译何玉林说:请警备队集合吧。
何翻译:哈衣。
10、河西据点主碉楼前面的广场上。(日,外)
警备队的伪军随着集合的哨声集合。一阵队列口令后,两个排的伪军分两个方阵列队完毕。
铃木小队长挎着战刀走到列队面前,挺直腰杆,叉开双腿,将战刀撑立于档前,呈典型的日本军官站立姿势,用日语对列队的伪军官兵们训话,身后的翻译官何玉林紧跟着一句一句地翻译:警备队官兵们,你们辛苦了。近期快到了皇军满服役期的老兵退伍回家的日子了,这段时期皇军士兵轮流休息,要麻烦各位警备队官兵辛苦,多加岗巡逻以维护治安。我们这个宣抚地区的治安是不错的,得到了大队岩田中佐甚至是联队长平井大佐的赞扬。你们警备队特别是新近归顺皇军的原国军士兵都亲眼看见了,这一带老百姓都过着正常的生活,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耕种,商户开门营业,妇女们也能自由地在白天干活,晚上出门走亲访友了,这就是皇军的天下,这就是走向东亚共荣的良好开端,也是皇军能够打败蒋介石军队和消灭共产党游击队的保证。希望警备队官兵能为皇军建设皇道乐土继续努力。
王青峰悄悄对站在前面的闷壶说:咱们碰上了一个像样的日本长官,也许是好运气。
闷壶无语。
11、河西据点西平房伙房旁。(日,内)王青峰从炉灶舀了热水洗头。身边一个擦脸的伪军士兵对他说:兄弟,别糟蹋热水了,一会儿上岗风一吹就是满头满脸的土灰。
王青峰说:再不洗就长虱子了,再说热水不用就凉了,不用白不用。
伪军没好气的走了。
王青峰见张德宽过来打水,便悄声问:老大,你看这个铃木小队长怎么样?
张德宽:什么怎么样?
王青峰:人怎么样?不会是那种让咱们当兵的日子过不踏实的长官,也就是凶神恶煞,变化无常的那种长官?
张德宽:看样子不像,没有像过去咱们听说的那样可怕。日本人也是人嘛。不过,毕竟咱们是从国军过来的,在人家手下混,别大意了。
王青峰:嗯,那是。
这时,皇协军疤脸刘班长从营房跑过来,对着王青峰骂骂咧咧地:怎么着,怎么着,不是让你们别乱用热水吗?又没干什么活,洗什么呀?死要干净的,当自己是戏子呀,
王青峰顶嘴道:怎么了,就用一点热水又怎么了?干吗嘴那么碎呀,还什么戏子,就戏子用热水洗脸呀?
主要人物:
王青峰——原国民党中央军投降日军后补充为皇协军士兵,满洲人,由于在满洲读过师范学校,懂日语;
马奎,绰号“闷壶”——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张德宽——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徐土地——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赵贵—— 王青峰国民党中央军战友,一起转为皇协军士兵;
李婶——王青峰姑姑家街坊,因逃债在河西镇与王青峰重逢
麦子——李婶女儿,因担忧被高利贷债主卖身而许配给王青峰
马掌柜——王青峰姑姑家药店掌柜,
刘得标——皇协军河西据点小队长
刘新才,绰号:刘疤脸——皇协军河西据点班长
龟田刚夫——日军新补充二等兵;
本间俊男——日军新补充二等兵
金承哲——日军新补充二等兵,朝鲜籍
李浩一郎——日军新补充二等兵,朝鲜籍,
铃木清三郎——日军驻清水河河西据点小队长,
青木——日军河西据点军曹,下士,
八藤元贤——日军河西据点上等兵,
大泽毅明——日军河西据点分队长,准尉,
日军士兵若干
上集
1、清水河边。(日,外)
一只手伸入水中搅动河水,河水在斜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一滴血水掉入河中,慢慢散开。
一个年轻的国军士兵在河边将自己受伤的胳膊缠上布条,他用口咬住布条的一端,用右手抓住布条另一端,用力将左臂上的伤口裹紧,血还是渗出,滴在河水里。
年轻的士兵略松了一口气,抬脸远眺——这是一张年轻的略带稚嫩和书生气的脸,表情中显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惶恐。
2、清水河边一荒地上(日,外)
