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2363
成片时长:约174分钟
阅读:10223
发表:2015/9/10
军事
电影剧本
清水河畔(上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王青峰听懂日本兵的议论和玩笑,对身边的刚夫鞠躬表达歉意:龟田君,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我们中国的士兵和农民一样,不习惯穿袜子,除非是天实在太冷。
刚夫:不要紧,支那人嘛。不过,奥桑,怎么说你杀死了三名八路?我怎么不知道?
王青峰也摸不着头脑地:大概,也许,是队长他们统计的吧,
旁边的一个日兵先是狡谲地对刚夫笑着:笨蛋,连这个都不知道。然后凑近刚夫的耳朵边轻声说:每次我方牺牲惨重的战斗都要夸大对方的损失,用战果来掩饰损失,这样才好交差。
说完,日兵又惊诧地对王青峰说:看起来,你会说日语?
刚夫急忙大声解释:奥桑是从满洲过来投奔亲戚的,他在满洲学过日语,还是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呢。
日本老兵又一次拍拍王青峰的肩膀,对刚夫说:龟田君,那就拜托你好好帮助我们的这位支那朋友,他一定会成为我们大日本帝国最忠实的朋友的。
刚夫说:是,我会的。
67、河西镇集市。(日,外)
王青峰和闷壶、徐土地三人人背着枪在街上闲逛。他们在一些小摊上寻找土产和下酒菜。他们采购了一些,用布袋包住,扛在肩上。一边走,一边啃着、磕着枣子、瓜子等零食。
徐土地边走着边对王青峰说:说说,在日本人那里吃的怎么样?
王青峰:去了就后悔了。说着他想起什么,从身上的挎包掏出几小盒包装精美的点心给闷壶河徐土地:就是像这样的小点心,看上去稀罕,味道也不错,可就是不够塞牙缝的。
徐土地撕开点心的包装,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王青峰忙拦着他:不不,应该用一个小棍棍挑起来,再塞嘴里。谁像你用爪子抓呀,要都像你那样,那个什么庆功宴还不够一半人吃的。
徐土地:那多麻烦,原来日本人的酒宴是糊弄人呀。
王青峰:味道怎么样?
徐土地:甜。日本人请你吃饭,还让带吃的出来?
王青峰:我偷着带了一点,请你们弟兄尝尝嘛。那个小鬼子刚夫也偷着给我带了一些,他也说让你们尝尝。
闷壶:就是那个小四眼鬼子一年兵吧?
王青峰:别乱说,别让人听见了。是的,就是那个二等兵。鬼子里就他有个人样。
徐土地:唔。不过你也别太实诚。日本人心里提防着咱们,到时候翻脸可快呢。
王青峰:你说刚夫嘛,我看不会。
三人人走到一条小摊小贩较多的小巷子里,徐土地说:去看看四寡妇吧。
王青峰有点纳闷:什么四寡妇?
徐土地:不就是咱们皇协军里的那些弟兄们闲得慌,给这条街上摆货摊的年轻寡妇起的名嘛。听他们说,敢在这一带出来摆货摊挣钱的女人当中没有黄花闺女,就几个小媳妇,长得都歪瓜裂枣似的,你不是陪那个刚夫也见过吗。长得俊的良家闺女很少在街上摆货摊的。不过也有几个寡妇中看,咱们弟兄还能找机会在她们身上赚点便宜什么的。弟兄们给街上的寡妇都排了号,大概有七八个吧。其中四寡妇长得端正,还奶子大,容易招引男人,这一带除了戏班子的女人就数她有模样了。不过这个四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不爱搭理人,不好得手。不少兄弟都想沾她的便宜,都没有得手,可越是这样越是招人心痒痒。咱们今天难得出来,去看看呗。
王青峰:可以。去看看。这里还能见到像样的年轻女人?真得去看看。
徐土地:要不是有铃木太君强压着,年轻的俊女人哪敢出门?就这样管着还隔三差四的出点事,要多一点窑子女人和慰安妇才能稍稍安稳些呢。
68、河西镇街上一小巷。(接上)
三人在小巷里逛,眼睛搜索着路边的女人,当来到一家酒店旁的小胡同口,看见一个面前摆着土杂货篓子的年轻女人和身边跟着的两个孩子,女人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徐土地向王青峰示意:那就是四寡妇。
王青峰走到四寡妇面前,看了看这位衣装破旧,头发蓬乱,脸上带着黑灰,但细看可辨出五官端正的少妇,扒拉一下她面前箩筐上农产品,抓了一把葵花籽,问:大姐,这瓜子多钱卖呀?