三三俩俩地躺着或坐着一些像是刚从战场败退下来的士兵和伤兵。远处传来“集合”的呼叫,士兵们慵懒地从地上起来,或者搀扶着伤兵,或者背着各种装备,无精打采地向传来“集合”呼喊声的地方围拢而去。(镜头由低向高升至鸟瞰)镜头中,日军士兵把持一挺“九二”重机枪居高临下,一日兵头戴闪着太阳反光的钢盔,在一面飘扬着的太阳旗,审慎地俯视着清水河边正在集合的国民党士兵。
用裹腿的绑带缠住右胳膊的年轻士兵也费劲地站直身子,用步枪当作支撑疲惫身体的拐杖,然后有气无力地向集合点走去。
3、一个村庄的广场上(日,外)
大约三四百人的国民党军人带着武器装备,慢慢在广场上集中,机枪等重武器在列队的前面搁置。军人们面容疲惫、污浊,一幅败兵的模样。
列队方阵的前面,几名军官对着士兵们大喊:立正——
士兵们勉强将队形站得像样一些。
军官又喊:稍息!请营长指示!
另一位军官走到队伍前,对士兵们说: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国军第十五军第二师第五团第一营全体官兵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了。我们将配合大日本皇军建立清水河地区的皇道乐土。我们的原番号完了,将从老蒋的中央军建制中取消。我们将补充到皇协军中,协助日本人维持清水河沿岸的治安。兄弟们,局势变得如此之快,我和大家一样,都没有料到。现在这一带全是日本人的天下了。看看那面膏药旗,以后咱们不能那么称呼它了,得看得顺眼一些,日本人说了,那叫‘日之丸’,咱们也那么跟着叫吧。我们是中国人,可我们需要活下去,像眼下这样既没有军饷、粮草也没有弹药补充,撑下去就是一个死。眼下的局势就是跟着汪主席,协助大日本皇军建立一个按日本人的说法就是什么共荣的国家。我想弟兄们能够理解我,我也是根据上峰的命令,而且,我有责任保全大家的性命,还要让弟兄们能养家活口。总之,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官的训话继续着。右胳膊捆扎着绑带的年轻士兵眼中充满了迷茫、困顿。
4、日军临时医院。(日,外)
“熬—”地一声疼痛的嚎叫,用绑带缠住胳膊的年轻士兵张开嘴喊了一声,额头躺下汗水,胳膊上的绑带被人扯去,一只钳子夹着一团药棉在胳膊的伤口上涂了两三下,就用纱布包扎起来。然后年轻的士兵换上了皇协军的制服。
场院里,(日,外)一个皇协军军官对着年轻人说:你叫王青峰吗?
年轻士兵回答:是。
皇协军军官对这个叫王青峰的士兵说:你分到一中队二小队,去河西据点西偏房小队部报到。
一个日军医生麻利地将王青峰胳膊上的伤口用纱布包一下后就去检查别的皇协军士兵身体情况。换上皇协军新军装的王青峰,背上背包,挎上一只军布包,在一个皇协军带领下,跟着其他几个当兵的,爬上了一辆日军卡车,彷徨地等待着向目的地出发。
5、广场上。(日,外)
几百名原中央军士兵被分散安排,各自跟着杂乱的报名声归属到不同的队伍中,然后茫然地爬上等待在那里的汽车或者马车,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出发。
6、公路上(日,外)
一辆插着太阳旗的卡车在颠簸中行驶。
王青峰和四五名换上新军装的原国军士兵坐着的汽车上堆满了弹药箱和粮草包,他和几名皇协军“新兵 ”将就地坐在粮草袋的间隙中,默默无语。
卡车在颠簸中沿着一条大河边的道路上缓缓行驶。车上的人都无精打采地坐着,忍受着颠簸,谁也没说话,个个的脸上都是疲倦和忧愁。
一个老兵模样的士兵主动打破车上的沉闷,他起身揉了揉坐在木箱上的臀部,抱怨地说:他妈的,这箱子上还有破钉子,差一点扎了我的命根。老子还要回家和女人生孩子呢,这他妈的小日本装的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差一点害了咱。
车上的士兵们有了一点活着的气氛。有士兵还报以淡淡的笑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士兵说:兄弟,先想着怎么活下去,女人的事慢慢来吧。
老兵见有人搭茬,马上借机主动对车上的士兵说:各位兄弟,咱们能不能都说说自己原来是哪部分的。应该都是一个部队的战友嘛,看上去都有点眼熟。你这位兄弟好像是一连的吧?