女人有些紧张地说:老总,自家地里的,你看着给吧。
王青峰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递给“四寡妇”,然后抓了一些瓜子。被王青峰三人的眼光盯得有些不自然的四寡妇神色慌张地用旧报纸将瓜子包起来,递给王青峰。
徐土地盯着女人看了几眼,有点口吃地说:我今天钱没带够,能不能赊账?
女人低着头,不敢抬头正视,哆嗦着说:老总,咱就那么点小本买卖,都是为了孩子赚口饭钱,求老总了,要是赊账,今天孩子恐怕就得挨饿。
徐土地还想说什么。王青峰过来说:算了,我这里还有点钱,四寡妇,哦不,大姐,你辛苦再包上几份,让弟兄们尝尝,下次赶集咱们还来找你,给留着,啊。
女人连连点头。
王青峰递给女人一些钞票,说:那就多报上几包吧,咱们这就带回去。
“四寡妇”从筐篓里掏出几张报纸,然后麻利地将报纸撕开,用几张破报纸包起了瓜子。女人急着装瓜子,没注意自己的上衣胸襟松开,尽管脸上有灰,但颈下的胸口仍然是白净的,并且丰满的胸部鼓鼓地抖动着,在衣襟下露出一片白色。
四寡妇身边一声不吭的闷壶居高临下,看得发呆。
女人没注意到这些。她包装完了四五袋瓜子,然后有棉绳将瓜子包捆扎住,交给了站在身侧后边的闷壶。当女人抬起脸来将捆扎好的瓜子包递给闷壶时,闷壶直愣愣地看着女人带着勉强笑容的脸和女人的胸部, 笨手笨脚地接过瓜子包,塞进一条布口袋里,背上肩。
王青峰觉察了闷壶的面部表情,他把闷壶拖拽着往街的另一端走,而闷壶还是不断回头看那个女人。
王青峰对他开玩笑地说:怎么,你看上人家了?你小子别起那个心呀,人家是良家妇女,还带着孩子呢。咱们可不能做太损的事,老百姓会记账报八路的。
闷壶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看王青峰。
徐土地:闷壶,没事,该想啥就想。咱们本来就是一条烂命,说不定哪天就被撂倒在野地里喂狗了,活动活动心思也算是振作精神嘛。
王青峰:所以活着就得多留点心,八路不是说: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69、河西镇“承德堂”药店门口。(接上)
王青峰等三人走到另一个街口。忽然,街角边一家店铺门口响起一阵叫骂声,原来是几个日本兵在店铺里叫骂,其中一个日本兵把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拉倒门口,欲用枪托打他。那个男子连连跪地求饶。
闷壶一看,急忙对王青峰说:有日本兵出来寻事,我去去就来。没等王青峰反应过来,闷壶已经四寡妇的方向急步赶去。徐土地也说:闷壶,我跟你一起去。
70、“承德堂”药店门口。(接上)
一四十余岁的男人跪地不住地磕头。旁边两名日本兵先是“混蛋”之类地骂了几句,见男人连连跪地磕头,有些得意起来,收起了怒气,对着男人哈哈大笑。
男人全然不注意日本兵的反应,跪着磕头,嘴里却含糊不清地嘟嚷着:杀你祖宗,捣你祖坟,睡你闺女,卖你老娘,皇军万岁,万万岁,和你家天皇一起去死吧,求老天睁眼,毁了你们小日本吧。
日本兵哈哈大笑:良民大大地。
男人继续像念经一般轻声重复着诅咒,头像鸡啄米似地磕着。
这时,一个人在男人的身边蹲下,轻轻拍了一下不住地闭眼磕头念“歪经”的男人肩膀。念着“歪经”的男人侧过脸来一看,吓了一大跳:啊呀呀,老总呀,不知是您老人家呀,老总饶命呀,老总万福呀,老总长命呀,老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哪,老总,可别和小人计较,放小人一马,咱刚才是在和皇军老爷过家家玩呢,
蹲在男人身边的是王青峰。他并没有着急“修理”这个一边磕头一边咒骂日本人的男人,而只是像看看这个大胆的男人会如何“表演”下去,可当他仔细一看眼前的男人时,却觉得面熟,他继续仔细打量,同时对方也觉出什么,双方都觉出彼此之间有些面熟。
终于,王青峰想起来了:哎,你不就是我姑妈家镇上药店的马掌柜吗?你不呆在玉田,怎么来这里啦?
那个叫做“马掌柜”的男人也吃惊地认出了王青峰:你不就是那个,那个从满洲过来投奔你姨妈,常到咱们家店里为你姑妈抓药的小书生吗?你怎么在这里?还当上兵了?
王青峰一脸沮丧地:嗨,一言难尽呀,
还没等王青峰说什么,刚才笑得得意的日本兵拍了一下王青峰的肩,问:你,你们,这个,这个,日本兵连说带比划,用手势比喻询问王青峰和马掌柜是不是朋友,王青峰立即用日语说:朋友,我们认识,他是良民,大大的良民。
日本兵哈哈一笑,挥挥手做了一个告别的手势,就走了。
王青峰用日语“晒有那拉”与日本兵告别后,一把将马掌柜拉倒街角边,埋怨说:你是怎么了,惹了日本人?
马掌柜:嗨,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咱不是在这边药铺当掌柜嘛,这两鬼子,哦不,该叫日本皇军,你看我这嘴就是倒霉,来店里要壮阳的药,肯定是去慰安所给弄的,店里缺贵重的补药,他们就拿柜台撒气,咱不就得磕头,让他们消气,也是让咱们自己消灾嘛,这都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王青峰:那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可是离玉田快有一百多里地呢。
马掌柜:不是说咱这辈子就没交过好运嘛。我在老家的店让日本人查抄了,说是我师父,就是咱家的老东家救过抗日分子,还给抗日分子供药,就按了通匪罪,给杀了。我是逃出来的,现在在这里混着哪。我曾经听人说你参加了国军,怎么成了这里的皇协军呀?
王青峰:我是顶我姑家大哥的差参加了国军,可谁知道这天下变得那么快,咱的部队都投了人家,所以咱也是跟着过来了,反正也是为了活命,混着看吧。
马掌柜:咱们老家镇上来这边的还有几家。你记得你姨家边上开面馆的李婶吗?就是面馆开得挺红火的李婶?
王青峰:当然记得。我在我姑家住时常去吃面。
马掌柜:她带着闺女也来这边住了,她也是苦命呀,在老家借了高利贷为孩子她爹治病,结果男人的病没治好,自己落下一身的债,卖了面馆还是不够数,实在没办法了,听说这边安宁些,就带着闺女逃到清水河这边来了。怎么样?咱们一起去看看,顺便我买些酒菜,咱们上她家好好喝一通。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能见上故乡人,她们一定高兴。
王青峰也高兴地:行,正好我今天有假,我让一起出来的弟兄回部队打个招呼,咱们这就一起去。
71、河西镇一条周围是破旧平房的小胡同里。(日,外)
马掌柜带着王青峰来到一户普通人家门口,马掌柜指着屋门对王青峰说:这是你李婶住的屋,这屋快倒塌了,屋主人去西北了,说是只要帮着修理屋子,不让倒了就行,不用租金。说着他上前拍了拍门,一会儿一个姑娘来开了门,马掌柜对姑娘说:麦子,你娘在家吗?
姑娘看上去十三四岁,端正的瓜子脸清秀还略带稚气,她说:在呢。姑娘说完就对屋里说:娘,是马叔,还有老总呢。
马掌柜乐得说:什么老总呀,这不就是咱们玉田镇上的老街坊,你不记得你妈一定记得。
王青峰见眼前亭亭玉立的姑娘麦子,惊喜地:这不是麦子吗,都长成大姑娘了。你不记得我了吗?我在你家面馆吃面,然后你娘给我一碗面汤,我在你家面馆角落里看书,我还教过你认字读古诗,你不记得了?
麦子姑娘睁着明净的眸子看着王青峰,忽然腼腆的莞尔一笑,说:你是那个小秀才。
马掌柜:是呀,你娘呢?
说话间,李婶——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走出屋子,见马掌柜便喜上眉梢地说:是马掌柜呀,快进屋,哦,还有客人,还是老总呀,
王青峰:李婶,你不记得我了?你在玉田镇上的面馆对面胡同的石家,我姑父家,我姑,你们都叫她王姐,我还给你写过书信呢,你记起来了吧?
李婶:哎,你不就是王姐家的侄子,那个从满洲来的小秀才吧?你怎么来这里当兵了?快进屋,快进屋坐,
马掌柜带着王青峰进了屋(转内景,长镜头),兴奋地:李姐,你看,我带来了酒和菜,借你的手艺,我和咱们老家的亲戚好好喝个痛快,你看不麻烦吧?