络腮胡的士兵:都是一个营的,看上去都面熟,就是叫不上名字。俺是一连的。
老兵说:我是三连一排二班的班副,我叫张德宽,老家是察哈尔的。四年兵了,妈的,刚混上班副,又换了番号,打乱了原来的建制,我得重新从小兵开始混了,到了日本人手下混饭吃,各位老部队的弟兄要多照应呀。
另一个高个士兵说:俺叫叫徐土地,山东人,都知道‘水浒’中的水泊梁山吧,俺就是那里的人,二连一排一班的,当兵也一年多了,往后请各位弟兄,大哥们照应。
络腮胡指着另外两个士兵:我们仨都是一连的,都认识。我叫赵贵。热河人。到了皇协军里,靠大家多照应,多帮衬,鬼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活一天算一天吧。
轮到王青峰和另一个埋头坐在车栏板角落里一声不吭的士兵,王青峰指着他对其他几个士兵说:我和他都是营部警卫排的,我是东北人,到这边来认亲戚找工作的,去年才当得兵。他是河南人,姓马,好像是叫马奎吧,咱们都叫他闷壶,不爱说话。和我是同一年的兵。以后请各位多关照了。
那个叫闷壶的士兵用细细的小眼睛瞄了一眼王青峰,又顾自望着车外发呆。
山东人徐土地对王青峰说:兄弟,你胳膊上的伤怎么样?
王青峰:没事,擦破一点皮。让鬼子的子弹打得,又叫鬼子的军医给治了,应该快没事了。
老兵张德宽大声地说:好了,弟兄们,记住,咱们都是一个队伍过来的人,今后的日子怎么混,看各位的造化,但不管怎么说,咱们之间要互相帮衬。到皇协军那边,得看人家的脸色了,尤其是日本人,在日本人手底下混,脑子要活络一些,咱们也是为了活命,营长说得对,是为了养家活口,要活下去就没有什么讲究,顺着人家就是了,现在的天下是人家的嘛。至于和那些皇协军相处,咱们的人除了要能忍,还要互相通气,暗中抱团,我算是比各位多吃了几年兵粮,有什么事我替各位弟兄拿主意,咱们抱团了就没人敢欺负咱们。
王青峰和几个士兵说:好,好。没说的。
只有被王青峰叫作‘闷壶’的细眼士兵望着远方不吭声。他用小细眼瞄着远方,像入迷似的用两手扮作手持大枪扣扳机的样子,向远方扣了一下“扳机”。
王青峰见状,对闷壶说:闷壶,枪还没打够?一会儿到了鬼子,哦,不,到了日本人那边,就发三八大盖了,看看和汉阳造比起来,能有多好使。
闷壶没有回应。络腮胡赵贵说:三八大盖打得远,枪声脆生生的,能把百米外的人打穿了,比汉阳造好多了,不过比中央军的德国造‘中正式’也好不到那里去。
张德宽说:不管用什么枪,都得求神保佑,还得靠自己出枪要快,要准,别让对手先打着自己。咱们都算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了,别让那些皇协军小子们不把咱们当回事。
王青峰听罢,颇有同感地点点头。
7、日军驻清水河地区河西据点。(日,外)
炮楼上的太阳旗随风飘扬。太阳旗下日军士兵端着闪着寒光的刺刀站岗,钢盔被阳光照着,发出刺眼的反光。
据点内的空地上,皇协军为新补充士兵发装备。王青峰从一个身背盒子枪的伪军军官手中接过一支三八枪。和他一起加入伪军的原国军士兵们也分别接过新发的三八大盖。王青峰和这帮从国军转投到伪军的战友们熟练地检查、摆弄三八大盖;闷壶还抱着三八大盖,闭上眼,嘴里无声地念了几句咒语,然后亲吻了一下枪管。
这时,一个脸上有一道伤疤的伪军对领了枪和军用棉被的“国军”士兵说:来,来,过来站队了,你们三个到我们班,其他几个到三班,我是二班长刘新才,现在请我们的中队副兼小队长,也是目前咱们河西据点皇协军最高长官,刘得标上尉,和我是本家,给你们训话,立正!