李婶:麻烦啥,那是应该的,不喝好咱都不乐意,我替你们做饭。麦子,抱柴禾生火,咱们给你大兄弟和你马叔做饭,
瓜子脸,五官端正清秀,身材略瘦,胸部微显的麦子对着王青峰嫣然一笑,“哎”了一声就去抱柴禾生火,李婶也挽起袖子接过马掌柜带来的肉和其他蔬菜,一面收拾一面说:哎呀,真是的,现在这个时候还能见到老家的人,真是高兴哪,咱们流落外乡都三年多了,听说家乡人不是死了就是走散了,人哪,能活一天都多不易呀。
说着李婶擦起眼泪来。
马掌柜:嗨,别老是伤心了,家乡的人不会死绝的,你一定能再见着他们,一定能和那些乡亲们还像过去那样来往,串门聊家常,今天不就见到了小秀才了吗,来呀,王姐家的小秀才,咱们喝酒。
王青峰也高兴地端起酒杯和马掌柜喝起来。
72、河西据点大门口。(日,外)
一辆挂着太阳旗的日军卡车在颠簸中缓缓地停下。
车上的日军士兵向在门口等着的一群日兵卸下一大包邮件。车下的日兵欢呼雀跃地接受邮件包,并将邮件包放在地上摊开,翻找自己的邮件。
有士兵找到了自己的邮件,就高兴地对汽车上的日兵喊:羽清君,下车休息吧,抽根烟,我这里还有日本清酒,怎么样?来一口吧,
汽车上的日兵:下一次吧,还要赶路呢,别人也在等着家书呢。
围着邮件包寻找家书的一群日兵争先恐后地在翻着书信和各种包裹。龟田刚夫只能在旁边等着,看着其他士兵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家书、邮件而散向军营各个僻静处。
稍后,刚夫催问着翻邮包的老兵八藤:看看有我的吗?看看有我的吗?应该有的,宫崎县来的,有宫崎县来的邮件吗?
八藤递给刚夫一个邮件,说:去,把这个邮件送给铃木队长,他正等着呢。
刚夫犹豫地:对不起,能不能看看有没有我的邮件,
八藤严厉地:快给队长送去,只要有你的一定会给你留着的,笨蛋,
刚夫很不情愿地接过邮件,走向铃木队长的房间。
行走间,他不经意地看看邮件的寄件人地址——邮件上写着从菲律宾马尼拉市寄来的,觉得奇怪:怎么不是从国内来的?
73、河西据点主炮楼铃木指挥室。(日,外转内)
龟田刚夫来到据点里的主炮楼铃木的屋门前,喊:报告,
门开了——铃木小队长披着军外套站在门口。
刚夫递上邮件:队长阁下,这是你的邮件。
铃木接过刚夫递上的邮包后满脸喜悦。刚夫大着胆子好奇地问:队长,怎么邮件是从外国寄来的?
铃木欢喜地轻轻拆开邮件袋,说:是我哥哥的,现在应该在新加坡或者菲律宾吧,他是我们铃木家的骄傲。你是龟田刚夫吧,要是没有什么事的话,可以进来坐坐。
刚夫有点惶恐地:这,可以吗?
铃木:进来吧。
刚夫十分拘束地走进队长铃木的房间,站立在一边,仔细打量铃木队长的房间,同时,铃木则顾自坐在办公桌边的椅子上喜笑颜开地阅读邮件中的书信。
铃木的屋子收拾得很干净。除了办公桌一边是西式办公室家具,在另一侧则是做了一排日式的移门,里面是榻榻米,办公桌边的另一端的角落里有一只用于洗澡的将近一人高的木盆。在日式移门边的墙上有一只搁着照片的大镜框,镜框里有多张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全家福”照片。整个屋里是简洁实用的风格。
刚夫轻轻挪步到照片前,看了看照片,然后说:队长,这是您全家吗?
铃木:是的,中间的是我爷爷,他在明治33年来过支那。那时他就是将军了。站在他身后的是我父亲,在日俄战争中负过伤。看见我的大哥了吗?那是我的偶像,也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他现在是南方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二师团的中佐,据说很有希望年内晋升大佐。现在带着他的部队在菲律宾为国而战。他才30岁,已经能够独立带领一个大队与英军作战,而且从无败绩,对于那些白人来说,精锐的天皇陛下的军队是勇不可挡的。我要像他们那样做一个真正的军人,我从陆军学校出来,希望能带出一支纪律严明,有神灵附体的百战百胜的武士军队,为祖国而战。龟田君,你是从学校出来的有文化的士兵,好好干吧,支那的战争不会太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乡,要用我们的战绩来向家人们、同学们,或者是未婚妻来显示我们是真正为天皇陛下浴血奋战的勇士。你在家乡有未婚妻吗?或者是喜欢你的邻居,女同学?
刚夫支支吾吾地说:现在好像还没有。
铃木:回去就会有了,你来支那是为了圣战,你会被当作英雄那样受欢迎的。
正在这时,还在疗伤的本间俊男在窗外喊:刚夫,刚夫,你在吗?
见有人找刚夫,铃木就对刚夫说:你回去吧,也许你也有自己的家信,好好给家人写信,过几天有车来收寄回国内本土的邮件。
刚夫兴奋地敬礼、鞠躬:哈衣!然后转身跑出屋外。
刚夫:不要紧,支那人嘛。不过,奥桑,怎么说你杀死了三名八路?我怎么不知道?
王青峰也摸不着头脑地:大概,也许,是队长他们统计的吧,
旁边的一个日兵先是狡谲地对刚夫笑着:笨蛋,连这个都不知道。然后凑近刚夫的耳朵边轻声说:每次我方牺牲惨重的战斗都要夸大对方的损失,用战果来掩饰损失,这样才好交差。
说完,日兵又惊诧地对王青峰说:看起来,你会说日语?
刚夫急忙大声解释:奥桑是从满洲过来投奔亲戚的,他在满洲学过日语,还是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呢。
日本老兵又一次拍拍王青峰的肩膀,对刚夫说:龟田君,那就拜托你好好帮助我们的这位支那朋友,他一定会成为我们大日本帝国最忠实的朋友的。
刚夫说:是,我会的。
67、河西镇集市。(日,外)
王青峰和闷壶、徐土地三人人背着枪在街上闲逛。他们在一些小摊上寻找土产和下酒菜。他们采购了一些,用布袋包住,扛在肩上。一边走,一边啃着、磕着枣子、瓜子等零食。
徐土地边走着边对王青峰说:说说,在日本人那里吃的怎么样?
王青峰:去了就后悔了。说着他想起什么,从身上的挎包掏出几小盒包装精美的点心给闷壶河徐土地:就是像这样的小点心,看上去稀罕,味道也不错,可就是不够塞牙缝的。
徐土地撕开点心的包装,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王青峰忙拦着他:不不,应该用一个小棍棍挑起来,再塞嘴里。谁像你用爪子抓呀,要都像你那样,那个什么庆功宴还不够一半人吃的。
徐土地:那多麻烦,原来日本人的酒宴是糊弄人呀。
王青峰:味道怎么样?
徐土地:甜。日本人请你吃饭,还让带吃的出来?
王青峰:我偷着带了一点,请你们弟兄尝尝嘛。那个小鬼子刚夫也偷着给我带了一些,他也说让你们尝尝。
闷壶:就是那个小四眼鬼子一年兵吧?
王青峰:别乱说,别让人听见了。是的,就是那个二等兵。鬼子里就他有个人样。
徐土地:唔。不过你也别太实诚。日本人心里提防着咱们,到时候翻脸可快呢。
王青峰:你说刚夫嘛,我看不会。
三人人走到一条小摊小贩较多的小巷子里,徐土地说:去看看四寡妇吧。
王青峰有点纳闷:什么四寡妇?
徐土地:不就是咱们皇协军里的那些弟兄们闲得慌,给这条街上摆货摊的年轻寡妇起的名嘛。听他们说,敢在这一带出来摆货摊挣钱的女人当中没有黄花闺女,就几个小媳妇,长得都歪瓜裂枣似的,你不是陪那个刚夫也见过吗。长得俊的良家闺女很少在街上摆货摊的。不过也有几个寡妇中看,咱们弟兄还能找机会在她们身上赚点便宜什么的。弟兄们给街上的寡妇都排了号,大概有七八个吧。其中四寡妇长得端正,还奶子大,容易招引男人,这一带除了戏班子的女人就数她有模样了。不过这个四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不爱搭理人,不好得手。不少兄弟都想沾她的便宜,都没有得手,可越是这样越是招人心痒痒。咱们今天难得出来,去看看呗。
王青峰:可以。去看看。这里还能见到像样的年轻女人?真得去看看。
徐土地:要不是有铃木太君强压着,年轻的俊女人哪敢出门?就这样管着还隔三差四的出点事,要多一点窑子女人和慰安妇才能稍稍安稳些呢。
68、河西镇街上一小巷。(接上)
三人在小巷里逛,眼睛搜索着路边的女人,当来到一家酒店旁的小胡同口,看见一个面前摆着土杂货篓子的年轻女人和身边跟着的两个孩子,女人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徐土地向王青峰示意:那就是四寡妇。
王青峰走到四寡妇面前,看了看这位衣装破旧,头发蓬乱,脸上带着黑灰,但细看可辨出五官端正的少妇,扒拉一下她面前箩筐上农产品,抓了一把葵花籽,问:大姐,这瓜子多钱卖呀?
女人有些紧张地说:老总,自家地里的,你看着给吧。
王青峰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递给“四寡妇”,然后抓了一些瓜子。被王青峰三人的眼光盯得有些不自然的四寡妇神色慌张地用旧报纸将瓜子包起来,递给王青峰。
徐土地盯着女人看了几眼,有点口吃地说:我今天钱没带够,能不能赊账?