王青峰等几个新兵一面关注自己的新枪一面勉强地站队,立正。
一个背着盒子枪的伪军军官抽着烟,敞着风纪扣,对新来的几个“国军”士兵说:我是皇协军清水河区警备大队一中队中队副兼二小队队长刘长根,你们以后就归我管了。对你们这几个说句实话吧,前年我还是小队副的时候,就和你们的部队交过手,领教过你们的分量。我们死了好几个弟兄。现在来日本人这里了,要不是日本人宽宏大量,我早把你们弄死了。所以你们得记住这个事。你们几个都是玩过枪的,怎么样?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不错吧,好好玩吧,这可是保命的家伙。以后你们几个在我这里混了,就得拿出你们过去在国军干的时候的模样来,继续尽军人本分,服从命令,就是服从我的命令。我也在国军干过,当兵的规矩都一样,无非现在是为皇军干,维持皇军的治安。这一带你们国军的主力已经没有了,剩下一些小股部队和共产党八路军的游击部队,这些都成不了气候了。我们这个据点,南边是日本人住的主炮楼,你们看看有多高,全是洋灰砌的,小股游击队没有重武器别想把它怎么样。而日本人在炮楼顶上能把河边的开阔地和通省城的大路都控制了。咱们这个镇现在是属于日本人的‘宣抚地区’,意思大概就是治安模范地区吧,一般没有什么大麻烦。所以我们小队就是配合皇军维持治安,站岗,巡逻,根据皇军的命令行动。你们要明白,以后就是护着皇军,只能听他们的,不能对抗他们。以后作战的对手也变了,不是日本人,而是国民党的,也有共产党的小股部队了。开始可能不习惯,但必须忍着,很快就会习惯的。就像习惯用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一样。咱们都是这样过来的。谁叫咱们现在吃日本人的粮饷呢。好了,今天算是和各位新来的兄弟打个招呼,这几天咱们小队缺人手,你们先去各村征民夫,上山给皇军建炮楼砍木料。先干点活,顺便熟悉熟悉这里的规矩。
8、深山中。(日,外)
王青峰和张德宽等几个新归顺的伪军跟着一个班的“老伪军”,无精打采地为五六个脖子系着毛巾,上身几乎赤裸的日本军人做砍伐树木的帮工。这几个日军倒干得有滋有味似的,用大斧头砍着树木。
王青峰和闷壶等人看着干得起劲的日本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只得听从那些伪军的吩咐,一起将武器相互支撑起来,架在地上,然后帮日本士兵搬运砍伐的木头。
一个赤膊的日军士兵边砍树木边唱起了日本砍伐、放排的劳工号子,他时而高亢时而跌宕的号子声,引得其他几名日军士兵也附和着呼喊,随着呼喊和嚎叫声时起时落,山林中的大树纷纷倒下。
与日本军人干得起劲形成反差的伪军士兵们慢吞吞地帮着将砍倒的树木敷上绳索,然后往山下抬。突然,山林不远处响起“叭呴——”地一声三八大盖清脆的枪声。王青峰和伪军们紧张地放下抬上肩的木头,操起了架着的武器,寻找遮挡物隐蔽。日军士兵也操起了身边的枪,却不慌不忙地走到伪军们的前面,朝山坡下瞭望——
山坡下的道路上过来一队人,也搬运着山上砍伐下来的树木,搬运的人都是中国当地的民夫,旁边有几个伪军和日本士兵看押。
这边的日军士兵见状,对那边的人喊:(日语,中文字幕)是二小队的吗?是河源君吗?为什么开枪?