女人低着头,不敢抬头正视,哆嗦着说:老总,咱就那么点小本买卖,都是为了孩子赚口饭钱,求老总了,要是赊账,今天孩子恐怕就得挨饿。
徐土地还想说什么。王青峰过来说:算了,我这里还有点钱,四寡妇,哦不,大姐,你辛苦再包上几份,让弟兄们尝尝,下次赶集咱们还来找你,给留着,啊。
女人连连点头。
王青峰递给女人一些钞票,说:那就多报上几包吧,咱们这就带回去。
“四寡妇”从筐篓里掏出几张报纸,然后麻利地将报纸撕开,用几张破报纸包起了瓜子。女人急着装瓜子,没注意自己的上衣胸襟松开,尽管脸上有灰,但颈下的胸口仍然是白净的,并且丰满的胸部鼓鼓地抖动着,在衣襟下露出一片白色。
四寡妇身边一声不吭的闷壶居高临下,看得发呆。
女人没注意到这些。她包装完了四五袋瓜子,然后有棉绳将瓜子包捆扎住,交给了站在身侧后边的闷壶。当女人抬起脸来将捆扎好的瓜子包递给闷壶时,闷壶直愣愣地看着女人带着勉强笑容的脸和女人的胸部, 笨手笨脚地接过瓜子包,塞进一条布口袋里,背上肩。
王青峰觉察了闷壶的面部表情,他把闷壶拖拽着往街的另一端走,而闷壶还是不断回头看那个女人。
王青峰对他开玩笑地说:怎么,你看上人家了?你小子别起那个心呀,人家是良家妇女,还带着孩子呢。咱们可不能做太损的事,老百姓会记账报八路的。
闷壶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看王青峰。
徐土地:闷壶,没事,该想啥就想。咱们本来就是一条烂命,说不定哪天就被撂倒在野地里喂狗了,活动活动心思也算是振作精神嘛。
王青峰:所以活着就得多留点心,八路不是说: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69、河西镇“承德堂”药店门口。(接上)
王青峰等三人走到另一个街口。忽然,街角边一家店铺门口响起一阵叫骂声,原来是几个日本兵在店铺里叫骂,其中一个日本兵把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拉倒门口,欲用枪托打他。那个男子连连跪地求饶。
闷壶一看,急忙对王青峰说:有日本兵出来寻事,我去去就来。没等王青峰反应过来,闷壶已经四寡妇的方向急步赶去。徐土地也说:闷壶,我跟你一起去。
70、“承德堂”药店门口。(接上)
一四十余岁的男人跪地不住地磕头。旁边两名日本兵先是“混蛋”之类地骂了几句,见男人连连跪地磕头,有些得意起来,收起了怒气,对着男人哈哈大笑。
男人全然不注意日本兵的反应,跪着磕头,嘴里却含糊不清地嘟嚷着:杀你祖宗,捣你祖坟,睡你闺女,卖你老娘,皇军万岁,万万岁,和你家天皇一起去死吧,求老天睁眼,毁了你们小日本吧。
日本兵哈哈大笑:良民大大地。
男人继续像念经一般轻声重复着诅咒,头像鸡啄米似地磕着。
这时,一个人在男人的身边蹲下,轻轻拍了一下不住地闭眼磕头念“歪经”的男人肩膀。念着“歪经”的男人侧过脸来一看,吓了一大跳:啊呀呀,老总呀,不知是您老人家呀,老总饶命呀,老总万福呀,老总长命呀,老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哪,老总,可别和小人计较,放小人一马,咱刚才是在和皇军老爷过家家玩呢,
蹲在男人身边的是王青峰。他并没有着急“修理”这个一边磕头一边咒骂日本人的男人,而只是像看看这个大胆的男人会如何“表演”下去,可当他仔细一看眼前的男人时,却觉得面熟,他继续仔细打量,同时对方也觉出什么,双方都觉出彼此之间有些面熟。
终于,王青峰想起来了:哎,你不就是我姑妈家镇上药店的马掌柜吗?你不呆在玉田,怎么来这里啦?
那个叫做“马掌柜”的男人也吃惊地认出了王青峰:你不就是那个,那个从满洲过来投奔你姨妈,常到咱们家店里为你姑妈抓药的小书生吗?你怎么在这里?还当上兵了?
王青峰一脸沮丧地:嗨,一言难尽呀,
还没等王青峰说什么,刚才笑得得意的日本兵拍了一下王青峰的肩,问:你,你们,这个,这个,日本兵连说带比划,用手势比喻询问王青峰和马掌柜是不是朋友,王青峰立即用日语说:朋友,我们认识,他是良民,大大的良民。
日本兵哈哈一笑,挥挥手做了一个告别的手势,就走了。
王青峰用日语“晒有那拉”与日本兵告别后,一把将马掌柜拉倒街角边,埋怨说:你是怎么了,惹了日本人?
马掌柜:嗨,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咱不是在这边药铺当掌柜嘛,这两鬼子,哦不,该叫日本皇军,你看我这嘴就是倒霉,来店里要壮阳的药,肯定是去慰安所给弄的,店里缺贵重的补药,他们就拿柜台撒气,咱不就得磕头,让他们消气,也是让咱们自己消灾嘛,这都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王青峰:那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可是离玉田快有一百多里地呢。
马掌柜:不是说咱这辈子就没交过好运嘛。我在老家的店让日本人查抄了,说是我师父,就是咱家的老东家救过抗日分子,还给抗日分子供药,就按了通匪罪,给杀了。我是逃出来的,现在在这里混着哪。我曾经听人说你参加了国军,怎么成了这里的皇协军呀?
王青峰:我是顶我姑家大哥的差参加了国军,可谁知道这天下变得那么快,咱的部队都投了人家,所以咱也是跟着过来了,反正也是为了活命,混着看吧。
马掌柜:咱们老家镇上来这边的还有几家。你记得你姨家边上开面馆的李婶吗?就是面馆开得挺红火的李婶?
王青峰:当然记得。我在我姑家住时常去吃面。
马掌柜:她带着闺女也来这边住了,她也是苦命呀,在老家借了高利贷为孩子她爹治病,结果男人的病没治好,自己落下一身的债,卖了面馆还是不够数,实在没办法了,听说这边安宁些,就带着闺女逃到清水河这边来了。怎么样?咱们一起去看看,顺便我买些酒菜,咱们上她家好好喝一通。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能见上故乡人,她们一定高兴。
王青峰也高兴地:行,正好我今天有假,我让一起出来的弟兄回部队打个招呼,咱们这就一起去。
71、河西镇一条周围是破旧平房的小胡同里。(日,外)
马掌柜带着王青峰来到一户普通人家门口,马掌柜指着屋门对王青峰说:这是你李婶住的屋,这屋快倒塌了,屋主人去西北了,说是只要帮着修理屋子,不让倒了就行,不用租金。说着他上前拍了拍门,一会儿一个姑娘来开了门,马掌柜对姑娘说:麦子,你娘在家吗?
姑娘看上去十三四岁,端正的瓜子脸清秀还略带稚气,她说:在呢。姑娘说完就对屋里说:娘,是马叔,还有老总呢。
马掌柜乐得说:什么老总呀,这不就是咱们玉田镇上的老街坊,你不记得你妈一定记得。
王青峰见眼前亭亭玉立的姑娘麦子,惊喜地:这不是麦子吗,都长成大姑娘了。你不记得我了吗?我在你家面馆吃面,然后你娘给我一碗面汤,我在你家面馆角落里看书,我还教过你认字读古诗,你不记得了?
麦子姑娘睁着明净的眸子看着王青峰,忽然腼腆的莞尔一笑,说:你是那个小秀才。
马掌柜:是呀,你娘呢?
说话间,李婶——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走出屋子,见马掌柜便喜上眉梢地说:是马掌柜呀,快进屋,哦,还有客人,还是老总呀,
王青峰:李婶,你不记得我了?你在玉田镇上的面馆对面胡同的石家,我姑父家,我姑,你们都叫她王姐,我还给你写过书信呢,你记起来了吧?
李婶:哎,你不就是王姐家的侄子,那个从满洲来的小秀才吧?你怎么来这里当兵了?快进屋,快进屋坐,
马掌柜带着王青峰进了屋(转内景,长镜头),兴奋地:李姐,你看,我带来了酒和菜,借你的手艺,我和咱们老家的亲戚好好喝个痛快,你看不麻烦吧?