对面山坡的一个日兵回话:是开枪吓唬支那民夫呢。不给他们一点厉害,他们就偷懒,不想好好干活。我们小队修桥的木料还差不少呢。
这边的鬼子兵喊道:不是说这边宣抚地区征用民夫要有计划嘛,还说是要给钱。
对面山坡的鬼子嬉笑地喊:那是你们铃木队长的规矩吧,放着那些贱皮的支那人不用,而自己来干苦力,你们的铃木队长真是宣抚模范呀。哈哈。我们可不理会那套,我们小队长说了,我们来支那可不是来干活的,要不我们就在家里干了。我们大日本皇军是来征服的,既然支那人被征服了,就要让他们像奴隶那样为帝国干活。支那人很贱,你们不让他们像牛一样干活,他们就会看不起你的。
两边的鬼子叽里咕噜地用日语呼喊着。
王青峰身边,闷壶悄悄靠近,用河南腔问王青峰:他们在喊啥?
王青峰说:他们在说干吗不用中国民夫砍树,中国人被征服了,就应该让中国人像畜生那样为皇军干活。
闷壶听了,没有做声。
9、河西据点。(日,室内)
日军小队长铃木清三郎中尉细致地将一把手柄上镶着钻石的战刀擦拭干净,然后满意地插入刀鞘,抬起头用日语对身边的翻译何玉林说:请警备队集合吧。
何翻译:哈衣。
10、河西据点主碉楼前面的广场上。(日,外)
警备队的伪军随着集合的哨声集合。一阵队列口令后,两个排的伪军分两个方阵列队完毕。
铃木小队长挎着战刀走到列队面前,挺直腰杆,叉开双腿,将战刀撑立于档前,呈典型的日本军官站立姿势,用日语对列队的伪军官兵们训话,身后的翻译官何玉林紧跟着一句一句地翻译:警备队官兵们,你们辛苦了。近期快到了皇军满服役期的老兵退伍回家的日子了,这段时期皇军士兵轮流休息,要麻烦各位警备队官兵辛苦,多加岗巡逻以维护治安。我们这个宣抚地区的治安是不错的,得到了大队岩田中佐甚至是联队长平井大佐的赞扬。你们警备队特别是新近归顺皇军的原国军士兵都亲眼看见了,这一带老百姓都过着正常的生活,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耕种,商户开门营业,妇女们也能自由地在白天干活,晚上出门走亲访友了,这就是皇军的天下,这就是走向东亚共荣的良好开端,也是皇军能够打败蒋介石军队和消灭共产党游击队的保证。希望警备队官兵能为皇军建设皇道乐土继续努力。
王青峰悄悄对站在前面的闷壶说:咱们碰上了一个像样的日本长官,也许是好运气。
闷壶无语。
11、河西据点西平房伙房旁。(日,内)王青峰从炉灶舀了热水洗头。身边一个擦脸的伪军士兵对他说:兄弟,别糟蹋热水了,一会儿上岗风一吹就是满头满脸的土灰。
王青峰说:再不洗就长虱子了,再说热水不用就凉了,不用白不用。
伪军没好气的走了。
王青峰见张德宽过来打水,便悄声问:老大,你看这个铃木小队长怎么样?
张德宽:什么怎么样?
王青峰:人怎么样?不会是那种让咱们当兵的日子过不踏实的长官,也就是凶神恶煞,变化无常的那种长官?
张德宽:看样子不像,没有像过去咱们听说的那样可怕。日本人也是人嘛。不过,毕竟咱们是从国军过来的,在人家手下混,别大意了。
王青峰:嗯,那是。
这时,皇协军疤脸刘班长从营房跑过来,对着王青峰骂骂咧咧地:怎么着,怎么着,不是让你们别乱用热水吗?又没干什么活,洗什么呀?死要干净的,当自己是戏子呀,
王青峰顶嘴道:怎么了,就用一点热水又怎么了?干吗嘴那么碎呀,还什么戏子,就戏子用热水洗脸呀?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