李婶:麻烦啥,那是应该的,不喝好咱都不乐意,我替你们做饭。麦子,抱柴禾生火,咱们给你大兄弟和你马叔做饭,
瓜子脸,五官端正清秀,身材略瘦,胸部微显的麦子对着王青峰嫣然一笑,“哎”了一声就去抱柴禾生火,李婶也挽起袖子接过马掌柜带来的肉和其他蔬菜,一面收拾一面说:哎呀,真是的,现在这个时候还能见到老家的人,真是高兴哪,咱们流落外乡都三年多了,听说家乡人不是死了就是走散了,人哪,能活一天都多不易呀。
说着李婶擦起眼泪来。
马掌柜:嗨,别老是伤心了,家乡的人不会死绝的,你一定能再见着他们,一定能和那些乡亲们还像过去那样来往,串门聊家常,今天不就见到了小秀才了吗,来呀,王姐家的小秀才,咱们喝酒。
王青峰也高兴地端起酒杯和马掌柜喝起来。
72、河西据点大门口。(日,外)
一辆挂着太阳旗的日军卡车在颠簸中缓缓地停下。
车上的日军士兵向在门口等着的一群日兵卸下一大包邮件。车下的日兵欢呼雀跃地接受邮件包,并将邮件包放在地上摊开,翻找自己的邮件。
有士兵找到了自己的邮件,就高兴地对汽车上的日兵喊:羽清君,下车休息吧,抽根烟,我这里还有日本清酒,怎么样?来一口吧,
汽车上的日兵:下一次吧,还要赶路呢,别人也在等着家书呢。
围着邮件包寻找家书的一群日兵争先恐后地在翻着书信和各种包裹。龟田刚夫只能在旁边等着,看着其他士兵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家书、邮件而散向军营各个僻静处。
稍后,刚夫催问着翻邮包的老兵八藤:看看有我的吗?看看有我的吗?应该有的,宫崎县来的,有宫崎县来的邮件吗?
八藤递给刚夫一个邮件,说:去,把这个邮件送给铃木队长,他正等着呢。
刚夫犹豫地:对不起,能不能看看有没有我的邮件,
八藤严厉地:快给队长送去,只要有你的一定会给你留着的,笨蛋,
刚夫很不情愿地接过邮件,走向铃木队长的房间。
行走间,他不经意地看看邮件的寄件人地址——邮件上写着从菲律宾马尼拉市寄来的,觉得奇怪:怎么不是从国内来的?
73、河西据点主炮楼铃木指挥室。(日,外转内)
龟田刚夫来到据点里的主炮楼铃木的屋门前,喊:报告,
门开了——铃木小队长披着军外套站在门口。
刚夫递上邮件:队长阁下,这是你的邮件。
铃木接过刚夫递上的邮包后满脸喜悦。刚夫大着胆子好奇地问:队长,怎么邮件是从外国寄来的?
铃木欢喜地轻轻拆开邮件袋,说:是我哥哥的,现在应该在新加坡或者菲律宾吧,他是我们铃木家的骄傲。你是龟田刚夫吧,要是没有什么事的话,可以进来坐坐。
刚夫有点惶恐地:这,可以吗?
铃木:进来吧。
刚夫十分拘束地走进队长铃木的房间,站立在一边,仔细打量铃木队长的房间,同时,铃木则顾自坐在办公桌边的椅子上喜笑颜开地阅读邮件中的书信。
铃木的屋子收拾得很干净。除了办公桌一边是西式办公室家具,在另一侧则是做了一排日式的移门,里面是榻榻米,办公桌边的另一端的角落里有一只用于洗澡的将近一人高的木盆。在日式移门边的墙上有一只搁着照片的大镜框,镜框里有多张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全家福”照片。整个屋里是简洁实用的风格。
刚夫轻轻挪步到照片前,看了看照片,然后说:队长,这是您全家吗?
铃木:是的,中间的是我爷爷,他在明治33年来过支那。那时他就是将军了。站在他身后的是我父亲,在日俄战争中负过伤。看见我的大哥了吗?那是我的偶像,也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他现在是南方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二师团的中佐,据说很有希望年内晋升大佐。现在带着他的部队在菲律宾为国而战。他才30岁,已经能够独立带领一个大队与英军作战,而且从无败绩,对于那些白人来说,精锐的天皇陛下的军队是勇不可挡的。我要像他们那样做一个真正的军人,我从陆军学校出来,希望能带出一支纪律严明,有神灵附体的百战百胜的武士军队,为祖国而战。龟田君,你是从学校出来的有文化的士兵,好好干吧,支那的战争不会太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乡,要用我们的战绩来向家人们、同学们,或者是未婚妻来显示我们是真正为天皇陛下浴血奋战的勇士。你在家乡有未婚妻吗?或者是喜欢你的邻居,女同学?
刚夫支支吾吾地说:现在好像还没有。
铃木:回去就会有了,你来支那是为了圣战,你会被当作英雄那样受欢迎的。
正在这时,还在疗伤的本间俊男在窗外喊:刚夫,刚夫,你在吗?
见有人找刚夫,铃木就对刚夫说:你回去吧,也许你也有自己的家信,好好给家人写信,过几天有车来收寄回国内本土的邮件。
刚夫兴奋地敬礼、鞠躬:哈衣!然后转身跑出屋外。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